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语言学试题7814552745988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

汉语言专业《语言学概论》试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2004年1月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每词4分,共20分)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元音3.语法范畴4.意音文字5.词语替换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内部又分为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三大学派。

2.中国、印度和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将音节[p'an]中的辅音n换成辅音小原来的意思“盘”就变成了“旁”,这说明这两个辅音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关系。

4. 是语法单位在相互组合中所产牛的表示结构关系的意义。

5是词义的概括性特点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说明词义是没有阶级性的。

6.同义问“抢夺一抢劫”的区别不同。

7.腓尼基字母向西向东发展,分成两支,向东发展产生了 __________ 和梵文字母等。

8. 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语言发展的动力。

9.现代汉语有七大方盲,例如——以上海话作为代表。

10.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都属于印欧语系,但语族不同,英涪属于_________ 语族。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lo分)说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到题中括号里。

1.F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符号的意义比符号的形式更加重要8.C吾言和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C .从音位到语素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D.古人研究浯言,主要是研究口语,重视语言的现实运用2.有甲乙两个声波图.甲声波比乙声波振动次数少,乙声声波比甲声波振幅小,因此()A.甲声音低,乙声音弱H.甲声音高,乙声音弱C.甲声音低。

乙声音强1).甲卞菏弱,乙声音低3•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红色”和“黑色”是绝对反义同8.“老”和“少”是绝对对立的反义词C“高”与“矮”这对反义词具有:非此即彼的关系D.反义词“长”和“短”具有相对性,4.下列说法()说明汉字与汉语是基本适应的。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问答题】如何看待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3.【问答题】举例说明什么是语言符号的聚合关系,为什么说符号的聚合和组合是相互依存的4.【填空题】语言系统二层性的一大特点是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一定大大少于_______层的最小单位。

5.【问答题】语言功能的生理基础是什么,有哪些体现?6.【问答题】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①分[f?n]+配[p‘ei]→分配[f?mp‘ei]②喇[lA]+叭[pA]→喇叭[1Ab?]③豆[t?u]+腐[fu]→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_________B.异化:_________C.弱化:_________D.脱落:_________7.【填空题】语言的功能包括____ 功能和_______ 功能。

8.【填空题】语言符号的_______和_______,是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

9.【问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10.【问答题】名词解释:义项11.12.【单选题】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A.快—慢B.正—反C.好—坏D.黑—白13.【填空题】_______和________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14.【单选题】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经过语言来进行的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示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15.【问答题】“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能够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总复习题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总复习题

《语言学概论》总复习题□ 语言变化的内部决定因素是×. 基本词汇和语法√. 语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社会因素×. 言语□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语言符号是视觉的线条符号□ 语言是√. 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系统×. 说的行为和结果×. 说话和言论×. 语音和言论规则的总合□ 语言是一种×.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语言意义是指×. 语言和言语的意义×. 词汇意义×. 语法意义√. 语言体系中固有的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主要指直观动作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强制性,永远是任意的□ 符号的种类很多,语言是一种×. 视觉符号√. 听觉符号×. 触觉符号×. 嗅觉符号□ 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同时产生×. 有时前在先,有时后在先√.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语言意义产生在前□ 言语是×.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言语作品□ "他肯定不会来了!" 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请您务必来!"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他对我说:"走过来。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汉语言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A 状中短语和状中短语
B 状中短语和动宾短语
C 连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D 连谓短语和状中短语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5. “问他一件事。”中的“一件事”是(

A 近宾语 B 双宾语 C 远宾语 D 补语
6. “大家听了很高兴。”是(

A 连谓句 B 兼语句 C 存现句 D“把”字句
(五)分析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辞格,并指出其综合运用的具体情况。(10 分)
①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而它的文明却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 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本试卷共 !语法错误,)页第 !语法错误,)页
7.下面的四个句子中,不属于偏正复句的是( )。
A 哪怕是火海刀山,我也要冲上前!
B 外面的太阳热烈如火,我的心里冷如冰霜。
C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8. 比喻和比拟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比喻有本体,比拟没有本体。
B 比喻有喻体,比拟没有喻体。
须是不同类的,构成比拟的两个事物可以是同类的。
得分
评卷人
三、操作分析题(共 57 分)
(一)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标记词所属的词类。(每小题 1 分,共 5 分) 1 身上净是泥。(净)
2.连我你都不认得了?(连)
3.屋里有一扇门。(扇)
4.这是一盆净水。(净)
5.她得的是慢性肺炎。(慢性)
(二)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如果有歧义,要做不同的分析。(共 18 分) 1.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试题上课讲义

