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习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考题题库及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考题题库及答案现代物流管理基础1、物流是()流程的一部分A.一体化B.供应链C.市场营销D.国际贸易2、第一代物流是指()。
A.机械物流B.人工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3、第二代物流是()。
A.集成物流B.智能型物流C.机械物流D.自动化物流4、第五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智能型物流C.机械物流D.自动化物流5、第三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机械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6、第四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机械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7、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8、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9、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10、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B.物流服务对象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D.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11、物流活动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B.客观性C.大跨度性D.动态性12、物流系统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而难于长期稳定。
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B.客观性C.大跨度性D.动态性13、物流系统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同时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又处于流通环节中。
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复杂性B.中间层次性C.网络经济性D.效益背反14、物流系统中某一项活动得到优化将会使系统中的另一活动相应劣化,甚至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这一特征称为物流的()。
A.效益背反B.复杂性C.动态性D.系统性15、物流线路密度经济和物流网络的幅员经济,是指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试题和答案

现代物流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A. 重叠式B. 纵横交错式C.仰伏相间式D. 压缝式E.通风式2.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活动称为()。
A.运输B. 装卸搬运C.配送D. 流通加工3. 在货物放置时要有利于下次货物的搬运,同时还要创造易于搬运的环境和包装,这种要求称之为()。
A. 省力化原则B. 消除无效搬运原则C. 保持物流的均衡顺畅原则D. 提高搬运活性原则4. 在物流系统中,()和运输是并列的两大主要功能要素,也被称为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A.采购B.仓储C.包装D.配送5.库存控制管理的定量订货法中,关键的决策变量是()A.订货点和订货周期B.订货点和最大库存量C. 订货周期和订货量D. 订货点和订货量6.下面不属于集中制采购制度优点的是( )A.可以使企业获得规模效益B.能降低采购和物流成本C.易于稳定和供应商的关系,实现有效的长期合作D.手续简单,过程短,直接快速7.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
A.GISB. POSC. EDID. GPS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配送是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对客户完成最终交付。
B.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和输送,处于“中间运输”、“支线运输”的位置C.配送强调时效性,是“门到门”的服务。
D.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9.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A.1200mm×1000mmB. 600mm×400mmC. 1200mm×800mmD. 1100mm×1100mm 10.配送中心在配货时,先将所需配送的同一种货物,从配送中心集中搬运至发货场地,然后再根据各用户对该种货物的需求量进行二次分配,这种方式称为()。
A.摘取方式B.播种方式C.拣选方式D.提货方式11.确保装卸搬运作业的安全和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严格机械设备的检修制度,作业环境应留用安全作业空间等,它属于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原则中的()。
(完整版)现代物流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概论一、单选题1、以下能够创造物流形质效用的物流活动是(B )A运输B流通加工C仓储D装卸搬运2、物资的运输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社会效用3、按物流研究范围大小分类,物流分为( A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分销物流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物流分为(B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5、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 D )A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B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C 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D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6、物资按效用性可分为(A )A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原料与配件C半成品与配料D原料与零件7、物流活动的三大支柱是(A )A运输、储存和加工B运输、储存和包装C运输、储存和装卸D运输、储存和信息活动8、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A 形质效用B 时间效用C 空间效用D 社会效用9、物流系统的约束是指环境对物流系统的( B )A 直接输入B 间接输入C 复杂输入D 简单输入二、多选题1、物流的功能有(ABC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信息效用E逻辑效用2、系统三要素是(ABC )A系统处理B系统输入C系统输出D系统信息E系统环境3、流通信息对于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 反映作用B 服务作用C 指导作用D 控制作用E 计划作用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ABCDE )A 供应物流B 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废弃物物流 E 回收物流5、物流创造时间价值的形式有(ABD )A 缩短时间创造价值B 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C 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D 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E 时间创造价值6、系统运行的四要素是(ABCD )A 系统处理B输入 C 输出D约束E环境7、现代物流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物流设施合理化B商品流向合理化C 包装规格化、系列化D 运输网络化E物流机构和环节合理化8、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形式(ACD )A 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B从集中需求场所流入分散生产场所创造价值C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D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E在高价值地生产流入低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三、判断题1、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元组合起来为完成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考题题库及答案

现代物流管理基础考题题库及答案现代物流管理基础1、物流是()流程的一部分A.一体化B.供应链C.市场营销D.国际贸易2、第一代物流是指()。
A.机械物流B.人工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3、第二代物流是()。
A.集成物流B.智能型物流C.机械物流D.自动化物流4、第五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智能型物流C.机械物流D.自动化物流5、第三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机械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6、第四代物流是()。
A.人工物流B.机械物流C.自动化物流D.集成物流7、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8、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9、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国际物流、国内物流和区域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角度B.物流服务对象角度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角度D.物流活动的动作主体10、物流从()角度可划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
A.物流在经济中的运行B.物流服务对象C.物流活动空间范围D.物流活动的运作主体11、物流活动地域跨度大、时间跨度大,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B.客观性C.大跨度性D.动态性12、物流系统随需求、供应、渠道、价格的变化,而难于长期稳定。
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系统性B.客观性C.大跨度性D.动态性13、物流系统本身具有可分性,可以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同时物流系统在整个社会再生产中又处于流通环节中。
这一现象体现物流的()特征。
A.复杂性B.中间层次性C.网络经济性D.效益背反14、物流系统中某一项活动得到优化将会使系统中的另一活动相应劣化,甚至会出现系统总体恶化的结果。
这一特征称为物流的()。
A.效益背反B.复杂性C.动态性D.系统性15、物流线路密度经济和物流网络的幅员经济,是指物流的()特征。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本科题库及答案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现代物流学》单元练习题第二章国内外物流动态和发展趋势1.日本物流的显著特点是物资流通高度社会化,表现在(ABC )。
19A.生产与流通分离B.商流与物流分离C.流通加工比重大,社会化程度高D.商流物流一体化2. 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称为( C )。
A.第一方物流B。
第二方物流C.第三方物流D.第四方物流3.企业对企业的业务,称为电子商务的( B )。
A.B to C B.B to B C.C to B D.C to C E.B to C4.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称为国际物流特点的(D )。
A.不规则性B.风险性C.复杂性D.国际性385.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ABC )。
A.通信系统设置的复杂性B.法规环境的差异性C.商业状态的差异性D.自然灾害E.地理环境及工作标准的差异386.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合作者时的主要评价因素有(ABCDE67 )。
45A.信誉B.服务能力C.成本D.合作关系稳定度E.信息共享⑥经济实力⑦利益与风险共享7.发展自动化立体仓库,运输设备专用化、大型化等属于物流( A )现代化。
