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课件教科同步教学版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各种各样的运动》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各种各样的运动》是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 动化》的第二课。本课安排学生通过研究了解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形式, 并将这些运动形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物体的机械运动,通 常按照物体运动轨迹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在这两种 运动方式中有以下的运动形式:平动、转动、振动、滚动、摆动等。在 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可能具备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为学生准备:各种物体(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铁皮青蛙、单摆 等)、圆点、学生活动手册。
板块一、聚焦 [材料准备:物体运动的视频一个] 1.视频导入 (1)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看一段视频,在这 个视频里面,你能找到哪些物体的运动? (2)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2.探索2——记录运动的形式(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指尖陀螺、铁皮青蛙、小车、弹簧玩偶、木陀螺、小圆 点5张、记录纸条每组5张、学生活动手册]
(1)指导记录。(出示单摆)这个叫摆。教师拨动摆,小朋友仔细观察 摆是怎样运动的?有办法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吗?怎么记录呢?老师 有一个小窍门教大家,我给摆贴上一个红点,然后用慢镜头来观察一下 红点位置的变化过程,再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PPT)你们学会了吗?
《各种各样的运动》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 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二课《各种 各样的运动》。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 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 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 大家批评指正。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优质课件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太阳:东—偏南—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最长。
影子:西—偏北—东
观察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太阳 (光源)
阳光下的物体 (遮挡物)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长度与光照射的角度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长。
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相反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手影游戏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光源、遮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遮挡物要在 光源和屏之间)。
屏
遮挡物
光源
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全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月球——地球的卫星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 什么秘密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 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 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 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观察月球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第第三三三课课课 发发发现现现自自自己己己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全册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再见 第第第第三三三三单课元课课 太发阳发发、现地现现球自和自自月己己球己 1.仰望天空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科普版三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Is it on your bed?
Oh, yes, thank you.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ook! It’s in the box.
I can’t see Miss Fox. Where is she?
No.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et’s learn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Is this / that a …? Yes, it is / No, it isn’t.
A game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et’s make and act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I’m a bear. Are you a panda?
No, I’m a rabbit.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I’m a ... Are you a ..? Yes, I’m. / No, I’m a …
Let’s sing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et’s read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Homework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I am a fox. I am hungry. Oh, it’s a hut. Little chick is in
it.
• Fox: Open the door, Little Chick.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et’s walk.
Let’s run.
Let’s jump.
科学普及出版社 三年级 | 下册
Let’s swim. Let’s stand up. Let’s sit down.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2年春修订)

1.运动和位置【教材简析】《运动和位置》是三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起始课。
为落实“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及“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两个科学概念,课文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学生通过观察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第二个是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学习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聚焦板块通过观察一张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出研究当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
探索板块,学生先通过独立观察图片、进行判断并思考依据,再全班交流的方式,发现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依据。
学生再通过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会发现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变了,是运动的;位置没变,是静止。
同时认识到需要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拓展板块,本活动是告知方向和距离,标画物体所在位置。
其实质也是在应用中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学情分析】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其原因是缺少“参照物”的概念。
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与讨论学会利用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是否发生了位置变化来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会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位置和方向。
在本课中将借助方向盘和软尺来帮助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这样的方法,对于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
学生通过活动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套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植物生长与变化 • 动物行为与习性 • 物质性质与变化 • 地球运动与天气变化 • 科技创新与环保实践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 01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近现代科技革命
概述三次科技革命(蒸汽时代、电 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成就和 意义。
当代科技创新成果
展示当代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果, 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 等,并简要说明其对社会和生活的 影响。
环保理念推广和实践行动
01
02
03
环保理念宣传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 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严重后果,引导学生树立 环保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的基本 02 规律和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
能。
本课程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实 03 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程所涉及的 科学知识和基本概念
。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 验、思维和表达能力 ,以及科学探究的基
晴天
天空无云或少云,阳光充足, 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低。
阴天
天空被云层覆盖,阴暗多雨, 温度较低,相对湿度高。
雪天
天空降下雪花,温度较低,地 面和物体表面被雪覆盖。
预测和记录天气变化情况
观察天空
通过观察天空的云量 、云状、云高和颜色 等变化来预测天气情 况。
测量气温和湿度
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 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 湿度,了解天气变化 趋势。
【2020春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全套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分析+学情+板书+意图)

2020新苏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建议先预览100页!!!】【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板书+设计意图】全册精品教学设计2020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科目: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1.种子发芽了【教材分析】《种子发芽了》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单元课程内容属于“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
四课内容按照自然顺序编排:从播种到收获,从发芽到结果,依次展开对植物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对植物各部分形态和功能进行观察与探究。
本课首先介绍种子的多样性;然后共同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时间关系,本课将种子发芽的过程研究放在课外,使学生可以将课堂继续下去,在生活中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观察一周后有的发芽、有的没发芽的情况会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兴趣。
在学生的前概念里很多人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必备条件。
由此可见,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也会有前概念的模糊,学生的判断容易出错,需要继续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收集不同植物的种子,了解到种子形态的多样性。
2.知道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是种子能否萌发的基本条件。
科学探究:1.能够理解种子萌发实验的设计,并初步认识种子萌发的条件。
科学态度:1.珍爱生命,意识到植物种子的价值,种子萌发的意义。
【教学重点】能够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教学难点】做好探究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
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苹果种子、松子、冬瓜、红枣种子、广口带盖的瓶子(6个)、水、纸巾。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种下了西红柿和黄瓜种子,几天过去了,你们的种子发芽了吗?生:交流种植后的现象。
师:黄瓜种子很多都发芽了,很棒,发芽后隔断时间要记得浇水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8页 0118页 0140页 0179页 0203页 0240页 0287页 0354页 0477页 0521页 0536页 0614页 0653页
物体的运动 2.各种各样的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6.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 8.测试 “过山车”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3.蚕长大了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4.月相变化的规律 6.地球的形状 8.太阳、 月球和地球
7.我们的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8.测试 “过山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动物的一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物体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运动和位置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2.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
(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听听说说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二、想想画画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
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师:关注学生的汇报)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种子变成了幼苗
视 频:《植物怎么生存》 思 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哪来?
