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植物生产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特用经济植物生产技术复习题及答案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特用经济作物复习题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2、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3、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4、经济产量:即常说的产量,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原级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器官的重量。
5、光合强度:常用单位叶面面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的数量。
2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1、药用植物人参的主产地为( E )A、广东B、四川C、江西D、河北E、吉林2、药用植物附子的主产地为( C )A、黑龙江B、云南C、四川D、贵州E、湖南3、药用植物枸杞主产(D )A、四川B、贵州C、云南D、宁夏E、广西4、耐寒作物有( C )A、罗汉果B、刀豆C、贝母D、菘蓝E、曼陀罗5、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是(A )A、花芽分化B、开花C、分枝D、现蕾E、结果6、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的光是( B )A、红光B、蓝紫光C、日光D、绿光E、橙光7、作物的需水量的表示是(B )A、克数B、蒸腾系数C、毫升数D、蒸腾量E、均不是8、氮素营养临界期多表现在( B )A、盛花期B、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折期C、幼苗期D、营养生长茂盛期E、成熟期9、大多含鞣质(单宁)、油脂、树脂及树胶等的植物代谢类型为(A )A、碳水化合物类B、蛋白质类C、C型3型D、景天科型E、C410、一般含挥发油的药材烘干温度为( A )A、30℃B、20℃C、50℃D、80℃E、60℃11、西洋参原产(A )A、美国和加拿大B、韩国C、日本D、中国E、东南亚12、味连的栽培地多选在海拔( A )A、1200mB、800mC、1800m以上D、500m以下E、均可13、雅连的收获多为( D )A、3年B、7年C、6年D、5年E、2年14、为天麻的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源的是(B )A、蜜环菌B、萌发菌C、粪水D、磷肥E、钾肥15、薏苡是(C )A、旱生作物B、水生作物C、沼泽作物E、耐寒作物 E、耐热作物16、杜仲从定植到收获应需经(B )A、3—5年B、10—15年C、2—3年D、7—8年E、4—6年17、菊花为( A )。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复习题及答案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特点和任务作物育种学的特点:作物育种学是作物人工进化的科学,是一门以遗传学、进化论为主要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它涉及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学等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方法。
作物育种学与作物栽培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物育种学的任务:(1)研究作物遗传性状的基本规律;(2)搜索、创造和研究育种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3)繁育良种,生产优良品种的种子。
3、简述作物品种的概念和作用4、基本概念:自然进化、人工进化自然进化:由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演变发展的进化过程。
人工进化:是指由于人类发展生产的需要,人工创造变异并进行人工选择的进化,其中也包括有意识的利用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
5、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大要素:变异、遗传和选择相互关系: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基本方向。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1、说明作物繁殖方式的种类和各类作物群体遗传特点及代表作物作物遗传方式的种类:一类是有性繁殖,凡是由雌配子(卵子)和雄配子(精子)相互结合,经过受精过程,最后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称为有性繁殖。
第二种是无性繁殖,凡不经过两性细胞受精过程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统称为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主植物主要有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1)自花授粉是指同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代表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花生、烟草、绿豆、亚麻等。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十八套)电子教案.docx

