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合集下载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营养物质是指在生物体内具有生命活动必需特性的化合物,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4大类。

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
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蛋白质能够被消化分解后,在
体内会被代谢转化成氨基酸,经过生物糖、脂肪和其它生物体的代谢,它能被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也能被消化分解后,通过氨基酸和其它营养物质的代谢,转变成蛋白质。

2、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转换:脂肪可以通过氧化和分解,把三
酸甘油脂转变成三酰甘油和水,而从三酰甘油又能转变成乙酰辅酶
A和乙醛,而乙酰辅酶A也能被转变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转变过程通常称为Beta酸氧化反应。

3、蛋白质和脂肪的转换:蛋白质可以分解出氨基酸,而氨基酸
又可以在体内利用葡萄糖或脂肪进行二次氧化,把氨基酸转换成脂肪,而脂肪也可以被氨基酸氧化分解,转换为蛋白质。

- 1 -。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天才在于勤奋,聪明在于积累。

本文将复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包括一个知识网络、两种反应条件、四种离子检验和六种物质性质。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网络图,其中包括酸、碱、盐、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这个网络图可以用八圈图表示。

其次,我们需要理解两种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

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记忆口诀:两条纵线通到底,四条横线相联系,六条交叉成网络,17条规律要牢记。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

(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最后,我们需要应用以上规律,总结出制盐的十种方法,包括:(2)~(16)。

