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东部大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合集下载

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

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

第11卷 第2期中 国 地 质 调 查Vol.11 No.22024年4月GEOLOGICALSURVEYOFCHINAApr.2024doi:10.19388/j.zgdzdc.2024.02.02引用格式:李清瑶,尹成明,高永进,等.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J].中国地质调查,2024,11(2):11-16.(LiQY,YinCM,GaoYJ,etal.Rapidachievementofnewbreakthroughsinultra-deepoilandgasexplorationineasternTarimBasin[J].GeologicalSurveyofChina,2024,11(2):11-16.)塔里木盆地东部超深层油气勘探快速实现新突破李清瑶1,2,3,尹成明1,2,3,高永进1,2,3,徐大融4,曹崇崇4,白忠凯1,2,3,刘亚雷1,2,3,程明华5(1.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北京 100083;2.中国地质调查局非常规油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3.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4.新疆创源石油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尉犁 841500;5.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塔里木物探院,新疆库尔勒 841001;)摘要:塔里木盆地东部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

在国家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政策背景下,中央-地方-企业紧密融合新机制助推了油气勘探开发快速实现突破的新模式,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创新优化制定了塔东尉犁西1区块勘探部署方案,实现了8000m以深地质层位设计和实钻对比“零”误差,取得了信源1井、信源2井、信源3井超深层油气重大发现。

同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了超深层地质体识别精度,形成了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体系,明确了缝洞型储层发育区,形成了2亿t级规模超深层油气富集新区。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区评价
断层遮挡型 地层型
加里东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泥盆纪末期形成的不整 合面、早二叠世末期形成的不整合面,在区域上分布很 广
北部坳陷
为一长期演化发展的巨型负向构造单元,除东部缺 失部分古生界外,整个坳陷震旦-第四系发育齐全, 总厚12000~16000米,震旦、寒武-奥陶系最后 9000米。奥陶内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塔北隆起南部—北部坳陷—中央隆起(北部) ,是造山 作用所引起的褶皱—冲断作用基本未波及的前渊— 前隆地区,这里是以黑油为主的产区,如轮南、桑塔木、 塔河、解放渠东、东河塘、哈得4、塔中40、塔中10、 塔中4 和塔中16 油田。同时还发现少量的凝析油气 田(如吉拉克和塔中6 凝析油气田)
石炭、三叠等低幅构造发育。
三坳四隆的构造格局:7个一级构造单元划分
汇报提纲
一、构造单元划分
二、盆地含油气远景区
三、主要勘探目的层系
构造背景
塔里木盆地是前震旦系变质基底之上发育起来的一个大型 叠合复合沉积盆地。盆地的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大的阶段:
震旦纪一早古生代:克拉通内坳陷及坳拉槽发展阶段
中、晚古生代: 稳定克拉通内坳陷及裂谷盆地发展阶段 中、新生代: 复合前陆盆地及内陆坳陷发展阶段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新提出的构造单元界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大断裂
-6500m等深线 重要层序的尖灭线


断裂的延伸线
构造体系的包络线 坡折带转折端线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构造依据
盆 地 构 造 单 元 划 分 依 据
·泥盆纪 ·早二叠世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构造单元划分方案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摘要】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深入研究台盆区沉积构造演化、指导台盆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了以往使用多年的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和有关的地质研究报告、相关地震剖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全盆构造编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台盆区构造单元新的划分方案.根据本方案对构造单元的边界划分依据和命名原则,将台盆区划分为10个一级构造单元,并对其中4个一级构造单元共划分出16个二级构造单元.本方案与以往方案的主要差别体现在:麦盖提斜坡升为一级构造单元,多个一、二级构造单元边界有微调整,对二级构造单元的缓坡作了新的划分.【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5(020)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区域构造图;地质编图;构造单元划分;划分依据;台盆区;塔里木盆地【作者】马庆佑;吕海涛;蒋华山;李晓益【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1+3构造单元的划分,在含油气盆地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和油气勘探价值,它也是进行盆地沉积构造特征与演化分析、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有利区带预测以及油气勘探部署等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塔里木盆地是由古生界海相克拉通盆地和中—新生界陆相前陆盆地组成的大型叠合盆地,具有古老陆壳基底和多次沉降隆升的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这一特征决定了盆地的构造单元和界线等的多样性。

