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文化论文

贵州民族文化论文
贵州民族文化论文

谈谈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侗族

学生:XXX

学院班级,学号:*********

摘要: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主要分布在贵州的黔东南,并且它有着丰富文化,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的美誉,但由于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和时代的变迁,侗族的传统文化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

关键词:侗族、传统文化、变迁

(一)侗族

侗族自称Gaeml(发音近似于汉语的“干”、“佄”或“更”字),依据联合

国倡导的“名从主人”原则,国际标准译名为“Kam”、“Kam People”。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其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贵州省和湖南省交界处的地方,而在贵州则主要分布在黔东南的锦屏、天柱等地。

(二)侗族文化变迁的原因

90年代以来,侗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很大冲击,许多传统文化迅速消失,状

况令人担忧。如何从传承弘扬的高度来充分认识侗族的民族文化,对于贵州各级政府至关重要。因为,随着大规模的城镇化,民族文化将随着村落的消失而灭亡。因此,保护侗族传统文化对于传承世界文明有着积极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影响侗族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物质文化的传播,它是文化传播的先导,不受国家民族的限制,直接进入人民的生活,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例如有了汽车就不再骑马坐轿,有了电灯就不再用菜油灯,煤油灯。其次是现代传媒,移动通讯,电话普及城市乡村,电视广播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覆盖全国,而且“三网融合”一切都信息化、数字化,不但传统文化收到冲击,就连近代传入的电报、话剧、电影都逐渐消失、衰落。其三是近代教育,改变了整个知识体系,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日益减少,在这

种情况下,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提上了日程。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众多,同时又是汉族移民较多的省份,汉族占65%,少数民族占35%,文化系统及其复杂,汉族化来自全国各地,少数民族分属濮人、百越、氐羌、苗瑶几大系统,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由季羡林为总顾问的《中华地域文化大系》,按文化类型分为燕赵、三晋、三秦、齐鲁、中州、荆楚、吴越、巴蜀、安徽、江西、松迈、闽台、岭南、滇云、贵州、塞北、甘宁、西域、青藏等19种地域文化,其中就有贵州,与其他地域文化有别。

据贵州著名历史、民族学家史继忠介绍,贵州从历史上来看是一个移民省,汉族和少数民族都是不同时期从不同地区迁来。贵州的汉族来自全国各地,汉代开始移民,明清大盛,近代又有新的移民,可谓“五六杂处”。贵州是南方四大族系交会的地方,少数民族分属濮人、百越、氐羌、苗瑶几大族系,与他们的语言系属有明显对应关系,百越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氐羌属藏缅语族,苗族属苗瑶语族,濮人初步定为仡基语族。从总体上看,汉族主要从黔北,黔东北,黔东方向移入,氐羌自西而东,苗瑶自东而西,百越由南向北。在长期迁徙之中,相对对流,互相穿插,形成“大分散,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黔北和黔东北汉族移民较多,黔东南是苗族侗族交错,黔南和黔西南是苗族和布依族分布较多的地区,黔西北是彝族、白族、回族与仡佬、苗族等民族错杂,黔中则是汉族与其他民族共处。正是因为贵州各民族由于杂居又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使得侗族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又保留得有原本的文化特征。

(三)侗族文化

贵州地形复杂,山重水复,客观上使某种民族文化局限在一定区域,形成“十里不同风”的格局。在贵州少数民族中,普遍信仰的是“自然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农业祭祀,都发端于原始的信仰,现在统称为“民间宗教”。侗族大歌是“山与水”的和声,傩戏、地戏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与追求。许多节日都与祭祀活动有关,保护自然创造了优美的生态环境,载歌载舞使生活快乐,社会和谐。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侗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美誉。侗族诗歌的

韵律严谨,题材广泛,情调健康明朗,比喻生动活泼。其中抒情诗歌优美细腻,真挚热情。;叙事诗歌委婉曲折,含意深长,是侗族民间文学的一项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歌词多以人类起源、民族迁徙和习惯法为题材,具有史料价值。侗族大歌、侗族刺绣、鼓楼、风雨桥等成为展示侗族民族文化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全省侗族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载体,成为创新民族文艺品牌的重要途径。

(四)侗族文化的现状及未来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目前,侗族传统文化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

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一些民族歌师一个个离世。非物质文化“人死艺绝”、“人死歌亡”的状况有增无减。在现代化的强烈冲击和国家及社会各种力量自觉保护的双重作用下,当前侗族传统文化呈现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现象。如果说,由于发展的局限,贵州省相当一部分侗族地区至今还相当封闭,生产力水平和生活水平还很低,保持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还有着适宜条件的话,那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重心的西移,这种状况将迅速改变,但这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将面临更严重的威胁。