举个例子,现有石灰石、水、碳酸钠,我们可以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 2NaOH →Na2CO3 + Ca(OH)2.总之,掌握这些知识,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例2:用锌粒、盐酸、氧化铁、硫酸铜为原料制取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Zn + 6HCl → 2FeCl3 + 3ZnCl2 + 3H2OFeCl3 + Zn → Fe + ZnCl22Fe + 3H2SO4 → Fe2(SO4)3 + 3H2Fe2(SO4)3 + 6Zn → 3ZnSO4 + 2Fe + 3ZnSO4 + 3H2O例3:试用七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氯化锌,化学方程式为:1.Zn + 2HCl → ZnCl2 + H22.Zn + 2HNO3 → Zn(NO3)2 + H2O3.Zn + 2H2SO4 → ZnSO4 + 2H2O + SO24.Zn + 2H3PO4 → Zn(H2PO4)2 + H25.Zn + 2CH3COOH → Zn(CH3COO)2 + H26.Zn + 2HCOOH → Zn(HCOO)2 + H27.Zn + 2HCl + 2NaCl → ZnCl2 + 2NaCl + H2例4:氯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和硫酸镁四种物质,都可以跟某物质反应生成同一物质X,X的化学式为Mg(OH)2,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1.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2.Mg(OH)2 + 2HCl → MgCl2 + 2H2O3.MgCO3 + H2SO4 → MgSO4 + H2O + CO24.Mg(OH)2 + H2SO4 → MgSO4 + 2H2O强化试题:一.写出下列一系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得重复)1.(1) Na + Cl2 → 2NaCl2) Mg + 2HCl → MgCl2 + H23) Fe + CuSO4 → FeSO4 + Cu4) CaCO3 → CaO + CO25)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6) 2Na + 2H2O → 2NaOH + H27) 2H2 + O2 → 2H2O8) C2H5OH + 3O2 → 2CO2 + 3H2O2.(1) Fe + S → FeS2) Cu + 2AgNO3 → Cu(NO3)2 + 2Ag3)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4) Mg + 2H2O → Mg(OH)2 + H25) 2KClO3 → 2KCl + 3O26)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7) 2FeCl3 + SnCl2 → 2FeCl2 + SnCl48) 2H2SO4 + Na2CO3 → Na2SO4 + 2CO2 + 2H2O9) CaO + H2O → Ca(OH)210) CH4 + 2O2 → CO2 + 2H2O11) 2Na + 2H2O → 2NaOH + H212) 2HCl + Mg → MgCl2 + H213) 2K + 2H2O → 2KOH + H214) 2H2 + O2 → 2H2O3.(1)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2)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3) 2KClO3 → 2KCl + 3O24) 2H2O2 → 2H2O + O25) 2Na + 2H2O → 2NaOH + H26) 2HCl + Zn → ZnCl2 + H27) 2HNO3 + Mg → Mg(NO3)2 + H2O8) Fe + 2HCl → FeCl2 + H29) 2Na + Cl2 → 2NaCl10) 2H2 + O2 → 2H2O11)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12) CaO + H2O → Ca(OH)213) 2K + 2H2O → 2KOH + H214) 2H2 + O2 → 2H2O二.按照反应类型,根据给出的下列物质完成化学方程式1.现有碳酸钙、镁条、盐酸、氧气1)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2) 2Mg + O2 → 2MgO3) Mg + 2HCl → MgCl2 + H24) CaC O3 → CaO + CO22.从铁、生石灰、硫酸铜溶液、烧碱溶液、水和空气中,按下列要求选择反应1) Fe + CaO → FeO + Ca2) CuSO4 + Ca(OH)2 → Cu(OH)2 + CaSO43) 2NaOH + CO2 → Na2CO3 + H2O4) 2NaOH + Fe → Na2FeO2 + H2O3.碱式碳酸铜、石灰石、盐酸、镁条、空气1) CuCO3·Cu(OH)2 + 2HCl → CuCl2 + CO2 + 3H2O2) CaCO3 → CaO + CO23) Mg + 2HCl → MgCl2 + H24) CuCO3·Cu(OH)2 → 2CuO + CO2 + H2O4.从铁、氧气、氢氧化钡、稀硫酸、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1) Fe + O2 → FeO22) 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3) 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4)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5.用氢、碳、氧、铜、氯五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1) Cu + H2SO4 → CuSO4 + H22) C + O2 → CO23) 2H2 + O2 → 2H2O4) H2 + Cl2 → 2HCl1.制取XXX的两种方法:方法一:使用氢氧化钾和稀盐酸反应制取KOHKOH + HCl → KCl + H2O方法二:使用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制取KOH2KOH + H2SO4 → K2SO4 + 2H2O3.制取难溶性碱的方法:使用高锰酸钾和铁屑/铜粉反应制取难溶性碱2KMnO4 + 3Fe → 5Fe2O3 + K2MnO4 + 2MnO2 + 3O22KMnO4 + 5Cu → 2KOH + 5CuO + 2MnO2 + 3O24.制取可溶性碱的方法:方法一:使用生石灰和硝酸反应制取烧碱Ca(OH)2 + 2HNO3 → Ca(NO3)2 + 2H2O方法二:使用石灰石和纯碱以及水反应制取烧碱CaCO3 + 2NaOH → Na2CO3 + Ca(OH)2Ca(OH)2 + 2NaOH → Ca(OH)2 + Na2O + H2O5.制取硫酸亚铁的方法:方法一:使用锌粒和硫酸铜反应制取硫酸亚铁Zn + CuSO4 → ZnSO4 + CuFeSO4 + Zn → ZnSO4 + Fe方法二:使用盐酸和氧化铁反应制取硫酸亚铁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FeCl3 + Zn → Fe + ZnCl26.制取硫酸亚铁的三种方法:方法一:使用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Fe + Na2SO4 → Na2Fe(SO4)2方法二:使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制取硫酸亚铁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Fe + CuSO4 → FeSO4 + Cu方法三:使用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制取硫酸亚铁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Fe + FeSO4 → Fe2(SO4)37.制取氢氧化铁的方法:使用氧化铁和生石灰反应制取氢氧化铁Fe2O3 + 3Ca(OH)2 → 2Fe(OH)3 + 3CaO8.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 + Mg → Mg(OH)2 + Na2NaOH + 2SO3 → Na2SO4 + H2O2NaOH + CO2 → Na2CO3 + H2O2NaOH + O2 → Na2O2 + H2O9.化学反应方程式:水 + 硝酸银溶液→ AgNO3氯化钡溶液 + 硫酸锌溶液→ ZnSO4 + BaCl2稀硫酸 + 烧碱→ Na2SO4 + H2O纯碱 + 盐酸→ NaCl + H2O10.化学反应方程式:1)Ca(OH)2 + HCl → CaCl2 + 2H2O2)Ba(OH)2 + H2SO4 → BaSO4 + 2H2O 1.生成不支持燃烧气体的反应:2HCl + Zn → ZnCl2 + H2↑2.中和反应生成蓝色溶液:HCl + NaOH → NaCl + H2O3.生成硝酸镁的中和反应:Mg(OH)2 + 2HNO3 → Mg(NO3)2 + 2H2O 4.可溶性碱参加的中和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5.有沉淀生成的酸和盐的反应:2HCl + Ba(OH)2 → BaCl2↓ + 2H2O6.生成硝酸钡的酸和盐的反应:HNO3 + Ba(OH)2 → Ba(NO3)2↓ + 2H2O 7.难溶盐和酸的反应:HCl + AgCl↓ → AgCl(s) + H2O8.易溶盐和酸的反应(有气体生成):HCl + ZnS → ZnCl2 + H2S↑9.有蓝色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10.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11.生成烧碱的复分解反应: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12.生成氢氧化镁的复分解反应:MgCl2 + 2NaOH → Mg(OH)2↓ + 2NaCl13.有双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14.生成硫酸钡的两种盐的反应: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15.生成氯化银的两种盐的反应:NaCl + AgNO3 → AgCl↓ + NaNO316.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一种金属:2HCl + Mg → MgCl2 + H2↑选择适当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1.两种物质反应,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生成:2HCl + Zn → ZnCl2 + H2↑2.两种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HCl + Cu(OH)2 → CuCl2 + 2H2O置换反应:1个复分解反应:2个1.实验室制氢气:Zn + 2HCl → ZnCl2 + H2↑2.生成碱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Ca(OH)2 → CaO + H2O3.有浅蓝色难溶物质生成的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4.生成一种剧毒气体的反应:XXX → NaCl + XXX↑生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2H2 + O2 → 2H2O2.氧化铜作氧化剂的置换反应:CuO + H2 → Cu + H2O3.有氯化银和硝酸生成的复分解反应:AgCl + HNO3 → AgNO3 + HCl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240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201211)讲解

