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口技术规范及配套设施要求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废气取样口高度

关于兴气排搁心采样孔战采样仄台典型化的技能央供之阳早格格创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心典型化修理央供(试止)》(环监[1996]470号)战《广东省传染源排污心典型化树立导则》(粤收[2008]42号),依照“便于支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凡是现场监督查看”的准则,分离《牢固传染源中颗粒物测定取气态传染物采样要领》(GB/T 16157-1996)、《牢固源兴气监测技能典型》(HJ/T397-2007)战《牢固传染源烟气排搁连绝监测技能典型(试止)》(HJ/T 75-2007)的央供,典型化兴气排搁心树立采样孔战采样仄台的技能央供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树立监测采样孔、采样仄台战仄安通讲.2、采样位子应躲启对于尝试人员支配有伤害的场合.3、采样孔采样孔位子应劣先采用正在笔曲管段战烟讲背压天区.采样孔位子应躲启烟讲直头战断里慢遽变更的部位,树立正在距直头、阀门、变径管下游目标没有小于6倍烟讲曲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目标没有小于3倍烟讲曲径处.对于矩形烟讲,其当量曲径D=2AB/(A+B),式中A、B为边少.当拆置位子没有克没有及谦足上述央供时,应尽大概采用正在气流宁静的断里,但是拆置位子前曲管段的少度必须大于拆置位子后曲管段的少度,共时采样孔距直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起码是烟讲曲径的1.5倍.采样断里的气流速度正在5m/s以上.正在选定的测定位子上启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很多于80mm,采样孔管少应没有大于50mm.没有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者管帽启关.对于圆形烟讲,采样孔应设正在包罗各测定面正在内的互相笔曲的曲径线上.烟讲曲径小于或者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讲曲径大于0.6m,正在共一断里设二个互相笔曲的采样孔.22222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4、采样仄台采样仄台为检测人员采样树立,应有足够的处事里积使处事人员仄安、便当天支配.仄台里积应没有小于1.5 m2(修议2×1.5 m2以上),并设有1.2m下的护栏战没有矮于10cm的足部挡板,采样仄台的启沉应没有小于200kg/m2,采样仄台里距采样孔约为1.2-1.3m.采样仄台应树立永暂性的电源.仄台上圆应修有防雨棚.采样仄台易于人员到达,应修造监测仄安通讲.当采样仄台树立下于大天时,应有通往仄台的Z字梯/旋梯/降落梯,切勿树立猪笼梯等没有服安通讲.5、当烟气CEMS拆置正在矩形烟讲时,若烟讲截里的下度大于4米,则没有宜正在烟讲顶层启设参比要领采样孔;若烟讲截里的宽度大于4米,则应正在烟讲二侧启设参比要领采样孔,并树立多层采样仄台,应有通往多层采样仄台的Z字梯/旋梯/降落梯.6、有洁化办法的,应正在其出入心分别树立采样孔战采样仄台.。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废气取样口高度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之答禄夫天创作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和《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发[2008]42号),依照“便于收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平安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纵有危险的场合。
3、采样孔采样孔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更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当装置位置不克不及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装置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装置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很多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含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二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22222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
4、采样平台采样平台为检测人员采样设置,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平安、方便地操纵。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 m2(建议2×1.5 m2以上),并设有1.2m高的护栏和不低于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平台面距采样孔约为1.2-1.3m。
合理采样点工作制度

合理采样点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采样点工作,提高采样工作效率,确保采样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采样点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保障采样对象的权益,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条采样点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严格执行采样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采样过程的合规性。
第四条采样点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不断提升采样点工作水平和质量。
二、采样点设置与资质要求第五条采样点应设置在交通便利、环境整洁、安全稳定的场所,并根据采样对象和采样项目的不同,合理配置采样设备和物资。
第六条采样点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一)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二)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采样设备和设施;(三)拥有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采样人员;(四)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五)具备良好的生物安全和防护措施。
第七条采样点应定期向相关部门申请资质审核和复查,确保采样点工作的合规性和质量。
三、采样工作规程第八条采样人员应按照采样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采样前,采样人员应向采样对象解释采样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采样对象的同意。
第十条采样时,采样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用合格的采样工具和试剂,确保采样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十一条采样后,采样人员应做好采样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结果等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十二条采样点应建立健全采样物资管理制度,定期检查采样物资的质量和数量,确保采样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采样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第十三条采样点应加强采样质量控制,建立采样质量管理制度,对采样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采样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采样点应定期对采样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升采样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五条采样点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风险防控,确保采样点工作安全。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口的具体要求1.采样口的位置选择采样口的位置应是废气排放的代表性位置,通常应选在烟囱或排气管的出口附近,确保采样到的废气能够准确反映废气的排放状况。
采样口应远离任何可能污染采样气体的外部源,如排烟管、通风口、风,以及其他排放源。
2.采样口的尺寸和形状采样口宜选用圆形或方形,尺寸的选择应取决于需要采集的气体流量,并且要确保足够的混合时间,以保证采样气体的代表性。
采样口尺寸和形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以保证气体流动的均匀性。
3.采样口的材质采样口应选用耐腐蚀,并且不会释放有害物质的材质。
常见的材质有不锈钢、陶瓷、玻璃等,具体材质的选择应根据废气成分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采样管的设计与安装采样管的长度和直径应根据采样口的位置和废气特性进行设计,以确保采样过程中的气流分布均匀。
采样管应尽量避免弯曲和转弯,以减小气流阻力和减少粒子沉积。
采样管的安装要牢固,不得有松动或漏气现象,并且需定期维护和清洁。
5.采样气流量的控制采样口应配备恰当的流量控制装置,以确保采样气流量的准确和稳定。
流量控制装置可以是流量计、调节阀等。
采样气流量的控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6.采样时间和频率采样时间和频率应根据废气排放情况和监测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一般情况下,应每日连续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采样过程的监测和记录采样过程应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采样过程的可靠性和数据的准确性。
监测记录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流量控制装置的读数、环境条件等信息,以备查。
综上所述,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对采样口提出具体要求,主要包括位置选择、尺寸和形状、材质、采样管的设计和安装、采样气流量的控制、采样时间和频率,以及采样过程的监测和记录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为废气排放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便民采样点工作制度汇编

