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实例:《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
《花样年华》拉片

电影拉片《花样年华》分析片名:《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主演:梁朝伟,张曼玉时间:2000年场景分析:场景一:周慕云一个人在面摊落寞地吃着云吞面,此时的镜头长时间地定格在他的面部。
他的眼神里充满苦闷和孤独--为了总不归家的妻子。
这时苏丽珍提着精致的保温壶出现在潮湿的石板路上。
镜头由她纤细的手拍起,逐渐上移到她的胸前,却始终看不到她的脸。
这种开放性的构图可以引起观众无数的想象力。
她来到面摊前,同样一份云吞面,脸上带着一种沉思的忧郁的神情--为了不归的丈夫。
另一对在享受爱情,而这一对只是在各吃各的云吞面。
不得不说,此刻导演用一种明暗线交织的手法既含蓄又内敛地表现了两种爱情的理念。
而这种意境,只有在反复细细地品味后才能理解,可谓是该片的一个经典的情节。
场景二:周慕云离开香港这个伤心地之后,苏丽珍来到他的房间,点燃一根雪茄,不抽,只是放在那里任它的烟雾缭绕、盘旋、四散。
一种她曾经熟悉的香味。
她呆坐在椅子上,眼泪开始滑落。
一滴一滴,最后连成一片。
此时,电影中的背景声全部消失,一阵寂寥后,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响在苏的心里,也回荡在观众的耳畔--情节特点:既不曲折也不扣人心弦,可以说简单而又平淡。
巧妙而别致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艺术手法为这个普通的故事赋予了一个内蕴深广、新颖脱俗的主题,使这部电影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主题表达:《花样年华》中王家卫用隐喻蒙太奇和重复蒙太奇技巧把影片的主题含蓄而又自然传达出来,在表现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的同时也暗示了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真实现状,例如,影片通过苏丽珍替何老板给何太太(何老板的妻子)和给余小姐(何老板的情人)打电话、买礼物的情节,说明了老板也是在情人和妻子之间来回周旋。
结合整个剧情,我们无形中就感受到了六十年代,在香港社会的小资们的真实生活和情感现状。
一些系列隐喻式的表现手法,把影片中的人物情感、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暗含在每一个细节中,在深化主题思想的同时,使其在表达上具有含蓄美。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

遗憾的忧伤——浅析王家卫影片《花样年华》作者:刘鸽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5期摘要:《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关键词:爱情电影音乐【中图分类号】I05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5-0020-1之所以选择王家卫,完全出于对其影片独特文艺的迷恋。
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依然固执的坚守自己的阵地,用光和影构筑自己心中烂漫的电影世界。
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华语电影圈为世界影坛贡献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与导演,而王家卫无疑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电影作者之一。
他迄今为止的六部作品已经凭借着其极端风格化的视觉影像、富有后现代意味的表述方式和对都市人群精神气质的敏锐把握成功地建构了一种独特的“王家卫式”的电影美学。
虽然《花样年华》并没有太多王家卫招牌似的恍惚眩目的晃动镜头和数字语言的极端运用,但不规则的画面构图和艳丽但冷漠的色调依旧在述说着独属于他的那一份纯粹……《花样年华》讲述了一个令人扼腕遗憾的纯美爱情故事。
女主人苏丽珍(张曼玉饰)的丈夫和邻居周幕云(男主人公梁朝伟饰)的太太在逐渐的交往中发生了婚外情,两人经常不在家。
这样一来,周幕云就常常孤单一人,而苏丽珍也只得独守空房。
在逐渐的交往中,周慕云和苏丽珍发现对方有许多与自己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比如看武侠小说等等,相互之间也变得越来越熟悉。
为打发寂寞,他们相约一起写武侠小说。
彼此的交往让周在不知觉中已爱上了苏,可是苏恪守“我们不会和他们一样”的原则小心的拒绝着周,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也已被他俘获。
正如影片中所说“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两人想进却又被各种顾虑拉回。
两颗心小心翼翼、难舍难分,却最终化成了无缘的伤痛”。
整部影片处处透漏着一种压抑的气氛和淡淡的忧伤,似乎都在指示着两位主人公最终的遗憾。
在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三拍子主题音乐的烘托下,张曼玉扭动着曼妙的身姿,穿行在狭窄的楼道。
如花美眷似水年华——浅析《花样年华》