240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转化关系(201211)讲解

2、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OH一 ,
所以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那些物质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请写 出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碱+酸——盐+水 碱+某些盐——新碱+新盐
3、你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有盐生成的?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
Ca(OH)2+ NH4NO3=
2H2O
注意: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
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中必须有难溶物或容易挥
发的碱(NH3·H2O)
7、酸1+盐1==酸2+盐2 例:CaCO3+2HCl==CaCl2+H2O+CO2↑
请你练习下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Cl+l+AAggNNOO3=3===AgCl↓+HNO3 HH2S2SOO4+4+BBaaCCl2l=2===BaSO4↓+2HCl BBaaCCOO3+3+2HHNNOO33====Ba(NO3)2+H2O+CO2↑
盐+酸——盐+酸 盐+碱——盐+碱
Fe2O3+6HCl==FeCl3+3H2O 盐+盐——新盐+新盐
HCl+NaOH==NaCl+H2O 盐+金属——新盐+金属
Ca(OH)2+CO2==CaCO3↓+2H2O
Na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Ca(OH)2==CaCO3↓+2NaOH CuSO4+BaCl2==BaSO4↓+CuCl2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

物质的特殊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1.直线型转化关系 A ――→XB ――→XC (1)X 为O 2Na ―→Na 2O ―→Na 2O 2N 2―→NO ―→NO 2或NH 3―→NO ―→NO 2 S ―→SO 2―→SO 3或H 2S ―→SO 2―→SO 3 C ―→CO ―→CO 2或CH 4―→CO ―→CO 2 醇―→醛―→羧酸 (2)X 为CO 2NaOH ――→CO 2Na 2CO 3――→CO 2NaHCO 3 (3)X 为强酸,如HClNaAlO 2――→HClAl(OH)3――→HClAlCl 3 Na 2CO 3――→HClNaHCO 3――→HClCO 2 (4)X 为强碱,如NaOH AlCl 3――→NaOHAl(OH)3――→NaOHNaAlO 2 2.交叉型转化3.三角型转化4.注意反应形式与物质的关系,特别是置换反应 (1)金属―→金属:金属+盐―→盐+金属,铝热反应。

(2)金属―→非金属:活泼金属+H 2O(或H +)―→H 2,2Mg +CO 2=====点燃2MgO +C 。

(3)非金属―→非金属:2F 2+2H 2O===4HF +O 2,2C +SiO 2=====高温Si +2CO ↑,C +H 2O(g)=====高温CO +H 2,X 2+H 2S===2HX +S ↓。