知识点: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 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 成的。
二氧化碳+水 阳光 氧气+养料
5、茎越长越高
再次播放视频:《植物的根和茎》 思考:同样的花苞在盛有不同颜色 水的试管里,为什么变成了不同颜色?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知识点: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 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 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 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6、开花了,结果了
视 频:《花的构造》 思 考:1、解剖花的工具和顺序; 2、花由几部分组成? 视 频:《果实的形成》
传粉 授精 结果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子的结构
种子(萌发成)
幼苗(生长)
果实 (内有)
开花 (传粉 受精)
形成
成熟植株
植物的生活史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知识点: 1、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 2、知道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
颜色等各不相同; 3、知道种子的构造。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步骤:
1、选种 2、放土 3、下种 4、浇水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探究的重点及目的:
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 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 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 验能力。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教பைடு நூலகம்目标:
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 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 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 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 生对植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 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后随笔:
本以为材料和工具准备好了,教学生播种是很简单的事, 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老师强调,比如:1、对 绿色开花植物的选择,应尽量选生命周期较短的,比如插不死、 末日开等。2、选土,尽量选田野里比较湿润的土。再有放入 花盆的土要适量,离花盆边缘3厘米左右,把土尽量弄平整。3、 浇水的器材,可以是矿泉水瓶,瓶盖上扎眼,但眼要小,否则 浇水过多,形成水洼后,种子会出土困难。
2、蚕的生长变化
幼虫的外形
蚕的幼虫
蚕的胸足
蚕 的 腹 足 及 其 钩 爪
蚕的腹足及其钩爪
幼虫的外形
蚕的幼虫
科学知识1
蚕的外形:白色,呈圆筒状。 头:较小,呈扁圆形,位于蚕体的最前方。 胸:是头部后面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腹面
7、我们的大丰收
填空:
1、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 ), 并结出许多( )。 2、绿色开花植物一生
会经历( )期、( )期、( )期、( ) 期。
3、绿色开花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先后发育出( ) ( )( )( )( )( )。
? 4、植物生长需要( )( )( )和( )。
第一单元知识点
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 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 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第一单元知识点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 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视频:《蚕的生长发育》 思考的问题:
1、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什么条件。 3、刚孵化出的小蚕什么样?吃什么食物?
科学知识:
1、蚕卵的颜色:淡黄色 紫黑色 形状:扁圆形,中间凹下去。 大小:和小米粒差不多。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和 湿度。(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在90%左右)
7、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 和(种子)。
8、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9、茎的本质特征:所有植物的茎上都有“节”。 10、根据茎的外部结构,给茎分类,并举例。
直立茎 (如凤仙花)
缠绕茎 (如牵牛花)
茎 攀缘茎 (如葡萄)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 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2、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 长速度(很快)。
3、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4、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满足植物生 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 (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匍匐茎 (如红薯)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让学生 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 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 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 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 生命周期现象。
1、蚕卵里孵出新生命
3、刚孵化出来的蚕的样子:很小,黑色,像小蚂 蚁,叫蚁蚕。蚁蚕的食物是新鲜的、干燥的、切成碎片 或条的桑叶。
动物名称 青蛙 鸡 蜗牛 蝴蝶 苍蝇 蚊子
一生的生长变化 卵 蝌蚪 青蛙 卵 小鸡 大鸡 卵 小蜗牛 大蜗牛 卵 幼虫 蛹 成虫 卵 幼虫 蛹 成虫 卵 幼虫 蛹 成虫
寿命 5年左右 7、8年 5、6年 一个多月 25——70天 2周左右
3、我们先看到了根
视频:《开花植物的种子》 《植物的根和茎》 《种子萌发的条件》
播放《植物的根和茎》时需要 思考的问题:
1、根的作用 2、试管里内滴一层油是为什么?
播放《种子萌发的条件》 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种子萌发需要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知识点
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 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植物根的作用: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 定在土壤中。 3、在试管内滴植物油的作用:防止水分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