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药间和加氯间的设计要点
加药加氯间专项施工方案

加药加氯间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目标及要求1.提高水体的净化效果,确保水质符合相关环保标准;2.确保加药和加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浪费和误差;3.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事件;4.减少施工时间和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准备1.资源准备(1)根据实际需求,准备加药和加氯所需要的药剂、氯化剂和其他相关材料;(2)准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如计量设备、混合设备、输送设备等。
2.人员准备(1)指派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确保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2)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合格的操作证书,如操作蓝证等;(3)组建施工班组,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协调和合作;(4)进行施工人员的培训,确保其了解施工方案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3.施工环境准备(1)确保施工现场的通风良好,排除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2)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并防止杂质的进入;(3)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完好,并配置必备的消防设备。
三、施工步骤1.药剂准备(1)根据实际需求,准备所需药剂,并按照要求进行称量;(2)确保药剂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药剂。
2.药剂加药(1)根据加药设备和工艺要求,将药剂加入到加药设备中;(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加药设备的投药量和投药时间;(3)确保加药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3.氯化剂准备(1)根据实际需求,准备所需氯化剂,并按照要求进行称量;(2)确保氯化剂的质量和准确性,避免使用过期、变质或不合格的氯化剂。
4.氯化剂加氯(1)根据加氯设备和工艺要求,将氯化剂加入到加氯设备中;(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加氯设备的投氯量和投氯时间;(3)确保加氯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5.施工记录与总结(1)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药剂和氯化剂的投加量、操作时间、设备运行情况等;(2)根据施工记录和实际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下次施工提供参考。
四、安全措施1.提前排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修复或清除可能存在的危险物品和设施;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相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3.加药和加氯设备必须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运行;4.如遇异常情况,施工人员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加药间安全管理标准

加药间安全管理标准是指对医院内加药间的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和指导,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下面是一个包含各方面的加药间安全管理标准的示例,总共约2000字:一、加药间设计要求1. 加药间应与其他药品存储区域分隔开,独立设置。
