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案提纲模板范文

高中语文教案提纲模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 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分析古代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 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赏析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3. 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一首古代诗词或一段文学名句,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如古代诗词的韵律、意象等。
3. 示例分析(20分钟):选取一首古代诗词作为示例,详细解读其意义、情感和修辞手法等。
4.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学习方法和技巧。
6. 课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展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所分析的古代诗词,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8.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习题和作文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学的理解和思考。
2. 分析法:通过分析示例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 1. 教案和教材: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以及古代文学作品的课文或文本。
2. 素材和示例文学作品:准备一些精选的古代诗词和文学名句作为教学素材和示例。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 1.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Word文档

一、《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1、《劝学》(节选:学不可以已——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3、《屈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史记》)4、《陈情表》(李密)5、《藤王阁序》(时维九月——声断衡阳之浦)(王勃)6、师说(韩愈)7、阿房宫赋(杜牧)8、六国论(苏洵)9、游褒禅山记(王安石)10、前赤壁赋(苏轼)(二)诗词曲(30首)11、氓(《诗经》)12、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1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14、短歌行(曹操)15、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16、山居秋暝(王维)17、蜀道难(李白)18、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9、将进酒(李白)20、兵车行(杜甫)21、蜀相(杜甫)22、客至(杜甫)23、登高(杜甫)24、登岳阳楼(杜甫)25、石头城(刘禹锡)26、琵琶行(白居易)27、李凭箜篌引(李贺)28、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29、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30、锦瑟(李商隐)3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了)(李煜)32、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33、桂枝香(登临送目)(王安石)34、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35、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3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37、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38、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39、扬州慢(淮左名都)(姜)40、长亭送别(正宫)(王实甫)《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古诗文背诵篇目(一)文言文1.《论语》六则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4.鱼我所欲也《孟子》5.曹刿论战《左传》6.三峡郦道元7.与朱元思书吴均8.出师表诸葛亮9.桃花源记陶潜10.五柳先生传陶潜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12.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13.陋室铭刘禹锡14.岳阳楼记范仲淹15.醉翁亭记欧阳修1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7.上韩太尉书苏辙18.墨池记曾巩19.爱莲说周敦颐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二)古诗词1.关睢《诗经》2.蒹葭《诗经》3.君子于役《诗经》4.陌上桑汉乐府5.龟虽寿曹操6.观沧海曹操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陶潜8.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9.木兰诗北朝民歌10.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2.使至塞上王维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李白15.渡荆门送别李白16.行路难(金樽美酒斗十千) 李白17.宣州谢眺楼钱别校书叔云李白18.次北固山下王湾19.黄鹤楼崔颢20.望岳杜甫21.春望杜甫2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25.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寞) 刘禹锡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27.观刈麦白居易28.钱塘湖春行白居易29.雁门太守行李贺30.赤壁杜牧31.泊秦淮杜枚32.夜雨寄北李商隐33.无题34.忆江南35.浪淘沙36.渔家傲37.浣溪沙38.登飞来峰39.江城子?密州出猎40.水调歌头41.浣溪沙42.醉花阴43.游山西村44 破阵子45.过零丁洋46 别云间47.天净沙秋思48.山坡羊?潼关怀古49.论诗50 己亥杂诗追问学校说的是39篇回答江苏高考必背古诗文(39篇)一、初中部分(25篇)1.《〈论语〉八则》(《孔子语录》)(七上)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九下)3.《出师表》诸葛亮(九下)4.《桃花源记》陶渊明(九上)5.陋室铭(唐刘禹锡)(八下)6.岳阳楼记范仲淹(九上)7.醉翁亭记欧阳修(九上)8.爱莲说周敦颐(七下)9.蒹葭(蒹葭苍苍)诗经(九上)10.观沧海曹操(九下)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八上)12.使至塞上王维(七下)13.行路难李白(九下)14.望岳杜甫(八上)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九下)1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八上)17.泊秦淮杜牧(八上)18.无题李商隐(八下)19.浣溪沙晏殊(九上)20.水调歌头苏轼(七上)21.游山西村陆游(九上)22.破阵子辛弃疾(七下)23.过零丁洋文天祥(八上)2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八下)25.己亥杂诗龚自珍(八上)二、高中部分(14篇)1.劝学(节选)《荀子·劝学》·必修一2.庄子·逍遥游必修五3.师说韩愈·必修一4.阿房宫赋杜牧·必修二5.前赤壁赋苏轼·必修一6.氓《诗经·卫风·氓》7.离骚(节选)屈原·必修三8.蜀道难李白必修四9.登高杜甫必修四10.琵琶行白居易必修四11.锦瑟李商隐必修四12.虞美人李煜必修四1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必修二1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二。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二上学期)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二上学期)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学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授课时间:课文66课时阅读15课时背诵30课时综合性学习30课时习作12课时回顾拓展8课时机动时间9课时总计170课时一、课程目标:(一)阅读与鉴赏1.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2.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3.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4.能阅。
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了解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
5.在阅读鉴赏中,了解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6.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7.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8.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9.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二)表达与交流1.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制定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大纲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南,它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规范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引。
