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理想的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在现实与理想结合处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

在现实与理想结合处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

不 是 快 餐 店 请 客 , 也 不 是 体 育 竞 预 留 位 置 书 写 , 虽然最终 “ 迷 人 的 是 : 激励参 与、 启发 思维 、 反 馈 调 赛。 学 生 怎 么 能 被 教 师赶 着 急 匆 匆 太 平 山 ” 被 一 大 堆 词 语 罗 列 成 了 控 、 诊 断评 价 、 巩 固强化等 。 这 位 教 地做 着 还 没有来 得 及思 考 的事7 “ 词语 山” 。但 我 不禁 要 问 : 板 书 到 师 在 学 生 自读 课 文 后 提 出 问 题 的 语 文 课 假 如 没 有 了 学 生 细 心 底 是 为 了 什 么 ? 写 了 这 么 多短 语 , 目 的应 该 是 激 励 参 与 、 启 发 思 维 , 的阅读 ,没有 了学生 慢慢 的 品味 , 是 否 有 必 要 ?这 样 的 板 书 能 给 学 生 而 这 样 的 提 问 常 常 不 完 全 是 为 了
计 上 花 费 了 一 番 心 思 。由 于 学 生 的 教 师 却 想 细 致 分 析 , 整 个 课 堂 完 全 语 文 课 , 需 要 让 学 生 涵 泳 咀 记 忆 不 是 按 照 文 章 的 顺 序 , 学 生 发 处 于 不 和 谐 状 态 — — 学 生 想 说 而 嚼, 品味语 言 , 揣摩 文字 , 需 要 让 学 言 也 没 有 一 定 的 顺 序 , 因此 , 教 师 不 能 , 想静 却 不愿 , 想听也 枉然 。 生慢慢 读 书 , 静 静 思 考 。 语 文 教 学 板 书 就 必 须 有 选 择 、 按 预 设 的 山 形 般 来 说 , 课 堂 提 问 的 目 的
标 后 ,就 要 求 学 生 快 速 阅 读 课 文 ,
并 完成 相 应 的题 目 ; 还 有 少 数 学 生 没 有读 完 时 , 教 师 就 开 始 让 学 生 说 文 章 的 大 意 只 要 有 哪 怕 一 个 学 生 说 出文章 的基 本 大意 后 , 就 马 上 深

追寻课堂教学的理想之道———访“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鱼利明

追寻课堂教学的理想之道———访“乌鲁木齐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鱼利明
八、教学预设要充分。我个人 备课的心得是,如果我提一个问 题,至少会预设出来四到五种答 案,预设完之后,我就要对每一个 答案进行提前应对。教师的教学 智慧通常在“生成”中得以体现, 好课应当把“彩”出在学生身上。
九、目标要有梯度。2011 年 版《语文课程标准》是我们的备 课指导,不管是写字、阅读,还是 作文,每一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表 述。备课时要知道课标对于每个 学段的要求是什么,不可低估也 不可逾越。
三、教学切入点要准确。大 多数课都存在一个问题,课前学 生做了充分的预习,但教师上课 时仍然把学生当作空白、零起 点。现在的课堂很少看到一开课 教师就敢于大胆提问的。课前了 解学生、找准最近发展区十分重 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 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如果我们 能够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学情,找 准切入点,课堂将会更加高效。
位,缺乏智慧灵光……所以我一 直在思考: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 课堂?有时候我也说不清、道不 明。但我想,理想的课堂最起码 是真实的。2016 年初我市第一 批名师工作室成员结业后,我继 续担任工作室的主持人。本届工 作室汇聚了来自七区一县的青 年名师,有基层学校主持人黄靖 懿、代表新疆参加全国青年教师 教学大赛的李丽、王崧舟工作室 新疆站主任亢丽等 12 人,他们 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教 学技艺也日臻成熟……但是课 堂教学距理想化还有差距,所以 我想现在既然团队作战了,就更 应该发挥团队智慧,继续深入研 究课堂,坚持把实践理想课堂之 道作为研究的终极目标。
. All Rig四h、 t文s 体R要es凸e显rv。e统d.编本教
材的六大意识之一就是文体意 识。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明确 地知道,你教的这个文本属于什 么样的文体。我们以往习惯用教 记叙文的方式教学所有不同文 体的文章,这是错误的。