文学之光ENXUNZHIGUANGW32 Jun. 2016 June“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
”最想说的话,在眼睛里,在心里,在梦里。
明明是六十年代的香港,却偏偏叫人仿若去到了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明明是真实的时空,发生的一切却恍若浮生一梦。
四个人的情感纠葛,两个人的怀旧电影,被冷落的丈夫,遭背叛的妻子,同是天涯沦落人,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相识,相怜,相惜,相爱,但又偏不能相守。
是住在隔壁的邻居,却也永远相隔着一堵墙,无法翻越,不能推倒,只能被束缚被压抑被埋没。
墙是道德,是自尊,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无法突破道德的底线,无法挣脱自尊心的束缚,分明是动了真情的:是从借读报纸时开始,是从买夜宵时的擦肩而过开始,是从发现各自伴侣出轨互相试探角色扮演时开始,是从在2046一起写武侠小说时开始,是从真的想过和对方搭一条船离开时开始……但,开始了又能如何呢?不还是要一遍又一遍的仿佛是宣誓,却更像是提醒地道一句“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呢?主人公无法言说,只能通过镜头语言去感受。
一、含蓄的笔调《花样年华》这部影片,在表达方式上尤为含蓄。
你不能说苏丽珍和周慕云的感情不真切不浓郁,可真要品读体味起来,却觉得整部影片像是宁静胡泊中的一艘孤帆,旁边是大片的留白,对于男女主人公感情的表达,亦如这留白“吐三分,六七分”,净显欲语还休之态,不娇柔不造作,直叫人觉得欲语泪先流。
两个都结过婚的成年人之间的爱情,难能可贵的保持了爱情最初的模样,干净纯粹,发乎情止乎礼。
影片中,苏丽珍和周慕云仅仅限于牵手和拥抱,没有激吻更不必提肉欲,这种含蓄的传情达意的方式,与男女主人公内敛的性格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整部影片给人一种看似淡,实则浓郁强烈的感觉。
为躲避炽热爱情而主动要求被拒绝的周慕云,无法开口压抑哭泣的苏丽珍,带走拖鞋的人是他,通了电话又一字未说的是她。
没有赤裸的表达诸如喜欢、爱、不舍、难过的台词,可是正是因为没有直白的用语言表达,才使每个细节都变得更打动人心,越是平静的压抑越能让人感受到其内心的疯狂,此时无声胜有声。
拉片实例:《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

《花样年华》拉片示例《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一、分镜头剧本三、机位图四、文字分析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一对由于机缘巧合成为邻居的男女,在发现各自配偶与对方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后,一步步深入接触了对方,并产生了精神上的感情交流,但最后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到一起。
正如影片开头的那段文字:“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
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而周慕云第一次约苏丽珍出来见面这一段落相当于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虽然周慕云的初衷是想避开旁人,希望能从苏丽珍那里证实自己内心的疑虑,然而,正是这一次非比寻常的会面,苏丽珍也从中了解了原来不止她一个人发现了自己丈夫和周太太之间的不寻常关系。
两人之间看似平淡无常的一问一答,恰恰是双方进进退退犹犹豫豫之间一层层拨开彼此配偶的秘密,同时也将自己内心苦守的难堪相曝无遗。
于是周慕云和苏丽珍在无形间形成了一个“联盟”,两个被欺骗被背叛的人的“联盟”,这为后文两人试图了解两个背叛者如何开始、试图模拟各种可能情境的行为、并从此走向更亲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和铺垫。
可以说,正是这一段落开启了周慕云和苏丽珍从陌路邻居走向交心知音的大门。
都说导演和摄像的默契至关重要,而在这一段里,我们也见识了摄像和演员之间的默契。
张曼玉和梁朝伟这两位影后影帝专业户将苏丽珍和周慕云这一对性格沉闷、饱受内心煎熬的男女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周、苏会面的这段三分钟不到的戏中,虽然几乎所有的镜头画面都采用了相同景别的固定镜头,所有的分切镜头也在两人侧面的相同角度对切,造成一种看似单调乏味的镜头节奏,但两人的表演丝丝入扣、自然流畅,丝毫不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摄影师成功捕捉了张曼玉和梁朝伟的神态,并在恰当的时机插入了两人的小动作,如张曼玉搅动咖啡杯、多处梁朝伟抽烟的细节,这一切都在无形中透露了这对表面平静的男女内心的不平静,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段落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绪和这一场戏的整体气氛。
花样年华 影评

