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卧位管理
患者的卧位

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 引力
.
17
头高足低位(dorsal elevated position )
适用范围:
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
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
.
11
侧卧位(side-lying position )
适用范围:
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 预防压疮 臀部肌内注射
.
12
半坐卧位(flower position )
适用范围: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半坐卧位可减少局 部出血。
胸腔疾病、胸部创伤或心脏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 患者。
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
18
膝胸卧位(knee-chest position )
适用范围: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
19
截石位(lithotomy position )
适用范围: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 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 产妇分娩。
.
24
四、变换卧位法
【注意事项】 翻身时应注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 根据患者病情及皮肤受压情况,确定翻身间隔的 时间; 若患者身上有各种导管或输液装置时,应先将导 管安置妥当,翻身后仔细检查导管是否有脱落、 移位、扭曲、受压,以保持导管通畅;
.
25
四、变换卧位法
【注意事项】 为手术者翻身前应先检查伤口敷料是否潮湿或脱 落,如已脱落或分泌物浸湿,应先更换敷料并 固定妥当后再行翻身;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

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5则范文第一篇: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教案第十章患者卧位与安全护理第一节舒适一、概念舒适(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
也是患者最希望能通过护理而得到满足的基本需要之一。
不舒适(discomfort)是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二、不舒适的原因(一)身体因素1、个人卫生2、姿势或体位不当3、保护具或矫形器械使用不当4、疾病影响(二)心理社会因素1、焦虑或恐慌2、角色适应不良3、生活习惯改变4、自尊受损5、缺乏支持系统(三)环境因素1、不适宜的社会环境2、不适宜的物理环境三、护理不舒适患者的原则(一)预防为主,促进舒适(二)加强观察,去除诱因(三)采取措施,消除或减轻不适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是提供心理护理的基础。
对因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不适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采用不作评判的倾听方式,取得信任,使患者郁积在内心的苦闷或压抑得以宣泄。
通过有效的沟通,正确指导患者调节情绪,并及时与家属及单位取得联系,使其配合医务人员,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第二节卧位一、概念卧位(lying position)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采取的卧床姿势。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治疗需要为之调整相应的卧位。
正确的卧位对增进患者舒适、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并发症及进行各种检查等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卧位的分类根据卧位的平衡性,可将卧位分为稳定性卧位和不稳定性卧位。
在稳定性卧位状态下,患者感到舒适和轻松;反之,在不稳定性卧位状态下,大量肌群处于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患者感到不舒适。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可将卧位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和被迫卧位三种。
1、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即患者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称主动卧位。
