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

合集下载

2-第二章 X射线影像-课后习题答案

2-第二章 X射线影像-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X射线影像习题二解答2-1 X射线信息影像形成的阶段是()A. X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B. X射线照片冲洗之后c. X射线到达被照体之前 D.在大脑判断之后答:X射线到达被照体之前,不具有物体信息。

X射线透射出被照体时,由于被照体对X射线的吸收衰减,使透射出的X射线强度产生不均匀分布,由此形成X射线信息影像。

正确答案:A2-2 X射线照片图像形成过程中,起作用的是()A. X射线的穿透作用B. X射线的荧光作用c.被照体对X射线吸收衰减的差异 D. 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答:由于X射线具有穿透作用,且不同的物体(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衰减不同,使透射出物体(组织)的X射线强度分布不均匀,携带了物体(组织)的信息,当其投照到胶片上后,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形成潜影。

但因X射线的光化学作用使胶片形成潜影的效率较低,利用X射线荧光作用的增感屏得到广泛使用。

在增感屏一胶片系统中,胶片潜影的形成,来自X射线光化学作用的贡献不足10% ,其余为X射线的荧光作用使增感屏发出的荧光的贡献。

正确答案:A、B、C、D 2-3关于X射线照片图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A. X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照片图像B. X射线照片图像是X射线被被照体吸收与散射后形成的C. X射线照片图像是利用了X射线的直进性D. X射线胶片接受到的散射线不形成图像答:由于被照体对X射线的吸收衰减,使透射出的X射线强度产生不均匀分布,由此形成X射线信息影像。

散射线对透射过被照体的X射线的强度分布规律没有影响,因此散射线不形成影像,只能给照片带来灰雾。

正确答案:B、C、D2-4关于光密度的定义,正确的说法是()A.光密度为胶片乳剂膜在光的作用下致黑的程度B.光密度是由胶片乳剂曝光后,经冲洗还原出来的银颗粒沉积而形成的c.银颗粒沉积越多的地方,照片越黑,密度越高;反之亦然D.光密度值用照片阻光率的常用对数表示答:胶片感光层是感光灵敏的乳胶体薄层,在乳胶体中均匀地分布着卤化银微颗粒。

X射线成像物理学基础.ppt

X射线成像物理学基础.ppt

13:03:03
8
2、特征辐射
高速电子流轰击阳 极靶,将某些电子击出, 转移到外部壳层或击出 原子之外。
轨道电子从外层跃迁 到内层。放出特征X射 线光子。
13:03:03
9
3、连续辐射
连续辐射又称为轫致辐射或阻止辐射。
它是由轰击电子与靶原子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 果。
一个轰击电子在与靶原子核相互作用时,可以损 失任意量的动能,所以这种射线有一个相应的能量 范围。
电子源 高速电子流 靶
13:03:03
X 射线
阳极
7
三、产生X射线的机理
1、电离与激发
轰击电子与靶原子的外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使 其上升到能级差仅有几个电子伏特的轨道上而受到激 发。相互作用过后,受激发电子迅速回到它们的正常 状态,产生跃迁,辐射出红外线(热能)。
99%以上的能量转化为热能。
不到1%的能量产生X射线。
13:03:03
12
2、特征X射线谱
特征光谱的波长和X射线管的工作条件无关,只
取决于阳极组成元素的种类,是阳极元素的特征谱
线。
13:03:03
13
五、影响X射线辐射谱线的因素
1、管电流的影 响
在管电压一定 的条件下,X射 线强度与管电流 成正比。
13:03:03
14
2、管电压的影响
当管电流不变 时,随着管电压 的增高,最短波 长和最强波长的 位置均向短波方 向移动。
13:03:03
4
一、X射线的发现
1894年,实验物理学家勒纳德在放 电管的玻璃壁上开了一个薄铝窗,成 功地使阴极射线射出管外 。
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 X射线,阴极射线管、铂氰化 钡(一种荧光物质)的硬纸板。

第二章 X射线影像_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第二章 X射线影像_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

