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公共空间
巴黎的城市发展历程有何特点

巴黎的城市发展历程有何特点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发展历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巴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当时,巴黎只是塞纳河中间西岱岛上的一个小渔村。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黎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宗教中心。
在中世纪,巴黎的城市布局呈现出紧凑和封闭的特点。
狭窄的街道、密集的建筑以及坚固的城墙,构成了那个时代巴黎的城市风貌。
在这一时期,巴黎圣母院等众多哥特式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了巴黎的标志性景观。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耸的尖顶、精美的花窗玻璃和复杂的雕刻而闻名于世,不仅展现了当时高超的建筑技艺,也反映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到了 17 世纪,巴黎迎来了一次重大的变革。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著名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勒诺特等,设计了许多宏伟的建筑和园林。
凡尔赛宫的建造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之一,其奢华的风格和宏大的规模彰显了法国王室的权威和财富。
同时,巴黎的城市街道也得到了拓宽和整治,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
这一时期的巴黎,开始展现出一种秩序井然、庄重典雅的气质。
18 世纪的巴黎,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城市发展呈现出更加开放和多元化的趋势。
新的思想和文化在城市中传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城市中的公共空间逐渐增多,咖啡馆、沙龙等社交场所成为了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19 世纪,是巴黎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
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巴黎的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急剧增加。
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奥斯曼男爵主导的巴黎城市改造工程,对巴黎的城市面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宽阔的林荫大道取代了狭窄的街道,现代化的公寓楼和商业建筑拔地而起。
城市的供水、排水和照明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公共交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巴黎的城市公园和绿地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例如,布洛涅森林和卢森堡公园成为了巴黎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 城市的空间形态

74 国际城市形态论坛International Urban Morphology Forum / 南方建筑/ South Architecture 2010.1巴黎城市空间形态解析Interpreting the spatial morphology of Paris卞素萍Bian Suping1 巴黎拉德方斯2 巴黎的城市轴线3 巴黎协和广场4 凯旋门5 纪功柱6 巴黎埃菲尔铁塔摘要本文分析了巴黎的城市结构、城市肌理与城市的空间形态的关系,并介绍了两种经典的城市设计的发展方法在城市中的运用。
通过相互之间的关联,城市街道、城市交通和城市空间得到有效的整合。
最后阐述了在旧城更新过程中保护和改造问题及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绿地规划等,对我国诸多城市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巴黎城市形态空间结构城市交通整合保护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ree aspects ofcities, which are urban structure, urban texture and urban spatial form. Moreover it introduces two classic means of urban design. Through interrelation, urban streets, transports and urban spaces may be integrated. Finally it expatiates the problem of conserv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novation of old cities. Discussion also focuses on design of urban waterfront and greenbelt planning. It provides many valuable teachings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KEY WORDS Paris, urban form, spatial structure, urban transport, integration, conservation中图分类号TU98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0232(2010)01-0074-03作者简介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96)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保持城市应有的特色,一直是各国探讨的重要问题。
