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长寿穴位之一内关穴的取穴与按摩
两个长寿穴位之一内关穴的取穴与按摩

两个长寿穴位之一内关穴的取穴与按摩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
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找到内关穴呢?比如要找左手的内关穴,就把左手心向脸伸出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那么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
内关穴的按摩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
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
对于一般没有心脏病的人,按摩的时间大约为每天做两次,每次做两分钟,也就是六七十下就行了。
只要有这种酸、麻、胀的感觉,每天这么做一做,两分钟,每天每人做两次,一共是5 分钟。
进行穴位按摩时,注意指甲一定要短,不能过长,以防止划伤皮肤。
内关穴的按摩对人防病、治病有什么疗效呢?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向下穿过横膈与三焦联络。
另一支脉从胸内部走向肋间体表,自胸部上肩沿上臂内侧向下,走在手臂的中央,通过手掌直达中指的指端。
所以,手臂内侧的疾病,如手心热、肘臂疼痛、拘挛、腋下肿、乳腺疾病等,通过按摩内关穴,都能得到治疗。
按摩内关穴,还可以预防或治疗以下疾病:头疼、口干、嗓子疼、发热、牙疼、颈椎病、腰部疼痛、肩周炎、流鼻血、中风等。
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心包经和心经这两条主要的经络不活跃,不通畅。
那么,按摩了内关穴以后,就能使它活跃了,就能防病、治病。
另外,因为这条经脉直接与胸腔肺腑和心脏相通,所以对治疗肺脏的疾病有特效。
《灵枢?经脉》篇说:“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由此可见,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资料二内关穴——心脏病、哮喘的自疗法宝(2)•内关穴要“重点按摩” 您找到这个内关穴以后,要怎么按摩呢?我将按摩也分成几步。
第一步怎么按摩呢?您右手大拇指的手指甲得要剪掉,然后把大拇指坎在这两根筋的当间,我想同志们能够跟着我做吗,不要攥拳头,手要放松,好,您看到这两根筋了,您知道内关穴的位置了,你把大拇指这个指肚坎在这两根筋的当间。
内关穴位置图

内关穴位置图内关穴位置:取此穴道时应要病人采用正坐或仰卧,仰掌的姿势,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内关穴位于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属心包经。
按摩心包经的内关穴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
心包经到心脏以前要经过肺脏,所以对于哮喘、咳嗽、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都有治疗效果,对于普通人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晕车、孕吐、手臂疼痛、眼睛充血、头痛、恶心想吐、上腹痛、胸肋痛、心绞痛、呃逆、月经痛、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如治疗月经痛等。
月经痛可以压“内关”的穴位。
一面缓缓吐气,用力按压2秒钟,反复做5次。
请以同次数按压左右。
阴包曲泉阴地机”大怦水泉三阴交穴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
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
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阴陵泉穴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比目鱼肌起点上;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最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本干,最深层有胫神经。
主治:膝盖疼痛、晕眩、腹水、腹痛、食欲不振、腰腿痛、尿闭、尿失禁、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附件炎等。
该穴为人体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众多疾病治疗时应用非常的广配伍:配肝俞穴、至阳穴治黄疸;阴陵泉穴透阳陵泉穴治膝痛。
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
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 4横指,在 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 1横指,该处即是。
肩髃 Jicny u(LI 15)【标准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内关穴怎么按摩,怎样按摩内关穴,内关穴的按摩方法

内关穴怎么按摩,怎样按摩内关穴,内关穴的按摩方法优内关位于手腕部内侧,取穴时,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期间,腕横纹上2寸处。
内,内部,关,关卡。
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本穴“络心系”,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调整作用,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之功效。
