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宗瀚医疗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临床 资 料 6 8例 气 管 切 开 患 者 , 男 4 4例, 女 2 4例, 年 龄
2 2~ 9 7岁 , 中位年龄 5 6 . 7岁 。患 者 包 括 急性 呼 吸衰 竭 1 4
量 资料 , 两 独立 样 本对 比采用 独 立样 本 t 检验; 计 数 资料 , 两 独立样本 率的 比较 采用 x 检验, P< 0 . 0 5 为 差异 有统 计
工鼻吸 氧 可缩短 患者的住 院时 间, 减 少护理 的工作量 , 降低 患者肺 部感 染率 、 气管套 管堵; 吸氧; 效果
【 中图分类号】 R 4 5 9 . 9 ; 5 6 2 .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7 7 6 8 ( 2 0 1 3 ) 0 2 — 0 1 7 8 — 0 2
更 换 。全 部病例 吸氧浓度 为 3 0 %一 4 0 %, 持续进行 S p O 监 测, 并进行 细菌培养 , 如实 详细做好 护理记 录 : ( 1 ) 每 天所需 护理次 数 ( 气道湿化、 雾化 、 吸痰 、 拍背 ) ; ( 2 ) 气 管 堵 塞 情 况; ( 3 ) 肺部 是否 并发感染 ; ( 4 ) 康 复时 间 ( 脱 离 呼吸 机后 至 出院或转科 治疗时 间 ) 。 2 . 3 统计 学处理 数据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 软件处理 。计
加 上呼 吸道分泌 物 增加 和 失水 数 量增 加 , 容 易引 起痰 液 黏
2 . 2 . 1 对照 组
采 用一 次性 氧 导管 , 无 菌操作 剪去 氧 导管
鼻寒后 , 放 置于气管 套管 内 , 氧 气管使 用胶 布 固定于 气管 插
管外 、 气 管套管外或 患者 身上 , 每 日更换 , 污 染后 立 即更换 , 套管 口放置盐 水湿润 的无菌纱 布 , 悉心 护理 , 包 括定 时气 管
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

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鼻(hme)在人工气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icu 88例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工鼻组。
人工鼻组48例,采用人工鼻进行持续气道湿化过滤。
常规组40例,采用呼吸机本身所带的加温湿化装置。
观察并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使用人工鼻能有效地保证呼吸道湿度、温度防止或减少外部细菌侵入,提高了呼吸道管理质量,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结论人工鼻具有维持气道湿化,过滤吸入气体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关键词】人工鼻;有创机械通气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装置.它模拟人体解剖湿化系统的机制,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蒸气收集并保留下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以温热湿化的状态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
同时。
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
本文通过比较人工鼻与呼吸机湿化器在临床的应用,从而确定人工鼻在有创机械通气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icu 2009年6月-2010年4月气管插管呼吸机支持72小时以上的危重病人88例。
其中男42例,女46例。
年龄(52±14)岁。
其中重症胰腺炎20例,脑梗24例,心梗18例,重度颅脑损伤20例,胃癌6例。
将病人随机分为人工鼻组48例,常规组40例。
两组病人在病情危重程度,建立人工气道方式及时间、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人工鼻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
将人工鼻放置于气管导管与呼吸机“y”型管之间,每24小时更换1次。
有污染则随时更换。
常规组采用常规呼吸机湿化器湿化。
两组都采用drager evita4 呼吸机进行通气。
模式设置为vcv-ippv模式。
1.3 观察指标:痰培养阳性率:多次检出同一种细菌可判断痰培养阳性(+)。
湿化程度:湿化不足表现为痰痂形成,湿化过度表现为呼吸急促,痰液呈较稀的水样,听诊可及湿罗音,吸痰次数明显增加。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湿化中的效果对比分析

COPD病人使 用 人工 鼻进 行 气道 管 理取 得 满 意效 例 ,对 照组 51例 ,两组病例在病 情危重程度 、气 管切
人 工 鼻在 人 工气 道湿 化 中的效 果对 比分 析
A com parative analysis on effect of artificial nose in artificial airway hum idification 梁少 霞
Liang Shaoxia(People’S Hospital of F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 1 1400 China)
