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礼仪禁忌

合集下载

最新涉外礼仪禁忌「」

最新涉外礼仪禁忌「」

最新涉外礼仪禁忌「」个人的礼仪修养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形象,也涉及到国家的尊严。

因此,学习了解国际交流礼仪知识,有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涉外礼仪禁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涉外中常见的宗教禁忌(1)基督教。

进教堂要态度严肃,保持安静。

在聚会和崇拜活动中禁止吸烟。

基督徒一般饮食中不吃血制品。

(2)天主教。

根据教会的传统,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

所以,同天主教人士交往时,见到主教、神父、修女不可问他(她们)“有几个子女”、“爱人在哪里工作”等问题。

进入教堂应保持严肃的态度,切忌衣着不整或穿拖鞋、短裤。

禁止在堂内来回乱串、大声喧哗、交头接耳、东张西望、打情骂俏、争抢座位等,更不允许在堂内吃东西、抽烟。

(3)伊斯兰教。

接待穆斯林客人一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他们禁食的食物。

穆斯林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抵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

此外,还禁食生性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豺、狼、豹等;穴居的肉食动物,如:狐、獾、狸等;猛禽,如鹰、隼、鹞、鹫、猫头鹰等;污浊不洁的动物,如鼠、蜥蜴等;两栖动物,如蛇、蛤蟆、鳄鱼等;以及豢养而不能吃的动物,如:马、驴、骡、狗、猫等。

穆斯林严禁饮用一切含酒精的饮料。

对他们是不能祝酒的。

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面向圣城麦加方向礼拜五次,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方向。

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日(聚礼日),穆斯林晌午要到清真寺集体做礼拜,即聚礼。

如果遇星期五注意安排时间让虔诚的穆斯林做礼拜。

穆斯林忌讳用左手给人传递物品,特别是食物。

给穆斯林递东西时,注意不要用左手。

(4)佛教。

在信奉佛教的国家里,如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人们非常敬重僧侣。

僧侣和虔诚的佛教徒一般都是素食者。

他们非常注重头部,忌讳别人提着物品从头上掠过;长辈在座,晚辈不能高于他们的头部;小孩子头部也不能随便抚摸,他们认为只有佛和僧长或是父母能摸小孩的头,意为祝福,除此就是不吉利,会生病。

涉外礼仪常识

涉外礼仪常识

涉外礼仪常识1.涉外迎送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迎送车辆应事先安排好,不可临时调遣,给人以仓促之感。

(2)对于身份较高的客人,事先应在机场或车站、码头安排贵宾休息室,准备饮料。

(3)客人的住处、膳食应事先安排好,如有条件,在客人抵达之前就应将住房地点、房间号码、用膳方式、日程活动安排、联络方式、联络人等事宜通知到具体客人,如做不到,也可将上述内容打印成文字材料,在客人到达时分发给每位客人,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传达,这既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又可使客人心中有数,主动配合。

(4)客人到达后一般不要立即安排活动,应给客人留下一定的休息时间或适应时差的时间。

(5)指派专人协助客人办理入境手续及机票或车票、船票和行李提运、托运手续等事宜,客人到达后,应尽快进行清点并将行李取出,送到住处。

2.涉外交往中的称呼礼仪人与人见面,首先就是如何称呼。

一个得体的称呼,可以使人心情愉悦,愿与之交往。

特别是在涉外交往中,称呼在某种程度上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国、各民族由于语言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称呼上差别很大。

国际上的称呼要求有:(1)一般对男子统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女士”;对已婚年纪较大的女士称“太太”;对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不了解其婚姻状况的女子可泛称“小姐”或“女士”。