21世纪是信息社会,面对随现代传媒大量涌入的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如何

应对立足,是一个严峻考验。如何利用外来力量又能将当地各民族文化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使其成为保存民族传统文化及进行这方面教育的骨干力量至关重要。我们更希望培育新的“文化积淀场”;如定期举办民间文艺调演,聘请民间老艺人培养民族文艺新人等等都是对保护的一种具体的“接地气”,坚持贵州的侗族文化保护中发展创新,才能真正促进侗族传统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瑶佰村史》

《中华地域文化大系》

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贵州民族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各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说明及参考书目 611法理学考试范围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法理学概述;法的概念;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法的要素;法的体系;权利和义务;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的责任;法律的程序;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的价值;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等。 811法学综合考试范围 刑法学总论: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效力大纲;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正当行为;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刑事责任;刑罚概念;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载量;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消灭制度等。 民法学总论:民法的含义和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渊源及适用;民事法律关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物;民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和期限等。 612社会学概论考试范围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的概念、社会学研究对象和其他内容的关系、社会学学科地位、社会学与社会);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人口与社会运行、环境与社会运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社会运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文化的含义和特性、文化的类型、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分析、文化的功能);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化与个体化的概要、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含义、过程、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社会角色);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社会网络、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社会组织的概述、社会组织目标、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社区(社区概述、农村社区、城市社区、虚拟社区);社会制度(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分层概述、社会分层

安顺民族文化

安顺民族文化 工艺 安顺蜡染:被誉为“东方第一染”,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分为苗族蜡染和布依族蜡染,以其蕴含的民族意识、图腾崇拜、历史文化意韵而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名族民间工艺。 屯堡花灯: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贵州西路花灯的代表。此外还有安顺苗族服饰、安顺布依族服饰、安顺木雕艺术、安顺石雕艺术、歪寨藤甲胄等。 安顺曲艺 屯堡地戏: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首批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盛行于屯堡区域的古老民间戏曲。主要表演形式是唱和跳成为安顺屯堡文化的有形载体之一,有历史学、文化学、戏剧学、民俗学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屯堡山歌: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屯堡人喜爱的民间艺术之一。屯堡山歌多以七言为句,四句成调。用词遣句宽泛自由,见物抒情,见事生意,善用比兴夸张手法,类型有四句歌、盘歌、疙瘩歌、飘带歌等。 安顺民俗 跳花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举行。安顺苗族跳花节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月八:是苗、布依、仡佬、侗、彝、土家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六月六:农历六月六日是布依族传统节日,有的称之过小年,布依族六月六节庆活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吃新节:是仡佬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尤以仡佬族为盛。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仡佬族吃新节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抬亭子:又叫抬汪公、迎神、迎菩萨,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端午游百病:端午节是全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安顺除吃粽子,佩香囊,家家户户洒扫庭除,挂菖蒲、艾条于门首外,游百病是具有代表性的又一民俗活动。 开斋节:斋月是伊斯兰教历九月,按回族习俗实行斋戒。斋戒期满,就是回族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 夜郎竹王崇拜:在安顺市镇宁、紫云、西秀区三县(区)交界处,居住一支神秘的苗族,有独特的头饰、服饰,至今老百姓家里都还供奉着夜郎竹王的偶像。竹王崇拜所沉淀的文化现象,已纳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放河灯: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中元节,安顺俗称“七月半”,是祭奠祖先和已故亲人的节日。 三国文化 三国文化遗迹遍布安顺市境,原因源于历史上蜀汉时期闻名于世的诸葛武侯南征史事。后主建兴元年(223)夏,牂牁太守朱裦反。“闻孟获为夷汉所服,募生致之。……纵使还复战,七纵七擒”、“获等心服,击牂牁余寇于漏江之南,又去之于磐东、皆克之,南土平定。”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事。 关岭即关索岭的简称,是全国唯一用三国历史人物命名的县。至今,关岭布依族人家供奉的神像仍是关羽大帝。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红崖天书”,亦有研究者考为“诸葛武侯碑”。屯堡文化 屯堡(bǔ)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叶氏家谱》有详细记载。屯堡是明代耕战经济在贵州安顺的历史遗存,它所演绎的文化,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论文

