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卖油翁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人。

“唐宋八大家”:(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

选文出处:《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答题时可直接填写《欧阳文忠公文集》)二、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故事,阐明了业精于勤、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骄傲。

三、字句解释。

1.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关键字:善:善于;擅长。

当世:当时。

当:处于(某个时候)世:时代。

句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与他相比。

2.公亦以此自矜。

关键字:公:指陈尧咨。

以:凭。

此:这(一点),这(个本领),指“善射”。

自矜:自我夸耀。

矜:夸耀。

句译:他(陈尧咨)也凭这一点自我夸耀。

3.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关键字:尝:曾经。

于:在。

家圃:家里(射箭的)场地。

圃,园子,这里指场地。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

去:离开。

句译:(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的射箭场里射箭,有一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关键字:其:代词,他,指陈尧咨。

矢:箭。

中:射中目标但:只。

颔:点头。

句译:(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射中靶心,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5.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关键字:汝:你。

亦:也。

知:懂得。

(第二个)射:射箭的本领。

精:精妙,精湛。

不亦……乎:反问句式。

句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本领不是很精妙吗?6.无他,但手熟尔。

关键字:他:别的(奥妙)。

但:只。

熟:熟练。

尔:同“耳”,罢了。

句译: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熟罢了。

7.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关键字:忿然:气愤的样子。

尔:你。

安:怎么。

轻:动词,轻视,小看。

句译:康肃公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8.以我酌油知之。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第12课《卖油翁》

徐以杓酌油沥之 (它,指葫芦)
2.本文中哪个句子能说明道理?说明什么 道理?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但手熟耳”或“惟手熟耳”。说明 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任何事情,只要反复 练习,就可以达到精妙的地步。
启发:①熟能生巧;②勤能补拙;③ 应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不可骄傲自满。
文言小结
◆古今异义
1.但微颔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3.无他,但手熟尔(古义:别的;今义:第三人称。)
◆一词多义
尔安敢轻吾射 (你)

惟手熟尔 (通“耳”,罢了)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老头)

家祭无忘告乃翁 (父亲)
以我酌油知之 (凭)

以钱覆其口 (用) 以杓酌油沥之 (用)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表承接) 睨之久而不去 (表修饰)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 (介词,按照)
以我酌油知之 (它,这个道理)
同“耳”,相 当于“罢了” 。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到轻视后不善罢甘休的蛮横语
凭、靠
语言描写:这是陈尧咨在受
言。“忿然”是遭否定后的暴 躁神态。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 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 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 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藏书 一万卷 金石拓片一千件 琴 一张 棋 一局 酒 一壶 醉翁 一人
六 一 居 士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疏通生字词,把不理
解的字、词、句标注
出来。
◆字词学习
矜( jīn )

圃(

12《卖油翁》新版含课后练习

12《卖油翁》新版含课后练习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就,于是。置,放。 (5)以钱覆其口 以,用。覆,盖。 (6)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沥,注入。
2.填空。 (1)《卖油翁》的作者是 宋 代的欧阳修。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人分别是唐代 的 柳宗元 、 韩愈 和宋代的 苏轼 、 王安石 、 曾巩 、 苏辙 、 苏洵 。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 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 (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 (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 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ân) 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 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 (sháo)/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请同学们给这 幅图画配一个成语 作为题目。 熟 能 生 巧
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 度,哪些语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但微颔之。 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 但,只是。颔,点头。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笑而遣之.
高超的箭术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好箭法真 的只是手熟而已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这篇文章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宋代重文轻武的风气。 对着固定靶子“发矢十中八九”就“当世无双”,不知 道辽国和西夏的皇帝读了之后会有什么感受。《辽史》记载, 辽圣宗一次出猎,就亲自射死狗熊三十只---这是在快马 奔驰之中,而不是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对着死的箭靶子射击。 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文中读出的弦外之音:一个达官贵 人擅长射箭却不被世人所重,还被卖油的平民老百姓嘲笑, 而作者欧阳修(注意:他可是北宋文坛领袖,一言九鼎的人 物,领导当时的社会舆论)显然也是同意老头的观点的-- --宋朝的重文轻武,可见一斑。可是我们要问,高超的箭 法真的等同于往壶里灌油吗?练成如此箭法真的只靠手熟两 字吗?(你欧阳修干吗不手熟一回给我们看看!)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2课卖油翁(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第12课卖油翁(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目标如下: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式和文学常识;通过分析文章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尤其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章寓意,并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他们从文化角度理解寓言故事的价值,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卖油翁》这篇课文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关于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熟能生巧”的道理,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个话题确实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经历,以提高课堂氛围。
2.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解文言文词语和句子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说明我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教授,如断句、词汇推测等技巧。此外,对于文章结构、词语运用等方面的讲解,也要尽量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3.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总体较好,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较为被动。为此,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熟能生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第12课卖油翁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

