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刮痧》有感
电影《刮痧》观看心得最新范文5篇

电影《刮痧》观看心得最新范文5篇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冲突的优秀影片。
《刮痧》只是一滴水,而蕴藏在其中的却是因种族,区域,传统和文化不一样而构成的活力澎湃的汪洋大海。
在美国,尤其是在以保守和“居民顽固”著称的密苏里州,最能体现出这种对外来文化的排斥,所以影片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那里。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看心得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总是认为,在美国的中国人只要解决了绿卡的问题,那么就相当于在那里定足了,稳定了。
可是看完《刮痧》之后,就不觉得了,更多的明白的是在异国国人的艰辛。
许大同有了荣誉有了房子有了车子,老婆和儿子都有,可是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种族差异是其中最主要的,那里面的文化问题是不可逾越的,不可解决的,这是几千年下来的问题。
刮痧,在身上刮出一条一条的,片中所说的,像烤牛排一样鲜红的印子。
就是这样的印迹,就让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在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从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孩子来说,完全不能想象地域文化差异带来的种种问题。
可是看了这部片子之后,却会觉得在一个文化相通的地方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这部片子的感情个性细腻,一路下来扣住观众的心,丝毫不放松。
100分钟下来,欢笑、泪水,从未停歇。
至少,我能够明确的感受到那里面表达的情感。
在异乡巨大的压力之下的无奈和苦苦忍耐;应对文化差异的无能为力。
觉得这部片子不容易,就像人生。
刮痧最让我感触的就是那里面的父爱了吧。
那种男生之间的爱。
是那么的深厚,是职责和承担。
就像刮痧,一下一下,最开始没感觉,慢慢的,身体会感受到热,最终身上留下触目的印迹,可是换来的却是一身的简单。
男生之间就是这样吧,不着痕迹,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
父爱,就是这样,深厚却不言语。
可是,回首是一片的触目惊心,那都是动人的场景。
所以,父爱也总是外人看得真切,就像刮痧。
老许和许大同之间的父爱是老北京男生的爱。
是承担和隐忍。
老徐来美国,是应了许大同的邀请吧,也想看看自我的孙子。
《刮痧》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刮痧》电影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刮痧观后感范文(一)1。
很多时候,事情都是感到一齐发生的。
比如剧中的老霍去世、正好许大同的父亲在警察局,由于语言不通需要人去接回家,并且正好是晚上,正好他太太还没回家。
正好他爷爷给孩子刮了痧,正好孩子由于在黑暗中奔跑碰了头。
2。
孩子的教育。
在中国,视乎存在一条默认的潜规则,领导永远是对的,再说的具体点,比你高一等级的人,永远是对的,在他们面前,我们永远只能低头、认错、弯腰、吹捧他们。
电影中,许大同一听说孩子和对方孩子发生了口角,立刻先让自我的孩子认错。
孩子说,他说你是笨蛋。
孩子是在维护你。
你却让他先认错。
继而数一二三,用你的威严,逼孩子低头认错。
孩子没有照着你的意思做,吧唧一个嘴巴子。
电影在之后,许大同也说道,我为什么打他我打他是对你的尊重,是给你面子。
对方回答道,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
你觉得,这样做是不是给对方面子当你的孩子打了领导的孩子,领导也在场,你会怎样做3。
代沟。
老人在家里抽烟,很习惯,觉得很是理所当然。
可是,一抽烟,儿媳妇一开窗,在加上一句我不介意,可是孩子能吸二手烟,你还能抽的爽快吗(那里暂时不讨论,吸烟是否有益于健康)。
一家人吃饭说英语,让老头子一个人当聋子,这样好吗4。
儿童福利局。
这是个什么单位可是看到医院看到儿童的状况,立刻报告相关单位。
这点,还是觉得很赞。
觉得医生很敬业并且法律健全制度。
法律制度越健全,社会就会越健康。
不明白,真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
5。
不好欺骗老人,也不好欺骗坚信你的人。
电影中,儿子暂时被儿童福利局抚养。
许大同选取了欺瞒老人。
用他的话说,叫善意的谎言。
其实,在我看来,不好这么搞。
首先,在怎样善意,还是谎言,是欺骗。
尤其是不好的事情,对方迟早是要明白的。
而当其他人都明白,而仅有他不明白,在当他明白的时候,对他的伤害,何止是倍增。
打击更大。
其次,父母辈都是过来人,他们都是瞎子,白痴6。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许大同的BOSS是律师,可是他是打版权官司的,你却带着他去打家庭法的案件。
观看电影《刮痧》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

观看电影《刮痧》观后感范文600字五篇观看电影《刮痧》观后感600字<一>《刮痧》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主要是介绍一些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觉得西方人对中国文化了解得太少,他们的教育与法律有点异常,对孩子有特殊的保护,不明白这是好还是不好。
