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超声波频率

合集下载

超声波

超声波

三、超声波
超声波特性:
2、超声波在液体介质中传播,能够产生巨 大的正、负交变的液压冲击波和空化作用。
这种交变的脉冲压力作用在邻近的零件 表面上会使其破坏,引起固体物质分散、破 碎效应等。
三、超声波
超声波特性: 3、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遇到不同介质的界 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能量反射的大小,决定于两种介质的波阻抗 (密度乘波速),介质的波阻抗相差越大,超声波 通过界面时能量的反射率越高。当超声波从液体或 固体传入到空气、或者是相反的过程,反射率都接 近100%。为了改善超声波在相邻介质中的传递条 件,往往在声学部件的连接处加入全损耗系统用油、 凡士林油为传递介质,以消除空气所引起的衰减, 如医学上的B超。
2) 振幅扩大棒
指数形:扩大比中等(10~20倍),使用中 振幅比较稳定,但不易于制造;
阶梯形:扩大比较 大(>20倍),也易于 制造;但振幅易减 小,性能不稳定, 而且在粗细过度的 地方容易产生应力 集中而导致疲劳断 裂,为此须加工过 渡圆弧。 锥形:振幅扩大比较小 (5~10倍),但易于制造;
三、超声波
超声波特性:
4、超声波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波的干涉 和共振现象。 为了使弹性杆处于最大振幅共振状态,应 将弹性杆设计成半波长的整数倍;而固定弹 性杆的支持点,应该选在振动过程中的波节 处,这一点不振动。
7.1 超声波加工原理
超声加工:是利用工具端面作超声振动,通过磨粒悬浮液加 工脆硬材料的一种成型方法。
vmax=251.3 mm/s
a=3233g
1、工具 2、工件 3、磨料悬浮液 4、5 变幅杆
6、换能器
7、超声波发生器
7.1 超声波加工原理
虽然每次打击下来的材料很少,但由于每秒打击的次数 多达16000次以上,所以仍有一定的加工速度。 同时,工作液受工具端面超声振动作用而产生的高频、 交变的液压冲击波和“空化”作用,促使工作液钻入被加工 材料的微裂缝处,加剧机械破坏作用。 重要概念:空化作用 由此可见,超声加工是磨粒在超声振动作用下的机械碰 撞和抛磨作用以及超声空化作用的综合结果,其中磨粒撞击 作用是主要的。

不同频率超声波焊接机工作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不同频率超声波焊接机工作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不同频率超声波焊接机工作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不同频率超声波焊接机工作噪音对人体的影响程度15k/20k/28k超声波焊接机工作噪音问题我们先来看下噪音、超声波的定义。

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紊乱无章的无规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拦阻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超声波,20000HZ频率以上的叫做超声,20HZ以下的叫做次声,人类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之间。

目前工业使用到的超声波焊接机,频率一般在15KHZ至48KHZ之间,20KHZ是个临界点。

15KHZ超声波焊接机工作时,人的听觉就会感受到,15KHZ对人类来说还是太高了,人当然不好受,长期听着种“高频噪声”自然会烦躁和目眩,所以应当做好抵消这种噪音的防护措施,例如操作员佩戴护听器,操作区间应当实行肯定的掩蔽,例如绒布间层,防止对其他人员造成影响。

20KHZ超声波焊接机工作时,立刻会觉得安静了很多,主因一般人听不到而已,但也不是,人的听觉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渐渐老化,这与年老不是一个概念,人类的生长发育在20~25岁达到成熟期,个别器官成熟较晚,约在30岁左右。

至成熟期各种生理功能达到功能储备、活力及潜力状态。

此后,各种生理功能、代谢功能及形态结构渐渐显现生物变老表现。

一般在20~30岁时老化速度较缓,至60~65岁老化速度加快。

听觉的老化在声波下表露无遗,曾经有人制作出一种,当电话来电时铃声“噼啪”地响,同学都听得一清二楚,老师却没有察觉,这就是一种接近超声的铃声,也是不同年龄听觉老化的表现。

