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分析
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诊治论文

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诊治。
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09年11月收治的124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手术切除治疗和对照组62例保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手术后感染1例,无肠瘘发生,无死亡病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2例;对照组基本痊愈,手术感染11例,肠瘘6例,无死亡病例,其中显效的39例,有效18例,无效1例;两组的疗效及感染率、并发症率间差异显著(p0.05)。
1.2 诊断标准具有阑尾炎病史,具有腹膜刺激征,右下腹有压痛性包块,在超声检查时可查出右下腹有炎性包块的患者均为急性阑尾周围脓肿。
1.3 治疗方法1.3.1 观察组根据不同程度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在右下腹直肌处切口,在入腹后使用纱布垫保护好切口,再使用腹腔镊寻找阑尾并切除,在取出切除阑尾后使用i号丝线缝合残端阑尾再使用“8”字包埋残端。
在清除阑尾周围的坏死组织时使用0.2%的甲硝唑溶液冲洗并放置乳胶管引流,完成后把切口使用针线缝合,同一个医生执行手术,术后使用头孢菌素和甲硝唑注射液静脉滴注进行抗感染治疗[1]。
1.3.2 对照组使用保守治疗,对病情轻微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严重者再采取手术治疗。
1.3.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脓肿消失,主诉症状消失,患者排气后消化系统功能恢复正常;有效:脓肿基本消失,主诉症状明显好转,患者排气后消化系统功能有改善;无效:脓肿无变化甚至加重,出现术后并发症及感染,或二次手术。
1.3.4 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经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手术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手术后感染1例,无肠瘘发生,无死亡病例,其中显效60例,有效2例;对照组基本痊愈,手术感染11例,肠瘘6例,无死亡病例,其中显效的39例,有效18例,无效1例;两组的疗效及感染率、并发症率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阑尾周围脓肿I期手术治疗95例分析

临 床 研 究
~5 原则 ,常规给予减轻 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 、镇静止惊 、促进脑细 时 间均 较 对 照 组 缩 短 3 天 。 3讨论 胞恢 复等治疗;合并颅 内出血 者给 予止血药;同时 注意维持 电解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造 成新 生儿早期死亡 、 ,L d J 智力及 质平衡 、预防感染等。治疗组 4 例 , 0 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 上 , 病 躯体发生障 碍的重要原 因。目前高压氧 应用临床 日趋 广泛 , 急 对 情平稳后采 用高 压氧治疗 , 严格 按婴儿高压氧治疗操作 流程 , 具 性脑缺氧和脑水肿的治疗有效率近8 % 0t 。高压氧能迅速增加脑组 体方法为:①清洁 消毒氧舱 ②入舱准 备: 患儿穿全绵 衣物 , 喂奶
阑尾周 围脓 肿 I 期手术治疗 9 例分析 5
高月辉 ( 双城市人 民医院 黑龙江双 城 1 0 ) 5 1 0
【 中图分类号】R 7 .1 5 4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7 — 0 5 2 0 )2 0 8 — 2 6 2 5 8 (0 9 0 — 0 3 0
I 键 词 】 阑尾 周 围脓 肿 I 手 术 关 期 例 例 阑尾 周 围 脓 肿 是 急 性 阑尾 炎 较 严 重 的 病 理 类 型 , 发 生 率 约 切 除 ,5 行 黏 膜 下 阑 尾 切除 术 ,3 行 全 阑 尾 切 除 术 。阑 尾 根 部 其 包埋 困难 者用 丝 线 在 阑尾 8 %,一 般 均 采 用 非 手 术 的 综 合 治疗 …。但 病 程 长 ,复 发 率 高 , 给 完 好 盲 肠 水肿 不 重 者常 规 荷 包缝 合 包 埋 , 个 病 人造 成 精 神 上 的 痛 苦 和 经 济 上 的 负担 。我 院 自 l9 9 9年 7月 ~ 根 部 盲 肠 壁上 间断 缝 合浆 肌 层 , 别肠 壁 炎性 水 肿严 重 为 避 免损 伤 仪 术 庆 2 0 年 7月共 收 治 阑尾 周 围脓 肿 病 人 共 约 l 5 , 中 9 例 采 用 盲 肠 放 弃 包 埋 , 临 近 系膜或 皱 襞 组 织 覆盖 。 后用 甲硝 唑 , 大 o8 O例 其 5
120例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分析

13 2 腹 腔 探 查 首先 观 察 腹 腔 渗 液 情 况 , 意 渗 液 的色 泽 、 .. 注 浑 浊 度 , 无 恶 臭 等 异 常 气 味 。若 脓 肿 被 大 网 膜 包 裹 , 应 切 有 则 断 包 裹 之 大 网 膜 , 量 完 整 的 切 除 脓 肿 。若 发 现 肠 管 包 绕 脓 尽 肿 , 在 找 到脓 肿 之 薄 弱 处 , 手 指 钝 性 分 开 脓 肿 , 尽 脓 液 , 则 用 吸
2 结
