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种育种方式比较

1.五种育种方式比较
1.五种育种方式比较

1.五种育种方式比较

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生物育种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针对不同的生物应采用不同的育种方式,要对各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简易、可操作的方式。同一种育种方式应用于不同的生物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育种过程,所以我们无论在生产实践中还是有关习题训练中都应灵活应用。 一、几种育种的方法的比较 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2、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1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生物因素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时候)。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等诱导剂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细胞工程育种 (1)方式: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方法: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去掉细胞壁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

几种常用的育种方法比较(总结整理) 一、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原理:基因突变 方法:辐射诱变,激光、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 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过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 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 二、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利用具有不同基因组成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个体进行杂交,获得所需要的表现型类型的育种方法。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方法:杂交→自交→选优 优点:能根据人的预见把位于两个生物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于一身。 缺点: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三、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利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获得单倍体植株,再诱导其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所需要的纯系植株的育种方法。(主要是考虑到结合中学课本,经查阅相关资料无误。)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优点是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 原理:染色体变异,组织培养 方法:选择亲本→有性杂交→F1产生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纯合子→选择所需要的类型。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缺点:技术较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多限于植物。 四、多倍体育种: 原理: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加倍) 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只适于植物,结实率低。 五、细胞工程育种: 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利用细胞的全能性,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杂种植株的方法。 原理:细胞的全能性 方法:(1)植物:去细胞壁→细胞融合→组织培养 (2)动物克隆:核移植→胚胎移植 优点:能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有目的地培育优良品种。动物体细胞克隆,可用于保存濒危物种、保持优良品种、挽救濒危动物、利用克隆动物相同的基因背景进行生物医学研究等。

几种育种的方法比较

育种的方法与应用 生物育种就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针对不同的生物应采用不同的育种方式,要对各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简易、可操作的方式。同一种育种方式应用于不同的生物也会有不尽相同的育种过程,所以我们无论在生产实践中还就是有关习题训练中都应灵活应用。 一、几种育种的方法的比较 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 (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 (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 (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2、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 (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1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生物因素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时候)。 (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与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 (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等诱导剂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细胞工程育种 (1)方式: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 (2)原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3)方法: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去掉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

高中生物第6章小专题大智慧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专题专练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第6章小专题大智慧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专题 专练新人教版必修2 寺題专缘 1.某种植物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 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 解析:本题要求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育种材料)的亲本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 品种(育种目标),并要求选择最简单的方法。显然,杂交育种既能达到目的,也最简单。 答案:B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诱变育种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且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B .可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 C. 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 D.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解析:诱变育种 是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的一种育种方法,它能改变基 因结构,但有利变异较少,需要处理大量材料,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单倍体育种法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故不能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 这是由于减数分裂时发生联会紊舌L。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甚至是致 死的,但也有少数会出现优良性状。 答案:D 3. cry基因是能编码一种毒蛋白的抗虫基因。研究人员将cry基因转入水稻的核基因 组中,构建并选育出了一株抗虫水稻。 (1)将得到的转基因水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自交,发现从第6代开始水稻的 抗虫能力逐代下降,推测昆虫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 获得了对毒蛋白的解毒能力;种植20代 后,发现田间某些杂草也获得了抗虫能力,推测■这些杂草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 获得了抗虫 基因。 (2)已知不抗倒伏(A)对抗倒伏(a)为显性,抗虫(B)对不抗虫(b)为显性。现有各代转基因水稻均不抗倒伏且水稻中的毒蛋白含量基本相同,则该水稻抗虫基因的基因型为 ________ 。现欲以该不抗倒伏抗虫水稻为一亲本,抗倒伏不抗虫水稻为另一亲本,用单倍体

高中生物思路方法规律三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思路方法规律(三) 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1.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2.几种育种过程的比较 3.不同育种方法的选择 (1)育种的目的:培育具有优良.. 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

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植株可能是纯合体,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有可能是杂合体,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培育、玉米的制种等。 (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 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④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 ⑥若要集中双亲优良性状,可用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或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 ⑦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可采应多倍体育种。 [典例赏析] [典例] A、B、C、D、E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根据图回答: (1)A图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________亲本。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是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 的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图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

