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十五氨基酸态氮的测定(精)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F_SP _TWP_JY _003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1 范围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3.2.1 配制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
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
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 =2042.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5.1 仪器校准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

氨基酸总量(氨态氮)的测定(甲醛滴定法)一、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氨基酸具有酸、碱两重性质,因为氨基酸含有-COOH 基显示酸性,又含有-NH2基显示碱性。
由于这二个基的相互作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
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与甲醛结合,其碱性消失,破坏内盐的存在,就可用碱来滴定-COOH基,以间接方法测定氨基酸的量,反应式可能以下面三种形式存在。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三)操作步骤:称取一定量样品(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于烧杯中(如为固体加水50毫升),加2-3滴指示剂,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加入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静置1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
再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用下述公式计算计算:氨基酸态氮(%)=( N V×0.014×100)/W式中: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NaOH标准溶液消耗的总量(m1)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重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三、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一)原理:与单色法相同,只是在此法中使用了两种指示剂。
从分析结果看,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此法操作复杂,不作介绍)相近单色滴定法稍偏低,主要因为单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是以氨基酸溶液PH值作为麝香草酚酞的终点。
PH值在9.2,而双指示剂是以氨基酸溶液的PH值作为中性红的终点,PH值为7.0,从理论计算看,双色滴定法较为准确。
(二)试剂:(1) 40%中性甲醛溶液(2) 0.1%麝香草酚酞乙醇溶液。
(3) 0.100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 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三)操作步骤:取相同的两份样品,分别注入100毫升三角烧瓶中,一份加入中性红指示剂2-3滴,用0.100N NaOH溶液滴定终点(由红变琥珀色),记录用量,另一份加入麝香草酚酞3滴和中性甲醛20毫升,摇匀,以0.100N NaOH准溶液滴定至淡蓝色。
实验三-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一、实验原理氨基酸态氮是以氨基酸形式存在的氮元素的含量,是酱油的营养指标,也是酱油中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是通过氨基酸羧基的酸度来测定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而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在一般情况下呈中性,故需加入甲醛与氨基结合,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定量,用酸度计测定终点。
R-CH-COOH +HCHO= R-CH-COOHNH2NH-CH2OHR-CH-COOH R-CH-COONa+NaOH= +H2ONH-CH2OH NH-CH2OH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碱式滴定管、100ml烧杯2. 试剂甲醛溶液(3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mol/L)三、实验步骤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 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0.05mol/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0.05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此时不计碱消耗量)。
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0.05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式中;V——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试剂空白试验中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20——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14——1.00m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1.000mol/L]相当于氮的质量(g),g/mmol。
