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浙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教案 浙教版

一欧洲的联合

一、教材分析

本专题通过概述世界经济从战后至今的发展趋势,来了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并对此做出评价。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经济全球化则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史实,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及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处在世界发展大坐标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欧洲的联合》为本专题第一节内容,通过对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和表现的学习,了解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深刻背景;通过对“欧共体”及“欧盟”成立和发展过程的学习,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以及因此而带来的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欧元产生的过程的了解,认识欧元在欧洲走向联合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基本了解欧盟,了解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认识欧洲一体化建设中所体现的经济先行、政治跟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道路。欧洲的联合使历史上战乱频仍的欧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曲折历程,实现了大部分地区的和平联合,这对于欧洲的稳定与繁荣,以及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是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一个典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基石。

本课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本课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二、课前导学材料

1.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的时间是()

A、xx年

B、xx年

C、xx年

D、 xx年

2.填空:

1971年,通过“维尔纳计划”,欧洲统一货币建设迈出了第一步,1979年,在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倡导和努力下,欧洲货币体系宣告建立,同时,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1995年,在马德里举行德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将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取代欧洲货币单位埃居,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1月4日,欧元在国际金融市场正式登场。

欧元的启动将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简述欧洲国家从“欧共体”走向欧盟的历程,认识欧洲联盟成立对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

概述欧元产生的影响,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西欧经济在二战后进入“黄金时代”的共同原因,进一步思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如何借鉴其合理的方法与正确的经验,学习用联系的方法看待问题,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通过分组学习,收集“欧共体”及“欧盟”成立的资料,了解整个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认识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这段历史的学习,认识当今国际社会国家间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树立国际意识。

通过对欧洲走向联合的史实的归纳,并结合我国实际,进一步探讨我们可以借鉴哪些做法,并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及影响

本课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导入:从欧共体旗帜导入(12颗星,围成了一个圆,形欧洲的团结、统一):

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惊心动魄的鸿篇巨制——欧洲联合

为避免战争、促进繁荣,若干国家以民主而非战争、以平等而非奴役的方式走向经济与政治的联合。

2.回顾欧洲历史,从统治者、思想家角度了解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认识。

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

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欧罗巴梦想。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尼采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3.展示都德的《最后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场景,了解欧洲多年来的战争(在二战以前的110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战争给人民、给欧洲、给世界带来的创痛。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呈现两个明显的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5.随着二战的结束,欧洲各国走上了经济恢复的道路

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

由学生分组自学,设问:

何为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

英、法、联邦德国在“黄金时代”各自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英、法、联邦德国在“黄金时代”取得成就的个性与共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启示?

共同原因:

1.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2.大力推行政治改革

3.经济上推行国有化和计划经济

4.战后西欧广泛使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发展教育事业。

启示:

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实行“科技兴国”战略;

一切从实际出发,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

6.“黄金时代”与梦魇般的战争强烈的反差使人们开始更深层次的反省:

直到经历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和创伤之后,人们才逐渐明白,武力与暴政不仅无法实现欧洲的统一,反而给欧洲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只有联合才能复兴文明,重建欧洲;只有统一才能维持和平,避免战争。

设问: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历史与现实

1.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感。

2.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欧洲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3.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4.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7. 1963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巴黎签署《德法友好合作条约》,结束两国争端。

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当时世界舆论评价: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的双腿,起来的是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精神

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欧盟”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强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

——《大国崛起》以小组为单位,由学生整理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脉络,了解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从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中,分析探讨其原因及影响。

A.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1.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1958年6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1967年7月1日,三个机构合并,建立“欧洲共同体”

B.欧洲共同体的发展

1.到1986年,欧共体拥有12个成员国,总面积225.43万平方公里,人口3.4亿。

2.强调一个声音说话,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

C.欧盟的成立

1.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影响: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一步。

2.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

意义: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主导欧洲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合作的组织

D.欧盟的东扩(出示地图,形成直观印象)

从1993年—xx年,欧盟成员国从12个发展到25个,各国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

影响: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对世界经济何政治格局有着重要影响。欧盟成立后是如何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一体化的加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

欧元诞生的历程

1.1969年,欧共体6国提出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构想。

2.1971年,“维尔纳计划”得以通过。

3.1979年,欧洲货币体系建立,欧洲货币单位”埃居”诞生

4.1989年,通过了《德洛尔报告》。

5.1991年,“马约”确定加入经济货币联盟的“趋同标准”