片中的男主角梁朝伟(许大同)把父亲接来美国同住,儿子丹尼斯却因背上凸显爷爷刮痧留下了瘀红。
这些美国人看来触目惊心的“伤痕”,对中国人来说只是家喻户晓的一种治疗方法。
许大同不得不背上虐儿的罪名,不得与儿子相见。
可他无法向法庭证明刮痧是一种合法的医疗手段,因为美国时间和兴趣去了解地球另一面的文化根源,他们只按自我的确定行事。
在与当局要回孩子的诉讼中,一个个矛盾像串鞭炮快速。
比如说,丹尼斯在游戏中兴起打了上司的孩子,大同要求儿子道歉未果,出于教育孩子,也由于在老板及其家人面前无法下台,便打了儿子。
他认为这是给老板面子,是尊重朋友,是教子有方。
爷爷见了也很赞同:“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
而美国人斩钉截铁的坚持:打孩子的父亲是恶魔,为尊重他人却要打骂孩子的父亲更是不可理喻。
由此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不一样的文化有不一样的观点,往往带来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一场法律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一样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纠纷,一种亲情至上的中国文化和只相信客观事实美国法律之间的冲突,然而我们谁都没有权利去指责是中国错还是美国不对,这一切都是正常的。
每个国家的发展速度不一样,地域的不一样,民族的不一样,历史渊源的不一样,构成了不一样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传统习惯,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所以,不一样文化之间的冲突和碰撞也在所难免了。
所以对于《刮痧》,如果我们不站在文化差异上剖析,而是选择从亲情这一主调来看,其实这部片也有不少温馨动人的场面的,比如一个父亲,当他要举例证明他有多爱自我儿子时,他有多么焦躁,那一刻我想我们和他都明白,爱是只能感受,而难以说出来的。
《刮痧》观后感精选10篇

《刮痧》观后感精选10篇《刮痧》是一部由郑晓龙执导,梁家辉 / 蒋雯丽 / 朱旭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刮痧》观后感(一):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刮痧《刮痧》可以说是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一部典型影片。
作为中国人,其实是很能理解那一家人的种种做法的,无可厚非,可是,只因他们生活在美国,所以,那样的行为就与美国文化格格不入了····《刮痧》观后感(二):miss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看着看着怎么就眼泪像大雨滂沱一样地落下呢……我感动所有电影里关于父亲的情节,看着孩子和父亲的对话、对视、互动,感觉陌生又熟悉又怀念。
爸爸,我爱你。
我想念你。
《刮痧》观后感(三):文化的差异。
一个描述亲情的故事。
影片以中西文化对撞为题材。
极力强调亲人间的情感。
从矛盾生起到冰释前嫌。
影片大打温情牌。
是部不错的温馨贺岁片。
值得推荐的是片中几个主人公的演技确实不错。
《刮痧》观后感(四):感人而深具内涵内容正如其简介一样。
总体感觉一个词:感动。
!简宁对问题“为什么大同替爸爸顶‘虐待’小孩的罪名”给予的答案是”“because he is a Chinese.”这话真够震撼人心。
!。
无疑是对中国人的赞美!《刮痧》观后感(五):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爱《刮痧》中许大同父亲对许大同想逃离美国时说的话:“生活,就是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但每个人要学着去生活。
他父亲很好的教育了他。
为他教育他自己儿子做了榜样。
这个世界上父爱母爱永远是最伟大的。
电影中许大同为了给他儿子一个圣诞礼物,圣诞夜爬上自己被不允许进的住房给孩子当圣诞老人和送礼物。
《刮痧》观后感(六):感知爱需要被证明吗?爱需要用心去体会。
当传统深厚并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文化遇到西方实证主义的理性文化,就像一个文科生遇见一个理科生,很多东西,不能理解。
不是所东西科学都能解释的,它不是万能的。
如果什么都要讲科学,那么科学也就是一种迷信了。
刮痧观后感模板(3篇)

刮痧观后感模板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舒缓疲劳等。
最近,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刮痧课程的学习,并且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刮痧表演,下面是我的观后感。
首先,在课程学习中,我对刮痧的原理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我了解到刮痧主要是通过刺激皮肤表面的经络和穴位,达到疏通经络、活络血气的目的。
刮痧的工具主要有刮板、牛角刮、羊角刮等,不同的工具和力度可以对应不同的刮痧方式和效果。
在课程中,我亲自尝试了刮痧,虽然刚开始有些生疏,但通过反复练习,渐渐地掌握了刮痧的技巧和要领。
其次,观看刮痧表演让我对刮痧的效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表演者用刮板轻轻地刮拭在志愿者身上,刮痧的声音和皮肤变红的情景让我感到刮痧的力量和独特之处。
随着刮痧的进行,志愿者的身体逐渐放松,面部表情也逐渐舒展开来。
