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爆炸(1)(1)资料.

合集下载

山东平邑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致9死伤

山东平邑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致9死伤

山东平邑一化工厂发生爆炸致9死2伤21日上午,山东省平邑县一家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的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遇难,2人受伤。

据平邑县官方通报,经调查,发生爆炸的是手动起爆具生产线,爆炸时9名遇难者在车间内,2名伤者在相邻车间。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

事发时间为21日上午8时12分左右,发生爆炸的是山东天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宝化工公司)的厂房。

该厂区位于平邑县平邑街道旺沟社区东旺沟自然村,距中心城区约8公里。

东旺沟村村民孙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上午8点多听到过一声闷响,当时村中震感很强烈,一些村民家中玻璃被震碎。

据平邑新闻中心通报,经调查,天宝化工公司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定点从事民用爆破器材生产的企业,位于平邑街道东旺沟村南一公里处。

该公司民用爆破物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2013年8月19日至2016年8月19日,手动起爆具生产线401工房发生爆炸时,该工房内有9名职工,现已全部失联。

相邻车间的2名职工因爆炸冲击波受伤。

21日下午,平邑官方公布了失联者名单。

名单显示有8男1女,均为平邑当地人。

天宝化工公司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该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乳化炸药、膨化硝铵炸药、导爆索、炸药包装、岩石破碎具、起爆具等。

另据该网站消息,天津港爆炸事故事发后,该企业相关负责人曾召开安全会议,要求公司内部采购、生产、储存、运送等各环节必须规范操作,各类化学原料及成品炸药必须分类储存。

事发后,5名民爆方面的专家赶赴事故现场,展开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企业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已被警方控制。

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平邑方面宣布“10·21”事故现场救援工作基本结束。

经专家现场勘查确认,此前失联的9人已全部遇难,DNA样本比对工作正在进行。

综合消息山东天宝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副省长张务锋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临沂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的事故救援处置指挥部,下设现场救援、事故调查、医疗救治、善后处理等5个工作组,正紧张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返回
二: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 2010年9月12日,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 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余万元。 • 1.事故经过 • 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王村,注册资 本19883340元,职工总数220人,主要从事纤维素醚系列产品、 PAC精制棉、压力容器制造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纤维素 醚系列产品,产量为6000吨/年,纤维素醚项目始建于2000年。 • 2010年9月12日11时10分左右,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化工厂 纤维素醚生产装置一车间南厂房在脱绒作业开始约1小时后,脱 绒釜罐体下部封头焊缝处突然开裂(开裂长度120cm,宽度 1cm),造成物料(含有易燃溶剂异丙醇、甲苯、环氧丙烷等) 泄漏,车间人员闻到刺鼻异味后立即撤离并通过电话向生产厂 长报告了事故情况,由于泄漏过程中产生静电,引起车间爆燃。 南厂房爆燃物击碎北厂房窗户,落入北厂房东侧可燃物(纤维 素醚及其包装物)上引发火灾,北厂房员工迅速撤离并组织救 援,10分钟后火势无法控制,救援人员全部撤离北厂房,北厂 房东侧发生火灾爆炸, 2小时后消防车赶到火灾被扑灭。事故 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
• 3.防范措施 • (1)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工作,严格 按照"三同时"要求,落实各项规范要求,设计、 施工、试生产等各个阶段应严格按规范执行。 • (2)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开展日常设备的 监督检验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腐蚀等隐患。 • (3)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超过工 艺规程允许范围运行。 • (4)进一步规范评价单位的评价工作,提高安 全评价报告质量,切实为企业提供安全保障。
• 2.事故原因 • (1)据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纤维素醚生 产装置无正规设计,脱溶釜罐体选用不锈钢材质,在长期 高温环境、酸性条件和氯离子的作用下发生晶间腐蚀,造 成罐体下部封头焊缝强度降低,发生焊缝开裂,物料喷出, 产生静电,引起爆燃。 • (2)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是:企业未对脱绒釜罐体的检 验检测做出明确规定,罐体外包有保温材料,检验检测方 法不当,未能及时发现脱绒釜晶间腐蚀现象,也未能从工 艺技术角度分析出不锈钢材质的脱绒釜发生晶间腐蚀的可 能性;生产装置设计图纸不符合国家规定,图纸载明的设 计单位为淄博泰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但无设计公司单位 公章,无设计人员签字,未载明脱绒釜材质要求,存在设 计缺陷;脱绒釜操作工在脱绒过程中升气阀门开度不足, 存在超过工艺规程允许范围(0.05MP以下)的现象,致 使釜内压力上升,加速了脱绒釜下部封头焊缝的开裂。安 全现状评价报告中对脱绒工序危险有害分析不到位,未提 及脱绒釜存在晶间腐蚀的危险因素。