6.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洲统一货币定名为欧元。

6.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

7.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影响:

欧元的启动将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

商品、资本、人员、服务往来更有效益,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

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另:出示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照片及情况介绍、欧元照片,增强直观感受。

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

欧盟现在试图通过走与以往传统的强国不同的发展道路,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名活跃分子,即把多个国家组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世界政治将会认识到这种互相依赖的模式。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也许通过学习过去一个世纪里得出的经验,欧洲正在共识、默许和接受的基础上,率先创立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我认为从长远的方向来看,有可能世界也会这样组织起来。

——《大国崛起》

小结:本节课通过对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欧共体、欧盟的建立和发展、欧元的诞生等历史的学习,了解欧洲一体化的发展历程,这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背景下所展示的欧洲地区区域集团化的模式,这不仅是社会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历史的经验教训的启迪和这个世界追求和平、和谐的必然结果。

板书设计:

西欧经济的“黄金”时代(背景)

欧洲的联合从“欧共体”到“欧盟”(过程)区域经济集团化

货币王国的世界公民(扩展)

四、课后练习;

“二战”后的欧洲走向了经济区域一体化的道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迈出西欧一体化进程中实质性的第一步是( A)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C.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建立

2.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A )

A.欧洲一体化的内容由经济合作朝着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又大大迈进了一步

B.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的一体化

C.欧元已成为欧洲单一流通的货币

D.欧盟的经济、政治实力已超过美国

3.欧元的诞生( B)

A. 它的发行者是欧共体

B. 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C.表明以欧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

D.这是一个纯经济范畴的概念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欧洲联合之路正是寻找新的人类社会制度模式,重塑近代以来民族国家之间的交往规范,超越民族国家之路。欧洲联合的历史实践,使人类看到了跳出暴力、专制、战争、霸权的历史循环的希望。也就是说,欧洲联合就是企图超越这种所谓“大国崛起”的人类组织模式。欧洲曾经是大国演义的战场,但是来自欧洲的反省是人类的未来不应该重演一国崛起而众国臣服的历史。

——《“大国崛起”还是“走向共和”?》回答问题:

材料中的“欧洲联合”最终以怎样的载体体现出来?

谈谈你对欧洲走向联合的看法。

“欧洲联合”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欧共体、欧盟

使欧洲摆脱了血腥冲突的威胁,缓和了民族仇恨,更好地利用欧洲的资源,推动了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发展。

欧盟(欧共体)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美国、日本并列为世界经济三强,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专论(二))

回答问题:

(1)欧洲在哪一年成功地启动了欧元?

(2)结合材料和已学知识谈谈你对欧元问世的看法。

答:(1)xx年

(2)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了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有利于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

六、教学资料汇编:

舒曼计划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事先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商谈

后;发表了一个西欧煤钢联营计划,这就是“舒曼计划”。该计划主张以法国和联邦德国煤钢工业为基础,把西欧各国的煤钢工业部门联合起来,由一个超国家的高级机构共同管理“联营”。美国出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以抗衡苏联,一贯鼓吹西欧“一体化运动”,主张“政治统一”、“军事统一”和“经济统一”,因而也赞同舒曼计划,根据该计划,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政府代表在巴黎进行了近一年的磋商,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2年7月25日,条约正式生效。8月,正式成立超国家的“联营”最高权力机构,由九人组成,舒曼计划的起草人法国的让-莫内担任该机构的首任主席。1953年2月到1954年8月,“联营”六国先后建立了煤、钢、铁砂、废铁、合金钢和特种钢的共同市场。“联营”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协调成员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原料分配和内部的有效竞争。欧洲煤钢联营促进了成员国冶金工业的发展,它的建立为50年代后期成立“欧洲共同市场”奠定了基础。

欧洲联盟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European Union -- EU)由欧洲共同体 (European munities) 演变而来,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部长理事会是欧盟的决策机构,拥有欧盟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理事会由欧盟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组成。欧盟委员会为常设执行机构,总部设在布鲁塞尔。欧洲议会是欧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欧洲法院是

欧盟的仲裁机构,设在卢森堡。

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六国又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65年4月8日,六国又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欧共体12国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将是欧共体成立以来吸收国家最多的一次。2004年5月1日为欧盟正式吸收10个中东欧新成员的日期,扩大后的欧盟将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

