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合集下载

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莲花在佛教中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佛教中的莲花被描述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这些数字既象征性地符合令人费解的人体内的莲花数量也与坛城的各个组成部分相符。作为手持器物莲花通常呈粉色和浅红色共有八个或十六个莲瓣。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曼陀罗花除有麻醉作用外还有止咳平喘功效可以治疗寒性咳喘、少痰等病症。但不论做为麻醉还是用来治咳喘都要谨遵医嘱否则就会中毒。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
山玉兰
山玉兰
山玉兰木兰属与紫玉兰、朱砂玉兰等并称云南八大名花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石灰岩山地阔叶林中和沟边较潮湿的坡地。山玉兰的树皮和花蕾入药是中药材的一种。
山玉兰与优昙花多有说法指是同种植物关于优昙花《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又《转轮圣王修行经》云:“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佛经《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三千年一开观者受福。《涅盘经》卷三十二:“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佛教植物

佛教植物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汇总1、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相关文化: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叶子2、莲花: Nymphaea alba (荷花)佛家人士称莲花,而我们生活中多看到荷花,究竟莲花和荷花是不是一样的呢,还是有真的莲花呢?我知道有睡莲,王莲这些有莲字,但是真的莲花什么样,不敢确定。

有高人还请告之,这里据一些荷花的照片供大家参考。

比较景观设计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荷花。

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意义和象征】宗教意义和象征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

“芙蓉”,“夫容”也。

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

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水芙蓉”之“蓉”谐音“荣”。

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

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

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

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佛教〗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

佛教植物

佛教植物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汇总1、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相关文化: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叶子2、莲花: Nymphaea alba (荷花)佛家人士称莲花,而我们生活中多看到荷花,究竟莲花和荷花是不是一样的呢,还是有真的莲花呢?我知道有睡莲,王莲这些有莲字,但是真的莲花什么样,不敢确定。

有高人还请告之,这里据一些荷花的照片供大家参考。

比较景观设计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荷花。

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意义和象征】宗教意义和象征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

“芙蓉”,“夫容”也。

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

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水芙蓉”之“蓉”谐音“荣”。

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

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

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

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佛教〗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

