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4月00199中外民俗真题及答案
18秋四川网院《中国民俗学》第一二次作业标准答案.doc

1. 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A. 尊亲敬祖B. 原始信仰C. 祛邪止恶D .伦理观念2. 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A. 避瘟B. 吃粽子C. 纪念屈原D. 划龙舟3. 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A. 行商B. 集市C. 坐商D. 马帮4. 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A. 幌子牌匾B. 固定摊位C. 营业时间D. 专营商品5. 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A. 聚族而居B. 设有堂屋C. 设有神龛D. 设有照壁6. 进入人群仪式称为()A. 满月B. 洗三C. 抓周D. 百碎7. 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A. 民俗学B. 人类学C. 民间文学D. 社会学8. 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9. 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A. 神话传说B. 民间戏剧C. 民间歌谣D. 民间文学10. 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A. 占验习俗B. 岁时习俗C. 生产时序D. 渔业禁忌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 师承关系的系漕性B. 技术传授的封闭性C. 生产活动的神秘性D. 师徒关系的亲缘化E. 工匠来源的地域性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B. 地域性/C. 季节性D. 功能性E. 科学性3.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A. 半穴居B. 干栏式C. 利用天然空间D. 四合院E. 人造居住空间4. 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A. 求子仪式B. 孕期习俗彳C. 庆贺生子D. 脱离仪式E. 合入仪式5. 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A.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B. 求吉心理/C. 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D. 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E. 适应生产需要6. 物质民俗包括有()A. 生产民俗B. 商贸民俗C. 居住民俗D. 人生礼仪E. 交通民俗7. 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A. 神话B. 民间传说C. 民间故事D. 民间歌谣E. 民间说唱8. 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A. 集体参与B. 价值判断C. 取舍选择D. 加工改造E. 独立保存9. 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有哪些方面:( )A. 师承制度B. 职业行话/C. 行业禁忌/D. 祖师崇拜E. 艺谚艺诀/10. 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A. 幌子乡B. 牌匾彳C. 商标/D. 广告E. 商品包装1.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A. 祀蚕神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C. 祭祀紫姑神D. 汉武帝祀太乙神2.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A. 洗三B. 满月C. 周岁D. 抓周3. 我国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A. 狩猎民俗B. 牧业民俗C. 渔业民俗D. 农业民俗4.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A. 碉楼石室B. 井干式建筑C. 四合院D. 干栏式建筑5. 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A. 纪念介子推B. 纪念屈原C. 纪念伍子胥D. 纪念曹娥6. 服饰的发展趋势:()A. 简便大方B. 色彩富丽C. 面料昂贵D. 装饰繁复7. 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被称做:()A. 民间文学B. 大众文化C. 民间风俗D. 通俗文学8. 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夏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叫做:()A. 消费民俗B. 物质民俗C. 商贸民俗D. 饮食民俗9. 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A. 民俗的扩布性B. 民俗的集体性C. 民俗的传承性D. 民俗的变异性10. 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在什么时代:()A. 秦代B. 汉代C. 隋代D. 唐代二、多项选择题。