巴黎的城市形象如何打造的

巴黎的城市形象如何打造的巴黎,这座被誉为“光之城”的国际大都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居民。
它的城市形象并非偶然形成,而是经过了长期的规划、发展和精心打造。
首先,巴黎的建筑景观是其城市形象的重要基石。
巴黎拥有众多举世闻名的建筑,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
埃菲尔铁塔作为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其独特的钢铁结构和高耸入云的身姿,不仅是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是巴黎浪漫与现代的象征。
卢浮宫则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其宏伟的建筑外观和丰富的艺术收藏,展示了巴黎深厚的文化底蕴。
巴黎圣母院虽然在一场大火中遭受重创,但它曾经的辉煌建筑风格,仍然是巴黎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了巴黎独特的城市天际线。
巴黎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也极为重视,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精心的维护,使得古老的建筑能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焕发出光彩。
同时,在城市建设中,新的建筑也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保持了整体的风格统一。
其次,巴黎的街道规划和公共空间设计也为城市形象增色不少。
巴黎的街道布局呈放射状,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发散。
这种布局使得城市的交通流畅,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
街道两旁种植着整齐的树木,为行人提供了阴凉和舒适的环境。
巴黎的公园和广场也是城市的亮点。
像卢森堡公园、杜伊勒里花园等,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游客感受巴黎生活气息的重要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设计精美,有花坛、喷泉、雕塑等装饰,为城市增添了艺术氛围和人文气息。
再者,巴黎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是其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黎是世界艺术之都,每年举办大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戏剧表演等。
巴黎时装周更是引领着全球时尚潮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界人士和爱好者。
此外,巴黎还有众多的电影节、文学节等文化活动,使得巴黎成为了文化交流和创新的重要中心。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的生活,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为城市带来了活力和经济效益。
巴黎市边界环状地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the regeneration:how to regenerate the activity of the
reconnect
and how to the the thes i s local
the urban mainly in
spaces
in
and
outs i de
the
ci
ty.And and
across can use
different ways to make
new
the gaps
made
by
the
highway and recreate
1 lying
districts instead of“the lost world”。to make the connection become real. ThiS thesis makes pub l ic
researches districts.
both
levels
of
metropol is
circle
Nowadays,the cities
of China
are
in
the processes
of
high
speed
construction.But different from many European cities,our constructions mainly focus
to get
areas serve as
the second fence for the pedestrians full of the massive 1950’S social
area
across.And
巴黎公共空间形成的重要时期分析——奥斯曼城市大改造