jection humidification,airw ay humidification with artificial nose
can re d uce irritable cough,viscidity of sputum and heart rate of patients,improve 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and reduce nursing time of them as wel1.C o nclusion:Artificial nose applied in air w ay managem ent of patients after incision of trachea can achieve an ideal warlT1 and humidification. It has a filtration function and is worth to be general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 artificial nose;air w ay humidification;nursing care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病人高压氧治疗中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病人高压氧治疗中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作者:吕玉芳孔福仙曹樟全【关键词】高压氧昏迷的患者由于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又破坏了气道的生理屏障,使菌群移位,而高压氧治疗中吸入干燥气体:氧气筒内的气体湿度不足,加上多人氧舱内空气净化不良,易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为此,作者对ICU37例人工气道昏迷病人应用人工鼻吸氧,并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将本院1999年6月至2006年5月入住ICU的人工气道昏迷患者高压氧治疗共104例,随机分为两组。
应用人工鼻吸氧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18~79岁,平均(45.5±15.6)岁。
其中脑外伤13例,高血压脑出血18例,其他6例,APACHⅡ评分(17.51±4.45)。
常规吸氧共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20~80岁,平均(52.8±8.2)岁。
其中脑外伤22例,高血压脑出血29例,其他6例,APACHⅡ评分(18.36±4.23)。
两组患者APACHⅡ评分值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两组昏迷患者GCS评分均在5~10分,<5分与>10分者均予排除。
且入住ICU时间>3d,并除外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转入ICU已明确发生下呼吸道感染者。
1.3 治疗及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抗感染、促脑细胞代谢药、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等治疗;按昏迷患者护理常规,每2h给予翻身、拍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每8h评估肺部呼吸音1次、监测体温,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X线胸片。
有咳嗽、咳痰者及时留取痰标本,方法为留痰前,先用碘伏消毒人工气道外口,并消毒内口2cm(注意消毒液不可滴入气管),再用无菌留痰装置吸取痰液。
操作时要注意采取严格的无菌技术,痰液送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以监测有无发生下呼吸道感染。
人工鼻在人工气道中应用

重量(g) 容量(ml)材料 顺应性 输出气湿度 (死腔) (ml/cmHO) mg/L 44 62 波纹铝 0.062 16 9 10 瓦 棱纸 0.01 21 14 11.5 铝和布圆盘 0.01 14 11.1 40.5 合成毡 — 24 40.5 92 纤维素海绵 0.09 25 和毡 18.4 89 聚乙烯纤维 — 26 67 30 不锈钢滤网 0.03 16 16 60.8 多孔塑料泡沫 — 21 47.2 98 陶塑纤维 — 23
• 可用于成人和儿童自主呼吸 病人。 • 用于气切病人,也可用于气 管插管病人。 • 在每分钟10次,潮气量 1000ml时,每升绝对湿度为 25mg。 • 气阻为2cmH2O(60L/min )
2、气切人工鼻
• 1、死腔量:10ml。 • 2、重量:4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有 电荷。 • 4、气阻: 0.3cmH2O( 30L/min)。 • 5、潮湿量 :27mgH2O/L(VT500ml)。 • 6、接口:ISO15mm标准接口 。
正常经鼻通气水分丢失 远小于经口通气与插管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与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人工鼻是ICU常用产品之一
(一)人工鼻结构