庙门对联

庙门对联

庙门对联水陆法会:净土坛:九界众生离是门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自华严道归之后尽十方世界海诸大菩萨无一不求生净土由祗圆演说以来凡西天东土中一切著述末后皆结归莲邦弥陀示现著四料简终身念佛释迦后身说十疑论专志西方禅堂:众苦只缘不觉极乐无过明心延寿堂:见性斯是长寿明心顿得消灾2002年春联外山门:岁逢发展马到成功二山门:天马行空慿须御气迎新岁腾蛇乘务激浊扬清送旧年小卖部:各取所需是共产主义物质售赏乃合理公平平安堂:贵人相逢财源广进信仰自由佛法无边流通处:正信是道德书籍人心乃治世根本佛学院:新春读书莘莘学人沾法雨元日劳动矫矫龙象潜修行佛学院禅堂门口:育灵苗培佛种子振家风农禅同功天王殿:五谷丰收万民乐业大家幸福举国欣荣韦驮殿:闲持宝杵浑无事愿助东君扫落花大雄宝殿:佛日高悬烁破群昏光宇宙春雷大震催回万绿满河山客堂:花雨弥空不乏烟霞供噉嚼春光满眼尚多甇独待涵濡功德堂:草木又沾新雨露泉台应念故人情钟楼:日里夜里洪钟响处惊迷梦睡时醒时幽怀寂时慰觉心鼓楼:鞭炮闹红尘春来生机勃勃法鼓崔黑梦醒后性地空空伽蓝殿:妖气欲敛因神力魔外倾心识佛恩钟楼: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主人梦试看庭前树色色色全彰古佛心祖师殿:岂无兰蕙承禋祀自有儿孙荐豆边延寿堂:灾侵应随寒意去休详竸附曛风来禅堂:义海扬波奋驰驾轻舟趋宝所禅枝耸翠漫夸穷子解衣珠祖师殿:逸韵高标凌寒独艳清风遗德比寿齐光方丈室:方圆有贵人相逢丈夫凭道德住持法堂:送腊迎春燕语莺歌传故事焚膏继晷金花彩胜庆新年土地庙:正直为人佛天保佑国家法律公正分明纪念堂:虚云振云门风过不染青山色七大空大觉物润未沾绿水光二00二年水陆法会对联天王殿:时值清明修建水陆道场普使幽显均资冥阳两利恰逢寿诞开启法会坛仪齐祝长久住世法体安康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大坛:佛法妙圆随众生而布福忏摩功深信皈礼以祈安知业障重礼佛拜忏修苦行悟自性空随缘度日歇狂心楞严坛:法会楞严宣了义圆通修证妙明心楞严坛:楞严大定人皆有性具天然本现成经律论几如指月示人因指当应看月闻思修自可入流证圣一人便得旋流净土坛:修持一行专至一心但凭一句洪名往生极乐净土具足三资横超三界圆悟三德秘藏亲见自性弥陀华严坛:大法不闻何以见自心现量圆宗未会岂能开法性光明一字法门书海墨而不尽破尘经卷包法界以无余法华坛:百界千如显圆融实相五时八教尊最胜经王诸经坛:群经咸尊无量寿般若首推金光明内坛:素品香斋三世佛天而普供金羹玉馔十方贤圣以同餐方丈室门口:发菩提心着手回春活人无算具寿者相存心救世济物有方佛教日用联语(转自佛教日用文选)一)贺主持受任联华语禅心寂香云法座高荷担如来家业住持圆觉伽蓝为众生开智海依正教转法轮大辩若雷震悲心似海潮二)弥陀殿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三)佛刹通用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证禅心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国林开大戒坐时自有上乘禅四)大士殿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登觉岸西方悬慈日光昭万姓庇钧天五)准提殿准把尘凡归手眼提将苦海入香花来无准去无准持准惟严夙夜钟有提鼓有提能提不绝声闻六)地藏殿于诸佛中出一头地是造化者之无尽藏七)弥勒殿我笑有因真可笑你忙无甚为谁忙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