“飞天” 凌空
《飞天凌空》教案

《飞天凌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飞天凌空》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飞天凌空》的基本内容,包括:文章的背景、主旨、结构、主要观点等。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飞天凌空》的基本内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段落,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飞天凌空》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关键句子、段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实践应用: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五、课后作业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课文观点分析和评价相关现象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案例分析: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运用课文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飞天凌空》的原文及相关背景资料。
《“飞天”凌空》原文阅读(部编版人教社八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飞天”凌空》原文阅读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
夏洁然樊云芳
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
这是在卡多拉游泳场的8000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
轻舒双臂,向上高举,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
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中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一秒七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又展开身体,笔直地象轻盈的箭,“味”地插入碧波之中,几股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悄然不惊。
“妙!妙极了广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澎湃的激情。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她的这个动作五一三六,从裁判手里得到了九点五分。
这位年方16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她的娇小苗条的女伴,门岁的周继红,以接近的分数赢得了银牌。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两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
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八上语文飞天凌空概括

《飞天凌空》这篇文章主要概括了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吕伟在东湖跳台跳水的故事。
具体概括如下:在1982年的国庆节,我国优秀跳水运动员吕伟应邀到武汉东湖跳台为游人表演。
当时,在数千名观众和游人面前,吕伟轻松地做了一个前滚翻,稳稳地跃入水中,赢得观众和游人的热烈掌声。
紧接着,她连续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的跳水动作,一次比一次完美。
为了确保动作的完成质量,每次起跳前,吕伟都坚持试跳。
然而,当她再次跃入水面的最佳高度时,却因为一个失误而失去了平衡。
这时,全场观众都屏住了呼吸,目光一齐投向教练员。
教练员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
观众席上的不少人开始叹息和摇头。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伟突然深吸一口气,毫不犹豫地再次跃入水中。
这次她准确地完成了动作。
全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激动得热泪盈眶。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吕伟的什么优秀品质?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吕伟非常自信、果断、坚韧、谦虚、顽强等优秀品质。
在第一次失误后,她没有气馁和沮丧,而是果断地再次尝试,展现出了果断和坚韧的品质;在关键时刻,她毫不畏惧,勇于挑战自我,展现出了自信和顽强的品质;同时,她谦虚谨慎,不因成功而自满,也展现出了她的优秀品质。
本文除了对吕伟的精彩表演进行描写外还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对观众的表现进行描写有什么好处?本文通过侧面描写的手法对观众的表现进行描写,可以更好地衬托出吕伟的优秀品质和精湛技艺,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观众的反应是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描写观众的反应,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吕伟的表演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感动,同时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比赛的紧张和刺激。
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本文的语言特点包括描写细腻、生动形象、口语化、富有表现力等。
作者通过对吕伟的表演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她的动作和神态;同时,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的词语和句式,让文章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文章的语言口语化,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飞天”凌空》PPT优秀课件精选全文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旨内容。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地描写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桂冠的精彩瞬间,体现了中国健儿的沉静拼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飞天”凌空
主体
正面描写
拼搏 爱国
起跳 舒 举 蹬 飞腾空 疾步流星 潇洒自如入水 展 插
似仙女 修长美妙如“飞天” 凌空翔舞
导语——走板 沉静自若 风度优雅
夏浩然,男,汉族,光明日报体育记者。2009年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上获荣誉奖。 樊云芳,女,汉族,1945年5月生,光明日报社湖北记者站原站长、主任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首届长江新闻奖获得者,中共十三大代表。
第9届亚运会于1982年11月19日-1982年12月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是自第一届1951年新德里亚运会以来,经过了31年,亚运会再度回到新德里。共有33个国家4500队职员,3345名运动员,参加21种运动196项比赛。该届运动会共
写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声,对于特写的主人公——她——“飞天”来讲,都属于侧面描写,起烘托作用,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了出来。
2.新闻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做突出的重点的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是怎样做到的呢?
千分之一的遗憾
速度,在百米上抢了奥蒂的先。之后,“金发魔女”克拉贝又冒了出来,压她一头。接着,美国100米栏怪才德弗斯客串100米,在1995年世锦赛和1996年奥运会上,奥蒂和她同时撞线,最后,德弗斯以千分之一秒的优势把金牌从她手中抢走,而为她赢得这千分之一秒优势却是她那超长的长发。之后,奥蒂又遭遇了当时如日中天的琼斯……
《“飞天”凌空》课文课件