1) 窗口技术 人体组织的CT值 人体组织的 值(-1000Hu ~ +1000Hu) (1) 如2000Hu分成 分成2000个灰度级,则相差60Hu人眼才可能 个灰度级,则相差 人眼才可能 分成 个灰度级 分辨。不利正确诊断。且计算机速度容量也不容许。 分辨。不利正确诊断。且计算机速度容量也不容许。 2000/60=33
(2) CT扫描用 射线束 扫描用X射线束 扫描用 射线。一般情况下, 有一定能谱宽度的连续 X 射线。一般情况下,可用有效能量 来表示CT扫描能量 扫描能量。 来表示 扫描能量。 (3) 窄束 射线的获取 窄束X射线的获取 射线通过准直器孔后被准直成扁形的窄束状线束, 射线通过准直器孔后被准直成扁形的窄束状线束 准直器 : X射线通过准直器孔后被准直成扁形的窄束状线束, 束宽决定于准直器孔径的宽度, 一般1~2mm, 束高 束宽决定于准直器孔径的宽度 , 一般 , 决定于准直孔径的高度,一般3~15mm。 决定于准直孔径的高度,一般 。 断层厚度与束高对应, 断层厚度与束高对应, 它也基本上决定了体素 的高度。 的高度。 国标定义层厚: 国标定义层厚 :在扫描 野的中心处X射线扫描 野的中心处 射线扫描 层面的有效宽度。 层面的有效宽度。
体素 图2-20 脑断层体素
2. 扫描与投影
(1) 扫描与投影 扫描:用近于单能窄束的X射线束以不同的方式 射线束以不同的方式、 扫描 : 用近于单能窄束的 射线束以不同的方式、 按一定的 顺序、 顺序、沿不同的方向对划分好体素编号的受检体体层进 行投照, 行投照,并用高灵敏度的探测器接收透射一系列体素后 出射X线束强度 这就是X-CT重建图像中采用的获取投 线束强度。 出射 线束强度。这就是 重建图像中采用的获取投 影数值的物理技术,即通常说的采集数据的扫描技术。 影数值的物理技术,即通常说的采集数据的扫描技术。 投影:投照受检体后出射X线束的强度 称为投影, 投影:投照受检体后出射 线束的强度 I 称为投影,投影的 数值称为投影值,投影值的分布,称为投影函数。 数值称为投影值,投影值的分布,称为投影函数。 扫描的方式有平移扫描,旋转扫描,平移加旋转扫描等。 扫描的方式有平移扫描,旋转扫描,平移加旋转扫描等。

第二章 X线成像基础详述

第二章  X线成像基础详述

F
a G
在实际应
用中,要提高 影像清晰度, 就必须减少半 影。
H代表半影,
b
F代表焦点的尺寸,
b代
a代表焦—物距, G代表物体。
图 2-4 X线投影
2、焦点的极限分辨力(ω) 焦点的极限分辨力是在规定测量条件下不
能成像的最小空间频率值。极限分辨力的值大时, 成像性能好。
二、影响照片密度值的因素
1、照射量(mAs)(管电流) 照片密度与照射量成正比。照片密度的大小取决于 照射量,还决定于X线胶片对其照射量的反应。 2、管电压(kV) 管电压增高则X线硬度增大,X线穿透力大,到达胶 片的量多,照片的密度值增加。照片密度值增加与管电压 的增加不成线性关系。
3、摄影距离(FFD) X线强度的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同理,作用 在X线胶片上的感光效应也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关 系。减小焦片距可以增加感光效应,但加大了影像模糊和 放大失真。要根据诊断的要求,确定合适的摄影距离
(三)被照体本身因素 1、原子序数:骨骼比肌肉及脂肪能吸收更多的X线,
它们之间就能有更高的对比度。 2、密度:组织密度愈大,X线吸收愈多。肺在具有
生命力时是个充气组织,因此肺有很好的对比度。 3、厚度:在被照体密度、原子序数相同时,厚度
成为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第五节 散射线及其消除
一、散射线
(一)、散射线的产生
有密切关系。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显影液温度、 显影液的老化程度都会对照片密度产生一定影响。
7、胶片的本底灰雾
2-16 人体不同厚度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
2-17 人体不同密度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
三、照片影像密度的标准
人眼对密度的分辨能力是有限的,一般对光学密度 值的观察能力限于0.25~2.0之间。过低或过高的密度值, 人眼不能辨认。