关于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的划分,三十多年来研究者已作过多次研究[1-9],先后提出过多种划分方案,但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其主要焦点是部分构造单元的归属及其界线依据具有多解性。

塔里木盆地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确立了台盆区和前陆区两大油气富集区带,台盆区一般泛指分布有古生代海相地层的地区(也常泛指除库车坳陷、东南隆起和西南坳陷三大前陆区外的地区),目前台盆区的主力油气藏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层系。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塔里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

北、西、南为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环绕。

面积530000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位于此,这里还是中国重要的油气产区。

那么,塔里木盆地是如何形成的呢?塔里木盆地在中国的位置板块构造演化◆前震旦纪地质构造演化目前在塔里木获得最老同位素年龄的岩石和数据表明,塔里木盆地在中太古代甚至早太古代就已经发生了来源于亏损地幔的偏碱性玄武岩浆的喷溢活动,岩浆的侵入形成了塔里木盆地原始的陆核。

早元古代是本地区地壳快速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由陆核发展成为陆块的时期。

早元古代兴地期,广泛而剧烈的构造运动,使岩石产生强烈变形,最后使塔里木陆块、柴达木陆块和准噶尔微陆块聚合连成一片。

经过中元古代末兴地期克拉通化后,聚合在一起的塔里木陆块重新裂离,并在陆块内部产生了裂陷。

晚元古代,“远古南天山洋”和“远古昆仑洋”闭合消亡,古塔里木板块在经历太古宙陆核形成,早元古代稳定陆块增生发展和中—晚元古代构造演化后终于逐渐成型。

◆震旦纪及古生代构造演化震旦纪是塔里木盆地发展史上一个转折时期。

塔里木运动之后,统一的古塔里木板块形成。

震旦系是作为塔里木板块克拉通盆地的第一个沉积盖层而覆盖了塔里木盆地。

早震旦世,在塔里木板块边缘和内部发育大陆裂谷盆地。

他们与地幔上隆、地壳变薄和伸展有关。

晚震旦世继续拉张,在塔里木主体部位形成克拉通内张盆地。

沉降速率较早震旦世明显降低。

寒武至奥陶纪塔里木板块北部由于天山微陆块继续向北运动而进一步扩张,地幔物质侵入形成洋壳。

洋盆发展结果导致塔里木板块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分离,南与羌塘板块相隔。

寒武系—下奥陶统是盆地主要的生油岩之一。

奥陶纪末,由于塔里木大陆板块大陆边缘早古生代的“天山多岛有限洋盆”和“库地—奥依塔格洋盆”俯冲消减和微板块的碰撞所产生的加里东中期运动,对塔里木板块及其边缘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这期运动可能是塔里木板块南北边缘化为主动边缘的反映。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田纳新;程喆;陈文礼;林学庆【摘要】根据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地层层序及接触关系,将沉积盖层分为3大构造层,按古生界和中生界2大构造层重新划分构造单元;将区内断裂按走向划分为4组,以北东和北西向为主,断裂-褶皱组合样式有5种类型,以挤压构造为主.构造变形具有复合叠加特征,东西向表现为不对称的复式背斜;南北向以斜坡加断鼻构造为主;垂向上,下古生界以大型古鼻隆为特征,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期;石炭系表现为缓凹缓坡;中生界总体表现为南西倾的大型斜坡,在此背景上发育断裂背斜圈闭,形成于燕山早期.长期构造演化控制了各类圈闭的形成;继承性的古隆起、古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通源断裂是油气成藏的基本条件;保存条件对油气成藏至关重要.最后指出该区油气勘探的4大领域:西北部库南地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内幕构造,西部草湖地区石炭系背斜和地层超覆圈闭,中南部普惠地区和东部龙口-维马-开屏地区侏罗系、志留系背斜构造.【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3【总页数】6页(P236-241)【关键词】勘探领域;油气运聚;构造分区;构造变形;孔雀河地区;塔里木盆地【作者】田纳新;程喆;陈文礼;林学庆【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0222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1 区域地质背景塔里木盆地是在前震旦纪陆壳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1~3],研究区位于盆地东北部,北倚库鲁克山,南接满加尔凹陷,西邻塔北隆起,东接英吉苏凹陷,面积约3.4×104 km2。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特征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特征