2. 加药间应具备相应的面积和通风设施,确保空气流动和通畅。
3. 加药间墙面、地面、天花板、卫生设施等应采用易清洁的材料,确保清洁卫生。
4. 加药间内应配备必要的灭菌设备,如高温灭菌器等,确保药品的无菌性。
5. 加药间的出入口应设有防护措施,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
二、加药间药品安全管理1. 加药间的存储区域应划分为不同区域,按照药品种类进行分类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2. 加药间内的药品应按照规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进行储存,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3. 加药间内的药品应定期检查和清理,过期、变质或受污染的药品应及时处理。
4. 加药间内的药品应有专人管理,负责药品的进货、存储、发放和报废等相关工作。
5. 加药间内的药品应有明确的标识和编号,以便管理和使用时的追溯。
三、加药间操作规范1. 加药间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药品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和考核后方可上岗。
2. 加药间的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药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 加药过程中应注意药品的溶解、稀释和灭菌等环节,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加药间的操作区域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的堆积,确保操作环境的无菌性。
5. 加药间的操作记录应完整、准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操作人员等信息。
四、加药间应急管理1. 加药间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事件和药物过敏等紧急情况。
2. 加药间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急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3. 加药间应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类应急事件。
4. 加药间应配备紧急通讯设备,以便及时与其他部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
加氯加药系统设计(水处理方案)

加药加氯系统1 投加系统概述计量泵(加药泵)应选用米顿罗、普罗名特、SERA知名品牌产品。
PAM(高锰酸钾)投加系统、粉炭投加系统应选用TOMAL、HAPMAN、NODIC知名品牌产品。
A. 混凝剂加药流程:罐车→储药池→稀释罐→加药泵→加药点。
混凝剂最大投加剂量为40mg/L(液体),稀释倍数5倍。
混凝剂稀释池采用成品塑料容器罐(溶液罐),两个,交替使用。
溶液罐有效容积为10m3,溶液罐内径为Φ2.3m,有效水深2.0m,罐总高2.3m。
原液的储存采用地下储液池,总储存容积为160m3,按二期规模配置,两格,每格尺寸为5.0m×8.0m。
从储液池至溶液稀释罐采用转输泵输送原液,根据稀释罐中的液位和配备的浓度自动进行。
经溶液罐稀释后的药剂用隔膜计量泵投加至投药点(机械混合池中)。
在溶液罐稀释水管上设电动阀,可根据需要的药液配制浓度和加入的药剂量自动控制加水量。
溶液罐内设有机械搅拌器。
混凝剂投加泵采用隔膜式计量泵,3台,2用1备。
单台计量泵的性能为:Q=300~650 l/hH=4.0 bar一期二阶段增设两台泵,2用1备;二期时再增设两台泵,2用1备,增设稀释罐一个,10m3。
B. 助凝剂(PAM)加药流程:药剂制备和投加系统为全封闭式,采用进口成套设备,流程如下:PAM粉末→螺旋计量输送器→混合罐→熟化罐→加注泵→投加点(料仓)↑↑加水调制加水稀释设备最大制备能力为6.25kg/h( 0.2%浓度下,30万m3/d),PAM熟化时间为45~60分钟。
投加泵采用螺杆泵,3台,2用1备。
单泵性能为:Q=400~800 l/hP=4.0 bar为达到工艺要求的投加浓度,在每台螺杆泵后的管道上设置一套在线后稀释装置,每套最大能力为15000 l/h。
PAM投加点设在混合池的出口处。
该系统还可投加高锰酸钾及其复合药剂。
C.氢氧化钠加药流程:罐车→储药罐→加药泵→加药点。