作物栽培学试卷和答案( 十八套)作物栽培学试题 (A 卷)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1.5 分 ,共 15 分)。
I2.生活因子3.长日照作物4.NAR5.生育时期6.作物布局7.群体8.反馈9.光补偿点10.蒸腾系数二、填空 (每空 0.5 分,共 10 分)1.小麦主茎叶片数达 7 片时,理论上计算单株分蘖数(包括主茎)应为个子蘖上出现叶时,开始同时发生该子蘖的第一个孙蘖。
2.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及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3.作物栽培学中将作物分为粮食物、、。
4.试写出一篇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该篇提出。
5.玉米根系为,其次生根形成后的作用便减弱。
6.玉米叶片上表皮有一些特殊的,其叶子的维管束呈结构。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7. 玉米大喇叭口期,雄穗穗分化处于,叶龄指数在左右。
8.在前茬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其它作物的种植方式,叫。
9. 作物对太阳总辐射的最大利用率的理论值为,在日辐射中,散射光的比率越大,群体光合强度。
10.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包括由发育而成的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和进行的作物的根、茎等。
三、判断是非(每题 1 分,共 10 分,你认为“是”在题后划“√”号,“非”则在题后划“×”号,不划号不给分)。
1.根据小麦分蘖发生规律,在正常条件下,当小麦III 蘖出现时,其主茎叶龄应为 6。
()2.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进入需水临界始期。
()3.在 0-7℃温度下,经过 15-35 天可通过春化类型的是冬性小麦。
()4.生长分析法的基本观点是在作物生育期间每隔一定天数测量株高、根条数、叶片数、分蘖数等。
()5.容重指单位面积的重量。
()6.在播种覆土过深或肥水极好的条件下,一株小麦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分蘖节。
()7.我国栽培最广泛的玉米类型是硬粒型和普通型。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8.生产上确定播种深度时,一般子叶出土或根茎短的作物播种要浅一些;子叶不出土或根茎长的作物播种可深一些。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 (2)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仅供参考18#423一.名词解释1、作物:是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的选择驯化和利用而演化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作物。
2、物候期:是指作物生长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人为地制定一个具体的标准,以便根据作物形态特征的变化,具体地把握作物的生育进程。
3、基本营养生长期:作物的感温和感光是在作物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后才有反应的,这一营养生长时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
4、生育时期:是指作物某一形态特征出现变化后持续的一段时间,以该时期开始至下一时期开始的天数计。
5、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进行花芽分化或幼穗分化,进而才能开花结实。
6、作物产量:作物一生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收获指数(经济系数)7、环境 : 是指生态系统中作用与生物的各种外界环境的总和。
8、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9、作物栽培学10、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
11、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即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
12、潜在生产力:在充分理想条件下所能形成的产量,即作物产量达到充分发挥时所能得到的产量。
13、春化作用: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14、冻害:植物体冷却至冰点一下,引起作物组织结冰而造成伤害和死亡的现象。
15、冷害:作物遇到零度以上低温,生命活动受到损伤或死亡的现象。
16、抗寒性锻炼:低温下植物的适应性生理生化变化在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着日照的缩短和气温的降低,植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这种逐步提高抗寒能力的适应过程称为抗寒锻炼或低温训化。
17、作物营养临街期:作物一生中常有一个对养分需要量虽然不多但很迫切的时期。
18、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养分需求量和吸收速度都很大的时期。