欧洲统一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正式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进入流通。

新华网欧盟的五次扩大

欧盟(欧洲联盟)的前身是欧洲共同体。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在1952年建组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4月8日,上述6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3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盟已经历过5次扩大。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马约”1993年11月1日生效,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将是欧共体成立以来吸收国家最多的一次。2004年5月1日为欧盟正式吸收这10个新成员的日期。扩大后的欧盟将从15个成员国增加到25个,人口将从现在的约3.8亿增加到约4.5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从现在的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

新华网

欧元符号

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中间加两横组成的。这一符号的雏形来自众所周知的字母,故容易识别,中间的两条横线能让人联想到美元和日元等货币符号上的两条线。这些都基本符合欧盟对欧元标志提出的要求:象征欧洲、易于辨认和易于手写,此外还要加上有美感。

欧盟最终选中的这一欧元符号的设计者,是卢森堡官方出版署的原首席书画家阿图尔·艾森门格尔。带有金色星环的蓝色欧盟旗就出自他的手笔。早在1974年年底,他受命绘制与欧洲有关的图案,其中包括欧洲单一货币标志符号的设计方案。直到1997年,艾森门格尔在电视上看到,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向公众展示的欧洲单一货币新符号,竟然是自己20年前的作品,便感到惊喜万分。

美学专家在肯定欧元符号的同时,也指出它存在的缺陷,即两条横线的排列方式使人的眼睛看起来不舒服,这一符号也不太容易适应数千种印刷字体。

尽管欧盟满意地认为,这一符号的外形以希腊字母ε为蓝本,而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它象征着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代表欧元的稳定。但艾森门格尔在1974年设计这一标志符号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将来欧元的稳定性。

新华社

关于欧元的知识

欧元共有15种面值,其中纸币七种,硬币八种。

欧元钞票上的图案是奥地利艺术家罗伯特·卡里纳设计的。为易于辨认不同面值的钞票,钞票颜色发亮。面值越高的钞票,规格就越大。货币名称用拉丁文和希腊文书写。钞票上印有欧盟的旗帜,用BCE、ECB、EZB、EKT、EKP等5种欧盟使用的官方语言来表示欧洲中央银行的缩写字样,以及中央银行行长的签名。

欧元纸币共七种,面额为5、10、20、50、100、200和500欧元。钞票的底色分别为灰、红、蓝、橙、绿、黄和紫色。正面和背面为12国统一图案,背景画面是大开的门和窗户以及连接道路的桥梁。这一设计体现了欧洲的统一精神,门窗和桥梁象征“欧洲之间的联系”。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建筑物。票面上使用的是象征性的图案,这样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因自己的建筑而在其它国家面前显示出有优越感。欧元纸币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实际上具体由有关的欧盟成员国中央银行印制。纸币上没有任何各自国家的标志。

欧元硬币由欧元国各国铸造。硬币的一面各国相同,都铸有经货联盟统一的标志—幅由欧盟盟旗上的12颗星环绕的欧洲地图和币值。硬币面额分别为1、2、5、10、20、50欧分和1欧元、2欧元。硬币另一面图案由欧元国自行设计,从国家象征到君主头像,从历史名人到创造发明,各国的图案各不相同。

欧元的硬币和纸币都充分考虑到盲人的使用需要,不仅规格区别明显,而且有触摸识别的标记。为了防止伪造,欧央行在欧元纸币上采取了先进的防伪技术,如数字胶印、变色油墨、荧光粉、微型字迹、透明标记线、全息摄影等。纸张和颜料都经过特殊的化学和物理处理。

欧元符号是由英文的第三个字母C(也是希腊文的第五个字母)中间加两横组成。欧盟认为,这一符号的外形以希腊字母ε为蓝本,它象征欧洲文化的摇篮和欧洲文字的第一批字母。平行的双横线则代表欧元的稳定

欧元之父

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被尊称为“欧元之父”,20世纪60年代当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研究处研究员的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最适货币区”概念,立即就吸引了欧洲委员会的注意。

蒙代尔在xx年获得了瑞士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像一个先知一样,在30多年前就勾勒了今天的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情况并提出了迄今仍然正确的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不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货币,而由几个国家采取联合的共同货币也许更有利——这一思想促成了欧元的诞生。