传统文化教育相关论文 摘要:鉴于一些研究成果都有涉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核和资源。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鉴于一些研究成果都有涉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此不赘述,本文重点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及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两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道德观教育 2、人生价值观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在这中精神下,构建了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理想信念,正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言论,突出表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注重人格修养的高尚情怀。而这种人格操守正是我们民族自强自立、不屈不挠精神的集中体现。我们应该用这些精神鼓励和教育大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不畏艰辛、有所作为,养成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的良好品质。 3、义利观教育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传统美德的整个发展历程,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的道德根基。它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锤炼,重视社会道德规范的践行,重视整体利益价值的追求。以群体、集体、整体为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一贯的价值取向。“以天地为己任”、“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充分体现了“尚群为公”的整体主 义精神。而且在义利关系上,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先于利,但并 不完全排斥利。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见孔子并 不排斥对利益的追求,只是要求“以其道得之”,“见利思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利益 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但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只重个人利益,漠视他 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情形;自我中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部 分人道德观念淡薄,义利不分,缺乏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大学 生中开展“为公”、“义利观”教育,就是要指导大学生摆正个人、国家、民族的关系,加强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把个人 命运和国家发展、民族前途联系起来,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民族 责任感的人。 4、民族精神观教育 二、借助传统文化的优势,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诚然,精神是文化积淀的结果和内化的产物,而培育良知,教化人类正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将经过历史考验的优 秀文化传给青年一代,引导他们浩然之气的养成,是加强大学生思 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下为培育和发扬民族精神的几个方面。 (一)在历史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 (二)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三)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通过各种载体和形式所倡导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可见校园文化对青年学生有重要的影响 作用,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则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 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贵州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分析

课程论文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由本人独立完成,除文中注释和参考文献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本人完全了解本声明的法律后果将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Ⅰ) 引言 (1) 一、贵州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现状与作用 (1) (一)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的简要概述 (1) 1.贵州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的资源 (1) 2.过去五年贵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1) (二)贵州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对经济的作用 (2) 1.增加贵州的经济收入 (2)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 二、贵州民族特色旅游产业面临的问题 (2) (一)宣传力度不够 (2) 1.营销手段落后 (2) 2.经费不够 (2)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 (三)观念缺乏 (3) (四)制度无法突破 (3) 三、贵州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建议 (3) (一)转变思路,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加大宣传力度 (3)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3) (三)转变观念 (4) (四)加大民族保护力度 (4) 结论 (4) 致谢 (6) 参考文献 (5)

贵州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分析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贵州居住着18个少数民族,贵州民族人口占贵州总人口的39%,土地面积占据着贵州总面积的55%,各民族的文化交汇形成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就给贵州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前提条件。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是一个内陆省份,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条件严重的限制了贵州的经济发展。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贵州无法像沿海城市那样走外贸形势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交通设施不完备,这是贵州经济的发展现状,也是制约着贵州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第三产业占经济发展的比重越来越大,现代服务业的兴起,为贵州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贵州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也会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而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本文着重研究贵州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产业的优势与制约的条件。 [关键词]民族特色文化现代化服务业经济发展民族特色优势旅游产业

五年级地方课程(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读本)

第一单元黔山秀水贵州在祖国的位臵,懂得“黔山秀水”的含义,看看贵州为什么被叫做山的王国,体会贵州美丽的喀斯特风光和宜人气候的精彩和可爱之处,并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感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贵州在哪儿 2、山的王国教学目标: 了解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 教学过程: 1、教学贵州在哪儿 贵州在全国的位臵,贵州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的西南,北毗湖南,南邻广西,西接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全省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74.6万。现辖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4个地级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3个民族自治州和毕节、铜仁2个地区,88个县(市、区),省会是贵阳市。 2、教学山的王国 贵州是一个“开门见山”的地方,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打开窗户,就可以见到巍峨的群山,这些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我们贵州最美丽的风景画。山中还有无尽的宝藏,是我们贵州人民生存的根。 贵州境内的山脉主要有西北部的乌蒙山、北部的大娄山、东北部的武陵山、中部的苗岭和中西部老王山五大山脉。 韭菜坪是乌蒙山的主峰,海拔2900.3米,它是贵州的最高峰,素有“贵州屋脊”之称。梵净山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海拔2572米,这里是佛教圣地,有日出、云海、佛光、瀑布“四纸”。 娄山关位于大娄山脉,海拔1444米,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娄山关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海拔2178.8米,在苗族人民心中是“雷公居住的地方”,是“神”山。 老王山也叫郎山,地处六枝特区,主峰海拔2127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3、灵动的水 4、神奇的喀斯特地质公园教学目标: 了解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贵州的许多喀斯特地质景观不仅是国宝,在地球上也时无价之宝。教学过程: 1、教学灵动的水 贵州境内河流密布,湖泊相连,长10千米以上的河流就有980多条。贵州的山,总是和绿水相伴;贵州的水,总是和青山相依。山是水之家,水是山之魂。光是梵净山就有“九十九溪”之说呢。人工湖和天然湖交相辉映,大大小小就有1000多个。地下涌泉数不胜数。瀑布各式各样,有“千瀑之省”的美称。它们相互映衬,使贵州成为美丽的公园之省,吸引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儒家思想浅析 学生姓名 专 业 层 次 批 次 学 号 学习中心 年 月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 评价项目 满分 得分 总分 教师签字 选题正确 15 论点、论据 40 材料、数据 20 写作规范性 15 字数要求 10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

