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体裁知识填空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高中诗词体裁整理教案模板

高中诗词体裁整理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2. 代表性诗词作品的鉴赏。

教学难点:1. 不同体裁的诗词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上的差异。

2. 学生对诗词鉴赏的深入理解和体会。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诗词作品的文本、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古代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掌握不同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二、讲授新课1. 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1)古体诗:包括古诗、古风等,特点是格律自由,不受字数、平仄、对仗等限制。

(2)近体诗:包括律诗、绝句等,特点是格律严谨,讲究平仄、对仗、押韵等。

(3)词: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讲究音律、韵律和意境。

(4)曲:特点是句子长短不一,韵律自由,表达方式多样。

2. 不同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1)古体诗:如《登鹳雀楼》、《静夜思》等。

(2)近体诗:如《登高》、《望岳》等。

(3)词:如《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4)曲:如《汉宫秋》、《西厢记》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以下诗词作品分类:《登鹳雀楼》、《静夜思》、《登高》、《望岳》、《青玉案·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汉宫秋》、《西厢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古代诗词的体裁分类及特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深入理解不同体裁的诗词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上的差异。

二、讲授新课1. 不同体裁的诗词在表达方式和情感抒发上的差异:(1)古体诗:表达方式较为直接,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的体裁常识教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2. 熟悉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3. 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2. 熟悉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2)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

2.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古代诗歌;(2)课堂讲解、讨论与互动。

四、教学流程与时间分配1. 熟悉情境(5分钟):学生观看一幅古代诗歌相关的画作,并引导他们直观感受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2. 学习知识(30分钟):(1)讲解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2)讲解古代诗歌的形式特点及代表性作品,并引导学生阅读古诗佳作和欣赏诗歌视频。

3. 练习应用(20分钟):(1)学生朗读、默写并感受课上讲授的古诗佳作,如《登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2)学生小组内就古代诗歌的体裁、形式特点展开讨论。

4.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汇总学生讨论的思路,以及学生收获的体会和感受。

五、教学评估与作业1.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2)朗读、默写、评析诗歌佳作;(3)小组讨论作业。

2. 作业:(1)查找阅读古代诗歌相关资料汇报;(2)写一首符合某一体裁的古代诗歌。

六、教学资料和资源1. 教学资料:《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古体诗十九首》等;《荷塘月色》等古诗课外读物。

2. 教学资源:诗歌欣赏视频;古代诗歌相关文艺作品的图片。

七、教学体会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体裁分类,以及熟悉其形式特点,代表性诗歌作品实例等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并进一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同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面对古代诗歌,应该从理解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等方面着手,因为古代诗歌不止体现美感,同时也是一份文化遗产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了古代诗歌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意识到了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欣赏古代诗歌。

初中诗词填空人教版教案

初中诗词填空人教版教案

初中诗词填空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填空练习,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2. 填空练习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诗词的韵律。

2. 运用诗词知识和技巧进行填空练习。

教学准备:1. 诗词材料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诗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对诗词产生兴趣。

2.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诗词的韵律和节奏。

二、教学讲解(15分钟)1. 讲解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如五言诗、七言诗等。

2. 解释填空练习的技巧和方法,如何根据上下文和韵律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三、填空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填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填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答案解析(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填空练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2. 分析填空练习中的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诗词的韵律和结构。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强调诗词的重要性和美感。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填空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课后复习诗词填空的相关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2. 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在下次课堂上提交。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词的基本结构和韵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填空练习的技巧和方法。

在填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在答案解析环节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点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诗词的韵律和结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在填空练习中对于诗词的韵律和结构掌握不够扎实,导致填空错误。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填空练习的正确率。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理解各种诗歌类型的表现手法,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实践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诗、词、赋、散文等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区别。

2. 古代诗歌的类型: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等不同类型的诗歌特点。

3.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运用。

4. 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结构分析等。

5. 古代诗歌实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进行详细解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及表现手法;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在实际诗歌鉴赏中的应用;对复杂情感和意象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课堂讲解: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类型、表现手法进行讲解,结合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3. 实践鉴赏:让学生对选取的诗歌进行自主鉴赏,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默写课后选取的古代诗歌。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其背景、作者生平等,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诗歌的详细解析,使学生掌握古代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诗歌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的内容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的鉴赏》复习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让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古代诗歌,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2.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比较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古代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授:介绍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分类及表达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方法。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鉴赏心得。

