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影片分析(场景 影调)
影视作品赏析的步骤与方法

影视作品赏析的步骤与方法一、赏析电影五步走(1)看懂剧情(2)分析其视听语言及表现形式(3)领会其全部艺术内涵(4)与同类电影比较,呈现的艺术特色.(5)将其创作理念熟记于心,为我所用.二、如何保证看懂剧情一部电影的含义=表层叙事+深层叙事.表层叙事:是直接呈现在银幕上的影像画面+声音+剪辑的总和.(比如:人物的形态\化妆\服装\环境\室内陈设;物体色相\光线照明;对话\音乐\音响;等等,这是人所共见的。
) 深层叙事:是隐藏在表层叙事下的更为深刻的含义,它是影片散发出的系统的思想体系.(需要用专业的眼光进行分析,不是人所共见的。
)这层含义来源三个途径:影片本文;创作者;影片本文+创作者三、如何分析其视听语言及表现形式熟悉影片的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包括影像画面的组成元素,声音的分类,蒙太奇剪辑的分类,以及不同的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意义.)四、学会领会其艺术内涵影片解读的多义化存在。
(即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读其涵义的规律:文化(融合,冲撞,等等)\历史观\人性(善,恶,升华,堕落,异化,等等)\哲学(包括爱情哲学,婚姻哲学,政治哲学,生命哲学,等等)五、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艺术是时代的艺术,任何艺术的创作都不能脱离它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
同时代/同题材的比较;不同时代/同题材的比较。
六、为我所用(1)积累(大师在影片中成功的表现方法)(2)消化(从众多影片寻找表现手法的规律性)(3)创作(如果我来拍摄某情节段落,我会采用什么样的视听语言和表现形式.)七、从鉴赏到文字写作的方法可以鉴赏写作的层面有:(1)视听语言(2)叙事手法(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空)(3)主题提炼(4)艺术风格(比如:王家卫的唯美怀旧,侯孝贤的静观默查;蔡明亮的阴暗晦涩;张艺谋的热烈奔放;陈凯歌的文化反思等等等等.)八、写作范式标题概述文中小标题中心句结尾升华。
电影分析思路总结

电影分析思路总结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感性的情感体验。
对于电影观众而言,如何正确地理解和分析电影,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电影的认知,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电影,从而获得更深的审美享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出自己的电影分析思路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剧本分析一部电影的剧本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决定了电影的主题、故事情节、角色塑造等方面,因此对于电影的分析和理解,首先要关注电影的剧本。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剧本:1.主题和情节:电影的主题和情节是剧本的核心内容,它们决定了电影的故事走向和情感氛围。
我们可以从情节的设置、转折和高潮等方面来分析电影的主题和情节,找到故事情节中的关键冲突和转折点,阐述电影所表现的主题和观点。
2.人物塑造:电影中的人物是剧本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人物的描写可以反映电影创作者的观念和立意,也可以让观众在情感上与电影产生共鸣。
我们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动机和角色关系等方面来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的内在矛盾和命运轨迹。
3.意象和象征:电影中的意象和象征是电影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可以凸显电影主题和情感氛围。
我们可以从电影镜头、音乐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意象和象征,找到它们所代表的深层含义和思想内涵。
二、电影语言分析除了剧本,电影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元素——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音乐、音效等多个方面的组合,它们共同构成了电影的艺术语言。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电影语言:1.画面运用:画面是电影语言中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动作和拍摄角度等方式来表现情感和思想。
我们可以从画面效果、拍摄角度和对比手法等方面来分析电影的画面运用,找到画面所展示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内涵。
2.音乐和音效:电影中的音乐和音效可以强化电影的情感氛围和叙事效果。
我们可以从音乐和音效的选用、搭配和节奏等方面来分析电影的音乐和音效,找到它们所承载的情感和意义。
电影镜头分析方法

电影镜头分析方法电影镜头分析十大要点(上):一趣味中心画面中的趣味中心,也就是吸引观众目光之处。
吸引观众眼球很多,但是在电影摄影中,对比度最强的区域一般来说是最可以吸引观众注意的。
恰如一片黑暗当中的一点亮光,那么无论这个亮光出于场景的哪个点上,都是被观众的眼睛瞬间抓到。
影片中的内在趣味中心也很重要,比如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某某坏人在背后偷偷的拿出了一把枪,那么只要这把枪不是虚焦的状态,无论这把枪在画面中的位置和所占比例多大,都会被人们一眼发现。
除此以外,黄金比例分割,引导线都是设定趣味中心需要注意的内容。
