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真题(710)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基础(710)真题2018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单纯词 2形声字 3互文见义 4赋比兴 5元杂剧 6人的文学二简答题1什么是兼语句?兼语句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2“汤”,“菜”,“丈人”,“涕”,“遭”几个词的古今意义是什么,有何区别?3庾信诗歌的特点。
4结合《呐喊》和《彷徨》谈一谈鲁迅小说的启蒙倾向。
5 简述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艺术特色三论述题1 结合具体作品,评价白居易政治讽喻诗的优缺点。
2以《平凡的世界》和《秦腔》为例,简论当代改革小说的变迁。
3简论《红与黑》中的于连是一个怎么样的典型。
2017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词类活用 2异体字 3语音4古文运动5《左传》 6社会剖析小说二简答题1古今词义异同2什么是句子?句子结构分类有哪些?3简析新月派前后期的艺术变化4如何理解《聊斋志异》“以传奇法而志怪”?5简析《双城记》的艺术特征。
三论述题1论述《水浒传》忠义观的表现。
2结合作品,论述莫言和贾平凹小说的异同。
3;论述霍桑《红字A》两位主人公形象和红字A的多重象征意义。
2016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1塞擦音 2六书 3平水韵 4《毛诗序》 5唐传奇 6百花文学二简答题1《茶馆》的“图卷式”创新形式。
(15分)2单纯词与合成词。
(15分)3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10分)4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10分)三论述题(20分*3)1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徐志摩诗歌的“性灵”特征。
3《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
2015年华中师大710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5分×6)1调值 2会意字 3反切法 4花间词派 5南戏 6审美“日常生活化”二简答题1什么是方言?方言有哪些类型?(15分)2举例说明普通名词作状语的作用。
(15分)3汉赋产生的渊源以及兴盛的原因?(10分)4以“三红一创”为例,谈谈你对红色经典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大二历史专业中国现代史试卷及答案2

华中师范大学20xx - 20xx 学年第X 学期《中国现代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时间120分钟)年级院系专业姓名学号座位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根底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D、“启导广阔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2、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突出地表现为: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农民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D、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3、以下运动中,比拟全面地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是:A、五四运动B、汉口、九江收回租界C、五卅运动D、省港大罢工4、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其实质是:A、是1926年北伐战争的继续和开展B、实现全国统一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D、国民党新军阀同旧军阀争权的斗争5、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两党关系开始恶化的重要转折点是:A、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B、蒋介石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C、汪精卫和陈独秀发表联合宣言D、汪精卫在武汉开“分共〞会议6、片面抗战路线与全面抗战路线的主要区别在于各自的制定者:A、对抗日目的的认识B、对作战方式的决策C、对抗日前途的估计D、对依靠力量的取舍7、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国民政府政策的重心转向:A、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
B、由对内转向对外,由反共转向抗日C、对内反投降,对外继续大规模抗战D、稳固民族统一战线,限制中共开展8、延安整风运动未涉及的是:A、反对官僚主义B、反对主观主义C、反对宗派主义D、反对党八股9、官僚资本在抗日战争时期急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A、大发战争财B、英美扶植C、依靠政权实行经济垄断D、民族资本主义开展10、抗日战争时期,蒋、汪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A、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B、国民党内部争权夺利的矛盾C、爱国力量与汉奸势力的矛盾D、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的反映11、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策中最有利于联合地主抗日的是:A、大生产运动B、“三三制〞原则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D、精兵简政12、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进攻,这是因为:A、全国大陆根本解放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城市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D、资产阶级准备向共产党进攻13、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国民党首先提出的,主要为了:A、把战争责任推给共产党B、在两党斗争中赢得主动C、共商建国大计D、以和谈换取部署内战的时间14、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15、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前方挖蒋根〞的口号,“前方挖蒋根〞是指:A、国统区的地下斗争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C、国统区的民主运动D、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东北易帜大生产运动重庆谈判七届二中全会三、列举与简答题〔共30分〕1、列举二十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2.