• • • • • 1、1~2个国际标准接口; 2,外壳; 3、内芯——主要部位; 4、气体采样接口; 5、吸痰专用孔道。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期的人工鼻
1960年
最原始的人工鼻
(二)人工鼻的连接
1、方法一
人工鼻在经人工气道行机械辅助通气病人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人工鼻在经人工气道行机械辅助通气病人中应用的临床研究作者:李洁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6期【摘要】目的:为人工气道行机械辅助通气病人选择一种合适的湿化装置。
方法:64例经人工气道进行机械辅助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人工鼻组,人工鼻组33例,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常规组31例,采用呼吸机本身所带加温湿化装置。
结果:每日为常规组所进行的吸痰、倾倒管路积水、更换蒸馏水和叩背等护理项目次数均较人工鼻组显著增加;进行人工气道管理时,每日所耗护理时数、费用,常规组亦显著高于人工鼻组。
结论:人工鼻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人工鼻;呼吸机湿化器;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04-01建立人工气道是解除呼吸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再加上机械辅助通气时呼吸道失水严重,如果湿化不足,分泌物干结潴留,即为感染创造条件。
用于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气道湿化的装置主要有呼吸机湿化器和人工鼻,通过呼吸机湿化器和人工鼻使用效果的研究,从而为经人工气道行机械辅助通气病人确定最适合的气道湿化装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自2009年1月~2012年11月在ICU经人工气道进行48 h以上机械通气的重症患者64例。
病因包括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外伤、多发性创伤、食道癌术后、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将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人工鼻组33例,两组病人在病情危重程度、建立人工气道方式及时间、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人工鼻组采用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即用人工鼻连接于气管套管口,72h更换一次,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常规组即采用呼吸机本身所带加温湿化装置。
两组呼吸机管理技术相同,包括气道冲洗、吸痰、倾倒管路积水、翻身叩背等。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人工鼻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YU h u xn I tn ieC r i, e p e SHo ptlo j C u t , j 3 3 0 Z ein r vn e Chn ) Z o — ig(n e s aeUntP o l’ s i fAni o n y Ani 1 3 0, h j g P o ic , ia v a a
w ih t a he t m y t be a t r t ihd a a f ve ia o s d n t r a m e f t on r o . t r c os o u fe he w t r w l o ntlt r ba e o he t e t nt o he c t olgr up Com p rs s w e e c duc e n t r q n isofw e on to nd a pia i fs a ion r on t d i hef e ue ce tc dii nsa s r ton o put m e we n t w o u b t e he t g ou . e u t N o sgn fc ntd f e e e w a bs r d i he f e u nce fw e o ii ns a d a p r to r ps R s ls i iia if r nc s o e ve n t r q e i s o t c nd to n s ia i n
s b t r a d ml iie n o a c n r lg o p( u jc swe e r n o y dvd d it o to r u ”一 4 ) t p l h t mia in t mp r t r n e 0 o a p y t e ao z to e e a u e a d
【 图分 类 号 】 R4 2 2 中 7 . 【 献‘ 志 码 】 A 文 标 【 章 编 号 】 10 —9 3 2 1 )2 1 3—3 文 0 89 9 ( 0 O 1 A一 8 3 0
人工鼻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证 明湿气产 出量越 高 ,湿化 效果越好 。 2.6 人 工 鼻不 提 供 额 外 的热 和水 气 ,因此 对 于 脱 水 、低 温或肺 部疾 患引起 的分泌物潴 留者效 果不佳 , 可适 当补 液解决 。
3 结果 (表 1,2)
表 1 两 组 患 者肺 部 感 染 率 比较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护 理