从英剧《唐顿庄园》看英国贵族精神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我对直译和意译的看法 2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3 Error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4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 5 海丝特白兰—清教时代的新女性 6 从麦当劳看美国快餐文化 7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9 The Analysis of the Do uble Character of Wuthering Heights’ Hero——Heathcliff 10 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成因分析 11 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 12 Unavoidable Tragedy –A Case Study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 中国高校名的英译 15 简析《蝇王》的象征主义 16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 17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 18 Effects of Chinese Culture on Promotion of Automobiles--Traditional Cultural Elements 19 分析汉英篇章衔接和意合形合的关系 20 The Causes of Maggie’s Death in Maggie: A Girl of the Streets 21 论《佛罗斯河上的磨坊》中的象征意象以及悲剧结局 22 挣脱世俗枷锁,定义自我人生意义——解读毛姆《人生的枷锁》中的人生哲学 2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4 红色,英汉词汇差异的文化理据 25 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两个奴隶的性格和命运 26 从《彼得潘》看儿童世界 27 霍桑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以《红字》,《拉帕西尼的女儿》为例 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9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普通而独特的女性形象 30 “教师主导,学生中心”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31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32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33 对《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心理分析 34 浅析英语原版影视欣赏和英语学习 35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36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37 Exploring The Matrix: Hacker Metaphysics 38 社会阶层与语言关系在《雾都孤儿》中的投射研究 39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40 Analysis of the Personality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Grapes of Wrath 41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流程一:导入新课 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每一秒钟,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外产品?(学生回答: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富士胶卷、铃木摩托、 宝马、奔驰轿车等等。)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由此导入新课。 流程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及其实质 操作要求:1、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2、各小组组长汇总知识要点;3、各小组代表阐述答案。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②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的推动;(推动者)④市场经济的普遍推行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条件。(重要途径)⑤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 (2)实质: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实质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目标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 操作要求: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表格;2、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核对结果;3、各小组组员之间互相检测区域集团及国际性经济组织的记忆效果;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经济 (1)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发展阶段,是经济全球化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产物。(2)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影响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 【题组一】巩固检测 1.(2008·江苏高考) 1946年,美国前总统发表声明:“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明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英国贵族精神

英国贵族精神 西方人眼中的贵族精神不是花钱无度的暴发户精神,它也从来不与平民精神对立,更不是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而是一种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英国贵族文化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是英国全社会效仿的风尚,其中绅士风度是英国文化的精髓 ,受这种文化熏陶的英国人 ,在生活、工作、为人处事等方面都以此作为一个标准。不仅在英国,现在很多国家都受其影响,提倡“绅士风度”。虽然贵族文化有它保守、重文轻理、厌恶竞争等弊端,但那种举止文雅、尊重女性、尊重人格的风尚对英国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一贵族的起源 在西方社会中,英国贵族体制是一笔古老的政治遗产,其起源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5世纪中叶,欧洲大陆西北部的3个日耳曼人部落渡过英吉利海峡,侵入不列颠。他们由军事首领即酋长率领,逆流而上,深入腹地,厮杀劫掠,建立起许多殖民区。来前,这些部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由民众大会选出。由于他们地位显赫,能依仗权势和军功侵吞公产,便逐渐破坏了氏族内部的平等关系,以血缘宗亲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开始解体,部落首领演变为专事征战的军事贵族。军事贵族是英国贵族的最早形态。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小国混战延续了一百多年,在征战杀伐中建立军功者有的跻身贵族行列,随后六百年间不列颠战火此伏彼起。各国历代君主为了扩充疆土、争夺霸权、治理国家和抵御外敌,经常要维持相对强大的军队和相对稳定的王室政府。而与国王关系密切的亲兵爱将、王室宗亲,自然成为国王在军事活动和国家治理中的骨干,并在权力和财产上得到国王的适当回报,使他们成为地位显赫、享有种种特权的贵族。 二贵族的类别 英贵族由世俗贵族和精神贵族(即宗教贵族)组成。世俗贵族可分为世袭贵族与终身贵族。世袭贵族分为五个等级,即公爵、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爵位可以世袭,以传男传长为主,如无子女,贵族封号则自动取消。终身贵族分为两类:司法贵族,包括英大法官以及其他重要法官;一般终身贵族,由首相提名,君主册封的功勋卓著人士,一般称为勋爵,此类人数最多。精神贵族指英国教圣公会的最高神职人员。精神贵族和司法贵族属职赋其号,即一旦任职,自动获得贵族身份。终身贵族和精神贵族封号不能继承。