此时施肥作用最明显,增产效果往往也最好。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_习题集(含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课程习题集一、填空题11.特用经济作物的()与温度关系非常密切,并且温度是决定其()的主要条件之一。
2.通常情况下特用经济作物()阶段要比()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敏感。
3.温度对特用经济作物的影响主要是()和()两方面。
4.积温表现出相对的(),因此可用来表示作物对()的要求。
5.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温度的()变化和()变化。
6.特用经济作物通过春化作用的方式有()和()的低温春化。
7.对绿色植物来说,()是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之一。
开花结实期,()减弱会引起结实不良或发育终止。
8.一般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
9.作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是()生长向()生长转化的必要条件。
10.对短日照作物来说,重要的是满足较长的(),对长日照作物来说,重要的是满足较长的(),它们才能开花结实。
11.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起源于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多为()型作物。
12.短日照作物在低纬度地区进入光周期(),通过是时间也()。
13.长日照作物在高纬度地区进入光周期(),通过是时间也()。
14.短日照作物由北向南引种时,营养生长期(),开花结实()。
15.光波长范围为(),可见光波长范围为()。
16.波长小于()是紫外光,大于()是红外光。
17.特用经济作物的蒸腾系数随()和()的变化而不同。
18.旱生植物有()植物和()植物两大类。
19.植物的代谢类型可分为()类和()。
20.种肥在()时与()同时施用。
21.追肥可施于()中,也可直接()于植株上。
22.黄连为()科,()属的多种植物。
23.杜仲除供药用外,其各组织器官含()胶,是最佳的()材料。
24.番红花于每年()月中旬至()月上旬开花。
25.红花因含()和(),是优良的天然色素。
二、填空题226.特用经济作物生物学特性各异,容易搭配()、()、()种,合理利用土地。
27.有的药材为一些地区的地道药材,如川芎、()枸杞、()当归、()大黄。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

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2作物栽培学复习资料1、作物产量(yield)是指单位面积作物产品器官的数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
2、生物产量(biological yield)是指作物在一定的生育阶段或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所积累的干物质总量,即作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各器官干物质的总重量。
3、经济产量(economic)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数量。
一般所指的产量是经济产量。
4、收获指数(harvest index)也称经济系数,是指作物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比值,反映了作物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
5、源(source)是指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同化物的供应。
6、库(sink)是指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7、作物群体(crop population)是指同一块地上的作物个体群,包括单作群体和复合群体两大类。
8、产量构成因素的相互关系:① 存在制约关系,因此要获得高产,必须使产量构成的各个因素在一个最佳的组合。
② 相互补偿作用,即后形成的产量因素可以补偿前期形成的产量因素的不足 9、源、库、流三者的关系:①源是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源充足可以促进库的发展,库大又能提高源的能力;②库和源的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用;10、流的主要器官:叶、鞘、茎中的维管系统,其中同化运输的途径是韧皮部,韧皮部的薄壁组织是运输同化物的主要组织。
11、作物群体的自动调节:①在地上部分的植株是争取光合营养;② 地下部分的根系争取水和矿质营养。
12、自动调节(self adjustment)是通过个体对变化着的环境条件的反应而发生的,包括植物对刺激的感受性、传递和反应。
13、作物的群体结构(population structure):组成这一群体的各个单株及总叶面积、总茎数、总根重在空间的分布和排列的动态情况。
14、影响作物群体结构及物质生产的因素:①株型(plant type):植物体在空间的存在样式适当密植、不倒伏、生物产量大、收获指数高②种植密度(planting density)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成线性提高,达到一定密度时产量达到最大。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2、光补偿点: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对等时(即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