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特征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344)作者简介:仇衍铭(1994-),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成矿学㊂仇衍铭(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摘㊀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与地质特征㊂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中生代的库车前陆盆地和新生代的北塔里木前陆盆地,塔里木盆地北部的构造演化和构造格局又主控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规律:天然气⁃富集于秋里塔格带以北的前陆褶皱冲断带;黑油 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的南部至中央隆起的北部;油气共同产区 秋里塔格带的南部至塔北隆起的北部㊂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油气分布中图分类号:P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339(2018)03-0054-021㊀塔里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1)作为中国陆上最大的油气盆地,长期的陆地运动,形成了特殊的复合型或者是构造型前陆盆地㊂多种地形类型㊁复杂的运动㊁多套的烃源岩以及频繁的构造变化导致了塔里木盆地北部油气规律的形成㊂此外在塔里木地区,多重陆内逆冲衍生出的前陆地盆地构造是主导因素㊂(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塔里木盆地油田勘探研究更加深入,该盆地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储层,分布范围广泛㊁存储潜能巨大㊂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得大量有机物存在新生界中,加上低洼的盆地地形,通过分解作用日积月累的便催生了油气㊂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在时代和盆地山具有多样性,而塔里木盆地地区主要是中生界的三叠系和侏罗系,主要是黑色泥岩和煤层,沉积在库车原前陆盆地㊂(3)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分布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构造单元和不同层位油气储量都不一致㊂由于经过了多个地质变化期,使得塔里木盆地地区原的油藏类型非常有勘探价值,轻质油占据大部分(80%左右),含硫量和含腊量相对来说比较低,如此以来使得加工过程更加精简㊁方便㊂2㊀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2.1㊀前陆盆地油气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前陆盆地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构造下的两层特殊岩层催生的成熟度高环境,充足的有机质㊁适宜的温度㊁空气湿度㊁催化剂等为油气提供了原始的保证,这两层特殊的岩层分别是第三系岩层和白堊系岩层,这两种岩层给前陆盆地油气形成提供了最基础的条件:淡水和有机物㊂油气的形成条件比较严格,需要在各种维度都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催生:温度,介于50 120ħ之间,在这个区间之外的温度都无法孕育出油气,也会由于有机质的埋藏时间而有差别;时间,油气的形成和转化需要经历漫长的世纪时长,以万年来计量,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形成的;细菌,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便是有机质,细菌主要作用在于能够对有机质进行分解与性质改造并形成有帮助的细菌;催化剂,是一种化学物质,能起催化加速作用,在油气形成中,普遍认为是黏土矿物能进行生成和分解;压力,随着时间推移,沉积物埋藏的越来越深,上覆地层的厚度增加形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促进化学反应,但是压力对于油气的形成作用是双面的,既能催生也能抑制,要在一定情况才有促进作用;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的而主要作用是用来构造适合细菌分解的环境,通过调节有机物所处周围的温度㊂油气的分布规律,从平面上看呈 橄榄球 