巴黎公共空间形成的重要时期分析——奥斯曼城市大改造作者:高增荣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5年第2期高增荣(大连六环景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1)摘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一切要从历史背景入手来回顾其成长脉络。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欧洲工业革命导致巴黎人口膨胀,这让巴黎中世纪的狭窄街道拥挤不堪,卫生和安全状况的恶化笼罩着整个城市,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势在必行。
奥斯曼大刀阔斧地推倒旧街区,还在原有基础上拓宽并新建道路网,建造新的供水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兴建众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公园、住宅区、医院、火车站、图书馆、学校、喷水池和街心雕塑,使整座城市得以脱胎换骨。
关键词:巴黎;奥斯曼;城市大改造;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空间;林荫大道作者简介:高增荣(1978-),女,大连六环景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景观空间艺术总监,巴黎第八大学艺术设计系在读博士,城市规划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城市景观空间研究。
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强力支持下,奥斯曼男爵在19世纪50~60年代花费了近20年的时间进行巴黎城市大改造。
奥斯曼改造巴黎的过程中,将市区内60%的建筑拆毁重建或改建,许多中世纪名胜古迹在他一声令下灰飞烟灭,这件事也令他为后世所诟病。
今天,人们只能从美术馆悬挂的早期绘画作品中,去寻找巴黎往昔中世纪的风采。
在这场改造中,1/3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建筑被毁,西岱岛首当其冲,奥斯曼几乎拆毁了所有的中世纪建筑,用以打通一条南北贯穿的大路,今天的游客应该庆幸还可以看到幸存下来的巴黎圣母院。
20世纪初,法国的文物保护法诞生后,巴黎人反思奥斯曼时代如果未曾来临是否会更好。
不管怎么说,奥斯曼的改造都创建了更好的公共卫生条件,顺畅的交通和城市绿化景观。
今天我们在巴黎看到笔直宽敞的林荫大道,众多新古典风格的广场、公园、街心雕塑、喷水池、火车站等等,加之辐射形的街道网络都出自于奥斯曼时代。
巴黎城市规划分析

巴黎是法国的首都,也是法国最大的城市,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与纽约伦敦东京并称为国际四大都市。
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艺术之都。
巴黎地处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
广义的巴黎有小巴黎和大巴黎之分。
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等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接下来从巴黎的历史规划讲起。
巴黎在历史时期主要有三次重要的历史阶段,对其城市规划起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要介绍一下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巴黎,整个欧洲都如出一辙的肮脏,而巴黎甚至可以被称作是最脏的城市。
在中世纪,街道没有铺路石,满地都是垃圾粪便堆积成的泥浆,下雨天更是肮脏不堪。
巴黎的所有下水道都直接通向塞纳河,而市民又直接从塞纳河取水饮用。
当时居住在凡尔赛宫中的贵族都直接在房间内排泄,因此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房间居住,弄脏的房间就有人来清洁。
这样一个肮脏的时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基督教对人们精神的黑暗统治,城市规划的杂乱无章,疾病常发的社会现象促使城市改革发生。
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资产阶级萌芽,基督教的统治地位被强烈动摇。
16世纪的法国统治者致力于国家统一,到17世纪中叶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王国。
这一时期,城市建筑风格主要是为君主服务的“古典主义”。
在建筑外形上显得端庄雄伟,但内部则极尽奢华,空间效果和装饰上带有强烈的巴洛克特征,到18世纪则演化成洛可可风格。
在城市规划思想领域,”古典主义+巴洛克“的设计思想对后来的豪斯曼改建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前文提到的绝对君权时期,道路桥梁供水等城市建设工程开始有了些发展,巴黎昔日破破烂烂的房屋被整改成了整齐一色的砖石联排建筑。
这些改建工作多在广场或大街旁,形成完整的广场和街道景观。
绝对君权时期最伟大的产物是对着卢浮宫建立的一个大而深远的视线中轴。
生态意识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以巴黎·里尔城市为例

工业革命 以来世 界爆 发 了全 面 的生态 危机 , 水土 流失 、 沙漠扩 大 、 源 枯 竭 、 球 性 的 气候 变 暖 、 雨 和 臭 氧 层 破 水 全 酸
坏, 造成 自然失调 , 威胁 到 9 %以上的生物 … , 已严 重威 胁 0 并
目标 。立 面的水 泥层 凝 固了土壤 层 的历史状 态 , 以看 到土 可 壤层 中 的建 筑 垃圾 ( , 如 砖块 、 混凝 土 块 、 筋等 ) 而水 泥立 钢 , 面顶 部 的台地上则 自由生长着扎根 于 建筑垃 圾 的草本 、 灌木 和 乔木 , 有 各种 鸟类 栖 居 , 并 这样 在 没有 人类 干 预 的环 境 下 形成 了多样 性 、 具生命力 的生物群 落 。通 过 高度 、 彩 、 极 色 质 感 、 去 与可 能 的未来 等 对 比手法 , 计 师成 功 突出 了无人 过 设 岛 独特 的景 观 , 引起火 车 站来 往乘 客及 公 园使 用者 的关 注 、 讨论 和思考 。历史上 人类 不 断在 净土 ( ii ed 上建 造城 Vr nf l) g i