按摩内关可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诸疾,而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皆取本穴。
内关的按摩方法护心保健按压法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关穴(在与手臂内关穴相对的另一面),两指相互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另一手再重复50下,对心脏有保健作用;如感到心悸,可迅速按压内关穴,直到心悸消失,并隔日重复一次,以加强和巩固疗效。
缓解心痛法以一手拇指指腹紧按对侧的内关穴,先向下按,再做向心性按压(即从远端向近端按摩),两手交替进行,以有酸胀感为佳,若心跳太慢,可用强刺激手法;若心跳太快,手法由轻渐重,同时可配合震颤及轻揉。
缓解胃部不适对因胃气上逆引起的恶心,呕吐,胃脘痛等症,可以用稍重的手法按压内关来缓解,以左手拇指螺纹面按右手内关,右手螺纹面按左手内关,交替进行。
2、任何穴位按压都有正规操作流程,不能随意乱按,内关穴也一样。
内关在手臂的内侧,腕横纹上2寸,手厥阴心包经的穴。
本穴能治疗恶心、胃疼、呕吐、眩晕、心悸,起到宽胸理气、和胃止疼的作用。
正确的内关穴按摩操作如下:以拇指按住内关穴,局部酸胀微疼得气后,顺时针方向揉按1圈为1拍,每次按压32拍,双侧内关穴交替进行。
内关穴详解

内关穴详解内关,内在之关要,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
因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备考<玉龙赋>"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
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及前臂诸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征皆取本穴。
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病征亦属本穴主治范围,内关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以上经脉都循行于胸脘胁腹,故内关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内关为常用特定穴,亦是全身强壮要穴之一,其穴络属于厥阴心包经,对心、胸、胃、神经性疾病均有效。
合谷、内关、足三里三大长生穴位的取穴法

合谷、内关、足三里三大长生穴位的取穴法
一、三个穴位的取穴法:
1、合谷:也就是我们说的虎口。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大拇指和食指二掌骨之间,桡侧边缘边。
也可以用另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大拇指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作用:对头疼、嗓子疼、口干、发热、流鼻血、感冒、牙疼、牙周炎、咽喉炎、肩周炎、腕部疼痛,都有一定的疗效。
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对老年人防止脑中风有特殊的预防作用。
2、内关穴:首先伸出左手,手和手腕之间有一个腕横纹,然后将右手,三个指头并拢,将无名指放在腕横纹上,这个时候,右手指和手腕交叉的这个点,这个中点,就是内关穴,当你将手握成拳时,手腕上出现二条筋时,内关穴就在二条筋的中间。
作用:对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早博、房颤、心肌炎、哮喘、咳嗽、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心肌梗塞、心脏功能上的障碍都有一定的疗效。
对没有疾病的人,可以预防心梗的发生。
3、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膝盖关节膑骨下外侧凹陷的犊鼻穴下三寸,相当胫骨嵴外一横指处。
具体取穴可以用左手的食指放在犊鼻穴下边边缘,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放在膑骨外侧与小指的交叉点。
就是足三里。
作用:对牙疼、头疼、精神失常、发热、疟疾、盗汗、鼻炎、口眼歪斜、口疮、颈椎病、喉炎、胸闷、哮喘、心悸、高血压、腹胀、胃疼、阑尾炎、消化泌尿、生殖系统,都有防病、治疗作用,它对人体的五脏六腑都有治疗效果。
所以,有人说:足三里这个穴位是长寿的保健穴位。
合谷与内关

合谷与内关:两个长寿穴
内关
按对穴位能缓解病痛,同样也能保健养生,助长寿。
合谷与内关就是两个有名的长寿穴。
之所以将其称为长寿穴,是因为这两个穴位都有调节内分泌的功能,可平衡免疫系统;改善脾胃功能,有助于更好地吸收微量元素;通过经络调节作用还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延缓大脑衰老。
不仅如此,合谷与内关穴的取穴方法也比较简单,适合不懂中医的人自己来做保健。
合谷穴俗称“虎口”,位于手背虎口直上一横指,拇指和食指间肌肉丰厚处;可将一手的拇指横纹放在另一手的虎口沿上,屈拇指时指端处即为合谷,是著名的止痛要穴。
其对感冒、头痛,眼、耳、鼻、齿、咽喉、颈、肩、臂部病症及嗅觉不灵、中暑、发热、痛经等皆有良效。
具体操作:保健按压时,右手拇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穴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穴50下,每天一次,10天为一疗程,需坚持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效果;治疗牙痛时,可先含漱食醋3—4毫升,每次含漱3分钟后咽下,重复3—4次,而后按压合谷穴20分钟,通常半小时后疼痛可逐渐消失。
内关穴位于手腕部内侧,取穴时,手掌向上,握拳或手掌上抬,使腕部出现两条筋,内关穴就在其间,腕横纹以上两横指处。
经常按压,可防治心率过速或过缓、心绞痛、心律不齐、高血压、哮喘、胸痛、胃脘痛等病。