这些称呼前均可冠以姓名、职称、头衔等。

(2)对地位较高的,一般为部级以上的官方人士,可称“阁下”,或职衔加先生,如“部长先生”、“总理先生”等。

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之为“阁下”。

(3)对来自君主制国家的贵宾,习惯上称国王、王后为“陛下”,称公主、王子为“殿下”。

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既可称其爵位,也可称“阁下”,一般也称“先生”。

(4)对医生、律师、法官、教授、博士等,均可单独称其职称或学位,也可加上姓氏和“先生”,如“法官先生”、“约翰教授”等。

(5)对军人一般称其军衔加“先生”,知其姓名的,可加上姓与名。

外事交往的禁忌

外事交往的禁忌

外事交往的禁忌
小编为大家整理一篇关于外事交往的禁忌文章,更多文章尽在。

在外事社交场合,有许多礼仪、礼节、习俗是需要我妈持别注意的,其中的一些事项甚至是禁忌,最好不要触犯,否则会被认为不懂礼貌,有时甚至会导致辛苦建立的关系的破裂。

所以我们在外事交际及国际商业交往中,需特别注意以下这些禁忌:
1.交往的忌讳。

在一些场合,衣着要合适。

与欧美人打交道时,少涉及私人性质的问题。

交往中的举止要得体,与一些地方之人交谈时不要跷“二郎腿”。

在一些国家,不要摸小孩头顶。

在印度、印尼、阿拉伯国家,用左手与人接触或传送东西是不合适的。

此外,在一些地方,笑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地区,笑被看作是不友好的象征。

2.颜色的忌讳。

在欧美国家,尽量少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讳蓝色,而巴西人则忌讳棕黄色。

3.数字的忌讳。

西方人把“十三”视为不吉利的数字,在许多场合尽量避免使用这个数字。

南方许多生意人非常喜欢选用“八”这个数字,而忌讳用“四”这个数字。

此外,“星期五”这一天也被一些基督徒视为凶日,
4.选用选送某种物品、图案的禁忌。

例如,法国人视核桃花为不祥之物,伊斯兰教民忌讳用猪作为某种图案,瑞士人视猫头鹰为死人的象征。

除艺术四项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社交禁忌需注意,如男女之间交往,避免谈论女人的年龄;与阿拉伯人交往,需尊重他们的习俗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参考本网站“各国礼仪”栏目的其它文章。

涉外礼仪

涉外礼仪

法国
1、服饰礼仪。法国人对衣着十分讲究,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 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 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 装;女土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2、餐饮礼仪。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 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不吃肥 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 鱼和带刺骨的鱼。 3、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 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 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中一半放在碟子 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忌讳黄色的花,菊花和康乃馨
6、合十礼
又称合掌礼,这种礼节通行
于东亚和南亚信奉佛教的国 家或佛教信徒之间。
马来西亚 阿富汗 “摸手礼” ''抚胸礼''
四、从细处着手
生活习俗
生活习俗是各个国家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形成的、 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和生活状态,本身就体现了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的尊严。因此,在涉外交往中一定要尊重对方的生活习 俗。
涉外礼仪
一、有关涉外礼仪
1、定义: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即中国 人在对外交际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对外交往对象 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2、基本要求:第一个要求尊重为本 第二个要求善于表达
3、什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第一礼俗”
“女士优先”原则
二、步步小心
1、五不问: 第一不问收入问题
第二不问年纪大小 第三不问婚姻家庭 第四不问健康状态 第五不问个人经历
2、数字禁忌。各民族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
对数字均有一些忌讳,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 信徒十分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这一数 字和日期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
3、肢体禁忌。同一个手势、动 作,在不同的国家里表示不同 的意义。

国外交际礼仪禁忌

国外交际礼仪禁忌

国外交际礼仪禁忌出差到国外,或者到国外旅行,我们总要避免一些当地的禁忌,礼仪之邦的脸面可不能丢,来看看国外的那些禁忌吧!1. 涉外活动言行忌举止忌: 严忌姿势歪斜,手舞足蹈,以手指人,拉拉扯扯,相距过近,左顾右盼,目视远处,频频看表,舒伸懒腰,玩弄东西,抓耳挠腮。

