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课后习题

合集下载

配送管理第一章 习题

配送管理第一章 习题

第一章课后习题一、概念题1、配送2、运输3、仓储4、共同配送5、供应配送二、单项选择题1、2001年4月发布的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是对()的定义。

A.物流B.运输C.配送D.送货2、下列不属于同一种关于配送分类的是()。

A.企业内部配送B.企业之间的配送C.企业共同配送D.企业对消费者的配送3、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作用的物流活动是()。

A.运输B.配送C.装卸D.存储4、下列关于配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配送处于“二次运输”的地位,与运输相比,它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

B.长距离大批量快速运输的送货方式叫配送。

C.配送实际是一个货物的集散过程,它包括集中、分类和散发三个步骤。

D.对于配送而言,应当在时间、速度、服务水平、成本、数量等多方面寻求系统最优,而非某方面最优。

5、下列哪项是按配送品种和数量分类的配送类型()。

A.仓库配送B.专业配送C.多品种小批量配送D.共同配送6、下列哪项是按服务对象分类的配送类型()。

A.仓库配送B.专业配送C.企业对消费者配送D.共同配送7、下列哪项是按配送组织者分类的配送类型()。

A.仓库配送B.以零售商为主体的配送C.定时定量配送D.共同配送8、配货时,大多是按照入库日期的()原则进行。

A.先进先出B.先进后出C.后进先出D.任其自然9、以商品收发为主的库房是()。

A.配送型库房B.储存型库房C.流通型库房D.移动型库房10、下列()项是配送中心体积重量最大的拣货单位。

A.托盘B.箱C.单件D.散装三、多项选择题1、运输原理包括()。

A.规模原理B.效益原理C.距离原理D.动态原理E.速度原理2、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有()。

A.运输线路B.运输工具C.运输方式D.运输参与者E.运输结构3、下列()几项常被用作车辆路线安排问题的约束条件。

A.货物需求量B.交发货时间C.车辆行驶里程D.车辆容量E.货物供给量4、配送的基本功能要素主要包括()。

数据结构第一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数据结构第一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 1 章 绪 论(2005-07-14) -第 1 章 绪 论课后习题讲解1. 填空⑴( )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解答】数据元素⑵( )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是讨论数据结构时涉及的最小数据单位。

【解答】数据项,数据元素【分析】数据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以及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⑶ 从逻辑关系上讲,数据结构主要分为( )、( )、( )和( )。

【解答】集合,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⑷ 数据的存储结构主要有( )和( )两种基本方法,不论哪种存储结构,都要存储两方面的内容:( )和()。

【解答】顺序存储结构,链接存储结构,数据元素,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⑸ 算法具有五个特性,分别是( )、( )、( )、( )、( )。

【解答】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⑹ 算法的描述方法通常有( )、( )、( )和( )四种,其中,( )被称为算法语言。

【解答】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伪代码⑺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 )的函数。

【解答】问题规模⑻ 设待处理问题的规模为n,若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一个常数,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若为n*log25n,则表示成数量级的形式为( )。

【解答】Ο(1),Ο(nlog2n)【分析】用大O记号表示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需要将低次幂去掉,将最高次幂的系数去掉。

2. 选择题⑴ 顺序存储结构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 )表示的,链接存储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 )表示的。

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C 存储位置D 指针【解答】C,D【分析】顺序存储结构就是用一维数组存储数据结构中的数据元素,其逻辑关系由存储位置(即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表示;链接存储结构中一个数据元素对应链表中的一个结点,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由结点中的指针表示。