当然,长期使用这种铃声,对听觉的破坏只会有害无益,将显现上述头晕的症状。

所以,发生器达到20KHZ的时候,也不是全部人都听不见,尤其是年轻人,也需要准备好肯定的防护。

同样,驱鸟和驱鼠的超声波发生器一般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以上。

大于28KHZ以上的超声波焊接机工作时,我觉得都会听不到,也不再受到听觉上的影响,但使用者也不能盲目认为越高越不受影响,大功率的高强度的超声波持续作用于人体组织是有害的。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指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指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是指A、>2000H zB、>20000H zC、>200000HzD、>2000000HzE、>20000000>H z超声诊断最常用的超声频率范围是A、1MHz-10M HzB、1.5MH z-10M H zC、2MH z-10M H zD、5MH z-10M H zE、7MH z-10M H z超声波归属于何种波A.光波B.电磁波C.机械波D.微波E.粒子波超声波在人体软组织中传播的主要方式是A、表面波B、横波C、纵波D、反射波E、折射波超声束与平整的界面保持多少度时,回声反射最强A、0。

B、30。

C、45。

D、90。

E、180。

哪种情况下能够得到最佳的超声反射A.入射波平行于反射界面B.入射波垂直于声阻抗不同的界面C.入射波发生绕射、衍射、折射及表面反射D.声束入射与反射间的夹角 > 90oE.声束入射与反射间的夹角 < 90oB型超声是指A.振幅调制型B.亮度调制型C.彩色血流显像D.多普勒血流频谱显示E.以上都不是超声波产生的原理是A、换能器的正压电效应B、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C、换能器向人体发射微弱的电信号D、换能器的热效应E、换能器的电磁辐射效应超声探头的核心部分是A、探头表面的匹配层B、探头表面的保护层C、探头背衬材料(背材)D、探头的高频电缆(施以2—10M H z高频电信号)E、压电材料超声探头的核心是压电晶片,其作用是A.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亦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B.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但不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C.不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但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D.不能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亦不能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E.以上都不对妇产科超声常用的探头类型是A、直肠探头B、食道探头C、扇形探头D、穿刺探头E、凸阵探头、线阵探头、阴道探头目前高档超声诊断仪配用的线阵探头,更多用于A、腹部超声B、妇产超声C、心脏超声D、浅表器官、周围血管超声E、经直肠超声指出下列人体组织、体液回声有哪项不正确A、均质性液体如胆汁,尿液呈无回声B、含气的肺组织密度很低,呈低回声C、肝、脾实质呈典型的中等回声D、皮肤通常呈高回声或较高回声E、心脏的瓣膜、肾脏的包膜、胎儿的骨骼呈高回声关于频谱多普勒技术的应用,不对的有A.测量血流速度B.确定血流方向C.确定血流种类,如层流、射流等D.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E.获得速度时间积分、压差等有关血流的参数下列哪一项属于彩色多普勒技术A.二维灰阶显像B.多普勒频谱图C.造影剂增强血流信号D.伪彩色编码二维显像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流方向朝向探头,显示红色B.血流方向背离探头,显示蓝色C.血流方向朝向或背离探头且流速高显示亮度大D.出现紊流为混合色E.动脉血流显示为红色按照国际与国内的规定,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彩色图用什么彩色表示血流方向A.红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蓝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B.红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蓝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C.蓝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白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D.红色表示血流背离探头,白色表示血流朝向探头E.