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1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11、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12、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13、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14、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15、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6、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17、“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18、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9、光周期: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20、“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温度三基点2、冻害3、作物需水临界期4、复种5、间作6、基本耕作7、杂草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感化B.补偿能力C.彼此抑制D.彼此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XXX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B.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B.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总计15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牢固流沙E.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花芽分化期D.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原生质被撕裂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用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复习资料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包括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2、光补偿点:把植物的光合积累与呼吸消耗相对等时(即表观光合强度等于零时)的受光强度。
3、生物产量:是植物一生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净的干物质重量4、涝害:指长期持续阴雨,致使地表水泛滥淹没农田或田间积水,或土壤中水分过多缺乏氧气,根系呼吸减弱,最终窒息死亡。
5、发芽率:是指种子在规定期限内,能正常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6、特用经济作物:对人类有特殊利用价值的,为人类栽培的植物。
7、光饱和点:把植物的表现光合强度处于最大值时的植物受光强度。
8、春化作用: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
9、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1g干物质时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10、“源”:指产品器官中积累的光合产物(营养物质)的来源,凡绿色器官都是光合产物的“源”,同时也是能量的“源”。
11、温度三基点:最适点、最低点、最高点12、温周期现象: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变化呈同步的现象。
13、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发育的某一阶段的形成受光周期的影响。
14、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15、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6、春化作用现象:指有低温诱导的影响而促进植物发育的现象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17、“流”:指通过输导组织,由“源”流向“库”的可溶性物质的液流,主要指有机物质,同时带有能量。
18、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19、光周期:一天中,日出至日落的理论日照时数20、“库”:指贮存光合产物,同时也指贮存了能量的器官。
21、光合强度:常用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22、无性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基、叶等)培育成独立的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23、临界日长:指凡能引起长日照植物开花的最小日照长度和短日照植物的最大日照长度。
24、经济产量:即常说的产量,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原级获的有经济价值的主产品器官的重量。