A.硬技术B.软技术C.信息技术D.建筑技术298.按物流合理化的要求在组织货物调运时,应强调组织往复、回程货源,避免发生不满载和空车行驶,称为物流合理化途径的(C )。
23A.直达化B.短距化C.摆式运输D.集中化9.一个企业的各组成部分尽力完成了各自的本位工作,但企业未能实现整体最佳效果。
称为(D )。
A.最优化问题B.总成本法C.得失比较法D.次优化问题2110.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配送时,把几个货主的多种商品,凡是发往同一地区、同一方向的,在物流计划的基础上,集零为整采取混装形式,进行集中运送,以提高车船的装载效率,并节省运费,称为(C )。
23 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加强物流计划性实现物流标准化组织物资调运钟摆式运输组织A.物流企业社会化B.组织物流的短距化C.组织货物调运集中化D.组织物流的直达化11.物流合理化通常包括整体合理化和( A )。
现代物流管理课后习题答案—黄中鼎主编

(三)多项选择1、物流信息管理的内容有(ABCD)。
A. 订单处理B. 客户关系管理C. 市场信息收集与需求分析D. 物流动态信息传递2、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AB)。
A. 综合性B. 整合性C. 时间最短D. 成本最低3、物流硬件系统包括:( ABC)。
A. 基础设施B. 运输工具C. 配送中心D. 信息系统4、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包括:(AB)。
A. 物流生产率B. 物流质量C. 定性分析D. 定量分析5、国际物流系统包括:(ABCD)。
A. 运输子系统B. 仓储子系统C. 商品检验仓储子系统D. 报关子系统6、按照物流系统的性质分类,物流可分为:(ABC)。
A. 社会物流B. 行业物流C. 企业物流D. 国际物流7、按包装功能分类可分为(AB)。
A. 工业包装B. 商业包装C. 内包装D. 外包装8、包装材料所具有的性能有:保护性能、加工操作性能、( ABCD)等。
A. 外观装饰性能B. 方便使用性能C. 节约费用性能D. 易处理性能9、下列符合包装合理化的是(ABCD)。
A. 必须易于入库,易于开包B. 包装样式要与搬运相适应C. 每箱装货量应当标准化D. 包装要与产品的价值相符合10、装卸搬运合理化的主要目标是(ABD)。
A. 节约时间B. 节约劳动力C. 作业自动化D. 降低装卸成本11、不合理的装卸搬运具体表现在(ABD)几个方面。
A. 过多的装卸搬运次数B. 过大包装的装卸搬运C. 过长的装卸搬运时间D. 无效物质的装卸搬运12、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有(ABCD )。
A. 运输距离B. 运输环节C. 运输工具D. 运输时间13、水运的形式主要有(ABCD)。
A. 沿海运输B. 近海运输C. 远洋运输D. 内河运输14、出库的原则有(ABCD )。
A. 先进先出B. 包装不好者先出C. 近期失效者先出D. 已损坏者不出15、通风的一般方法有(AB)。
A. 通风散热B. 通风散潮C. 机械吸潮D. 吸湿剂吸潮16、流通加工大多数可能是(ACD)加工。
《现代物流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模块一物流概述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二、单选题1B 2A 3D 4A三、多选题1ABC 2ABCDEF 3ABCDE 4ABCD四、简答题1.实物分销(PD)与后勤保障系统(LOGISTICS)的比较PD 与 LOGISTICS 比较见下表2.商流与物流的区别与联系两者的联系:(1)都属于流通领域,是商品流通的两种不同形式,在功能上互相补充。
通常是先发生商流后发生物流,在商流完成以后再进行物流;(2)都是从供应者到需求者,有相同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物流与商流的区别:(1)流动的实体不同:物流是物资的物质实体的流动,商流是物资的社会实体的流动;(2)功能不同:物流创造物资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而商流创造物资的所有权效用。
(3)物流和商流又是相互独立的,发生的先后和路径都可能互不相同。
在特殊情况下,没有物流的商流和没有商流的物流都是可能存在的。
商物的分离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与联系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比较表4.现代物流的特点1)信息电子化和网络化;2)技术自动化和现代化;3)功能集成化;4)操作标准化;5)资源整合化;6)经营社会化和专业化;7)理念现代化和服务柔性化;8)物流的绿色环保化,物流系统化5.现代物流的流行的学说1)商物合一和商物分离学说;2)黑大陆学说;3)物流冰山说;4)利润中心说(也称第三利润源学说);5)成本中心说;6)服务中心说;7)效益背反说(也称二律背反说);8)战略说6.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及发展趋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1)现代化理念(2)全球化理念;(3)精益化理念;(4)一体化理念;(5)系统化理念;(6)社会化理念;(7)可持续发展理念;(8)服务至上理念。
发展趋势:参考答案:1)物流(运输)活动 7 个流动要素分别是(1)流体是电暖器;(2)流向是顺德→北京;(3)流速是 3 天到达,平均时速 33 公里;(4)流程是 2400 公里;(5)流量是500 台,每台 0.8 立方米、25 公斤,共计 40 立方米、12.5 吨;(6)载体是卡车运输,卡车一部,额定载重量 20 吨;(7)流效是安全、准时、满意,按合同结算运费。
(完整版)现代物流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概论一、单选题1、以下能够创造物流形质效用的物流活动是(B )A运输B流通加工C仓储D装卸搬运2、物资的运输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社会效用3、按物流研究范围大小分类,物流分为( A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分销物流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物流分为(B )A企业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B企业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C分销物流、社会物流和国际物流D企业物流、分销物流和国际物流5、物流是指物资的物质实体由供应者到需求者的流动,包括( D )A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时间位置的变动B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C 物资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D 物资空间位置的变动、时间位置的变动和形状性质的变动6、物资按效用性可分为(A )A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B原料与配件C半成品与配料D原料与零件7、物流活动的三大支柱是(A )A运输、储存和加工B运输、储存和包装C运输、储存和装卸D运输、储存和信息活动8、物资的生产过程的功能是创造物资的( A )A 形质效用B 时间效用C 空间效用D 社会效用9、物流系统的约束是指环境对物流系统的( B )A 直接输入B 间接输入C 复杂输入D 简单输入二、多选题1、物流的功能有(ABC )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形质效用D信息效用E逻辑效用2、系统三要素是(ABC )A系统处理B系统输入C系统输出D系统信息E系统环境3、流通信息对于流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D )A 反映作用B 服务作用C 指导作用D 控制作用E 计划作用4、按物流业务活动的性质分类(ABCDE )A 供应物流B 生产物流C销售物流D废弃物物流 E 回收物流5、物流创造时间价值的形式有(ABD )A 缩短时间创造价值B 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C 缩短时间差创造价值D 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E 时间创造价值6、系统运行的四要素是(ABCD )A 系统处理B输入 C 输出D约束E环境7、现代物流的合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E )A物流设施合理化B商品流向合理化C 包装规格化、系列化D 运输网络化E物流机构和环节合理化8、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有以下几种形式(ACD )A 在低价值地生产流入高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B从集中需求场所流入分散生产场所创造价值C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价值D从集中生产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价值E在高价值地生产流入低价值地需求创造场所价值三、判断题1、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单元组合起来为完成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物流管理》习题答案第1 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11.×12.×二.填空题1.实体分配阶段、综合物流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2.服务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合理化原则3.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4.价值、使用价值5.输入、处理、输出6.服务目标、快速及时目标、节约目标、规模化目标、库存调节目标7.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8.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9.经济指标、资料和信息、系统方案三.单项选择题1.D 2.A 3.A 4.A 5. D 6.C 7.A四.多项选择题1.ABD 2.ABC 3.BCD 4.AC 5.ACD第2 章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填空题1.方便物流、促进销售、便利使用2.无标准答案3.托盘、集装箱4.提高机械水平的原则、减少无效作业的原则、充分利用重力或消除重力影响、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扩大单元的原则、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5.集货中心、分货中心、转运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流通中心6.690~6957.虚拟、运输线路、物流结点8.转运型物流结点、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9.EAN-13、13、相应的条码符号10.读写模块、射频模块、天线11.计算机应用、通信环境、标准化12.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信号接收机三.单项选择题1. C2. C 3.B 4. D 5. C 6. D 7. A 8. C9. C 10. D 11. B 12. A 13. B 14.A 15.A 16. A17.B 18. A 19. B 20. C 21. C 22. C 23.C 24. A25.A 26. B 27. D 28. D 29. B 30. A 31. A 32. A33. A 34.C 35.A 36.C 37. C 38. D 39.D 40.C41.C 42.D 43.B 44.C 45. A 46.C 47.A 48.B49.C 50.C四.名词解释1.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而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3.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装卸: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4.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6.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7.是指按用户或收货人的定货要求,在配送中心或其他物流结点进行集货、分货、配货业务,并将配置货物送交客户或收货人。
8.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9.一组规则陫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
10.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的时间。
11.是一家或多家物流(配送)中心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第3 章一.判断题1.∨2.×3.×4.∨5.∨6.×7.∨二.填空题1.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与废弃物物流2.原料、零部件、燃料、辅助材料3.订货、购买、运输、入库4.采购、供应、库存管理5.计划、组织、实施、监控6.连续性、平行性、比例协调性、均衡性、准时性、柔性7.相关性、确定性、复杂性、优越性8.快速反应能力、竟争力、灵活性、快速性9.包装、送货、配送10.回收物流、废弃物流三.选择题1.ABC 2.A 3.A 4.ABCD 5.BCD 6.ABCE 7.ABCD 8.D 9.ABCDE 10.ACDE五.计算题50 件20 次100 元100 元第4 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协商选择2.货物及时发送率3.即时4.以非资产为基础5.业务外包6.SWOT 分析7.双赢8.供应商关系评估9.以资产为基础10.价值链分析法三.单选题1. A2. C3. B4. D5. A四.多选题1. ABCD2. ABCD3. ABCDE4. ABCDE5. ABCDE五.名词解释1.核心竞争力: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