制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语文运用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流程、内容和评估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制定流程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流程:需求分析、制定目标、明确内容和标准、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进和评估与反思。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制定教学大纲的第一步,教师需要了解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教学目标,掌握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学习需求,为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大纲奠定基础。
2. 制定目标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应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语文教学大纲。
明确高中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为后续的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提供指导。
3. 明确内容和标准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明确高中语文教学所需的核心内容和标准。
内容包括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标准可以通过规定学生的达成要求和评价体系来体现。
4.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改进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5. 评估与反思教学大纲的制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评估和反思,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考试、作文评讲和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
二、内容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需要做到系统全面,既包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包括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同时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塑造。
1. 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需要明确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目标,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和写作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语文思维的培养语文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文学鉴赏能力、文本解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完整版)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完整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或者批准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以下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一、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要求:1.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的自觉敏感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对祖国语言的欣赏水平。
3.注重对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5.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教学重点:1.掌握和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
2.掌握和运用默读、速读、背诵等阅读方法。
3.能够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自己的兴趣确定阅读目标。
4.能够主动展开联想和想象来理解作品。
5.注重对作品中人物、情节或场景的猜想和推测。
6.能够快速收集信息,形成对作品的理解。
7.能够理清作者思路,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
8.能够通过品味语言来欣赏文学作品。
9.能够结合个人经历和阅读经验来理解文学作品。
10.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教学大纲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一、课程理念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面向时代,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一、引言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字素养的重要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档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个大纲,帮助教师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程目标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 1.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文笔的流畅性、语法和标点的正确使用。
2.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历史事件以及社会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文学阅读和实践性阅读的能力,使其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本。
4. 培养学生的修辞能力,使其能够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5.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
三、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学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 古代文学经典:包括古代小说、史书、诗词等,通过阅读和解析这些经典作品,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现代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戏剧等,通过阅读和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和人类情感的表达,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写作技巧:包括写作基本知识、写作思维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培养,通过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阅读训练:包括文学阅读和实践性阅读的训练,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5. 修辞训练:包括修辞手法和修辞技巧的学习和练习,通过分析和模仿文学作品和修辞文本,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
6. 传统文化学习: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通过学习古籍、传统节日等,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高中语文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 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和技巧。
(完整)高中语文教学大纲

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建设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坚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注重语文的应用性特征,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一语文教学大纲

高一语文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高一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听、说、读、写一定的语篇,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a. 语篇理解与应用:学习了解各类语篇的基本结构、语言文体特点,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语篇理解和分析;b. 逻辑思维的培养:学习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与之相关的逻辑常识,提高文学鉴赏力和理解能力;c. 文字表达与写作:学习运用正确的文字表达方式,培养写作能力,包括作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各种文体。