2015届高考历史分类题库 考点1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11年)

2015届高考历史分类题库考点1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011年)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文综·T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思路点拨】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精讲精析】选B。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只能和美元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排除A项;20世纪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但此时美国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排除C项;欧元正式发行于2002年,与D项中的90年代不符,排除D项;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选B项。 2.(2011·山东文综·T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认识。解答本题应从题干时间和内容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A。七十七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但不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组织,B项可排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是在20世纪70年代,C项错误;两极格局解体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项错误。77个发展中国家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反对超级大国的控制、剥削、掠夺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这是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 3.(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32)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准确完整地解读图片中的信息,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练习岳麓版必修2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谈》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联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科技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市场经济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答案:C 2.(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题干反映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象,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中的“不断减弱”说法错误;C项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但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答案:D 3.(2019·广东阳春一中月考)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十七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 1、下列文件中不属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是() A、《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 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战后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内容的基本特点是() A、美元与英镑挂钩,英镑与其他国家货币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 C、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美元与日元挂钩,日元与黄金挂钩 3、《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主要宗旨是() A、降低关税,减少关税壁垒 B、实施互惠和非歧视原则 C、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D、美国操纵世界贸易 4、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世界的一半左右。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7.9﹪,1965——1970年为11﹪。据此可知()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便利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二战后初期,英国与美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的条件是() A、英国的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二 B、伦敦仍然是国际金融的中心 C、成为当时世界最大债务国 D、制订出“凯恩斯计划” 6、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反映了( )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②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不正

确 C、①②均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7、美国为建立以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而采取的重大举措或步骤不包括()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怀特计划” C、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 D、主持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 8、当代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去世界强的根本原因是() A、两级政治格局解体 B、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的影响 C、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D、联合国职能的加强 9、北美自由贸易区() A、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 B、将用xx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 C、政治规模超过欧盟 D、于xx年1月1日正式成立 10、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的表现有()①欧元产生 ②中国加入WTO③东南亚金融危机④亚太经合组织建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9 ) A、会对本国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B、中国的各种产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冲击 C、中国的关税会大幅提高 D、使中国恢复了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12、二战结束,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史实有() ①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