花样年华影评
《花样年华》是一部由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
和精美的视觉效果而闻名。
这部电影讲述了两对情侣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以
及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
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对这部电影的深情敬佩和喜爱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叙事手法。
王家卫导演以他独特的方式将故事展
现给观众,通过跳跃式的叙事和镜头语言,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变迁。
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不仅仅是看电影,更是在情感上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感同身受。
其次,我要提到的是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
王家卫导演以他的独特视觉风格,
将香港的街头巷尾、烟雾缭绕的酒吧、色彩斑斓的时装和迷人的音乐融入到影片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和情感。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迷离的美感,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香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情感和氛围。
最后,我要说的是这部电影的情感共鸣。
《花样年华》讲述了两对情侣之间错
综复杂的感情纠葛,以及他们在时光中的迷失和挣扎。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苦涩,以及人生的无常和迷茫。
这种情感共鸣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仅仅是被故事吸引,更是在情感上得到了一种启迪和共鸣。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电影评论家,我要说《花样年华》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经典
电影。
它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美的视觉效果,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苦涩,以及人生的无常和迷茫。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情感的体验和启迪。
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分析

浪漫的东方古典神韵——《花样年华》的视觉效果分析电影《花样年华》以舒缓均匀的视听节奏,讲述了一个“第叁者”的爱情故事。
从宏观角度看,本片以婚恋为题材,是一段爱而不能、欲而不得的故事。
然而,在平缓而高超的叙事技巧下,王家卫将本片的主题提升到个人情感倾诉的渴望与秘密的保守上,而不是简单定位于男女主角的情爱故事中。
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不断变化的旗袍颜色与暗淡的画面色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整部影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一、抒情浪漫的怀旧气息《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的感情经典剧作,这部影片在表达上具有东方人特有的独特风格,情感的表达具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细腻和含蓄。
委婉摇曳的旗袍,暖灰色昏黄的路灯,淅淅沥沥的雨声,欲说还休的肢体语言,肆意流淌的舒缓音乐,这是《花样年华》最初留给观众的印象。
这些塑造影片效果的手段,使得《花样年华》以独特的画面美感冲击着人们的视觉,触及人内心的深层情怀。
影片中的场景营造更是不容忽视,有灰暗的上海旧阁楼,有些陈旧的车,古朴的弄堂口,潮湿的弄堂小道,这样的怀旧气氛为人物的心理刻画作了很好的铺垫,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众多场景和道具,都能触动人的心灵,这样的场景设计似乎成为王家卫电影独特的风景。
二、高贵与传统并存的旗袍穿着女主角身上的旗袍变换无疑是本片中最大的亮点。
首先,作为民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在展现女性优雅气质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
而色彩纷繁、不断变化的旗袍在本片中与客观布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人物心理以及情感变化更具有表现力。
旗袍是高贵与传统的代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女主角的内在性格。
女主角的内心是寂寞而高贵的,然而她骨子里却是传统的,不论是漫步于街头还是停靠在墙壁边,抑或是行走在楼梯间,女主角总是婀娜多姿款款深情。
而女主角对道德的恪守并不是凭空而现的,是有其深刻渊源暗示的。
女主角人物性格的形成除了依赖于演员自身细节的把握,更是依赖于导演王家卫的整体塑造。
而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服饰旗袍的暗示作用不可小觑。
花样年华 影评

花样年华影评
《花样年华》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的经典电影,它以独特的镜头语言和情感表达,深深地触动了观众的心灵。
影片以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两段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人生中的遗憾和无法弥补的伤痛。
首先,影片的镜头语言非常出色,王家卫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慢动作、快速剪辑和特殊的镜头角度,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和情感张力。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情绪冲击,仿佛被带入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其次,影片中的角色塑造和演员表现也非常出色。
梁朝伟和张曼玉的精湛演技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矛盾,让观众对爱情和人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最后,影片中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配乐的选择和运用非常巧妙,为影片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
尤其是那首《花样年华》的主题曲,简直就是对整部电影情感的完美诠释。
总的来说,《花样年华》是一部深情款款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爱情的复杂和无法预测性,更让观众对人生和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共鸣。
这部电影是一部必看的经典之作,它会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浅析电影《花样年华》中镜头艺术的表现手法