二灯光风格和色彩风格:首先灯光,是低调,高调,还是高反差风格,要说这个灯光可是相当的重要,拍电影花费的时间大部分都耗费在调整每个镜头复杂的灯光上了。
一般来说灯光风格和电影主题气氛等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喜剧片,灯光就比较明亮,很少阴影布局,常用高调风格。
如果喜剧中压暗灯光的话,那么这个喜剧便一般会有些反讽的以为在里面。
悬疑片和惊悚片都趋于低调风格,很多阴影都采用透射式。
悲剧和好莱坞大片就一般喜欢用高反差的风格。
再次,关于色彩。
每部彩色片都有一个确定的基本色调。
色彩对影片象征性极强,一般来说,有名的彩色电影都有着表现主义的味道。
一般而论,冷色调代表着平静、疏远、安宁;暖色调代表着侵略、暴力、刺激。
具体说来,红色一般与激情和性有关,比如《美国丽人》;低调的灯光和暗色调一般表现压抑悬疑和一种宿命感,比如《教父》;褪色的暗黄色调表现的是保守,比如《纯真年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彩色片中的忽然出现的黑白片段都是象征意义最强最明显的部分。
一般用来表现法西斯时代的电影,都是用黑白片表现的。
比如《美丽人生》剧中后来忽然泛白的色调,就是象征着地狱般生活的开始。
当然,有些电影,比如《辛德勒的名单》就干脆用黑白来拍。
三镜头距离和镜头种类包括:大远景一般永远展现场景的所在。
如果人出现在远景中,那么只有斑点般大小,这种镜头在史诗作品中经常出现,西部片中也常有。
电影解读分析技巧

电影解读分析技巧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和娱乐方式,经常被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
对于观众来说,了解电影解读分析技巧是一种提高对电影理解和欣赏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电影解读分析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影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一、剧情分析电影中的剧情是故事的核心,通过分析剧情可以揭示电影中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观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剧情分析:1. 角色关系:观察电影中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分析他们的动机、目标和相互作用,以及他们如何推动故事的发展。
2. 三幕结构:大多数电影都遵循三幕结构,包括引子、发展和高潮。
分析每个阶段的剧情转折点和发展,理解整个故事的架构和逻辑。
3. 反转和伏笔:电影中常常出现反转和伏笔,通过观察并分析这些情节设定,揭示其对故事进展的影响。
二、视觉分析电影是一种视听媒体,视觉元素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观众可以通过视觉分析,更深入地理解电影及导演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视觉分析技巧:1. 摄影和镜头运动:观察电影中的摄影方式和镜头运动,分析不同摄影技巧和镜头运动手法对剧情和情绪的影响。
2. 色彩和光影:电影中的色彩和光影选择通常与故事的氛围和情感有关。
观察电影中的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分析其在表达主题和情绪方面的作用。
3. 拍摄角度和构图:观察电影中的拍摄角度和构图方式,分析导演借助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手法来表达故事和角色的意义。
三、符号与隐喻分析电影中经常运用符号和隐喻手法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
观众可以通过分析符号和隐喻深入理解电影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分析技巧:1. 物体和道具:观察电影中出现的特定物体和道具,分析其象征意义和对剧情的影响。
2. 象征和隐喻:电影中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观察电影中出现的象征和隐喻,分析其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性质。
3. 艺术手法:电影中的艺术手法,如隐喻、倒影、重复等,可以通过分析以揭示电影的深层含义和导演的意图。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

如何进行影片分析影片分析是通过细致观察电影中的画面、人物和剧情,以及对电影制作和意图的理解,深入剖析和评估电影的一种方法。
下面是如何进行影片分析的一些建议。
第一步:观看电影首先,你需要仔细观看电影,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剧情和情感。
这包括对电影的整体情节和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步:了解电影的背景在分析电影之前,了解电影的背景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这包括电影的导演、编剧、主要演员和电影的上映时间以及获得的奖项。
这可以帮助你理解电影的制作团队的风格和意图。
第三步:评估电影的总体印象在你开始细致分析电影之前,先对电影给出一个总体的评估。
这包括电影的情感效果、主题以及对观众产生的影响。
你可以思考电影是如何赢得观众的共鸣或产生共鸣的。
第四步:分析电影的结构接下来,你需要关注电影的结构。
电影通常由引子、发展、高潮和结尾四个部分组成。
分析电影的结构可以帮助你理解电影的情节和故事发展。
第五步:观察电影的画面和摄影技术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因此,分析电影中的画面和摄影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你可以观察电影的镜头运动、镜头角度、光照、色彩和画面构图。