2.1 严 密监测 患者 生命 体 征变 化 及 呼吸 肌疲 劳 现 象 ,发现病 情变化 及时报 告医生 ,同时 呼吸机处 于待 机状态 ,随时准 备与患者 相接 。 2.2 人 工鼻应 每 24 h更 换 一 次 ,被 痰 液 感染 或 堵 塞时应 随时更换 。人工 鼻清洗 、消毒后 失去湿 化 、过 滤作用 ,故不能 反复使用 。 2.3 及 时 清 除 呼 吸道 分 泌 物 ,吸 痰 时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2.4 保 持人~1:鼻与气管 导管连 接 紧密 ,防止脱 落 和 漏 气 。 2.5 监 测湿化 效果 ,人 工 鼻 内壁 可见 的水珠 越 多 ,
2004年 4月 ~2005年 5月 收住我 院 ICU 的气 管切 开氧 疗 患 者 48例 。其 中男 性 28例 ,女 性 20 例 ,年 龄 35~90岁 。随机 分为 两组 ,实 验组 24例 , 男 16例 、女 8例 。气 管套 管直 接接 人 人工 鼻 ,侧孔 与 吸氧 管 相 连 ,调 节 氧 流 量 3 I./min。对 照 组 24 例 ,男 12例 、女 12例 ,由中心供 氧 ,准 备氧 气表 、湿 化瓶 ,连接 普 通 氧气 管 ,调 节 氧流 量 3 L/r ain,把 氧 气管 置入气 管套管 内 ,固定 氧气管 ,再 用 生理盐水 湿 润 的纱布覆 盖 于气 管 切 开处 。两 组 病 例持 续 Sa() 监测 ,每天一 次动脉 血气检 查 ,一 次气 道 内痰细菌 培 养 ,按临床需 要 做 胸 片或 CT 检 查 。统计 学 方 法 采 用 t检验 (计 量 资 料 )及 Y。检 验 (计 数 资 料 ),P< 0.05为 差 异 有 显 著 意 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道清洁工作由纤毛完成
(五)纤毛功能
• 1、纤毛摆动频率:大 约每分钟1000次。 • 2、黏液移动速度:每 分钟2厘米。 • 3、一个纤毛上皮细胞 有 250 条纤毛, • 4、纤毛运动有一定的 方向性,并呈波浪式 滚动。
气道自洁系统立体观
有创通气
气管插管 绕过了上气道和肺防护功能
输送干冷的医用气体
机械阻断作用
扩散效应( <0.1m)
•细菌在气流中穿行具有质量及速度即 所谓的动能(Kinetic energy); •因其质量小表现出一种随意运动称为 布朗运动(Brownian Movement),布 朗运动增加意味著微粒子与过滤器碰 撞的几率增加; •碰撞后产生范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s 一种静电引力作用) 使微粒子紧 密的吸附在过滤器上。
• 可用于成人和儿童自主呼吸 病人。 • 用于气切病人,也可用于气 管插管病人。 • 在每分钟10次,潮气量 1000ml时,每升绝对湿度为 25mg。 • 气阻为2cmH2O(60L/min )
2、气切人工鼻
• 1、死腔量:10ml。 • 2、重量:4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有 电荷。 • 4、气阻: 0.3cmH2O( 30L/min)。 • 5、潮湿量 :27mgH2O/L(VT500ml)。 • 6、接口:ISO15mm标准接口 。
11、T600型人工鼻
• 1、潮湿量: 27mgH2O/L(VT500)。 • 2、材质:吸水纤维纸, 带有电荷。 • 3、气阻: 1cmH2O( 30L/min)。 • 4、滤过功能:> 99.97%的细菌病毒。 • 5、接机械通气。
12、IF型人工鼻
• 1、死腔量:44ml。 • 2、材质:吸水纤维纸, 带有电荷。 • 3、气阻: 1cmH2O( 50L/min)。 • 4、滤过功能:> 99.97%的细菌病毒。 • 5、接机械通气。
(二)基本物理原理是
1、加温加湿作用原理
• 呼气时:相当于体温和饱和湿度的气体进入 HME的内侧面凝结,同时释放以蒸汽状态保 存的热量。 • 吸气时:外部干燥的气体进入HME,在HME 内得到湿化和温热,然后进入肺内,如此往复 循环,不断利用呼气中的热度和湿度来温热和 湿化吸入的气体。
2、过滤作用原理
13、柔性人工鼻
• 1、呼吸机病人使用。 • 2、高湿度输出
30mgH2O/L(VT600~1000 ml)。 • 3、温度输出30℃。 • 4、气阻: 2.4cmH2O( 60L/min)。 • 5、带延长管,可改变死腔 容量。
14、机械式过滤器
• 1、接呼吸机用。 • 2、疏水滤膜。 • 3、99.999%滤菌效果 。 • 4、气阻力: 1.8cmH2O(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8、HEPA型人工鼻
• 1、死腔量:80ml。 • 2、重量:38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气阻: 2cmH2O( 60L/min)。 • 5、潮湿量 :30~31mgH2O/L(VT600~1 200ml)。 • 6、接口:ISO15-22/15mm 标准接口.。
9、BVF带CO2监测接口人工鼻
60L/min)。 • 5、连接口: ISO1522/15mm标准接口.。 • 6、带气体取样口。
(六)国外几种常用HME性能比较
• • • • • • • • • • • • 商标/装置
Dameca Portex Humid-Vent Terumo Breath Aid Airlife Humid Air Siemens-Elma Servo150 Engstrom Edith Vitalograph Mallinckrodt Pall Conserve
• 1、具有高度吸附作用的 瓦 棱纸。 • 2、有成千上百平行通道 ,交换面积很大。 • 3、具有抑菌作用。 • 4、低气流阻力。
CaCl2
2、化学棉材质
• 外层涂以LiCI油
3、聚丙烯纤维
• 带有正负静电荷。 • 过滤效率高,可达 99.9%。
4、不同材质比较表