完全垂 直于地平 面 , 层涂抹 一层很 薄 的粗 糙 的灰 白色 水泥 外
( l ) 与立 面上部茂 密 的绿 色树林 和下部平 整 的苍翠 草坪 图 b,
在质感 和色彩上形 成强烈 对 比 , 成为里 尔 火车 站周边 抢 眼 的
图 1 里尔 玛 蒂 斯公 园 的无 人 岛
飚 . U i a idBa di 1 nn bt ln nMa s ako ie h e ls r fLl i eP l
土 (r nfl ; Bo e )而其他 生物 却 净化着 这 些 棕土 , 护我 们共 w id 保 同赖 以生存 的环 境 , 未来 即使 没有人 类 , 遗 留 的垃圾 上它 在
《2024年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范文

《解读巴黎拉维莱特公园——多元背景下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解构实践》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持续扩大。
在这其中,新型公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欧洲城市的典范,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不仅是一种生态休闲的空间表达,更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新型公园探索的一次实践。
本文将通过解构实践的方式,对拉维莱特公园进行深入解读。
二、拉维莱特公园的背景巴黎拉维莱特公园位于巴黎市区的东北部,原为废弃的工业区。
经过改造,成为了一个集艺术、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公园。
其背后蕴含的是对城市空间的重塑和对多元文化的融合。
三、拉维莱特公园的解构实践1. 空间布局的解构拉维莱特公园的空间布局打破了传统公园的线性结构,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多层次的布局。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也使得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验到公园的多元性。
同时,公园内的各种设施和景观也都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这个空间结构中,形成了和谐共生的关系。
2. 艺术与文化的融合拉维莱特公园在改造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艺术元素。
公园内设有艺术画廊、雕塑、装置艺术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艺术欣赏的空间。
同时,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节、艺术展览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这种艺术与文化的融合,使得拉维莱特公园成为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地标。
3. 生态环保的实践拉维莱特公园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保的理念。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植被,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同时,公园还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利用等环保技术,以降低能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措施使得拉维莱特公园在实现自身功能的同时,也为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四、拉维莱特公园的意义拉维莱特公园的成功改造和运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拉维莱特公园的生态环保实践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于2011年11月20日至12月10日到法国考察城市规划与建设。
考察了巴黎、圣马洛、第戎、里昂、尼斯、戛纳、马赛、图卢兹、波尔多、图尔、博维等城市,期间与当地有关部门、规划学会、事务所进行了拜访和学习。
在出行之前,我学习了法国的历史,认真观看了《大国崛起》(法国篇)和《城市的远见》(打造世界之都——巴黎),阅读了《巴黎手记》(王受之著)、《法国城市规划40年》等介绍法国及巴黎的书籍,一旦亲身面对,与自己想象中的它,或是似曾相识,或是迥然大异,不一而足。
20天的学习考察,时间虽然短暂,但感触颇多。
1、依法办事。
法国——法律之国,《拿破仑法典》是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没有拿破仑法典就没有现代民法,就不会有大陆法系。
在现在的法国,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以法律为依据。
办理任何事情首先是看法律是如何规定。
2、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从巴黎传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世界的天空,推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被载入了联合国的宪章和世界文化遗产。