便民采样点工作制度汇编一、总则1.1 为了规范便民采样点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便民采样点。
1.3 便民采样点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捷的原则,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采样点设置和管理2.1 采样点设置(1)采样点应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区域,便于群众就近采样。
(2)采样点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环境整洁,避免交叉感染。
(3)采样点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器材,包括采样台、采样椅、口罩、手套、消毒液等。
2.2 采样点管理(1)采样点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2)采样点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和卫生清理,确保采样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3)采样点应做好采样器材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器材的性能和质量。
三、采样人员培训和管理3.1 采样人员培训(1)采样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采样工作。
(2)采样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业务水平。
3.2 采样人员管理(1)采样人员应遵守工作纪律,服从工作安排,坚守岗位。
(2)采样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采样人员应尊重群众,礼貌服务,不得推诿、敷衍群众。
四、采样工作流程和规范4.1 采样工作流程(1)群众到达采样点后,由工作人员进行登记,发放采样表格。
(2)群众按照表格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采样。
(3)采样结束后,工作人员对采样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并对采样样本进行妥善保存和转运。
4.2 采样工作规范(1)采样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采样人员应使用无菌器材,避免污染样本。
(3)采样人员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采样结果处理和反馈5.1 采样结果处理(1)采样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采样结果应按照规定进行报告和归档,便于查询和管理。
采样技术规范

地表水旳采样-断面设置
1. 背景断面 指为评价一完整水系旳污染程度,不受人类生活
和生产影响,提供水环境背景值旳断面 2. 对照断面 指详细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
区域全部污染源上游处,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地 值旳断面
地表水旳采样-断面设置
3. 控制断面 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旳
监测技术规范
目录
一、地表水采样 二、污水采样 三、水样旳保存 四、有组织废气采样 五、无组织废气采样 六、噪声现场监测
监测旳五个要求
1. 代表性 要充分考虑污染物旳空间、时间分布,优
化布设采样点位,在有代表性旳时间、地 点,按照要求旳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能代体现场旳环境情况。
距反射面至少0.5m,离地1.2m,开窗测量,并按 限值减10分贝评价 当固定设备排放旳噪声经过建筑构造传播至室内 时,须在室内测量构造传播噪声及不同频率下旳 噪声
噪声监测
冷却塔
高界
比较常见旳情况
噪声监测
背景值旳修正 在受背景噪声影响旳情况下按下表修正
差值
3
修正值
硼、钾、钠等元素轻易从玻璃中被析出, 所以必须用塑料采样瓶
挥发性有机物需要注满采样瓶
样品应冷藏或冷冻保存,采样后应尽快测 定
样品保存
样品中加入保存剂使被测物质保持稳定状 态,保存剂旳作用涉及调整pH值、控制氧 化还原、克制生物活性
为预防生成沉淀,测定阳离子时加酸,金 属离子一般加硝酸。COD加硫酸
一类污染物旳环境危害性较强,一般产生 于特定旳生产工艺,所以不允许稀释排放
二类污染物能够在总排口采集
污水采样-频次
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旳项 目,为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3~5次监 测,同步不应少于执行原则中要求旳次数。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规范化技术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按照“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安全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采样孔。
3.1采样孔位置(1)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2)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3)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应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注: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4)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必须满足以下3点要求:***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3.2采样孔尺寸(1)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少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2)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若: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1个采样孔;若: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两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3)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在同一断面的一侧。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2m2,中间设1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0.2~1.0 m2,等距设2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1.0~4.0 m2,等距设3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4.0~9.0 m2,等距设四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9.0~15m2,等距设5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大于15.0 m2,等距设6~7个采样孔。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关于废气排放口采样孔和采样平台规范化的技术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和《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粤发[2008]42号),按照“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安全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采样孔采样孔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采样孔位置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当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少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一个采样孔;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二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
在同一断面的一侧,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2m2,中间设一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0.2-1.0m2,等距设二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1.0-4.0m2,等距设三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4.0-9.0m2,等距设四个采样孔;烟道面积9.0-15m2,等距设五个采样孔;烟道面积大于15.0m2,等距设六至七个采样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样口技术规范及配套设施要求
一、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①具体要求: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
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 D=2AB/(A+B),式中 A、B为边长。
②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二、采样孔
①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 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0mm;
②采样孔要有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③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④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如下图所示)。
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如下图所示)。
三、采样平台
平台面积应不小于1.5m2,并设有1.1m高的护栏,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1.2~1.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