我心中语文课堂论文

我心中语文课堂论文

我心中的语文课堂语文本是一科非常儒雅,有蕴涵的科目。

她用恳切的言辞记录了历史的进程;用隽永的语言抒写了内心深处的细语;用华丽的辞藻描绘了身边秀美的河山……可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趋于枯燥乏味的文字传授,作为课堂本身的生命与激情正日趋流失。

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尤为重要。

在这里班门弄斧,谈谈自己心中的课堂。

一、我认为语文课堂应是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是一首优美的诗:源于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性语言;源于教学的内容,多是诗意浓郁的文学作品或文辞优美的文章;源于语文教学,可以运用天马行空式的感性形式和诗性思维;源于语文教学的效应,主要依靠心灵感染和灵魂熏陶;源于语文生活,本就是充满诗意的人类生活……她每个细节都充满着诗情画意!语文课堂的学习就是那样让人流连忘返、依依不舍;让人品读寻味、思之无穷;是那种意蕴,含蓄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如同课堂上学习《相见欢》,这是一首抒写离愁的词,渲染孤寂的环境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李后主的经历非同一般,这种别是一般的滋味常人无法感悟,我们同情他的遭遇,感悟他的愁苦,但无法言语。

因此,让我们的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这样理想的课堂中吧,他们的心灵会不断净化,人格会不断升华,思想会任意驰骋。

让他们在诗意的课堂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去接受知识,提升修养,这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

二、我认为语文课堂应是情思交流的情感是火,思想是石,两者碰撞在一起,才会产生炽热灼人、光芒四射、感人至深的情思的火花。

语文课堂应该流动着与课文情思相和谐的、丰富而热烈的情思。

这种情思源于课文的情思,她感染着教师和学生,并使他们互相感染,形成一个流动着的热烈、浓郁、美好的情感流和思想流。

在课堂里,教师不是情感传授的喇叭,而是引导着学生和作品、作者、老师相互对话的导线。

在这种交流中,情感如涓涓细流,潺潺而流,轻轻地叩开学生的心门。

师、生、作者相互交流,相互倾听,彼此敞开心扉,真诚肯定对方,彼此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丰富多彩的生活意义与曼妙丰盈的人生价值。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的读后感3篇

《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后感12021年寒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读其书,如听其课,其语文课堂,有如坐看行云流水之闲适惬意,又如雷霆万钧般敲醒我几乎沉睡的灵魂,干老师深厚的文学积淀,对教材的把握、挖掘、拓展,对课堂的驾驭、对学生的引领,让我叹服。

现结合我校实际,浅谈如下感受:一、什么才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怎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呢?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它以扎实的教育理论为根基,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养料,以大量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土壤,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学框架”规定的教学内容,即通过“有效教学框架”表格,将课堂教学过程细化成若干步骤,具体到每一分钟师生同步该做什么,怎么做,让师生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的内在魅力,是学生重现探索知识的神奇过程。

第三重境界是实现课堂知识、师生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

二、有效的教学框架才是实现理想课堂的基础现今我们所学习的新教育理念,不正好就提倡要做好有效教学框架吗?因此,结合我校理想课堂五步三会新课堂模式教学,决定从以下六步开始实施:1.深刻解读教材。

一般情况下,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材料是教学内容的原材料,但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教材,当然也不能否认教材的价值,我们需要的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再创造,确定好教学目标及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的解读方面需要多下功夫,多查相关材料,多角度研究教材。