交换界面材质 纤维亲水性 结构方式 瑞典 Gibeck YES 化学纤维棉、海 绵、不织布 NO
(三)呼吸系统的清洁作用
• 呼吸道有非常精密清 洁系统,从不间断地 打扫呼吸道,使其保 持清洁。
• 其功能由黏膜纤毛清 洁系统来担任。
(四)黏膜纤毛清洁系统
• 1、组成:黏膜细胞、黏 液层、纤毛。
• 2、功能: • ①清除细菌,预防肺部 感染; • ②保持黏膜干燥; • ③清除尘粒,保持清洁 。
(七)人工鼻的禁忌症
• 1、分泌物量多; • 2、潮气量非常小(<0.15L)和非常大(>1.0L)的 病人; • 3、低体温病人; • 4、雾化治疗时,应首先卸下人工鼻; • 5、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频率较低的病人:病 人应用SIMV频率<4次/每秒时,应慎用人工鼻; • 6、自主呼吸而通气储备低的病人;
人工鼻保护病人、保护医师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与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人工鼻是ICU常用产品之一
(一)鼻的作用
• • • • • 1、滤过空气 2、加热和加湿空气 3、戴眼镜 4、闻 5、美观
小小鼻子作用大
(二)正常人呼吸系统
• 1、成人每天吸入10000~12000L空气; • 2、肺泡气体温度37℃,相对湿度为100%; • 3、每天呼出气中消耗250ml水分,1466.5J( 350cal)热量; • 4、直径大于10μm者被鼻腔清除掉; • 5、2~10μm颗粒多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及细 支气管壁上。
3、气切人工鼻
• 1、自主呼吸病人使用。 • 2、重量:4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有电荷 。 • 4、气阻: 1.5cmH2O(60L/min )。 • 5、潮湿量 :28mgH2O/L(VT500ml)。 • 6、接口:ISO15mm标准接口。 • 7、温度输出:29.5℃。
4、Humid-Vent人工鼻
6、Humid-Vent微小人工鼻
• 1、死腔量:2.7ml(35ml) 。 • 2、重量:4.3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气阻: 1.8cmH2O( 5L/min)。 • 5、潮湿量 :32mlH2O/L(VT10~20ml
7、HVFL型人工鼻
• 1、死腔量:60ml。 • 2、重量:30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气阻: 0.7~2.4cmH2O (30~90L/min)。 • 5、潮湿量 :30~31mgH2O/L(VT600~1 200ml)。 • 6、接口:ISO15-22/15mm 标准接口
(六)人工鼻的分类
• 1、根据作用分类:
– – – – ①单纯滤过人工鼻; ②单纯加湿人工鼻; ③单纯加热人工鼻; ④多功能人工鼻。
2、根据连接人工气道的不同
• • • • ①气切人工鼻; ②气管插管人工鼻; ③接呼吸机回路人工鼻; ④多用人工鼻。
3、根据使用年龄不同
• ①儿童使用人工鼻; • ②成人使用人工鼻; • ③儿童成人双用人工鼻。
多孔状平行通道 整体纤维错综交 以利增加交换界 差 面 热 / 湿 气 交 换 原 纤维吸附式 纤维阻挡式 理 抗菌剂 CaCI2 MgCI2、LiCL 抗菌剂毒性 湿化输出 阻抗 无毒性 高 非常低 无毒性、有毒性 低 高
(五)人工鼻的评价标准
•1、通过ISO--9360检验标准; •2、水分散失越低越好; •3、材质无毒; •4、死腔量越低越好; •5、气体阻力越低越好。
正常经鼻通气水分丢失 远小于经口通气与插管
内容提要
一、建立人工气道的危害性
二、人工鼻的结构与原理
三、人工鼻的使用
四、人工鼻的优点 五、人工鼻的缺点
人工鼻是ICU常用产品之一
(一)人工鼻结构
• • • • • 1、1~2个国际标准接口; 2,外壳; 3、内芯——主要部位; 4、气体采样接口; 5、吸痰专用孔道。
• 1、潮气量:>350ml。 • 2、滤过功能:> 99.999%的细菌病毒。 • 3、材质:吸水纤维纸, 带有电荷。 • 4、潮湿量 :22~28mlH2O/L(VT500 ~1000ml)。
10、HMEFs型人工鼻
• 1、潮气量:400~1500ml。 • 2、滤过功能:>99.97%的 细菌病毒。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潮湿量 :18mgH2O/L(VT600~1000 ml)。 • 5、接机械通气。
尽可能接近鼻子功能
(四)人工鼻应用注意事项
• 1、HME是一次性应用,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 ,不可重复使用。 • 2、痰粘稠者注意气道湿化和及时吸痰,以免 痰液粘在滤过膜上引起气道堵塞。 • 3、不可将应用于机械通气管道上的人工鼻作 为气管切开病人使用。
(五)国内市场上常用人工鼻
• 1、T型人工鼻
• 1、死腔量:38ml(35ml) 。 • 2、重量:32.3g(31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气阻: 1.8cmH2O( 60L/min)。 • 5、潮湿量 :30mlH2O/L(VT600~1000 ml).
5、小儿人工鼻
• 1、死腔量:13ml。 • 2、重量:14.5g。 • 3、材质:吸水纤维纸,带 有电荷。 • 4、气阻: 1.4cmH2O( 20L/min)。 • 5、潮湿量 :25~33mgH2O/L(VT50~25 0ml)。 • 6、接口:ISO15-22/15mm 标准接口
病人端
放置三个热湿过滤器
4、方法四
放置一个热湿过滤器
5、方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