八)韦陀殿禅宫寂寞堪磨杵佛性庄严也佩韦珠饰双璎允矣前身是童子金刚一杵巍然现世作将军护法明幢一天花雨被精进铠八面威风九)方丈开弥勒楼登欢喜地入维摩室坐水月场护我正法一剑横空寒鬼胆开兹方便千方拥座仰佛光袈裟勿使天花著卓锡曾惊白鹤飞丈室春深花影泉深俱寂禅关昼永松风鹤梦同清抚掌笑春风丈室间中空世界抬头看夜月九霄高出照禅心十)放生池无力放生先戒杀有心为善莫欺天引泉成池此是禅房幽境有鱼休饵长留佛地生机十一)尼庵扫地焚香泼除脂烟归净土长斋璛佛抛残镜匣对诸天十二)山门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山中藏古寺门外尽劳人云中高楼缘扶塔雨后好山青到门修竹千竿寒月当门摇缩水清溪一曲晴云绕户映空明云影空明一曲清豁当户绕风声寂静千竿修竹向门栽十三)禅室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山静云闲如是机缘如是法鸟啼花放尔时修息尔时心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香烟云起灭刹那耳过去尘劫重拓维摩方丈地水月光明悟彻了本来面目便超罗汉十三尊十四)经堂莲花法藏心常悟贝叶经文手自书闲翻贝叶添新藏身剪芭蕉写佛经花霏罗什翻经席香散生公说法堂泉声妙听广长舌山色长留清净音十五)客堂客至莫嫌茶味淡僧家不比世情浓时有客来烹茶烟暖浮新竹了无俗累洗钵泉香带落花今不异古古不异今天下同归何思何虑佛即是心心即是佛空山无侣独来独往十六)斋堂世间惟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三餐常念农夫苦一饭难忘佛祖恩一粒米从檀信口中分出半瓯水是行人肩上担来十七)钟楼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十八)罗汉堂佛法演三千心愿精坚超苦海尊名称五百形容古怪度慈航十九)文殊殿眼根已澈浮云表心境先莹宝月中二十)观音殿即色即空现美人身而说法大悲大愿指恒河沙以为期真实不虚大慈悲度一切苦厄意识无界空色相现五色光明二十一)弥勒殿大地能容包含色相开口便笑指示迷途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二十二)四大天王四部洲统领诸天大千世界八功水普施众地不二法门坐佛门安百丈身此为大人而也顺天道布四十气岂曰小补之哉二十三)韦陀殿是大英雄能觉悟为诸菩萨振纲维永护僧伽登十地常持宝杵应三洲将军立地能成佛菩萨生天善伏魔尊者是童身愿学人猿缚魔降永作祖山真佛子如来有天眼看此地龙飞凤舞特开灵境古精蓝二十四)如来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小西天对联头门:玉兔临凡参礼西天佛祖金龙作客欢喜东土风光小西天二山门:不二法门开净域多生福德种福田普同塔:七众安居普同塔四时和合护灵山大佛殿:大展宏图迎世纪佛光普照度众生念佛堂:念到佛来摸顶花开极乐莲池讲经堂:根尘不染明见佛性彼此无诤惕起眉毛斋堂::一粥一饭皆是檀那厚德唯心唯识了脱生死轮回厨房:一粒米大如须弥山勤加爱惜万年薄记下你功劳果报难思恒沙诸佛无非由律而果满万贤咸具戒德三乘四果莫不因戒以圆成千圣同秉律仪重振尸罗欲济女众于正路恒施戒法极挽尼辈出迷途律藏浩瀚用心学习超先辈戒疏广繁立志弘扬启后昆八四历态甚难遣除逢缘起障三千威仪不易修习遇境生乖谨尊八敬兴正法宝刹重辉容大千世界为天下丛林续焰传灯追马祖虔奉三尊护毗尼峰头升座演无上毗尼建人间净土承先启后报虚公2000年春联出入迎千禧佛在深山灵气旺入寺衲万祯时逢佳节贵人多土地是生财之宝龙岁呈祥风调雨顺人心乃集福之源春光待客政通人和