型分布,中间含油量丰富且多成液化状态,越往两端趋于少量且多成气化;在垂直分布规律方面,层阶梯由上至下递增,最底层油气含量是最丰富的㊂2.2㊀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作为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用于非常丰富的油气储量,勘探意义非凡㊂其油气主要分布特点在于油层比较多,但是各个油层的含油量也是分布不均匀的㊂较为明显的例子是在塔西南前陆冲段带,东西两个方向分布差距很大,往西方向占据整个塔里木盆地油量的五分之四左右,东面仅占五分之一㊂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还存在一个特点,在多层结构中都含有油气,例如古生界构造层㊁地层㊁岩层等,但是各层含油量分布也是不均的,其中地层最少,岩层最多,古生界层介于中间㊂从目前勘探数据来看,塔里木盆地地区油气总量大概600万吨,大部分是天然气㊂研究表明,在塔里木膏岩层分布较为密级的地区,存45在特大型油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在膏岩层中有大量的油气存在,也说明了造成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形成与膏岩层存在有很大关系㊂由此可以判断出,塔里木地区油气勘探方向主要是在盆西面地区和膏岩层分布较为密集地区开展㊂虽然目前我们的技术不足以完全掌握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但是对其基本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1)后期的新生代前陆盆地实际上是在陆⁃陆碰撞运动阶段产生的原中生代前陆盆地基础上发育的,它的产生改变了早期的地质构造,也成为了北部地区油气分布的最直接的主控因素㊂区别于其它单一前陆盆地体系的主要构造性在于其双前陆盆地的发育㊂对于单一前陆盆地体系来说,主要是陆陆碰撞期间的造山活动造成的,而在塔里木盆地北部,主要是多重的大范围内的陆内逆冲推覆衍生而来的构造格局㊂(2)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整个南北走向,在原前陆盆地积淀的烃源岩和储集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㊂从地域划分,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中央隆起至北部坳陷㊁塔北隆起㊁库车地区㊂这三个地区分别有不同的特征,中央隆起至北部坳陷以及塔北隆起地带总体而言是基于碰撞造山前的沉积,于经典前陆盆地大致相同,但塔北隆起地带发育较好的三叠⁃侏罗系的储集层是非常重要的探勘目的层;而库车地区主力烃源岩为库车原前陆盆地沉积的三叠系和侏罗系黑色泥岩和煤层,与前陆盆地有着显著的差别㊂研究表明,被动大陆边缘沉积对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地区的油气藏并没有发挥任何的作用,有利的储集层主要是第三系膏盐层之下白垩系的砂岩㊁粉砂岩㊁三叠⁃侏罗系和下第三系底部的砂岩和粉砂岩,迄今的探勘未发现古生代被动陆缘沉积带有产生油气藏㊂(3)塔里木盆地的古生界的烃源岩已然非常成熟,特别是寒武⁃奥陶系,得益于其巨大的埋深以及悠久的地质演化,正因为如此,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前缘带可以同时作为黑油和天然气藏的重要产区,如和田河气田等㊂该独特的地质特性也造就了塔里木盆地北部前陆地去与典型周缘前陆盆地有着很大的区别㊂3㊀结论焉耆盆地 库鲁克塔格断隆 孔雀河斜坡 英吉苏凹陷区域的构造格局问题便是库车中生代前陆盆地东延引发的㊂在大部分地质学家认识中,塔里木古陆的自然延伸部分就是库鲁克塔格断隆,在此基础上初步可以看出,重现古构造格局,定位大致如此:焉耆和库车 前渊沉积地带㊁库鲁克塔格断隆 前隆部位㊁英吉苏凹陷 隆后沉积带㊂而近期有一种说法认为库鲁克塔格断隆是一个 推覆体 的存在,源自天山造山带地区,主要基于以下初步研究事实:库鲁克塔格山之下地震波速明显,有显著的构造迹象,加上英吉苏地区构造挤压变形不是很强烈㊂如果该研究成立的话,则会大大提高该区域的油气勘探愿景,展开专项深入的石油地质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是 推覆体 ,那么焉耆盆地与英吉苏凹陷可能就是同一个沉积盆地,蕴藏着巨大的古生代 中生代的沉积地层㊂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分布特征多样化,该地区由于复杂的地质结构,形成了良好的石油出储盖结构和极为丰富的油藏类型,但其油气分布较为复杂,受多重因素的制约,包括盆地构造格局㊁泾源岩分布㊁油气系统等㊂塔里木盆地丰富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对于我国社会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为合理充分开发油气资源提供重要凭证,集成各类钻探配套技术,提高勘探效率㊂参考文献:[1]㊀江泽成,赵文智.海相古隆起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J].中国石油勘探,2006(4):26-32.[2]㊀蔡希源.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5):590-596.[3]㊀俞仁连,闫相宾,等.塔里木盆地研究进展与勘探方向[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5):598-604.[4]㊀戴金星,邹才能,陶士振,等.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4):473-484.[5]㊀康玉柱.中国古生代海相大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方向[J].新疆石油地质,2007(3):263-265.[6]㊀张水昌,江泽成.中国海相油气成藏特征与富集主控因素[J].中国石油勘探,2006(1):6-10.55。