5. 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一课时: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与分类介绍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历程阐述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格律、韵律、意象、情感等讲解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古体诗、词、曲等2. 第二课时: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分析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举例说明各种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中的应用3. 第三课时: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步骤:理解、品味、感悟讲解如何分析古代诗歌的意象、情感、主旨等4. 第四课时: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分析几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5. 第五课时:古代诗歌的综合鉴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首古代诗歌进行全面的鉴赏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七、教学资源与手段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古代诗歌的相关内容2. 教学素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作为教学案例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代诗歌鉴赏实例4. 教学视频:播放相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八、教学环境与条件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古代诗歌鉴赏材料九、教学策略与措施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歌,让学生掌握鉴赏方法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3. 比较鉴赏:引导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比较鉴赏,提高鉴赏能力4.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古代诗歌的鉴赏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十、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堂提问:教师应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十一、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了解常见的古代诗歌体裁教案

了解常见的古代诗歌体裁教案

了解常见的古代诗歌体裁教案【教案】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常见的古代诗歌体裁,包括诗经、楚辞、唐诗等,并能够区分它们的特点和主题。

同时,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古代诗歌的魅力2.询问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了解程度二、课堂讲解(15分钟)1.介绍古代诗歌体裁的概念和分类- 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古代诗歌的分类:诗经、楚辞、唐诗等2.详细讲解诗经的特点和主题- 诗经的收藏和作者- 诗经的体裁和内容3.简要介绍楚辞和唐诗的特点和主题- 楚辞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唐诗的艺术特点和丰富主题三、案例分析(25分钟)1.选取几首典型的古代诗歌进行阅读分析- 选取诗经、楚辞和唐诗中的代表作品2.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美和深意- 领悟古代诗歌的意境和音韵之美- 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抒发四、独立思考(10分钟)1.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古代诗歌进行欣赏和评析- 学生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相应的诗歌- 鼓励学生思考诗歌的内涵和表达形式2.学生完成独立思考后,提醒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和分析结果五、小组交流(15分钟)1.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选择的古代诗歌2.鼓励学生围绕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展开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形成比较完整的诗歌分析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总结古代诗歌的体裁和主题特点3.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古代诗词的创作练习拓展延伸:1.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古代诗歌选集,积累更多的古代诗歌作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关于古代诗歌的个人感悟和评析。

2.组织学生进行古代诗歌创作活动,通过模仿古代诗歌的形式和表达方式,创造出自己的古体诗作,培养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和审美素养。

评估方式:教师可根据学生在小组交流环节的表现和个人感悟的书写质量,以及后续的诗歌创作成果来进行评估。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欣赏程度和理解力,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5篇范例)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5篇范例)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5篇范例)第一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辅导学案一、解读诗歌基本方略1、解读标题明确类别推断情志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品味意境3、识别技法表现手法方式与修辞二、古代诗歌的类别咏物诗山水田园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说理诗咏物诗(侧重于托物言志)(一)咏物诗【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特点归纳:1.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①以物象为题;②咏(题、赠、赞)+物象2.内容特点: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质;或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对人事的评价。

3.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点),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

②寄托什么志。

(二)山水田园诗(即景抒情诗)ϖ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手段--即借景抒情。

ϖ明确鉴赏中常用到的术语ϖ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ϖ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对比。

ϖ 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ϖ 4.分析重点:景物特征;5.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宿建得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什么?有什么作用?2、体会“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文学常识教案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文学常识教案

古代诗歌七大题材文学常识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诗歌四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准确朗读并默写。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增强古诗文修养。

5.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观沧海,感受诗中洋溢着的饱满激情,理解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王湾《次北固山下》叙事写景的哲理美。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从了解灿烂文学入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学习观沧海1.作者简介曹操(150——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介绍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竭后山。

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诗作融会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

3.解题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

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4.朗读⑴范读显示诵读节奏,要求学生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资料文学常识复习(一)古代诗歌体裁知识1.诗歌是与小说、、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