浅析电影《花样年华》中镜头艺术的表现手法作者:李婧婧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摘要:现代社会的伟大变革体现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中,特别是关于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婚姻制度,更加体现出人类文明的进化。
但是在表面和谐的社会生活中,总是蕴含着一些不能见光的事情,比如涉及到隐私、甚至是社会和谐的婚外恋事件,成为一个敏感却不可回避的问题。
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故事,在这样的悲剧发生时,会影响到很多不同的人,影片主要针对婚姻中面对爱人背叛,留守一方的心理感受,同时也深刻委婉的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和以此事件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判断。
关键词:花样年华;镜头艺术;表现手法一、影片结构和主题内容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具有极其明显的“王家卫式”电影美学概念,特别是对于镜头语言和影片音乐的选择和使用更加独具匠心,让观众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中欣赏到绝妙高超的艺术表达效果。
《花样年华》是一部关于婚外恋题材的简单故事,全片围绕两个各自生活平行的陈太太和周先生的相遇,展开了一段暧昧的关系,在爱人发现真实的情况后,碍于时代的思想和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文化束缚,选择心照不宣的默认这件事情。
在这部影片中,王家卫导演对于影片的镜头语言的使用十分专业,并且对于每一个镜头的配合,把握的也十分到位。
就是在这种景别互相变换中、音乐贯穿始末中以及色彩塑造的人物性格中,将人物的心理细腻的刻画出来。
本影片并没有过多的抨击婚外恋的对错,而是对发生婚外恋之后,男女双方的心理以及情感进行了十分细腻的刻画,描述了客观存在的事实,婚外恋受害者的悲伤情绪以及发生婚外恋一方的内心纠结与情感的不能自已。
通过这样的双层结构,也就是戏中戏的表现手法,将影片中人物情感的冲突表现得十分到位。
二、多种镜头表现手法的融合首先,在影片的开始就采用简单的字幕将本片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清楚,之后便听到一片喧闹声,通过以声音引入的方式向观众展现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情况,将本影片的女主人公苏丽珍引入镜头中,镜头表现了苏丽珍推开房门的一瞬间,这也是对她的第一次清晰的特写镜头的描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样年华》拉片示例
《花样年华》27′30″~30′25″镜头段落分析一、分镜头剧本
三、机位图
四、文字分析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一对由于机缘巧合成为邻居的男女,在发现各自配偶与对方配偶之间的不正当关系后,一步步深入接触了对方,并产生了精神上的感情交流,但最后又没有足够的勇气走到一起。
正如影片开头的那段文字:“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
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
他没有勇气接近。
她掉转身,走了。
”
而周慕云第一次约苏丽珍出来见面这一段落相当于两人关系的转折点。
虽然周慕云的初衷是想避开旁人,希望能从苏丽珍那里证实自己内心的疑虑,然而,正是这一次非比寻常的会面,苏丽珍也从中了解了原来不止她一个人发现了自己丈夫和周太太之间的不寻常关系。
两人之间看似平淡无常的一问一答,恰恰是双方进进退退犹犹豫豫之间一层层拨开彼此配偶的秘密,同时也将自己内心苦守的难堪相曝无遗。
于是周慕云和苏丽珍在无形间形成了一个
“联盟”,两个被欺骗被背叛的人的“联盟”,这为后文两人试图了解两个背叛者如何开始、试图模拟各种可能情境的行为、并从此走向更亲密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契机和铺垫。
可以说,正是这一段落开启了周慕云和苏丽珍从陌路邻居走向交心知音的大门。
都说导演和摄像的默契至关重要,而在这一段里,我们也见识了摄像和演员之间的默契。
张曼玉和梁朝伟这两位影后影帝专业户将苏丽珍和周慕云这一对性格沉闷、饱受内心煎熬的男女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周、苏会面的这段三分钟不到的戏中,虽然几乎所有的镜头画面都采用了相同景别的固定镜头,所有的分切镜头也在两人侧面的相同角度对切,造成一种看似单调乏味的镜头节奏,但两人的表演丝丝入扣、自然流畅,丝毫不令观众感到审美疲劳。
摄影师成功捕捉了张曼玉和梁朝伟的神态,并在恰当的时机插入了两人的小动作,如张曼玉搅动咖啡杯、多处梁朝伟抽烟的细节,这一切都在无形中透露了这对表面平静的男女内心的不平静,极大地丰富了这一段落中男女主人公的情绪和这一场戏的整体气氛。
而在两人的镜头对切中,观众也隐隐感到了男女主公之间的情感正在逐步地相互影响,两人之间的联系一步步紧密。
在整部影片中贯穿着日本作曲家梅林茂的《Yumeji's Theme》,曲调充满老上海的风情和意味。
在这一段镜头段落的开端则选用了Nat King Cole的《Quizas》,《Quizas》与《Yumeji's Theme》保持一直的格调和曲风,并略带一点蓝调的小资与忧伤,诱人的华尔兹和弦乐的整体处理,象征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影片风格,也体现了周慕云和苏丽珍情感与原则冲突的矛盾。
而在段落的结尾,随着周慕云无奈低头的动作,突然响起了一段略显“悬疑”色彩的音效,一下子打破了《Quizas》所营造的气氛,这似乎也在宣告着某一份被精心保存的东西突然被无情打破,不可挽回地流逝。
伴随着最后一个镜头周慕云香烟余袅的氤氲,这一个短促而意味深长的段落在无声的黑暗中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而观众也自然而然地明白,周慕云和苏丽珍之间的故事即将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