玛湖凹陷玛西一井区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

玛湖凹陷玛西一井区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

玛湖凹陷玛西一井区三叠系层序地层格架玛湖凹陷是中国西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部。

玛湖凹陷是一个断陷式盆地,由北部的北山构造和南部的南山构造所夹,呈东西走向,是塔里木盆地的重要构造单元之一。

在玛湖凹陷中,玛西一井区是研究区域中的一部分,也是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的重点地区。

玛湖凹陷的地层主要以三叠系为主,包括了下三叠统土低组、乌尔班组和玛湖组。

三叠系地层在玛湖凹陷中的展布是非常复杂的,受到了构造活动和沉积过程的影响,形成了较为特殊的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是指通过对地层的垂直堆积关系和地层元素特征的分析,揭示地层的时空演化规律和沉积体系的发育过程。

在玛湖凹陷中,应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地区的沉积演化历史、沉积相变化以及油气资源的分布规律。

玛西一井区作为玛湖凹陷中的重点研究区域,通过对该地区进行详细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可以揭示其沉积体系的特征和演化模式。

研究表明,土低组是一个以扇三角洲为主要沉积体系的地层单元,乌尔班组则是以三角洲沉积为主,同时还有一些湖相沉积的分布。

玛湖组主要由湖相沉积组成,其中包括湖泊和源自周边地区的沉积物质的河流。

这些沉积相的变化反映了当时地层区域的构造变化和沉积环境的演化过程。

通过对玛西一井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地区的沉积环境以及油气藏的形成机理。

研究发现,在土低组和乌尔班组中,存在着一些较好的储层岩石,这些岩石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利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

而在玛湖组中,由于湖泊环境的存在,沉积物质的供给较为有限,导致了该区域的储层岩石相对较差。

玛湖凹陷玛西一井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为该地区的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通过对该地区地层的垂直堆积关系和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进行研究,可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与油气成藏摘要: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最大的油气盆地之一,在其中的轮南地区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本文通过对轮南古潜山脉的形成、演化及构造变形进行研究,探讨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油气成藏的形成机制。

论文首先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随后详细描述了轮南古潜山环境下的岩相构造特征及其变形过程。

接着从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入手,阐述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油气地质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归纳出了轮南地区的油气成藏模式及主要的控制因素,最后提出了对该区域油气勘探的建议和前景分析。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轮南古潜山;构造变形;油气成藏Introduction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上盆地之一,也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基地之一。

其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600公里,总面积达50万平方公里,地质历史长,沉积层系厚,烃源岩、沉积储层和构造埋藏条件较好,同时具有海陆相间、热水溶解富集和构造活动强烈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其中轮南地区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许多储层与盖层的叠置,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区域。

因此,深入探究轮南地区油气成藏经过的岩相构造演化变形及富集规律,对指导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轮南古潜山的形成与演化轮南古潜山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潜山之一,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10-60公里,由于地质构造活动与侵蚀作用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地质体,其地质特征与北部祁连山相近,区别在于轮南古潜山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化残丘。