1789年之后的不到100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次王朝复辟、两个共和国,这个政治哲学的大实验场最终选择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共和思想,从第一共和国到第五共和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上出现5个共和国,这在全世界都绝无仅有,可见自由、平等、博爱的弥足珍贵。
3、对思想与文化艺术的尊崇。
建成于1791年的先贤祠是法国思想和精神圣地,这里供奉着伏尔泰、卢梭、雨果、左拉、居里夫妇等72位伟人,有艺术家、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但是政治家仅仅只有11人;卢浮宫、奥赛博物馆、蓬皮杜中心是巴黎乃至法国的三大艺术宝库。
法国对思想与文化的尊崇,已经浸润到人们的灵魂。
一个拥有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
4、实用主义。
在法国,尤其在巴黎知道了实用主义在一个国家、在一个民族有着多深的积淀,它直接影响了法国人的生活空间。
私人空间都非常小,而公共空间不仅多而且大,100平方米以内的住房、4人电梯、两厢汽车等与宽敞无比的下水道、密如蛛网的地铁道路系统、广场紧邻公园等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空间。
巴黎是广场与公园组成的城市,法国是森林围绕的城市群组成的国家。
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实用主义做基础,法国才能成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面对法国那些无论是古老辉煌还是现代进步但都令人叹服的城市建设,深感我们每个城市规划建设者正在从事的亦是一件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唯有敬职敬业,去创建对得起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对得起历史检验的事业。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在此以此次学习考察对我影响较为深刻,并是城市规划中重要一部分的巴黎城市公共空间为题,将收集的资料与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汇集到一篇文章中,向各位同事予以汇报。
巴黎城市公共空间巴黎是法国的首都,是欧州大陆上最大的城市,她同纽约、伦敦、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之一,她是“文化艺术之都”、“浪漫之城”,素有“花都”之称,利尔克曾说过“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巴黎的城市公共空间是“所有人的奢侈”。
巴黎之美正是缘于她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一、巴黎概况巴黎位于法国盆地中央,它是法国本土96个省中的第75省,由巴黎32公里环城公路(Boulevard Peripherique)内的20个区组成,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约230万人。
大巴黎市包括巴黎市(75省),以及周边的近郊3省上塞纳省(Hauts-de-Seine,92省)、塞纳-圣但尼省(Seine-Saint-Denis,93省)、瓦勒德马恩省(Val-de-Marne,94省)面积763平方公里,人口约600万人。
巴黎大区(法国本土共划为21个大区和科西嘉地方行政区)即法兰西岛是在1976年由上述大巴黎市以及远郊4省塞纳-马恩省(Seine-et-Marne,77省)、伊夫林省(Yvelines,78省)、埃松省(Essonne,91省)和瓦勒德瓦兹省(Val-d'Oise,95省)共同组成,面积12012平方公里,人口约1100万人。
本文所述仅指20个区范围以内的巴黎。
二、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及分类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从根本上说,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生活的场所,是城市实质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公共空间建设的整体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大众的满意度。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种类多,形态异,主要包括河流、街道、广场、公园及森林、墓地等。
三、巴黎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及作用巴黎经过乔治·尤金·奥斯曼改造(1853-1871年),由中世纪的一个有机生长的城镇变成了一个脉络清晰、主次相间的轴线放射状的现代化大都会,成为了“法兰西的骄傲”和“法国强盛的象征”,举办了1855年、1867年、1878年、1889年、1900年、1937年等六届万国博览会。
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为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启动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运动(Grands projet建设),使巴黎再登世界都市巅峰,成为欧洲的文化首都。
巴黎形成了以河流为纽带、街道为轴线、广场为节点、公园(森林)为绿肺的公共空间体系,体现了以下特点:1、舒适性。
巴黎的城市公共空间无论大小,都以宜人的尺度进行规划建设,注重了城市环境与人的健康,充分考虑了阳光、空气、空间对人们生活的意义,体现了城市的舒适度与幸福感。
2、艺术性。