这些要素对电影情绪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以帮助你理解导演的意图。
第六步:分析电影的音效和配乐音效和配乐对电影的氛围和情感的传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电影中使用的音乐、声音效果以及对话和音效的搭配方式,这可以帮助你理解电影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第七步:观察人物和表演人物是电影的核心,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和表演可以帮助你理解剧情和情感表达。
观察演员的表演技巧、情感表达和角色塑造,了解他们对剧情的影响和电影的整体效果。
第八步: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意图最后,你需要思考电影的主题和意图。
电影通常通过剧情、人物和情感来传递特定的信息或表达一种观点。
你可以思考电影想要探索的主题以及导演的意图。
在进行影片分析时,记住你的观点和评估应该基于客观的分析,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或不喜好。
使用客观的证据和具体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并尽量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影片分析》教程

《影片分析》教程影片分析是一种深入分析电影的方法,通过对电影的剧情、场景、角色、主题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解读,揭示出导演所要表达的观点和意图。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一次有效的影片分析,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分析技巧。
首先,进行影片分析前,要对影片进行多次观看。
每次观看都会发现新的细节和线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导演的意图。
在观看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电影的背景信息,包括导演的作品风格、电影类型等。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影片的整体风格和主题。
在进行影片分析时,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剧情分析:首先要对电影的剧情进行分析。
包括电影的起承转合、主要事件发展、高潮和结局。
要注意剧情的发展是否紧凑,是否有逻辑,是否符合人物设定等,这些都是分析剧情的关键点。
2.角色分析:对电影中的主要角色进行分析。
包括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内心变化等。
要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分析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和发展。
同时也可以从角色的外表、服装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解读角色的性格。
3.视听分析:要对电影的画面和音效进行分析。
包括电影的镜头运用、色彩运用、摄影技巧等,看导演如何通过视觉效果来传达意图。
音效方面则可以关注电影的配乐、音效设计等,看导演如何通过声音来增强或表达情感。
4.主题分析:每部电影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通过分析电影中的场景、人物、对话等细节,可以揭示出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要注意思考电影中存在的隐喻、象征和暗示等,这些常常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深层意义。
5.背景分析:电影是一个特定时代、社会和文化环境下的产品,要对电影的背景进行分析。
包括电影拍摄的地点、时期、所涉及的社会问题等方面。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电影的意义和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根据电影的类型和导演的特点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比如,对于喜剧片,可以分析笑点和喜剧效果;对于导演的作品,可以与他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看是否存在共同的主题和风格。
在进行影片分析时,可以运用一些实用的分析技巧来提高效果。
如何写影片分析

如何写影片分析一、引言段(Introductory paragraph)-简要说明你要分析的电影名称和导演,以及电影的背景和上映时间。
-提供一部分关于电影的基本信息,例如类型(喜剧、爱情、动作等),故事大纲,以及个人观看这部电影的背景。
-在这个段落中要明确你的观点或论点,这是你整篇分析的中心思想,也是你分析电影的核心。
二、电影背景(Background of the film)-介绍电影的制作背景,包括导演的意图、创作动机以及电影的主题和风格。
-分析电影的时代背景,并讨论电影是否受到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三、故事和情节(Story and plot)-提供电影的故事梗概,简要介绍主要角色和他们的关系以及引发冲突的事件。
-分析电影的情节结构,包括引子、发展、转折点和高潮等部分。
-探讨电影的主题和主线故事,以及使用的传统或独特的叙事技巧。
四、角色分析(Character analysis)-分析电影的主要角色,包括他们的性格、动机和行为。
-讨论角色的发展和转变,以及他们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
-分析演员的表演,评价角色的塑造是否成功。
五、电影语言和技术(Film language and techniques)-分析电影所使用的语言和技术手段,例如摄影、剪辑、声音和服装等。