25、有性繁殖:由雌雄配子交配后所形成的种子通过一定的培育过程产生出新植物个体的繁殖方法。
26、叶面指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总的叶面积。
27、光合强度:常用单位叶面面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数量。
28、光合生产率:用每平方米叶面积在较长时间内(一昼夜或一周)增加干重的克数。
29、发芽势:种子在发芽试验初期,规定的较短时间内发芽的种子数占其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30、种子休眠:把有生命力的种子(或繁殖体)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正常萌发出苗或推迟萌发出苗的现象叫做休眠。
二、单项选择:1、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是(A )A、花芽分化B、开花C、分枝D、现蕾E、结果2、能加速长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光是(C )A、蓝紫光B、日光C、红光D、紫外光E、红外光3、作物的需水量的表示是(B )A、克数B、蒸腾系数C、毫升数D、蒸腾量E、均不是4、氮素营养临界期多表现在(B )A、盛花期B、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折期C、幼苗期D、营养生长茂盛期E、成熟期5、含生物碱的植物多属(B )A、碳水化合物类B、蛋白质类C、脂肪类D、皂甙类E、均不是6、耐寒作物有(C )A、罗汉果B、刀豆C、贝母D、菘蓝E、曼陀罗7、能加速短日照作物的生长发育,而延长长日照作物生长发育的光是(B )A、红光B、蓝紫光C、日光D、绿光E、橙光8、大多含鞣质(单宁)、油脂、树脂及树胶等的植物代谢类型为(A )A、碳水化合物类B、蛋白质类C、C3型D、景天科型E、C4型9、以营养器官为产品的作物,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是(C )A、种子萌发期B、幼苗期C、营养生长期D、开花期E、结果期10、以籽粒为主产物的作物,水分临界期在(E )A、根旺长期B、茎旺长期C、叶旺长期D、盛花期E、生殖器官发育期11、一般含挥发油的药材烘干温度为(A )A、30℃B、20℃C、50℃D、80℃E、60℃12、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转折点是(A )A、花芽分化B、开花C、分枝D、现蕾E、结果13、红光有利于这类化合物的合成:( B )A、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C、花青素D、糖分E、维生素14、土壤中缺乏任何一种元素都会使需水量增加,但影响最小的元素是(C )A、磷B、氮C、钙D、钾E、硫15、含生物碱的植物多属(B )代谢类型A、碳水化合物类B、蛋白质类C、脂肪类D、皂甙类E、均不是16、由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向低纬度或低纬度或低海拔地区引种作物时,往往会出现( A )A、生育期缩短B、不开花C、生育期延长D、发育不好E、不结果F、没有什么影响17、磷素营养临界期大多作物表现在(A )A、幼苗期B、营养生长期C、生殖生长期D、开花期E、成熟期18、对于长日照作物来讲,最重要的是( B )A、黑暗B、光照C、水分D、肥料E、温度19、在生态因子中人为因子不包括( E )A、栽培措施B、田间管理C、人工施肥D、病虫害防治E、下雨20、鞣质(单宁)、油脂、树脂及树胶等的植物代谢类型为(A )A、碳水化合物类B、蛋白质类C、C3型D、景天科型E、C4型21、在生态因子中人为因子不包括( E )A、栽培措施B、田间管理C、人工施肥D、病虫害防治E、下雨22、冷害是指在生长季节内(C)的低温对作物的伤害。
A、4℃以上B、4℃以上C、0℃以上D、0℃以下E、均不是23、下列植物中,不需春化就能发芽的植物是( E )A、人参B、三七C、西洋参D、萝卜E、丝瓜24、( B )的光照射植物,可使植物节间变短而粗A、长波长B、短波长C、红光D、蓝紫光E、红外线25、以营养器官为主产物的作物,水分临界期在( A )A、根、茎、叶旺盛期B、生殖器官发育期C、苗期D、根、茎、叶初发期E、作物成熟期26、耐热作物有(A )A、罗汉果B、萝卜C、细辛D、百合E、颠茄三、多选题:1、库”的积累,决定于(B、C、D )A、种植技术B、光合产物的消耗C、光合产物的运转C、光合产物的分配E、器官的大小2、有利于蛋白质类的植物代谢,在生产上可加强(A、E )A、N营养B、P营养C、K营养D、创造潮湿环境E、适当创造干旱条件3、影响特用经济作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因素有(A、B、C、D、E)A、基因型种类的品种B、植物体不同器官组织C、个体发育时期D、物候期E、环境条件4、速效性肥料有(A、B、E )A、人粪尿B、尿素C、厩肥D、土杂肥E、硫酸胺5、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的有(A、B、C、D )A、味连B、三七C、人参D、西洋参E、当归6、下列方法哪些属营养繁殖(A、C、D、E )A、珠芽繁殖B、播种育苗C、叶插D、压条E、嫁接7、在下列植物中,哪些植物是耐热性植物(C D E )A、人参B、萝卜C、丝瓜D、罗汉果E、刀豆8、含易溶于水或遇热易分解的芳香油生产上多用( B C D E )进行浸提。