患者常见卧位与卧床安全管理 (1)

适用范围:腹部检查,导尿,会阴冲洗
侧卧位
方法: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
下腿伸直上腿弯曲,于两膝之间,胸腹背部放枕头,以稳 定卧位。
此体位的有点是可防止意识不清的病人误吸呕吐物和血液。 早期的证据显示卧位对血压的改变个体差异很大,对低心 输出量、低体温、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病人影响比较明 显。
危重病人卧位护理的原则
危重病人由于病情重、变化快的特殊性,卧位变换时应 加强护理。
一、首先,应从生理学、力学方面考虑,尽量采用适合病 人的舒适卧位。
二、变换卧位前后必须查看病人的生命体征是否适宜,并 且要询问病人的感受,必要时向病人说明更换卧位的目的。 同一卧位原则上不超过两小时。
三、为减轻局部体压,应尽可能使受压面增宽,并选择合 适的护理用具(床的角度、枕头、床单、沙袋、气垫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循环血量不足、血管扩张致静脉回流
减少的病人,如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下肺野有病变 的患者,全麻未醒昏迷;椎管内麻醉穿刺后病人。
禁忌症:由于平卧位时静脉回流增加,所以右心衰竭、
肺水肿、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建议采用平卧位。水平仰卧 位时,肺容量及顺应性都减少,因此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患 者、肥胖者不宜采用此体位。
仰卧位
去枕仰 卧位
中凹卧 位
屈膝仰 卧位
去枕仰卧位
方法:协助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手置身体两侧,枕头横
放于床头,两腿自然平放。
适用范围:全麻未醒昏迷;椎管内麻醉穿刺后病人。可预
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中凹卧位
方法:抬高床头10~20°,抬高下肢20~30°
适用范围:休克病人
屈膝仰卧位
方法:患者平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膝屈起,稍向外
患者卧位管理2014

侧卧位
适应症 侧卧位包括左侧卧 位和右侧卧位,适 用于胸部、肾及输 尿管手术、腰椎穿 刺及硬膜外麻醉、 洗胃、肛门检查及 灌肠术等病人。
注意事项
吞服毒物需插管洗胃的病人应取左侧卧位。因 为中等充盈的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 灌肠时病人取左侧卧位时,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在下方,这样灌肠液进入直肠后由于重力作用 可使液体顺利内流。右侧卧位时,乙状结肠、 降结肠在上方,升结肠在下方,这种卧位有利 于灌肠液与结肠全程相接触。 胸腔积液病人要采用患侧侧卧位,可使健侧肺 功能补偿患侧肺功能障碍所致的供气不足。
被动卧位
患者自身无力变 换卧位者,如意 识丧失或极度衰 弱的病患者,牵 引的患者,必须 由护士帮助更换 卧位。
被迫卧位
是患者为了减轻疾 病所致的痛苦或因 治疗所需而被迫采 取的卧位。
二、常用卧位
去枕仰卧位、屈膝仰卧位、
中凹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半坐卧位、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 、膝胸位、截石位
环极不稳定的患者应避免
头低脚高位行体位引流时,头部静
脉回流阻力增加,使颅内压增高, 因此,颅脑术后患者及有颅内高压 的患者,不宜体位引流
注意事项
在体位引流过程中鼓劢并指导病人作 腹式深呼吸,辅以胸部叩击等措施。
体位引流时,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 同时用手轻拍患部,可提高引流效果。 体位引流后,观察5~10分钟,并记录 咯出痰的颜色、量、黏稠 度
头顶于床栏处用软枕垫住,以免头部直抵 床栏而受压损伤。
截石位
适应症 肛门直肠检查与手术;
产妇分娩、妇产科手 术; 膀胱及前列腺手术等。
注意事项
腿托架要加厚棉垫,以免压迫腓总神经 而致麻痹。 勿使髋关节过度外展,以免发生脱位或 骨折等意外。
患者卧位与安全

2
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变换卧 位的能力躺在被安 置的卧位
3
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 变换卧位的能力,由 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 被迫采取的卧位
被迫卧位:破伤风病人
角弓反张位 这是由于颈部及脊背肌肉强直,以致头向后仰,胸腹部 向前凸,背过度伸张,躯干呈击弓一样的形状。
【案例】
• 患者龚某,男性,48岁,因哮喘发作住院 治疗,患者呼吸极度困难,不能平卧,表 现出烦躁不安。你是值班护士,如何为患 者安置合适的卧位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有 何临床意义?工作中如何区分卧位的性质?