汉语言文学语言学纲要试题上课讲义

学年第一学期试题(卷)汉语言文学2014-2015语言学纲要小时。

100分,共8页,答题时间为2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2、音位变体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请诚实答卷,得分评分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小空,每空分。

)分,共201 是我国)、( )1、文字学、( 4、组合关系传统的语文学。

)能力和、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2 灵活的()能力。

)、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三大部分。

( 5、聚合关系、舌位的前后三)、( )、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4 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韵5 韵母三部分,其中、、汉语的音节可分为()、声母三部分。

韵头、( )、韵尾母又分、语法的( ) )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和(6评分人得分 7、、()根据语法意义的表达手段的不同,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分)1分,共10三、判断题(每小题)四种类型。

黏着语屈折语、、(,它和词的变化规则合在一起) 8、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叫(叫作(。

))( 1、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 ( ) 9 )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3、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

( ( )。

)(“语言”4、动物掌握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

和、10 ( ) ( )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

[p]、[k]三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完全相同。

()[t]5、、()音素6、[x]的发音特点是舌面后清檫音。

得分评分人 3小题,每题15分,共分)5本大题共 ( 二、名词解释语素,词缀不多,没有词尾。

这是汉语的特点。

、汉语语素中,大部分是7 词根()有的语法著作中常常把前缀、后缀叫作词头、词尾。

)(。

尠递归性、同样的结构可以层层嵌套,这就是结构规则有8 、音位1.9、音素[a]和[ɑ]的发音特点其实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只是写法不同。

汉语言文学试题

汉语言文学试题

[标签:标题]篇一:汉语言文学200道经典试题汉语言文学试题200道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哪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2、语言包括哪两种表现形式?书面语、口头语3、王力的《汉语史稿》把汉语的发展分为哪四个时期?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四个时期4、现代汉语从什么时候开始?1919年五四运动5、“雅言”6、“”7、民族共同语8、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普通话。

.9、现代汉语的方言一般分为哪几大类?七大类: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10、湖南人一般说哪几种方言?湘方言、客家方言、北方方言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的?2001年1月1日12汉语,占95%13、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括哪几种?1415词根复合16、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是什么?词序和虚词17、关于汉字起源的问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哪种?仓颉造字说18、世界上的汉字基本上可以分为哪两大类?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汉字的形体演变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9.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20、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古代文字叫做什么?金文21、篆书一般分为哪两种?大篆、小篆22、大篆的代表作是什么?石鼓文23小篆24隶变25、什么的出现,汉字作为方块字就定型了?楷书26、草书分为哪几种?章草、今草、狂草2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怎样的?变图画为线条,改繁复为简易,从表意到表声28、现代汉字经常运用的是哪几种汉字形体?楷书、行书29、简化汉字的方针是什么?“约定俗成,稳步前进”、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是什么? 30.语素31词32本义33基本义34、由本义派生出来、发展出来的意义叫词的什么义?引申义35、汉语的熟语包括哪些?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36、当遇到其他字典辞书中查不到的字时,哪部书是最好的顾问?《汉语大字典》37、阅读古书是遇到关于词语典故、人名书名和有关古代文物典章制度等知识性疑难问题,可以查哪本书?《辞源》38、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包括哪些?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39、议论文三要素包括哪些?论点、论据、论证40中古汉语41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42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平仄,讲对仗43、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哪一首?《孔雀东南飞》(或说《古诗为焦仲卿妻作》)44、近体诗一般有哪四种主要形式?篇二:2014汉语言文学试题2014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试卷(总100分,考试时间14:0016:00)一:单选选择题(总44分)1广义的()指所有的古体文字A篆文B大篆C石鼓文D金文2.1964年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简化汉字共()个 A1235B2235C3235D42353彻底排除汉字中的象形符号,把汉字变成由点,横,撇,捺组成的单纯书写符号的字体是()A楷书B金文C隶书D篆书4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是()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是泰山最早的刻石,也是汉字史上第一次使用的小篆字体 5. A《泰山刻石》B《纪泰山铭》C《峄山刻石》D《琅琊刻石》6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的是()的对联A贵阳甲秀楼联B洱海联C丽江玉泉公园得月楼联D滇池大观楼联7下列读音准确的是()A毳(四声)B缶(三声)C琮(二声)D縠(二声)8诗句“深夜冷溶溶,圜丘露气浓”中的“圜丘”指的是A宫后苑B天坛C颐和园仁寿殿D故宫太和殿9萧诗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指的是()A山海关B嘉峪关C玉门关D居庸关10龚自珍属于()朝代的诗人A元B宋C明D清11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碣石”指的是()A碣石碑B碣石海C碣石山D碣石镇12《孟姜女庙联》中运用()的方法,属成功之作A正对B反对C比喻D夸张13“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山四面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