4d 平 均 3d , 。患 者 均有 明显 的 下腹 痛 , 畏寒 发 热 等 症 状 , 并
可 扪 及 右 下 腹 肿 块 。 临 床 查 血 常 规 白细 胞 ( C) ( 0 0 WB 为 1 . ~ 2 . ) 。I。其 中 7 2 5 X1 / 0 5例 患 者 在 入 院 前 进 行 过 抗 菌 药 物 治 疗 。手 术 中所 见 组 织 包 裹 及 炎性 包块 共 7 7例 , 孔 者 2 穿 3例 。
皮 下组 织 、 鞘 , 左 牵 拉 腹 直 肌 , 心 打 开 后 鞘 及 腹 膜 , 时 . 前 向 小 同 注 意 保 护 切 口 , 可 能 吸尽 脓 液 后 , 护 皮 巾缝 合 腹 膜 以 保 护 尽 用
切 口。
菌 药 物 治疗 只 能 局 限 控制 病 变 但 又 不 能 杀 灭 细 菌 , 阑尾 继续 变
腹膜 炎 、 中毒 性 休 克 等 并 发 症 , 数 病 例 可 向 小 肠 或 大 肠 内 穿 少 破 , 成 各 种 内外 瘘 。本 研 究 对 2 0 ~ 2 1 形 0 6 0 0年 期 间 本 科 室 收
1 3 4 处 理 腹 腔 和脓 腔 关 闭 腹 腔 前 可 用 大 量 生 理 盐 水 彻 底 ..
手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分析

1 手术方法 麦 氏切 口 l . 2 8例,右 下腹直切 口 1 。 0例 阑尾残端处理:阑尾根部结扎+ 包缝合包埋 1 荷 7例 ,单 纯阑尾 根部结扎或加缝扎 1 例。全层缝合肓肠壁 2例 。 1 放置腹腔引流 1 例 ,1 2 6例未放置 引流 。 2 结果 术后常规给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8 患者全部治愈 , 2例 切 口均~期愈合,本组术后无腹腔感 染病例 , 口感 染 2 切 例 。无肠痿发 生,平均住 院时问 8d 。 典型病例 患者 ,男 4 6岁,以 “ 转移性右 下腹痛 5 日伴发热 2 ”为主诉入 院,伴有恶心、呕 吐等消化道症 d 状,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 : 82 P8 T3 .℃, 6次/ n R 9 mi, 1 次/ n B 15 5 mi, P 1/ mmH ;右下腹局限性肌紧 张,麦 氏点 7 g 压痛( ,反跳 痛( ,右下腹触及 一约 4m×3a 大小 +) +) c m 的包块 ,质 中,边缘 光滑 ,界 限不清 ,压痛( ,移动 +) 性浊音( ,肠 呜音 3 4次/ n 一) - mi,结肠充气试验 和闭孔 肌试验均 阳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 :WB 68 0/ C 1.×1 L, H 2 gL L1.%, 72 胸 、 B 10 / ; 8 N8 _ 2 %; 腹部透视未见异常; B 超示:右下 腹混合性 占位可能 。初步诊断为:急性 阑 尾炎( 阑尾 周围脓肿 ?) 。取右下腹麦 氏切 口拟行 阑尾切 除术 ,保护切 口,探查见一约 4m×3 m×3 m 火小的 c c c 包块 ,与大 网膜 、肠 系膜粘连包裹 ,用手指在直视 下仔 细钝性分离粘连 ,见包块 内有淡黄色粘稠脓液流 出,量 约 lml 吸净脓液 , O , 包块 内见 阑尾呈暗褐色, 化脓 穿孔 , 阑尾根部充血肿胀 ,常规处理 阑尾系膜 、切除 阑尾 、消 毒残端荷包缝合 ,并用 网膜将其覆盖缝扎 ;同时消 除坏 死物 ,用 甲硝唑液冲洗腹腔吸净 ,腹腔不 留残余液体 , 留置引流管,缝合切 口,术后恢复 良好 ,9 d痊愈 出院。
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探讨

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探讨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急性期的手术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32例患者无围术期死亡,均于急性期行Ⅰ期手术切除,发生切口感染2例,腹壁窦道形成1例,腹腔残余脓肿1例,平均住院天数15.8 d。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能及早控制炎症,缩短病程,节省治疗费用,消除感染源,但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追求Ⅰ期手术切除率,以避免复发和保守治疗带来的并发症。
标签: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急性阑尾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治疗,阑尾有渗出、坏死、穿孔时,网膜与附近肠管会趋向阑尾形成包绕,胀肿并不是一个腔隙的积脓,常是一个网膜和小肠包绕的炎性团块,患者多寒战、高热、白细胞计数升高、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边界不清,压痛明显,与周围组织粘连,如手术处理不当,并发症较多[1]。
笔者对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收治的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5年4月~2009年8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0~68岁,平均42岁。
患者均有阑尾炎病史及体征,辅助检查支持诊断,并全部得到手术证实。
发病时间3~12 d,有80%以上的患者入院前做过不同程度的抗感染治疗。
15例行麦氏点切口手术,17例行下腹部腹直肌切口手术,术中发现阑尾根部穿孔者10例。