具体操作:保健按压时,以右手拇指按压左手内关穴,食指托住外关穴(在与手臂内关穴相对的另一面),两指相互按压,一捏一松50下,换另一手再重复50下;如感到心悸,可迅速按压内关穴,直到心悸消失,并隔日重复一次,以加强和巩固疗效。
另外要提醒的是,按压时以穴位局部有酸麻胀感为度;合谷穴孕妇禁按。
▲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李文海)
《生命时报》 (2009-01-16 第04版)。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内关穴

养生一点通
养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 —内关穴
◎文 / 刘林林
在人体数百个穴位当中,有一些穴位除了治病之外,经常 按摩还有养生保健、延缓衰老、增强体质的作用。
内关这个名字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 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 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 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无法从本穴的地 部孔隙外出体表。
二、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掌心向上,内关穴位于前臂正 中,腕横纹上 2 寸(两横指宽),在桡侧屈腕肌腱 同掌长肌腱之间(攥拳,腕部会有两根筋凸起,内 关穴就在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三、按摩方法
用一手的拇指指尖按压在另一手的内关穴 上,示指压在同侧外关穴上,按捏 10~15 分钟, 然后换另一侧。
每日按摩 2~3 次。
归经:手阙阴心包经。 穴义: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理失常、晕车、手臂疼 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 痛经、腹泻等。
一、穴位功效Biblioteka 内关穴为人体手阙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 一,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 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 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具有疏导水湿、 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功效。该穴是多种疾病按 摩治疗时的首选穴。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 心包经及前臂诸疾。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

内关穴的准确位置图、主治病症和功效作用内关穴是穴位中的重要穴位之一,也是与全身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的位置。
它是人体经络中的一个穴位,位于手腕部内侧,掌腕横纹上3横指处的中点上方。
这个位置可以通过手臂弯曲时,手掌面朝上直接找到,也可以在手掌中指指尖的位置向上找到。
它的经脉属于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穴的主治病症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心血管疾病:内关穴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推拿或按摩内关穴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控制心律,缓解心悸等心血管疾病的症状。
2. 精神心理疾病:对于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疾病也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能够舒缓神经系统,放松身体,减轻压力,促进睡眠。
3.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和治疗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同时还能缓解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
4. 消化系统疾病:内关穴也与消化系统紧密相关,能够帮助消除胃部不适,预防和治疗消化不良、胃积食、胃胀气等消化系统疾病。
5. 妇科疾病:在妇科疾病方面,内关穴也被广泛运用,如对于月经不调、痛经、宫颈炎等妇科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除了上述病症之外,内关穴还有其他的功效,例如:1. 促进眼睛健康。
内关穴按摩可以促进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减缓眼部疲劳和干涩,预防眼睛疾病的发生。
2. 减缓肌肉疼痛。
内关穴能够缓解与肌肉相关的疼痛,如颈椎病、肩周炎等。
3. 具有荷尔蒙调节作用,有助于亚健康状态的调节。
4. 促进代谢,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等。
总之,内关穴是一个重要的穴位,其对人体血液循环、神经系统、心血管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推拿或按摩内关穴对于控制和治疗上述病症有明显的效果,并能起到调节人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对内关穴的关注和保健,摸清其精确位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按摩、推拿或针灸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长寿穴位之一内关穴的取穴与按摩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腕部两条明显的肌腱之间。