2. 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学习:a. 古代文学: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品,包括经典名篇、古代诗歌和古文,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内涵、艺术特点和时代背景;b. 现当代文学:学习现当代文学的作品,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现状,掌握现代文学的鉴赏方法。
3.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的培养:a. 文化传承:学习传统文化,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b. 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影视资料等直观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 讨论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文化活动参观等,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
4. 教辅材料辅助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各类教辅材料进行学习,如课外阅读、电子资料等。
四、教材与教辅1. 主教材: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一语文教材。
2. 辅助教材:选用符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辅助教材,如语文辞典、名著导读、文学作品评论等。
五、评价与考核1. 课堂表现:通过平时的课堂参与、表达和活动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服务。
一教学目的
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课文。
默读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600字)。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
4. 能对课文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5.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6.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7.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8. 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不少于300万字。
9.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
(二)写作
10. 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力求有创意。
11.理清思路,确定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12.根据需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3.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14.语言要规范、简明、连贯、得体。
15.养成观察、积累、思考和多写多改的习惯。
16.作文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次。
三年中其他各类练笔不少于3万字。
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口语交际
17.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18.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恰当机敏地进行口语交际(包括交谈、发言、演讲、讨论、辩论等)。
(四)课文
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选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占有适当比例,兼顾外国作品,比例一般可为5:4:1。
课文总数应不少于140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
在全部课文中,文学作品可占60%。
三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一) 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 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 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四) 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五) 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需依据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进行,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对学生的评估,要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考试,要着重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积累(考查古诗文的背诵,可限于大纲推荐篇目的范围)。
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考试方式还要多样化。
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同时,要讲究主观性试题命题和阅卷的科学性。
不出怪题偏题和繁琐机械的题目,不用名词术语考学生。
教学评估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五教学设备
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高中语文教学配备相应的设备。
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并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网络资源。
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附录一:重点掌握的常见文言词
(一)实词
爱安伯被倍本鄙兵病察
长朝池曾乘城诚除传辞
从达殆怠当道得度短多
发方非复负盖鼓故顾固
归国过何恨后胡患或疾
及即既假间见解进尽就
举绝堪克类怜临弥名末
莫乃内判期奇迁请穷求
去劝却如若善稍少涉胜
识使是适书孰属数遂率
说私素汤涕通徒图退亡
王望恶微闻相谢悉信兴
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引右逾狱再造知置
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二)虚词
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也以
矣因于与哉则者之
附录二: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20篇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劝
学《荀子》
☆逍遥游《庄子》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过秦论贾谊☆屈原列
传司马迁
☆报任安书司马迁陈情
表李密
兰亭集序王羲之归去来兮
辞陶潜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滕王阁
序王勃
师说韩愈阿房宫
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游褒禅山
记王安石
赤壁赋苏轼石钟山
记苏轼
项脊轩志归有光登泰山
记姚鼐
(二)诗词曲50首
静女《诗经》无
衣《诗经》
☆氓《诗经》湘夫
人屈原
☆离骚屈原长歌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迢迢牵牛
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白马
篇曹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山居秋
暝王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越中览
古李白
蜀道难李白将进
酒李白
登高杜甫蜀
相杜甫
兵车行杜甫客
至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其
三)杜甫
阁夜杜甫登岳阳
楼杜甫
渔翁柳宗元石头
城刘禹锡
琵琶行白居易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
李凭箜篌引李贺过华清
宫李商隐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锦
瑟李商隐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桂枝香·金陵怀
古王安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陆游临安春雨初
霁陆游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扬州慢(淮左名
都)姜夔
☆窦娥冤关汉卿☆长亭送
别王实甫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张可久☆哀江
南孔尚任
注:有☆的只背诵其中一部分。
以上篇目推荐给学生背诵,教材不一定都选作课文。
白话诗文背诵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
附录三: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任课教师可补充推荐)
论语
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
呐喊鲁迅女神郭沫若
子夜茅盾
雷雨曹禺围城钱钟书
谈美书简朱光潜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
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尼·葛朗特巴尔扎克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
泰戈尔诗选泰戈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