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20087814552745988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汉语言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偏正结构的是()。
A. 春风得意B. 春暖花开C. 春色满园D. 春意盎然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
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
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三百首》答案:A4. 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有()。
A. 《狂人日记》B. 《子夜》C. 《边城》D. 《家》答案:A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
A. 王勃《滕王阁序》B. 李白《将进酒》C. 杜甫《登高》D. 苏轼《赤壁赋》答案:A6. “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
A. 疑是地上霜B. 举头望明月C. 低头思故乡D. 举杯邀明月答案:C7.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出自()。
A. 王之涣《登鹳雀楼》B.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 李白《望庐山瀑布》D. 王昌龄《出塞》答案:B8.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
A. 陶渊明《饮酒》B. 王维《山居秋暝》C. 孟浩然《过故人庄》D. 杜甫《登高》答案:A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A. 杜甫《望岳》B. 李白《将进酒》C. 王之涣《登鹳雀楼》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A10.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
A. 元好问《摸鱼儿》B.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C. 李清照《如梦令》D.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
答案:王维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望月怀远》。
专业_汉语言文学试题200道_经典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汉语言文学试题200道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书面语、口头语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5、汉语口语的共同语在汉代扬雄的《方言》里使用的名称是什么?“雅言”6、什么运动彻底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为白话文最后取代文言文创造了条件?“白话文运动”7、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叫什么?民族共同语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2001年1月1日12、我国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什么语言?说这种语言的人占全国人口的多少?汉语,占95%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汉语、英语、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14、汉语水平考试的简称是什么?HSK15、汉语构词的主要方式是什么?词根复合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词序和虚词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仓颉造字说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19、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金文21、篆书一般分为哪两种?大篆、小篆22、大篆的代表作是什么?23、汉字发展史上首次出现的规范字体是什么?小篆24、什么是汉字形体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变化,汉字形体从此进入今文阶段?隶变25、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26、草书分为哪几种?章草、今草、狂草2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28、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楷书、行书29、简化汉字的方针是什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30、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什么?语素31、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什么?词32、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叫什么?本义33、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叫什么?基本义34、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叫词的什么义?35、汉语的熟语包括哪些?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36、当遇到其他字典辞书中查不到的字时,哪部书是最好的顾问?《汉语大字典》37、阅读古书是遇到关于词语典故、人名书名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可以查哪本书?《辞源》38、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9、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论点、论据、论证40、诗词格律的四声是指哪种汉语的四声?中古汉语41、中古汉语四声到现代普通话四声的变化情况可以概括为什么?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42、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可以概括为什么?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43、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哪一首?《孔雀东南飞》(或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4、近体诗一般有哪四种主要形式?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或称无虑、七律、五绝、七绝)45、律诗的第一联至第四联一次称为什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6、近体诗一般押什么韵?平声韵47、近体诗平仄的基本规则一般可以概括为什么?一句之内,平仄两两相间;两句之间,平仄相反相对;相邻两联,平仄相合相黏48、律诗中的对仗通常是哪几联?颔联、颈联49、现存最早的文人词是什么作品?唐代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50、按照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哪几类?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未完待续)律诗、对联52、保存至今最早的对联是谁写的?内容是什么?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53、促进对联完善的姊妹艺术有哪些?赋和骈体文、律诗、词、曲54、对联的格律有哪四条?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出句与对句相应的字词性相同;出句与对句内容相关;出句与对句平仄相谐55、什么是对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统领上下联的作用?横额56、在对联,尤其是长联中,什么往往引出一组排比句或骈文句,使联语衔接紧密,层次分明?领词57、对联的断句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掌握长联断句多、长句少的特点;要注意对联中的领词;要注意利用对联中的反复词语,根据反复词语的位置来断句;上下联互相参照断句58、中国文学的初创时期包括哪些内容?远古歌谣和神话59、从“开天辟地”以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时间段我们一般叫它什么?“先秦”60、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它一共有多少篇?《诗经》,305篇61、《诗经》被奉为经典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汉代62、《诗经》的内容包括哪几部分?风、雅、颂三部分63、《诗经》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哪些?赋、比、兴64、在文学史上“风骚”指的是什么?《诗经》和楚辞65、屈原出生于哪里?湖北秭归66、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谁?屈原67、我国编年体史书之祖是哪部书?《春秋》68、先秦历史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哪部书?《战国策》69、《论语》是什么体散文?语录体70、《孟子》散文的特征是什么?长于辩论,气势磅礴71、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文学价值的是哪部书?《庄子》72、“滥竽充数”出自先秦诸子中的哪部书?《韩非子》73、记载秦始皇巡游封禅的刻石铭文多出自谁之手?李斯74、汉赋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三个阶段75、请举出一篇骚体赋的代表作品贾谊的《吊屈原赋》76、奠定典型汉代大赋基础的是谁的什么作品?枚乘的《七发》77、汉代大赋的典范之作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78、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描写田园隐居乐趣的作品是哪部作品?张衡的《归田赋》79、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谁的什么作品?司马迁的《史记》8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哪部书?司马迁的《史记》81、司马迁的《史记》包括哪几部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82、汉乐府民歌中的最优秀的作品是什么?《陌上桑》、《孔雀东南飞》83、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古诗十九首》84、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是谁的什么作品?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85、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是什么?曹丕的《典论·论文》86、建安七子是哪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87、开创了描写田园生活风气的是哪位诗人?陶渊明88、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人是谁?谢灵运89、请举出魏晋南北朝史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代表作。
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试题