-探讨这些技术手段如何为电影的故事和主题服务,以及对观众的效果。
-讨论导演对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否成功,以及他们是否与电影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六、主题和意义(Themes and significance)-探讨电影的主题和意义,分析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讨论电影对社会、文化或个人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引用电影中的具体场景、对白或符号等,支持你的观点和分析。
七、结论(Conclusion)-总结你的观点,并再次强调你的论点。
-提供综合评价,包括对电影整体质量、观赏性和可取之处的评价。
-可以讨论电影在当代电影界的位置和价值。
电影镜头分析十大要点

电影镜头分析十大要点电影是一种通过视觉和听觉元素来传达故事的艺术形式。
而镜头作为电影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之一,是导演表达自己意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十个要点出发,分析电影镜头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一、镜头的角度镜头的角度决定了观众对场景的视角和感受。
垂直角度的镜头可以创造一种平衡和稳定感,而斜角度的镜头则可以增加戏剧性和紧张感。
导演通过选择不同的角度来传递自己对场景和角色的情感态度。
二、镜头的焦距焦距决定了观众对场景的距离感。
长焦镜头可以通过拉近景深,突出主体,增加紧张感和聚焦效果;而广角镜头则可以扩大视野,增加逼真感和开阔感。
三、镜头的运动镜头的运动可以增加场景的动感和戏剧性效果。
平稳的追踪镜头可以带领观众进入剧情,而快速的抖动镜头可以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
四、镜头的转场转场是指从一个镜头到另一个镜头的过渡方式。
不同的转场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剪辑转场可以迅速切换场景和时间,增加紧凑感和连贯感;而淡入淡出的转场可以传递柔和和梦幻的氛围。
五、镜头的构图构图是指通过镜头的位置和元素的摆放方式来组织画面。
合理的构图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和情感,增强观影体验。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三分构图和重点构图等。
六、镜头的时长镜头的时长决定了观众接收信息的速度和感受节奏。
长镜头可以拉长时间、增加细节和观察感;而短镜头则可以迅速推动剧情、增加紧迫感等。
七、镜头的特效特效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镜头进行改造和增强。
特效镜头可以增加观众的沉浸感、奇幻感和震撼感。
例如,炫酷的特技镜头、逼真的CGI特效等。
八、镜头的配乐配乐是指将音乐与镜头的内容相结合。
适当的配乐可以增加观众的感情共鸣和情感体验。
九、镜头的镜头效果镜头效果是指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法来制造一些特殊的效果。
例如,慢动作、倒转、抖动等。
这些效果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非常感性和艺术性的体验。
十、镜头的节奏节奏是指镜头之间的关联和过渡方式。
合理的镜头节奏可以增强观众的关注度和体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景
场景——是影片叙事的基本载体和影片特定的空间环境。
场景——是影片重要的造型元素。
现代电影的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但是,这两种场景的存在,都要求要体现和反映剧本中规定的情境。
通常的,影片中场景存在的方式和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成如下六种:
1)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
这种场景的空间有限,拍摄的环境完全要布置,光线的处理可以比较细腻,拍摄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2)外景一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
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往往要选择局部进行拍摄,或者是对局部进行加工才能拍摄,由于受自然光线的限制,光线的处理要选择光线
的时机。
3)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些场景的存在,往往不是为了影片的拍摄。
这种场景空间十分真实,具有生活的气息,但是,有明显的建筑结构关系,拍摄起来也受一定的限制。
4)场地外景一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的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
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合理,符合影片的拍摄要求。
但是对总体美术设计的要求比较高,也会受到自然光线的限制。
5)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人工场景。
这种景一般是模型的景,需要与实际的自然场景拍摄在一起,美术设计的透视、比例十分的重要。
6)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虚拟现实的场景环境。
现代电影中,电影场景的构成有如下的几种特点:
1)影片的银幕空间是由多种类型的场景以不同的顺序和方式组成的。
2)同一场景内,可以开展和表现一场戏,也可以开展、表现多场戏。
3)一场戏可以在一组场景或多组场景中展开。
