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交讲义通特性分析
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投资基金》重点讲义:第二章

第⼆章基⾦的类型 第⼀节证券投资基⾦分类概述 ⼀、证券投资基⾦分类的意义 对基⾦投资者⽽⾔,基⾦数量越来越多,投资者需要在众多的基⾦中选择适合⾃⼰风险收益偏好的基⾦。
科学合理的基⾦分类将有助于投资者加深对各种基⾦的认识与风险收益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与⽐较。
对基⾦管理公司⽽⾔,基⾦业绩的⽐较应该在同⼀类别中进⾏才公平合理。
来源:考试⼤ 对基⾦研究评价机构⽽⾔,基⾦的分类则是进⾏基⾦评级的基础。
对监管部门⽽⾔,明确基⾦的类别特征,将有利于针对不同基⾦的特点实施更有效的分类监管。
⼆、基⾦分类的困难性 科学合理的基⾦分类⾄关重要,但在实际⼯作中对基⾦进⾏统⼀的分类并⾮易事。
基⾦产业要不断的创新才能满⾜投资者的需要。
2004年7⽉1⽇开始施⾏的《证券投资基⾦运作管理办法》中,⾸次将我国基⾦的类别分为股票基⾦、债券基⾦、混合基⾦、货币市场基⾦等基本类型。
三、基⾦分类 构成基⾦的要素有多种,因此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基⾦进⾏分类。
(⼀)根据运作⽅式的不同,可以将基⾦分为封闭式基⾦、开放式基⾦ 封闭式基⾦是指基⾦份额总额在基⾦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的证券交易所交易,但基⾦份额持有⼈不得申请赎回的⼀种基⾦运作⽅式。
开放式基⾦是指基⾦份额总额不固定,基⾦份额可以在基⾦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进⾏申购或者赎回的⼀种基⾦运作⽅式。
(⼆)根据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契约型基⾦、公司型基⾦ 契约型基⾦是以基⾦合同为履⾏依据的,公司型基⾦是以公司章程为履⾏依据的。
公司型基⾦有公司的特点,⽽契约型基⾦只是按照基⾦合同履⾏双⽅的权利义务。
⽬前我国的基⾦全部是契约型基⾦。
(三)依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债券基⾦、货币市场基⾦、混合基⾦等类别 股票基⾦是指以股票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
根据中国证监会对基⾦类别的分类标准,60%以上的基⾦资产投资于股票的为股票基⾦。
债券基⾦主要以债券为投资对象。
第二章声现象讲义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A. 声音的产生来回往复的运动叫做振动,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人说话时的发声是靠声带的振动,婉转的鸟鸣声是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鸣膜的振动,弦乐器(二胡、京胡、琵琶、提琴等)的发声是靠弦的振动,管乐器(笛、箫、黑管、号等)的发声是靠管中的空气振动,打击乐器(锣、鼓等)的发声是靠锣面和鼓膜的振动.B. 声音的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一般说来,固体的传声能力比液体的强,液体的传声能力比气体的强. C. 声波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可将不可见的声波与可见的水波进行类比,以理解声波.由于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在介质中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向四周传播,传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内鼓膜的振动,人便听到了声音.发声停止是指声源停止向外界传送声波,而已经传送出去的声波仍可继续传播.如闪电和雷声是同时产生的,人们在看到闪电后几秒钟才听到雷声,此时声源处的振动早已停止了.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山崖、墙壁、高大建筑物等障碍物,就会被障碍物的表面反射回来,形成回声.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修建剧场、礼堂、音乐厅都要考虑回声,以免影响音响效果.声音的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回声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利用回声现象制成的回声测深仪、水声定向器、超声探伤仪等广泛应用于矿床勘探、材料探伤、水深测量、鱼群探测等方面.从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多个反射面,就可以发生多次的反射.如夏日的雷声,有时隆隆地延续几秒钟以上,就是声波在云层、山岳和地面间多次反射造成的;再如古建筑中的“回音壁”、“三音石”以及江西弋阳境内的名胜“回声谷”等等都是属于多次反射的回声.人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讲话听起来要响亮,而且当讲话声停止以后,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仍然有余音回荡,就是由于声音在物体表面连续多次反射的多次回声交混在一起形成的,称为交混回响,简称混响,这种混响可以延续一段时间.从声源发声停止,到声音减弱到听不到的一段时间,称为混响时间.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长,往往使声音不清晰,音色混浊、发闷,形成嗡嗡不绝的噪声;如果剧场的混响时间太短,就会使本来婉转圆润的声音变得干涩无力、生硬,一般剧场的混响时间以l.5 S左右为宜.两列声波在某种物质中传播时相遇如振幅增大,响度就增大,这种现象在声学上叫做声音的共鸣.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乐器在制造时都充分考虑了这一原理.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也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更好.播音室内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的材料来减少杂音的干扰.雪疏松多孔会吸收声音,所以下雪天很安静。
《道路工程》讲义第二章-平面设计

为超高。
2.曲线上汽车的受力分析
将离心力F和车重分解为平行于路面的横向力和垂直于路面 的竖向力,即:
横向力: X=Fcosα-GSinα 竖向力: Y=FSinα+Gcosα Y α很小,可以认为sinα≈tgα=ih ,cosα≈1 , ih为超高 X
X
F Gih
G 2 gR
Gih
G
2 gR
平面线形几何
直线
直线的方向表示
1. 用直线的夹角或转角表示 2. 用方位角表示
直线
直线的表达式
平面线形与交通事故
相关研究表明: 丹麦 20%的伤亡事故,13% 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平曲线路段 法国超过 20%的死亡事故发生在危险的平曲线上
发展中国家情况:
平曲线上事故形态
两种主要事故形态 冲出路边撞固定物 (Running off the road and hitting an object) 失控翻车(Lost control and Rolled over)
第二章 平面设计
川藏公路
重庆巴南波浪形公路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道路 路线
布设在地表面上的三维空间实体工程构筑物,包括 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他沿线设施等
道路中心线的空间位置
线形
道路中心线的立体形状