为调节出厂水的pH值,加药间设有NaOH投加系统,采用液体NaOH,最大投加量为10mg/L(按30%浓度商品药液计),投加浓度5%,每天调制1次。
浅谈罗安达市净水厂加氯、加药间的设计体会

要点及注意 点
搅拌机的选 择
水射器应放置在加氯点旁,将负压氯气引 至此处,既可以减少管径,又可以保证氯气安
全输送。
加药管路的 布置方式
氯气吸收装置尽可能靠近氯库布置、注意 盖板开孔比,一般整个盖板的梅花孔总面积应
小于地沟断面面积的 4~5 倍,以避免 抽吸负压过大。
加药管管径 的确定
目前规范要求加氯间内气体管道应为特殊 壁厚钢管,溶液管道采用塑料等耐腐蚀管材。 但根据已建水厂运行经验,本构筑物内管道、
要点及注意 点
控制方式的 选择
水射器位置 的确定
氯气吸收装 置的布置
加氯间内管 道、闸阀等 材质的选择
前加氯点处 细节做法
表 1 加氯、加药间设计要点及注意点
加氯间
详细描述
控制方式分为:复合环加氯控制、流量比例加 氯控制。可根据前后加氯的不同特点灵活设置, 在流量比例控制基础上可灵活转变为复合环加
氯控制。
本工程药剂选择及设计参数的确定如表 2 示。
2.4 工艺计算结果
对于实际工程设计来讲,明晰了要点及注意问 题后,就要有针对性的对每一要点进行详细、完整 的计算,得出准确、合理的计算结果。
2.4.1 加氯间工艺主要计算内容、结果
加氯间工艺主要计算内容包括:明晰前加氯、 后加氯的水量,前加氯水量包括厂内自用水量,而 后加氯则不包括;根据前后加氯量的大小及工程所 在地的常年室温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液氯蒸发器及工 作氯瓶数;根据每天加氯量大小、厂区内用地情况 及水厂当地情况确定氯库存储量的大小,但依据规 范,不能低于半月储量。其工艺计算结果如表 3 所 示。
城镇水厂净水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原水中悬浮物 质、胶体物质、细菌、病毒、及其他有害成分,使 净化后的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的要求。
加药间和加氯间的设计要点

加药间和加氯间的设计要点舒昕(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给排水分院,天津300051)摘要:通过对加药同和加氯间各种设备的分析,结合设计规范,总结设计体会。
关键词:计量泵混凝剂药剂投加量安全性腐蚀性自动控制1概述加药间和加氯间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处理建筑物,在各种设计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市政行业中,加药间主要为给水厂、污水厂、再生水厂的混凝沉淀服务,具有配药、加药及计量的功能;其中的药剂分为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凝剂包括各种低分子和高分子的铝盐和铁盐,絮凝剂主要指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主要来调节水中的pH值,如氯气、氢氧化钠、生石灰等。
加药间的投药方式主要有三种,重力式投加、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对自动化操作要求的提高,计量泵投加越来越普遍,本文只讨论采用计量泵加药的加药间设计。
加氯间主要为给水厂、污水厂、再生水厂杀菌消毒服务,具有投加及计量的功能;主要有投加液氯和投加二氧化氯二类,本文只讨论使用液氯的加氯间设计。
加药间的处理基本流程为:2加药间主要设备的选型使用计量泵投加的加药间最主要的设备就是计量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计量泵的国家标准(GB/T7782—1996)的规定,计量泵根据“泵头部分”不同可以分为柱塞泵和隔膜泵;根据“过流部分”的情况不同分为:活塞式、机械隔膜式;液压隔膜式;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分为:电机驱动、电磁驱动、气动;根据“工作方式”不同分为:往复式、回转式、齿轮式、液压隔膜式等。
恰当的选择计量泵非常关键。
一般可依据如下原则选择:1、被计量液体的流量(L/h),所需要的压力(MPa)。
2、被计量液体的主要特性,液体名称、化学腐蚀性、黏度(cp)、温度(℃)、浓度、比重、固体含量等。
3、系统的背压,流动的稳定性需求、合适的吸升高度。
4、计量泵的工作环境状况,例如是否需要耐腐蚀、防爆等。
5、计量泵的计量精度。
对于我们市政行业来说,常用的药剂种类不多,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输送介质的浓度和粘度不高,其物理特性与水比较近似,所以我们选择计量泵时主要关心的就是被计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及腐蚀性和计量精度。
