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涂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碳纤维

碳纤维复材0902班林晓光16号碳纤维(carbon fibre),顾名思义,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与传统的玻璃纤维(GF)相比,杨氏模量是其3 倍多;它与凯芙拉纤维(KF-49)相比,不仅杨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而且在有机溶剂、酸、碱中不溶不胀,耐蚀性出类拔萃。
有学者在1981年将PAN基CF浸泡在强碱NaOH 溶液中,时间已过去30多年,它至今仍保持纤维形态碳纤维可加工成织物、毡、席、带、纸及其他材料。
传统使用中碳纤维除用作绝热保温材料外,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作为增强材料加入到树脂、金属、陶瓷、混凝土等材料中,构成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可用作飞机结构材料、电磁屏蔽除电材料、人工韧带等身体代用材料以及用于制造火箭外壳、机动船、工业机器人、汽车板簧和驱动轴等。
1994年至2002年左右,随着从短纤碳纤维到长纤碳纤维的学术研究,使用碳纤维制作发热材料的技术和产品也逐渐进入军用和民用领域。
现在国内已经有使用长纤碳纤维制作国家电网电缆的使用案例多处。
同时,碳纤维发热产品,碳纤维采暖产品,碳纤维远红外理疗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走入寻常百姓家庭。
碳纤维增强材料的表面物理化学特点:1.表面积:碳纤维的表面积通常是用Brunauer—Emett-Teller(BET)公式计算氮或氪在77K的吸附而得到的。
它取决于原材料的本质、热处理温度和对碳纤维进行的表面处理的本质。
PAN基碳纤维通常具有均匀的横截面和光滑的表面,因此与具有不规则横截面和粗糙表面的粘胶基碳纤维相比,表面积较小。
在较低温度下制备的碳纤维(II型和1Ii型)具有有属性差的结构,并含有大量微孔,因此表面积大。
当热处理温度升高时,能消除大部分孔隙,而且减小了通向表面的孔隙率,因此表面积减小。
2.多孔结构:在碳纤维中存在着孔隙。
现在确认碳纤维是由石墨层面以不完善堆砌的微纤柬构成的。
这种不完善的堆砌使得微纤束之间产生空间,从而形成了孔隙或空穴。
高性能碳纤维表面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第26卷 第4期2006年8月 航 空 材 料 学 报JOURNAL OF AERONAUTI CA L MATER I ALSVol .26,No .4Aug ust 2006高性能碳纤维表面分析及其力学性能研究王晓洁1,梁国正1,张 炜2,尤丽虹2,谢群炜2(1.西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西安710072;2.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西安710025)摘要: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X 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 700,T800212K,T80026K,T1000纤维表面状态及纤维与树脂基体的粘结性进行分析,并进行<150mm 容器力学性能考核。
结果表明,T 700,T 1000纤维表面光滑,T 800212K,T80026K 纤维表面有明显沟槽,T1000试验后表面出现沟槽,T 7002T 1000表面活性基团含量较高,T800212K 纤维最低。
T700,T 80026K,T 800212K,T1000纤维在Φ150mm 容器中强度转化率为89.7%,79.2%,79.1%,93.1%,分析认为纤维表面状态对其浸渍性有较大影响,改善浸润性是提高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SE M;XPS;容器中图分类号:T B 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053(2006)0420119204收稿日期223;修订日期522作者简介王晓洁(—),女,博士,高级工程师,(2)x j @。
高性能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CF /EP )由于具有高比强、高比模、尺寸稳定、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高技术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方面,如美国的“三叉戟22”导弹、侏儒导弹、“大力神24”助推器、日本“M 25”、法国“阿里安25”,特别是反导拦截导弹,如ER I N T 低空拦截弹、THAAD 空空拦截弹、S M 23拦截弹等,为了满足高强度、高刚度要求,几乎都采用了碳纤维。
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研究及评价

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研究及评价一、本文概述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在众多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碳纤维的优异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和界面的特性,因此,对碳纤维表面和界面性能的研究及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碳纤维表面和界面的性能,包括表面形貌、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性能的评价,为碳纤维的制备、改性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文章将概述碳纤维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领域,然后重点介绍碳纤维表面和界面的性能研究方法,包括表面形貌观察、化学结构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评价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和界面改性技术对碳纤维性能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碳纤维的综合性能和应用效果提供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碳纤维表面和界面的性能特点,为碳纤维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也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碳纤维表面性能研究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的新型材料,其表面性能对其整体性能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对碳纤维表面性能的研究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碳纤维表面性能主要包括表面形貌、表面化学结构、表面能等方面。