第二章 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

第二章 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2.化学特性 (1)感光作用:是X线摄影的基础 (2)着色作用:使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的结晶体脱水而改变颜色。 3.生物效应 生物细胞经一定剂量X线的照射会受到抑制、损伤、坏死,生物效应既有 利有弊… 在X线诊断和治疗中主要利用了X线的穿透、荧光、电离、感光、生物等特 性。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四)特性与参数
特性 • 1.阳极特性曲线:指在一定的灯丝加热电流下,管电压U 与管电流I 的关系 • 2.灯丝发射特性曲线:是指在一定管电压下,管电流与灯丝加热电 流的关系。意义“要调节管电压和管电流得到所需X线的质和量,必 须对空间电荷进行补偿。补偿原则:当管电压高时适当减小灯丝加 热电流,使管电流不随管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反之当管电压低时, 适当增加灯丝加热电流。 电参数 • 包括灯丝加热电流,灯丝加热电压,最高管电压,最大管电流,最 长曝光时间,容量,标称功率,热容量等。我们比较关注的是最高 管电压和热容量 • 最高管电压:加在X线管两极间的最高管电压峰值(单位KV) • R球管热容量:X线管处于最大冷却率时,允许承受的最大热量(单位 HU) • 通常所指的热容量是指阳极热容量。
提供产生X线所需的直流高压;
• 2.把X线管灯丝初级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降低,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 热电压;
• 3如配有两只以上的X线管,还要完成管电压和灯丝加热电压的切换。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3.控制台
主要实现X线管在曝光过程中的管电压(kV)、管电流(mA)和曝光时间三 个基本参数的控制,一般称为三钮控制台。 控制台电路必须满足X线管产生X线的下三个要求: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六)X线的产生及能量转换 1.X线产生的三个条件:高速电子流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电子源 ②高速电子流 2.能量转换 诊断用X线的产生效率只有0.4%~1.3%。 ③靶物质

成像理论第二章 01

成像理论第二章 01
—特征X线 1、连续X线 连续辐射又称轫致辐射。它是
高速电子与靶原子核相互作用时产生的、 具有连续波长的X线。 连续辐射构成连续X线谱,是包含多种能量 光子的混合射线
• (1)连续X线产生的物理过程
经典电磁理论:当一个带电体在外电场中速度
变化时,带电体将向外辐射电磁波。
电子进入原子核附近的强电场区域、然后飞离, 从而完成一次电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电子 速度大小和方向必然发生改变。按上述理论向 外辐射电磁波。电子这种能量辐射叫轫致辐射, 产生能量为hϑ的电磁波称为X线光子
• 灯丝正面发射的电子撞击靶面形成主焦点
• 灯丝侧方发射的电子撞击靶面形成副焦点
• 主焦点和副焦点共同形成(实际)焦点, 理想的实际焦点在靶面上形成近似矩形
• 阳极角:阳极面与X线投射方向之间的夹角 叫阳极角,一般10º~20º
• 在聚焦槽中灯丝的深度与 焦点大小有关,当灯丝在 聚焦槽内的深度越深、聚 焦槽的宽度越狭时聚焦作 用越大,即灯丝深度大, 主焦点变小,副焦点变大。 理想的副焦点是处于主焦 点内侧,此时热量容易被 分散,焦点大小变化不大。
• 连续光谱的性质与阳极的材料无关 • 线状光谱的结构与阳极的材料有关。 • 每一元素具有自己特有的X射线线状光谱
五、X线的量和质
• 习惯上常用X线强度来表示X线的量和质,这并不 能将X线特性表达清楚。
• X线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线束的方向 上单位面积上的X线光子数量与光子能量乘积的 总和。可见X线强度由光子数目和光子能量决定。
• (3)影像X线强度的因素:阳极靶面的原 子序数、电流、电压
• 以上所涉及的X线管电压为恒电压,而实际上X 线管电压是交流电经过整流后的脉动电压。对 于脉动电压,产生的X线最短波长只与管电压的 峰值(kVp)有关。在X线管中,随管电压而能 量周期变化的电子群以各种不同的受阻情况与 靶原子作用,这也是产生范围很广的连续线谱 的一个重要原因。

