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和情感。
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主要内容的一个浓缩。
,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生命》、《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开篇点题”和“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为完毕)开篇点题——代表性的作品有《土地的誓言——七年级下册9课》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理怀着炽痛的热爱。
《观舞记——七年级下册19课》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诗人、画家、作曲家、文字卒章显志——代表性的作品有《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文章题目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而又状景、抒情。
在抒情的基础上,笔锋一转,写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一下子把文章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章中用的也是卒章显志的写法。
英国劳伦斯的《鸟啼》中也出现过此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结尾也用到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音乐巨人贝多芬》、《最后一课》、《斑羚飞渡》3、分析文章中抒情、议论的语句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章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归纳文章两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内容的鲜明对比中发现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无比的厌恶的中心。
提炼中心思想方法

提炼中心思想方法提炼中心思想的方法——透过表面分析本质考生通过对各段之间、各段与全篇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达到思想认识上的系统化,再通过整体系统的抽象和概括,就水到渠成的在脑海中归纳出了材料的中心思想。
由此,考生完成了由表象向本质的过渡。
每个材料的提出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或赞成什么,或批判什么,或宣传某种思想观点,或驳斥某些观点,或介绍什么事件,或传播什么知识,或抒发什么感情……总之, 无论其从哪种角度来阐述,无论什么材料都有一个中心思想。
要归纳概括中心思想,必须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抓住本质,进行概括。
中心思想通常有以下几种总结方式:(1)标题是主题;(2)文章开篇提示主题;(3)文章结尾提示主题;(4)关键语句提示主题;(5)通过材料结构、内容的分析归纳出中心思想。
以【例文】为例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一起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
主要是通过对医院出售高价药这一事实的调查,论述了中间商通过对医生的折扣让利达到为自己牟取暴利的目的,医生受“提成”的诱惑而强行要求患者服用高价药品。
1.淘汰法最适合单选题。
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次加以否定。
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
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
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3.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
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项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
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
4.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写人作文

阅读知识讲解一、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人的文章:找出主要人物(谁+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记事的文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二、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
3)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1)课文写了()表达了()。
2)课文写了()赞美了(3)课文写了()说明了()。
4)课文写了()告诉了()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例文讲解一个巴掌拍响的人生她是一个黑人的女孩。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小儿麻痹症。
她的左腿瘫痪,只能病卧在床,失去了儿童应有的欢乐和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也与日俱增,她甚至拒绝所有人的靠近。
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成了她的好伙伴。
老人非常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的故事。
一天,她被老人用轮椅推着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
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那是一个初春,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
老人对她笑了笑:“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
你一样能站起来的!”那天晚上,女孩给父亲写了一张纸条,贴到了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那之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
9岁那年,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金属架,试着走路。
蜕变的痛苦是痛及筋骨的。
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
她又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从11秒18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飞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会女子百米冠军。
公文观点提炼三步法

公文观点提炼三步法
公文观点提炼的三步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领导意图确定主旨。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深入理解和领悟领导的意图和期望,根据领导的目标和方向确定好主旨句。
主旨句是公文的灵魂,它反映了公文的写作目的和立场,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了公文的主题和方向。
第二步,着眼全局。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跳出局部,放眼全局,考虑公文的背景、环境和相关政策规定,使得公文的具体内容和观点符合整体的总路线、总目标、总政策。
第三步,关注变化趋势和创新。
在这一步中,我们要采用向前看的分析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关注未来的趋势和发展方向,使公文具有超前性、发展性和辩证性。
同时,我们要善于发现新的想法和思路,借鉴他人的智慧和经验,不断创新和改进公文的内容和观点,使公文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总的来说,公文观点提炼的三步法是一种高效的公文写作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领导的意图。
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践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来提高公文观点提炼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阅读一些相关的公文写作指南和优秀的公文,从中汲取灵感和技巧。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公文写作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和分享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
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阅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娱乐,我们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然而,阅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被篇章的长篇大论所困扰,不知道如何抓住其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您更好地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首先,要理解主旨和中心思想的概念。
主旨指的是篇章、段落或句子传达的核心含义,是作者的主要观点或立场。
而中心思想则是整个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作者想要通过阐述和论证来传达的主题或中心内容。
要想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首先需要进行整体把握。
在开始阅读之前,可以先浏览一遍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部分,从中获取一些关键词和关键信息。
这些关键词和信息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初步了解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其次,要善于运用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标记法、批注法或摘录法来记录关键词、关键句和关键段落。
通过标记和批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内容。
同时,还可以使用其他阅读技巧,如预测、推理和概括等,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旨和中心思想。
另外,要注重上下文的联系。
阅读材料往往是由一系列紧密相关的句子或段落组成的,因此,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句子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连贯性。
通过理解上下文的联结和推导,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此外,要善于总结和归纳。
在阅读完一段或一篇材料之后,可以尝试将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其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要观点,更准确地捕捉到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最后,要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
阅读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会逐渐熟悉不同类型的篇章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更容易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要想掌握阅读中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我们可以从整体把握、运用阅读技巧、注重上下文联系和总结归纳等方面进行努力。
中心思想怎么写范文