路线平面 道路中心线的水平投影
路线纵断面 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的断面(展开是指展开平
面、纵坡不变)
(4)考虑舒适性
当μ超过一定数值时,驾驶者在曲线行驶中驾驶紧张, 乘客感到不舒适。 μ <0.1~0.16间,舒适性可以接受。
考虑对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方面的要求,最大横向 力系数采用:
设计速度 (Km/h)
通信原理讲义

通信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1.1 通信一般系统模型点对点通信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连续消息: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如语音、图像),也称为模拟消息。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
通常,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以参量上。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离散消息,该参量离散取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连续消息,参量连续取值。
●相应的通信系统分成两类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信息源中使用模-数(数-模)转换器,接受端使用数-模(模-数)转换器。
●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1)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4)易于加密处理;(5)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系统功能。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变为频带信号的设备。
解调器:将频带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模拟通信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既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 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2) 编码与解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消除噪声或干扰造成的差错; (3) 加密和解密: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搅乱”;(4) 同步:发送和接收节拍一致,包括:位同步(码元同步)和群同步、帧同步、句同步或码组同步。
数字通信模型: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 通信系统分类●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线性调制载波调制 非线性调制 频带传输 数字调制脉冲模拟调制脉冲调制消息 消息消息消息脉冲数字调制●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无线1.2.2 通信方式分类●点对点通信,按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数字通信中,按数据信号码元排列方式:串行传输:数字信号码元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在信道中传输,适合远距离传输。
最新-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2课件:第二章 交变电流 本章小结 精品

(1)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由t=0至t=T4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E 。
[分析] 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本题是从线圈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的,应运用公式e=
Emsinωt求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求感应电动势的平均值时应利用公式E=n
ΔΦ Δt
进行计
算。
[解析] 从线圈平面通过中性面时开始计时,线圈中感应 电动势的瞬时值e=Emsinωt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分析] 解答本题时应把握以下两点: (1)输电过程中的电压损失及电压之间的关系; (2)输电过程中的功率损失及功率之间的关系。
[解析] 由变压器的电压关系可知U2=nn21U1,即升压变压器
第二章 交变电流
本章小结
交流电“四值”的理解与应用 交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所以要准 确描述交变电流产生的效果,需要用到“最大值、有效值、瞬 时值、平均值”四个物理量。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 瞬时值、平均值”常称为交变电流的“四值”。这四个类似但 又有区别的物理量,容易造成混乱,理解好“四值”对于学习 交变电流有极大的帮助。
(4)平均值: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指在某一时间内产生的交 变电流对时间的平均值。对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过程,其平均 感应电动势:
E =N·ΔΔΦt →平均电流 I =R+E r→平均电压 U = I ·R
2.正弦交流电的“四值”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U=U2m=0.707Um,I= Im2=0.707Im。 (2)有效值和平均值的区别。对一个确定的正弦式交变电流 有效值是不变化的,不随时间而改变;在交变电流的一个周期 内Δt不同,平均值就不同,如在四分之一周期、半个周期、一 个周期内平均值不同。
东南大学960道路及交通工程复习提纲

东南大学960道路与交通工程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本章节包括7个知识点,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在不同时期的研究重点及其发展过程、我国的交通现状、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这7个知识点在基础复习阶段必须全部掌握。
在复习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内容,深入理解教材中的各个定义与概念,并及时参阅其它相关的专业书籍,初步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基本研究理论,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注意易错点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知识点1】交通工程学的定义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理论,是从道路工程学科中派生出来的一门较年轻的学科,它把人、车、路、环境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个统一体中进行研究,以寻求道路通行能力最大、交通事故最少、运行速度最快、运输费用最省、环境影响最小、能源消耗最低的交通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方案,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方便、舒适、节能及低公害的目的。