氨态氮测定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2、电位滴定法 、
(1) 原理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 羧基显示出酸性, 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同时插入 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依据酸度计 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指示的 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2) 试剂 酚酞乙醇指示液: ①酚酞乙醇指示液:1% 硼砂(标准物质)缓冲液: 称取3.8克 ②硼砂(标准物质)缓冲液:pH9.22 称取 克Na2B4O7 溶 解后,定容至1000mL 解后,定容至 中性甲醛溶液:20% ③中性甲醛溶液:2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④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00mol/L L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加甲醛前耗 NaOH量/mL 量 1 样 品 滴 定 2 3 平均 1 空 白 滴 定 2 3 平均 加甲醛后耗 NaOH量/mL 量 NaOH标准液 标准液 浓度/mol.L-1 浓度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② 计算
X=
(V1 V2 ) × c × 0.014 ×100 20 m× 100
式中 X----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g; X----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V1----加入甲醛后滴定至终点耗 NaOH的体积,mL; 的体积, ; 加入甲醛后滴定至终点耗 的体积 V2----空白试验加甲醛后滴定至终点所耗 NaOH的体积,mL; 的体积, ; 空白试验加甲醛后滴定至终点所耗 的体积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 m----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g ; 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 测定用样品溶液相当于样品的质量 0.014----氮的摩尔质量,g/mmol; 氮的摩尔质量, 氮的摩尔质量 ;
氨基态氮的测定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一、原理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仪器与试剂1、仪器酸度计磁力搅拌器烧杯(250mL)微量滴定管2、试剂pH=6.18,9.18标准缓冲溶液36%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的NaOH标准溶液三、测定操作1、吸取酱油5.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
吸取定容液20.00mL于250mL 烧杯中,加水60mL,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
用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酸度计,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mL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3、空白滴定吸取80mL蒸馏水于250mL的烧杯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
4、结果计算( V1 - V2 )* C * 0.014氨基酸态氮% = ———————————— *20*10020V1 --- 酱油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 --- 空白滴定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C --- 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0.014 --- 氮的毫摩尔质量g/m mol。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测定氨基酸态氮(Total Amino Nitrogen,TAN)是用来衡量溶液中氨基酸的氮量的常用指标,它主要用来检测和控制工业水体的性质以及底物、中和剂的浓度。
一、氨基酸态氮的作用1、评价溶液的性质氨基酸态氮(TAN)能够反映溶液中氨基酸的总氮量,从而能够用来判定溶液的性质。
TAN测试值能反映氨基酸在溶液中的浓度,从而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氨基酸在溶液中的结构和性质,为进一步优化溶液的性质提供参考。
2、控制底物、中和剂的浓度氨基酸态氮的测定还可以用来控制底物和中和剂的浓度,这有助于工业水体的净化和修复。
TAN的测定结果能够提供有关底物和中和剂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指导技术人员如何调节和控制底物和中和剂的浓度,从而达到良好的清洁度水平。
二、氨基酸态氮的测定1、样品准备要测定氨基酸态氮,首先要使用精确滴定量筒准备样品。
样品中氨基酸的浓度应大于1mg/50ml,并需要经过自由基四分法得到准确的样品浓度。
2、试剂配制对要进行TAN测定的溶液,可以使用0.02mol/L硫酸铵配制试剂,当然,这里也可以采用其他试剂,比如氢氟酸或者硝酸。