贵族精神

最近朋友圈上有一篇文章一直在热传,叫《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精神》,这篇文章对贵族精神顶级推崇,讲了富与贵的区别,贵族所代表的尊严和品行,贵族的风度等,穿插数个精彩的小故事,最后还引用了托克维尔的名言,颇为耐人寻味,总之它的目的是告诉你,贵族精神就像雷锋精神一样,在当代是稀缺的。 朋友圈里的热传,代表了网友以投票加以认同,显然大家都认为,我们周围不乏有钱人,但确确实实没有贵族,更没有所谓贵族精神。 中国与欧洲的历史不同,中国自古就没有贵族,也没有高尚的贵族,所谓王公显贵,一向是史书嘲讽的对象,但在中国确实存在着跟贵族类似的被称作绅士或者士绅这样的阶层,他们一般是有学问的地主或退休(下野)的官僚,普遍有着类似贵族精神般的气质,平时主持乡间正义,维系风俗,富而好礼,乱世则结民自保,流血殉节......都说一战时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的参战贵族子弟伤亡率高达45%,可是在中国的宋末、明末,殉国的士绅也一样不老少。 然而,这一切为什么没有传承下来呢?中国现代的绅士们都跑哪里去了呢? 原因有很多,从深层次说,孔家店被打倒之后,中国的士大夫精神就已经轰然倒塌,但在当代,儒家思想仍有遗留,而贵族精神或者绅士精神却荡然无存,则有很多现实的原因。 首先是家世与稳定的社会环境。说家世或许太长,也可以称为家教。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时间,体现贵族精神需先要有一种气质或者教养,它从哪里来?贵族精神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很难自学出来,那是培养出来的。而且,这种对今天中国人来说堪称奢侈的气质,还相当娇贵,须有相当的环境才能培养成功。稳定是一个关键,稳定的家庭,稳定的时代,稳定的家乡环境都很重要,比如上世纪初期的著名绅士、也是鸟类收藏家英国的罗特希尔德男爵二世,一生都是在白金汉郡特林镇他们家厢房的育儿室里度过。使用的家具也都是从小就一直使用--包括他睡的床也是他小时候睡的幼儿床......贵族一定是传统的。 这个例子或许有点极端,但与中国现状及历史却形成明显的对照--中国最缺的就是传统。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流离失所,上下动荡,经常是连一张安静的书桌都容不下,更何况教养贵族的育儿室?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基层社会土壤早被几次大革命扫荡一空,而新社会却仍在变化当中,谁有功夫教养士绅?在国外,你会经常遇到孙子在经营爷爷传下来的咖啡店。而在中国的城市里,估计已经很难找到几十年稳定不变的家族了,在乡村里,这类社会形态也在瓦解。无恒产则无恒心,自己的事儿都拿不准,谁还有心思教养士绅? 除了与出身相关的家世,还有后天的教育。近几十年中国人所受到的教化中,最最匮乏的就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展示: 教师:1.通过听故事和观看图片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2.小调查:(1)请吃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同学举手;(2)请你说出 你父母使用的手机品牌;(3)你喝过可口可乐吗? 学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 一个整体。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全球化。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段正文内容和95页蓝字内容第一段思考经 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析材料,总结答案。 1.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科学技术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为全球范围的经济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 3.二战后出现的民族独立国家要求在经济上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 足。 4、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社会化空前发展。(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的分析来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总结问题的能力。) 教师: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那么经济全球 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展示:材料一: 年代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平均流量1970年--1974年128亿美元 1989年1900亿美元 材料二:20世纪末,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有六万多家。它们创造了全世界国 民生产总值的40%,贸易额的60%,对外投资的90%。它们能够根据各地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 材料三:世贸组织的英文缩写为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它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它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世贸组织的宗旨是在通过市场开放非歧 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来推动 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学生思考并归纳:经济全球 化的具体表现有:1.国际投资和 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跨国公司 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3.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教师:我国是什么时候加入世贸的?对于世贸你了解多少?我国还加入了什么经济组织? 学生:2001年,世贸是当今世界性的国际贸易 组织,有“经济中的联合国”的美誉。中国经 历了15年才加入世贸。我国还加入了亚太经合 组织。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谋划策:下面两位同学分别代表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他们两人办厂时遇到了各自的困难,你看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A.男(发达国家):我们有技术和资金,可我们这里劳动力太贵,又缺乏资 源。 B.女(发展中国家):我们这里资源丰富,劳动力也多,可我们技术落后, 也缺乏资金。 学生:归纳:可以通过经济合作,实现资金、资源、技术、劳动力优势互补,使不同国家的经济共同发展。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直接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发展中国家也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招商引资,使丰富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能解决具体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教师: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和抗拒的时代潮流。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其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呢? 第二篇章不可小觑的双刃宝剑----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展示:材料一: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如果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材料二:哥伦比亚前总统桑佩尔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 “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了面包屑”。 材料三:如下图,不论你愿意与否,全球化进程都会不断深入地发展……

浅谈英国文化

浅谈英国文化 文化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一个国家社会的历史底蕴。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英国特有的岛国文化,也形成英国人内敛、独立、自由、博爱、绅士的性格特征。 1.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是西方国家公众,特别是英国男性公众所崇尚的基本礼仪规范。经要求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风姿优雅,能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绅士风度往往可以表现文明社会男士的道德风范,也可以看出一个男士的受教育程度。男士的风度同时也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女士的态度上。其基本要素有:礼貌、尊重、尊严、礼仪和骑士精神。英国传统对绅士有以下几点要求1: ①服装穿着上的合适得体:一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二要适合所在的场合。 ②性格内向、幽默的社交方式。 ③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在英国,女性接受男性的尊重,男性的保护,是天 经地义的礼仪传统。为此,英国内政部曾向男子发出“十诫公告”。 ④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不做任何越礼之事。文明用语,是绅士风度的一种礼貌表现。“请”、“您”、“谢谢”、“对不起”、“再见”等这些文明用语,它表现一个人的教养和风度。 2.贵族精神2 英国的贵族是自盎格鲁-撒克逊开始形成的一个社会等级,贵族在英国的长期统治,使英国社会形成了“贵族精神”。 ①勇敢尚武:贵族的勇武精神对捍卫民族独立,保卫自由的权利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风格流传给后世,使整个民族都具有一种勇敢、不畏强暴的特征。 ②光明磊落:不仅体现在贵族处理民众纠纷的问题上,还体现在处理贵族相互矛盾上。决斗在东方人看来是一种野蛮的习俗,既不符合“以和为贵”的原则,又不符合“不择手段”的东方智慧,但在英国人看来,决斗是正大光明、敢作敢为的品质,政界的输赢也力求以一种骑士搬的豁达态度超然处之。 1《英国绅士风度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刘译璠内蒙古电大学刊No.8,2008 2中国论文网