在前寒武纪时期,轮南地区的构造环境与海陆相间,迅速沉积发育大量碎屑岩,继而在中寒武世时期,形成了滚头山、富尕山、梅沙仙女原等峰丛,地层发育由古老的基底到新近的盖层。

在晚奥陶世晚期到石炭纪早期,轮南地区分别经历了东、豫西、西、珠峰4个阶段巨大的活动性构造,形成了许多古地长、橄榄岩体及裂隙带,其古潜山发展历史及地质背景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的含膏沉积; 第四系为浮土和沙漠覆盖层。 整个沉
9
引言Leabharlann 积盖层最厚可达 AD 999 & 左右。 寒武—奥陶系分布 于车尔臣大断裂以北地区,志留—泥盆系仅见于区 块北部, 白垩—第四系在区块内均有分布。 自震旦纪至第四纪, 塔里木盆地经历了多阶段、 不同构造环境的演化过程使本区多次上升隆起、剥 蚀 I A22CB 贾承造, 等J。 塔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边 界断裂有辛格尔断裂、 雅尔当山断裂、 孔雀河断裂、 且末河断裂和阿尔金走滑断裂带。 在盆地内部, 伸展 构造、走滑构造和推覆构造在不同构造层及同一构 造层的不同地区中发育。 岩浆活动在中晚元古代活动频繁,侵入岩从超 基性 G 基性的橄榄岩、 辉长岩、 辉绿岩至中酸性岩均 有出露; 中新生代, 伴随燕山运动为中酸性的花岗闪 长岩及石英正长岩侵入。 前人对塔里木盆地演化阶段划分进行了深入 研究 I A229, 张恺; 贾承造, 等; 汤良杰 J 。 A22C, A22D, 但塔东地区由于勘探目的层埋藏深, 地质构造复杂, 研究程度较低,因此研究塔东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第 !" 卷
( 旦纪构造发展阶段大地构造演化历经: 太古宙陆 %) ( 核形成阶段; 古元古代稳定陆壳增生发展阶段; !) ( 中—新元古代古塔里木板块形成阶段。 #) 古老的陆壳基底最终形成于 /$$ 01 前的热构 造事件, 即塔里木运动。 塔里木运动使基底岩系普遍 受到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并与上覆震旦系盖 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标志着塔里木板块和盆地陆 壳基底的形成。 震旦纪 %. ! 早加里东期大陆边缘断陷盆地阶段 ( ) —奥陶纪 震旦纪—奥陶纪塔里木盆地整体处于拉张环
! A;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CA9)39;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勘探公司,北京 A99D(3)
摘 要: 塔东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 早加里东期大陆边缘断陷盆地阶段、 晚加里东期隆
后坳陷阶段、 海西期前陆隆起阶段、 印支期—早燕山期冲断前陆盆地阶段、 晚燕山期陆内坳陷盆地阶段和喜山期断陷 盆地阶段; 大地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 而且控制了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两套不同的油气成藏系 统。古生代油气成藏系统主要在塔东低凸起和古城鼻隆地区, 中生代油气成藏系统在英吉苏凹陷—孔雀河斜坡一带 地区。 关键词: 大地构造演化; 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东部 中图分类号: 4)AE; A-9 文献标识码: F 文章编号: A99A G ACC( ! (99( 1 9- G ((2 G 9)
卷 ! "#$%&’) 期( 总 ! ./0 1 23 () , *%&+’,) -, 页 ! 456’7)((2 8 (-3 , (99( , 2( .’:; , (99(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 0’=5$$#6’?@5