观看这场表演让我对刮痧的疗效有了更深的认识,刮痧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疼痛等,有着较好的保健和调理作用。
同时,我也看到了刮痧的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虽然刮痧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但并不适合所有人,在某些情况下刮痧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刮得过重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甚至出现淤血和血瘀现象。
因此,在进行刮痧之前,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适合刮痧。
此外,在刮痧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力度和技巧,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更重要的是,刮痧只是中医的一种疗法,不能替代正规医学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刮痧治疗时仍需谨慎选择。
通过这次学习和观看刮痧表演,我对刮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刮痧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法,它通过对皮肤的刺激,调理人体的气血,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但在使用刮痧时,我们需要慎重对待,根据个体差异和病情选择刮痧的方式和力度。
同时,在刮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感染和伤害。
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孕妇、儿童等,需要特别谨慎对待。
总之,刮痧是一门独特而古老的中医疗法,它有其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效果。
《刮痧》观后感3篇

《刮痧》观后感3篇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冲突的优秀影片。
那么在观看电影刮痧之后都有怎样的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刮痧》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刮痧》观后感《刮痧》这部电影借一件小事反映了中美文化的冲突。
电影中许大同的父亲的一句话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他说,刮痧在中国已经几千年了,怎么一到美国就说不清楚了呢?其实说不清楚的何止是刮痧这种传统的中医疗法。
象许大同代替父亲承认是自己给孩子“刮痧”,许大同对上司说的“我打孩子是对你的尊重”等等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在上司桑兰那里又何曾得到理解和认同。
中国传统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两千年儒家文化孕育下的华夏民族,忠孝礼仪深入人心。
民族思想,爱国情操,是每一个公民,更加感性化。
美国现代文明国家,区区三百年历史,但短暂的历史恰恰使这个国家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没有思想的累赘。
现代的国家,主要体现在他的法律之上。
法理,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部分,依法办事,是这个国家更制度化,更规范化。
当两个文明国家相撞时,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与延绵,社会每个方面,人们都拥有他们祖先的经验,人们的行为准则,更多的是来自于社会的默许,也就是一套自己人公认的行为规范。
美国,短暂的历史,决定他必须有一套自己人必须承认的社会准则。
而此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是实现,就必须依靠明文规定也就是法。
两个文明各自独立,没有好与坏,中国,你不能说他不行,因为他的民族依靠这个几千年就没有走过灭亡的道路。
美国,你不能说他不行,因为他的现代民主,是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望尘莫及。
美国,法律深入到社会每一个角度,每件事都将法律,涉及到人的就要讲人权,孩子,一个敏感的话题,父母教育孩子,在中国人眼里,天经地义,深入人心,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要保护孩子的合法权利,不允许他受到不合理的待遇。
在这个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就要求必须要交流,才能解决彼此的分歧,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才能避免一些重大的错误。
《刮痧》观后感5篇

《刮痧》观后感5篇《刮痧》观后感1电影《刮痧》是一部反映中美文化冲突的影片,由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
梁家辉主演的许大同在美国打拼了八年,终于拥有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家庭,他把在北京生活的老父亲接到美国同住。
一次,许大同六岁的儿子丹尼尔肚子痛,老爷子就用中国传统的疗法给孙子刮痧。