2.中国古代诗歌按体例分,可分为诗、、三种。

3.从诗的角度来划分,中国古诗可分为和。

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诗。

4.古体诗又称、,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用云也比较自由,一般篇幅较长,容量也较大,如我们学过的李白的和的《琵琶行》等。

5.近体诗是与相对而言的,包括和绝句。

6.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下句称。

其中,要求中间两联要对仗,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请写出陆游《书愤》中押韵的字。

7.律诗按每句的字数,可分为和。

我们学过的王维的《山居秋暝》属于,的《蜀相》和的《锦瑟》属于。

8.近体诗中的绝句,也称,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要求对仗。

绝句可分为和,我们学过的杜牧的《过华清宫》属于。

9.词在唐、五代时已经出现,称曲、杂曲或,到宋代才广为流行,改称词。

词是诗的发展,又称、等。

10.宋词习惯上分和两派:派以写闺情、离愁为主,代表作家有、等;派扩大了测的题材,代表作家有等。

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属于,《雨霖铃》属于。

11.近体诗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

尽管篇幅短小,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如杜甫的,李白的,的寄寓深远,的激昂悲壮等。

12.《诗经》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古代社会生活,以言为主,内容上分为、、三种,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

13.屈原开创了一种新诗体,称为或。

屈原的诗歌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传统。

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资料14.人们常把“风骚”并举,“风”指的是,“骚”指的是,他们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和传统。

15.《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也是古乐府民歌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并称“乐府双璧”。

(说明:3~15题可参见第三册本。

)16.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名称。

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中堂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发起了运动,他和都写了一些诗。

17.词依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和,例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共46个字,属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共102字,属于。

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如《虞美人》是。

18.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永遇乐”是,“京口北固亭怀古”是。

19.曲是词的发展,又称,在代达到高峰。

曲包括和两种。

其中散曲又包括和,只含一支曲子,如《天净沙·秋思》。

是多支曲子合为一套,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0.散曲的题目比词还复杂,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中,“般涉调”是,“哨遍”是,“高祖还乡”是。

21.元杂剧剧本由组成,就是唱词,就是宾白。

22.元杂剧的角色主要有、、、净、丑等。

其中,指女角色,女主角叫;指男角色,男主角叫。

(二)中国古代重要作家作品一、两汉1、贾谊,又称贾生,____,____。

主要作品为《新书》,《过秦论》出于此书。

之先河,其赋上承楚辞下启汉赋,影响很大。

史论《过秦论》等开另有《论积贮疏》等奏疏,2、司马迁,字____,别称太史公,简称史迁。

与____并称史界两司马”,与____并称“班马”。

主要作品为____又名《太史公书》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屈原列传》《信陵君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资料窃符救赵》等出于此书。

历史散文。

我国第一部____通史,被誉为实录、信史。

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3、《孔雀东南飞》见南朝徐陵编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____,与北朝”。

乐府____合称“乐府双璧二、三国两晋南北朝1、曹操,字孟德,追尊为武帝,三曹之首。

代表作有《苦寒行》、《龟虽寿》、《短。

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歌行》《观沧海》等。

属乐府歌辞。

开创____新风。

鲁迅称他是2、曹植,字____,封陈王,谥思,后称____,三曹之一。

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白马篇》。

3、陶渊明,名潜,字____,自号____,谥____,我国第一位杰出的____诗人。

有《陶渊明集》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等。

三、唐代1、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____之一。

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阁,____。

,____四杰中成就最高。

初唐四杰其他三位是____序》最有名。

他在2、边塞诗人:①王之涣,字季陵。

主要作品为《凉州词》《登鹤雀楼》。

绝句____被誉为唐代绝句压卷之作。

②王昌龄,字少伯,江宁人,被称为“____”。

主要作品为《出塞》《从军行》,善边塞诗、宫怨诗。

③高适,字达夫,与岑参齐名,并称____,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燕歌行》《别董大》等。

④岑参,边塞诗的重要代表。

主要作品________________。

3、山水田园诗人:①孟浩然,襄阳人。

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诗的人,与____齐名,世称王孟。

主要作品为____《春晓》等,结为《孟襄阳集》。

②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称王右丞。

诗人兼____。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田园山水派代表。

主要作品为《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结为《王。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右丞集》____赞为4、三大诗人: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资料①李白,字太白,号____,人称____。

