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相应的,词语也有相应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一、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1)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例如: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两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2)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例如:这位老姑娘啊,……年纪不大,三十挂点零,嗬!心里算计啊!打来到这里就好端端的,别的什么话也没说,笑笑呵呵,等到这时候才说话:“二哥、三哥就这么走吗?”2、句式方面:(1)灵活自如、简短明白、语序多变是其三个主要特征。
例如:喂,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句子简短,容易明白)不说不笑不热闹。
(紧缩语言成分,把复句变成单句)c,等一会儿我。
(成分倒置)二、书面语体的类别及其特征。
书面语体,严密、规范、文雅、庄重。
它节拍分明,富有音乐感;大量使用书面词语,包括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
1、公文语体公文语体又叫事务语体。
它的功能是联系、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事务。
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朴实性、程式性等特征,公文通常要在起首一行中间写明文体名称,如“布告”、“命令”。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词的色彩义主要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等。
以下是举例论述词的三种色彩义:
1.感情色彩:指词所包含的附加的喜怒哀乐等感情因素。
褒义词
带有赞扬、喜爱、肯定等感情色彩,如“助人为乐”、“鞠躬尽瘁”
等。
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恨、否定等感情色彩,如“遗臭万年”、“鼠目寸光”等。
中性词不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既可用于好的方面,也可用于坏的方面,如“无声无息”、“不由自主”等。
2.形象色彩:指词所引起的具体形象或事物的联想。
如“深邃的眼
睛”、“飘逸的长发”、“雄壮的山川”等,这些词语都能让人产生相应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的联想,形成具体的形象感。
3.语体色彩:指词在使用中由于场合、身份等因素而形成的特定
风格色彩。
如“我爱你”这句话,在不同的语体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真心爱你”;在书面语中,人们可能会说“我对你怀有深深的爱意”。
同样,“请”这个词语,在口语中表示请求,在书面语中则表示敬意。
总之,词的色彩义是一个复杂的语言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语言习惯来理解。
不同的色彩义会影响人们对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因此在使用词语时需要注意其色彩义的特点。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上传人:阮氏芳(1) 定义语体色彩只不同的词是用与社会交际的不同范围,和用于不同文体这种情况。
很多词能在不同的文际范围,不同的文体中通用,但有一些词适用于某一交际范围,另一文体。
(2) 类型分为两大类:书面语和口语书面语:有些词只用与或一般用于书面语语体,有庄重,文雅,严格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书面语词。
例如:国体、体制、准则、然而、会见、拜见、造诣、苍穹、嗜好、嶙峋、联袂等口语:有些词只用于或较多用于口语语体,就带有口语色彩。
这些词往往在口头上使用较多,有通俗,活泼,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口语词。
例如:打听、什么的、冷、日子、明儿、小气、礼数、邋遢、哥们、溜达等词的色彩与词的来源密切相关,例如古语词带有书面语的庄重色彩,方言词带有口语的地域色彩。
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
口语是人们口头上运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但不能久远流传。
为了打破其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语言,从而出现了可见的书面语。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易于反复琢磨、加工,使之周密严谨。
因而与口语是不同的风格。
(3)如何判断词的语体色彩。
A.从词的语音形式判断叠音词,拟声词,轻声词一般具有口语色彩,如:哗啦啦、淅沥沥、呼噜噜、叮铃铃、沙拉拉嗯啊嗯啊,哜哜嘈嘈,哩哩罗罗,嗡嗡, 汪汪, 咩咩木头,孩子,窗子一些词的重叠式也多用于口语,很少用于书面语,如。
安安静静吵吵闹闹大大方方明明白白呱呱叫麻麻亮娘娘腔飘飘然毛毛雨B.根据词的构词成分来判断词中包含了不能单独使用的语素,那么这类词往往具有庄重,文雅的特点,多用于书面语。
如:(4) 使用词的语笨色彩需要注意的问题语体色彩在词典不可能完全反映出来,虽然有些词有形式新式标记,但多数词语自身没有标记。
因此我们要通过大量的语言材料去体会,学习,在实践中把握。
汉语中有些词词义基本相同,但语体色彩不同。
如:我们造句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否则使表达显得不和谐,不地道。
语体色彩

词的语体色彩总的可以分做“口头语体”和
生动活泼,平易朴素;书面语体用词庄重典 雅,讲究分寸。有些专用词语只适用于某一 类文体。如果不注意词语的语体色彩,用得 不合适,就会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书面语体”两种。口头语体用词通俗易懂,