§如果病人仰卧位,膈下间隙处于人体腹膜腔的最低点,容易 使渗出液积聚于此。一般术后病人由于长期卧床,腹腔脓液 引流排出不彻底从而脓液积聚,易导致膈下脓肿。因此腹腔 术后患者应早期采取半坐卧位,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以利 脓液、血液及渗出液的吸收引流。
§不正确的半坐卧位,往往会使腹腔引流管放置不合理,引流 不通畅,甚至出现逆行感染,引起膈下脓肿。
2)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可减少脑脊液的外流而导致术后头痛 的发生。一般蛛网膜下腔麻醉大约12h后,破损的蛛网膜可自 行修复,病人可逐步抬高头部,但如果出现头痛则应继续去 枕仰卧。
3)硬膜外麻醉由于硬脊膜和蛛网膜未被刺破,不会发生脑脊液 外漏,但有些病人也会发生头痛,原因与麻醉阻滞范围内血 管扩张,病人直立时引起相对血容量减少及心脏每搏输出量 减少,造成头部供血不足有关。去枕仰卧位大约6h可有效地 减少头痛的发生。
操作方法
协助病人去枕仰卧,头偏向一
侧,两臂放于身体两侧,两腿 自然放平,将枕头横立于床头
去枕仰卧位 返回
适用范围:休克患者
抬高头胸部约10°~ 20°,保 持气道通畅,
有利于通气,从而改 善缺氧 症状。
患者卧位不当整改措施

患者卧位不当整改措施患者卧位不当是指患者在卧床休息或康复期间,睡姿不正确或卧位不适当,导致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或身体不适等问题。
对于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纠正,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卧位的教育和指导,提醒患者注意正确的睡姿和卧位,避免过度侧卧、俯卧或仰卧等不适合的睡姿,特别是对于有特殊病情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采取适当的卧位或使用特殊的床位设备,如气囊床垫、轮椅等。
其次,医护人员应定期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的睡姿和卧位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不当的睡姿或卧位。
对于康复期患者,医护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是否感到不适或有疼痛,以及对卧位的适应性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患者的卧位,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此外,医护人员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设备来帮助患者改善卧位,如按摩器、柔软的枕头或垫子等。
这些辅助设备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睡姿,减轻身体压力,预防或减少皮肤疾病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医护人员还应定期进行翻身和康复体操的指导,以避免长时间的固定卧位导致患者四肢僵硬或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
翻身和康复体操可以增加患者肌肉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降低压疮的风险。
最后,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卧位管理和技能水平。
护理人员应了解各类疾病的特殊卧位要求,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准确的卧位操作。
总之,患者卧位不当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产生负面影响,医护人员应通过加强教育、指导患者及时纠正不当卧位、使用适当的辅助设备、定期巡视患者等方式,做好卧位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医护人员自身应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安宁疗护——卧位护理

安宁疗护——卧位护理安宁疗护,卧位护理卧位护理是指将患者安排在床上休息或进行疗养的护理方法。
在临床护理中,卧位护理是非常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对于患者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卧位护理的目的、原则、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目的:卧位护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患者的体液循环、防止压力性损伤、维持良好的姿势,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原则:1.保持正确的姿势:患者的身体应该保持自然直立的位置,不弯曲,不扭转,同时保持身体各个部位的合适支撑。
2.保证舒适度:在卧位护理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程度,包括调整头枕、床垫、床单、枕头、足踝支撑等,使患者感到舒适。
3.定时转身:卧床患者容易发生皮肤溃疡和压力性损伤,因此需要定时转身,改变体位。
一般来说,应每2小时左右翻身一次,以减轻压力。
4.注意卧位的稳定性:床单床垫应平整舒展,以保证患者的身体稳定不滑动,避免烦躁、摸索,以免加重体力负担。
步骤:1.准备工作:清洗双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与患者进行介绍和交流,解释卧位护理的目的和步骤,获得患者的同意。
2.安排合适的床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床位,并确保床位的稳定和卫生。
3.检查患者的体位和姿势:观察患者的体位和姿势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如有需要,调整患者的枕头、床垫、床单、便盆等。
4.转身操作:按照医嘱的要求或患者的需要,进行定时转身。