千禧交集领导英明人心奋发宗教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基础普天同庆国家昌盛经济繁荣政治道德乃社会繁荣富强的核心烧香拜佛是人类一种信仰怪力乱神是民间封建迷信歪理邪说乃社会混乱根源勤耕奋读乃人类发富光辉迎春接福皆大欢喜佛法无边诸恶莫作佳节游园万事如意人间美德众善奉行油盐菜米点滴皆福笑脸迎春万家生福贪福贵贱总是嘉宾热情待客皆我亲人平时不损常住做事留心勿违常住佳节自然平安参禅打坐须用真心清明法会对联(天王殿):清明时节化纸钱一片孝思追远祖寒食每年怀介子不忘亲故扫坟山(大殿):开坛启教礼佛讽经敬祈三宝垂加护崇德报亲卧冰哭竹孝道由此建文明(法堂):国泽秉仁人心尚孝文明礼义千秋炳清明时节民间扫墓纸钱茶食尽哀思(功德堂):饮水思源一年四节知时令知恩报本大孝追亲学目莲《山门》;人入佛门门内玄门门门是道寺对青山山外有山山山无穷《天王殿》;天下太平全凭国家政策好王道吉日总需一片慈悲心《弥勒》;笑看世人看尽世上痴呆相冷坐板凳坐享天下太平时《功德堂》;功高盖世修究归于寂灭德重丘岳不如弥陀一声《大殿》;大悲心肠须时节因缘方可成就雄心壮志逢英明政策才能施展《祖师殿》;祖祖只付密意师师唯传本心《伽蓝殿》;伽蓝圣众合寺威灵土地神祗皆是佛子《法堂》;法门无高下正直心即是堂前有参差因分别现前《延寿堂》:尘梦未醒人自苦清心礼佛寿延长《纪念堂》:三百年来鼓寂钟沉至此一位和尚一刹那间心明眼亮又多半个菩萨《方丈室》:寻得入处老僧当奉茶相敬忘了来历侍者可痛棒与呈《禅关》:打碎虚空关在何处竖正脊梁脚任横行《佛学院》:二三学子若春秋皆励志万亿菩萨必前后而相迎《客堂》:客来皆与佛有缘且喝茶吃饼堂上曾接人无数为颂偈烧香《祖师殿》:祖师柱仗三生意气随左右古佛家风一柱香烟没高低《禅堂》:入禅堂须看念头留在甚处问心地不知脚跟又到何方《钟楼》:钟声起处烟云散鼓点击时雷电来《大寮》:天厨妙供僧家有禅悦酥酡素食多《餐厅》:素食能延年益寿寻春遇胜友良师《》:法喜充满迎春客物阜丰盈礼佛人《平安堂》;水土莫流失天地保平安烧香求吉利作善保平安《禅堂》:禅室续心灯灯灯互照堂前柏子树树树映辉《客堂》::客客气气待客堂堂正正作人《香积厨》:甘露法乳养慧命粗茶淡饭资色身《鼓楼》:听鼓响唤起生死念闻钟声驱走名利心《视听馆》:音声作佛事事事无碍笑脸看世人人人相通2000年水陆法会对联天王殿宏开水月道场缁素宗亲尽向此中解脱大作梦中佛事天人鬼畜咸从个里超升大坛教演瑜伽解幽冥倒悬极苦经翻贝叶体诸佛悲济宏献华严坛愿游华藏庄严海共入菩提大道场楞严坛冀有情共证真常本寂灭心说圆通法期含识同登觉岸依一实倒开方便门法华坛大事因缘端归实相一乘缘本在报亲恩诸经坛佛光普照十法界法雨均滋五性根”净土坛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切莫从头再眷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直须全体总亲承”内坛圣凡等供幽显咸资祖殿:惟愿五位旌旗不致偃息度海传衣少室徒添渗漏并祈三宝戈甲永见雄强拈花微笑能仁己自多余万别千差透彻何劳竖指五家七派无非自碎家珍方丈:豁开高士眼静觅老僧心世俗久知诸佛定尘劳终止老僧闲众僧禅已定新赋苦难哉禅堂定里不妨弹指出劫前尝记听钟还伽蓝殿昨夜梦伽蓝微笑何人知节度重来客堂九朝名胜留思久四海高人过眼多采得山花聊作供踢翻瓶子胜封候土地权衡一寺保障众僧大寮此日天人争送供当时橡栗拾为粮法堂宗风远接严灯统正眼多超法界前灵树敷荣垂奕业芙蓉叠翠耸玲珑代启高人座泉流花雨香百代宗猷欣展演千秋梵史正劳求山门:白日在天光在地流年堪昔又堪惊尘劫自营还自让空门无处复无关但恐红尘虚白首应将清净结心期拟携竹杖穿云迳更向香崖听瀑泉松阴尽作林间雨为信风雷本在山。