编辑本段举例例如,“惠赠”“赠送”,前 者是对别人的赠与的一种客气的说法,后者 则是彼此赠与的一般的说法,虽然二者均有 “赠与”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前者书面 语体色彩浓,后者口头语体色彩浓;又如, “启程”“动身”意思相同,但前者书面语 体色彩浓,后者是口头语体色彩浓;再如, “商量”“商榷”,前者口头语体色彩浓, 后者书面语体色彩浓。这一类词语,如果不 分清语体,随意使用,就会不协调,影响表 情达意的效果。
庄词谐用,谐词庄用,这是属修辞方
面的问题了。
编辑本段详解口语就是人们在口 头交际中使用的有声语言。
书面语这个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理解: (1)从狭义上说,书面语就是文字记录 下来的口语,但是这种记录不是“实录”, 严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
而是有所选择和加工,是比真实的口语精确、
(2)从广义上说,凡是用文字记录下来 的,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语言和言语作品都叫 书面语。
但是,确实也有一批词语,有的经 常出现或只能出现在口头语体中,有的
则经常出现或只能出现在书面语体中。
因此,就凝聚积淀成口头词语与书面词
语这样一对同义词语。 经常出现或只能
出现在口头语体中的词语,就是口头词
语;经常出现或只能出现在书面语体中
的词语,就是书面词语。
如:“妈(妈)”是口头词,“母 亲”是书面词。这两个词语虽然所指称 的对象是一样的。但在不同的语体或语 境中是不能互相取代,有其各自不同的 修辞功用的。例如: ① 宝儿坐在身边 吃茴香豆,瞪着一双小黑眼睛想了一刻, 便说:“妈!爹卖馄饨,我长大了也卖 馄饨······” 鲁迅《明天》
浅谈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

浅谈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浅谈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摘要:在写作中,不同的文体其语言特点不同,这就是语体色彩的表现,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词是做到用词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
关键词:语体色彩文体语体是适应题旨和语境的需要为实现交际功能而形成的语言运用体式,语体色彩是指某个领域里使用的语言的特点。
为此,人们在语言交际中就对语言材料进行有意识的选择安排,从而使语言材料在功能上出现了分化,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运用的特征体系和方式,这就是语体。
各种语体都有其特定的运用语言的特征体系、方式或约定的程式,一经形成,它就具有约束效应,我们必须遵守它,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任务。
准确把握词的语体色彩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了解语体的分类语体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一般情况下,根据交际方式和功能,分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两大类。
口语是社会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它具有通俗、生动和灵活等特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大量运用通俗生动的生活化词语,包括方言、俗语;充分利用语音手段,抑扬顿挫,停顿较多,语气词较多,富有感情;运用灵活简短的句子形式,常用省略,有时也重复,常用短句、省略句和独语句,而较少用长句、规整句和复句。
口语又可分为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
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言表达体式,它具有严密、规范、文雅、庄重等特点。
书面语大量使用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在句式的运用上,常用长句、规整句和复句。
书面语体又可以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和公文语体等四类。
文艺语体是用于文艺作品的语体,它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它大且运用日常生活用语、成语、谚语等。
在句式的运用上,表珑出极大的丰富性与灵活性。
科技语体是用于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的语体,它较多地使用专业术语,具有准确性和单义性等特点。
词的语体色彩与语言的正确课件

总结词
指语言使用是否得体、恰当和有礼貌。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语言的得体性涉及到在不同场合使用合适、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得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因此,了解不同文化中的礼貌用语、敬语和谦辞,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于提高语言的得体性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避免使用冒犯、侮辱或攻击性的语言,以保持友好、尊重的沟通氛围。
词的语体色彩与语言的正确使用
目录
CONTENTS
词的语体色彩语言的正确使用语言的地域差异语言的发展与变化语言的跨文化交流语言的实际应用
词的语体色彩
用于正式、庄重的场合,表达严肃、正式的态度。
总结词
详细描述
例子
使用规范、标准的语言,措辞严谨、准确,避免口语化表达。
政府公文、法律文书、学术论文等。
除了词汇方面,地域文化还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境理解产生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表达习惯和礼貌用语的使用。例如,南方地区的礼貌用语较为婉转,而北方地区的礼貌用语则更为直接和热情。这种差异反应了不同地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态度和方式的不同。