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变3.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是怎样形成的?四、论述题〔共35分〕1、试评抗战中的国民党正面战场〔15分〕2、试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三次左倾错误产生的原因及教训〔20分〕第二学期中国现代史6班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 ADCDA 6——10 DAACD 11——15 CCDDD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东北易帜:国民党新军阀占领北京、天津后,由于受到日本的威胁,为防止与日本发生正面冲突,便决定不再向东北进军,而改为和平统一的方法,使东北“易帜〞。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考研真题解析

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考研真题解析2016年的历史学考研已落下大幕,备考2017年考研的同学们早已踏上了征程。
虽然2016年考研的身影早已远去,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真题,这是任何辅导资料都无法比拟的。
本文就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基础真题进行解析,总结试卷命题规律和特点,为备考2017年考研的同学提供帮助!一、从题型来看,只考查主观题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中国史基础的试题,注重基础,没有客观题只有主观题,主要有名词解释、材料分析、简答题、论述题等题型。
题量适中,只要基础扎实,在规定时间完成应该不是问题,当然这也需要平时多做题,掌握答题技巧,博仁教育设有专门的答题技巧课程。
二、从题目难易程度来看,重视基础,难度适中华中师范大学13年开始自主命题,自2013年退出统考,实行自主命题以来,中国史整体上难度不大,基础性题目较多。
2016年中国史的试题,主要偏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点以及记忆性方面的的一些知识,考查的是考生的历史基本功,基本没有难题和偏题。
例如名词解释“青铜时代”、“过渡时期中路线”等所有名词解释都是教材上涉及的内容,博仁老师在课上都强调过。
一些同学反映,看着题目容易,提起笔来就是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甚至提笔忘字,这些问题恐怕都是平时练习少了。
另外一种情况是对题目有了解但只是一知半解,那样很难得高分。
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平时要全面复习,多做习题,还要注意答题技巧。
博仁有专门的基础精讲班和答题技巧的课程,并且提供独家资料。
虽然试题整体上题目比较基础,但是对史学素养的要求还是挺高的。
例如论述题中对唐宋文化转型的考查,就很有深度。
答好这类题除了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较广的知识面,将散落教材各处的知识点组织起来,在宏观视角下进行微观处理。
当然平时一定要多关注学术动态,了解学术前沿,尤其是报考专业方向相关的。
三、从考查内容来看,范围广,注重史学素养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试题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古代史部分所占比重略大;试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9年正确答案:C解析:“五四”文学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17年。
2.“五四”时期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小说《荆生》的作者是( )A.陈西滢B.章士钊C.吴宓D.林纾正确答案:D解析:小说《荆生》的作者是林纾。
3.下列不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作家群的作家是( )A.许钦文B.许杰C.萧军D.王鲁彦正确答案:C解析:许钦文、许杰、王鲁彦都属于乡土小说作家。
4.对李金发诗歌影响最大的外国诗人是( )A.惠特曼B.泰戈尔C.波特莱尔D.歌德正确答案:C解析:李金发诗歌主要受波特莱尔的影响。
5.塑造了章秋柳形象的小说是( )A.《幻灭》B.《虹》C.《动摇》D.《追求》正确答案:D解析:章秋柳是小说《追求》中的人物。
6.在巴金小说中,具有“恨人类”思想的人物是( )A.觉慧B.杜大心C.汪文宣D.杨老三正确答案:B解析:杜大心是巴金小说《灭亡》中具有“恨人类”思想的人物。
7.老舍小说《猫城记》的主题是( )A.同情被侮辱被损害者B.暴露官场腐败C.批判国民性D.反抗旧社会秩序正确答案:C解析:《猫城记》的主题包括对旧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8.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是( )A.《绅士的太太》B.《新与旧》C.《长河》D.《丈夫》正确答案:A解析:沈从文描写和批判都市文化的小说包括《绅士的太太》。
9.丁玲在解放区创作的反对专制、愚昧等小生产习气的小说是( ) A.《在医院中》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我在霞村的时候》D.《莎菲女士的日记》正确答案:A解析:丁玲的反对专制、愚昧等小生产习气的小说是《在医院中》。
10.臧克家诗歌的成名作是( )A.《罪恶的黑手》B.《烙印》C.《运河》D.《自己的写照》正确答案:B解析:《烙印》是臧克家诗歌的成名作。
2014年华中师大中国史基础真题

爱考机构中国高端(保过保录限)考研第一品牌
一名词解释:100分十个
龙山文化稷下学宫九品官人法府兵制永康学派理藩院厘金制度谭嗣同美国对华关系白皮书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史料分析题:一个20分