[指南]礼佛仪式

[指南]礼佛仪式

[指南]礼佛仪式礼佛仪式礼佛仪式(或昼夜六时或日三时或晨昏二时)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弘赞编(今时礼拜多乖仪则。

不符教旨。

或称名失次。

而罔谙称扬赞叹佛之胜德。

或欠存敬。

而不知忏悔发愿回向。

若不解法。

何由捐埃获福。

以招极果。

故经论俱陈五法。

而深尚礼敬赞德。

先须至于香台。

端身息虑。

思念圣德。

目睹尊容。

双膝着地。

手擎香炉。

而举偈言)。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闻香普熏证寂灭。

(此偈出华严经。

是五分法身之香。

今为成颂。

故文略慧香解脱知见。

香。

香为佛使。

故先献之。

或如常香花云偈。

亦得但改云。

及诸独觉仙。

若有鲜花。

即用擎以供养)。

普礼三宝(先当赞德。

随礼何佛菩萨圣僧。

依德而赞。

然其赞词。

可取诸经论中偈颂。

以为申叹。

若其赞词。

不称人称德者。

方可依经旨自述偈赞。

今略取贤圣所集一百颂偈。

以赞三宝。

又凡为礼拜。

必须先敬三宝。

三宝是最胜吉祥。

良祐福田。

能消众生业垢。

却诸魔障。

所作善事。

皆获成就也。

赞佛云)。

稽首一切出世间。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者能烧烦恼垢。

正觉我今归命礼(若能诵礼佛灭罪咒。

然后礼之。

大善。

咒曰)。

娜谟达奢(书何切)那?(一) 菩陀俱致那?(二) 乌?(三)(二合) 户噜户噜(四) 悉?嚧者你(五) 娑啰婆啰他(六) 娑达你(七) 娑婆诃(宝幢胜经云。

此咒十俱致诸佛所说。

我今亦为怜愍一切众生。

持此咒者。

能令一切嗔恶众生。

悉皆欢喜。

若能日日三时诵咒礼拜者。

胜礼千万俱致诸佛功德。

命终之后。

得生西方无量寿佛国。

又云。

临命终时。

得诸佛来迎。

未来贤劫千佛。

一一皆得亲承供养。

但有人能常诵此咒者。

最是不可思议也)。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世尊(须五体投地。

两手迎空。

示接佛足之相。

乃运想云。

能礼所礼性空寂。

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

十方诸佛影现中。

我身影现诸佛前。

头面接足归命礼。

若礼本师应云。

释迦如来影现中。

礼余佛菩萨圣僧。

准上应改。

赞法云)稽首能?生死险。

普竭忧恼贪痴海。

破彼尘劳罪业山。

我今归礼妙法宝。

佛教为何独爱莲花

佛教为何独爱莲花

kaleidoscope 万花筒74我的老师告诉我,西藏的气候并不养育莲花,记得他小时候第一次在寺院看到一朵干枯的花,它的白色花瓣已经泛黄,被珍贵地摆放在佛像前,僧人告诉他这是莲花,也是佛教中非常重要的代表物。

我第一次看到满池塘的莲花,那种纯洁优雅的气质令人着迷,也似乎理解了为什么在众多花中唯独莲花能在佛教文化中绽放。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教中象征着纯净、断灭和免受轮回之苦。

在许多古老的文化中,莲花也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并出现在许多建筑和雕像上。

在古希腊、古罗马,莲花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常被作为供奉女神的祭品。

而在古埃及神话中,传说太阳是由莲花绽放产生的,黎明时太阳从东边的莲花中升起,日落时落入西边的莲花之中,它是遍及古埃及寺庙廊柱的图腾。

古印度宗教吠陀教的创生之神诞生在一朵金色莲花里;密教大师莲花生将佛教传入西藏,他同样被神化为生于一朵奇异的莲花上。

莲花能成为佛教的代表物,也有其渊源。

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清新喜人。

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被屡屡引喻。

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

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净土莲宗的建立,佛教逐渐形成对莲花的崇拜,莲花成为佛教的圣花。

传说中佛陀在蓝毗尼花园从母亲的右胁降生,行走七步,每一步编辑|朱慧敏kaleidoscope 万花筒75都踩出一朵莲花,这也是藏族信徒每天给佛像供奉水时,一般摆放七杯的原因。

佛教僧人打坐时两腿交叠,足心向上的典型姿势也被称为莲花坐。

莲花可以开出白色、粉色、红色、黄色、金黄色、靛蓝色和黑色的花朵。

粉色与金刚的结合,象征佛法和智慧的完美契合。

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

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性,象征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莲花的花死根不死,来年又发生,象征人死魂不灭,不断轮回中。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的象征意义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被历代文人称为“翠盖佳人”,不仅因为它具有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天然美,还具有“出污泥而不染” 的高尚品格,古代文人都喜欢用荷花来象征各种美好的事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荷花的象征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的象征意义1:高洁、圣洁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净洁之花,并且极力宣传并倡导学习荷花的这种清白、圣洁的精神。

除此之外,周敦颐在名篇《爱莲说》中也明确表达了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具有"花中君子"的美誉,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暗示人们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另外,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也表明荷花具有天然之美。