⑵ 假设有如下遗产继承规则:丈夫和妻子可以相互继承遗产;子女可以继承父亲或母亲的遗产;子女间不能相互继承。

C语言程序设计 – 第 01 章课后习题

C语言程序设计 – 第 01 章课后习题

一、二、三、、选择1.2.3.4.5.、填空1.2.3.4.5.、算法1.2.1. 以下2. 在一3. 以下4. 结构5. 在程1. 一个2. 3. 算法4. 结构5. 结构算法设1. 求三2. 选择题以下叙A. B. C.D.(句在一个A. B. C.D.(程序以下叙A. B. C.D.(结构化A. B. C.D.(在程序A. B. C.D.填空题一个简一个算法的结构化结构化算法设计求三个求1+2择题 以下叙述 C 语言C. D. (解释句,另外 必须 可以C. 必须D. 必须(解释程序也就以下叙述 C 语言C. D. 同一(解释结构化程 程序 程序C. 程序D. 程序(解释在程序设 不限 减少C. 程序D. 程序空题 一个简单C 算法的特结构化程结构化程法设计题求三个数1+2+3下叙述不正一个语言程在一个解释:一个必须在程可以在任必须在程必须在系解释:序也就执下叙述中正在语言程构成同一个解释:构化程序设程序的规程序的易程序的执程序的可解释:程序设计时不限制减少或取程序越短程序结构个简单的语言法的特性是构化程序由构化程序设计题三个数中的+2+3+述不正确个C 语言语言程序C 语言程个C 语言:另外被C 须在程序以在任意须在程序须在系统:一个也就执行述中正确C 语言程语言程序成C 语言一个:程序设计序的规模序的易读序的执行序的可移:结构设计时限制got 少或取消序越短越序结构应单的语言程序特性是程序由程序设计 数中的最+3+不正确的语言程言程序的语言程序语言程C 语言程外被“程序中在程序的在任意地在程序的在系统调一个就执行完了中正确的语言程序言程序中语言程C 语言main 序设计主的规模的易读性的执行效的可移植结构化程计时,或取消注越短越好结构应有C 语言言程序是性是 有穷序由 顺序序设计方中的最大…正确的是语言程序程序的基本言程序中语言程序语言程序/*”序中,程序的最任意地方程序的最系统调用个C 程序行完了正确的是言程序中程序中有输语言程序语言程ain 函数设计主要强规模易读性执行效率可移植性构化程序,应采纳goto 语句取消注释短越好构应有助语言程程序是从顺序结设计方法的的最大者+100的是(言程序可的基本组程序中言程序必言程序中”和“,序的最后面意地方序的最前面统调用的库程序总完了)的是(程序中,中有输入言程序的语言程序函数在一主要强调读性行效率移植性化程序设应采纳的语句的消注释行越好应有助于读语言程序至序是从有穷性顺序结构方法的主大者。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C B D A A 6-10 C A C C C 11-15 D A B D A 16-20 B C D D D 21-25 B B B B三、多项选择1. BCD2. ACDE3. ADE4. ABCDE5. ABDE6. BCDE7. AD8. ABCE9. ABCDE 10. ACDE11. ACE 12. ABCDE 13. ACDE 14. AB 15.ABC16. ACE 17. ABC 18.ABCDE四、判断题1-5 ××××√ 6-10 ×√×××11-15 √√××× 16-20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 C C AD 6-10 C B D D B 11-15 A A C C D 16-18 A D A三、多项选择1. A B C D2. A B C DE3. ABCDE4. ABCD5. ABCDE6. ABCDE7. ABCD8. ADE9. ACDE 10. ACE四、判断题1-5 ×√××× 6-8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CBBB 6-10 ADBCD 11-15 DBBAC 16-21 DDABAB三、多项选择1. ABCE2. AD3. BCDE4. BDE5. BE6. CD7. BCDE8. ABCDE9. BDE 10. ABDE11. BCE 12. ABCE 13. ABCDE 14. ACE四、判断题1-5 √××√√ 6-10 ×√××× 11-15 ××××× 16-17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1-5DCCAD 6-10AAABA 11-15DDCCB 15-20A ABBD三、多选1-5BCDE/CD / ABDE /ABCE /ABCDE 6-10ABCD/ ABCDE/ ABDE/CD/AC11-15ABCDE /ABCE/ACD/ABC/ABCD16-20ABCE/ABE/ABCDE/ABCDE/BCDE四、判断题1-5 错错错错错 6-10对对错对对 11-15对对对错对 16-18错错对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CCBB 6-10 ADDCD 11-15 CCBCD 16-20 ACDCC 21-25 CDBAC 26-30 DABBD 31-35 ABCAB 36-40 DACAB 41-45 CDAAC 46-48 AAD三、多项选择1. ABC2. ABD3. BCE4. AC5. BC6. BCE7. DE8. ADE9. ABCD 10. ABCD11. ABD 12. ABCD 13. ABC 14. ABCD 15. BC16. AB 17. ABCD 18. AC 19. AD 20. BCD21. CD 22. CD 23. AB四、判断题1-5 √×××√ 6-10 ××√×× 11-15 ××××√ 16-20 √××××21-25 √×√×× 26-30 ×√××× 31-35 ×√××× 36-40 √×√√√ 41-45 ××√√√ 46-47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1-5DCCAD 6-10AAABA 11-15DDCCB 15-20A ABBD四、多选1-5BCDE/CD / ABDE /ABCE /ABCDE 6-10ABCD/ ABCDE/ ABDE/CD/AC11-15ABCDE /ABCE/ACD/ABC/ABCD16-20ABCE/ABE/ABCDE/ABCDE/BCDE五、判断题1-5 错错错错错 6-10对对错对对 11-15对对对错对 16-18错错对第七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BCDCA 6-10 BBDDD 11-15 CADCC三、多项选择1. ABCDE2. CDE3. ABCDE4. ABCDE5. BCE6. BDE7. ABCE8. BCE9. ABC 10. ABDE11. ABCDE 12. ABD 13. ABCD四、判断题1-10√××√××√×√五、案例分析题案例1:内部欺诈(未经授权交易导致资金损失)案例2:失职违规案例3:核心雇员流失案例4:违反用工发六、简答题答案略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CDCCB 6-10 DCDAB 11-15 CADAA 16-20 DACCC三、多项选择1. ACE2. ABE3. ABCE4. ADE5. ABE6. ABCD7. ABCDE8.ABCD9. ABCD 10. ABC四、判断题1-11××√××√××√√五、简答题答案略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BDDD 6-10 AABBD 11-16 CCDDAB三、多项选择1. ABCD2. ABCD3. AC4. BCD5. ABCD6. ABCDE7. ACD8. ABCDE9. ABCDE 10. ABCDE四、判断题1-5 ×√××√ 6-10 √×√×× 11-14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一、重要名词答案略二、单项选择1-5 ABBCB 6-10 CCBDA三、多项选择1. CD2. ADE3. AC4. BCDE5. CDE6.ABC7. ACE8. ABC9. ACDE 10.ABC四、判断题1-5 ×××√×五、简答题答案略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二、单选题1-5DABCB 6-10DABDC 11-15DBAAB 16-20DCCAA三、多选题1-5ABD/ACD/AC/ABC/ACD 6-10 ABCD/ABD/ABCDE/ABCDE/ABCDE11-15ABCDE/ABCDE/ABCD/ABCDE/ABCDE16-20ACD/ ABCDE/ABCDE/ ACE/ADE四、1-5对错错对对 6-10对错对对错 11-15对对对对错 16-20对错对错对。