四川省2019年4月00199中外民俗真题及答案

机密★启用前四川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课程代码00199)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民俗一词的创造者为A.德国人格林B.英国人汤姆斯C.法国人安德鲁·朗D.美国人厄特利2.鲁迅在《祝福》中描写了鲁四老爷过旧历除夕的祝福习俗与祥林嫂过除夕的状况,这体现了民俗的A.集体性B.普同性C.阶级性D.类型性3.从研究者的观点出发去理解另一个社会或民族的文化,被称为A.主位研究法B.间接采访C.参与观察法D.客位研究法4.在二十四节气农谚歌中,“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指的是哪一月的天象?A.三月B.六月C.九月D.十月5.四川天全县的“祈谷灯”、“百果灯”、广西侗族的“舞耕牛”等属于农业生产民俗的A.占天象、测农事习俗B.农业娱乐习俗C.祭祀习俗D.卜农事丰歉、祈福习俗6.被外国人称为“中国草”的植物是A.葛B.大麻C.苎麻D.茴麻7.“七星披肩”是哪个民族的特色服饰?A.纳西族B. 畲族C.彝族D.高山族8.在中国汉族节日食俗中,哪种蔬菜的象征意义表示“勤快”?A.青菜B.葱C.蒜D.芹菜9.“三明治”最早起源于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10.“干栏”式民居是古代哪个民族的文化特征?A.藏族B.白族C.蒙古族D.百越11.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五服制”中,与死者血缘关系最远的一类是A.小功B.缌麻C.斩衰D.齐衰12.中国古代汉族男子和女子举行成年礼的年纪分别是A.18 15B.18 16C.20 15D.20 1613.中国古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体现了礼仪的A.阶级性B.民族性C.国别性D.普遍性14.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悼念的历史人物是A.介子推B.屈原C.周文王D.姜子牙15.在我传统花语中,表达依依不舍的送别含义的是A.月季B.水仙C.柳枝D.冬青枝16.在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中,并蒂同心的图案寓意是A.长寿B.发财C.幸福D.夫妻恩爱17.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杜康属于A.祖先神B.自然神C生育神 D.行业神18.《阿诗玛》是彝族民间长诗,属于A.世俗生活叙事诗B.英雄叙事诗C.民间抒情长诗D.原始性叙事诗19.“瓷胎竹编”是我国民间著名传统工艺,以下列哪个地方最著名?A.四川长宁B.四川邛崃C.云南楚雄D.云南大理20.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的A.军事活动B.农事活动C.宗教活动0D.商业活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物质生产民俗生产民俗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或一个地区的社会大众,在一定生态环境里进行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文化事象。
浙江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课程代码:00199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1.饮食结构2.居住惯例3.佛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民俗即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__________。
2.服饰习俗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其__________作用。
3.美国现在流行的衣服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德国人在穿着上最显著的特点。
5.不同地方的饮食结构取决于当地的__________。
6.__________,即“日本饭团”,是一种带菜码或调料的大米饭团。
7.蒙古包古时称__________,是蒙古族的住屋。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农业生产的两大基本原则。
9.狭义的农业民俗是__________民俗,为农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10.奴隶社会的工艺美术是以__________为代表的。
11.1920年,我国的__________产品曾参加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陶艺赛会”,获得第二名金奖。
12.我国汉族的婴儿在诞生一百天时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称为__________,含义是祝福小孩能够健康长寿。
13.泰国人见面时通常行__________礼。
14.__________民俗在精神民俗内容中是最丰富的一种民俗。
它的最初形成,是和古代__________的产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15.每年的__________是西方传统的圣瓦伦丁节,又称情人节。