可随意设定下述哪一种技术属于频谱多普勒技术A.M型彩色多普勒B.连续波多普勒C.彩色多普勒能量图D.伪彩色编码二维超声显像E.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超声技术迅速发展的主要热点A.谐波成像技术B.声学造影技术C.三维超声成像技术D.伪彩色二维显像技术E.介入超声技术远区回声过低,声像图不清楚时,应调节下列哪一项A.增大检测深度B.使用增益补偿(TCG)调节C.减小增益D.换用M型观察E.调节监视器的显示鉴别囊肿与实性肿瘤最可靠的依据是A.边界光滑,整齐与否B.外形是否圆形或椭圆形C.内部无回声或有回声D.后方回声增强与否E.边界回声、外形、内部回声、后方回声综合分析超声扫查可用的声像图基本断面是A.纵断面(矢状断面)B.横断面C.冠状断面D.斜断面E.纵断面、横断面、冠状断面、斜断面凸阵扫描探头,临床常用于何部位的检查A.腹部B.乳腺C.睾丸D.甲状腺E.头颅经腹妇产科有关超声检查,常规取A:左侧卧位B:膀胱截石位C:右侧卧位D:仰卧位E:胸膝卧位关于妇科超声检查方法不正确的是A.经腹超声检查,应使膀胱适度充盈B.经阴道超声检查,膀胱应充盈C.阴道探头应放入阴道穹隆部D.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基本检查手法包括倾斜、推拉、旋转等E.经宫腔超声检查对宫内病变的观察较经阴道检查更为细致和全面下列哪一项不是子宫肌瘤声像图表现A.子宫增大或出现局限性隆起B.肌瘤结节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C.子宫内膜移位与变形D.宫腔内见无回声区E.膀胱产生压迹与变形关于子宫内膜癌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患者多为老年妇女B.临床表现有绝经期后出血、阴道排液C.声像图可见宫腔积液D.声像图表现可与子宫肌瘤变性类似E.常合并卵巢囊肿下列哪一项最常与葡萄胎并发A.黄体囊肿B.黄素囊肿C.卵巢旁囊肿D.皮样囊肿E.滤泡囊肿下列哪一项不是卵巢非赘生性囊肿A.滤泡囊肿B.皮样囊肿C.黄体囊肿D.黄素囊肿E.多囊卵巢关于黄体囊肿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黄体形成过程中,黄体血肿液化所致B.囊肿直径一般为3cm左右C.妊娠黄体囊肿产后才消失D.较大的黄体囊肿可自发破裂,发生急腹症E.黄体囊肿破裂声像图表现,酷似宫外孕破裂表现葡萄胎时易出现的囊肿是:A.黄体囊肿B.黄素囊肿C.卵巢冠囊肿D.输卵管伞囊肿关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声像图表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B.囊壁呈均匀厚壁型C.呈多房结构D.肿瘤体积一般较小,常为双侧性E.少数肿瘤内有乳头状物关于卵巢囊性畸胎瘤,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可产生声影B.也称为皮样囊肿C.最常见于青年女性D.脂肪层浮在液体上方,可见脂液平面E.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囊壁常显示丰富低阻血流下列哪一项不是急性盆腔炎的声像图表现A.子宫直肠陷凹积液B.早期阶段声像图一般无特殊表现C.卵巢缩小D.附件部可见大小不等增厚迂曲连续管状结构E.管状长形肿块边缘模糊下面那一项超声检查结果不属于先天性子宫畸形A.幼稚子宫或先天性无子宫B.双子宫C.双角单颈子宫D.纵隔子宫E.宫腔粘连绝经后妇女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值是A.子宫内膜呈线状或厚度≤4mmB.子宫内膜厚度≤6mmC.子宫内膜厚度≤8mmD.子宫内膜厚度≤10mmE.子宫内膜厚度≤12mm正常成人妇女的乳房(不包括胸壁和肌肉)在超声断面图上,主要分为几部分A.3部分B.4部分C.5部分D.6部分E.7部分杨某,女性,28岁,近一月发现右侧乳房内有一硬结,不疼。

超声波知识点

超声波知识点

超声波知识点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

超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诊断、工业控制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超声波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1.原理超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由物体振动引起的横波或纵波在介质中传播形成。

超声波的频率通常在20kHz至1GHz之间,远远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至20kHz)。

超声波的产生通常通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利用压电效应或磁致伸缩效应。

2.特点与可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频率:超声波频率高于20kHz,可以达到几百kHz甚至GHz级别。