3、测试方法一般来说,TAN的测试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即固体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GC)和氰化-分光光度法(CN-spectrophotometry)。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测试方法,比如汞分析、离子色谱法等,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结果分析测定完氨基酸态氮后,根据测试结果来分析该溶液的性质,从而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或者控制底物和中和剂的浓度。
处理过程中要确保参数保持稳定,以达到良好的结果。
三、总结氨基酸态氮(TAN)是用来衡量溶液中氨基酸的氮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主要用来检测和控制工业水体的性质以及底物、中和剂的浓度。
在测定TAN时,需要正确地准备样品,及时准确地分析数据,以期达到良好的结果。
氨基酸态氮测定

+氨基酸态氮测定1 仪器a)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b) 碱式滴定管:25mL;c) 移液管。
2 试剂a) 甲醛溶液:37%~40%;b) 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按GB/T 601规定的方法配制和标定,如下: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1)配制称取110 g氢氧化钠,溶于100 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人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按表1的规定,用塑料管量取上层清液,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 000mL,摇匀。
表1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 mol/L) 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V/mL1 540. 5 270.1 5.42)标定按表2的规定称取于105℃--110℃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液(10 g/L),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并保持30 s。
同时做空白试验。
表 2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工作基准试剂无二氧化碳水的体积V/mL浓度[c(NaOH)]/(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m/g1 7.5 800.5 3.6 800.1 0.75 50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NaOH)],数值以摩尔每升(mol/ L)表示,按式(1)计算: c(NaOH)=m×1 000/(V1-V2)M (1)式中 :m—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的准确数值,单位为克(g);V1—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V2-一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M一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KHC8H404)= 204.22 ]。
3 分析步骤吸取5.0mL样品,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水,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NaOH)=0.05mol/L]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0.05mol/L)的毫升数,可计算总酸含量]。
04-02-004教学课件—发酵液氨基酸态氮测定(精)

6、调节呼吸系统功能
7、调节肾脏功能 8、调节造血功能 9、调节血脂
冬虫夏草的发酵生产 自然冬虫夏草分离纯化→ 试管斜面种→ 振荡器液体一级种 → 二级种→ 小型种子发酵种子罐→ 生产发酵罐 → 浓缩→ 喷粉干燥→ 成品菌粉。
氨基氮的测定在发酵过程中的意义 分析出菌体生长的情况及含氮化合物的合成情况; 控制适量的氮以保证代谢产物的和成; 发现氮元素含量减少,我们必须适当进行补氨操 作,以保 证菌体的正常生长; 在发酵的后期经检测 ,氮含量过高 ,及时进行放罐操作
氨基氮的测定方法 茚三酮比色法 ①原理: 茚三酮与氨基酸作用形成蓝色化合物,5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 度。
甲醛滴定法 单指示剂 : 氨基酸中的—NH2基的pK值常在9.0以上,不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但可以用甲醛法测量。在pH中性和常 温条件下,甲醛迅速与氨基酸中α—氨基相互作用,使滴定 终点移至pH9.0左右,可以用酚酞作指示剂,以NaOH标准 溶液来滴定—NH3+基上的H+,每释放一个氢离子,就相当 有一个氨基氮。
操作步骤: 移取一定量(约含20毫克左右的氨基酸)样品溶液2份,分 别置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50毫升;其中一份加3滴中性红 指示剂,用0.100NNaOH溶液滴定至琥珀色为终点。另一份 加入中性甲醛10毫升及3滴百里酚酞指示剂,摇匀,静置1 分钟,(此时蓝色应消失)。再用0.100NNaOH溶液滴定至淡 蓝色。记录两次滴定所消耗的碱液毫升数
计算: 氨基酸态氮(%)=((V1-V2)×N×0.014)×100/W 式中: N:NaOH标准溶液当量浓渡。
V1:测定样品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测定空白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W:样品溶液相当样品的质量(克)。 0.014:氮的毫克当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测定原理
氨基酸含有酸性的 -COOH和碱性的-NH2,它们相互作 用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不能直接用碱液滴定 它的羧基。当加入甲醛时,氨基与甲醛结合,其碱 性消失,使羧基显示出酸性,这样就可以用氢氧化 钠溶液滴定 -COOH ,并用间接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N~NaOH