4)影片中的场景的视觉效果,参与影片的叙事和造型,从而推动影片情节的发展。
5)场景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
6)影片的构成上,场景交替变化、交替运用越来越频繁。
7)刀特技合成,虚拟现实的场景的出现和使用越来越广泛。
8)影片中的场景在视觉造型和视觉风格上越来越影响和决定影片的风格。
电影场景,首先是一个空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影片某一个段落的人物、叙事、动作对话的构成与处理。
场景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例如:操场(街道、河边、厨房、卫生间、车内。
影片中的场景,可以有地域的限制,也可以没有地域的限制。
一幢郊区的别墅,严格的意义应该是一个场景,但是,在具体的拍摄中,室内的戏和室外的戏,我们在拍摄和表述上往往又分为两个不同的场景。
电影场景其次有一个时间的关系,它规定和制约这个场景所表达的叙事、动作的时间关系。
正如我们经常讲的:就影片叙事而言,换镜头就是隔时间;换场景就是换时间Z换场景就是换空间。
通过拉片和影片的分析我们发现,电影中场景的选择、利用、排列、构成,会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场景的选择和具体的运用,在宏观上就决定了影片的叙事风格和造型风格。
我们常常讲: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
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
影片的空间表达。
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电影中外景的出,现,无论场次的长短、多少,都会在影片中形成一种整体的空间规模。
感觉和效果。
而在内景的拍摄中,我们会有一种与之相反的感
觉,显得影片空间变化较多,但不完整。
3)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中外景的应用,使得人物的表达更为有环境依据,使人物在叙事上更有可信程度,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内景的应用,优化了摄影的造型
元素,在视觉上更有利于人物的塑造,更主要的是有利于人物的“戏”的表现。
4)场景关系影片的影调构成:由于影片中场景的有意识、无意识的变化,影片中的地调关系会有很大的变化,可以构成影片的不同场景的不同的初调效果。
5)场是决定一段叙事情节的完整:电影中的一个场景可以清晰、明确地完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叙事情节,也可以仅仅是表达叙事情节的一个小小的部分。
在电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场景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一场戏,是一个表述性的语言,是一个实际增节的称呼,更是一个独立的事件的表达方式。
实际增况往往是;一场戏有可能在一个场景中完成,也有可能在几个场景中完成。
由于电厂中场景的作用十分重要,要求我们在选择场景的时候要特别地道憧和准确。
根据我们对现代电影的分析,电影中的场景构成方式越来越灵活,场景的数量越来越丰富,这样,有利于影片的叙事,有利于影片的人物塑造,有利于影片的风格表达。
因此,电影场景的运用规律是我们要进行细化分析的东西。
影调
影调——是电影画面色彩关系与黑、白、灰关系的一种视觉感觉和整体的效果。
影调的概念,是一个电影摄影中的技术问题。
有人会在影片分析的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影片的影调效果,对于我们的常规电影分析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艺术上的意义?
而我们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有这样一种切身的体会,影片摄影控制和最终的效果,在影片摄影的局部上是一个技术问题,在影片摄影的整体创作上是一个艺术问题。
影片的影调,是影片总体视觉风格的表现形式。
影片的影调,表面上是影片的整体明暗关系,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影片的视觉形象风格的整体感觉和影调的整感觉。
影调在影片中的整体控制、一场戏中的控制、一个镜头中的控制,在摄影创作上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胶片类型的选择;有对于摄影对洗印技术的控制;有摄影用光方式、方法的处理;有对于摄影风格的有目的的选择;有对胶片高亮度部分和低密度部分的有效控制;有镜头画面效果控制的设计与风格等等。
影调的影片的拍摄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实际上是摄影师对场景中各种亮度关系的分配。
而影片中各种影调的处理,完全是导演、摄影师根据影片的内容与影片的风格来决定的。
例如:有的摄影师将整部影片的画面影调关系控制的很暗,大部分的景物控制在胶片低密度部分,形成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感觉。
影片《花样年华》中,叙事的要求和大部分的场景
是夜晚,使得影片本身更加伤感和充满了怀旧、悲剧的色彩。
例如:有的摄影师将整部影片的画面的高亮度部分有意识地控制成曝光过度的感觉,形成一种有目的的局部过度的感觉。
影片《阮玲玉》中,部分场景和镜头的画面局部,有意识
地控制成曝光过度的发毛感觉,而大部分的景物又不是很暗。
很黑,画面的效果很温馨,充满了诗意的效果,为影片的叙事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例如:有的摄影师将整部影片的影调控制成一种统一的效果,形成影片的整体画面形式。
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现代时空的黑白部分,完全是有意识的高调处理;而影片过去时空的色彩部分,也完全是有意识的高调处理。
使影片在影调的整体控制上也十分温馨。
这完全是有意识的追求,为影片的精神塑造、情感塑造写下了光辉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