1、名词解释三春2、多项选择题汉乐府诗中最优秀的作品有()A.《陌上桑》B.《上邪》C.《东门行》D.《孔雀东南飞》3、问答题现代文学史上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是什么?4、填空题从“开天辟地”以来一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个时间段我们一般叫()5、问答题春秋三传指什么?6、单项选择题代表中国十四行诗最高水平,并以其作品标志了中国十四行诗的成熟,这位诗人是()。
A、朱湘B、穆旦C、冯至D、闻一多7、填空题南唐词的兴起比巴蜀晚,主要词人是(),(),()。
8、单项选择题老舍的戏剧作品有()。
A.《龙须沟》B.《日出》C.《四世同堂》D.《子夜》9、单项选择题语言符号的联想源自()的读书背景。
A.作者B.作品C.读者D.经历10、填空题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11、单项选择题张爱玲最擅长叙说“家史性”的故事,下列不是她公认的代表作是()。
A.《沉香屑:第一炉香》B、《倾城之恋》C、《金锁记》D、《荷花淀》12、问答题请举出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至少两位)13、问答题我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伟大诗人是谁?14、单项选择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出自屈原的哪部代表作()A.《离骚》B.《天问》C.《九歌》D.《九章》15、填空题西晋陆机文学创作的专论是()。
16、填空题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17、单项选择题“为政必先放郑声”中的“放”,与下列哪个词中的意义相似()。
A、放学B、流放C、存放D、放心18、填空题峥嵘赤云西,()。
19、单项选择题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雨果的作品()。
A、《悲惨世界》B、《巴黎圣母院》C、《笑面人》D、《基督山伯爵》20、填空题“萧瑟悲秋今古同”中的“萧瑟悲秋”套用的宋玉的()。
21、单项选择题叶嘉莹人生很曲折,几经飘零,最后定居在()。
A.多伦多B.巴黎C.渥太华D.温哥华22、单项选择题“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是下列哪位词评家对冯正中词的评价()。
汉语言文学100题

导游员资格考试《汉语言文学》口试试题一、填空题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三要素是(、、)。
答案:语音词汇(语汇)语法2、文字是记录()的书写符号。
答案:语言3、现行汉字常用的字体是()。
答案:楷书和行书4、现代汉语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答案:北京语音北方方言现代白话文5、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除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还有()。
答案:汉语俄语阿拉伯语6、“良药苦口利于病,()”。
答案:忠言逆耳利于行7、“千里送鹅毛,()”。
答案:礼轻情意重8、已知我国最早的对联是(,)。
答案: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9、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根据音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答案:风(国风)雅颂10、“路漫漫其修远兮,()”答案:吾将上下而求索11、“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西汉()的作品(《》)的评价。
答案:司马迁《史记》1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答案:纪传体13、诗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出自古诗(《》)。
答案:《孔雀东南飞》14、(《》)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答案:《古诗十九首》15、佳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作者是()。
答案:谢灵运16、《桃花源记》的作者(),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反映他的社会理想。
答案:陶渊明17、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是()和()。
答案:王维孟浩然18、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是()和()。
答案:高适岑参王昌龄19、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雄视古今的“双子星座”的伟大诗人是(、)。
答案:李白杜甫20、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出自()诗作(《》)。
答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出自()诗作(《》)。
答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2、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自()诗作(《》)。
答案:白居易《大林寺桃花》2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汉语言文学考试试卷