16.__________是广泛流行于陕西北部和宁夏、甘肃东部的一种民歌,篇幅比较短小,可根据不同情景即兴创作,自由吟唱。
17.__________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其中最年轻、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宗教。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民俗的( )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课程代码:001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服饰习俗产生的第一原因是()A.保暖C.装饰B.保护D.遮羞2.中国汉族服饰流变的轨迹是()A.袍-胡服-上衣下裳C.袍-上衣下裳-胡服B.胡服-上衣下裳-袍D.上衣下裳-胡服-袍3.维吾尔族最常见的面食品是()A.馍馍C.包子B.馕D.炒面4._______素有“咖啡王国”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消费国之一。
()A.巴西C.斯里兰卡B.印度D.法国5.“三房一照壁,四合五井天”指的是_______的居住特点。
()A.满族C.苗族6.属于侗族交通设施的是()A.溜索C.竹索桥B.风雨桥D.牛皮船B.傣族D.纳西族7.市政当局规定:“在城里的陆地不准任何车辆行驶,以舟代车”的城市是()A.夏威夷C.乌镇B.悉尼D.威尼斯8.原始农业民俗的主要特征是()A.休闲轮作C.犁耕B.刀耕火种D.机耕9.下列农业民俗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有()A.狩猎B.刀耕火种C.生态农业D.现代农业10.《髹饰录》是关于_______的著作。
()A.印染工艺C.建筑装饰B.瓷器工艺D.漆器工艺11.闻名遐迩的木雕“小套人”是_______的民间工艺品。
()A.俄罗斯C.英国B.德国D.日本12.下列不属于成年礼仪的是()A.纳吉C.穿裤B.冠礼D.文身13.在_______如你受到邀请,最好迟到15分钟至30分钟。
()A.泰国C.菲律宾B.美国D.印度14.那达慕大会是_______传统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A.蒙古族C.藏族B.维吾尔族D.柯尔克孜族15.20世纪50年代末最早出现的具有美国特色的音乐是()A.摇滚乐C.乡村音乐B.军乐D.爵士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8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4月中国文化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先秦两汉时期,把“斥卤不毛”之地变成“塞北江南”的是( )A.宁夏的引黄灌区B.新疆伊犁地区C.呼伦贝尔草原D.青海湖牧区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宋代出现了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描写对象的风俗画,典型代表为(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D.阎立本的《步辇图》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家人鸡鸣而起,“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这种民俗活动说的是( )A.端午节B.中秋节C.春节D.清明节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 )A.14世纪末B.15世纪末C.16世纪末D.17世纪末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我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它是在( )A.我国的渤海B.我国的黄海C.我国的东海D.我国的南海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标志人类创造力的水平,也是生产力发展标志之一的是( )A.绘画B.文具C.农具D.文字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礼”在中国古代有着丰富内容,当其指具体的礼节仪式时,称之为( )A.礼仪B.礼制C.礼貌D.礼让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孟子“仁政”学说的内容之一是( )A.因材施教B.仁者爱人C.制民之产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 )A.圣贤B.隐士C.君子D.忠臣上一题下一题(10/30)单项选择题第10题汉字观念中,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 )A.“仓颉造字说”B.“黄帝奉天说”C.修辞神授说D.“河图洛书说”上一题下一题(11/30)单项选择题第11题秦代的“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 )A.小篆B.大篆C.隶书D.楷书上一题下一题(12/30)单项选择题第12题汉代把它称为“泰一”,尊奉为“天神最高贵者”的是( )A.北极星B.金星C.冥王星D.天王星上一题下一题(13/30)单项选择题第13题从夏朝初期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 )A.