怎样写文章的中心思想(2)从材料中归纳。
我们头脑中积累了很多材料。
这些材料有很多是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
当我们选择了一些作文材料,而苦于没有中心思想的时候,就可以从材料中总结归纳中心思想。
(3)从生活中提炼。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可以从多彩的生活中,提炼出中心思想。
比如,我们在冬季会经常遇到下雪的情景。
我们在赏雪时,思想感情也会有所变化。
下面的这种感觉,我们似乎都有过。
雪下起来了。
起初,下的是雪粒,好像半空中有个人抓把白糖一把一把地往下撒。
不一会儿,雪就下大了小雪粒变成了雪片,像鹅毛似的轻轻飘,慢悠悠地落下来。
望着这样的雪景,人们一定会有感受:雪美,生活美,我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这就是人们从生活中提炼的中心思想。
用这一思想去写作,写出的文章必定有浓厚的思想感情。
怎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怎么写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可先通过分析文章的标题,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出文章中心。
3、分析首段,确定中心。
文章常常开篇点题,分析开篇的语句、段落,往往可以把握文章主题。
4、分析结尾,总结中心。
篇尾点题也是为文之法,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往往在结尾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的中心,可细心品味文章的结尾,结合文章的内容,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
6、抓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
一般的记叙文,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中心句或重点句,要抓住这些中心句或重点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
7、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
要先把每一段的意思概括出来,在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出文意的中心。
9、综合分析,把握中心。
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怎样写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概括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提炼与的方法: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
概括记叙文中心的主要方法有: 1、分析文题,概括中心。
怎样提炼文章中心思想

教案参考怎样提炼文章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就是一篇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或者是所要阐明的观点,讲清的道理,抒发的情感。
简而言之就是文章的主旨。
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理解的考试命题,大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设置的。
所以说抓住文章中心,是正确解析考题的关键所在。
那么,怎样把握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呢?方案一1、看文章的题目有些文章,它的题目本身就揭示了中心思想或是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
从题目可以看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反映了什么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并把这些回答连接起来,就概括出了中心思想。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题目知道文章是围绕“炸”而展开。
舍身的意思是舍弃自己的身体,从而知道题目的意思是董存瑞为炸暗堡而献出自己的生命。
它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歌颂了董存瑞忠于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精神。
还有《劳动最有滋味》、《伟大的友谊》、《为人民服务》等。
2、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一篇好的文章,为了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题旨,通常在开头或结尾处,有点明中心的句子或段落。
一般来说,在开头有首领文章的作用,在文章的结尾有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分析好这些开头和结尾就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例如:老舍的《养花》中的结尾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这个结尾既总结养花的乐趣又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3、看文章的中心句文章的中心句是文章思想感情集中的反映,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往往直接点明中心思想。
找准了中心句,就可以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那么文章的中心句通常出现在什么地点呢?比较常见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如《詹天佑》开头写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综观全文不难看出:全文紧紧围绕着“爱国”和“杰出”来写的,“爱国”和“杰出”正简洁、深刻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
出现在开头有总起文章的作用。
又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结尾有一句话是:“的确的,伯父就是这样的人,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作文如何确立中心思想

作文如何确立中心思想很多孩子反应,我觉得我的作文写得挺好的呀,为什么老师给我的分那么低呢?这里不得不说,有一个情况就是“跑题”。
现在郑州小升初的作文题目,基本上都是命题作文,就算是半命题作文也是有中心思想的。
如果偏离了中心思想,不管文章写得多有条理,词句用的多优美,都不会得高分的。
那么,该如何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确立中心思想的方法,供的同学们学习:1、比较和选择有些题目可以表达作者多种的意图,写之前应对各种意图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意义较深刻的一种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不同的意图要用不同的事情来表达,不同的事情表达不同的意图。
确定中心思想应与选择材料同时进行考虑。
确定中心思想有深浅高低之分,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通过比较,确立较深刻的一种意义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分析和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从作者所占有的具体材料提炼出来的,它反映作者的认识水平与思想水平,反映作者分析、概括的能力。
只有准确、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好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
记事的文章,要抓住事情的特点,着力于事情“意义”的探求。
古今中外的文章家都讲究确定中心思想。
刘勰说:“才之能通,必资晓术。
”(《文心雕龙。
总术》)要想使才思通达,确定中心思想深刻而新颖,重要的是要锻炼自己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此外还必须通晓确定中心思想的技巧与方法。
3、对比法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了比较,就有鉴别;有了比较,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
鲁迅《“友邦惊诧”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了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枪毙人民,他们不惊诧。
中国国民党统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戳,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
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在这里,作者将国民党政策“友邦人士”的两种态度一比较,就撕掉了他们“文明”的面具,淋漓尽致地揭露了他们的罪恶嘴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和情感。
1、分析文章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是主要内容的一个浓缩。
,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
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生命》、《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研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开篇点题”和“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卒”为完毕)
开篇点题——代表性的作品有
《土地的誓言——七年级下册9课》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理怀着炽痛的热爱。
《观舞记——七年级下册19课》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诗人、画家、作曲家、文字
卒章显志——代表性的作品有
《岳阳楼记》开头先说写文章的缘由,再概括地描写巴陵胜景,然后再详细描写两景两情,最后以议论带抒情的方法收笔,突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
文章题目虽是“岳阳楼记”,但不仅是记叙、说明,而又状景、抒情。
在抒情的基础上,笔锋一转,写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求索,以“卒章显志”作结,一下子把文章提到一个很高的境界。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文章
中用的也是卒章显志的写法。
英国劳伦斯的《鸟啼》中也出现过此词。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结尾也用到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突出文章的主旨。
《音乐巨人贝多芬》、《最后一课》、《斑羚飞渡》
3、分析文章中抒情、议论的语句
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章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
有些文章的中心隐含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综合归纳,才能把握文章的中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归纳文章两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内容的鲜明对比中发现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无比的厌恶的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略点,研究其处理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
如《社戏》详写去赵庄看戏和看完戏回家路上的场景,略写社戏的表演内容,文章标题虽为社戏,但作者的重点在于表现童年时代换了无忧的美好生活,这样就抓住文章的中心了。
详写部分是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真正要表达的中心用的笔墨甚少,有时详细描写部分才是中心部分,要学会拿捏。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需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必须联系国民党独裁反动统治时期这一历史背景,才能准确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所具有的特殊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