2020贵州民族大学文科硕士论文格式

20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小三常规黑体居中) 阿来小说的乡土空间叙事 (二号加粗黑体居中,副标题三号加粗黑体居中) 学位申请人姓名 某某某 培 养 学 院 xxxxxxxxx 一导姓名及职称 某某某 教授 二导姓名及职称 某某某 教授 学科代码及名称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 宋体小四 论文提交日期 以各阶段提交日期为准 中国﹒贵州﹒贵阳(四号常规黑体居中) 分类号: TH122 论文编号:2012070105002 单位代码: 10672 密 级: 公开

贵州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学位论文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论文题目: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 贵州民族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贵州民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贵州民族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字数与要求由学位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关键词(3-5个,关键词之间用两个空格隔开)。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上方应有题目,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在英文题目下面第一行写研究生姓名。另起一行写导师姓名。最下方一行为英文关键词(关键词之间用两个空格隔开)。 摘要(小二黑体居中) 正文(仿宋GB2312,四号,1.5倍行距) 关键词: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关键词4 关键词5(小四号宋体) Title(小二号加粗,Times New Roman) Long Jian (Information Science) (小四,Times New Roman) Directed by Professor Lai Maosheng(小四,Times New Roman)Abstract(顶格,小四号加粗):Since China's rural(小四,Times New Roman)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Keywords: keyword 1 keyword 2 keyword 3 keyword 4 keyword 5 (小四,Times New Roman)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贵州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一、贵州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的分布状况 在贵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除汉族外,还生活着苗、布依、侗、土家、彝、水、瑶、仡佬等多个少数民族。大体说来,黔东南为苗族、侗族聚居区,黔南、黔西南为苗族、布依族聚居区,还有水族和毛南族,黔西北为彝族、苗族、回族聚居区,杂有白族,黔东北为土家族。各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俗既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不同的主、副食和色彩纷呈的名特菜点 居住在贵州的众多少数民族,由于其居住地域的不同,在主、副食方面是有差异的。大体说来,土家、布依、侗、壮、水等民族,水稻为主要的农作物,他们则终年以大米为主食。而居住在山区的彝、苗、仡佬等民族,水田极少,主要是旱地,以种植薯类和玉米、麦类为主。 米粉:以花溪王氏牛肉粉、飞碗牛肉粉,水城羊肉粉最负盛名。 在贵州,糯米饭团还被侗族等青年男女作为社交的礼品和食物,每当赶坳(或称“坡节”)的日子,姑娘们就带着糯米粑饭团(一般是12 个,闰年则13 个)赠给自己的意中人,取其团圆和美之意。比如侗族的侗果,苗族、布依族、壮族的“五色饭”,也久负盛名。 除大米、糯米外,杂粮食品,威宁荞酥就是彝族人民的杰作。“黔西大定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聪明的彝族人民却用苦荞制成了佳味食品荞酥。相传荞酥是明初水西彝族女首领奢香夫人为给明太祖朱元璋献寿所创制的寿饼,每个重八斤多,饼面图案是九条飞龙围绕一个“寿”字,取“九龙捧寿”之义。朱元璋品尝后连声称赞:“南方贵物!南方贵物!”。 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除回族因其传统习俗禁食猪肉外,其余各族均以猪肉为主要肉食品,兼食牛、羊肉。猪肉除一般的煎、炒、炖、煮成菜外,各族人民还创制出了许多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肉菜。 苗族、侗族喜吃“剖汤”。即杀年猪后,将猪内脏洗净切碎,加上边角次肉,加姜、蒜、花椒等佐料合煮成一锅,邀亲友一起共享。每人面前一调料碟子,用大碗舀出“剖汤”,主客团团围坐,喝酒吃菜。“剖汤”味道十分鲜美,酒到醉,主人还唱苗歌、侗歌殷勤劝酒劝菜,气氛十分热烈友善。 侗族的“洗澡肉”也别具一格。杀年猪后,迁取膘肥肉厚者,生切成片,有巴掌大小,然后置一大铁锅,盛清水烧煮至开,将切好的生肉片沿锅边放下,主客围坐,各人面前置一放盐和糊辣椒面的调料碟子。待肉片漂浮至锅面,就算煮熟了,将肉片拌上盐和糊辣椒面即食用,主客相互劝酒劝肉,杂以戏谑嘻闹, 酒香肉肥,欢声笑语不绝。

2016年旅游文化活动方案

2016旅游文化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