族群的代兴B.家庭的代兴C.诸侯国的代兴D.部落的代兴上一题下一题(14/30)单项选择题第14题中国古代文学的传统根基是( )A.诸子文学B.屈原文学C.汉乐府诗歌D.《诗经》上一题下一题(15/30)单项选择题第15题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的时期是( )A.明朝前期B.明朝后期C.清朝前期D.清朝后期上一题下一题(16/30)单项选择题第16题秦汉时期,为防止匈奴进犯,边关要塞广种的树木是( )A.杨树B.柳树C.松树D.榆树上一题下一题(17/30)单项选择题第17题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满族文化B.朝鲜族文化C.汉族文化D.蒙古族文化上一题下一题(18/30)单项选择题第18题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是( )A.文化的趋同与特色B.文化的差异与特色C.文化的地域特色D.文化的民族特色上一题下一题(19/30)单项选择题第19题“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月浙江自考中外民俗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课程代码:0019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__是民俗旅游中利用得最多的一种资源,也是最富观赏性,最具参与性,最有娱乐性的一种。
()A.节日民俗B.游艺民俗C.饮食民俗D.交通民俗2.长衫、马褂和旗袍是________的服饰样式。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3.“片皮乳猪”、“东江盐鸡”、“满坛香”是________的著名菜肴。
()A.川菜B.闽菜C.湘菜D.粤菜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巴西素有“咖啡王国”的美称B.美国食物味道清淡,一餐中一般仅一道主菜C.在英国酒馆喝酒的时间有一定限制D.以上都不对5.根据中国古代“风水术”,玄武指的是()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6.________是我国北京及华北地区传统住房样式。
()A.围楼B.窑洞C.四合院D.“一颗印”7.澳大利亚土人喜欢用的水上交通工具是()1A.树皮船B.羊皮筏C.独木船D.“贡多拉”8.辘轳是我国________的灌溉工具。
()A.东北地区B.黄淮地区C.黄土高原D.华南地区9.我国汉族工艺美术民俗种类繁多,其中所用工具、材料最简单的民间工艺是()A.剪纸B.泥塑C.草编D.刺绣10.一般适用于僧侣阶层的安葬方式是()A.天葬B.树葬C.土葬D.塔葬11.被称为“斗牛王国”的是________,具有悠久的斗牛竞技传统。
()A.俄罗斯B.西班牙C.澳大利亚D.美国12.下列民俗活动不是在端午节期间进行的是()A.舞狮子B.赛龙舟C.吃粽子D.挂菖蒲13.“游方”是________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恋爱活动。
()A.苗B.侗C.白D.纳西14.盂兰盆会是________的节日。
()A.道教B.佛教C.东巴教D.萨满教15.________是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规定了教徒的基本信仰和宗教规范。
2018年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学考试《中外民俗》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民间技艺一般都有祖师,传说中梨园业的祖师是[ ]A.黄道婆B.吕洞宾C.鬼谷子D.唐明皇2.家庭、村落、人生各种仪式属于[ ]A.物质民俗B.社会民俗C.口承语言民俗D.精神民俗3.维吾尔族、藏族、彝族中最典型的发型是[ ]A.断发B.辫发C.椎髻D.总角4.维吾尔族男子典型的帽子是[ ]A.四角形穹窿顶无檐硬帽B.有耳皮帽C.色无檐软布帽D.尖顶无檐帽5.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是[ ]A.连衣裙B.旗袍C.短上衣D、露脐装7.玉米和红薯传人中国的朝代是[ ]A.春秋B.汉C.唐D.明8.从技术上讲,我们日常饮用的是烘焙茶,最早大约出现在[ ]A.秦汉B.魏晋C.唐代D.宋代9.白族姑娘的流苏可以表明婚恋状况,流苏垂于后背表明A.未成年B.尚未恋爱C.已经恋爱D.已经成婚10.融合南北风味,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莱系是[ ]A.粤系B.苏菜系C.川莱系D.鲁菜系11.彝族待客最有特色的菜品是[ ]A.小猪猪B.风干肉C.砣砣肉D.涮羊时i12.彝族妇女常戴的巾帽是[ ]A.瓦式方帕B.竖条纹翅形软帽C.翅帽D.筒帕13.山西竹叶青属于[ ]A.配制酒B.黄酒C.葡萄酒D.白酒14.南方四合院的典型代表在[ ]A.南京B.苏州C.衢州D.永定15.其民间历法分一年为十个月的少数民族是[ ]A.回族B.藏族C.佤族D.彝族16.清明节前一天是传统的寒食节,这一天不举火,吃冷食,是为了纪念[ ]A.屈原B.介子推C.子路D.伍子胥17.下列少数民族节会中,与商业活动有关的节会是[ ]A.洗牛脚会B.苦扎扎C.骡马会D.密枝节18.傣族最大的节日,也是年节,时间为傣历五月,是[ ]A.转山节B.那达慕C. 火把节D.泼水节19.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时间为[ ]A.农历正月B.农历三月C.农历五月D.农历六月20.拉祜族请媒人求亲时,必备的礼物是[ ]A.银项圈B.手镯C.茶D.荷包21.