交通工程学是从道路工程学分化出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交通工程学主要解决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管理中的科学问题。
【知识点2】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例题1】(1994)(2006)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内容【知识点3】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它从交通运输的角度把人、车、路、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进行研究,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重特点。
1.系统性交通工程学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就是系统工程原理,以系统工程原理来认识和解决交通问题是交通工程学科发展最显著的特点。
流体力学讲义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面积力与质量力。
静止流体中,面积力只有压应力——压强。
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力学规律:它以压强为中心,主要阐述流体静压强的特性,静压强的分布规律,欧拉平衡微分方程,等压面概念,作用在平面上或曲面上静水总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流体静力学原理来解决潜体与浮体的稳定性问题等。
第一节作用于流体上的力一、分类1.按物理性质的不同分类:重力、摩擦力、惯性力、弹性力、表面张力等。
2.按作用方式分:质量力和面积力。
二、质量力1.质量力(mass force):是指作用于隔离体内每一流体质点上的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对于均质流体(各点密度相同的流体),质量力与流体体积成正比,其质量力又称为体积力。
单位牛顿(N)。
2.单位质量力:单位质量流体所受到的质量力。
(2-1) 单位质量力的单位:m/s2 ,与加速度单位一致。
最常见的质量力有:重力、惯性力。
问题1:比较重力场(质量力只有重力)中,水和水银所受的单位质量力f水和f水银的大小?A. f水<f水银;B. f水=f水银;C. f水>f水银;D、不一定。
问题2:试问自由落体和加速度a向x方向运动状态下的液体所受的单位质量力大小(fX. fY. fZ)分别为多少?自由落体:X=Y=0,Z=0。
加速运动:X=-a,Y=0,Z=-g。
三、面积力1.面积力(surface force):又称表面力,是毗邻流体或其它物体作用在隔离体表面上的直接施加的接触力。
它的大小与作用面面积成正比。
表面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压力:垂直于作用面。
切力:平行于作用面。
2.应力:单位面积上的表面力,单位:或图2-1压强(2-2)切应力(2-3) 考考你1.静止的流体受到哪几种力的作用?重力与压应力,无法承受剪切力。
2.理想流体受到哪几种力的作用?重力与压应力,因为无粘性,故无剪切力。
第二节流体静压强特性一、静止流体中任一点应力的特性1.静止流体表面应力只能是压应力或压强,且静水压强方向与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重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生版+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讲义第二章《声现象》(学生版)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要点梳理1.噪声: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________的声音,都是噪声。
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是乐音是_________的振动,噪声是__________振动。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人们用________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其符号________,为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
3.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防止噪声的_________,阻断它的_________,防止它进入________。
4.几种常见的物理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问题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时,每次只改变_________因素,保持其他因素_________,通过分析这个改变的因素与所研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再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或规律)的方法。
例如探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时,改变钢尺伸出桌外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钢尺。
②转换法:把不易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转换成其他_________观测的物理量和现象的方法。
在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就利用了转换法。
例如用乒乓球显示微小振动。
③推理法:在研究问题时,保留主要影响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简明扼要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的方法。
例如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中就利用了_________法。
④类比法: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特性,推出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具有这种特性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例如将“声波”类比“___________”来认识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方式。
二、重点解读一、噪声的来源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4
30
1
5、临界车速 指道路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对于选择 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
6、设计车速 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 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