第一章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    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原生动物部分课后练习题选择题:1.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A.排除代谢废物B.排除多余水分C.气体交换D.吸收营养2.衣滴虫的有性生殖为()A.配子生殖B.接合生殖C.复裂生殖D.出芽生殖3.大草履虫生活的环境为()A.洁净、缓流的淡水中B.有机质丰富、缓流的淡水中C.有机质丰富、水流急的淡水中D.洁净、水流急的淡水中4.痢疾内变形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小滋养体B.大滋养体C.四核包囊D.鞭毛体5.间日疟原虫侵入人体的形态为()A.动合子B.裂殖子C. 子孢子D.大滋养体6.多核大球型有孔虫的生殖为()A.孢子生殖B.二裂生殖C.配子生殖D.复裂生殖7.原生动物完成呼吸作用的细胞器为()A.纤毛与鞭毛B.表膜C.伸缩泡D.溶酶体8.下列原生动物中无性生殖为出芽生殖的是()A.大草履虫B.足管虫C.疟原虫D.绿眼虫9 .下列哪一项是原生动物的共有特征( )A.身体微小,全部营寄生生活的单细胞动物B.身体微小,全部水生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C.身体微小,分布广泛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D.身体微小,全部自由生活的单细胞动物,营养方式多样化填空题10.原生动物的身体是由_______构成的。

它们靠_____进行呼吸和排泄,以_____和______来完成消化功能,由于这些细胞器具有多细胞动物_____的类似作用,故称这些细胞器为____。

11.绿眼虫、变形虫和草履虫的运动细胞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

12.草履虫的大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

小核又称___核,它控制细胞的_______。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多样,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营养。

大变形虫属于_______营养。

14 .间日疟原虫有两个宿主,在人体内进行_____和____生殖前期,在按蚊体内进行____和____生殖,一般认为,____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运动的快慢课后习题(含答案)1.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 A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 .以上说法都对2.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3.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C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4.().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 s 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

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B .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C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D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5.运动会上,100m 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6.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Bts v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7.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是A8.(多选题).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9.下列各图中,表示物体处于匀速运动状态的是CA. B. C. D.10.下列物理量的单位,属于速度单位的是AA. m/sB.mC.sD.kg1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B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1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一章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一章绪论1-1 什么是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和工艺规程?答:生产过程——从原材料(或半成品)进厂,一直到把成品制造出来的各有关劳动过程的总称为该工厂的过程。

工艺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凡属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物理化学性能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

