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0 1 — 6 1 09 1 — 62 — 3 57 6 1( 0 ) 0 1 0 2 3 0
Co oaln o b n I d I e sv e a d t eCo sr eln o t w r ia r t mil t fUr a _ ntn ieUs n h n tu t fIsAl aslS san o an o
WU  ̄,agj t l (col f eore n ni n et ine uI) N r l n e i ,Nn ig un x 500 ) ' n -ne Sho o sucs dE v om na S ec ,G ald oma U i r t ann ,G agi 30 1 u l a R a r l c g v sy
摘要 城 市土地集约利 用就是 某一时点 、 某一 区域的城 市土地 中 , 在获得城 市最大规模效益和 集聚效益的基础 上, 以土地 合 5 用为前 ' 1 提条件 , 通过增加 土地投入 、 改善 经营管理方 式等途 径 , 来获得 土地 的最佳综合效 益。按 照 系统性 、 宜性 、 适 可量 化等 原则 , 在宏观 、 中观 和微观 3 个层次上 , 从城 市土地集约利 用的条件基础 、 土地投入 强度 、 土地利 用程度 、 土地利 用效 益、 土地 集约 利用发 展趋 势等 方面 , 构
安 徽农 业 科 学 。ora o A hi .c.09 3 (3 :10—62 Ju l f n u A Si 0 。7 1 )62 n 2 12
责 任编 辑
李菲菲责 任 校对Fra bibliotek汪伟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全面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制定城市土地规划、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指标体系构建:
(1)土地利用强度指标:包括建设用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反映了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集约程度。
(2)土地利用结构指标:包括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的比例和分布情况,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和协调性。
(3)土地利用效益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收益、土地增值率、税收贡献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利用环境指标:包括绿地率、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
(5)土地利用法规指标:包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情况、土地用途管制的管理和执行情况、土地利用权的保护和维护情况等,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管理和法制化程度。
3.指标体系应用:
利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科学评估,为城市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城市可持
续发展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同时,指标体系的应用还可以为城市土地利用管理和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为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张霞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第02期摘要:土地是人类生产必备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人类利用土地的方式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稀缺性越来越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都将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但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推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就很有必要。
土地集约利用涉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科学建立全面测度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反映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方面。
关键词:物质基础;土地稀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1804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与土地有很大的关联,中国人多地少,我国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资源仅占世界的1/3,我国的耕地不到世界的10%,却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同时我国的耕地还在不断的减少,我国耕地资源的三大特点是: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中国的人口还将继续增加,粮食总量的需求将继续扩大。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乡发展空间扩张的首要载体是土地。
我国还将迎来以大量土地为支撑的三大高峰:人口高峰、城市化高峰和工业化高峰,这些都使我国的土地资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人地矛盾逐渐显现,但是在土地的利用过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土地供需的矛盾。
因此要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的难题,我国必须转变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走土地的集约利用道路,缓解我国发展中的建设问题及土地资源的压力,关系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长远的利益,也是建立集约型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1 评价指标确定与计算1.1 评价指标确定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区⼟地集约利⽤程度评价⼯作,应从⼟地利⽤状况、⽤地效益和管理绩效三个⽅⾯开展。
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标、⼦⽬标和指标三个层次。
开发区⼟地集约利⽤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表⼟地⾯积、累计闲置⼟地⾯积、累计应有偿使⽤⼟地⾯积或累计应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式出让的⼟地⾯积为0时,有关指标现状值直接赋值为100。
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2.1 权重确定原则2.1.1评价指标的权重应依据评价的⽬标、⼦⽬标、指标对开发区⼟地集约利⽤的影响程度确定。
2.1.2评价⽬标、⼦⽬标、指标的权重值在0~1之间,各⽬标权重值之和、同⼀⽬标下的各⼦⽬标权重值之和、同⼀⼦⽬标下的各指标权重值之和都应为1。
2.1.3评价⽬标、⼦⽬标的权重值应符合本规程6.2.3条款的要求。
2.2 权重确定⽅法2.2.1指标权重可以采⽤特尔斐法确定。
指标权重结果应填⼊附录E相应的表中。
2.2.2特尔斐法通过对评价⽬标、⼦⽬标、指标的权重进⾏多轮专家打分,并按公式(1)计算权重值:1Ewni jji n==∑(1)式中:w i——第i个⽬标、⼦⽬标或指标的权重;Eij——专家j对于第i个⽬标、⼦⽬标或指标的打分;n——专家总数。
实施要求:a)参与打分的专家应熟悉城市、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利⽤状况,⼈数⼀般为10~40⼈;b)打分应根据评价⼯作背景材料和有关说明,在不相互协商的情况下独⽴进⾏;c)从第⼆轮打分起,应参考上⼀轮打分结果进⾏;d)打分⼀般进⾏2~3轮。
2.3 权重区间要求开发区⼟地集约利⽤评价指标权重区间要求见表2。
评价指标理想值确定3.1 理想值确定原则3.1.1理想值为开发区⼟地集约利⽤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时点应达到的理想⽔平。
3.1.2理想值应依照节约集约⽤地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制定的技术标准、⼟地利⽤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开发区实际确定。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工具,下面将从指标体系构建的角度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进行评价。
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
城市用地率是指城市用地面积与城市总面积的比值,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城市用地率逐年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用地率为39.3%,比2018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2019年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为0.57,比2018年提高了0.01个单位。
3.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
城市用地结构是指城市用地在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情况。
我国城市用地结构逐步优化,城市居住用地比重逐年下降,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比重逐年提高。
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用地率、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城市用地结构、城市用地效益等指标。