与____齐名,人称李杜。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天门山》《秋浦歌》等,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古典诗歌艺术的高蜂。

韩愈称赞说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②杜甫,字子美,自称____,曾任左拾遗,世称杜拾遗、杜工部。

与李白齐名,人称____。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主要作品为《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吏”包括____,____,____。

“三别”包括____,。

____,____,结为《杜工部集》。

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其诗被称为____③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中唐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合称____。

主要作品为《卖炭翁》《长恨歌》《琵琶行》等,自编为《白氏长庆集》后人又编为《白香山诗集》。

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

通俗派的代表,相传老妪可懂。

5、苦吟诗人:孟郊,字东野。

与贾岛有“______”之称,著名苦吟诗人。

主要作品为《秋怀》《贫女词》、《游子吟》等,结为《孟东野诗集》。

6、古文运动诗人:①韩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文,世称韩吏部,韩文公,郡望昌黎,又称____。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与____并称韩柳。

主要作品为《师说》《马说》《祭十二郎文》等,结为《昌黎先生集》。

他主张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主张文章内容的充实,并_______。

在诗歌创作上主张_______,力求新奇。

②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_____,曾任柳州刺史,又称_____。

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_____”,“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

他是中国第一个把_____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7、小李杜诗人:①李商隐,字义山,号____,代表作有《贾生》《夜雨寄北》。

②杜牧,字牧之,别称小杜,与_____齐名,并称小李杜。

晚年居樊川别墅,因号_____。

主要作品为《阿房宫赋》《江南春绝句》《清明》《泊秦淮》等。

结为《樊川文集》,他尤擅七律七绝。

赋作的散文化倾向对后世影响较大。

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资料8、刘柳诗人:①刘禹锡,字梦得,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合称____,与白居易合称____。

主要作品为《陋室铭》、《乌衣巷》、《竹枝词》等。

②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东人,人称_____,曾任柳州刺史,又称_____。

主要作品为《捕蛇者说》《三戒》“永州八记”(包括《小石潭记》《童区寄传》等散文,《渔翁》《江雪》等诗,结为《柳河东集》。

他是中国第一个把_____正式写成独立的文学作品的作家,开拓了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发展的新阶段。

四、宋代1、婉约派:①柳永,原名____,字耆卿,别称柳七、柳屯田。

主要作品为____。

大量创制慢词(长调),扩充了词的体制容量,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

②李清照,号____。

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③姜夔,子尧章,号____,____词人,其次多为写景咏物、记述游客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

2、豪放派:①苏轼,字子瞻,号____。

谥文忠。

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赤壁赋》《石钟山记》《题西林壁》《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宋代最伟大的文人。

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开创了豪放词派。

与____并誉为韩潮苏海。

②范仲淹,字希文,谥____。

主要作品为《岳阳楼记》《渔家傲》等,结为《范文正公集》兼工诗词散文,属豪放派。

③辛弃疾,字幼安,号____,与苏轼并称____,人称词中之龙。

主要作品为《稼轩长短句》名篇有《摸鱼儿》《永遇乐》《清平乐》等。

宋词中成就卓异者,继承并发展了苏拭的豪放词风,开拓了词的表现范围。

3、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宋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欧阳修,字永叔,号____、____,谥文忠。

北宋文坛领袖,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仅供学习与参考.学习资料②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谥文,世称王荆公、王文公。

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为《游褒禅山记》《伤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乡贯临川,人称临川先生,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③三苏:____,____,____。

父亲____,哥哥____。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

八大家之一,与子轼、辙合称三苏。

主要作品有《嘉佑集》,《六国论》出于此。

作品以史论、政论为主。

4、爱国诗人:①陆游,字务观,号____,人称小李白。

主要作品为《书愤》《示儿》《钗头凤》等,结为《剑南诗稿》。

中国古代最高产的诗人(有诗9000多首)。

②文天祥,字宋瑞、履善,号____,民族英雄。

主要作品为《正气歌》《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

五、元代1、元曲四大家:①关汉卿,名一斋,号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