塔里木盆地东部大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吴国干 AB (, 李华启 AB (, 初宝洁 AB 夏斌 A, 王核 A, 卜国民 A
图! "#$% ! 塔东地区构造分区图
&’()’*)(+#* ,-’,. /#0#1#(+ #+ 2,1) 3,-#4
境 2 时间跨度达 #"% 01。古塔里木板块于震旦纪开 始伸展、 分裂与沉降, 在其边缘和内部发育大陆裂谷 盆地 2 它们与地幔上隆、 地壳变薄、 岩石圈张裂和伸 展作用有关, 塔里木进入了盆地发展的新阶段。 早震旦纪,古大陆裂解形成塔里木古陆和伊宁 —准噶尔古陆。裂解沿阿克苏、 库鲁克塔格、 塔东一 线。库鲁克塔格、阿克苏地区广泛发育双峰式火山 岩。库鲁克塔格地区太古宇结晶基底中大量侵入的 早震旦纪的超基性岩脉是这一裂解的早期产物。此 时塔里木古陆边缘为被动大陆边缘。 早震旦世 2 裂陷 作用较弱, 仅在盆地边缘接受沉积, 主要为一套浅海 相陆源碎屑岩、 冰碛岩夹火山岩沉积。晚震旦世, 裂 陷作用加强, 形成了东北低、 西南高的古地貌格局, 盆地内部广泛接受了一套厚 *$$ 3 /$$ 4 稳定的浅 海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沉积。在盆地东北缘的库鲁 克塔克地区, 沉积厚度达 - -$$ 4, 其岩性为一套碎 屑岩与碳酸盐岩的韵律层, 夹有多层海底火山岩, 据 杨克明等分析火山岩主要为碱性系列,次为钙碱性 和拉斑系列。据大地构造背景和大陆裂谷火山岩特 征推测 2 这是天山—准噶尔洋从东北伸入盆地的一 条夭折裂谷 ( %))!, 杨克明, 等+。 寒武纪—奥陶纪,满加尔坳拉槽的沉积沉降中 心在满加尔—库鲁克塔克一带,据周边露头和钻井 揭示, 为一套次深海槽盆相的灰黑色灰岩、 泥质灰岩 夹黑色泥岩和硅质岩,发育了硅质海绵骨针—笔石 —放射虫生物组合, 为饥饿性盆地沉积建造, 在满加 尔一带厚达 # #$$ 4。 早寒武世仍有火山活动, 在下 寒武统发育有基性火山岩,记录了盆地东部由早期 裂陷到稳定沉降的演化过程 ( %))-, 谢晓安, 等+。 寒武纪随着塔里木盆地整体进入伸展构造环 境, 塔东地区逐渐进入非补偿沉积环境中。 南天山和 阿尔金山—罗布庄为寒武纪的古陆区,并且分别向 海盆内作南北方向的陆源供给。 以孔雀河断裂为界,
塔东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库鲁克塔格以 南, 塔东南凸起以北, 塔中 (C 井以东, 东至老开屏, 面积约 A( 万 H& ,包括中央隆起东段的塔东低凸 起、 古城鼻隆、 满加尔凹陷东部、 英吉苏凹陷、 孔雀河 等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隶属塔里木板块, 斜坡( 图 A)
(
随塔里木板块的演化而发生变化,而塔里木板块与 其北部的伊宁—准噶尔板块、西伯利亚板块及南部 的羌塘—中昆仑板块的碰撞拼接有密切关系,因而 造就了塔东地区复杂的构造格局。—塔里木盆地东 部地层发育较齐全 I (99A, 周志毅 J , 太古界—早元古 为中深变质岩系;晚元古为含叠层石碳酸盐岩夹碎 上 屑岩; 震旦系下统为一套厚达 A AD3 & 的火成岩, 统基本上是一套碎屑沉积; 寒武系为一套碳酸盐岩、 硅质岩和页岩沉积; 奥陶系下统为泥灰岩, 中上统为 碎屑岩; 志留系为一套滨岸碎屑岩沉积; 侏罗系—白 垩系为陆相碎屑沉积;第三系为一套干燥气候条件
收稿日期: 改回日期: (99( G 9- G 9E ; (99( G 9) G AE 基金项目: 本研究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大中型气田勘探接替领域研究与目标选择 ” 项目资助 ; 作者简介: 吴国干 ( , 男, 高级工程师, 从事盆地构造及石油地质研究 ; A2)C G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