荷花的象征意义2:清廉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

比如,有一幅由青莲和白鹭组成的名为“一路清廉”的图画,就被很多文人置于自己的书房中。

荷花的象征意义3:吉祥、吉利莲称荷,与“和”谐音。

古代有以荷花、海棠、飞燕构成一幅“何(荷)清海宴(燕)”图,喻为天下太平。

佛教的八宝吉祥,以莲花为首。

古代以莲花和鱼剪成图纸张贴,称为“连年有余”,表明社会富足。

另外,民间吉祥画,“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中持荷,一人捧盒,以示和合。

八仙中的何仙姑,以手执荷花为表征,象征其貌美并姓何,表示祥和吉利。

荷花的象征意义4:爱情我们都知道莲藕的丝很长,牵扯在一起,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听到有人说“某人和某人藕断丝连”,其实就是说男女之间还有联系,也即我们所说的爱情。

其实用荷花来象征爱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在《采莲曲》中写到“牵花恰并蒂,折藕爱连丝”,也即以并蒂莲和藕丝不断,表示男女爱情的缠绵。

莲最适合作纯洁、美好爱情的象征,加之“藕”与“偶”谐音,藕断丝相连,“并蒂莲开”,都非常适合表示爱情的缠绵不断。

荷花的象征意义5:美女早在流传古今的《诗经》中,便有将莲花比作美女的记载。

佛教四大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

菩萨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

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救世慈悲者。

菩萨的地位仅次于佛,而高于罗汉。

菩萨的主要职责是协助佛一起教化众生,传播佛法,普渡众生。

而菩萨最终修行成佛的。

菩萨都是立下宏愿,为了解救众生的苦难,以自我奉献的精神而留住人间,并且以种种不同的化身来到民众中间,随时随地解救危难,所以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植于民心,使人倍感亲切可敬。

智、悲、行、愿是大乘佛教四大菩萨之标征,文殊表智慧、观音表慈悲、普贤表行践、地藏表愿力。

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四川峨嵋山的普贤道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和安徽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地,故称为“佛教四大名山”,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文殊菩萨:坐骑口首仙的青狮,道场山西五台山,代表大智(理性)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有时又作曼殊室利。

意为妙德、吉祥。

据说他出生时家中出现许多吉瑞祥兆,因此而得名。

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有很高的地位。

他是众菩萨之首,被认为是如来“法王”之子,因此常称为“法王子”。

他是智慧的化身,经常协同释迦宣讲大乘佛法玄理。

单尊的文殊菩萨像在五台山各寺庙中则供奉较多。

文殊的形象,有种种差别。

按其顶髻的形状,可分为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等。

密宗则依据贞言陀罗尼 (咒)的字数,分为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

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为本体,最为常见。

一般的文殊菩萨像多为头戴五髻宝冠的童子形。

五髻表示内证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文殊菩萨的形象,童子形则喻天真纯洁。

左手执青莲花,花上放般若经梵箧,表示般若之智一尘不染。

右手执宝剑,以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比喻大智慧好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断一切无明烦恼。

身坐白莲台,表示清净。

但大部分文殊菩萨像都是身骑狮子,以狮子勇猛,威风震慑魔怨,表示菩萨智慧威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菩萨的持物四大吉花
佛教四大吉花分别是优昙婆罗、曼陀罗花、莲花和山玉兰。

聚果榕(据说为优昙婆罗原型)
优昙婆罗
优昙婆罗又称优昙华梵语Udumbara音译。

佛经中优昙婆罗一般用于形容极难得遇到的佛陀出世。

《妙法莲华经》卷七:「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


对于优昙婆罗的种类和样子有很多说法一说为菌类可在木头、玻璃和金属等物体上生长;一说为捕食性昆虫——草蛉所产的卵。

草蛉一般在植物上产卵特殊条件下也会在木头、玻璃、金属等其他物体上产卵;另一说是聚果榕《佛学大辞典》说“此花为无花果类。

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

干高丈余。

叶有二种:一平滑一粗糙。

皆长四五寸端尖雌雄异花甚细隐于壶状凹陷之花萼中。

常误以为隐花植物。

花萼大如拳或如拇指十余聚生。

可食而味劣。

”此外佛教经典中有一部《优昙婆逻经》名称也是源于此聚果榕。

根据《佛学大辞典》提到优昙华的佛教经典包括《法华文句》、《慧琳音义》、《玄应音义》、《慧苑音义》、《法华玄赞》、《法华义疏》、《翻梵语》、
《法华经方便品》、《同化城喻品》、《同妙庄严王品》与《南史》等。