(4)非金属―→金属,用H 2、C 冶炼金属。

通过反应形式梳理化学反应,培养归纳、整理的能力。

5.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 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 2和C 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酸碱盐之间的转换

酸碱盐之间的转换

氧化物的性质
2.化合反应: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SiO2+CaO=CaSiO3 3.与酸碱反应 盐
(1).碱 + 酸性氧化物 盐+水 CO2+2NaOH=NaCO3+H2O (2)酸 + 碱性氧化物 盐+水 CuO+2HCl=CuCl2+H2O
二、各类物质间的转化
1.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Ca C CaO CO2 Ca(OH)2 H2CO3 CaCO3 CaCO3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总结反应规律 (1)2Na + Cl2== 2NaCl (2)CaO + SiO2== CaSiO3 (3)CO2 + Ca(OH)2== CaCO + H O 3 2 (4)CuO + H2SO4== CuSO4 + H2O (5)NaOH + HCl== NaCl + H2O (6)H2SO4 + BaCl2== BaSO4 + 2HCl (7)NaCl + AgNO3== AgCl + HNO3 (8)3NaOH + FeCl3== Fe(OH)3 + 3NaCl (9)Zn + 2HCl== ZnCl2 + H2 (10)Fe + CuSO4== Cu + FeSO4
新酸 + 新盐
一、性质
碱的通性
1.碱使紫色石蕊变蓝,物色酚酞变红
2.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3.酸 + 碱 盐+水
盐+水
4. 碱 + 某些盐 (可溶) (可溶)
新碱 + 新盐

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

2H2O22H2O+O2↑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相互转化关 系图
2.按照反应类型研究物质的转化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根据化学 反应的特征,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 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请根据所学 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2 +4 -2
0 △ +2 C 项中MnO2+4HCl (浓)=====MnCl2+Cl2↑ +2H2O,化合价有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D 项中 NaCl(s)+H2SO4(浓)===== NaHSO4 + HCl↑为复分解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4 -1
【答案】
BC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 原反应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 的说法太绝对,因为有些化合物 间的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选项的 B 说法也不正确,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 石的反应,它既不是四种类型的反应,也不是 氧化还原反应。对 C 而言,有盐参加反应可能 是化合反应: 2FeCl3+Fe===2FeCl2; 置换反应: Cl2 + 2KBr===Br2 + 2KCl ; 分 解 反 应 : 高温 CaCO3=====CaO+CO2↑。 【答案】 D
(3)写出下列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诗描述了由石灰石的开采到熟石灰 的制备过程,第一句描述了开采石灰石的景象, 第二句描述了 CaCO3 高温分解制生石灰的过程, 第三句描述了 CaO 与水反应生成 Ca(OH)2 的过程, 第四句描述了熟石灰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所涉 高温 及的化学方程式有 CaCO3=====CaO+CO2↑, CaO + H2O===Ca(OH)2 , Ca(OH)2 + CO2===CaCO3↓+H2O。

物质的三态与相变的关系

物质的三态与相变的关系

物质的三态与相变的关系一、物质的三态物质的三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1.固态:固态物质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运动受限。

2.液态:液态物质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运动较为自由。

3.气态:气态物质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运动极为自由。

二、相变及其分类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物态转化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相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吸热。

2.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放热。

3.汽化: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吸热。

4.液化: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放热。

5.升华: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吸热。

6.凝华: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过程,放热。

三、物质三态与相变的关系1.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相变:熔化和凝固。

熔化时,固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加剧,最终形成液体。

凝固时,液体放出热量,分子运动减缓,最终形成固体。

2.液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汽化和液化。

汽化时,液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加剧,最终形成气体。

液化时,气体放出热量,分子运动减缓,最终形成液体。

3.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相变:升华和凝华。

升华时,固体吸收热量,分子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凝华时,气体放出热量,分子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四、相变的特点1.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相变过程中,物质会吸收或放出热量,例如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温度不变:在相变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例如冰融化成水时,温度保持在0℃。

3.熵增加: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熵(无序度)通常会增加,例如固态变为液态或气态。

4.体积变化:相变过程中,物质的体积会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水从液态变为冰时体积减小。

五、相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生活中的应用:相变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冬天的冰雪融化、夏天的水蒸发等。