中国跳水运动宣传片
该宣传片介绍了中国跳水运动的发展历程、 现状和未来趋势,展示了中国跳水运动的实 力和前景,对于了解中国跳水运动的整体情
况非常有帮助。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飞天”凌空》课文课件
2023-11-09
目 录
• 课文背景介绍 • 课文内容解析 • 语言表达与技巧赏析 • 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与拓展 • 教学策略与建议 • 相关资料链接与拓展阅读推荐
01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的来源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节选自1982年9月17日《体育报》(现《中国体育报》)头版的新闻稿件。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积累语言材料。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跳水运动员的成长和成 就,感受其为国争光的奋斗历程。
教学重难点
难点:领悟跳水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奥运精神,培养爱 国主义情感。
教学方法与步骤设计
• 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方法与步骤设计
步骤设计
课文中的文化内涵与拓展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
传统服饰
课文中描述了中国传统的 旗袍、中山装等服饰,展 示了中国独特的服饰文化 。
传统艺术
课文中提到了中国传统的 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 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 力。
节日庆典
课文中描述了春节、中秋 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传递了中国文化的价值 观和情感认同。
06
相关资料链接与拓展阅读 推荐
相关文献资料推荐
《“飞天”凌空——中国跳水姑娘一鸣惊人》
这篇文章详细记录了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获得女子十米跳台跳水金牌的精 彩瞬间,展现了中国跳水运动的辉煌成就和吕伟的卓越才华。
《“飞天”凌空-》ppt课件

外国记者: “妙!妙极了!”
侧
面 观众:沸腾、掌声、欢呼声,“了不
描
起,你们中国人才太多了!”
写
裁判: 9.5分
当堂检测
文章以“‘飞天’凌空”为题有什么妙处? 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是飘飘欲飞的仙女,以“‘飞天’
凌空”为题,比喻跳水姑娘如仙女般优美绝伦,增加了特写的文采, 使动作更加可视可感。
重点探究
(2)准确:作者不仅准确使用“舒”“蹬”“飞”“托”“插” 等动词表现跳水动作,还以“犹如”“似乎”等词语,时时提醒读 者注意文中的“慢镜头”只是一种描写。这样就区分了客观事实与 主观感受,体现了新闻“报道事实”的本质属性。
课堂总结
准备: 沉静自若
正 起跳: 动作优美 面 描 写 腾空: 流畅自然
(1)客观:使用的形容词与副词,如“修长美妙”“轻轻”“优美”“震耳欲聋” 等,大多是比较客观可以被感官直接感知的,“由衷”一词比较主观化,但仍可 以在现场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感受到。这些词语起到的表达效果主要是恰当地 反映事实,而不是艺术化地表现事实。可以说,读者从文中感受到的跳水动作之 美,主要来源于作者客观展示的跳水动作本身,而不是作者的修饰。
预学检测
4.熟读课文后填空。 作者用特写的方法,具体描绘一个精彩的跳水动作,就能让读者
了解“吕伟夺冠”(何事)的同时,详细了解“___吕__伟__是__怎__样__夺__冠___” (如何)。文章按照“准备—起跳—___腾__空_____—入水”的顺序,逐 一描写,极具镜头感。同时也注意描写观众的反应,以此形成新闻报 道的现场感,衬托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文章最后借__印__度__观__众_____的 话,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飞天”凌空》ppt课件