A、水B、乙醚C、苯D、乙醇E、石油醚9、“源”的形成,决定于(A、B、C )A、光合面积B、光合强度C、光合时间D、光合产物的消耗E、种植技术10、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类型的植物代谢在生产上可加强以下管理(B、C、D )A、N营养B、营养C、K营养D、创造潮湿环境E、适当创造干旱条件11、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有(A、B、C、D、E )A、摘心打杈B、摘蕾摘叶C、整枝压蔓D、疏花疏果E、修根12、种子具有休眠特性的作物有(A、B、C、D )A、味连B、三七C、人参D、西洋参E、当归13、从国外引进并栽培成功的药材有( B C )A、人参B、西洋参C、番红花D、杜仲E、地黄14、气候因子包括了以下要素( B C D E )A、海拔B、温度C、湿度D、降雨E、雷电15、下列植物中属耐寒作物的是(ABDE )A、人参B、细辛C、罗汉果D、百合E、贝母16、阴生植物有( A B C D )A、黄连B、细辛C、天南星D、三七E、麦冬17、影响作物光合能力的内因包括(C D E )A、温度B、CO2C、作物的遗传性D、叶片的状况E、物质运转的源库关系20、属于营养繁殖的有(A、B、C、D、)A、压条B、块茎繁殖C、珠芽繁殖D、组织培养E、层积催芽21、打破种子休眠的技术包括有(abcde )A、浸种处理B、机械损伤种皮C、药剂处理D、冰冷处理E、层积处理22、特用经济作物在生产中,防霜防寒的措施有(abcde )。
A、促进早熟B、灌水、施肥C、覆盖、包扎、培土D、熏烟E、调节播种期23、川产地道药材有(A、B、C、D、E )A、川芎B、麦冬C、川牛膝D、附子E、黄连24、产于西北的药材有(A、B、D )A、宁夏枸杞B、当归C、三七D、紫草E、金银花25、甘草主产于(B、C、D )A、四川B、新疆C、内蒙古D、甘肃E、西藏26、生态因子包括(A、B、C、D、E )A、气候因子B、土壤因子C、地形因子D、生物因子E、人为因子27、特用经济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大量元素是(C、D、E)A、FeB、Mn C 、N D、P E、K28、迟效性肥料有(A、D、E )A、厩肥B、尿素C、人粪尿D、土杂肥E、磷肥四、简答题:1、依药用植物的特点,其分布共分为几大区?其并说出各区的药材代表。
(P2)2、生态因子间是怎样相互联系而产生综合作用的?(P10)3、简要说出耐寒作物的特点。
(P12)4、高产对“源”有什么要求?(P29)5、简述特用经济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肥量。
(P24)6、高产对“库”有什么要求?(P30)7、什么是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P34)8、育苗移栽有哪些优点?(P56)9、高产对“库”有什么要求?(P30)10、温度过低为什么会使作物产生伤害?(P13)11、为什么说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不同?(P15)12、简述特用经济作物的品质含义(P34)13、打破种子休眠有哪些技术?(P41)14、简述酿热温床法的操作步骤。
(P57)15、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基本特点。
(P10~11 6点)16、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区别?(P38)17、进行植株调整有何好处?(P64)18、对阴生植物,在栽培上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遮荫。
(P65~66)19、从香料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哪些?(P72)五、论述题:1、请从温度的角度,阐述合理安排特用植物的播期和科学管理的依据。
(P12)(18分)2、运用光周期理论,阐述在引种特用经济作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P16)3、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有哪些?怎样才能克服?(P40~41)4、提高特用经济作物产品品质途径有哪些?(P37~38)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一、单选题:1、药用植物人参的主产地为(E )A、广东B、四川C、江西D、河北E、吉林2、黄连的主要有效成为是( C )A、黄连碱B、药根碱C、小檗碱D、黄柏酮E、微量元素3、味连的原植物为( A )A、黄连B、三角叶黄连C、云南黄连D、凤尾连E、均不是4、为天麻的种子发芽提供营养源的是( B )A、蜜环菌B、萌发菌C、粪水D、磷肥E、钾肥5、番红花的入药部位是( C )A、花B、花瓣C、雌蕊D、雄蕊E、全株6、薏苡是( C )A、旱生作物B、水生作物C、沼泽作物E、耐寒作物 E、耐热作物7、药用植物附子的主产地为(C )A、黑龙江B、云南C、四川D、贵州E、湖南8、三角叶黄连又称( D)A、鸡爪连B、味连C、云连D、雅连E、均不是9、天麻与蜜环菌的关系是( B )A、寄生B、共生C、腐生D、A与C D、均不是10、番红花的繁殖器官是( C )A、种子B、块根C、球茎D、块茎E、茎芽11、药用植物枸杞主产(D )A、四川B、贵州C、云南D、宁夏E、广西12、雅连的栽培地多选在海拔( C )A、1200mB、800mC、1800m以上D、500m以下E、均可13、杜仲从定植到收获应需经( B )A、3—5年B、10—15年C、2—3年D、7—8年E、4—6年14、菊花为(A )A、短日照植物B、长日照植物C、中间型植物D、阴生植物E、半阴半阳植物15、西洋参原产( A )A、美国和加拿大B、韩国C、日本D、中国E、东南亚16、味连的收获期多为( C )A、5年B、3年C、6年D、4年E、7年以上17、黄连为( C )植物A、喜阳B、耐阴C、喜阴D、水生 E 、沼泽性二、多选题:1、川产地道药材有(A、B、C、D、E )A、川芎B、麦冬C、川牛膝D、附子E、黄连2、味黄连的生产地必需具备以下条件(A、C、D、)A、海拔1200~1800mB、年最高温度40C0C、空气湿度在80%~85%D、透光率在20%~80%E、黏壤土3、药用植物枸杞主产(D )A、四川B、贵州C、云南D、宁夏E、广西三、简答题1、如何防治薏苡的黑穗病?(P159)2、简要说出人参的不同加工品(山参、园参、生晒参、红参、白参、糖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