汉语言文学复习资料一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涵盖了许多学科,例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

为了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复习,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语言学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人类声音系统的科学。

它主要探讨发音、音位、音系等相关内容。

在汉语言文学中,语音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因为汉语句子的意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对它的正确读音。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音学的知识点:•韵母:在说汉语时,韵母是起到连接声母和声调的作用的,可以理解为声母和声调的连字符。

•声母:声母是汉语中最基本的发音单位,它是声音的起始部分,在发音中用来传递意义。

•声调:汉语是一个声调语言,声调是词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语法词汇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中词类、句式结构及其语法复合形式的学科。

在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词汇语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以下是一些汉语词汇语法的知识点:•名词:名词可以用来表示人、事、物或概念,名词在句子中常作主语、宾语等成份。

•动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是状态,它在句子中表示主谓关系,也可以带上对象等宾语。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况的词语,可以用来修饰名词或充当补语。

汉语语法汉语语法是汉语言文学的核心部分,它是研究汉语语言结构特点的学科,包括语义、语用、句法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汉语语法的知识点:•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在中文语言中,往往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宾语在后。

例如,“我明天去上海”。

•句子成分的识别:在中文语言中,词语之间的顺序通常是不固定的,根据它们词义关系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等。

二、文学学诗词曲诗词曲是汉语文学的三个基本门类之一,包括古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以下是一些汉语诗词曲的知识点:•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它以五个字为一个句子,且不押韵。

代表作品有杜甫的《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等。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专业试题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现代汉语专业试题

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2〕试题〔B〕10小题,每题1分,把答案填在括号1、下面不属于汉语语法特点的是A、有丰富的形态变化B、虚词很重要C、语序很重要D、短语与句子构造根本一样2、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是A、形态标准B、意义标准C、功能标准D、充当何种句法成分的标准3、以下各词中不是名词的是A、上面B、附近C、今后D、永远4、“问题是如何把同学们很好地发动与组织起来。

〞这句话中有个动词。

A、3B、4C、5D、65、以下句子中划线的疑问代词属于虚指用法的是A、我到哪儿去都可以吗?B、你能告诉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吗?C、他是谁?D、他们是哪个大学的学生?6、以下只能带谓词性宾语的一组动词是A、修理、成为、派出B、严加、制止、感到C、爱、喜欢、讨论D、同意、赞成、认为7、“他酒后杀人这件事让大家感到震惊〞,这句话的主语是A、他B、他酒后杀人C、这件事D、他酒后杀人这件事8、“你今年到底几岁了?〞这个句子的句型是A、名词性谓语句B、形容词性谓语句C、动词性谓语句D、主谓谓语句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个句子是A、条件关系复句B、单句C、紧缩复句D、让步关系复句10、“快乐得跳了起来〞的补语是A、数量补语B、结果补语C、情态补语D、可能补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二项是符合题意的,把答案填在括号内,多项选择、少选均不得分。