高中生物必修二_思路方法规律(三) 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

思路方法规律(三)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和选择1.几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2.几种育种过程的比较 3.不同育种方法的选择 (1)育种的目的:培育具有优良 ..性状(抗逆性好、生活力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以便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从基因组成上看,目标植株可能是纯合体,可防止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便于制种和推广;也有可能是杂合体,即利用杂种优势的原理,如杂交水稻的培育、玉米的制种等。 (2)不同需求的育种方法 ①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②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其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③若要快速获得纯种,用单倍体育种方法。 ④若实验植物为营养繁殖,如土豆、地瓜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⑤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 ⑥若要集中双亲优良性状,可用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或杂交育种(耗时较长,但简便易行)。 ⑦对原品系营养器官“增大”或“加强”可采应多倍体育种。 [典例赏析] [典例]A、B、C、D、E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根据图回答: (1)A图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________亲本。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是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 (3)C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叫________,该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图表示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克隆是无性生殖,其后代性别由提供的细胞核中的性染色体决定。诱变育种是用人工的方法诱导基因突变,改变生物的性状。杂交育种是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更符合人类需要的品种。单倍体育种往往先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然后再用秋水仙素将单倍体中的染色体加倍,形成纯合的可育植株;而多倍体育种通常是对某一植株直接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细胞中的染色体加倍。 答案(1)甲(2)天冬氨酸缬氨酸 (3)多倍体育种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杂交育种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5)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几种常见的育种方式

几种常见的育种方式 一、杂交育种 1、概念: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通过集中在一起,再经过和,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原理: 3、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代,→F1自交或杂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4、优缺点 (1)优点: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2)缺点:育种时间比较长;仅局限于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个体 5、应用: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常规方法;也可用于家禽、家畜的育种。 二、诱变育种 1、概念: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 2、原理: 3、优缺点: (1)优点: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变异范围广,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缺点:性大,变异少,须大量处理实验材料 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和微生物的育种,如太空椒的培育、高产青霉素菌株的选育。思考:太空椒育种的变异性状在实验前可以预测吗? 三、多倍体育种 1、原理: 2、方法:目前最常用而且有效地方法,是用处理或。 3、优缺点: (1)优点:操作简单,能较快获得所需品种。 (2)缺点:所获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育种,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四、单倍体育种 1、原理: 2、方法: 3、优缺点 (1)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技术复杂 4、应用:主要应用于农作物的育种。 思考:杂交育种能够将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于新品种,那么对于亲缘关系较远的,如抗虫棉的培育? 五、基因工程育种 1、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 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操作对象: 3、原理: 4、基本工具:、、 5、基本步骤:、、 、。 【练习】1、以下几个品种的获得所依据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①青霉素高产菌株②杂交水稻③八倍体小黑麦④抗虫棉⑤无籽西瓜

201X-201x高中生物 第4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微专题突破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生物育种方法比较 [核心精要] 1.育种方法比较 (1)杂交育种不一定需要连续自交。若选育显性优良纯种,需要连续自交、筛选,直到性状不再发生分离;若选育隐性优良纯种,则只要在子代中出现该性状的个体即可。 (2)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前者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基因,创造变异新类型;后者不能产生新基因,只是实现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3)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不同:①杂交育种是在杂交后代的众多类型中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个体进一步培育,直到获得能稳定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②杂种优势主要是利用杂种F1的优良性状,并不要求遗传上的稳定。 3.根据育种目的选择育种方式 (1)若要培育隐性性状个体,可用自交或杂交,只要出现该性状即可。 (2)有些植物如小麦、水稻等,杂交实验较难操作,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

(3)若要快速获得纯种,可用单倍体育种。 (4)若要提高营养物质的含量,可用多倍体育种。 (5)若要培育原先没有的性状,可用诱变育种。 (6)若要培育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如马铃薯、甘薯等,则只要出现所需性状即可,不需要培育出纯种。 [对点训练] 1.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B.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为获得隐性纯合子,可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缩短育种时间 D.为了解决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的问题,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B[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无法形成种子,单倍体育种需对单倍体幼苗进行诱导染色体加倍处理,故B错误;隐性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通过杂交育种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表现型即可。]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欲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育种方法是( ) 【导学号:01632163】A.人工诱变育种B.基因工程育种 C.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 D[人工诱变育种有很大的盲目性;基因工程育种难度比较大;单倍体育种操作复杂;杂交育种则只需双亲杂交后,F1自交,即可在F2中直接选育出所需的新品种(aabb),育种周期短,且操作简便。] 3.利用二倍体植株培育作物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 B.单倍体缺少生长发育所需全套遗传信息,植株弱小,种子和果实比较少 C.诱变育种的缺点是由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低频性所致 D.某新品种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则在培育该品种过程中可能用到秋水仙素 B[二倍体的单倍体植株弱小,高度不育,但其不缺少生长发育所需的全套遗传信息,B错误。] 4.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