2.确定教学目标。

就一堂具体的课而言,教学目标是能够而且也应该清晰地界定。

对于新课程理论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已不陌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虽然三维目标已熟记于心,但是在实践中有时候把握得不到位,三维的课程目标就是一个整体性、统一性。

新教育的有效教学框架,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在具体操作中将目标分为基础性、阶梯性目标、核心目标和附属性、延伸性目标。

构筑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构筑理想课堂,追寻有效教学——提高语文课堂对话的有效性
生: 浸透 、 洒遍 成 功 的 背后 是 血 泪 的 结
理、 、 , 收集 展示 问题成了课堂的摆设。又如: 为 了体现参与 , 课件 、 道具都成了教 师手 中的万 节和课文内容 , 师生问没有开展真正意义 } : 的
对话 ,学生 不能 围绕 重 点积 极 有效 地讨 论 , 很
晶 , 斗和 牺牲 孕 育的蓓 蕾 是奋
升, 负面影 响和 干扰倒 是不 少 。很 多时候 ,站在 你 面前 , 会 对他 你
说 些什 么?
的参与 是一 种伪 参 与 , 合作 中对 问题 的探 小组
生甲: 刘翔 , 我们 的骄傲 。 你是
生 乙 : 翔 , 的 成 功 源 自不 为人 所知 的 刘 你
话 效果
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 是对话主体各 自向对方
的“ 精神敞开” 彼此接纳” 和“ 。如何使对话走进
学 生 的心灵 深处 , 何提 高 课 堂教 学 中对 话 的 如

【 关键词 】理想课堂 ; 有效对话 ; 话内涵 ; 对 对 有效 性 , 为可 以从 以下 几 个方而 人手 : 我认
构筑理想课堂, 追寻有效教学 ) 的 融合 、 神 的相 遇 、 文章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对话的有效性 , 提 生 、 师 、 教 文本 视界 提高语文课堂 精 理性
出实施有效对话教学的策略:①丰富对话 内 涵, 选择契合的话题。②巧设对话氛围, 提高对 话效率。③激 发对话意愿, 关注对话效果。
得不 亦乐 乎 。 而师生 忙 于小组讨 论 成果 的整 然
中深深感到教学参与的有效性将是衡量课 堂 段 。

触摸这 些词 儿 , 嚼蕴含 的深 意 。 咀
生 : 时与 当初 , 现 是一 组 对比词 。

追寻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追寻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可 低考试难度 , 如减 少试 卷 容 量 、 低 试 题 难 度 、 长 考 也不 宜 立 即 与 招 生 制 度硬 性 挂 钩 , 以尝 试 分 阶段 逐 降 延 试 时 间等 。 是 由于 新 课 程 具 有 选 择 性 和 开 放 性 等 特 步 推 进 。 二 第五, 统筹管理 教育事业 , 高考改革需 各方协作 。 点 , 可能命 制出一套涵盖所有选修课或不 同考 生都 不 目前 。 国 的课 程 改 革 主 要 是 由基 础 教 育 管 理部 门 负 我 而 第 三 , 考 命 题 立 意 的 转 变 。 以能 力 立 意 的新 课 责 , 高 考 则 是 由学 生 管理 部 门下 属 的考 试 中 心或 省 高 程 高 考 .在 命 题 时 各科 都 考 查 各 自设 定 的一 套 能 力 , 级 考 试 院 具 体 负 责 。由于 这 些 部 门工 作 的出 发 点 和 看 这样 各 自为 政 的 能 力 考 查 难 免 会 导 致 雷 同 , 或者 某 些 待 问 题 的角 度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异 , 课 程 改 革 与 高考 之 新 间 难 免 有 一 定 的 隔 阂 , 此 需 要 一 个 统 筹 全 局 的 机 构 因 重要 的能力可能被遗漏 。为避免这种情况 , 高考 需要
如 实践的检验 。 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 的问题 。 另外 , 新 法 也 带 来 一 系 列 消 极 后 果 , 人 们 对 高 考 分 数 公 平 的 课 程 高 考 难 度 不 宜 过 高 , 新 高 考 的难 度 控 制 与 新 理 过度 依赖 、 础教 育畸变 为“ 就 基 应试 教育 ” 影 响学 生素 、 思想 品德 、 心理素质 、 身体素 念 的考查两者而言 . 难度 的控制 或适度调整应放在第 质 的全 面发展等 。此外 ,