1(1)翻译汉书食货志关于西汉初年从高祖到文帝那一段8分(2)西汉初年统治者政策调整及原因12分
2唐后期牛李党争及其影响。
20分
3一段对清废除科举的评论
(1)分析作者的身份和这篇文章发表的大概时间10分
(2)分析清废科举的利弊10分
三简答:一个20分
1简述西晋时期的社会问题
2简要评述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简述租界的性质以及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20世纪20到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和启示
四论述题:一个30分
1论述明代后期社会的新变化
2简要叙述近来学术界对中共和民众运动关系的研究新动向,谈谈中共在成立早期和国民革命时发动民众运动的情况,评述中国共产党民众动员机制。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

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古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驱口】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古代史复试真题;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中国史复试真题;江苏师范大学2015年中国通史真题;湖南大学2018年中国史真题正确答案:元代存在的一种人身依附关系极强的佃户。
最初驱口是来源于蒙古对金的战争中俘获的人口,也有良人被掠买、罪人被籍没等。
驱口属于主人的私人财产,可以和货物一样被买卖;驱口与主人的地位也极不平等。
驱口的大量存在,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政府曾下令释放一部分驱口作为国家编民,但终元一代,驱口是一直存在的。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2.【探马赤军】北京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蒙元时期军队的一种。
探马赤意为“探马官”。
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挑选士兵,组成精锐部队,在野战和攻打城堡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镇戍于被征服地区,称为探马赤军。
与蒙古军由各千户的士兵编成不同,探马赤军是由各部挑选的士兵混合组成。
有元一代,始终保持探马赤军的建制。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3.【站赤】兰州大学2003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正确答案:元朝政府在全国设置的驿站。
站赤,蒙古语,意为管理驿站的人。
中原地区的驿站由兵部管辖,蒙古地区的驿站由通政院管辖。
站赤分为陆站和水站,据《元史兵志》记载,全国共有站赤一千四百处。
元代是我国古代驿站最发达的时期,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全国的政治联系,也便利了全国的交通。
涉及知识点:中国古代史4.【草市】清华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真题正确答案:古代乡村的定期集市。
东晋时已出现,设于州县城郊附近。
唐代草市增多,一般设在州县城外。
中唐以后,农村商业发展,渐兴起于水陆交通要道、关津驿传所在之地。
交易以渔盐酒茶或日用百货等生活必需品为主。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许多邻接州县城墙的草市逐渐扩展为新的商业居民区,有的还相当繁华,甚至超过原城区。
2014高考真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新课标I卷( Word版)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学科网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最终版)

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最终版)第一篇:2016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真题汇总版(最终版)【摘要】本文是考研帮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6年历史学(历史学综合/历史学基础)各高校真题汇总版,欢迎16年的童鞋参加论坛发起的“回忆真题,传递爱心”的活动。
▶吉林大学名词解释:共和行政,唐初八史,好人政府,一条鞭法,时务学堂,巴比伦之囚,光荣革命,神曲,马歇尔计划材料:1、分封制2、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3、梭伦改革内容,失败原因,对雅典意义4、关于经济大萧条的材料,提问经济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问题论述:1、秦汉至明清中央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2、论述问题与主义之争3、中世纪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统一的影响和意义4、分析冷战起源▶吉林大学古籍所名词解释:盐铁会议,集书省,甘露之变,崖山之战,续三通,竹书纪年,翻译句读:1、董仲舒给汉武帝上书2、文献学的翻译(每题三问)简答:1、简述西汉的刺史制度2、略3、简述宋代5大类书4、魏晋玄学和门阀制度的发展演变论述:1、秦到魏晋南北朝的军制2、论述清初考据学的发展▶复旦大学名词解释:三省六部制,党锢之祸,澶渊之盟,《新青年》,新生活运动,癸卯学制,汉莫拉比法典,释迦牟尼,荷马史诗,权利法案简答:1、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联系与区别2、两税法3、梁启超新史学4、晚清冗员问题5、启蒙运动6、日本明治维新论述题(三选二):1、中国古代主要王朝都城迁移的过程与原因2、中国近现代史的史料种类很多,有方志、报纸、档案、笔记等等。
请选择两种你熟悉的史料,各举一两个例子,介绍史料的特点。