1.2手术方法取右下腹麦氏点切口行阑尾切除术,保护切口,探查见一个约 4 cm×3 cm×3 cm大小的包块,与大网膜、肠系膜粘连包裹,用手指在直视下仔细钝性分离粘连,见包块内有淡黄色黏稠脓液流出,量约10 ml,吸净脓液,包块内见阑尾呈暗褐色,化脓穿孔,阑尾根部充血肿胀,常规处理阑尾系膜、切除阑尾、消毒残端、荷包缝合,并用网膜将其覆盖缝扎;同时消除坏死物,用甲硝唑溶液冲洗腹腔并吸净,腹腔不留残余液体,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恢复良好,平均住院15.8 d后痊愈出院。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45例报告论文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45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资料,对发病特点、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探讨。
结果: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均行一期手术切除,术后无肠瘘发生,全部治愈。
结论:对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只要术中操作认真、仔细、得当,均能施行一期手术治疗,可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节省治疗费用。
关键词:阑尾炎;脓肿;手术【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165-01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
是由阑尾炎症扩散至周围组织以及机体在病变的周围形成纤维素性粘连及大网膜包裹而形成[1],大约10%左右的阑尾炎可发展成阑尾周围脓肿[2]统医学均采取非手术治疗,对非手术治疗难以控制的行单纯脓肿切开引流。
为缩短患者疗程,降低费用我们对45例急性期阑尾周围脓肿作了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切除治疗。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8年~2010年8月,对4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均行脓肿切开引流阑尾切除治疗。
患者男30例,女15例;年龄26~74岁;病程3~21d。
症状均有转移性或固定的右下腹疼痛、发热部分伴恶心呕吐。
查体右下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均可触及肿块,全部有腹膜刺激症。
b超检查均提示为阑尾脓肿。
白细胞计数均增高。
1.2 手术方法:均行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进入腹腔,开始切口不要过大,可酌情延长,进腹后手指探查阑尾及脓肿与周围状况,顺便分离疏松粘连,对于致密粘连可锐性分离,分离时,脓肿基本会破,可见20~80m脓液,吸净后行阑尾切除。
对盲肠水肿、坏疽明显者阑尾残端包埋不理想者予8字缝合,予大网膜填塞清除脓腔中坏死组织、阑尾粪石及炎症明显的大网膜。
用甲硝唑冲洗腹腔,于右髂窝置一胶管引流经切口旁戳孔引出。
缝合腹膜后,甲硝唑冲洗腹壁切口后缝合切口。
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02临床经验154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病例一直以来在临床上都被视为是外科手术治疗的一种禁忌证,而只能接受保守治疗[1]。
经常规抗炎和支持治疗虽然能够达到痊愈标准,但治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通过需要10天甚至更长时间,且病情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多需再次接受阑尾切除手术治疗[2]。
本次研究对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应用Ⅰ期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1.8±1.4)岁;患阑尾炎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2.5±0.7)年;治疗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1.6±1.5)岁;患阑尾炎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2.7±0.8)年。
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组间比较P 值大于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阑尾炎并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何天文四川省剑阁县中医院 四川省剑阁县 628300【摘 要】目的:对应用Ⅰ期手术方式对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抽取88例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
采用临床保守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Ⅰ期手术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结果:治疗组阑尾炎伴阑尾周围脓肿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消失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阑尾周围囊周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应用Ⅰ期手术方式对合并出现阑尾周围脓肿的阑尾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阑尾周围脓肿38例临床分析