净水厂加氯加药间安装施工的方案

净水厂加氯加药间安装施工的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就地勘察:对加氯加药间的施工场地进行勘察和测量,确定施工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2.资料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施工图纸、设计方案、技术规范等资料,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方案制定。
二、材料及设备准备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需要的材料,包括管道、阀门、泵等材料,并进行采购。
2.设备准备:确认所需设备的规格和数量,如加氯设备、加药设备、控制系统等,并进行采购或租赁。
三、工程施工步骤1.地面处理:对施工区域进行地面清理,确保施工场地干净、平整,便于施工进行。
2.安装管道系统: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铺设和连接,包括加氯管道和加药管道。
3.安装设备:依照设备的安装要求进行设备的安装,包括加氯设备、加药设备、泵等。
4.安装阀门和仪表:根据设计方案,安装加氯加药系统所需的阀门和仪表,包括流量计、压力表、阀门等。
5.连接电气和控制系统:将加氯加药设备与电源和控制系统进行连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和控制。
6.进行试运行:对加氯加药系统进行试运行,检查设备和管道的正常工作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7.完善安全措施: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对加氯加药间进行安全防护,如加装安全扶手、防护网等。
8.进行竣工验收:对加氯加药间的施工项目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四、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中,严禁吸烟和明火作业,避免引发火灾。
2.加氯加药设备运行过程中,需保持设备周围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
3.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设备和管道的损坏。
4.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五、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和步骤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3.完成施工后,对加氯加药间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六、施工安排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施工按时完成。
15万吨规模的水厂加氯加药文字说明

加氯间本工程消毒采用液氯消毒。
设计规模15万吨/日。
1、加氯间参数水厂加氯点为2处,即前加氯和后加氯,详见如下:设计前加氯量为2mg/l,后加氯量为1 mg/l,则总加氯量为15×104×(2+1)×10-3/24=18.75kg/h,由于加氯量比较小,所以采用自然蒸发方式。
每个氯瓶(1000kg)在常温下的自然蒸发量为8-10kg/h,因此3个在线氯瓶即可满足最大投加量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在冬天气温较低时氯瓶不结冰且仍能满足蒸发量要求,应在氯瓶间内设采暖设施。
为保证不间断加氯,加氯间内设两组氯源,每组连接3个氯瓶(1000kg)。
氯瓶间的存储量按12天考虑,需存储6个氯瓶。
系统切换控制采用压力自动切换装置,设有2台30kg/h的真空调节器,一用一备。
加氯系统进厂总进水管采用流量比例控制投加,滤后采用复合环控制投加。
进厂总进水管处两个加氯点,设置10kg/h的柜式真空加氯机3台,2用1备,季节性投加。
滤后两个加氯点,设置5kg/h的柜式真空加氯机3台,2用1备。
加氯采用水射器投加,将厂区给水管加压后注入水射器形成真空,抽吸氯气,使氯气与水混合形成氯水至加氯点投加。
加氯系统水射器配备2台增压泵1用1备; 增压泵设在加氯间的氯吸收间内, 根据服务水管的压力控制泵的开停。