最新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7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1讲课时强化训练(27)及答案

课时强化训练(二十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厦门模拟)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 ) 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 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 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 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 2对下图所示区域集团组织的解,正确的是( ) A以官方论坛作为其运作方式 B是世界上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集团 以推动世界贸易自由为主要目标 D是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3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亚太经合组织 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 4(2012·南京盐城模拟)下表是《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组织地区分布统计表》(1996年),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区域集团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 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区域集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的最大受益者 52012年3月13日,美国、欧盟和日本计划就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向世贸组织提交正式诉讼,控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试图为其本土制造商降低成本,中国积极回应。针对这一贸易纠纷,根据世贸组织的宗旨与原则( ) A中国应取消针对稀土出口的种种限制 B中国应运用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经济利益 世贸组织应协调与缓和贸易双方的矛盾 D美、欧、日应在国际市场上另寻稀土资 6(2013·福建四地模拟)印尼经济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括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的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过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定 7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强化训练本上还是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 ①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 ②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 ③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 ④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 A①④B②④③④D②③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教材解析 新人教版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知识梳理 二、重点难点分析 (一)课本重点分析 1.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东西方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性经济交往日益增多,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性: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2)消极性: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例如: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局动荡。 (3)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2001

年中国上海成功的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领导人会议;同年,中国也正式成为WTO的一员。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课本难点分析 1.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原因 (1)形成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个地区之间从隔绝走向交流,世界贸易体系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 (2)迅速发展的原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层出不穷的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4)市场经济制度的普遍认可。(5)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2.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特点: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①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②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③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④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⑥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⑦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①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使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特别是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②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③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④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三、学法指导

高中历史必修二学练测练习:第5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6课

第五单元第26课经济全球化 的趋势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谈》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联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经济全球化趋势大大加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科技发展②新型交通、通讯方式的出现③市场经济的普遍确立④跨国公司的推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科技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新型交通、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市场经济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答案:C 2.(2018·江西横峰、余干中学联考)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

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这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解析:题干反映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向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现象,说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D项正确;A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B项中的“不断减弱”说法错误;C项是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但无法从题干中体现。 答案:D 3.(2019·广东阳春一中月考)据保守估计,截止到1998年11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50%以上,其中有7 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在非洲,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多廉价落入西方之手。在拉美,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抢占了57.3%的市场销售额。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 C.发展中国家应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经济全球化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抢占了优势资源、市场份额,它们利用手中雄厚的资本,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巧取豪夺,使其损失惨重,因此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出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故A项错误;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从材料只能看出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而不是机遇,排除C项。 答案:D 4.2016年中国股市开市第一天上证指数暴跌7%,触发熔断机制,并带动

2020年高考历史 点拨与精析 考点1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考点17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选择题 1、(2020·福建文综·T24)1944年签订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由此获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据此,对图9的推论正确的是() 图9 A.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可与黄金直接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 B.70年代初,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 C.70年代末,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美国经济总量不再居各国之首 D.90年代,欧元的发行和流通导致美元与黄金比价持续回落,美元居弱势地位 【思路点拨】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高考命题趋势,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并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精讲精析】选B。70年代之前,各国货币不能与黄金直接兑换,只能和美元兑换,美元居强势地位,排除A项;70年代末,虽然美元与黄金比价急剧上升,但此时美国经济总量仍居各国之首,排除C项;欧元正式上发行于2002年,与D项中的90年代不符,排除D项;70年代初,由于日本、西欧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黄金价格上扬,故选B项。 2、(2020·山东文综·T16)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展变化的认识。解答本题应从题干时间和内容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A。77国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但不是一个经济区域集团组织,B项可排除;资本主义世