2.工业中的应用:相变在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制冷剂的汽化和液化用于空调制冷。

3.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相变研究对于理解物质性质、发现新材料具有重要意义,如超导体的相变现象。

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

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

体液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包含了多种成分,包括水分、电解质、蛋白质和其他物质。

这些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对于维持人体内稳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的主要内容:1. 水分与电解质的相互转化水分和电解质是体液中最为基础的成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体内稳态维持的基础。

水分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内部,同时电解质则通过其浓度梯度和离子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进行进出。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和电解质之间会发生动态平衡,以保持细胞内外液体的稳定。

2. 蛋白质与水分的相互转化蛋白质在体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参与了体液的渗透调节和物质运输。

在体内,蛋白质与水分之间存在着动态的转化关系,即蛋白质对水分的吸附和释放。

当体内水分过多时,蛋白质会通过渗透压的调节作用减少细胞内外水分的差异;而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蛋白质则释放水分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

3. 电解质与蛋白质的相互转化电解质和蛋白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主要体现在渗透调节和酸碱平衡上。

电解质如钠、钾、氯等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蛋白进出细胞,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的过程中,蛋白质在内外渗透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参与了体液的酸碱平衡调节。

4. 其他物质的相互转化除了水分、电解质和蛋白质之外,体液中还含有多种其他物质,如脂类、糖类、激素等。

这些物质与前三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如脂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糖类与水分形成葡萄糖等。

这些相互转化关系对于维持体内稳态、供给能量、调节代谢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转化关系,它们通过生理调节和代谢调节维持了人体内的稳态。

进一步研究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体液的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人体内部复杂而有序的调节过程,其不仅体现了生命活动的动态平衡和协调性,同时也在维持人体内稳定状态和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之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复习目标〗:
掌握一个知识网络、理解两种反应条件、了解四种离子检验、熟记忆六种物质性质。

1.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网络图
2.理解两种反应条件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从定以上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复分解反应不能仅仅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来判断,还必须看反应的实质。

如:2NaOH + CO2=Na2CO3+H2O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因为两种反应物没有相互交换成份。

再如:CaCO3+2HCl=CaCl2+H2O+CO2↑,从形式上来看,虽然该反应的产物有三种化合物生成,但却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l=CaCl2+H2CO3,H2CO3不稳定分解为H2O和CO2,因此该却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①对于反应物来说:盐与碱、盐与盐反应时,两种反应物必须全部溶于水。

②对于生成物来说要么有水生成,要么有沉淀生成,要么有气体生成。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 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 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 盐必须溶于水。

(4) 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酸、碱、盐及氧化物、金属和非金属单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八圈图
记忆口诀:两条纵线通到底(6条规律)
四条横线相联系(5条规律)
六条交叉成网络(6条规律)
17条规律要牢记(横、纵各有1条重复6+5+6=17)
规律:
分解反应
以上规律的应用:
①可知某物质性质②某物质制法(箭尾)(箭头指向)
③各类物质间相互关系
从上述规律中可以总结出制盐的十种方法,包括:(2)~(16)
【典型例题】
[例1] 现有石灰石、水、碳酸钠,怎样制取烧碱(不能引入其他物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例2] 用锌粒、盐酸、氧化铁、硫酸铜为原料制取硫酸亚铁,写出有关方程式。