学 一、学习目标
习
目
1.了解特写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体会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有机结合
标。
2.学习本文为增强特写的文学性而运用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手法。
3.通过学习文章对吕伟“高、险、难、美”动作的描写,感受中国
运动员的精湛技艺和为祖国夺得金牌的精神。
学 二、写作背景
习
目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动
析
精彩的跳水动作,表现了中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
课 七、新闻特写写作特点
文
赏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析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课 八、当堂检测
文
赏 析
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展览大厅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写作技巧
重点采用了特写镜头
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一刹那,并把这一刹那,及一连串的 跳水动作用电影分镜头的艺术表现手法,逐一摄下、定格、放 大,如“轻舒双臂,向上高举”、“轻轻一蹬”、“向前翻腾 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等等。
课
文
作用
赏
析
这一系列短语把吕伟的5136这个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
课
3.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
文 赏
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这句话主要运用了什么修
析 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
比喻
把“她”向空中飞去的身体比作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富于想 象力,画面唯美。
作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吕伟动 作的灵活,姿态的优雅。
《飞天凌空》课件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与努 力,小雨终于实现了自 己的梦想,飞向了蓝天 。
主要人物介绍
小雨
本故事的主人公,一个 充满好奇心、勇敢追求
梦想的女孩。
神秘导师
在小雨实现梦想的过程 中给予她指导和帮助的
人。
小雨的父母
支持女儿追求梦想的父 母,给予小雨无尽的爱
与鼓励。
小雨的朋友们
陪伴小雨成长的小伙伴 们,共同见证了小雨的
成长与勇气
主人公在追求飞翔的过程中不断克 服困难,体现了成长和勇气的主题 。
人物形象分析
主人公
具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勇气,不 畏困难,追求自由飞翔的梦想。
次要人物
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 持或阻碍主人公的梦想,丰富了
人物关系的层次感。
反面人物
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突出了故 事中的冲突和矛盾,使故事更加
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作品主题
利用课件中的详细资料和分析,学者可以深入研究《飞天凌空》的 主题、思想和意义。
探讨作品风格
通过课件中对作品风格的解析,学者可以深入探讨《飞天凌空》的 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作品比较研究
借助该课件,学者可以将《飞天凌空》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发 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影响。
THANK YOU
1 2 3
风格比较
比较《飞天凌空》与作者其他作品的风格,分析 作者在《飞天凌空》中的独特表现和突破。
主题延续
探讨《飞天凌空》与作者其他作品在主题表达上 的延续和变化,分析作者在作品中的主题发展脉 络。
人物关系
比较《飞天凌空》与作者其他作品中的人物关系 ,分析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方面的技巧和变化。
与同时代作品的比较
奋斗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最后一段引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话有何作用?
•明确:一个印度观众的话,将体 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主 题突显出来。这是侧面描写,深 化了文章主题。
•归纳总结: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全文 只有五百多字,却巧妙地捕捉到了跳 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生 动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夺取冠 军时的完美表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 象,表现出中国运动健儿拼搏奋斗的 精神。
)xiā敛 声o(
)翘首( ) 酷似( )眼花缭乱( )沸腾(
)
y íznhgōn g
) lü è
)
)ch à
)
b ēqnigǎo
li ǎn
qiá o kù
li áo fèi
二、词语解释
• 1、悄然: • 2、轻盈: • 3、潇洒: • 4、翘首: • 5、眼花缭乱:
• 6、从容不迫: • 7、震耳欲聋:
新闻特写的特点:
• (1)落笔集中,突出一点 • (2)浓淡相宜,真切再现 • (3)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
• 写作背景:
•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里 举行的第九届亚运会上,中国运 动员吕伟夺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 赛冠军。本文记者目睹了吕伟在 1.7秒的时间跨度里夺冠的精彩瞬 间,并对此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形容寂静无声。 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 抬起头来。
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也比喻事物复杂,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 了。
三、思
• 1、这篇特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第五段写外国记者的赞叹和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有什么作用? • 3、最后一段引用一个印度观众的话有何作用?
四、自主学习
• 1、这篇特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生动形 象地展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 1.7秒中精彩的表现以及观众给予的由 衷赞美,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吕伟 精彩表演的赞美之情和为国 争光的自豪之感。
2、第五段写外国记者的赞叹和观众的
掌 •明声确、:欢外呼国声记有者什的么作赞用叹?、观众震 耳欲聋的的掌声、欢呼声,表达 了他们对吕伟精彩表演的由衷赞 赏,从侧面衬托了吕伟跳水动作 的精彩。
•“飞天”凌空标题解说:
•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在空中 飞舞的神。而课文标题则比喻中 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冠的精彩瞬间 如仙女般优美绝伦,新颖、醒目, 引人注目。
一、重点字积累
• 凌空 ( • 屏息( • 潇洒( • 轻盈( • 由衷(
) 掠lí过n(g
) 刹那(
) b绷直ǐn( g
) 悄然(
3、“飞天” 凌空
• 学习目标: • 1、了解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明确特写的一些特点。 •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 3、感受运动员努力拼搏的精神,热爱祖国,为国争光。 • 4、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新闻特写的定义:
• 新闻特写(feature story)是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即抓住富有典型意义的某个空间和时间,通过一个片 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细节。做形象化的再 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