一路追寻语文理想课堂

一路追寻语文理想课堂

一路追寻语文理想课堂陈 娟(海门实验学校,江苏海门)课堂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应该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收获,所以它理应是高效的;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自学的能力,老师应该大胆放手,彻底改变老师“一言堂”的授课模式,使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得以充分体现,使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和谐之旅。

理想课堂高效自主和谐从事教学的每一个老师,可以说时刻都在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课堂,不管你教什么科目什么年级;正在求知的每个学子,可以说也时刻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课堂,不管身处什么类型的学校和自己成绩的优劣。

总之,理想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追求,可是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理想的课堂呢?笔者一路追寻,发现它应该具备如下条件:一、理想课堂必须是高效课堂在信息时代的潮流中,生活、工作追求高效;在严格贯彻教育“五严”的今天,追求教育高效更是刻不容缓。

怎样做到高效?首先要有大容量,即全面实现三维化(“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目标,师生、生生互动性强,教学内容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训练量较大,一定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多,学生收获大;其次要有快节奏:课堂结构合理紧凑,时间利用率高,有适度的紧迫感,充分发挥“学习场”的相互感应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高,学风浓厚;再次要有全员性:即教师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员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人人都有表现机会,充分实现全员互动,最终人人得到相应进步,实现全员达标;第四要有探究性: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性学习,而是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自主学习,或在学习小组内深入开展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而主动探究知识。

这种主动探究获得的知识更具有持久性,有利于学生内化为素质与能力。

进行探究学习的前提是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最大限度的解放学生思想,基本上让学生主宰课堂。

第五要有生成性。

布鲁姆说:“没有意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课堂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

我心中一堂理想的语文课

我心中一堂理想的语文课

我心中一堂理想的语文课语文课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一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学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心中的一堂理想的语文课是一堂充满互动、启发思考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并将其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我对这样一节理想的语文课的设想。

首先,一堂理想的语文课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老师不应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进行合理的辩论。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一堂理想的语文课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不应只停留在书本中,而应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练习,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写作,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现实情境,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观察,从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样重要的是,一堂理想的语文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味。

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上讲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解读。

通过合适的阅读材料和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此外,一堂理想的语文课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是沟通的工具,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是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能力。

因此,在语文课上,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

可以通过课堂演讲、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并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理想的语文课堂
作者:沈小萍
来源:《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01期
【摘要】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寻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

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一双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问着自己,我该给孩子们怎样的课堂?于是,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发现:理想的课堂积极互动而又宁静致远;理想的课堂重课前预设亦重课后生成;理想的课堂扎实有效而又需要不断完善。

【关键词】理想课堂;互动;预设;生成;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小,我就喜欢望着远方,想那神秘的地方,是什么模样?梦想伴我成长,我在书海上空幸福地掠过,一如既往地遥想着美丽的远方。

终有一天,我踏上了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走进了教育的殿堂。

面对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小脸,一双双渴求的眼眸,我经常问着自己,我该给孩子们怎样的课堂?于是,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我振动着梦想的脚步,不断追寻理想的课堂!
一、理想的课堂积极互动而又宁静致远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双向的,甚至是立体的,只有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才能使信息得到及时反馈,老师作必要的指点、引导,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如笔者在教学三年级《少年王勃》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我问:“从…缓缓地、轻轻地‟这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野鸭多悠闲呀,慢慢飞,欣赏落日下的美景,好自在。