[例3] 试用七种不同的方法制备氯化锌,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例4] 氯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和硫酸镁四种物质,都可以跟某物质反应生成同一物质X,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例5]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实现,写出转化的各步化学方程式:
(1)CuO→(2)CaCO3→(3)→(4)→【强化试题】(答题时间:80分钟)
一. 写出下列一系列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得重复)
1.
(1).(5).
(2).(6).
(3).(7).
(4).(8).
2.
(1).(2).
(3).(4).
(5).(6).
(7).
3.
(1).(2).
(3).(4).
(5).(6).
(7).(8).
(9).(10).
(11).(12).
(13).(14).
4.
(1).(2).
(3).(4).
5.
(1).(2).
(3).
二. 按照反应类型,根据给出的下列物质完成化学方程式
1. 现有碳酸钙、镁条、盐酸、氧气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
2. 从铁、生石灰、硫酸铜溶液、烧碱溶液、水和空气中,按下列要求选择反应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
3. 碱式碳酸铜、石灰石、盐酸、镁条、空气
(1)化合反应(2)置换反应
(3)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4)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有水和气体)
4. 从铁、氧气、氢氧化钡、稀硫酸、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钙中选择适当的物质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有沉淀生成的反应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4)置换反应
5. 用氢、碳、氧、铜、氯五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写出有水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
(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
6. 从、、、四种固体和、、、稀盐酸及等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
(2)置换反应(有红色物质析出)
(3)既有碱性氧化物又有酸性氧化物生成的分解反应
(4)复分解反应
①酸与盐的反应
②碱与盐的反应
③盐与盐的反应
④有铁盐生成的中和反应
三. 物质的制取
1. 制盐
(1)用六种方法制取,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④.
⑤.⑥.
(2)用三种方法制取,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②.
③.
(3)有铁屑、铜粉、高锰酸钾、稀四种物质为原料,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取硫酸亚铁,请写出各步化学方程式:
(4)用锌粒、盐酸、氧化铁、硫酸铜为原料制取硫酸亚铁,写出有关方程式:
2. 制可溶性碱
(1)现有水、空气、生石灰、硝酸、镁条、碳酸钠溶液,从中选取恰当的物质作原料制取烧碱,写出化学方程式:
(2)现有石灰石、纯碱和水为原料,通过必要的途径制取烧碱,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现有、、、、、六种物质,从中选用一些物质为反应物,用两种方法制取KOH,写出化学方程式:
3. 制难溶性碱
(1)从Cu、CuO、H2O、NaOH溶液,溶液、溶液中选择合适的物质,通过必要的反应过滤得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从Mg、O2、NaOH、SO3、蒸馏水中选择合适的物质,通过必要的反应制取,写出各步反应的方程式:.
(3)从氧化铁、铁、三氧化硫、生石灰、纯碱和水等物质中选取适当的物质,经过必要的反应制取氢氧化铁:.
四. 综合练习:
1. 有、稀、、溶液、溶液,哪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 有、、、和、、三种溶液共七种物质,哪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3. 、、和稀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之间,每两种溶液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方程式:.
4. 现有铁粉、、溶液、溶液、溶液和稀硫酸六种物质,若取少量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多少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有多少个?写出方程式。

.
5. 有空气、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稀硫酸、硫酸铜溶液、锌,从中选出反应物(每种物质只允许用一次)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氢气
(2)生成碱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
(3)有浅蓝色难溶物质生成的反应
(4)生成一种剧毒气体的反应
6. 从SO3、、、、溶液、溶液、溶液和稀中选择适当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1)两种物质反应,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生成
(2)两种物质发生中和反应,得到蓝色溶液
(3)一种物质跟水反应,所得溶液
(4)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物中有
(5)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盐和一种金属
7. 按下列要求各写一个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氧化铜作氧化剂的置换反应
(3)有氯化银和硝酸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8. 现有铁粉、、铜粉三种固体和、、、、、硫酸六种溶液,从中选出适当物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固体甲+液体B→溶液E+H2↑
(2)固体乙+溶液B→溶液C+H2O
(3)溶液A+溶液C→固体乙+溶液D
判断下列物质:甲乙
A.B.C.D.
9. 根据下列要求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只要用A组物质与B组物质反应,每种物质只能用一次,且符合下列要求:
A组:水,稀硫酸,纯碱,氯化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B组:锌,三氧化硫,烧碱,盐酸,硫酸锌溶液
(1)化合反应(2)置换反应
(3)中和反应(4)复分解反应
(5)有CO2生成的反应
10. 按下列要求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生成白色沉淀的中和反应:.
(2)难溶碱参加的中和反应:.
(3)生成硝酸镁的中和反应:.
(4)可溶性碱参加的中和反应:.
(5)有沉淀生成的酸和盐的反应:.
(6)生成硝酸钡的酸和盐的反应:.
(7)难溶盐和酸的反应:.
(8)易溶盐和酸的反应(有气体生成):.
(9)有蓝色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
(10)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
(11)生成烧碱的复分解反应:.
(12)生成氢氧化镁的复分解反应:.
(13)有双沉淀生成的碱和盐的反应:.
(14)生成硫酸钡的两种盐的反应:.
(15)生成氯化银的两种盐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