表面形貌是指碳纤维表面的微观结构和粗糙度,它直接影响到碳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强度。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表征手段,可以观察到碳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从而评估其表面质量。
表面化学结构是指碳纤维表面的官能团和化学键合状态,它决定了碳纤维的润湿性和与基体的相容性。
通过射线光电子能谱(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技术,可以揭示碳纤维表面的化学结构,为改善其界面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表面能是指碳纤维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自由能,它反映了碳纤维与液体或气体的相互作用能力。
表面能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碳纤维的浸润性和粘附性。
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高性能碳纤维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引言碳纤维材料是一种重要的高性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它由碳纤维束组成,每根纤维束是由数百或数千个碳纤维单根组成。
碳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因其具有轻质、高强度、高刚度和耐高温等特点。
二、碳纤维的制备方法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碳纤维制备方法。
它的过程主要包括溶胶制备、凝胶形成和碳化等步骤。
首先,通过溶胶制备得到一种可渗透性的聚合物溶液。
然后,将聚合物溶液凝胶化,形成凝胶体。
最后,将凝胶体进行高温碳化,得到碳纤维材料。
2. 熔融纺丝法熔融纺丝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碳纤维制备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聚丙烯、聚丙烯酰亚胺等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纺丝和拉伸加工。
首先,将高分子聚合物加热到熔融状态,然后通过纺丝和加热拉伸,使高分子聚合物纤维化。
最后,将纤维进行高温处理,使其转变为碳纤维。
三、碳纤维的性能研究1. 强度和刚度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是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强度高意味着碳纤维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而刚度高意味着碳纤维在受力时不易发生变形。
研究表明,碳纤维的强度和刚度与其晶体结构、纤维取向以及碳化程度有关。
通过控制碳纤维的制备和热处理条件,可以调节其强度和刚度,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2. 导热性能由于碳纤维由纯碳组成,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
研究表明,碳纤维的导热性能与其结构、纤维取向和碳化程度密切相关。
通过改变碳纤维的制备条件,例如碳化温度和时间,可以调节其导热性能。
此外,通过在碳纤维制备过程中添加导热剂,也可以提高碳纤维的导热性能。
3. 耐腐蚀性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这主要是由于碳纤维的化学成分和结构决定了其对腐蚀介质的惰性。
通过调控碳纤维的碳化程度和表面涂层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四、碳纤维的应用前景碳纤维材料由于其卓越的性能,在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航空领域,碳纤维制成的航空零部件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强度、刚度和轻量化特性的复合材料。
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1.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炭纤维、树脂等制备材料,并对炭纤维进行处理以提高其与树脂的附着力,避免复合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开裂等问题。
处理方法包括氧化、等离子处理、表面涂层等。
其次,制备工艺包括注塑成型、手工层叠法、自动化生产线等。
不同的制备方式因其成本、工艺难度以及制备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劣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在实际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树脂的选择及其与炭纤维的相容性和黏附力的极度重要,因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需要严格控制成型中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
2.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化虽然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已经非常高,但其性能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优化方法。
(1)加工工艺优化。
加工工艺的精度和控制直接关系到复合材料的性能。
因此,需要采用各种精密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如超声波波束缺陷检测技术、树脂射出成型技术等。
(2)纤维填充比优化。
纤维填充比是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炭纤维重量与总重量的比值。
增加纤维填充比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
但过高的纤维填充比会显著增加成本,且可能会带来其他问题。
(3)炭纤维类型优化。
不同类型的碳纤维具有不同的强度、刚度和密度等特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炭纤维类型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4)材料界面优化。
复合材料中的树脂和炭纤维之间的界面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因此,通过涂层等手段改善树脂和炭纤维之间的界面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性能。
总之,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优化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只有不断探索和求索,才能不断提高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碳纤维表面处理与改性