氯瓶间内设一套漏氯报警仪,双探头,漏氯后自动报警,报警仪分高低两级报警。
氯瓶间与氯库合建,在氯瓶间内设有电动单梁悬挂式起重机,起重量为3吨。
设一套漏氯吸收装置,供氯瓶间和氯库内发生恶性漏氯事故时使用,处理能力为1000kg/h,总吸氯量≥3000kg,当氯气泄漏时,自动启动。
2、加氯间设计加氯间由加氯机间、氯瓶间、氯库、漏氯吸收间及控制室组成。
由于加氯量较小,不需要采用蒸发器,但当水量增加或原水氨氮指标及氧化物指标增加时,需考虑增加加氯设备及蒸发器装置。
加氯间内的设备包括液氯捕集器、氯气过滤器、压力式自动切换装置、真空调节器、集氯汇流排、电子液压秤、漏氯报警仪及连接管件等。
ClO2加氯装置

加氯间成套设备一、加氯间设计说明1、结构形式地上式砖混结构,分为储药间、设备间及值班控制室等。
内设盐酸储罐、氯酸钠储罐、卸料泵、化料泵、动力水泵、二氧化氯发生器、余氯检测仪表、自动溶药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电控系统以及房间内的设备间管路系统等,设备间两侧设置低位排风扇及加氯间所有设备的电控系统。
〃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传输电缆和必要的附件,其应满足输送机及响应设备运行的工艺要求,投标人成套供货。
2、环境条件工作场所:室内。
环境温度(℃):-15~40。
安装地点:加氯间内。
工作制(hr/d):24。
二、配套设备(一)C1O2发生器1、设备工艺要求能满足工艺需要,提供足够的加氯量,并能自动调节。
2、设备型式复合型C1O2发生器。
3、设计参数设计平均水量:Q=2万m3/d最大加氯量:l2mg/L有效氯产量:5kg/h数量:2台。
(二)附属设备加氯附属设备包括原料储罐、动力水泵、卸酸泵、化料器、压力表、流量计、过滤器、调节阀和水射器、余氯分析仪等设备,另外还包括工艺管线、电气自控及加氯间内所有设备及管道管件的安装。
(三)加药设备1、设备工艺要求能满足工艺需要,提供足够的加药量,并能自动调节。
2、设备型式复合型C1O2发生器。
3、设计参数设计平均水量:Q=2万m3/d最大加氯量:l2mg/L有效氯产量:5kg/h数量:2台。
〃无论指定与否,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一切部件,设备厂家必须配带。
〃电控系统:包括电控柜、传输电缆和必要的附件,其应满足输送机及响应设备运行的工艺要求,投标人成套供货。
1、供货范围供货主要设备如下:(l) 附属设备清单盐酸储罐(3m3) 1个PENaClO3储罐(3m3) 1个PE卸酸泵1台 102-4B 1.5KW动力水泵2台 16.38m3/hh=40m 4kw化料器1台 HLQ-100 1.5KW余氯检测仪1台(进口)轴流风机4台(房间通风用)Q=2339m3/h风压=192pa(2) 电气控制设备(包括相应连接件、压力表、液位计、测温元件、电缆等)1套,预留PLC接口,传输加氯量、余氯、流量、泵工作状态等信号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氯间的处理基本流程为:
二、加药间主要设备的选型
使用计量泵投加的加药间最主要的设备就是计量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计量泵的国家标准(GB/T7782-1996)的规定,计量泵根据“泵头部分”不同可以分为柱塞泵和隔膜泵;根据“过流部分”的情况不同分为:活塞式、机械隔膜式;液压隔膜式;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分为:电机驱动、电磁驱动、气动;根据“工作方式”不同分为:往复式、回转式、齿轮式、液压隔膜式等。恰当的选择计量泵非常关键。一般可依据如下原则选择:
加药间和加氯间的设计要点
摘要通过对加药间和加氯间各种设备的分析,结合设计规范,总结设计体会。
关键词计量泵、混凝剂、药剂、投加量、安全性、腐蚀性、自动控制
一、概述
加药间和加氯间是水处理中常见的处理建筑物,在各种设计行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市政行业中,加药间主要为给水厂、污水厂、再生水厂的混凝沉淀服务,具有配药、加药及计量的功能;其中的药剂分为混凝剂、絮凝剂和助凝剂,混凝剂包括各种低分子和高分子的铝盐和铁盐,絮凝剂主要指聚丙烯酰胺(PAM),助凝剂主要来调节水中的PH值,如氯气、氢氧化钠、生石灰等。加药间的投药方式主要有三种,重力式投加、水射器投加和计量泵投加,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对自动化操作要求的提高,计量泵投加越来越普遍,本文只讨论采用计量泵加药的加药间设计。加氯间主要为给水厂、污水厂、再生水厂杀菌消毒服务,具有投加及计量的功能;主要有投加液氯和投加二氧化氯二类,本文只讨论使用液氯的加氯间设计。