水葬是人死以后投放水中的埋葬方式,非正常死亡者才行水葬的民族是[ ]A.傣族D.藏族C.门巴族D.水族22.按汉民族传统的婚姻礼俗,男方向女方送彩礼的阶段是[ ]A.提亲B.送庚C.纳征D.出嫁23.藏族中最神圣的葬礼是[ ]A.土葬B.火葬C.水葬D.天葬24.伊斯兰教的神职人员通常称为[ ]A.喇嘛B.阿訇C.比丘D.神甫25.日本人不喜欢“13”,这是因为“13”是[ ]A.“死”和“苦”相加B.出卖耶稣的犹大C.强盗的标记D.魔鬼的数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属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南译)中外民俗考试题目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垂花门是中国古代建筑院落内部的门,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
2. 人生仪礼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
它是一种世俗仪式,一般又称为“通过仪式”。
3. 满汉全席原是清代宫廷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做的一种全席。
满汉全席上菜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
既有宫廷菜肴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
4 岁时节日,主要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
5 四合院——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
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
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西周时,形式就已初具规模。
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
6 服役婚,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转变时期的一种婚俗。
男子在婚前或婚后住在妻方劳动一段时间,作为代价偿还妻方劳动力的损失,换娶妻子到本氏族或本家族中来。
7 民俗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通过语言和行为所传承的喜好、风尚、习惯、禁忌等8. 那达慕达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二:简答题1.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A,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中国注重食物的色香味,西方重视食物的营养价值。
B,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密★启用前
四川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民俗
(课程代码00199)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欧洲,将“民俗”概念表述为“精神文化”说的代表人物是
A.安德鲁.兰
B.博尔尼
C.汤姆斯
D.厄特利
2从研究者的观点出发去理解另一个社会或民族文化的研究方法,被称为
A.主位研究法
B.间接采访法
C.文献学方法
D.客位研究法
3.放鞭炮、年节书写对联、盖房子讲究风水等属于
A.迷信信仰
B.民俗艺术
C.俗信信仰
D.民俗生活
4.在二十四节气农谚歌中,“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指的是哪个月的天象?
A.五月
B.六月
C.七月
D.八月
5、在长白山地区,当地俗称狩猎为
A.占天
B.打围
C.掏仓
D.古潮
6.“查尔瓦”是哪个民族的特色服饰?
A.纳西族
B.畲族C、彝族 D.高山族
7.印度服饰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
A.喜着和服
B.喜戴饰物
C.喜着迪鲁
D.喜戴面纱
8.被中国人称为“百味之王”的一种调味品是
A、味精 B.酱油 C.醋 D.盐
9.快餐是哪个国家饮食的典型特征?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10.充分显示中国汉族“前堂后寝”礼制习俗的民居是
A.窑居B、四合院C.干栏居D、土楼
11.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举行成年礼的年纪是
A.15岁
B.16岁
C.17岁
D.18岁
12两个氏族的男方协议互换其姊妹为妻,或互换其女儿为媳的婚姻形式是
A.表亲婚
B.转房婚
C.交换婚
D.共妻婚
13.人们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尊重和友好的行为准则和精神风貌被称为
A.礼遇
B.礼节
C.礼仪
D.礼貌
14.彝族的火把节属于下列哪类性质的节日?
A.纪念节日C.庆贺节日
B.祭祀节日D.社交节日
15,在我国传统花语中,被称为“国庆之花”的是中国
A月季 B.杜鹃C.桂花 D.牡丹
16.在中国传统寓意纹样中,岁寒三友图的寓意是
A长寿 B.辟邪C夫妻恩爱 D.医术高超
17.在中国民间信仰中,黄道婆属于
A.祖先神
B.自然神
C.生育神
D.行业神
18.土家族的《哭嫁歌》属于
A.世俗生活叙事诗
B.英雄叙事诗
C.民间抒情长诗
D.原始性叙事诗
19.“西兰卡谱”是哪个民族的民间工艺?