小、 多少及血管损伤程度有关 , 前房积血的吸收快慢 与组 织
轻者多能很快 吸收 , 重者治疗恢 复缓慢 , 若不能采取正确 的 治疗措施 , 常致视 功能不 同程度 的损害 。我 们根据 患者 前
穿刺注吸术能有效地清 除前 房的红细 胞 , 降低眼压 , 减少各
集 团 总 医院 ,4 0 0 0 50
阑尾周围脓肿 3 8例临床分析
寿 阳 县 人 民 医 I 0 50 ) 尹有 清  ̄(4 4 0 寿 阳县七 里河卫生站
阑尾周 围脓肿 为急性 阑尾炎病 理类 型 中的一种 , 由 多
辛彩萍
胃肠 减压 ; ②补液 : 防止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 ③抗 感染 :
在(0 5 X191 1 1 ~1 ) /. 2例。 0 12 治疗方法 . 12 1 初期采用非手术 治疗 : .. ①禁食 : 合并 腹膜 炎者 持续
攻下 , 清热解毒 中药 , 如大黄牡丹 汤煎剂 2 0mL作 保 留灌 0
肠。
周围脓肿 3 例取得满意效果 , 8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男性 2 例 , 4 女性 1 4例 , 龄 6 4岁 , 年 ~8 伴发 热者 3 , 2例 脓肿 >5ct 1 例 , r 者 6 白细胞计数 高于 2 Xl L 1 f 0 0 / 4 例, 白细胞计数在 ( 5 0 X 1 1者 1 , 1 ~2 ) 0 /. 2例 白细胞 计数
明显 吸收 , 并伴 有凝血 块 , 继发青光 眼 , 故行前房注 吸术 , 术 后继 发再 出血 , 并发角膜血染 , 力仅 为光感。出院时视力 视
<0 6者 , . 不同程 度存 在外伤 性瞳 孔散 大 、 网膜 震荡 、 视 外 伤性 白内障 、 玻璃体 积血 等。具体见表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31T14:08:37.4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13期作者:李常月[导读] 探讨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有效诊疗方法。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有效诊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临床有效治疗方法。
结果 3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均I期治愈。
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无肠漏、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阑尾周围脓肿Ⅰ期手术治疗是一种积极可取的治疗手段,术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精准操作,是降低并发症、达到Ⅰ期愈合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阑尾周围脓肿;诊断;治疗;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1],急性阑尾周围脓肿多由于急性阑尾炎穿孔引起,主要是阑尾腔的梗阻导致引流不畅和细菌感染,细菌在管腔内快速繁殖,分泌大量的外毒素和内毒素,这些毒素损伤患者的粘膜上皮,继而诱发溃疡,细菌通过溃疡面侵入粘膜,进入肌层,导致阑尾穿孔或者坏疽。
穿孔、坏疽或化脓的阑尾被肠袢或大网膜包裹就形成了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实践证明,仅采用保守治疗,并不能很好地避免阑尾炎的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一旦脓肿扩大,会形成弥漫性腹膜炎、肝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危机生命。
因此,对于阑尾炎病程超过3天,进一步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病情反复或加重的病人均应积极手术治疗,否则将延误病情,而手术操作则更为困难,术后恢复更为不利。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们对收治的3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采取I期手术治疗,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8例;年龄28-65岁,平均38.5岁;以上患者均符合阑尾周围脓肿的相关诊断标准
[2]:①右下腹转移痛,且伴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②右下腹可触诊包块,压痛阳性;③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均升高;④彩超显示患者右下腹存在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肿块(不均质),直径2-5cm。
典型的阑尾脓肿诊断并不困难。
但诊断中确定为大网包裹炎性包块阶段或局部已形成阑尾脓肿是决定治疗的关键。
1.2治疗方法手术治疗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9例选择常规麦氏切口,26例患者选择右下腹经直肌切口,严格遵守手术流程,术中开腹后用纱布垫好,以保护周围脏器;以钝器分离的方法将脓液吸出;寻找阑尾,术中根据阑尾的具体状况采取常规切除、浆肌层下切除、坏疽腐烂阑尾清除术等方法处理,残端无法包埋只能结扎的行周围腹膜、大网膜覆盖;阑尾根部完好者行残端荷包包埋、结扎术。