我们如何才能准确地找到内关穴呢?比如要找左手的内关穴,就把左手心向脸伸出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那么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
内关穴的按摩方法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
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
对于一般没有心脏病的人,按摩的时间大约为每天做两次,每次做两分钟,也就是六七十下就行了。
只要有这种酸、麻、胀的感觉,每天这么做一做,两分钟,每天每人做两次,一共是5分钟。
进行穴位按摩时,注意指甲一定要短,不能过长,以防止划伤皮肤。
内关穴的按摩对人防病、治病有什么疗效呢?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向下穿过横膈与三焦联络。
另一支脉从胸内部走向肋间体表,自胸部上肩沿上臂内侧向下,走在手臂的中央,通过手掌直达中指的指端。
所以,手臂内侧的疾病,如手心热、肘臂疼痛、拘挛、腋下肿、乳腺疾病等,通过按摩内关穴,都能得到治疗。
按摩内关穴,还可以预防或治疗以下疾病:头疼、口干、嗓子疼、发热、牙疼、颈椎病、腰部疼痛、肩周炎、流鼻血、中风等。
按照中医的理论来说,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心包经和心经这两条主要的经络不活跃,不通畅。
那么,按摩了内关穴以后,就能使它活跃了,就能防病、治病。
另外,因为这条经脉直接与胸腔肺腑和心脏相通,所以对治疗肺脏的疾病有特效。
《灵枢?经脉》篇说:“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由此可见,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资料二内关穴——心脏病、哮喘的自疗法宝(2)●内关穴要“重点按摩”您找到这个内关穴以后,要怎么按摩呢?我将按摩也分成几步。
第一步怎么按摩呢?您右手大拇指的手指甲得要剪掉,然后把大拇指坎在这两根筋的当间,我想同志们能够跟着我做吗,不要攥拳头,手要放松,好,您看到这两根筋了,您知道内关穴的位置了,你把大拇指这个指肚坎在这两根筋的当间。
咱们右手其他的手指头,攥紧了您左手的手腕子,然后您垂直地把这个大拇指往下按,为了让他能够得到正确的感觉,往下按的时候,左右要揉一揉,每两秒钟一次,要找到这个内关穴酸麻涨的感觉,现在咱们就可以试一试。
还是我喊一您就往下按,按下来以后揉一揉,这个感觉就能够加深,我喊二您就放松,不要按了,也是两秒钟一次,好,咱们现在开始试一试,我想大家能够跟我一块儿做最好,就是一,往下按,上下揉一揉,二,放松,一往下按,揉一揉,二放松,一往下按,揉一揉,二放松,怎么样?大家现在感觉有感觉吗?能找到感觉吗?因为这个穴位,他按摩内关穴实际上按摩的是心包经,他的位置比较深一点,比刚才那个合谷穴的大肠经要深一点,所以你按摩的时候要用大拇指的手指头肚在里面找一找您下面的有一根筋他的活动。
您找到了这根筋的时候,您的感觉就会加强,酸麻胀的感觉就会加强,效果就会好,内部的感觉会更强烈一点。
我想请咱们各位听众都体验一下,咱们重新做一遍吧。
行吗?再做一遍,咱们假定,咱们找到了这两根筋中间这一点,您呢,就把这个右手的大拇指,坎在这两根筋的当间,完了以后您这个右手攥紧了您右手的手腕子,让这个大拇指垂直地往下按,我喊一的时候您就往下按,一,往下按,揉一揉,二放松,一往下按,揉一揉。
二,放松,一往下按,揉一揉,放松,这样的话,一般就能够得到酸麻涨的感觉。
得到这个酸麻涨的感觉,这个内关穴的按摩就成功了,其实要说起来呢,很简单,但是你要做的好,能够真正找到这个酸麻涨的感觉那才是有效的按摩。
必须要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这个手就结束了,关键是在这个位置用正确的按摩方法。
咱们的要点就是这样,一个是你要正确地找到这个穴位,还有一个就是您要有正确的手法。
正确的手法主要就是指你这个手的位置怎样往下按,按下去以后还要上下揉一揉,这样就能够激发心包经这条经络,这条经络活血了,他才真正有酸麻涨的感觉,才会得气,有了得气的感觉他肯定是有效的。
资料三经穴名流——合谷穴经穴名流————合谷穴一、名词解释虎口,容谷,合骨,含口。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穴道,是一个很重要又好用的穴位。
为什么叫合谷穴呢?就是因为他的位置在大母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
【定位】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二、在人体的位置及取穴方法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解剖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取穴】确定此穴时应让患者侧腕对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点,拇指侧。
(或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再介绍一种简易找法: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
(详见此手部穴位图相关图示)简易取穴法:拇指、食指合拢,在肌肉的最高处取穴或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三、主治症状牙疼痛、牙龈疼痛、青春痘、赘疣、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该穴为人体手阳明大肠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指压的小窍门:指压时应朝小指方向用力,而并非垂直手背的直上直下按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此穴道的疗效。