A.苗族
B.白族c.彝族 D.土家族
20. 在菲律宾民间最为盛行的一种游戏是
A.打椰子
B.斗鸡
C.拳击
D.斗牛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判断下列各题划线处的正误,在
“答题卡”的试题序号后,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X”,并改正错误。
21.在欧洲,紫色的服装往往象征身份高贵或功劳显赫。
√
22.干栏居是古代百越民族的文化特征。
√
:23.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是联合家庭。
X
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是主干家庭24.歌圩节是苗族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
X
歌圩节是壮族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
25. 祭祀是民众向民间神祗乞求福佑或驱避灾祸的一种行为习惯,世代传承,并具有相应的仪式制度。
√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6.百工五法
百工五法包括规、矩、绳、水、悬(垂)
五法在石匠、木匠、泥匠、瓦匠、皮匠、陶工及五金行当中被广泛应用,故民间称之为“百工五法”
27,人生仪礼
人生仪礼指人作为社会性个体,在一生中具有阶段转折意义的几个重要关节,依照所属文化社群习俗而举行的仪式和礼节。
28.家族
家族,是指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组成一个社会群体,通常有几代人。
29.瓷胎竹编
瓷胎竹编,工艺品,又称(细丝工艺品)、瓷胎竹编,是成都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四川特产的一种,起源于清代中叶,当时主要用做贡品。
30.民间杂艺
民间杂艺是流传于民间以杂耍性表演为主的娱乐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简述饮食民俗的范围。
答:饮食民俗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很多方面。
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各式各样的菜肴和饮料即食物原料、结构的传承及其类型;
(2)分工精细的烹饪技法即饮食调制法的传承及其类型
(3)琳琅满目的餐具器物即饮具、食器的传承及其类型;
(4)纷繁复杂的餐饮礼节即饮食方式、餐制的传承及其类型;
(5)饮食职业者的传承及其类型等等。
32.简述社交礼仪的基本形式。
答:1.称呼礼仪
2.问候礼仪
3.握手礼仪
4.名片礼仪
5.介绍礼仪
33.简述中国花卉文化的特点。
答:1.中国花卉文化有着传统文化绚丽多彩的底蕴,在审美意识中必然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机,是随中国文化的脉搏而跳动的。
2.中国花卉文化最突出特点之一,是花草树木的人格化,隐喻表征,托物言志,情操内涵休戚相关。
3.寓情于自然的构图方式,在花卉之中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崇尚自然的氛围。
4.中国花卉文化在装饰和应用格调上,大致分为皇家宫廷式的富丽堂皇与文人雅士式的典雅幽静二大流派。
5.中国花卉文化有很强的民俗生活气息。
34.简述信仰民俗的特征。
答:民俗信仰有突出的功利性。
民俗信仰的所有活动,都是从民众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的,具有相应的功利目的。
.
民俗信仰具有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
这- -点,特别由民间信仰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和他们的传承活动体现出来。
民俗信仰有较强的包容性。
凡为我所用者,都被加以供奉,形成巫、道、佛互相包容的宗教信仰。
民间信仰有较大的渗透性。
可以说民间信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一点也是其他任何宗教所不能比拟的。
民俗信仰的俗信化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进步,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信仰方式不断简化。
为了迎合社生活发展的需要,民俗信仰也不断改变自己,即迷信成分越来越少,神秘色彩淡化,健康成分不断渗入,且经常增加新的内容。
35.简述常用型民间熟语。
答:在民众中普遍流传的日常生活习惯用语,具有使用率高、流行面广的特点,是民间语言中最基本、最丰富、最常用的部分,包括俗语、谚语、歇后语、称谓语、流行语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试述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并举例说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答:内容:(1)民俗是文化资源,可以成为旅游资源; (2) 虽说普通民众的传统民俗生活一般地具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品质,但只有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民俗,才可能成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才具有现实的文化旅游价值;(3)并非所有民俗都是文化旅游资源中。
原则:1.保持民俗文化原貌的原则
2.尊重民俗文化习惯的原则
3.获得效益的原则
37.试述服饰的民俗习惯及其服饰民俗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
答:服饰既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形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民俗惯制之一。
除了各个时代官方政府规定的服饰制度外,民间通常有四种服饰民俗习惯,即实用的、观赏的、礼仪的、信仰的服饰习俗惯制。
(一)实用的习俗惯制
(二)观赏的习俗惯制
(三)礼仪的习俗惯制
(四)信仰的习俗惯制
服饰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产物,又是社会观念变化的承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以中国各个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文化观念为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二)求吉心理
(三)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四)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