医学成像-第二章:投影X线成像系统

医学成像-第二章:投影X线成像系统

用X射线直接对胶片曝光的效率是比 较低的。在临床中使用屏-胶片系统作 为投影X射线成像系统的接收器。它是 由涂上感光乳胶的胶片和与胶片紧密 接触的一个或两个荧光增强屏组成的。 荧光增强屏是涂有荧光材料的薄层。
X射线的能量由增强屏吸收, 并将其能量的一部分(大约5~ 20%)转变为光线。此光线将 使胶片曝光。由于增强屏对光线 较敏感,使胶片曝光所需的实际 X射线辐射剂量大幅度地降低。 但使用增强屏会使图像产生一定 程度的模糊。
入射γ 射线
Ee :电子的动能 E γ: γ射线的能量 θ :散射角(如图) meC2 :电子的静态质量能
Compton电子
Compton效应
康普顿散射引起的副作用: (1):降低图象的对比度 (2):增加检测人员的X线的吸收剂量 32
2. 投影X线成像系统
最早的X线成像方法是靠投影成像,也 被称作传统的X线成像方式。投影成像又可 分透视和摄影两种不同的方式。
影像增强器-电视系统
闭路视频系统用导线或电缆传输图像, 其工作原理与一般广播电视中的视频系 统基本相同。电视系统不仅可以使医生 在正常光线下借助监视器进行观察,而 且可以用录相带作为 X射线影像的永久 记录。视频系统的引入是荧光透视成像 系统的又一项重大改进。
(2)胶片摄影系统
X射线胶片摄影与X射线透视的不同在于用 摄影胶片代替透视的荧光屏。入射的X射线 在胶片上形成潜影,然后经过显影、定影处 理,将影像固定在胶片上。
临床症状表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
2)
随机性效应和非随机性效应
如:躯体效应中的 癌症和遗传效应
如:白内障、皮肤的良 性损伤、造血障碍、生 育能力损害等躯体效应 25
化学特性:
(f)感光作用:能使胶片感光,胶片乳剂 中的溴化银受X光照射感光,经过化学显影, 还原出黑色的金属银颗粒。