结果,丹尼尔意外受了点外伤,在医院接受检查时,医护人员看到他背上的痧痕,怀疑这孩子在家里长期受到虐待,于是联系了美国儿童保护中心,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官司。
许大同虽然在美国生活了八年,却没有练就出“美国式”的思维,这使得他在这次官司中处处碰壁。
在为他举办的颁奖式上,他的儿子打了上司的儿子,他要求儿子向对方道歉,儿子不从,他当着众人出手打了儿子,老爷子指出他这是“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呀”。
后来,因为刮痧的事情他被指控“虐待儿子”,听证后上对方律师请来他那位上司证明他是否真的动手打过儿子,这位上司不敢对法官撒谎只能回答“yes”,许大同据此认为上司出卖了他而提出辞职,上司认为他所谓的因为尊重上司而打自己的儿子是不可理喻的“中国逻辑”时,许大同用汉语脱口而出“道不同不相与谋。
”听证会上对方请的另一个证人是当年给他儿子接产的护士,这位护士指出他在危急时刻曾经说过“保大人不管小孩”,他又一次用汉语脱口而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见他在说出满口纯正英语的时候,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还是“中国式”思维。
美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刮痧,法律上也不承认其合法性,许大同在听证会上很激动地讲着“人体的七经八脉像无数小溪流向江河又奔向大海,气发自丹田又回到丹田。
”,没有一个法官或是律师能够听懂,他们要求找医学权威来证明,可是这样的权威在美国根本就没有,于是案情的发展越来越让人揪心甚至愤慨:儿子丹尼尔只能被放在福利院,和被父母抛弃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以至于他认为父母是要抛弃自己;许大同这边的辩护却一次次失利。
影片在后半部分却有不少感人的镜头,老爷子找到许大同的朋友——一个做版权辩护的律师约翰,连比划带画图告诉他不是许大同给丹尼尔刮的痧,而是他刮的。
刮痧观后感范文(三篇)

刮痧观后感范文刮痧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皮肤表面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排除体内的湿气和毒素,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最近,我也尝试了一次刮痧,深深地体会到了它的独特魅力。
在刮痧之前,我对这个疗法只是听说过,并没有亲身体验过。
但是,最近身体状态不佳,总是感到乏力,头痛、肩颈部疼痛纠缠不休,所以便决定试试看刮痧的效果。
当我第一次走进刮痧室时,不禁有些忐忑和紧张。
康复师非常友善地给我介绍了刮痧的过程和效果,并耐心回答了我提的各种问题。
她的热情和专业让我感到放心,并且对刮痧充满了期待。
刮痧过程中,康复师用一种特制的刮痧板,轻轻地在我背部上下刮动。
刮痧板的质地很好,不会刮伤皮肤,但刮动的力度却很适中,让人感到非常舒适。
刮动的时候,我可以明显感受到皮肤下方传来的一种温热感,像是血液在循环中被激活了一样。
整个刮痧过程中,我感到身体的疲倦逐渐消失,精神变得清爽起来。
在刮动的过程中,经络的通畅感也逐渐增强,我可以感受到能量在体内流动的感觉。
在刮痧结束后,我感到整个人都焕然一新,身体不再沉重,脑袋也清晰了许多。
刮痧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疗法,但是它的效果确实非常明显。
通过刺激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刮痧可以帮助身体排毒,祛除湿气,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在我刮痧后的几天里,我发现自己的体质明显改善了许多,头痛和肩颈部疼痛的症状也减轻了很多。
刮痧的好处不仅仅在于疗效的明显,还在于它的便捷性和经济性。
相比于一些昂贵的健康疗法,刮痧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只需要一块刮痧板和一些润滑油就可以了。
这点是我很喜欢的,因为它既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金钱。
通过一次刮痧的体验,我渐渐认识到刮痧这个疗法的重要性。
刮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调理身体、排毒养颜,还可以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
对于现代人来说,刮痧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健康疗法,可以在忙碌的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我们一些放松和调理身体的时间。
总的来说,刮痧是一种非常神奇的疗法。
它可以通过刺激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状况,预防和改善各种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刮痧》有感
刮痧,一件在中国人看起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让一个幸福的家庭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荒谬的官司中。
电影刮痧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许大同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来到美国,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脚跟。