在转身之前,需要提前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咳嗽或深呼吸,以减轻转身时的不适感。
5.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在卧位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舒适度,包括调整床单、枕头、衣着、温度等,确保患者的舒适。
注意事项:1.患者的顺位和逆位转换应有一定的技巧,不可过于迅猛和粗暴,以防受伤。
2.在转换体位时,应避免患者与各种角和硬物直接接触,以减少压力。
3.注意卧位护理的过程中,注意患者的表情和反应,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感受。
4.定时进行床单、枕头等床上用品的清洗和更换,以保持卫生。
病人卧位安置法

确保病人输液、 导管等设备的
安全与固定
心理护理
01
保持与病人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02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供心理支持
03
帮助病人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节奏,减轻焦虑和恐惧
04
教育病人及其家属关于卧位安置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信心和配合度
卧位训练
01
卧位训练可以 帮助病人适应 不同的卧位, 减轻不适感
04
注意事项:保持头高足低位的时 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不适
卧位适应症
2
呼吸系统疾病
肺炎: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0 1 促进痰液排出
哮喘:卧位有助于缓解呼吸困难, 0 3 减少气道痉挛
气胸:卧位有助于减轻肺部压力, 0 5 促进气体排出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卧位有 0 2 助于缓解呼吸困难,减少肺部充血
05
保持良好的皮肤 护理,防止皮肤 破损和感染
06
定期监测生命体 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生命体征: 如呼吸、脉搏、 血压等
01
观察病情变化: 如疼痛、发热、 水肿等
02
观察皮肤状况: 如压疮、皮肤 破损等
03
06
观察用药反应: 如过敏、副作 用等
05
观察排泄情况: 如排尿、排便 等
尿路感染:卧位 有助于缓解症状,
促进康复
04
前列腺疾病:卧 位有助于缓解症
状,促进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
01
脑卒中:卧位有助于预防脑卒中后遗症
02
脑外伤:卧位有助于减轻脑外伤后遗症
03
脊髓损伤:卧位有助于减轻脊髓损伤后遗症
0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卧位的定义:卧位是指患者休息和适应医
疗护理需要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卧位的意义:
对于医者:便于检查、治疗、护理、诊 疗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对于患者:感到舒适,得到休息,避免 受到伤害;治疗需要。
卧位分类:
主动卧位 被动卧位 被迫卧位
主动卧位:患者在床上自己采取的 最舒适的卧位
被动卧位
床栏而受压损伤。
截石位
适应症 肛门直肠检查与手术; 产妇分娩、妇产科手
术; 膀胱及前列腺手术等。
注意事项
腿托架要加厚棉垫,以免压迫腓总神经 而致麻痹。
勿使髋关节过度外展,以免发生脱位或 骨折等意外。
对于患者的
卧位我们关 注什么?
◆关注安全 ◆关注舒适
有哪些安全隐患?
影响呼吸 窒息 压疮 坠床 神经受损 关节僵硬 感染
对肺病及心脏病病人,平卧位可加重呼吸 困难,甚至会促成冠心病急性发作。
侧卧位
适应症 侧卧位包括左侧卧 位和右侧卧位,适 用于胸部、肾及输 尿管手术、腰椎穿 刺及硬膜外麻醉、 洗胃、肛门检查及 灌肠术等病人。
注意事项
➢ 吞服毒物需插管洗胃的病人应取左侧卧位。因 为中等充盈的胃约3/4位于左季肋区。
拍背的方法:叩击时,病人取侧卧位,叩击者两 手手指并拢,手掌握成杯状,以手腕的力量,从 肺部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奏的叩击 胸部。
叩背的时间:每次以5~15分钟为宜。叩背时注意 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等反应。
➢ 灌肠时病人取左侧卧位时,乙状结肠和降结肠 在下方,这样灌肠液进入直肠后由于重力作用 可使液体顺利内流。右侧卧位时,乙状结肠、 降结肠在上方,升结肠在下方,这种卧位有利 于灌肠液与结肠全程相接触。
➢ 胸腔积液病人要采用患侧侧卧位,可使健侧肺 功能补偿患侧肺功能障碍所致的供气不足。
俯卧位
适应症
适用于躯干背侧查体 或手术病人
倾后屈位的矫正等。
注意事项
有严重心肺疾病的人不宜采取这种体位, 即使平时无明显心肺异常症状的病人,选 用该体位后,一旦有不适感,应立即停止, 改为半卧位,呼吸与脉搏恢复正常后,再 让病人活动。
当胸部抵贴床面时,双臂要支撑躯干,切 勿使重力落到颈部和头部,免致颈椎损伤。
这种体位不宜维持太久。
头低足高位
去枕仰卧位
适应症
查体病人
硬膜外麻醉或腰椎穿 刺术后的病人,以避 免脑压降低
全麻后尚未清醒的病 人,防止分泌物流入 气管内
休克病人(中凹卧 位),有利于脑部血 液循环。
注意事项
去枕平卧位时肌肉、关节较为松弛,病人 早期颇感舒适,但这种姿势时间不宜过长。
对肥胖病人由于腹部大量脂肪组织堆积, 连同腹腔脏器拥至上腹部,推举膈,因而 影响病人呼吸。
半卧位
适应症
腹部手术后病人,以减轻 切口缝合处的张力,利于 炎性渗出物向盆腔引流;
腹腔感染病人,有利于脓 液引流,防止并发症发生;
轻度呼吸困难病人,利用 重力作用使膈下降,扩大 胸腔容量,以缓解症状;
肺叶切除术后的病人,有 利于呼吸,引流通畅;
急性心力衰竭病人半卧位 并两腿下垂,是下半身回 流至右心房的血量减少, 从而减轻右心房的负担。
如何去除安全隐患
思想上:
高度重视安全问 题;
行动上: 正确摆放体位; 勤巡视,勤观察;
护理器具的恰当使 用;
有针对性的护理措 施的落实至关重要
关注舒适
是护士的责任 和义务;
舒适是什么?