1.城市用地率。
城市用地率是衡量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体现。
城市用地率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城市用地率的提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来实现。
2.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是指在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高效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用地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化指数越高,说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
反应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

反应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土地利用集约度指的是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能力。
它是衡量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反应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对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什么是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是指反映土地使用效益的一组标准、方法和模型。
通过对土地利用、土地面积、土地利用功能等综合因素的评估和分析,量化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通常来说,这些指标会被用来评估土地利用效率、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使用创造的经济效益。
二、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的分类目前,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可分为以下几类:1.国家、地区或部门的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全国、地区或部门的整体指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评估。
2.区域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指标,如经济利用率、资源利用率、生态服务功能利用率等。
3.项目指标:这些指标是适用于具体的项目或小区的指标,通过对具体项目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估,推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常见的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1.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是指一个地区或一段时间内的土地利用总面积与实际可利用土地面积的比值。
通常来说,土地利用率越高,说明土地利用效率越高。
2.经济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经济方面的指标,包括土地的增值税、土地的租金、产业的利润等。
3.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资源方面的指标,包括水资源利用率、耕地利用率、森林资源利用率等。
4.环境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是指在土地利用中加入环境方面的指标,包括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退化防治等。
四、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的作用1.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建立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指标,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和可持续性。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地 投 入 的减 量 化 。主 要是 指 要 控 制 并 适 度 减 少 新 增 建 设 用 地 的 供 给; 土 地利用的高效化, 即强 调建 设 用 地 中要 适 当 提 高 容 积 率 、 建筑系数 、 规 定投资强度等约束指标; 土 地 利用 结 构 的 合 理 化 。 即土 地 供 应 结 构 要 保 障 满 足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各 项基 本 土 地 需 要 :土 地 利 用 布 局 的 均 衡 化, 即 建 设 用 地 集 约 利 用 中要 强 调谋 求 最合 适 的土 地 利用 空 间 布 局 ;土 地 利 用效果的协调化. 即建 设 用 地 集 约 利 用 的 结 果 要 实 现 与 环 境 友 好 , 促 进 而 非 阻 碍 城 乡社 会 经 济 发 展 。
集 约 利 用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在 前 人 大 量 研 究 的 基 础 上 , 总 结 出“ 投 人 一 产 出” 指标体系 、 “ 经济 一 社 会 一 环 境 ” 指标体系 。
( 一) “ 投 入一 产 出” 指 标体 系
“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 利用” 一词的由来 。 在此基础上 . 就城镇建设用地集
益。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 镇 建 设 用地 集 约 利 用 内 涵 界 定
总 的来 看 , 目前学 者 们 构 建 的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用 评价 指 标 体 系 主 要是从土地利用 、 土地投入 、 土地产出 、 土 地 可 持 续 发 展 度 等 几 方 面 来 考 虑 的 。 对 于工 业 用 地 . 就 有 学者 建 立 不 同 的指 标 体 系 . 在 研 究 工 业 用
约 利 用 的 评 价 指标 确 定 的原 则 以 及 评 价 指 标 的 构 建 已 进 行 了 文 献 综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以河北省为例

放 的现 状 ,促 进 城 市 由外 延 扩 展 向外 延 扩 展 与 内 涵 挖 潜 相 结 合 的方 向发 展 ,促 进 城 市 土 地 的 高 效 利 用
及 土 地 资 源 的优 化 配 置 和 合 理 利 用 。
1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潜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的确 定
集约利 用程度 和土地集 约利用 发展趋 势 3个项 目 层 、1 5个 评 价 指标 。采 用 因 素 成 对 比较 法 ,逐 层 确
基 金 项 目 : 河 北 省 国 土 资 源 厅 重 点 项 目 。 北 省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河 利 用 潜 力 评 价 资 助 作 者 简 介 : 黄 志 英 (1 7 -) 9 6 .女 . 河 北 永 清 人 . 助 教 .硕 士 .
中 图 分 类 号 :F 9 . 2 3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1 8 2 0 ) 0 0 5 — 0 03 8 X(0 6 1 — 0 2 3
0 引 言
城 市 土 地 集 约利 用 是 在 合 理 布局 、优 化用 地 结 构 的 前 提 下 ,通 过 增 加 存 量 土地 投 入 、改 善 经 营管 理 、充 分 发 挥 土 地 使 用 潜 力 等途 径 。使 建 成 区土 地 使 用 效 率 和 利 用 效 益 得 到提 高 ,并 取 得 良好 的经 济 效 益 、社 会 效 益 和 生 态 效 益 的 过 程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潜 力 评 价 的基 本 目的 是 改变 城 市 建 设 用 地 粗
11 城 市 土地 集约 利 用 潜 力评 价 指 标 体 系及 权 重 .
河 南 省 城 市 土 地 集 约 利 用 评 价 指 标 体 系及 权 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投入程度 土地利用经济产出
土地利用强度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因子层
固定资产投入 基础设施水平 工业产值 商品零售额
商业用地价格水平
住宅用地价格水平 工业用地价格水平 单位产业二三产业平均的增加 城市人均建设用地 容积率 土地闲置状况 商品房空置状况
土地利用结构 土地利用合理程度
土地利用生态环境
2350 696
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 人口与用地增长弹性
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
2009
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
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城市人均道路广场面积
单位面积工业产值
单位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商业用地平均价格/商业用地最优价格
商业用地平均价格(元/平方 米)
住宅平均区域房地产价格/住宅最优区域房地产
工业用地平均价格/工业用地最优价格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城市用地总面积/城市总人口
建筑总面积/建成区面积
土地闲置率
商品房空置率
居住用地比例
工业用地比例
商业用地比例/道路广场用地比例绿地Biblioteka 例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处理
噪音达标率
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
2010
2011
2012
2013
2976
2155 646
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