1、以下例子中,是词语仿用的修辞手段的是我们这儿是小局,必须服从大局。

这项工作的意义不是很渺小,而是很渺大。

C、我便索性又讲了一点子马道主义,把马寄放在面房老板那儿。

D、无理不能取闹,有理也不能取闹。

2、“梦想是青年的风帆,回忆是老年的晚霞〞这句话用了什么辞格?A、明喻B、暗喻C、对偶D、比照3、能受副词“很〞修饰的词语有A、性质形容词B、状态形容词C、代词D、心理动词4、以下词组中,属于主谓词组的是A、洗衣粉一包B、老王我认识C、有人来了D、身体安康5、以下句子属于连动句的是A、他用正确的观点与方法来分析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45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A.任意性B.强制性C.离散性D.线性2.音高取决于()A.发音体振动的振幅B.发音体振动的频率C.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D.共鸣器的形状3.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素B.音位C.音渡D.音节4.就词重音而言,不能用来区别意义的是()A.自由重音B.移动重音C.固定重音D.不固定重音5.北京话“慢”单念时读[man],但“慢慢儿”却有人读做[mai mar],前一音节的语流音变现象是()A.同化B.异化C.弱儿D.增音6.“奥林匹克运动会”这个词包含的语素数量是()A.2个B.3个C.4个D.7个7.英语“worker”中的“-er”是()A.构词语素B.构形语素C.虚词语素D.词根语素8.下列汉语词语中的“儿”不属于词根语素(实义语素)的是()A.健儿B.女儿C.少儿D.花儿9.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一般语汇D.基本语汇10.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是()A.古语词B.方言词C.新造词D.外来词11.词组的聚合关系分类是指把词组分成()A.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B.联合词组和偏正词组C.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D.简单词组和复杂词组12.把句子分成“单句”和“复句”,这种分类是()A.句子的句型类B.句子的句式类C.句子的功能类D.句子的简繁类13.“吓唬”和“恐吓”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语气意义不同B.感情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色彩不同14.下列关于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总是一致B.二者总是不一致C.基本义比本义更常用D.本义比基本义更常用15.下列各项词义引申中,采用比喻方式的一项是()A.“锁”本指一种器具,后引申指凭借这一器具的行为B.“兵”本指兵器,后引申指使用兵器的人C.“南瓜”本指一种植物,后引申指这种植物的果实D.“后台”本指舞台的后面,后引申指在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16.下列关于等义词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等义词是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都完全相同的词B.等义词一般都能够长期并存C.等义词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D.同义词大多是等义词17.“老王说服了小李”中“老王”是行为的施事,“小李”是行为的受事,这种意义是()A.语汇意义B.语法意义C.语境意义D.蕴含意义18.从现有文字史的资料来看,最早出现的字符大多是()A.记号B.笔画C.音符D.意符19.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A.元音文字B.辅音文字C.意音文字D.全音位文字20.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A.词语的借用B.语音成分的借用C.词缀的借用D.语法结构的借用21.下列几种类型的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是()A.行话B.黑话C.官腔D.贵族语言22.以下对“思维”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思维既包括思维活动,也包括思维结果B.思维分为感性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类C.思维的形式就是概念、判断、推理D.思维必须以语言为工具23.人类开始制造工具这种行为意味着()A.人类已经产生了语言B.人类已经产生了思维C.人类已经同时产生了语言和思维D.人类既没有产生语言,也没有产生思维24.患“失语症”是因为()A.大脑左、右半球的单侧化功能发生了改变B.大脑左半球的某个部位受到了损伤C.大脑的语言获得机制出现了遗传性障碍D.在语言临界期以前没有接触语言环境25.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概念知识的一类词典是()A.历史词典B.信息词典C.语言词典D.百科词典26.从翻译技术的平面看,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A.单词、句法、语义、语境B.单词、语义、语境、句法C.单词、句法、语境、语义D.单词、语义、句法、语境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7.从发音方法上看,一个辅音的特征取决于()A.音高的高低B.发音部位的前后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28.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义场与上下位词没有关系B.语义场是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义项的聚合体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D.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E.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29.下列关于语素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B.有些语素只有语音形式而没有意义C.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大类D.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E.词都是由语素形成或组成的30.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汉字是一种自源文字B.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C.汉字是一种音节文字D.汉字是一种词语文字E.几千年来,汉字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31.“民族语言政策”所包含的内容主要是()A.关于民族语言教育的政策B.关于官方语言的选择问题C.关于一个国家内部主体民族语言的政策D.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E.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问题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32.语法单位的形成关系33.义素34.音位文字35.语言的亲属关系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举例说明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多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