《翻译名义集》亦说《般泥洹经》中提到该花开时金轮王出世的过程。

据《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

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慧琳音义》卷八则说:“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

梵语正云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

天花也。

世间无此花。

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曼陀罗花(有毒)
曼陀罗花
曼陀罗花又名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疯茄儿、南洋金花、山茄花、凤茄花、朝鲜牵牛花。

曼陀罗花是茄科野生直立木质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株高一般都在50厘米到200厘米之间根部已经木质化。

此花原产于印度目前广泛分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常见于荒地、旱地、宅旁、向阳山坡、林缘、草地。

曼陀罗花整株有毒种子毒性最大。

花的主要成份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东莨菪碱。

它的作用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因此古人将此花所制的***取名为“***”。

宋朝《扁鹊心书》中说:“人难忍艾火炙痛服此(曼陀罗花等)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八月采此花七月采火麻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

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其苦也”都强调了它的麻醉作用。

三国时期华陀所制的“麻沸散”中也含有曼陀罗花民间的“***”也是用其所制。

曼陀罗花除有麻醉作用外还有止咳平喘功效可以治疗寒性咳喘、少痰等病症。

但不论做为麻醉还是用来治咳喘都要谨遵医嘱否则就会中毒。

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愉悦。

奉曼陀罗的意义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

阿育王经七曰:“漫陀罗翻圆华。

”法华光宅疏一曰:“曼陀罗华者译为小白团华。

摩诃曼陀罗华者译为大白团华。

”法华玄赞二曰:“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见者心悦故。

”慧苑音义上曰:“曼陀罗华此云悦意华又曰杂色华亦云柔软华亦云天妙华。


白莲花
莲花
莲花应该是四大吉花中最为人知晓的植物。

莲花又称荷花古代叫芙蓉、
菡萏、芙蕖。

原产于中国一般种植在水塘或水池的淤泥中。

中国古代的文学家认为荷花圣洁高雅所以在古代诗词歌赋经常会有歌颂荷花的篇章。

比如曹植在《芙蓉赋》中说“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

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

”周敦颐的《爱莲说》写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对荷花最出名的赞誉。

莲花在佛教中代表漂浮在欲望的污水上身体、言语和心灵的纯洁。

佛通常被描写坐在巨大的莲花和莲叶上。

佛教中的莲花被描述为四瓣、八瓣、十六瓣、二十四瓣、三十二瓣、六十四瓣、百瓣、千瓣。

这些数字既象征性地符合令人费解的人体内的莲花数量也与坛城的各个组成部分相符。

作为手持器物莲花通常呈粉色和浅红色共有八个或十六个莲瓣。

莲随着佛教流传到亚洲的每个角落。

在爪哇的婆罗浮图佛坛上在缅甸的蒲日古城泰国的素可泰市和高棉的吴哥窟等地的大庙里在斯里兰卡的钟形塔里巴厘岛的葬蓝上和西藏的符箓上都可以看到莲的图画西藏的喇嘛教佛教著名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吽”中其中的“叭弥”的意思便是莲花。

山玉兰
山玉兰
山玉兰木兰属与紫玉兰、朱砂玉兰等并称云南八大名花为中国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28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石灰岩山地阔叶林中和沟边较潮湿的坡地。

山玉兰的树皮和花蕾入药是中药材的一种。

山玉兰与优昙花多有说法指是同种植物关于优昙花《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

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

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

世间无此花。

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

”又《转轮圣王修行经》云:“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

’”佛经《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三千年一开观者受福。

《涅盘经》卷三十二:“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佛教四大吉花与佛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寺庙常常有种植山玉兰佛菩萨的持物也常常能看到莲花至于优昙婆罗、曼陀罗花在佛经中经常出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