最新第二章 投影X线成像系统A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第二章 投影X线成像系统APPT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3) X射线的产生
I. 连续X射线:高速运动电子与靶原子核作用。 II. 特征X射线: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
连续辐射/韧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在靶物质的原子
核电场作用下,改变运动方向和速度,所损失的动能 中,有一部分转化为能量等于hν的光子辐射出去。由 于各带电粒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情况不同,所以辐射 出来的X射线光子能量也不一样,具有连续的能谱分布
➢ 如钨酸钙、铂氰化钡、银激活的硫化锌镉等荧光物质 受X射线照射时,物质原子被激发或电离,当被激发 的原子恢复到基态时,便可放出荧光。
➢ X射线荧光作用的应用: X射线透视荧光屏、增感屏、影像增强器、闪烁计数 器等。
3)电离作用 ➢ 具有足够能量的X射线光子不仅可从原子中击脱
电子产生一次电离,脱离了原子的电子还能与其 他原子碰撞产生二次电离。
2)脱水作用/着色作用 某些物质经X射线长期照射后,因结晶体脱水而
逐渐改变颜色。如荧光屏、增感纸、铅玻璃等经 X射线长期照射后都会逐渐变色。
X-Ray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X-Ray 是一种不可见光。 X-Ray 可以穿透物体。 X-Ray 可以使化学物质发生反应;产生荧光。 X-Ray 可以产生生物效应,破坏细胞,改变基因。
第二章 投影X线成像系统 APPT课件
2.1 概述
一、诊断用X线机发展史与现状
1)气体X线管、感应圈时期(1895~1913年)
早期用玻璃底板成像,后期开始应用钨酸钙增感屏。 伦琴当时使用的X线机,其管电压只有40~50kV,管电流仅有1mA, 拍摄一张手骨照片用30min~1h。 2)热电子X线管、变压器高压发生器时期(1913~1930年) 制成并改进了荧光屏。 3)防电击、防散射X线装置的实用化时期(1930~1960年) 4)高条件、大容量、控制技术现代化时期(1960年以后) 大功率旋转阳极X线管问世,X线影像增强器研制成功,X线电视、录 像和动态摄影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3 对X射线影像设备的防护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的基本构成
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X射线发生装臵、成像系统和其 他辅助装臵。 1. X射线发生装臵的发展
X射线发生装臵主要有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大部分。
2. X射线成像系统的发展 3.其他辅助装臵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2.化学特性 (1)感光作用:是X线摄影的基础 (2)着色作用:使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的结晶体脱水而改变颜色。 3.生物效应 生物细胞经一定剂量X线的照射会受到抑制、损伤、坏死,生物效应既有 利有弊… 在X线诊断和治疗中主要利用了X线的穿透、荧光、电离、感光、生物等特 性。
提供产生X线所需的直流高压;
• 2.把X线管灯丝初级电路输入的交流电压降低,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 热电压;
• 3如配有两只以上的X线管,还要完成管电压和灯丝加热电压的切换。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3.控制台
主要实现X线管在曝光过程中的管电压(kV)、管电流(mA)和曝光时间三 个基本参数的控制,一般称为三钮控制台。 控制台电路必须满足X线管产生X线的下三个要求: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4)X射线的热作用。 X射线被物质吸收,绝大部分最终都将变为热能,使物体温升。 (5)X射线的化学效应。 X射线能使多种物质发生光化学反应。例如,X射线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6)X射线的生物效应。
生物组织经一定量的X射线照射,会产生电离和激发,使细胞受到损伤、 抑制、死亡或通过遗传变异影响下一代,这种现象称为X射线的生物效应。这 个特性可充分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
影(latent image)。 经过对有潜影的胶片处理(暗室处理:显影、定影等)。使胶片上的潜 影转变为可见的不同灰度(gray)分布像。胶片感光层中的卤化银还原成金 属银残留在胶片上,形成由金属银颗粒组成的黑色影像。人体组织的物质密 度高,则吸收X射线多,在X射线照片上呈白影;反之,如果组织的物质密度 低,则吸收X射线少,在X射线照片上呈黑影。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六)X线的产生及能量转换 1.X线产生的三个条件:高速电子流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①电子源 ②高速电子流 2.能量转换 诊断用X线的产生效率只有0.4%~1.3%。 ③靶物质
2.4 X线成像原理
(一) X射线的产生装臵主要包括三部分:X射线管、高压电源及低压电源, 如图所示。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二)X射线管的焦点
对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实际焦点:灯丝发射的电子,经聚焦加速后撞击在阳极靶上的面积称。 有效焦点:X射线管的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长轴方向上投影的面积 (effective focal spot)。 实际焦点与有效焦点的关系: • 设实际焦点宽度为a,长度为b,则投影后的长度为 • 有效焦点=实际焦点*
b sin • 阳极靶面与X线投照方向的夹角
b sin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三)X线管的分类
固定阳极X线管 • 缺点: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 •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在小型X线发生装臵中仍被采用。 旋转阳极X线管 • 解决了提高功率与缩小焦点之间的矛盾。 • 优点:瞬时负载功率大、焦点小。 各种特殊X线管 • 金属陶瓷大功率X线管 • 三极X线管 • 软X线管 • CT用X线管
2.4 X线成像原理
① 人体不同密度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
2.4 X线成像原理
② 人体不同厚度组织与X线成像的关系
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
2.4 X线成像原理
(二)X射线人体成像
(2)X射线的采集与显示 ① 医用X射线胶片与增感屏
医用X射线胶片的主要特性是感光,即接受光照并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潜
2.4 X线成像原理