37.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8.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是渐变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9.下面都是“动词(着)+形容词”构成的词组,试从结构形式(A)和语义指向关系(B)进行分类,分别填入各项中:坐着挺好显着不高兴看着伤心透着轻浮躺着不合适听着刺耳走着累闻着臭、吃着香A1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3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1形容词陈述指向动词,或动词支配指向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2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3形容词说明指向动词的受事(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说明“他说不好”有几种意义,并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10分,第42小题8分,共18分)41.谈谈音节结构的元辅音分析法和声韵调分析法的区别和联系。

42.举例说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全国200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答案(课程代码 05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A2.B3.D4.C5.B6.B7.A8.D9.D 10.C11.A 12.D 13.A 14.C 15.D 16.A 17.C 18.D 19.B 20.A21.B 22.A 23.B 24.B 25.D 26.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CDE 28.BCD 29.AE 30.AD 31.DE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32.(1)形成关系指同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功能性差别。

即语素和语素组获得造句功能就成为词,词和词组获得表达功能就成为句子,但各级语法单位所含成分的数量不一定增加。

33.(1)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

(2)义项可以进一步分析为一束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的集合,这种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语义特征叫义素。

(3)例如,“哥哥”的词义经过与同类的其他词(如“弟弟、姐姐、妹妹”等)对比,可以得出它的义素:[同胞]、[男性]、[年长]。

34.(1)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位相联系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音位文字可分为“辅音音位文字”和“全音位文字”。

全音位文字常常也简称音位文字。

(2)例如,古腓尼基文字就是只表示辅音音位文字;古希腊文字既有表示辅音的字符,又有表示元音的字符,是全音位文字。

35.(1)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这种关系称作语言的亲属关系。

(2)语言的亲属关系是语言谱系分类的基础。

具有亲属关系(历史同源关系)的各个语言就是亲属语言,归属为同一语系。

(3)例如,汉语和藏语都来自原始汉藏语,他们之间有亲属关系,是亲属语言,归属汉藏语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1)单纯词、合成词是根据词所包含多少个语素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根据词所包含音节的数量划分的。

(2)合成词一定是多音节词,但单纯词不一定是单音节词。

(3)合成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飞机”。

单纯词是单音节词的例子,如“书”。

单纯词是多音节词的例子,如译音词“沙发”,拟声词“轰隆”,连绵词“逍遥”等。

37.(1)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是指:语言并不是浑然一体的,而是可以分解成大小不等的组成成分。

例如:“我找他”这句话,可以分解为“我”、“找他”两个组成成分。

“找他”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找”和“他”两个组成成分。

(2)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是指:人们说话时,语言符号只能依时间的先后呈线性排列,正是在这中线性的排列中,语言符号之间才得以形成各种组合关系,产生各种不同的语法结构。

例如,“我”和“找”这两个语言符号只可能线性排列为“我找”和“找我”,前者形成主谓关系,后者形成动宾关系。

(3)正是因为语言符号是离散的,才有可能依线性顺序对这些语言符号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使有限的语言符号通过这种反复的重新组合,可以表达无限的信息和思想。

38.(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急剧变化会使社会的交际活动难以顺利进行,这一性质要求语言必须有一定的稳固性。

例如汉语中“山、水、日、月、人、手、哭、笑”这些词汇古今意义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沿用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