发矢:放箭。

矢,箭。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忿然:恼怒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因:接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但微颔之卖油翁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熟能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知之生巧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四、思考与练习:(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课文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此与庄生所谓解牛斫轮者何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修全集》。

二、文言知识积累(一)古今异义1。

尝射于家圃古义:曾经。

今义:吃一点试试;辨别滋味2。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

今义:平安;安全3。

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二)一词多义1。

射:尝射于家圃射箭,动词尔安敢轻吾射射技,名词2。

尔:尔安敢轻吾射你,人称代词但手熟尔罢了,语气词(三)词类活用1。

但微颔之名词用作动词,原指下巴颏,这里是“点头”的意思2。

吾射不亦精乎动词用作名词,射技3。

尔安敢轻吾射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四)文言句式1。

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2。

省略句自钱孔入。

三、翻译课文原文: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菜园里射箭,有一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久久不离开。

(老翁)看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原文: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译文: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技吗?我射箭的本领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这)没有什么别的(奥秘),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课件(新人教版)

2 清新自然
生动、清新、自然、朴素
阅读感悟
1 劳动的重要性
懂得辛勤劳动的重要性
2 物质的价值
珍惜物质的价值
3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业
1 阅读课文
体会生活的真谛
2 思考品质和人生态度
思考课文卖油翁的品质和人生态度
3 分组竞赛
用现代文化的方式,重新演绎卖油翁的故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 《卖油翁》课件(新人教 版)
课文介绍白居易的《卖油翁》,描写了卖油翁与客人的互动,反映了当时社 会风貌。通过本课,我们能感悟劳动的重要性和珍惜物质的价值。
词语解析
卖油翁
卖油的老人
破烂
破烂的物品,不值钱

一种家畜,用于运货洛阳中源自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语言特点
1 文言文
古代汉语的一种书面语

七下课内文言文12.卖油翁翻译注解版

七下课内文言文12.卖油翁翻译注解版

卖油翁宋代:欧阳修【原文1】陈康肃公.善射..。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1】康肃公陈尧咨(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射箭..........)擅长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曾经..射箭,有个卖油..(有一次),(他)在家里(射箭的)园子的老翁放下...(形容不在意的样子)...............着他(指陈尧咨射.....担子,站在那里斜着眼看..(表承接)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卖油的老头看他射.十箭.中了八九成...,只.是对他(指陈射箭十中八九这个情况.........。

..(指略微表示赞许)....)微微点头【原文2】康肃问曰:“汝亦..曰:..,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译文2】陈尧咨问卖油翁:”你也.......不是很高明吗?”卖油的老..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或箭法)翁说:“没有别的(奥妙)..。

”陈尧咨(听后)气愤地(气愤的样子.....)........,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说:“你.怎么.........。

”..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敢轻视于是..里,...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把.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油从.钱孔注入而钱却.没有湿。

于是..).是手熟练罢了。

”..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陈尧咨笑着(表修饰,着...走了。

.....)打发..卖油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卖油翁》教学设计
【课文简析】
《卖油翁》是人教版2016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这是一篇笔记小说。

文章记叙了卖油翁与陈康肃公矛盾产生、升级以及最后的解决的故事,向我们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告诫人们做人要有君子的内敛与谦虚,即使有才能也不能张扬自满,恃才傲物。

这篇文章不仅塑造了一位盛气凌人、脾气暴躁也通达爽快的陈尧咨,也塑造了一位态度不卑不亢,气定神闲、沉稳老练又身手不凡的卖油老翁。

是一篇短小精悍却意蕴悠远的文言佳作。

【单元目标】
单元指导中明确指出单元目标:
1.加强文本细读,关注细节描写,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2.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对文本意蕴的体会;
3.在对课文进行冷静、理性的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已有观点,析疑辩难,将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到较高层次。