他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有了温柔的妻子简宁和可爱的儿子丹尼斯。
为了尽孝心,他将自己的老父亲接到了美国。
一天夜里,小丹尼斯发烧了,夫妻俩都不在,但是许父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说明,只好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刮痧。
一次偶然的撞伤,许大同将儿子送到医院,医院的护士却发现了丹尼斯后背上因为刮痧留下来的“伤痕”,他们给许大同夫妇扣上了虐待儿童的罪名,许大同夫妇开始了同儿童福利院争孩子抚养权的斗争,中西方的文化也开始碰撞。
电影中,梁家辉饰演的许大同是一个好儿子、好爸爸、好丈夫。
作为儿子,他什么都为父亲着想。
打官司时,他为了让父亲不担心,不自责,宁愿自己承担一切痛苦。
为了让父亲顺利地拿到绿卡,他甚至对法官撒谎承认是自己帮丹尼斯刮痧。
作为爸爸,他会讲故事哄丹尼斯入睡;他会不顾危险和歹徒搏斗,只为夺回自己给儿子的圣诞礼物;他会在圣诞夜冒着生命危险沿着落水管爬上在九楼的家,只为履行对儿子的承诺。
作为丈夫,他会在简宁伤心的时候,用自己的幽默把妻子逗笑。
但是这样的人也有他的缺点,易怒。
在法庭上,他被对方律师的言语激怒做出过激行为,失去了原本对自己有利的形势。
说到这一点,就不得谈一谈许大同的另一个身份。
作为一个中国移民,
他觉得美国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他努力地适应美国,融入美国,努力地成为一个美国人。
为了让丹尼斯有好的语言环境,他和同样是中国移民的妻子一直用英语交流。
他以为自己在美国住了八年,他就可以完全融入这个国度。
可是,他错了。
他改变得了服装,却改变不了肤色;他能学会语言,却学不会思维方式;他始终是中国人,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
许大同是在中国的土地上长大的,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难免有中国的“影子”。
中国和西方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自然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
关于友谊,许大同的老板昆兰本来去法庭是为了帮许大同,但当他看到丹尼斯因刮痧留下的伤痕时,缄口不再发言。
由此引发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认为他不够朋友,许大同因此从法庭出来后直接辞工。
在中国,我们会因为他人与自己的关系亲疏或多或少地给予方便,但是许大同的老板却没这样做。
昆兰从小生活在美国,他在美国长大,所以他是以一种美国人的态度看待这种事。
当昆兰认为许大同虐待丹尼斯时,不再帮其辩护,这是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
后来他从许父口中得知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时,不远千里来到中国求证,他为许大同的一家重新团圆和完整付出了不小的努力,这份友谊值得许大同珍惜。
从这一点上,亦可以看出欧美国家法制观念的深入人心。
在教育方面。
丹尼斯和昆兰的儿子打架时,许大同不问清楚就让丹尼斯道歉,丹尼斯不愿意,他就重重地打了丹尼斯。
许大同觉得这样做是对好友的尊重,但是许大同的好朋友昆兰却觉得他不可理喻。
这就是东西差异。
在保护儿童方面。
中国法律中缺乏对儿童监护的规
定,而美国则相对健全。
在影片中,美国人将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就已经犯罪了,这让中国人觉得不可思议。
美国对儿童的保护权利并非是个人的,而是公共的。
影片中,护士发现小丹尼斯背上的伤痕时,马上报案,其他人也为了小孩不生活在自己认为的虐待环境中积极出庭作证。
相比之下,中国公众少了一点勇气。
中国人一般认为教育小孩是孩子父母的事情,旁人最好别插手。
对于出庭作证这种事也不是很积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一点的确中国是该向西方学习的地方。
中西方的差距的的确确存在着,但我相信只要双方都能努力,这种文化障碍是可以跨越的。
影片中,昆兰为帮助许家团圆来中国亲身体验刮痧疗法,同时,在许老先生写给大同的信中也提到了关于刮痧的相关电视纪录片,这不正是双方尝试互相了解的例子吗?在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互相尊重与理解。
不要拿自己的想法随意评价别人的行为,我们要学会相互沟通,从对方的文化中吸取精华,一起进步。
影片中那个律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他放大了孙悟空的缺点,刻意隐瞒了孙悟空正义的形象。
中西方不同的的文化道德观念是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缓慢形成的,我们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世界是一体的,不管各国文化、道德观念、法律有什么矛盾,最根本的目的都是是为了人类的和谐,影片中,许大同夫妇和福利院打官司,也是为了让丹尼斯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电影结局是圆满的,不管文化差异有多大,只要我们有一颗尝试理解他人的心,有接受别国文化精华的度量,有爱,这个世界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