”一生回答。

“这样的美景,连野鸭都心旷神怡,更不用提游人了。


“一切都那么安静,野鸭缓缓飞,云儿轻轻飘。

”又一孩子回答。

听到这儿,我本以为可以收尾了,没想到还有几只小手高高举着。

“留恋这个词,用得多好呀!景美得连云儿都不飘了、鸭儿都不愿走了。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学生就这样在课堂的相互沟通中从理想教育的“彼岸”到达真正发展“此岸”。

当然,课堂互动不只是图热闹。

理想的课堂,不必要也不应该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活动之外去另搞一套。

因此,理想的课堂设计应该简洁而指向目标,宁静而又致远。

二、理想的课堂重课前预设亦重课堂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教师在备课时,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应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期。

因为充分预设是课堂生命的本源,也是生成的土壤和催化剂。

二年级下册识字2是关于节日的词串。

其中“踏青”一词我在备课室预设到学生难以从生活中理解。

于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首先是悄悄将踏字的“足”字旁描红,让学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见过“踏”字,为什么这个字要用“足”字旁?
孩子们回答道:“我见过脚踏车,是用脚踏的,当然有足字旁。


“我知道踏步走也是这个踏,得用脚踏步啊。


“那再想想,什么是青色的呢?” 我又接着问道。

“草”……“树叶”……
“这是什么季节里最常见到的颜色呢?”
“春天。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现在,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踏青‟的意思了吗?”
犹豫了片刻后,孩子们举起的小手渐渐多了起来。

“是踏着春天的脚步找春天去。

”第一个站起来的小姑娘响亮答道。

“多有诗意的语言啊!”
……
在本教学片断中,笔者结合词语的特点,设计了个性化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回忆、对话,较好地理解了词语所要表达的意境。

要想构成理想的语文课堂,教者要能沉到教材中,钻到语言文字中,去把握教材的独特个性,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与感悟,设计教学思路。

而后在课堂对话中给学生以灵性,帮助学生冲破各种无形的束缚,徜徉在语文那色彩斑斓的天空,释放学生的本真。

师生的智慧之花在预设与生成,在互动与对话中绽放。

三、理想的课堂扎实有效而又需要完善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真正面对全体学生,多数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裕的参与时间。

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能在课堂上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彼此接纳的、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如教三年级下册第5课《雪儿》。

交流完“在雪儿来之前,我愿意一个人去阳台上看蓝天吗?”这个问题后,
(出示)“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去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师:反复品读这句话,说说你从字词句,标点中感受到什么?生1:云儿雪白雪白的,“我”看着白云就会想象出雪儿在蓝天飞翔的样子,多自在呀!师:“我”知道,蓝天才是雪儿的家,雪儿在那一定生活得更快乐。

生2:雪儿和我一定是想朋友了。

天上的白云千变万化,在他们眼中,云儿会变成他们朋友的模样,这样就可以和他们一块快乐地玩耍。

师:向往自由的生活,想念朋友,你能读到雪儿和“我”的心里去,很是了不起!生3:蓝天是白云的家,白云漂浮在蓝天的怀抱里,多自由、多浪漫呀!“我”和雪儿都向往这样的生活。

师:雪儿和我都向往着能奔跑、能飞翔的自由生活,向往着和白云一样浪漫。

你的语言同样浪漫。

在这样的时刻,有哪位老师不感到幸福,又有哪个孩子不留恋呢?
任何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缺憾,这个缺憾在我们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感受得到。

情境创设未能如愿、教学设计未能实施,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而是要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怎样调整才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样我们的课堂效率才会更高,所以课堂有缺憾才是真实的课堂。

人生之美,美就美在追逐梦想而不仅是实现梦想。

追寻着,理想的课堂。

它很近,只要坚持着跋涉的脚步。

它很远,处处是险滩,暗礁,但我时刻准备着在跌倒的地方再次扬帆起航!
(编辑:龙贤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