汉语言文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汉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A. 马B. 月C. 林D. 火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的“蹊”字,其原意是:A. 道路B. 河流C. 花园D. 树木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A. 《呐喊》B. 《彷徨》C. 《家》D. 《朝花夕拾》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哪位词人之手?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5.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其主要倡导A. 孔子B. 孟子C. 韩愈D. 朱熹6. 以下哪项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形式?A. 绝句B. 律诗C. 词D. 曲7. “诗经”中的“风”“雅”“颂”分别指:A. 诗歌的三个时期B. 诗歌的三个地域C. 诗歌的三种风格D. 诗歌的三种主题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哪位诗人之手?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李商隐9. 现代汉语中,“他”字的性别含义是:A. 男性B. 女性C. 男性或女性D. 无性别10.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节,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性格特A. 刚烈B. 柔弱C. 刚柔并济D. 深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汉语中,表示“我”的代词是“______”。
2. “______”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所著。
3. 汉语中,“______”是指用字的本义或引申义来解释词义的方法。
4. 汉语中,“______”是指用两个字组成的词,其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5. “______”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以五言或七言为主。
6.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
7.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五个字。
8.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每句七个字。
9.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
10. “______”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文体,以抒情为主。
汉语言文学期末考试

第一、二章章节测试姓名:一、判断题1、语言是以语法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音为结构规律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语言中书面语是第一性的,口语是第二性的。
()3、口语具有简短明快、通俗自然地特点。
()4、书面语具有语句雅正、结构完整的特点。
()5、书面语是口语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并不断为口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口语向前发展。
()6、王力的《汉语史稿》以语音的演变为主要依据,参照语法和词汇的变化将汉语的发展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代四个时期。
()7、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方言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
()8、唐宋以来,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与逐渐取得了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地位。
()9、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10、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
()11、世界上的文字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12、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声到表意。
()1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改革文字的原则就是“约定俗成,稳步前进”。
()14、笔画法一般先按笔画数从少到多排列,内部再按笔形的横、竖、撇、点、捺、折的顺序排列,以此类推。
()15、巿字念(fu),卂字念(qiong).。
()16、戊字念(wu) ,戌字念(shu) ,戍字念(xu)。
()17、字形的规范包括不写错别字,不用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体字,不用异体字。
()18、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它可以分为两大类: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19、本义是一个词在某一历史阶段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意义,基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早意义。
()20、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末,盛行于魏晋,一直沿用至今天。
因为比以前任何一种字体都好写好认,可以作为“楷模”,所以尊之为“楷书”,又称“真书”、“正书”。
语言学考试题

语言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语言学的基本研究对象?A. 数字B. 文字C. 语言D. 音乐2. 哪位学者提出了语言功能理论?A. #德维特B. 萨普尔斯C. 赫尔德D. #哈尔德格尔3. 语言学的分类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几大类?A. 3B. 4C. 5D. 24. “语言符号”中包括哪些要素?A. 声音B. 符号C. 拼写D. A、B5. 在语法范畴中,“动宾关系”是指什么?A. 主语和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B. 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C. 宾语和谓语之间的语法关系D. 主语和动词之间的语法关系二、填空题6. 语言学中研究音素的学科是---。
7. 没有逻辑意义的音节称为---。
8. 语音学的基本单位是---。
9. 下列哪个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10. 一种语言中声母、韵母和声调三者综合的组合称为---。
三、简答题11. 请简要说明音韵学和语音学的区别。
12. 什么是“方言”,方言和语言的关系是什么?13. 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作用是什么?14.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是语言学中一个重要问题,请简述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15. 请简要介绍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请说明语言对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
17. 语言学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语言学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18. 请解释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谈谈语言多样性对世界文化的重要影响。
以上便是本次语言学考试题的全部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地完成每一道题目,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汉语言《语言学概论》考试题

语言学概论综合练习(一)导言-第二章练习及解题提示一、填空题1.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3.一种语言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但无限的句子中却包含着有限的词和为数不多的则__________。
4.__________包括哥本哈根学派、布拉格学派和美国描写语法学派。
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__________,没有阶级性。
6.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符号的形式是__________。
7.语言符号音和义之间的结合是社会成员__________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8.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语言结构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前者的作用在于使语言单位的结合具有有序性,后者则简化了语言系统,便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
9.语言的底层是一套__________,上层是__________的符号和__________。
10.语言符号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11.语言符号具有二层性,其核心是__________。
12.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的能力和__________的能力。
13.语言的__________主要是指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请打×)1.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叫文言文。
()2.埃及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之一。
()3.索绪尔被人们称之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著作为《普通语言学教程》。
()4.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定的规则,例如汉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一般是名词充当,所以只要在动词后面放一个名词就能组成述宾结构。
()5.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6.语言作为社会现象,不是属于上层建筑,而是属于经济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A.音高的高低B.发音部位的前后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E.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33.义素34.音位文字35.语言的亲属关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37.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8.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伤心透着轻浮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41.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42.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A2.B3.D4.C5.B6.B7.A8.D9.D 10.C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A21.B 22.A 23.B 24.B 25.D 2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CDE 28.BCD 29.AE 30.AD 31.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
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33.(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义素。
(3)例如,“哥哥”的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姐姐、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
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
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他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多少个语素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飞机”。
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
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语言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
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
“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中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固性。
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哭、笑”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