2.物流外包:生产或销售企业为集中精力增强核心竞争力,而以合同的方式将其物流业务部分或完全委托于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
3.第三方物流: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4.物流组织结构:对物流的任务和职权进行分解、组合,就形成了一定的组织结构。
5.物流服务: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所开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
6.关键业绩指标:即 KPI,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7.协商选择方法:由物流服务需求方选出供应条件较为有利的几个供应商,同他们分别进行协商,再确定合适的供应商。
8.“Q.C.D.S”原则: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9.物流服务的即时性:物流服务是属于非物质形态的劳动,它生产的不是有形的产品,而是一种伴随销售和消费同时发展的即时服务。
10.企业物流:即Internal Logistics,货主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第5 章一.填空题1.企业、消费者和管理者2.美国、欧洲3.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上市场4.企业、银行、商店、政府机构和个人5.商品、信息、资金、物6.物流信息收集的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以及物流信息自身的商品化7.物流自身一体化、微观物流一体化和宏观物流一体化8.供方、需方第6 章一.填空题1.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各节点企业2.供应商、供应商3.核心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4.功能型产品、创新型产品5.弹性设计、共同经营、共享资源6.推式供应链、拉式供应链7.直线型供应链、网状型供应链8.高效型供应链、风险规避型供应链、响应型供应链、敏捷型供应链9.供应链、供应链10.供应链、采购、生产、分销、销售11.供应链管理、整个供应链的整体效率、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成本12.供应链管理、供应商、制造商、企业、战略层次、战术层次、作业层次13.“用合适的质量、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产品”二.单选题1. D2. C3. C4. B5. A三.多选题1. ABC2. ABCD3. AB4.AB5.AB四.名词解释1.供应链其实就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
2.作为运作过程中的供应链,一般都会有一个企业处于主导地位,设计、管理和实施供应链计划,实现整条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多赢合作,最终达到综合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个企业就被称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
3.由于无法掌握供应链下游,特别是最末端的客户需求,一旦下游有微小的需求变化,反应到上游时这种变化将被逐级放大,这种效应被称为牛鞭效应。
4.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五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5.网状型供应链多存在于产业供应链和全球网络供应链中,这种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成员至少与一个上游成员和一个下游成员相连接,这样连接而成的供应链是一个网状型的供应链,6.见教材图 6-1。
7.“纵向一体化”即企业除了建立具有竞争优势的核心企业外,还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方式。
8.“横向一体化”思维方式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即企业只需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充分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将非核心业务交由其它企业完成,实施业务外包,最大限度地取得竞争优势。
而供应链管理正是这一思维方式转变的具有代表性的管理模式。
第7 章一.判断题1.√2.×3.√4.×5.×6.√7.√8.√9.√10.√二.填空题1.三个、英文字母缩写2.国际贸易物资、国际非贸易物资3.路线长、环节多、气候条件复杂4.有形贸易、无形贸易5.口岸、中转、加工、储存6.港口、陆地、航空7.上海港、天津港、大连港、厦门港、秦皇岛港8.鹿特丹港、汉堡港、安特卫普港、马赛港、横滨港三.选择题1.ABCDEF2.C3.ACEF4.ABCDEF5.ACDE6.ABCDEF7.ABCEF 8.ABDE第8 章一.判断题1.√2.×3.×4.√5.×6.√7.×8.√9.×二.填空题1.物流成本冰山说、物流成本中心说、“第三利润源”说2.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整体发展3.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程质量、物流服务质量、物品质量的保证及改善4.竞争性因素、产品因素、空间因素三.单选题1.D 2.D 3.A四.多选题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 6.ABCDE 7.ABCD 8.BCD五.名词解释1.“物流成本冰山说”是由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日本物流成本学说的权威学者西泽修提出的。
他将全部物流费用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只是企业直接支付给外部单位易于计算和掌握的一小部分物流费用,如运费、装卸费等,还有一大部分在企业内部发生而难以明确划分和单独计算的费用,这一块费用犹如“黑暗大陆”一般潜伏在水下,乃是降低企业成本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