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它五官疾病等都有疗效。
但要注意的是体质较差的病人,不宜给予较强的刺激,孕妇一般都不要按摩合谷穴。
312经络锻炼法312经络锻炼法的创始人祝总骧教授推荐的简单易行有效的按摩方法。
主要是按摩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
所谓“312”,“3”指合谷、内关、足三里3个穴位的按摩;“1”是意守丹田、腹式呼吸;“2”是两下肢下蹲为主、适当的体育活动。
取穴:内关穴取穴:在我们手腕处有几条横纹,在紧挨着手的横纹处放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在手臂的两条筋中间食指按下去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要找的内关穴。
足三里穴取穴:把一只手的四指放在膝盖骨的下面,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去按压与小指的交界点,这里就是我们所要找的足三里穴。
这个穴位自古以来就是长寿保健穴。
3个穴位按压每两秒一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分钟。
(应该不成问题,坐公交或者排队无聊的时候可以按摩一下手上的穴位)。
腹式呼吸的特点是大脑和全身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下,使全身尤其腹部9条经脉血气运行得到改善,是一种比较缓慢的经络锻炼,对于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失眠症都有特效。
这3种病和腹式呼吸的关系也各有不同,高血压病的原因是肝阳上亢,肾气阴虚,做好腹式呼吸,可以使肝阳下降,肾阴上升,一般需要延长时间到10分钟,并放慢呼吸频率到每分钟4次甚至更慢可更为奏效。
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脾、胃经功能失控,腹式呼吸有利于这两条经脉的血气活跃,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
腹式呼吸能够控制失眠,也在于安静状态下思想集中于丹田,使9条经脉包括肝、肾经的阴阳达到平衡而入睡。
2条腿为主的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也是经络锻炼,这是因为经脉是以一种立体结构和肌肉联系在一起,当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必然带动有关经脉的组织结构活动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天然的激活经络的方式。
有助于全身各器官功能的增强和疾病的控制。
健康身体,从年轻开始。
资料四内关穴的概述内关,内在之关要,在《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
因位于腕臂内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取穴,手厥阴之络由此别出沿本经通过肘关,肩关上行系于心包络。
穴归手厥阴心包经,为本经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包络疾患以及与情志失和、气机阻滞有关的脏腑器官、肢体病变广泛应用于临床。
内关。
内,内部也。
关,关卡也。
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
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
内关穴的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则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灵枢经脉篇>阴溢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阴气盈盛于内与阳气相背,失于协调,心暴痛,胸部烦闷、隔中满、本穴用之效也,故以内关名之一说,本穴是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通,三焦经的络穴名外关、内关者乃相对而言,备考<玉龙赋>"取内关于照海,医腹疾之块“,<百证赋>"建里内关扫尽胸中之苦闷。
”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
为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位置。
三、主治症状内关穴的主治症状为: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该穴为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种疾病按摩治疗时的首选穴。
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道指压法治疗风湿疼痛、治疗月经痛等。
四、治疗机理内关穴可以疏通经络治疗心包经及前臂诸疾,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包与心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为心之外膜、络为膜外气血通行的道路,心包络是心脏所主的经脉、心不受邪,由心包代心受邪而为病,凡邪犯心包影响心脏的神志病和气滞脉中心络瘀阻所致病征皆取本穴。
情志失和、气机阻滞而致肺气上逆,胃气上逆以及气滞经络,气滞血瘀等病征亦属本穴主治范围,内关通于阴维脉,阴维脉联系足太阴、少阴、厥阴经并会于任脉还与阳明经相合,以上经脉都循行于胸脘胁腹,故内关又善治胸痛、胁痛、胃痛、心痛、结胸、反胃、胸脘满闷、胁下支满、腹中结块以及疟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