由于柱带泵的密闭性相对较差,且工作压力高,流量小,在市政行业中较少采用。隔膜泵的流量大,工作压力范围广,不会泄漏,双隔膜的泵安全性更高,所以在市政行业等到广泛应用。市政行业的计量泵通常用电来驱动,形式有二种:机械式隔膜泵、液压式隔膜式。当输送的药剂中杂质较多且容易结垢时(如输送CaO)通常采用螺杆泵;当计量精度要求高时,宜选用液压隔膜泵(国标要求液压驱动的其计量精度不小于±1%,机械驱动的不小于±2%);机械式隔膜泵较为简单,单台泵流量小,扬程略低于液压式的,价格便宜,但是并联时噪音大(依据计量泵的国标规定在泵外一米噪音不大于75dba);液压隔膜泵控制精确,单台流量大,并联时噪音小,价格高(相同流量和扬程下比机械式的贵50%-80%)。
3.计量泵应靠近吸药点,吸药管路应减少拐弯和长度,保证脉动的计量泵不会产生局部真空,以避免气蚀和噪声,保证隔膜和止回阀的使用寿命;出水管路中应避免局部凸起,造成断流。
4.计量泵加药时需要配备一些设备,标准的配套设备有:背压阀、泄压阀、脉冲阻尼器、校准柱、角阀、Y型过滤器等。在泵进口设有校准柱,用于标定每台泵的流量或冲程,许多计量泵可共用一台;而脉冲阻尼器位于计量泵的出口,用来平衡出口压力,该设备高约0.5米,粗细不等20-30厘米,二者都要安装在立管上,同时这二种设备容易漏药,需要考虑排药液和地面防腐问题。Y型过滤器要安装在水平的管道上才能起到作用,泄压阀和背压法应当安装在泵的进出口附近。
5.依据设计规范要求,加药间内应储存一定量的药品。我们使用的铁盐和铝盐的工业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含有结晶水和杂质的,当储存的药品为液体时应特别注意该药液在不同浓度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为了不使液体药品结晶析出必要时应考虑加热措施;当使用固体药品而且纯度不高时应在溶解药液前增加简单的筛分措施(如增加筛网),避免大块的固体进入溶药罐,卡住和损坏搅拌桨叶。
1、被计量液体的流量(L/h),所需要的压力(MPa)。
2、被计量液体的主要特性,液体名称、化学腐蚀性、黏度(cp)、温度( ℃)、浓度、比重、固体含量等。
3、系统的背压,流动的稳定Fra bibliotek需求、合适的吸升高度。
4、计量泵的工作环境状况,例如是否需要耐腐蚀、防爆等。
5、计量泵的计量精度。
对于我们市政行业来说,常用的药剂种类不多,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输送介质的浓度和粘度不高,其物理特性与水比较近似,所以我们选择计量泵时主要关心的就是被计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及腐蚀性和计量精度。
五、加氯间主要设备及控制形式
加氯间的主要设备是加氯机。我国加氯在早期大多使用转子加氯机,随着技术进步和对操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几乎都是用自动真空加氯机,真空加氯机又分为采用差压稳压器调节的真空加氯机和采用音速流原理调节的真空加氯机,目前大多为进口产品,国产的比较少见。
三、加药间的设计注意事项
1.安装高度:隔膜式计量泵的泵中心与最低液位之间高差应小于1米,当可以使泵腔内充满介质时,泵中心与最低液位之间高差也应小于3米。
2.进出管经:计量泵前后管道的进出口管径不应小于泵本身吸入及排出口的管径。计量泵出水是脉冲型的(非连续流),不能按连续流查表计算管径,一般可按设计流量的2-3倍来查表计算管径。如果管径过小,管道抖动幅度大,容易损坏。这一点在加药间的设计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错误!
柱塞计量泵是柱塞作直线往复运动,直接借助阀的开闭达到吸排液体目的的。柱塞泵可以有很多气缸从而达到很高的压力(几百兆帕),其流量受其工作原理限制一般较小,大约每小时在50—500升左右。隔膜泵的工作原理与柱塞泵类似﹐它是依靠夹紧在泵缸之间的隔膜,通过柱塞或其推动的推动液压油使泵缸工作容积交替发生变化﹐并通过排出阀和吸入阀的启闭来输送液体的。隔膜靠静密封将输送的液体与外部严密隔开﹐所以隔膜泵不会泄漏。按操作方式不同隔膜泵分为机械操作和液压(或气压)操作两种。前者靠直接与隔膜相连的柱塞形推杆的往复运动使隔膜产生交替的运动﹔后者则靠由外部供入压力油或压缩空气或者通过柱塞作用于液压腔中液压油产生脉冲压力使隔膜交替运动。
6.由于铝盐和铁盐低分子药剂的溶解性高,溶解速度快,搅拌桨叶的速度可以高一些,搅拌时间大约20-30分钟即可,但是像聚丙烯酰胺这样的高分子物质的水溶液一般都比较粘度,搅拌桨叶的速度应低一些,搅拌时间大约60分钟以上,药剂的水溶液才能达到完全均匀混合。
7.加药间的控制比较简单,溶药罐(池)一般用高、低液位浮球阀控制,计量泵本身具有调冲成和调节流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