巴黎市内出现的任何一件设施,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
公共汽车站台是经过招标由英国设计师设计,街头书报亭也是享有专利的设计。
甚至连街边植物的护栏都是经由艺术家布臵,处处体现了苦心孤诣的策划,处心积虑的推敲,呕心沥血的打磨。
这些“街道公共家具”后来都成为全世界城市设计的经典和通则。
3、匀质性。
巴黎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其20个区内遍布,除了街道的联通外,公园、广场等在每个区都有布局。
以公园为例,巴黎有公园约397个,总面积358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有将近20个公园。
十二区就有巴士底广场、文森森林、Picpus公墓、贝西公园、贝西体育场等公共空间。
4、景观性。
巴黎的公共空间大有大的宏伟气势,小有小的典雅韵味,从“街道公共家具”到大型纪念广场,从街头绿地到公园森林,无不以景观著称,都是各时期各风格的翘楚。
巴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以下作用:(1)、在物质层面上满足了生活需求;(2)、在经济层面上提升了土地价值;(3)、在环境层面上改善了生态环境;(4)、在社会层面上体现了社会公平;(5)、在空间层面上构筑了空间框架;(6)、在精神层面上熏陶了文化情操。
四、巴黎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是由公共空间组成的,只要城市公共空间能营造出令人喜欢的环境景观和设施,人们就会蜂涌而至,寻找归属、共享其中。
最为重要介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人类从事社交和休闲并寻找这种归属的主要场所。
一个良好的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具备与城市生活休戚相关的活动内容以及与这种活动内容相符合的空间布局结构和景观特征。
Adolphe Alphand 认为城市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基于对城市公共空间理解基础上的历史。
巴黎的城市遗产主要是重要的历史公共空间。
1、河流(1)塞纳河塞纳河在巴黎自东向西流过,形成一个弧形,长度约13公里。
1989年巴黎市政府在原来整治的基础上,对塞纳河巴黎城区河段实行分段治理,将市区段分成三段,每段4公里。
,分为旅游区、旅游商业区和工业区。
1991年,联台国教科文组织将巴黎的塞纳河沿岸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河流左右两岸分布着许多美轮美奂的史诗般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
有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奥赛博物馆、波旁宫、协和广场、大宫和小宫、现代艺术博物馆、集美博物馆、夏悠宫、埃菲尔铁塔。
他们完满的体现了巴黎古往今来历史不同时期的建筑艺术与风格。
塞纳河上一座座多姿多彩、珠联璧合的桥折射出来一种无与伦比的巴黎风格——古典而时尚,浪漫而优雅。
这些桥已经不是简单的连接塞纳河两岸的交通枢纽,而是时间老人精雕细刻的艺术作品。
它们记载和传承着厚重的巴黎历史,沉淀和揭示着巴黎特有的人文精神,独树一臶的风貌。
新桥、协和大桥、艺术桥、亚历山大三世大桥等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长长的河堤两岸,不时看到有扇形的阶梯,仿似花瓣缓缓伸向水面,游人可以在此驻足、观景,也为巴黎创造了一条宽敞的风廊。
河流两侧布局着广阔的公共绿地,栽植了密密的梧桐树,在塞纳河两岸形成了 2 条沿河并行的轴线,沿河既有绿化长廊,也有一些主题公园,是绿地系统带形布局的代表城市中滨水空间是一个城市中环境最优美的地区,如何让市民公平共享呢?巴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巴黎海滩活动巴黎海滩活动从2002年开始实施,每年的7月21日至8月20日举行,塞纳河右岸3.5公里长的河堤散步道会被布臵成供人休闲的沙滩,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巴黎海滩活动就吸引了超过300万的游客。
正如巴黎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所说:“这块地方应还给它的使用者,还给巴黎人民,还给法兰西岛大区的人民”。
“巴黎海滩”计划目前已被法国南部城市里昂和图卢兹以及德国的柏林和匈牙利的布达佩斯4个城市效仿。
(2)圣马丁运河1802年拿破仑为水运交通下令建设圣马丁运河,运河从塞纳河经巴士底广场到城市东北部的拉维莱特公园,直穿老巴黎腹地,绵延四五公里。
近巴士底河段为地下河,从巴士底广场地下穿过,到寺院水闸露出地表,经5个水闸节节上升,最后到达拉维莱特宽阔水域。
运河中观光船游弋而过,运河两侧宽宽的人行休闲道上人们或漫步,或坐在岸边看书,有人在河两旁的咖啡馆闲聊,有人有人流连在熟铁桥的高拱上,有人牵手沿堤缓行……这就是圣马丁运河的气质,是巴黎半俗半雅的第十区的灵魂,没有塞纳河的风光和喧嚣,但作为巴黎重要的公共空间,圣马丁运河为周边的市民提供了休憩的场地。
2、街道轴线街道是城市中最富有特色、最吸引人的空间环境。
巴黎的街道公共空间在整体性、延续性和节奏感,特别是宜人的尺度感觉方面具有代表性。
巴黎现在的街道格局奠基于奥斯曼大改造,城市形成了“环形+放射”式的城市道路,主要完成了贯穿全城的“大十字”干道和两条环路,城市有了基本骨架。
这种放射性的道路系统布局,体现了一种向外无限扩张的理想。
之后的华盛顿规划,法国建筑师郎方用方格网和放射性相叠加的巴洛克形式,以反映国家政治上三权分立的局面,这种做法后来为许多国家效仿。
“大十字”干道的东西向主轴线由A ve des Champs Elysees 香榭丽舍大街、Rue de Rivoli里沃利大道、Rue Saint-Antoine 组成;南北向轴线由斯特拉斯堡大街、赛巴斯托波尔大街和圣米歇尔大街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