【研讨与练习的提示】
课文的“研讨与练习”也点示了首先要培养学生复述和结合细节词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积累拓展”中的开放题的设计也着力于让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思考。

【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方面,通过之前文言文阅读的训练,同学们基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断句疑难,可以做到通过字典和注释疏通文意;但是在文言句子翻译方面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仍然需要强调点拨;
2.思维发展方面,七年级阶段思维大多表现为浮于表面,学生思维如何向深处发展,需要引导;
3.学习风格方面,学生喜欢小组合作研讨并乐于动手操作。

这些,都在启示着我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能给无标点文言文断句并利用小组研讨明确断句正误的原因;
2. 积累文言词汇,能自己总结翻译文言句子的注意事项;
3.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并通过小组合作、结合文章词句概括人物形象;
4. 能自己归纳出本文阐明的道理,并进行批判性思考。

【重难点】
重点:断句训练、积累文言词汇,归纳翻译原则;结合细节概括人物形象揣摩人物心理;
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锻炼其批判性思维。

【课型与课时】
1.文言文阅读课
2.共2课时
【教学创意】
基于以上的考量,本课的独特创意环节有两个。

一是给出学生无标点的文言文先练断句,在学生查字典、看注释去尝试断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落实文言词汇和对文章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的诵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为翻译和复述做好铺垫;二是在把握人物形象和本文道理的基础上引导同学们思考究竟射箭和倒油有无可比性这个问题将同学们的思维引向深入,从而训练同学们阅读文本时的批判性思维。

【预习要求】
1.第一课时不预习;
2.第二课时要求口头翻译全文,熟读课文。

【第一课时】以学案方式给学生上课使用。

【教学过程】
一、朗读解释学习目标-2分钟
二、自主断句-5分钟
三、小组研讨形成共识-10分钟
各组将答案展示在黑板-5分钟
四、全班研讨断句与否的原因并总结方法-10分钟
五、多形式朗读课文-6分钟
六、概括文章主要内容-5分钟
七、布置作业-2分钟
《卖油翁》学案课时一
1.能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独立给无标点的文章断句,之后在小组内研讨,并形成本组断句的共识;
2.能通过小组内的研讨和组间的互相补充明确断句出现错误的原因;
3.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请你自主查阅工具书和注释,用“/”为下面没有句读的文言文断句。

5分钟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注释】
二、小组内研讨究竟如何断句。

【要求】
1.有不同之处要讨论、分析,最后达成本组共识,断句在老师发的纸上,课后交给老师;
【疑难之处】:请把讨论完还没解决的问题写在下面:
2.最快形成共识的小组派代表把本组的断句标注在黑板上,用本组的颜色区别标注;
三、全班共同研讨订正。

【要求】
1.你之前的疑难是否解决?
2.请你说一说你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3.你能否总结几条帮助你断对句子的方法?把你的方法给全班分享一下。

四、朗读课文
1.读横版原文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2.读竖版原文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读繁体原文
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六、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加点词解释的作业(一张小卷)
【教学反思】
断句在小组讨论后,同学们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1.睨之久而不去睨之后面为什么不断句;
2.徐以杓酌油沥之酌油后面为何不断;
3.明确了“释担而立”的“而”前面不应该断句,却不理解“自钱孔入,而钱不湿”为何要断句。

经过同学们的互相补充,同学们讨论出如下理解:
1.“久”应该是说“睨”这个动作时间长,与前文联系紧密,不应该分开;
2.“徐”这个副词修饰的应该是“沥之”而不是“酌油”,断开后就只修饰酌油了,不符合文意;
3.前一句的“而”表示动作顺承,既然是连词就不应该断开,而且两个动作是同一个主语发出的;后面这个“而”表示转折,而且前后两句主语发生变化,必须要断。

同学们通过自主断句和小组研讨以及全班讨论补充后,得出断句的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语相同,动作换了要断句;
2.主语换了,要断句;
3.语气词要断,“曰”也要断;
4.根据句意前后联系的紧密程度和副词修饰范围来判断是否断句。

可以说,这堂断句课上出了真知。

课堂中生成的是真问题,讨论也迸发出了火花,通过小组合作竞争激发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也挖掘了思维的深度,比较扎实地训练了断句这一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技能。

在此基础上的多形式朗读,也让同学们时刻处在挑战中,课堂不疲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