二、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研究表明,在乡村公路和高速公路路段上,运 行车速一般呈正态分布,在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 匝道口处,车速分布比较集中。
2021/2/4
8
1
2) 道路结构-道路结构基本部分是路基路面桥涵, 另外还有边沟挡墙盲沟等附属部分。
3) 道路线形-道路线形是指一条道路在平、纵、 横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传统上分为平面线形、纵 断面线形、横断面线形。线形设计的要求是通畅安全 美观。
4) 道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好坏对整个运输系统 的效率有很大影响,良好的路网布局可以大大提高运 输系统的效率,增加路网的可达性,节约大量的投资, 节省运输时间和运输费用,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典型的公路网布局有以下几种: 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2021/2/4
7
1
四、车辆交通特性
道路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和城市道路所服务的各种车辆 。 车辆的特性决定了车道宽度、竖向净空、路面桥梁荷载等。 车辆交通特性包括:设计车辆尺寸、汽车动力性能、制动 性能等。
五、 道路交通特性
1)路网密度---路网密度是衡量道路设施数量的一个 基本指标。一个区域的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内道路总长比 该区域的总面积。一般的讲,路网密度越高,路网总的容 量服务能力越大。城市道路网密度间距的选取应遵循以下 的原则;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道路的功能要求想匹 配。
2)驾驶员的反应 操作过程:驾驶员在 行驶过程中,先接受 外界信息,然后在大 脑里将信息进行处理, 最后采取反应。这一 过程可以抽象成“环 境—驾驶员—汽车” 这样一个驾驶控制系 统。
2021/2/4
3
1
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 视觉特性:驾驶员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到信息获取,行车安全。
(1)包括视力(又分静视力和动视力)。我国驾驶员静 视力必须在0.7以上。
(2)动视力是汽车运动过程中驾驶员的视力。动视力随 速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与年龄也有关。
(3)视野、色感(驾驶员的色感能力一定要强); 反应特性: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驾驶员的素质、个性、
年龄、对反应的准备程度以及工作经验; 驾驶员的心理和个性特点包括:动机、素养、注意力、情绪、
成熟性、知识性、条件反应。
2021/2/4
9
1
2021/2/4
10
1
2021/2/4
11
1
2-2 交通量的基本特性
一、交通量的基本定义
1)交通量 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 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交通量是一个随机数,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的交通量都有变化的。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而变 化的现象,称之为交通量的时空分布特性。
2021/2/4
31
1
2021/2/4
32
1
2021/2/4
33
1
2021/2/4
34
1
2021/2/4
35
1
2021/2/4
36
1
2021/2/4
37
1
2021/2/4
38
1
2021/2/4
39
1
The end
观感 看谢
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
精品
2-1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道路交通三要素包括:人(驾驶员、行人、乘 客及居民)、车(客车、货车、非机动车),路 (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2021/2/4
2
1
一、驾驶员的特性
1)驾驶员的职 责和要求:驾驶员应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 感,良好的职业道德、 身体素质、心理素养, 熟练的驾驶技术。
2)影响交通量特性的因素 公路城市道路的类型和等级;道路功能;地区特征;时间 特征。
2021/2/4
12
1
2021/2/4
13
1
2021/2/4
14
1
2021/2/4
15
1
2021/2/4
16
1
2021/2/4
17
1
2021/2/4
18
1
2021/2/4
19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21/2/4
20
1
2021/2/4
21
1
2021/2/4
22
1
2021/2/4
23
1
2021/2/4
24
1
2021/2/4
25
1
2021/2/4
26
1
2021/2/4
27
1
2021/2/4
28
1
2021/2/4
29
1
2-3 行车速度特性
一、基本定义 设行驶距离为L,所需时间为t,则车速可用L/t形式表示。按L和t的取值不同, 可定义各种不同的车速: 1、地点车速 这是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车速,因此观测时L取尽可能小,通常以2025m为宜,用做道路设计、交通管制规划资料。 2、行驶车速 这是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用 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形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 本效益分析。 3、运行车速 是指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 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 4、行程车速 行程车速又称区间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 车时间)之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 行车延误情况。
2021/2/4
4
1
2021/2/4
5
1
二、乘客交通特性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人们在乘车过程中总希望省时、 省钱、省力,同时希望安全、方便、舒适。道路设计、车辆制造、 汽车驾驶、交通管理等都应考虑到乘客的这些交通心理要求。
2)乘车反应:不同的道路等级、线形、路面质量、汽车行 驶平稳性、车箱内气氛、车外景观等对旅客的生理心理反应都有 一定的影响。
3)社会影响:乘车安全性、舒适性等不仅对乘客的生理心理 有影响,还对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2021/2/4
6
1
三、行人交通特性
1)行人交通流特性:男性的步行速度要比女性快, 步行速度随行人流密度增大而降低。
2)行人交通特征:包括在行人的速度、对个人空间 的要求、步行时的注意力等方面。这些与行人的年龄、 性别、教养、心境、体质及出行目的等因素有关,也与 行人所处的区域、周围环境、洁净、交通状况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