丙烯腈存储罐爆炸事故案例

丙烯腈存储罐爆炸事故案例

Think more about your competitor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丙烯腈存储罐爆炸事故案例1)事故概况2005年12月1日上午,江苏省江都市丁伙镇化工厂内一装有8吨丙烯腈液体的丙烯腈存储罐发生剧烈爆炸事故,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000余元,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当日上午10时左右,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只看见江都市化工厂上空浓烟滚滚,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

厂区内丙烯腈存储罐燃起熊熊大火,喷起的火焰足有10多米高,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味道,一里路以外都能闻到刺鼻气味,现场情况十分危急。

事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持现场秩序,紧急疏散人群。

大约15分钟后,存储罐又发生了一次爆炸。

由于火势较大,消防部门共出动8辆消防车赶赴现场,储罐内装有8吨丙烯腈液体,为防止再次发生爆炸,消防人员连续用高压水泵对罐体进行降温,同时该镇组织人员用黄沙稳定罐体,防止罐体倒塌后引起丙烯腈溢出,对附近车间的氯气罐造成影响。

大火在中午11时50分左右被控制。

当地居民介绍,爆炸事故发生后,地面都震得抖动了,50米开外的居民窗户玻璃都被巨大的气流震碎。

因为担心再有大的爆炸,加之气味太熏人,不少居民自发进行了转移。

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000余元,由于相关方面处置及时,事故未引起人员伤亡。

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经多方了解与实地勘查,事故原因系江都市化工厂生产科科长褚玉祥指使车间维修工褚堂倾、张大年在丙烯腈储罐旁用氧气、乙炔气割钢板制作防护栏,在气割过程中明火遇丙烯腈储罐放空管散发出的丙烯腈蒸气引发爆炸。

(2)间接原因:①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章指挥。

②电焊作业人员未经岗前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常识,盲目蛮干。

3)防范措施(1)加强源头管理,确保焊割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加强对电焊工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严格对电焊设备和作业的管理。

焊接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的电焊工进行,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电焊工还应经常进行有关电焊防火知识的宣传。

浙江临海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人当场死亡

浙江临海一化工厂发生爆炸 人当场死亡

浙江临海一化工厂发生爆炸1人当场死亡11月7日,0时32分,浙江台州临海医药化工园区新华制药有限公司车间发生爆炸,一工人当场死亡。

0时50分,该辖区杜桥消防中队,迅速出动3辆消防车14名官兵达到现场。

因情况危及,并请求台州市消防支队指挥中心调派兵力增援处置。

在经过侦察后,消防官兵发现爆炸起火位置是哌嗪回收车间,该车间面积约900平方米,三层约9米的混凝土结构车间,车间内还存放着大量的甲苯和乙醇,周围都是生产区。

“险情就是命令”。

现场指挥员立即下令迅速拉开警戒,及时将围观员工疏散到安全地带,当地交警部门对该路段进行管制,防止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入。