碳纤维表面处理与改性碳纤维很少单独使用,主要用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其力学性能优势通过复合材料发挥出来。
但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碳纤维本身,更取决于碳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
良好的界面结合才能将载荷有效传递给碳纤维,从而充分发挥碳纤维的高强度、高模量特性。
反之,如果碳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较差,应力无法在界面有效传递,则碳纤维的力学性能优势难以发挥出来,将导致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
碳纤维经过高温炭化处理后,大部分非碳元素被脱除,纤维表面呈现较高的惰性,导致在制造复合材料时基体对碳纤维的浸润性变差。
通过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可以改善其表面活性以及与基体的浸润性,增强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利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
因此,表面处理工艺是碳纤维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碳纤维的表面改性处理方法有很多,如气相氧化法(包括空气氧化、臭氧氧化)、等离子体处理、液相氧化法(包括酸液氧化、阳极氧化)、表面涂层法、表面接枝法等。
每种处理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如气相氧化法流程短,碳纤维经过气相氧化处理后可直接上浆,不需要配套水洗和干燥设备,但是其氧化程度不易控制。
而阳极氧化法具有氧化程度易于控制、氧化过程缓和、氧化效果显著等特点,但该方法需要配套水洗和干燥设备,流程较长。
阳极氧化法的最大优点是处理时间短,能够满足连续生产的要求,因而成为目前国内外碳纤维生产线在线配套的主要方法。
此外,近几年表面涂层法和表面接枝法也发展迅速,特别是基于纳米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碳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研究较多,在实验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望成为新一代在线配套的表面处理方法。
1、阳极氧化法阳极氧化法通常是在电解质溶液中以碳纤维为阳极、石墨板为阴极对碳纤维表面进行电化学处理。
电解质溶液种类较多,主要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及中性三种。
酸性电解质主要为无机含氧酸,如硫酸、硝酸、磷酸、硼酸等;碱性电解质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磷酸钾、磷酸钠等;中性电解质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钠以及碳酸氢铵、碳酸铵、磷酸铵等铵盐类电解质。
涂层对三维碳纤维编织体/Al2O3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Ca b n Fi e ad A103Ce a i m p st r o b rBr iΒιβλιοθήκη / 2 r m c Co o i e
GA P n —h o , AN Ho gj 2 JN Z i a 2 o e gz a W G n — e , h— o ,XI 0 Ha —ig i I h A nnn
Ab ta t Th O ipn n nst e o p st n me h d wa sd t rp r 一 c r o ie ri/ sr c : eS ldp ig a d i—i d c m o ii t o s u e o p e ae 3 D a b n f rb ad u o b
(. 1 湖南大学 材料科 学与工程学院 , 湖南 长沙 , 10 2 408 ; 2 西 安交 通大学 材料强度 国家重点实验 室 , 西 西安 ,10 9 . 陕 704)
摘 要 : 自制 的 S02 SC涂 层/ 维碳 纤 维编 织体 出发 , 用 溶胶 浸 渍一 位 分 解 从 i 和 i 三 采 原 法得 到三 维碳 纤 维编 织体/ 涂层 / 2 3陶瓷 复合材 料 . 用 等温 氧 化 失 重、 R S M、 A1 o 采 X D、E 电子
tr e y i t ema xd t nweg s ,XRD,S e i d b o h r 1 ia i ih l s z s o o o EM , lcr nctn i ,ec ee to i e sl t .Th eut h we h tteO — e ers lss o dt a h X ia in rssa c fCF b ad c ud b o ie by i r v d,a d t eitra il n ig p o e t so ie t d t eitn eo r i o l en t a l mp o e o c n h n efca d n r p ri ffb rwi o b e h
碳碳复合材料的涂层结构

碳碳复合材料的涂层结构说到碳碳复合材料,大家肯定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领域里,碳碳复合材料可是大有作为的。
咱们今天要聊的,是这种材料的涂层结构,说白了,就是它表面那个层层叠叠的“外衣”。
你要知道,这个涂层不仅仅是装饰,还是保护、强化的关键。
没涂好,那材料表面就像是没穿衣服的“裸奔”一样,容易出问题。
别小看这层涂层,它可不是随便盖个涂料就完事儿的。
碳碳复合材料本身已经是个超级硬核的存在了,碳纤维的韧性加上高温下也能保持强度,简直就是现代工程的“肌肉男”。
但是你知道吗?如果没有一层好的涂层保护,这么“强壮”的材料也会在环境的侵蚀下变得脆弱。
就像是一个看起来超牛的人,如果不穿合适的防护衣服,站在寒风中,迟早得冻着。
涂层的作用,就是为它穿上坚固的“铠甲”,防止外界的氧化、腐蚀和其他“恶劣”环境的侵害。
你想想,碳碳复合材料常常要在极端的条件下工作。
高温、强腐蚀、甚至高压……这些都能考验材料的极限。
这时候涂层就成了“守护神”,像是一个保镖,时时刻刻为它的表面保驾护航。
咱们可以把这个涂层想象成是一个极其耐用的外套,有些材料的涂层甚至能耐几千度的高温,保护里面的“主角”不被烧焦。
这种耐高温的涂层,常常是以碳化硅或者其他耐热材料为主的,给人一种“非常强大”的感觉,简直就像是给战士穿上了防火服。
再说,涂层不仅仅是耐高温这么简单哦,它还得做到防腐蚀。
这也是个大问题。
想象一下,碳碳复合材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氧气、水分,甚至一些化学品的侵蚀,长时间下去,肯定会把它吃掉。
所以这涂层就像是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那些看不见的敌人。
涂层的材料常常是富含化学稳定性的金属、陶瓷等,可以阻止氧气和水分的进入。
听起来是不是很厉害?不过,要是你认为涂层就仅仅是为了防腐蚀和耐高温,那就错了。
它还得有足够的机械性能。
这材料的涂层,不仅仅是给它增添了点颜值,还得帮助它承受外界的压力和摩擦。
比如在飞机发动机的高温高压环境下,涂层不仅要挡住高温,还得耐得住反复的摩擦,不然早晚就磨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