地域文化是指某一地区特有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语言呈现出特殊的风格和特点。
总结词
指语言使用是否符合当地习惯和表达方式。
详细描述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地道性至关重要。使用地道表达能够更好地传达意思,避免误解,并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了解并模仿当地人的表达方式,包括词汇、语法和习惯用语,是提高语和精确度。
详细描述
语言的准确性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在表达思想时,应使用正确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避免歧义和误解。同时,要确保所使用的语言符合事实和语境,避免使用过于主观或含糊不清的表达。
语言的语体色彩

语言的语体色彩刘勰《文心雕龙.章句》篇提到:“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成章,积章而成篇。
”指出词语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其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词语锤炼的目的在于从众多的表意词语中选择符合题旨情境的最恰当的词语,以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
语体色彩指词义中所反映的词的语体倾向、特征、烙印。
它是由词经常出现的语体久而久之赋予的。
一.语体及其分类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同样的,词的语体色彩也可以做出相应的区分。
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请看下面的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面前。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买柴的人听不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湿,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你的柴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少,请减些价钱吧。
)”卖柴的人是在听不懂,以为秀才的脑子有毛病,于是走开了。
这就是因为不分场合,错用语体色彩而闹出的笑话。
1、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A,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如——a,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b,真帅!(指有风度有气派)c,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三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B,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相应的,词语也有相应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一、口语语体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1)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例如: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两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2)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例如:这位老姑娘啊,年纪不大,三十挂点零,嗬!心里算计啊!打来到这里就好端端的,别的什么话也没说,笑笑呵呵,等到这时候才说话:“二哥、三哥就这么走吗?”2、句式方面:(1)灵活自如、简短明白、语序多变是其三个主要特征。
例如:喂,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句子简短,容易明白)不说不笑不热闹。
(紧缩语言成分,把复句变成单句)C,等一会儿我。
(成分倒置)二、书面语体的类别及其特征。
书面语体,严密、规范、文雅、庄重。
它节拍分明,富有音乐感;大量使用书面词语,包括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
1、公文语体公文语体又叫事务语体。
它的功能是联系、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事务。
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朴实性、程式性等特征,公文通常要在起首一行中间写明文体名称,如“布告”、“命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体色彩
语体色彩指一些词语因为经常用于某种特定的场合而形成的风格色彩。
语体一般情况下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书面语体可以进一步再分为文艺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公文语体。
相应的,词语也有相应区分,如“哥们”“溜达”具有口语语体色彩;“造诣”“苍穹”具有书面语体色彩;“旖旎”“摇曳”带有文艺语体色彩;“法人”“井喷”带有科技语体色彩;“体制”“改革”具有政论语体色彩;“此致”“为荷”等含有公文语体色彩。
一、口语语体
口语语体是语言的自然表现形态,最生动,最灵活,最富于变化。
与书面语体相比,在遣词、造句、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
1、用词方面:
(1)表现日常生活、具有实体意义的词语较多,而表现抽象概念的词语用得较少。
例如:
这人够“酸”的。
(指不通人情又自作多情)
这件上衣真够派的。
(指时髦、有档次)
两句中都是用实体词表示比较复杂的抽象概念。
(2)表现感情色彩的后缀成分,表现情态作用的重叠成分,表现语气口吻的语气词、感叹词用得较多。
例如:
这位老姑娘啊,……年纪不大,三十挂点零,嗬!心里算计啊!打来到这里就好端端的,别的什么话也没说,笑笑呵呵,等到这时候才说话:“二哥、三哥就这么走吗?”