据该厂负责人讲述,该车间里面还存放着大量的工业甲醛和乙醇,先前已经发生了几次小爆炸,如让火势继续蔓延,后果将不堪设想。

掌握情况后,根据甲醛和乙醇的物理特性,指挥员立即下令进行外攻冷却,1小时许椒江、黄岩、路桥和开发区特勤消防中队增援力量相继赶到,经过火场指挥部协商,决定从东、西两侧的大门口进行夹攻,首先由战士先穿好防化服,带好空气呼吸器,出一支泡沫水枪进行正面攻击,控制住生产车间内的火势,同时对正在受热的甲笨罐进行冷却降温,另一支枪利用桶装泡沫出泡沫枪对正在燃烧的反应釜进行处置,外侧消防官兵利用车上水炮冷却车间顶部,同时利用大队到周边的消防栓给头车不间断地供水,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灭火战斗随即展开,正在战斗展开扑救时,西侧起火的车间内又再次发生大的爆炸,爆炸声很沉闷,支队傅文德副支队长、王天兵参谋长要求全体官兵要在安全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控制住火势,一旦发生大面积爆炸和燃烧,所有厂区及周边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受到严重的威胁,全体消防官兵毫不畏惧,继续与“火魔”做顽强的斗争,顶着燃烧辐射出的热量炙烤着消防官兵,但是消防官兵们没有一个人退缩,经过近12个小时的生死鏖战,新华制药厂生产车间的大火终于被控制住,大面积爆炸的险情被彻底排除。

在此次灭火救援过程中,全体温表官兵凭着过硬的素质、顽强的作风,成功将爆炸燃烧的火灾扑救,大大减少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官兵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群众,博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誉。

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姓名韩树慧学号070983山东德州化工厂爆炸事故案例分析7月11日23时50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改扩建项目试车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人受伤。

国家安监总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对该起事故进行了通报。

通报要求各级安监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和试生产的安全监管。

具体通报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系原地方国有的平原县化肥厂改制后成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该公司现有总资产约20亿元,职工约2800人,有2个生产分厂。

主要产品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75万吨,尿素100万吨,甲醇30万吨,碳酸氢铵24万吨,三聚氰胺3万吨。

(最专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风险世界网)事故发生在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改扩建生产线试车过程中,该生产线由造气、脱硫、脱碳、净化、压缩、合成等工艺单元组成,发生爆炸的是压缩工序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

二、事故简要经过该公司一分厂16万吨/年氨醇、25万吨/年尿素生产线,于2007年6月开始单机试车,7月5日单机调试完毕,由企业内部组织项目验收。

7月10日2号压缩机单机调试、空气试压(试压至18MPa)、二氧化碳置换完毕。

7月11日15时30分,开始正式投料试车,先开2号压缩机组,引入工艺气体(N2、H2混合气体),逐级向2号压缩机七段(工作压力24MPa)送气试车。

23时50分,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管线突然发生爆炸,气体泄漏引发大火,造成8人当场死亡,一人因大面积烧伤抢救无效于14日凌晨0时10分死亡,一人轻伤。

事故还造成部分厂房顶棚坍塌和仪表盘烧毁。

经调查,事故发生时先后发生两次爆炸。

经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和分析,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油水分离器之后、第一角阀前1米处的管线,另一处爆炸点是在2号压缩机七段出口两个角阀之间的管线(第一角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二角阀处于开启状态)。

三、事故原因初步调查分析(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事故发生后,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经初步分析判断,排除了化学爆炸和压缩机出口超压的可能,爆炸为物理爆炸。

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

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

1.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2015-06-13 07:11:45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分享到:0.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事发现场。

晨报讯(记者范杰逊)昨天晚上21时15分,位于大厂的南京化工园区德纳化工厂内发生爆炸。

事发现场连续多次爆炸,周边居民房子均有震感。

从网友发布的照片来看,火势汹涌。

据@南京消防,南京消防指挥中心调集方巷、化工园、大厂、特勤二中队赶赴现场,现场消防警力暂时撤离,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此外南京消防指挥中心至目前共调集7个消防中队30车151人、扬子消防队4个中队。