根部浆肌层切开分离出阑尾,行根部粘膜结扎,间断缝合浆肌层或“8”字缝合;根部腐烂无法结扎包埋者可在阑尾根部盲肠壁上“8”字缝合;脓腔处常规放置腹腔双腔引流管,术后置管5-7天,对脓腔较大的患者,术后用甲硝唑注射液经引流管冲洗脓腔,所有患者均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必要时联用,平均应用5天。
1.3疗效评价标准[3] 好转:患者全身症状有所改善,局部症状减轻,右下腹包块虽然缩小,但仍有压痛;显效:患者体温及白细胞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右下腹包块缩小,有轻微压痛;痊愈:患者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局部及全身的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经彩超证实患者右下腹的包块消失。
2 结果
本组35例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均I期治愈,全部治愈出院。
术后出现切口感染2例,无肠漏、腹腔残余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并发症,临床较为常见,它的病程变化是,一方面,阑尾炎症向周围扩散波及周围的组织,另一方面,机体发挥防御机制,在阑尾周围形成粘连包裹以限制炎症的扩散。
阑尾脓肿的形成是两方面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报道显示,此疾病的发生约占急性阑尾炎的20%[4],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在炎症消失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切除阑尾,以防止发生肠瘘和腹腔感染[5],但临床效果不佳,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严格掌握以下手术指征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关键:①阑尾脓肿呈逐渐增大趋势并有高热和中毒症状,经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体征不缓解,白细胞总数不降低者;②感染加重出现脉率、心率加快,有进一步发展出现感染性休克征象的;③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或出现肠梗阻症状;④诊断不明确,肿块不缩小者疑与回盲部癌种并存需剖腹探查者。
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手术需要临床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操作或做手术指导,经验不足的医生切勿盲目进行手术操作,以免造成诸多术后并发症,影响疗效,带给患者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通过回顾性分析,体会如下:①明确诊断,充分准备,尽早手术,麻醉要松弛。
②切口大小适宜,采用腹直肌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术野显露好,便于术中探查及切口的延长;③术中操作要谨慎、轻柔,勿作过多潜行分离,避免水肿的肠管受到损伤;④进腹时应悬吊腹膜以保护切口,迅速吸净脓液,防感染扩散;探查脓肿时要手摸心会,当脓肿壁与周围粘连明显时,宜用指腹轻柔地钝性分离,沿着肠管纵向从包块的肠间隙一侧探索出脓腔壁较薄、粘连较松的地方进入,避免误伤血管和肠管;⑤引起广泛渗血时需结扎止血,其余用纱布压迫几分钟即可止血;⑥尽量清除腹腔坏死组织及炎性渗出物、脓液。
为防止炎症扩散,脓液不多或不渗出时不用盐水冲洗,关腹时逐层冲洗腹壁切口,切口内局部注射庆大霉素等广谱抗生素,可有效地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
⑦尽可能寻找到阑尾并予以切除;⑧术后采用适当支持疗法,禁食补液,合理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组研究表明,I期手术能有效避免重大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了患者的疗程,减轻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探讨、实施。
参考文献:
[1]冯春善,梁宁锋,陆深泉.阑尾周围脓肿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2010,10(2):2711-2712.
[2]宋永华.保守治疗35例阑尾周围脓肿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62-63.
[3]叶勇.中西药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11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4131-4132.
[4]张发田.急性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附47例临床报告)[J].当代医学,2010,16(25):382-383.
[5]马安银,柴天桥.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阑尾周围脓肿[J].疑难病杂志,2010,9(3):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