●是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
●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 本需要之一
如何最大化实现病人舒适
看到病人卧位不舒适您是否无动于衷? 看到病人卧位不舒适您有否采取具体的措
患者自身无力变 换卧位者,如意 识丧失或极度衰 弱的病患者,牵 引的患者,必须 由护士帮助更换 卧位。
被迫卧位
是患者为了减轻疾 病所致的痛苦或因 治疗所需而被迫采 取的卧位。
二、常用卧位
去枕仰卧位、屈膝仰卧位、 中凹卧位、侧卧位、俯卧位、 半坐卧位、头低足高位、 头高足低位 、膝胸位、截石位
叩背时间选择及禁忌症:
时间选择:餐前30分钟或餐后2小时
禁忌症:咯血、心血管情况不稳定(如低 血压、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 骨折、病理性骨折
叩背
拍背的准备:拍背时应用单层薄布保护胸廓部位, 避免直接叩击导致皮肤发红,避免过多覆盖降低 拍背效果;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和骨突部位, 避开拉链,纽扣等部位。
施? 您的措施适合病人吗? 您及时去评价”采取措施”后的效果了吗?
目的:
翻身叩背
确保病人舒适,预防褥疮等并发症
确保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通气预防肺不 张等
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遵循节力、安全原则; -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行翻 身,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观察病情与受压 部位情况; -为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更换卧位时,应特殊对待
坐位
适应症 疾病康复期病人; 极度呼吸困难病人; 胸腔穿刺、腹腔穿
刺病人。
注意事项
长期卧床病人,坐起时缓慢,时间不宜过 长,猛然坐起会使病人头昏眼花,或致晕 厥。
若有下肢循环不良者,可加垫脚踏板稍微 垫高。
随时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等情况。
膝胸卧位
适应症 适用于肛门直肠及
乙状结肠镜检查; 前列腺检查; 胎位矫正及子宫后
适应症
适用于调整麻醉平面、 体位引流或某些手术的 特殊需要体位(如咽后 壁脓肿切开引流)。
股骨干骨折病人接受持 续牵引治疗时采用此体 位,以利于上半身体重 所产生的反牵引力作对 抗牵引,达到治疗的目 的。
注意事项
颅脑损伤的病人禁用头低足高位。 较重的心肺疾病病人慎用为宜,因为腹部
器官直抵膈而影响心肺的活动。 头顶于床栏处用软枕垫住,以免头部直抵
溺水者
某些疾病的特殊体位 (如肠系膜上血管压 迫十二指肠水平部所 致的肠梗阻患者)
注意事项
病人在饱食后不宜立即俯卧,以免体重对胃的 压迫。
对严重呼吸困难的肺心病病人,俯卧位会加重 呼吸困难。
采取俯卧位后,如病人有突然不适或呼吸困难, 应立即调整体位。
对于肠系膜上血管所致的急性肠梗阻,采用俯 卧位症状缓解后不宜立即起床活动,应逐渐转 为左侧卧位、平卧屈膝位,然后下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