忌话忌: 严忌荒唐淫秽,他人履历,女子私事,工资收入,私人财产,衣饰价值,批评尊长,非议宗教,嘲弄异俗。

语气忌: 严忌大声辩论,高谈阔论,恶言恶语,寻根问底,争吵辱骂,出言不逊。

礼遇忌: 严忌冷落他人,独谈到底,轻易表态,打断异议,纠缠不止,随意插话,随意辞别。

2. 涉外活动拍照忌在涉外活动中,人们在拍照时,必须不能违犯特定国家、地区、民族的禁忌。

凡在边境口岸、机场、博物馆、住宅私室、新产品与新科技展览会、珍贵文物展览馆等处,应严忌随意拍照。

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对古画及其他古文物进行拍照时,严忌使用闪光灯。

凡在“禁止拍照”标志的地方或地区,人们应自觉忌讳拍照。

在通常情况下,应忌讳给不相识的人(特别是女子)拍照。

3. 涉外活动卫生忌个人卫生: 忌蓬头垢面,忌衣装鞋帽或领口袖口不洁。

在正式场合,忌讳挖眼屎、擤鼻涕、抠鼻孔、挖耳秽、剔牙齿、剪指甲等不卫生的动作。

患有传染病的人严忌参加外事活动。

环境卫生: 切忌随地吐痰、乱弹烟灰、乱丢果皮纸屑或其他不洁之物,忌讳把雨具及鞋下的泥水、泥巴等带入室内,忌讳把痰盂等不洁器具放在室内醒目的地方。

4. 商界礼忌种种东南亚礼忌: 与东南亚商人洽谈商务时,严忌翘起二郎腿,乃至鞋底悬着颠来颠去。

否则,必引起对方反感,交易会当即告吹。

中东礼忌: 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商人,往往在咖啡馆里洽谈贸易。

与他们会面时,宜喝咖啡、茶或清凉饮料,严忌饮酒、吸烟、谈女人、拍照,也不要谈论中东政局和国际石油政策。

俄罗斯礼忌: 俄罗斯及东欧诸国,对西方商人的礼待是极其热情的。

在同俄罗斯人洽谈贸易时,切忌称呼“俄国人”。

英国礼忌: 到英国洽谈贸易时,要有三条忌讳:1.忌系有纹的领带(因为带纹的领带可能被认为是军队或学生校服领带的仿制品;2.忌以皇室的家事为谈话的笑料;3.不要把英国人称呼为“英国人”。

职场涉外礼仪习俗禁忌

职场涉外礼仪习俗禁忌

1、礼仪习俗:
1)在职场涉外交往中,要注意彬彬有礼的举止和谦逊的态度。

2)尊重对方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

不要说一些会引起反感或者不敬的话题。

3)避免使用手势来表达情绪或者表述意思。

4)尽量使用正式的语气来表述你的想法和看法。

5)如果是女士参加会议时应当穿上正装并注意个人卫生问题。

禁忌:
1) 在国外出差时不要大声吆喝、随地吐痰或者大声嚷叫; 2) 郑重其事,不要随便打断别人; 3) 说话前,先考虑对方是否有必要听你说; 4) 场上不能出现明显的竞争对手之间相互攻击; 5) 没有必要去分析别人,也不能去干预他人内部之间的关系.。

涉外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涉外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涉外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职场活动中有时候可能会和外国⼈打交道,这时候就需要注意涉外礼仪了。

下⾯是店铺给⼤家搜集整理的涉外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 涉外礼仪需要注意的事项:外事交际礼节 中东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穆斯林都视未放⾎的动物为禁品,禁⾷猪⾁、狗⾁、猫⾁,⼀般也禁⾷鱼⾁、马⾁、驴⾁。

多数的阿拉伯⼈不喜欢吃海参、螃蟹等⾷物,也不⾷⽆鳞鱼。

接待来访穆斯林客⼈⼀定要安排清真席,特别要注意冷盆中不要出现猪⾁,和他们不吃的其它⼀些⾷物。

古兰经规定,穆斯林在正式场合严禁饮⽤含酒精的⼀切饮料,但在公开场合各国对酒的忌讳程度是不同的。

有的国家在餐桌上可以摆酒杯,酒杯⾥可以放矿泉⽔、桔⼦汁等饮料代替酒。

有的国家⾃⼰不喝,但其他⼈饮⽤他不反感。

但有的国家要求桌⼦上只能摆⽔杯,不能出现酒杯。

有的不喝烈性酒,有的连啤酒也不能喝。

这些对酒的忌讳程度是不⼀样的,在接待不同国家的客⼈时要具体了解清楚。

对完全不喝酒的⼈,如果有讲话是不能祝酒的。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每年有斋⽉,斋⽉是按回历推算的。

在斋⽉⾥⽇落之后、⽇出之前不能吃喝,所以来访、出访时都要尽量避开这个时期。

虔诚的穆斯林每天都要⾯向圣城麦加⽅向祈祷5次,就是说有晨礼、有响礼、有脯礼(每天3点到5点)、有昏礼、宵礼。

他们(穆斯林)都⾃带⼩地毯,到了钟点就朝麦加⽅向做礼拜。

碰到这种情况应给予理解,不要新鲜好奇,看热闹、或笑话⼈家,要注意避开他们朝拜的⽅向。

伊斯兰国家规定星期五为休息⽇,⼀般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如果正好碰到星期五要注意⼈家的这个习俗。