目前,装置发生爆炸后人员已全部撤离至安全区,装置周边自动水炮已开启。

据@南京消防介绍,目前明火燃烧高度约15米,经确认现场为环氧乙烷装置发生爆炸起火,并引燃周边三个醇类储罐(共6个,目前3个未起火),每个罐体容量约1000立方米,目前火势呈稳定燃烧状态,移动炮等固定消防设施正在出水降温,阻止蔓延。

@南京发布也发布消息表示,环保局的相关领导和数据监测人员正在去往现场的路上……新浪认证为扬子石化职工、优秀团干部的@番茄_蛋花汤表示,乙二醇爆炸产生的是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南京发布表示期待@南京环保尽快给出权威检测数据!另据@南京市公安局地铁分局,爆炸发生地距离S8线3公里左右。

目前地铁S8线已经运营结束,对地铁没有影响。

地铁警方会密切关注站内情况,如有情况立即处置。

根据记者从网上查阅的信息,德纳(南京)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2月,坐落于国家级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醇醚类生产厂区占地140亩,环氧乙烷生产厂区占地220多亩,现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

该公司现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醇醚及其酯类、间苯二甲和间苯二甲胺的生产商公司,业务主要涉及涂料和油漆溶剂、环保型增塑剂、双封端聚醚及医药中间体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这些产品可广泛用于涂料、油漆、石油加工、塑胶、印刷及医药等行业。

(原标题:南京化工园区一化工厂发生连续爆炸)首页>新闻>地方消息>正文2.南京一化工厂爆炸仍未控制官方称暂不需要疏散居民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06-13 00:47:56|作者:崔佳明分享到:南京一化工厂爆炸仍未控制官方称暂不需要疏散居民南京一化工厂爆炸火光冲天消防调集百人灭火。

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

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

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鄂西州化工厂火药爆炸(1992年6月27日火药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2年6月27日上午10时42分,湖北省鄂西自治州化工厂发生一起火药爆炸事故,造成22人死亡,3人受伤,700余平方米厂房及部分机器设备被炸毁,直接经济损失达40.48余万元的特大事故。

1992年6月27日9时30分,鄂西自治州化工厂“84”号车间条装工序一螺旋输动器空心螺杆在工作中断裂,被输送器上撮药的临时工黄某某发现,即向安全员李某某和车间副主任熊某某(当天代班、事故中死亡)报告,熊某某了解情况后,为了不影响生产,在生产继续进行、人员未撤出生产区的情况下,违章指挥无证焊工范某某(已死)负责焊接输送器。

李某某即到厂部办理“动火证”。

因厂安全科的两名干部及4名正付厂长因工外出,李某某便自己写了一张内容为“84号车间需要动火,条装车间一螺旋动火焊接”的便条动火证,去找厂办主任吴某某审批。

吴某某说自己无权审批,便和李某某一起找到厂工会主席王某某。

王某某不按有关动火管理审批规程询问安全动火准备情况,明知未经厂安全科现场检查分析,擅自越权批准动火,在便条“动火证”上签署“同意动火,注意安全”。

随后,李某某回到车间,将王某某签发的便条动火证交给范某某,然后对需要焊接处周围的0.7cm范围的炸药进行清扫、冲洗。

10时1O分许,在不具备安全动火的条件下,由李某某同意并监护无证焊工范某冒险作业,动火焊接螺旋输送器焊杆。

10时30分,李某某发现输送器空心螺杆内有残存的炸药,并有大量烟雾从断裂处喷出,当即将此情况告诉范某某并问是否有危险,范说“清洗不出来,没办法,可能问题不大。

”李便用水冲洗螺杆降温,范继续违章施焊,此后李某某为找包装袋离开车间。

10时42分,该车间发生爆炸。

二、事故原因分析经有关专家鉴定,这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电焊焊接螺旋输送器空心螺杆的断裂处,引起管内炸药爆炸,并引爆“V”型槽内炸药,进而诱爆车间内存留的全部炸药。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分析