(二)X射线人体成像 (2)X射线的采集与显示 ① 医用X 射线胶片与增感屏 医用X射线增感屏为荧光增感屏,增感原理:增感屏上的荧光物质受到X射 线激发后,发出易被胶片所接收的荧光,从而增强对X 射线胶片的感光作用。 问题:在实际X 射线摄影中,仅有不到10%的X射线光子能直接被胶片吸收 形成潜影,绝大部分X射线光子穿透胶片,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解决办法:利用一种增感方法来增加X射线对胶片的曝光,以缩短摄影时 间,降低X射线的辐射剂量。 常采用的增感措施: 在暗盒中将胶片夹在两片增感屏 (intensifying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五)X射的产生
高速带电粒子撞击物质受阻而突然减速时都能产生X射线。现在用于医学 成像的X射线辐射源都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撞击靶物质而产生的 . 产生X射线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电子源,能根据需要随时提供足够数量的电子。 (2) 能够获得高速电子流,又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有一个高电压产生 的强电场,使电子获得很大的功能;其二是有一个高真空度的空间,使 电子在高速运动中不受气体分子的阻挡而降低能量,同时,也能保护灯 丝不致因氧化而被烧毁。 (3)第三要有一个能够经受高速电子撞击而产生X射线的靶。
X线产生装臵
2.4 X线成像原理
(二)X射线人体成像
使用X射线对人体进行照射,并对透过人体的X射线信息进行采集、转换, 并使之成为可见的影像,即为X射线人体成像。
(1)X射线影像的形成
当一束强度大致均匀的X射线投照到人体上时,X 射线一部分被吸收和散 射,另一部分透过人体沿原方向传播。由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密度、厚 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投照在其上的X射线的吸收量各不相同,从而使透过人 体的X射线强度分布发生变化并携带人体信息,最终形成X射线信息影像。X射 线信息影像不能为人眼识别,须通过一定的采集、转换、显示系统将X射线强 度分布转换成可见光的强度分布,形成人眼可见的X射线影像。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二)X线的特性
1.物理特性 (1)穿透作用:穿透能力与X线光子的能量成正比,波长短的X线光子能量 大、穿透能力强,另外还与被照物体的密度有关。 (2)荧光作用:当X线照射某些荧光物质(如钨酸钙等)时能激发产生荧光, 荧光屏、影像增强器、增感屏等都利用了这一特性。 (3)电离作用:物体受X线照射时,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即~。自动 曝光控制系统的电离室、X线放射治疗等利用了该特性。 (4)热作用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2.高压发生器
高压发生器有称直流高压发生器,是高压电源的传统称呼,是指主要用 于绝缘和漏电检测中的高压电源,现在高压电源和高压发生器已经没有 严格的区别,由高压变压器、X线管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 闸及高压插座等组成。 主要作用: • 1.把自耦变压器输入的交流电压升高数百倍,再经整流,为X线管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五)管套
管套是放臵X线管的一种特殊容器,现代X线管管套均为防电击,防散射, 油浸式,其结构随用途不同而有所差别。 1.固定阳极X线管管套 2.旋转阳极X线管管套 3.组合机头:为了使小型X线机轻便,则将X线管,灯丝变压器及高压变 压器共同组装在一个充满变压器油的密封管套中,称为组合机头
• 可调管电流 • 可调管电压 • 可调曝光时间。
2.2 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的分类
1. 按成像方式分类
(1)模拟式:传统的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采用的是模拟技术。
(2)数字式:现代数字化的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采用的是数字技术。
2.2 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的分类
2. 按机械结构方式分类 (1)固定式 (2)移动式 (3)便携式
(四) X射线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1)X射线的穿透作用。 其贯穿本领的强弱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2)X射线的荧光作用。 X射线是肉眼看不见的,但当它照射某些物质时,如磷、铂氰化钡、硫化 锌、钨酸钙等,能够使这些物质的原子处于激发态,当它们回到基态时就能 够发出荧光,这类物质称荧光物质。 医学中透视用的荧光屏、X射线摄影用的增感屏、影像增强器中的输入屏 和输出屏都是利用荧光特性做成的。 (3)X射线的电离作用。 X射线虽然不带电,但具有足够能量的X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轨道电子, 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 电离作用也是X射线损伤和治疗的基础。
2.2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的分类
4. 按管电流量的大小分类
(1)小型X线机
(2)中型X线机 (3)大型X线机 (4)超大型X线机
2.3 X线的产生与特性
(一)X线的本质
一种电磁波,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具有波粒二重性,X线成像利用 了它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发生能量转换,突出了微粒性。 X线的波长极短、能量极大,它的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为 0.0006~50nm,X线诊断常用的波长为0.008~0.031nm。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1.X射线管
现代X射线管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图所示。 主要有:固定阳极X线管、旋转阳极X线管以及各种特殊X线管
2.1 X光影像设备简述
(一)线管的构成
• 1.阳极:X射线管的正极,目前有两种类型的阳极:固定的和旋转 的。一般的X射线管通常使用旋转阳极,因为它们必须有能力在很短 的时间内产生高强度的X射线束。 阳极的作用: 1.阻挡高速运动的电子流产生X线,同时散热; 2.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 2.阴极:X射线管的负极,包括灯丝和聚焦杯两部分。 • 从灯丝发射的电子经高压加速后撞击在靶上,此时加在两极之间的 加速电压称为管电压,加速后的电子束流称为管电流。管电流的变 化范围从几个到几百个毫安培。 • 3.玻璃壳:又称为管壳,作用是固定阳极、阴极并保持管内真空度。
移动式
便携式
固定式
2.2医学X射线影像设备的分类
3. 按用途分类 (1)诊断用X射线影像设备 (2)治疗用X射线影像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