注意安排时间让⼈做礼拜。

进⼊清真寺前要脱鞋,在参观清真寺时⼀定要注意不要穿破损的袜⼦。

穆斯林⼀般都认为左⼿是脏的,忌讳⽤左⼿给⼈传递物品,特别是⾷物。

在穆斯林家⾥做客,主⼈有时⽤右⼿抓⼀些⾁、⽶饭分给⼤家,这时不要拒绝、不能表现出为难的样⼦,不愿意接受。

接受主⼈递茶的时候,我们⼀般都认为⽤双⼿接⽐较⽂明,但在穆斯林国家你要注意不要双⼿接,要⽤右⼿接。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
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包括以下几点:
1. 敏感话题:避免触及政治、宗教、种族、性别等敏感话题,
以免引发争议或冲突。

2. 个人隐私:避免询问他人的私人生活、财务状况或家庭背景,以保
护对方的隐私。

3. 整容和外貌批评:避免对别人的外貌、年龄或身体进行批评或贬低,尊重他人的个人形象和自尊心。

4. 粗俗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不雅或冒犯性的语言,保持谈话的文雅
和尊重。

5. 负面评价:避免对他人或其文化、国家做出负面评价,遵循友善和
包容的原则。

6. 影响他人利益的话题:避免讨论可能对他人利益产生负面影响的话题,如财务投资、个人健康等。

7. 随意插嘴:避免在他人谈话时随意打断或插嘴,尊重对方的发言权。

8. 争论和辩论:避免在交流中变得过于激烈或争论不休,秉持友好和
平衡的态度。

9. 过多自夸:避免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或经验,以免给人一种
自负或自大的印象。

10. 无礼幽默:避免使用冷笑话、讽刺或挖苦他人的幽默,尊重他人
的感受。

以上是助理涉外交往礼仪中谈话的禁忌,遵循这些规则可以提升
交流的效果,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涉外礼仪
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的差异,致使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和习惯,不同的风俗习惯中有各种各样的忌讳,为此作为体育赛会的志愿者应该有所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掌握不同国家、地区的各种忌讳,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以避免不礼貌情况的发生,出现不必要的难堪现象。

1.数字忌讳
很多国家都存在数字的禁忌。

许多西方人忌讳13,认为13是厄运、灾难的不祥之兆,甚至门牌号、旅馆房号、楼层号、宴会桌号都要避开13,宴请不安排在13日举行,更忌讳13人同席共餐。

还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和地区认为星期五部吉利,尤其是当遇到13日又是星期五时,那就更不祥了,最好不要举行活动;日本、朝鲜、韩国等东方国家忌讳4,因为其与“死”字发音相近,所以认为4字是不吉利的数字。

非洲大部分国家认为奇数带有消极的色彩,而在日本则把奇数看做是吉祥的数字。

因此,志愿者在安排日常生活的编号时,要注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忌讳,尤其是在分配房号、楼层、宴会桌编号、汽车编号时应尽量避开这些忌讳数字。

2.食品忌讳
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各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和忌讳的食物也有所不同。

世界各国的饮食禁忌,除地域、民族因素外,大多与宗教有关。

基督教信徒不吃血、血制品和非宰杀的牲畜。

信仰天主教的人星期五不吃热血动物,如猪、牛、鸡、飞禽、羊的肉,但鱼虾等水族的肉可以食用;信仰东正教的人星期五不吃肉;基督教有的教派不食猪肉和某些水产品;印度教奉牛为神,严禁吃牛肉;信仰佛教的人不吃荤腥、不饮酒;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饮食禁忌较多,不吃猪、狗、驴等兽类有爪但不反刍的动物,不吃一切自死的动物、血液及未按教规屠宰的动物,不吃鹰、鹞等禽类鹰勾嘴且吃肉或杂食的动物,不吃蛇、青蛙等动物,不吃无鳞、鳃、鳍(划水)的水产品,不饮酒、不吸食麻醉品;犹太教的饮食禁忌最多,除伊斯兰教的禁忌外,还不吃鸣禽、甲克类、螃蟹、虾、龙虾、龟等动物的肉。

3.颜色忌讳
比利时和伊拉克人忌讳蓝色,遇到不吉利的事会穿蓝色衣服,埃及人也认为蓝色是恶魔的象征;日本人认为绿色是不吉利的象征,忌讳绿色;巴西人认为棕色是凶丧之色;欧美许多国家忌讳黑色,认为黑色是对死者的哀悼和尊敬,是丧礼的颜色;埃塞俄比亚人则以穿淡黄色的服装表示对死者的深切哀悼;叙利亚人将黄色视为死亡之色;而巴基斯坦忌黄色是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服色;委内瑞拉
用黄色作为医务标志;土耳其认为花色是凶兆,因此在布置房间和客厅时禁用花色,而用一些素雅的颜色;摩洛哥人和印度人忌讳白色;乌拉圭人忌讳青色;法国、比利时忌用墨绿色,因这是纳粹军服的颜色。