•短波长:由于频率高,超声波的波长相对较短,有利于定位和探测。

•方向性强:超声波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可以通过控制超声波的传播路径来实现定向传输和接收。

•能量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会损失一部分能量,但其能量仍然足够强大以实现许多应用。

3.应用超声波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的几个代表应用:•医学诊断:超声波成像技术是医学中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之一。

它通过发射超声波并记录其在人体内部组织中的反射,从而生成图像。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器官、血管和胎儿等。

•工业控制:超声波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距离、检测物体的位置和检测液体的水平。

超声波的特性使其在自动化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清洁和清除:超声波振动可以在液体中产生强大的涡流和微小气泡,用于清洁和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这种清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眼镜、首饰、电子元件等领域。

•测量和检测:超声波测距仪和超声波流量计等设备可以精确测量距离和流体流速。

这些设备在工程测量和流体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具有高频率、短波长、方向性强和能量强的特点。

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工业控制、清洁和清除以及测量和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超声波技术将继续发展并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

电芯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

电芯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

电芯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电芯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电芯超声波焊接是目前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常用的一种组装工艺,具有高效、环保、精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无人机、智能手机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不同材料的组合以及工艺参数的选择不当,容易出现焊接不良、电芯短路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阐述电芯超声波焊接的工艺参数选择及优化,以帮助电池生产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超声波焊接原理超声波焊接是指利用超声波在物体表面产生的高频振动,将两个或多个工件的接触面瞬间加热,并在压力作用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形成一个整体。

在电芯超声波焊接中,常用的材料一般为铝、镍、铜等高导电材料和锂铁磷酸、三元材料等高容量材料,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芯的性能和寿命。

二、超声波焊接工艺参数1.超声波频率超声波频率是指每秒钟产生的超声波振动次数,单位为赫兹(Hz)。

电池电芯超声波焊接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有20kHz、30kHz、35kHz、40kHz等,一般来说,频率越高,焊接质量越好。

但是过高的频率会导致焊接过程中能量的消耗增加,从而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焊接成本。

因此,选择合适的超声波频率是非常重要的。

2.焊接压力焊接压力是指加在电芯连接部位上的压力大小,直接决定了焊接时两个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焊接压力应该根据电池电芯的尺寸和材料的硬度等因素进行调整。

过大的焊接压力容易导致焊接区域压实、变形等问题,影响焊接质量;过小的焊接压力会导致焊接点接触不良,从而产生安全隐患。

3.焊接时间焊接时间是指在一定频率和压力下,焊接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焊接时间的长短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如焊接材料的种类、尺寸、硬度等,一般来说,焊接时间过长会导致焊接区域过热,从而影响电芯性能;焊接时间过短会导致焊接面接触不良,从而影响焊接质量。

4.运动轨迹和速度运动轨迹和速度是指焊接头(工具头)在焊接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通常情况下,在焊接过程中,焊接头需要进行左右、上下、前后等方向的运动。

超声波检测讲义

超声波检测讲义

超声波检测讲义(UT)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

与射线探伤相比,超声波探伤具有灵敏度高、探测速度快、成本低、操作方便、探测厚度大、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特别对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探伤灵敏度高等优点。

但也存在缺陷评定不直观、定性定量与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有关、存档困难等缺点。

在探伤中,常与射线探伤配合使用,提高探伤结果的可靠性。

超声波检测主要用于探测试件的内部缺陷。

1、超声波: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

它是一种机械波。

探伤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为0.5~10MHz,其中2~2.5MHz被推荐为焊缝探伤的公称频率。

机械振动:物体沿着直线或曲线在某一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周期性的运动,称为机械振动。

振幅A、周期T、频率f。

波动:振动的传播过程称为波动。

C=λ*f2、波的类型:(1)纵波L: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

气、液、固体均可传播纵波。

(2)横波S: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3)表面波R:沿介质表面传播的波。

只能在固体表面传播。

(4)板波:在板厚与波长相当的薄板中传播的波。

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

3、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固体介质中)(1) E:弹性横量,ρ:密度,σ:泊松比,不同介质E、ρ不一样,波速也不一样。