3、电位滴定法原理
此法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适合有色样液的测定,对于混浊和色深样液可不经 处理而直接测定。
几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PH) 颜色 酸色 红 黄 红 红 红 红 黄 黄 黄 黄 无 无 碱色 黄 蓝 黄 黄 黄 橙黄 紫 蓝 蓝 红 红 蓝 浓度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90%)溶液 0.1%水溶液 0.1%或0.2%乙醇(60%)溶液 0.1%乙醇(5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20%)溶液 0.1%乙醇(60%)溶液 0.1%乙醇(90%)溶液 用量/d/10ml 试液 1 到3 1 1 1 1 1 1 1 1 1 1 1 到2
任务五:试验器具的清洗整理
【说明】
1、本法简单易行,在食品发酵中常用于测定发酵液中氨基 酸含量的变化,以此作为控制发酵生产的指标。 2、此法适合一般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如颜色 较深样品,可加适量的活性碳脱色后再测定,或用电位法进 行测定。 3、脯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低。 4、酪氨酸含有酚酸基,滴定时也会消耗一部分碱而使结果 偏高。 5、溶液中若有铵存在时,也可以与甲醛反应,往往使结果 偏高
任务三:成分分析
1、中和样品中游离酸
→吸20ml稀释样品→200ml烧杯→+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 磁力搅拌→0.05mol/L NaOH滴定→至pH=.2→记录V(可计 算出总酸含量)
2、中和样品中氨基酸酸基
+10ml甲醛→混匀→0.05mol/L NaOH滴定→至pH=9.2→记录V 终
任务二:样品预处理
1、固体(溶解) 味精混匀→准确称量5g→1000ml容量瓶→取5ml(4 份)→250ml三角瓶 →各加50ml蒸馏水 2、液体 混合均匀→直接吸取
任务三:成分分析
→ +3d中性红指示剂→ 0.1mol/L NaOH滴定→颜色 由红色→琥珀色→记录V1 → +3d百里酚酞指示剂→+20ml中性甲醛→静置 1min→ 0.1mol/L NaOH滴定→颜色由无色至淡蓝色 →记录V2
3、空白试验
80mL蒸馏水→200mL烧杯→ 0.05mol/L NaOH滴定→至pH= 8.2→+10.00mL甲醛→ 0.05mol/L NaOH滴定→至pH=9.2→ 记录V空
任务四: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项目名称
样品名称
检测日期
检验依据 加甲醛前 V初 V末 V V末 加甲醛后 V终 V1 氨基酸态氮含量X (g/100mL)
由于本项目测定是酱油,故选用电位滴定法。
任务一:仪器及试剂的准备
仪器:
10ml碱式滴定管、5ml移液管、200mL烧杯、100mL容
量瓶、 100mL量筒、酸度计、磁力搅拌器、滴定台
试剂:
36%甲醛;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0mol/L
任务二:样品预处理(稀释)
准确移取5mL酱油溶液→100ml容量瓶→定容→混匀
百里酚蓝(第 一步离解)
百里酚蓝(第 二步离解) 甲基黄 甲基橙 甲基红 中性红 溴酚蓝 溴甲酚绿 溴百里酚蓝 酚红 酚酞 百里酚酞
1.2-2.8(第 一次变色)
8.0-9.6(第 二次变色) 2.9-4.0 3.1-4.4 4.4-6.2 6.8-8.0 3.0-4.6 3.8-5.4 6.0-7.6 6.4-8.2 8.2-10.0 9.4-10.6
任务一:仪器及试剂的准备
仪器: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三角瓶4个、50mL量筒、20mL吸量 管、滴定台
试剂: 36%中性甲醛溶液 1g/L百里酚酞乙醇溶液(9.4~10.6无~蓝) 1g/L中性红50%乙醇溶液(6.8~8.0由红色变为琥珀色) 0.1000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项目十五 食品中氨基酸态氮的
测定
子项目一
14 电位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酱油
(GB/T 5009.39-2003 )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电位滴定测定氨基酸态氮技术。 2、能够根据样品性质选正确的操作方法。
【基础知识】
1、测定意义
①氨基酸是某些发酵产品的质量指标,如酱油 ②氨基酸含量也是保健食品及酒类饮料中的质量指 标。
滴定次数
1 2 3 空白 CNaOH
氨基酸态氮平均值 (g/100mL) 精密度Cy
有效数字:
保留2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 术平均值的10%
任务五:试验器具的清洗整理
【说明】
1、本法准确快速,可用于各类样品中游离氨基酸 含量的测定 2、对于混浊和色深的样液可不经处理而直接测定。
3、36%中性甲醛试剂应避光存放,不含有聚合物。
4、样品中如含有铵盐会使氨基酸态氮测定结果偏 高。
子项目二
15 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
——味精
【学习目标】
1、掌握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测定氨基酸态氮技术。
原理
此法根据指示剂变色范围控制滴定终点 适合浅色样液的测定 双指示剂:百里酚酞+中性红
(v2 v1 ) c 0.014 x 100 m
(g/100mL)
V1-用中性红指示剂滴定时消耗NaOH体积,mL V2-用百里酚酞指示剂滴定时消耗NaOH体积,mL M-样品质量,g
有效数字:
保留2位。
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 术平均值的10%
做2次平行
任务四:数据记录与结果分析
项目名称
样品名称 中性红耗NaOH体积 V1/mL V初 V末 V1
检测日期
检验依据 百里酚酞耗NaOH 体积V2/mL V初 V末 V2
滴定次数 1
2 CNaOH
氨基酸态氮含量X (g/100mL)
mol/L
样品质量m/g 氨基酸态氮平均值 (g/100mL) 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