生物育种中植物育种方式及过程的复习

生物育种中植物育种方式及过程的复习 大兴三中田永红 一、教学思路 1 .内容处理:“生物育种”是遗传和变异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常规育种的原理是生物的可遗传的变异。在本专题的复习过程中,把“必修”与“选修”课本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其目的是针对育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相关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把相关育种的概念从内涵和外延上有机地串联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实现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 .课时安排: 1 课时 3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形成体系。其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生物的育种方式、原理、过程及特点;区别几种常见育种方式的优缺点。 2 .能力目标 在比较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在解题中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常见的几种育种方法、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应用育种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六、教学设计分析 本设计为课前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并培养相应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和语言训练,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较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但问题教学法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几种育种方式比较

下面的几种育种方式各有其独特价值,优势互补。 1.选择育种 仅靠单纯的人工选择,利用自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后面的育种方式利用的不过是人工诱发或创造的可遗传变异罢了,本质并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可利用的变异少,是最古老的育种方式。但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过程都是离不开人工选择的。2.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实现基因重组,集中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缺点是往往需要人工选择多代,才能得到纯种,烦琐耗时;远缘杂交不亲合;只能获得现有品种的性状新组合,而不能获得前所未有的新性状。只是品种的改良。 3.单倍体育种 获得单倍体并不是育种目标,而是手段。先通过杂交获得F1代,取F1代花粉离体培养,获得各型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可育植株,因为都是纯合,依表型直接选择留种即可。从亲本到育种完成,可望二年实现,相较于杂交育种,进程大为加快,最大的意义就是缩短育种的年限。花药离体培养和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在技术上比杂交育种复杂。从遗传变异的角度说,单倍体育种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数目减少)原理;从生物发育的角度说,还利用了组织培养的细胞全能性原理。 4.诱变育种 通过诱发基因突变,获得高突变率,短时间产生大量变异新类型,使生物获得新性状,通过选择培育,形成生物新种。这种育种方式相对于杂交育种对品种的改良,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突变不定向,有利变异少,处理材料多。 5.基因工程 用在育种上,既能克服诱变育种的盲目性,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基因的体外重组又跨越了杂交育种的物种间障碍,为寻找优良基因拓宽了选择范围。 6.多倍体育种 通过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性状优于亲本的多倍体是育种的目标。往往要结合杂交手段,如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7.细胞工程 关键技术环节是体细胞杂交和组织培养。克服有性生殖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拓展用于杂交的亲本组合范围。

几种育种的方法比较

育种的方法和应用 一、几种育种的方法的比较 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杂交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 2、诱变育种 (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1射线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生物因素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时候)。(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太空椒、高产小麦、“彩色小麦”等。 3、多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4、单倍体育种 (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等诱导剂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5)举例:“京花一号”小麦。 5、细胞工程育种 (1)方式: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核移植(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膜的流动性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3)方法: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愈伤组织→根、芽→植物体去掉细胞壁→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组织培养核移植→胚胎移植(4)优点:快速繁殖、培育无病毒植株等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培育出作物新品种繁殖优良品种,用于保存濒危物种,有选择地繁殖某性别的动物(5)缺点:技术要求高、培养条件严格技术复杂,难度大;需植物组织培养等技术导致生物品系减少,个体生存能力下降。(6)举例:试管苗的培育、培养转基因植物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多利"羊等克隆动物的培育 6、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 (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4)缺点:可能会引起生态危机,技术难度大。(5)举例:“傻瓜水稻”、抗虫棉、固氮水稻、转基因动物(转基因鲤鱼)等 7、植物激素育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