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爆炸事故分析

2、间接原因
(1)压力容器日常管理差。检测检验不规范,设备更 新投入不足。 (2)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力量 薄弱。 (3)事故隐患督促检查不力。 (4)对NCl3爆炸的机理和条件研究不成熟,相关安全 技术规定不完善。 (5)重庆主城的7个区有危险品化工企业69家,它们 与数百万市民朝夕相伴,城市规划存在严重缺陷。
3.加强设备管理,加快设备更新步伐,尤 其要加强压力容器与压力的监测和管理,杜绝 泄漏的产生。对在用的关键压力容器,应增加 检查、监测频率,减少设备缺陷所造成的安全 隐患。 4.进一步研究国内有关氯碱企业关于NCl3 的防治技术,减少原料盐和水源中铵形成NCl3 后在液氯生产过程中富集的风险。 5.尽量采新型致冷剂取代液氨的液生产传 统工艺,提高液氯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
1.直接原因
(1)NCl3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 造成振动,是引起NCl3爆炸的直接原因。 经调查证实,该厂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 为加快氯气处理的速度,在对NCl3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 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的操 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 号、6号液氯贮罐及1号、2号、3号汽化器进行抽吸处 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NCl3因与 空气接触和振动而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 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贮罐内,搅动和振动了罐内的 NCl3,导致5号、6号液氯贮罐内的NCl3爆炸。
6.从技术上进行探索,尽快形成一个安全、 成熟、可靠的预防和处理NCl3的应急预案,并 在氯碱行业推广。 7.加强对NCl3的深入研究,完全弄清其物 化性质和爆炸机理,使整个氯碱行业对NCl3有 更充分的认识。 8.加快城市主城区化工生产企业,特别是 重大危险源和污染源企业的搬迁步伐,减少化 工安全事故对社会的危害及其负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造成在现场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 (其中一人严重烧伤)。因及时开展事故应急救 援工作,控制了事故的进一步蔓延。据当地环保 部门监测,事故未对环境造成影响。
(1)、施工单位缺乏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中严重 违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未对储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的 情况下,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 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 连通。同时又严重违规违章在罐旁边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 没有严格履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动火作业审批程序。
8月2日上午,因为气温 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 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 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 充斥爆炸性气体混合气 体,由于精甲醇C罐旁 边又在违规进行电焊等 动火作业(经初步调查 ,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 证)。
由于违规操作,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 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 爆炸。罐底部从被此冲爆开炸,事大故量是甲由醇于外泄,燃烧,使 附剧近烈地 汽势 化较 ,低 又严处 使重5储个违罐储规先罐违后(章被4施个烈工精火工甲加醇热储,罐罐、内1甲个醇杂 醇油储罐)相继作发所生引爆起炸的燃!烧!。
(1)、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生产、储存场所施工 作业的监督,对施工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作业 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现场 危害以及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的施工作业立即 责令停工整顿并进行处罚。
(2)、企业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安全教 育培训到位、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到位、 交叉作业的统一管理到位。
(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不落实。对施工作业管理不到 位,在施工单位资质已近过期情况下,企业仍委托进行施 工。同时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到位,施工期间 的监管也不到位。
(3)、地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有待加强。虽 然经过百日安全督查,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企业存在的管 理混乱、严重违规违章等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处理。
(3)、企业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 作,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以及应 急能力。
(4)、各级监管部门监管工作有待加强, 督促企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组织企业立即 开展全面的自查自纠,对自查自纠工作不落 实、走过场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切实 黑烟滚滚
施工地
2008年8月2日,贵州兴化化工厂有限责任公 司甲醇储罐发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在现场 的施工人员3人死亡,2人受伤(其中一人严 重烧伤),6个储罐被毁。事故发生后,省 安监局分管负责人立即带领相关人员赶赴事 故现场,指导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7月30日,该安装公司 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 醇罐区违规将甲醇C储 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 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 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 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 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 直接连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