志愿者在放物品或布置房间时应尽量避开各个国家的忌讳色,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4.花卉忌讳
由于习俗不同,某些花的含义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区别。

荷花在中国有“花中君子”之称,而在日本却被认为是不吉祥之物,仅用于祭奠;郁金香在土耳其被看做是爱情的象征,而在德国却认为它是没有感情的花。

菊花是日本皇室的专用花卉,而在比利时、意大利和法国人眼中,菊花却是与死亡相联,只能在墓地或灵前使用。

英国人忌送百合花,认为百合花意味着死亡。

在法国不要送黄色的花,因为这是不忠诚的表示,也不要送康乃馨,因为它表示不幸。

在巴西,绛紫色的花只能用于葬礼。

在国际交际场合,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黄色的花送给客人,已成为惯例。

志愿者在给外国人献花或摆放花卉时一定要先了解对方国家的习俗,避免引起误会。

5.肢体忌讳
许多佛教国家不能随便摸小孩的头,认为人的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许多国家,如泰国、缅甸、印度、马来西亚、印尼和阿拉伯等国认为左手是肮脏的,忌讳用左手拿食物、接触别人或给别人传递东西;伊朗人赞赏时伸大拇指,尼泊尔人摇头时表示赞同,在许多阿拉伯国家忌讳同性之间携肩挽手,西方人忌讳别人乱动衣物,同时老人忌讳搀扶。

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药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尊重各国的风俗习惯。

6.行为忌讳
在与新加坡人交谈时,不要谈论有关宗教和政治方面的话题;如果要与日本友人合影,忌三人一排,因为他们认为夹在中间的人将会有厄运;印度教徒最忌讳众人在同一盘中取食,也不吃别人接触过的食物;跟泰国人接触时,千万不要动手拍打对方,用左手接触对方或讲话时以手指对对方指指点点,也是不允许的;当看见美国老人上楼或者爬山时,不要随便上前搀扶,他们可不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已经老迈无用了;遇到墨西哥人,千万不要用中国人惯用的与地平面平行的手势来比画墨西哥人的小孩的身高,他们认为这种手势只配用于动物,用于人则带有侮辱性;与英国人站着谈话时,不可以把手插入口袋,不能当着英国人的面耳语或拍打其肩部;对意大利人不要谈政治、经济方面的敏感问题,意大利足球闻名于世,他们也不屑于谈论美式橄榄球。

志愿者在服务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要友好的服务,又要体现出对国外友人的尊重与重视。

7.赠与忌讳
赠送礼品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如果不了解各国的风俗送错礼物,讲带来很多麻烦,因此要了解赠送礼物的习俗。

在巴西、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忌讳将手帕作为赠与品;在古巴、委内瑞拉、智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忌讳将刀剑作为赠与品,因为刀剑意味着隔断关系;法国人和美国人忌讳将香水作为赠与品;日本人忌讳在梳子赠与人;中东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忌讳将酒品作为赠与品。

志愿者在赠与礼物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产生误会。

八、其它礼仪
微笑:微笑的美在于文雅、适度,亲切自然,符合礼貌规范。

微笑可以表现出对他人的理解、关心和爱,是礼貌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和谦恭、友善、含蓄、自信的反映。

微笑要诚恳和发自内心,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

发自内心的笑像扑面春风,能温暖人心,化除冷漠,获得理解和支持。

鞠躬: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个人对群体的礼节。

行鞠躬礼时,脱帽、立正、双目注视对方,面带微笑,然后身体上部向前倾斜自然弯下,低头眼向下看。

有时为深表谢意,上体前倾可再深些。

招手:在公共场合远距离看到相识的人或送别离去的客人,举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

鼓掌:是表示喜悦、欢迎、感激的礼节。

双手要有节奏地相击,鼓掌要适时适度。

右行礼让:在场馆、上下楼梯、楼道或街道上行走时,靠右侧行进。

遇到师长、客人、长、幼、妇、残进出房门时,主动开门侧立,让他们先行。

致意:公共场合远距离遇到相识的人,一般举起右手打招呼并点头致意,也可脱帽致意;与相识者在同一场合多次见面,只点头致意即可;对一面之交的朋友或不相识者,均可点头或微笑致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