高中历史岳麓必修2试题: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Word含解析

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 1.1992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加利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 A.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使全球化发展有了组织保障 B.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 C.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全球化的中坚力量 D.欧洲共同体逐步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解析:B 国际经济组织在1992年前已经建立了很多,如世界银行等,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1992年也提出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市场经济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同和确立,B项正确;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C项错误;欧洲共同体只是区域集团化组织,不能做为“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依据,D项错误。

2.下列三幅图所反映的现象,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C.世界贸易日益走向制度化 D.经济全球化影响日常生活 解析:D 庄记咖啡、肯德基、麦当劳在当今世界许多城市中随处可见,说明这些饮食服务企业已经跨出国界进行生产和经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 3.2016年9月4~5日G20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举办。G20诞生于1999年,又称二十国集团,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由此推断G20建立的时代背景是( ) A.不结盟运动兴起 B.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解析:C G20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很明显是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结果,C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初,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不是区域集团化问题,且区域集团化趋势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练习题及答案(1)

高三历史2017----2018(上期)----经济全球化作业16 一、选择题 1.朱立群教授在其文章中写道:“该报告彰显了欧洲国际观念的和平与合作的性质,……追求在有效的多边主义基础上建设一个更加公平、安全与合作的世界。”“一个强大与和平的欧洲,是推动全球治理、实现国际体系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以上材料可以用来探究( ) A.世界一体化的意义 B.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C.欧洲一体化的意义 D.北约华约对峙局面形成的影响 2.欧洲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建立的共同点是( ) ①不是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是欧洲霸权丧失的产物②是两极格局形成和美苏争霸激化的产物③是经济政治 一体化组织④反映了欧洲统一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增强⑤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A.①②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3.“为了牵制、阻挠欧洲一体化进程,美国一直采用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使之难以形成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4.“这一组织还制定了将其扩大到……所有非共产主义国家的计划,强调取消关税和其他阻碍地区和全球贸易的障碍。但是它是一个较为松散的组织,缺少像欧盟那样典型的经济合作。”该组织( ) A.为西欧主导的区域经济体 B.无益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C.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D.违背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5.2012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俄罗斯远东海滨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落下帷幕,会议重申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愿。下面有哪个组织倡导的原则与之类似( ) A.北美自由贸易区B.世界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北约组织 6( ) A.区域集团化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趋势B.欧盟是当今世界跨区域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C.区域集团化地区分布极不平衡D.发达国家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大受益者 7.《中国经济未来20年》:“中国为什么享有了20年的繁荣在于我们深化自身改革的勇气,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巨大的阵痛。第一次阵痛是在1978年……第二次阵痛是在1992年……第三次阵痛是在2001年……”其中“第三次阵痛”指的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中国正式成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8.七国集团2011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 ) 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 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 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 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 9.《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政治民主化浪潮》:“事实上,全球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先导,带动政治及文化等其他方面的全球发展。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就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这反映了( ) A.宏观上讲,全球化就是经济全球化 B.政治民主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 C.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是西方政治民主化的翻版10.2012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政治格局 B.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 C.经济区域集团化取代全球化 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解体 二、非选择题

英语论文 英国贵族精神对中国公民意识的启示

Contents Abstract .......................................................................................................................... I Key words ...................................................................................................................... I 摘要 ....................................................................... II 关键字 ..................................................................... II Introduction .. (1) 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Aristocratic Spirit (2) A. Chivalry Code (2) 1. Loyalty (2) 2.Courage (2) 3.Honesty (2) 4. Respect (2) 5. Fairness (3) B. Social Mor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3) C. Independence (4) D. Limitation of mind (5) II.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tizen Consciousness (6) A. The Consciousness of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6) B.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nation (7) C. The Consciousness of Equality and Equity (7) D. The Consciousness of Democracy and Legality (8) E. The Consciousness of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8) III.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nglish Aristocratic Spirit and Chinese Citizen Consciousness (10) A. The Idea of Freedom (10) B. The Idea of Respect (12) C.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Morality (13) D. Self-consciousness (14) IV. The Inspiration from English Aristocratic Spirit to Chinese Citizen Consciousness (16) A. The Proper Methods of Self-realization (16) B.Patriotism (17) C.The Correct Concept of Money and Career (17) D.Th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Modern Society (17) Conclusion (19) Acknowledgements (20) Bibliography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