(2)在同一介质中,纵波、横波和表面波的声速各不相同 CL>CS>CR钢:CL=5900m/s, CS=3230m/s,CR=3007m/s4、波的迭加、干涉、衍射⑴波的迭加原理当几列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在空间某处相遇,则相遇处质点的振动是各列波引起振动的合成,在任意时刻该质点的位移是各列波引起位移的矢量和。

几列波相遇后仍保持自己原有的频率、波长、振动方向等特性并按原来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好象在各自的途中没有遇到其它波一样,这就是波的迭加原理,又称波的独立性原理。

⑵波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的波相遇时,介质中某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加强,而另一些地方的振动互相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现象。

康复医学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康复医学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

康复医学中超声波的频率范围1.引言1.1 概述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范围超过了人类听觉的范围,通常被定义为20 kHz以上的声波。

这种高频声波在康复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医疗治疗和诊断的领域。

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

早在20世纪初,医生们就开始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治疗。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仪器设备的改良,超声波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康复医学领域,超声波被用于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中,以加速伤病康复过程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超声波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超声波具有温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的代谢和修复。

其次,超声波的振动效应可以改善组织的弹性和柔韧性,增强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能力。

此外,超声波还可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并帮助修复损伤的组织。

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对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具有不同的生物效应和治疗作用。

通常情况下,高频超声波适用于浅层组织的治疗,如肌肉、皮肤等,而低频超声波则适用于深层组织的治疗,如骨骼、关节等。

因此,医生在选择超声波的频率范围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目标来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总之,超声波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通过合理选择超声波的频率范围,医生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恢复。

但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波的应用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引言: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超声波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本文的主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正文: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超声波的定义和原理以及康复医学中超声波的应用。

在第2.1节中,我们会详细介绍超声波的定义和原理,包括超声波的概念和产生方式。

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

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超声是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它的频率高于20000赫兹。

而超声诊断则是以超声为基础,将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于人体,通过超声诊断仪器检测生理或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从而侦测人体疾病一种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频率一般为1-40兆赫兹,常用频率为2.2-10兆赫兹。

本文即就超声诊断的基础和原理进行相关介绍。

一、声源、声束、声场、分辨力1.1声源声源是指能产生超声的物体,一般组成成分为压电物质。

其中,超声的放射是逆压电效应,即电能转变为机械能,而接收的过程则与放射相反。

1.2声束声束是指自声源放射出的超声波,它的传播区域通常在小立体角中。

实际操作中,可使用声束聚焦的方法将声束变细,从而使最终成像更加清晰。

1.3声场声场可分为近场和远场两种。

近场是指声束宽度均匀,但声强不均匀的声场,而远场是指声束扩散,声强均匀的声场。

1.4分辨力分辨力可分为基本分辨力与图像分辨力两种。

前者是指在测量结果中,辨别同一声束线上两个细微之处间差异的能力,根据实际测量的方向关系可继续划分为轴向、侧向与横向分辨力。

后者是指组成最终成像的分辨力,可继续划分为细微分辨力与对比度分辨力,其中,细微分辨力针对的是图像上呈现散射点的大小,对比度分辨力则是指呈现不同回声信号间细小差异的能力。

二、人体组织的声学参数1.1密度(ρ)人体内不同组织的密度是声阻抗的重要构成之一,单位是g/cm3。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密度测定需要在活体组织血供正常时进行,否则会导致测量值缺乏真实意义。

1.2声速(c)声速是指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单位是m/s或mm/us。

人体内不同组织中的声速存在差异,通常情况下,由于组成成分及含量的差别,不同组织的声速可按逐渐降低的次序呈以下排布:固体物含量高、纤维组织含量高、含水量高、体液、含气脏器中的气体。

1.3声特性阻抗(Z)声特性阻抗是密度与声速的乘积,单位是g/( cm3·s)。

该参数可简称为声阻抗,在仪器生成的图像中,不同回声的形态变化主要是受声阻抗差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