3、20世纪上半叶,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结合其中一史实谈谈战争的反思▶四川大学1、材料分析题,汉书一段话,评述儒墨异同2、繁转简,解释词语3、(1)近五年关于先秦到元的创造性著作(2)新文化运动的最新研究成果及著作4、论述:(1)清初人口激增的原因,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两方面(2)清末民初的满汉关系5、论文:教育近代化▶兰州大学名词解释:金文,儒家,淮军,庐山会议,罗塞塔碑,布雷顿森林体系,类型学,四坝文化论述:1、介绍历代的土地政策的发展2、汉代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开辟的措施,经过,路线和作用3、简明扼要描述刘知几和他的著作《史通》4、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和在抗战中的贡献5、论述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进步对世界历史的影响6、根据考古资料论述隋唐时期的对外文明交流翻译题李斯的一段话▶中国人民大学名词解释:法经,给事中,国子监,多伦会盟,海塞防之争,整理党务案,乡村建设派史料分析:1、苏轼的一篇文章《人法并任》问题:用现代汉语说明苏轼的问题;解释两句话的含义:久留不易之格;封糊誊录;说说自己对解决上述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2.稷下学宫
3.九品官人法
4.府兵制
5.永康学派
6.理藩院
7.厘金
8.谭嗣同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材料分析题(20*3)
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
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
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汉书·食货志》
(1)翻译为白话文
(2)根据材料论述西汉初年的政策及其原因
2.牛李党争(材料没找到)
论述牛李党争及其影响。
3.予今年二十九初度,设清代科举不停,予取科名或已早做官吏,则乙巳、丙午间似不赞成革清代命也。
孙大总统上李鸿章书如见用,戊戌政变如实行立宪,宣统朝摄政王能真行立宪政体,亦不至有民国词也。
《朱峙三日记·1914年》(报载北京参政院任黎元洪为参政院院长)
(1)分析作者的身份及该日记时间
(2)分析清末废除科举的利弊
三.简答题
1. 西晋主要社会问题。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2、关陇集团,
3、内圣外王,
4、鱼鳞图册,
5、校邠庐抗议,
6、康有为,
7、延安整风运动,
8、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材料题:
1、诸子十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
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今异家者各推所长,穷知究虑,以明其指,虽有蔽短,合其要归,亦六经之支与流裔。
使其人遭明王圣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
”方今去圣久远,道术缺废,无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犹愈于野乎?若能修六艺之术,而观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
——《汉书·艺文志》
翻译《汉书·艺文志》节选,分析百家争鸣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分析清代奏折制度;
3、两个先生和新文化四代表,蔡元培如何管理北大,新文化运动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三、简答题
1、简述楚汉之争;
2、简论明代的赋役折银;
3、简评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四、论述题
1、论述唐宋之际文化历史转型;
2、科举演变、功能和废科举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10分*8,共80分)
1.《盐铁论》
2.庆历新政
3.头下军州
4.棉花革命
5.京师同文馆
6.科玄之争
7.《实业计划》
8.三反五反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25分*3,共75分)
1.“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今朕不忍闻。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
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
——《汉书·西域传》
(1)请翻译上述材料。
(10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汉武帝“轮台诏”的政策转折及历史意义。
(15分)
2.“乃言国本者谓之东林,争科场者谓之东林,攻逆奄者谓之东林,以至言夺情奸相讨贼,凡一议之正,一人之不随流俗者,无不谓之东林,若似乎东林标榜,遍於域中,延於数世,东林何不幸而有是也?东林何幸而有是也?然则东林岂真有名目哉?亦小人者加之名目而已矣。
论者以东林为清议所宗,祸之招也。
”
——黄宗羲《明儒学案》卷五八《东林学案一》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晚明的党争。
3.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凡恃己之所有夸人所无者,世之常情也;……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
”
——曾国藩《覆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
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遽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而曲折无以自明。
”
——曾国藩等《拟选子弟出洋学艺折》
材料三:“臣于军火机器,……。
”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1)上述材料揭示了近代中国的什么运动?其代表人物还有谁?(另举三人)(5分)(2)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运动的主要内容。
(10分)
(3)简述该运动的历史作用。
(10分)
三、简答题。
(25分*3,共75分)
1.简述汉初的诸侯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简述宋代区域经济的基本格局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3.简述1927年-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四、论述题。
(35分*2,共70分)
1.试论明清江南市镇与白银资本的关系。
2.根据最新学术研究动态,论述清季民初中国社会结构及社会阶层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