2、句式方面:
(1)灵活自如、简短明白、语序多变是其三个主要特征。
例如:
喂,阿弟,买洋伞么?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句子简短,容易明白)
不说不笑不热闹。
(紧缩语言成分,把复句变成单句)c,等一会儿我。
(成分倒置)
二、书面语体的类别及其特征。
书面语体,严密、规范、文雅、庄重。
它节拍分明,富有音乐感;大量使用书面词语,包括术语及文言词语;句子结构比较完整,合乎规范,修饰成分、并列成分、关联词语用得较多;话题集中,中心突出,表现出明显的连贯性、逻辑性。
1、公文语体
公文语体又叫事务语体。
它的功能是联系、处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成员之间的各种事务。
公文语体具有简明性、朴实性、程式性等特征,公文通常要在起首一行中间写明文体名称,如“布告”、“命令”。
同行的
右侧写行文字号。
第二行起为正文。
正文末尾常写“此布”、“现予公布”,末行写发文机关名称或首长姓名、日期。
2、政论语体
政论语体又叫宣传鼓动语体。
它的功能是对国际国内的政治生活和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作出评述,表明立场,宣传真理,驳斥谬误,鼓舞斗志,从而起到宣传教育作用。
例如:
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里在论述“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这层意思的时候,不是从抽象到抽象的说理,而是连用三个比喻把这层意思具体化、形象化,并用排比句式来加强语势。
3、科技语体
科技语体又叫知识语体。
它的功能是总结、阐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内在规律,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普及服务,并进而服务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例如:
某些无机化合物,如I2、Cl2、Br2、AsI3和OsO4等,是稳定的共价化合物,它们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带电荷。
利用CCl4、CHCl3、苯等惰性溶剂,可将它们萃取出来。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
4、文艺语体
文艺语体又叫文学语体或艺术语体。
它的功能是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描绘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抒发感情,表现思想,使人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并得到美的享受。
例如: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5、广告语体
广告语体就是借助媒体用来宣传自我形象或推销产品的一种语体,是一种新兴的语体。
例如:
洗衣机的广告:让你爱不“湿”手。
电风扇的广告:赶走热辣辣的暑气、享受凉浸浸的滋味
广告的写作十分灵活,它可以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新闻形式、诗歌形式、议论形式、简介形式等。
在当前的广告语言中也存在一些语言不通的毛病。
由于广告宣传的范围大、流传广,这些毛病会给语言运用、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所以要注意提高广告用语的水平,使广告语体逐步走向规范化
在运用词语时,选用什么样的语体色彩的词才恰当呢?
首先,要看文章的体裁和具体内容。
议论文,语体比较庄重、谨严,应多用书面语;记叙性的文章,语体比较生动活泼,就可适当运用口语词。
例如:孟子是“亚圣”,从学问渊源上讲,他也算是孔子的嫡传,这正统地位,连唐代韩愈都不敢有任何微辞。
(“嫡传”“微辞”都是书面语,用在这里显得庄重。
)
其次,要看场合。
例如,外交场合往往谈及国家和民族的重大事项,要讲究礼仪,所以,语言往往比较庄重典雅,常用“会见”“接见”“谒见”“拜见”等。
例如,“惠赠”“赠送”,前者是对别人的赠与的一种客气的说法,后者则是彼此赠与的一般的说法,虽然二者均有“赠与”意思,但语体色彩不同,前者书面语体色彩浓,后者口头语体色彩浓
最后,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
有个学生给一位老人写了这样一张便条:“余爷爷: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
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有四个词出现了语体错误:①“惊悉”应改为“获悉”;②“造访”应改为“探望”;③“阁下”应改为“您老”;④“馈赠”应改为“敬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