工艺规程——记录在给定条件下最合理的工艺过程的相关内容、并用来指导生产的文件。

1-2 什么是工序、工位、工步和走刀?试举例说明。

答:工序——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同一工件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位——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工件相对于机床(或刀具)每占据一个确切位置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工步——在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仅指机床主轴转速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在一个工步中,如果要切掉的金属层很厚,可分几次切,每切削一次,就称为一次走刀。

比如车削一阶梯轴,在车床上完成的车外圆、端面等为一个工序,其中,n, f, a p不变的为一工步,切削小直径外圆表面因余量较大要分为几次走刀。

1-3 什么是安装?什么是装夹?它们有什么区别?答: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装夹——特指工件在机床夹具上的定位和夹紧的过程。

安装包括一次装夹和装夹之后所完成的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装夹仅指定位和夹紧。

1-4 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生产各有哪些工艺特征?答:单件生产零件互换性较差、毛坯制造精度低、加工余量大;采用通用机床、通用夹具和刀具,找正装夹,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生产效率低。

大量生产零件互换性好、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采用高效专用机床、专用夹具和刀具,夹具定位装夹,操作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生产效率高。

成批生产的毛坯精度、互换性、所以夹具和刀具等介于上述两者之间,机床采用通用机床或者数控机床,生产效率介于两者之间。

1-5 试为某车床厂丝杠生产线确定生产类型,生产条件如下:加工零件:卧式车床丝杠(长为1617mm ,直径为40mm ,丝杠精度等级为8级,材料为Y40Mn );年产量:5000台车床;备品率:5%;废品率:0.5%。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1、5个女生,7个男生进行排列,(a) 若女生在一起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b) 女生两两不相邻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c) 两男生A和B之间正好有3个女生的排列是多少?解:(a) 若女生在一起,可将5个女生看作一个整体参与排列,有8!种方式,然后5个女生再进行排列,有5!种方式,根据乘法法则,共有8!5!种方式。

(b) 若女生两两不相邻,可将7个男生进行排列,有7!种方式,考虑到两个男生之间的6个位置和两头的2个位置,每个位置安排一个女生均符合题意,故从中选出5个位置,然后5个女生再进行排列,按顺序安排到这5个位置,有C(8, 5)5!种方式,根据乘法法则,共有7!C(8, 5)5!=7!P(8, 5)种方式。

(c) 若两男生A和B之间正好有3个女生,可以按照顺序操作如下:首先将女生分为两组,一组3人,一组2人,有C(5, 3)种方式;将男生A和B看作一个整体,加上其他5个男生,2人一组的女生进行排列,有8!种方式;将3人一组的女生安排到男生A和B之间进行排列,有3!种方式;男生A和B进行排列,有2!种方式。

根据乘法法则,所求的排列方式为8!C(5, 3)3!2!=8!P(5, 3)2!2、求3000到8000之间的奇整数的数目,而且没有相同的数字。

解:设介于3000到8000之间的奇整数表示为abcd,则a∈{3, 4, 5, 6, 7}, d∈{1, 3, 5, 7, 9},对a进行分类如下:(1) 若a∈{3, 5, 7},则d有4种选取方式,bc有P(8, 2)种方式,根据乘法法则,此类数字有3⨯4⨯P(8, 2)=672个(2) 若a∈{4, 6},则d有5种选取方式,bc仍有P(8, 2)种方式,根据乘法法则,此类数字有2⨯5⨯P(8, 2)=560个根据加法法则,3000到8000之间数字不同的奇整数的数目为672+560=1232个3、证明nC(n-1, r)=(r+1)C(n, r+1),并给出组合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3) 27Co 3d 8、(1) 在下列各组中填入合适的量子数: 4s
n= ? l=2 n=2 n=3 n=4
m=2
ms = + ms = -
1 2 1 2 1 2Fra bibliotekl= ? m=1 l=1 l=0
m = ? ms = + m=0
ms = ?
(2) 指出电子所处的能级; (3) 指出电子所处的原子轨道。 解: (1) ① n≥3 (2) ①3d or 4d or 5d… 更具体按角度分布 3dx2−y2 or 4dx2−y2 等 (3) ①ψ322 orψ422 … ② ψ211 ③ ψ311,ψ310,ψ31−1 ④ ψ400 ② l=1 ② 2p or 2 px ③ m = +1or 0 or −1 ③ 3p or 3px,3pz,3py ④ms = + 2 or ④ 4s 仍是 4s
2+ 4 24Cr 电子结构[Ar]3d 27Co 48Cd 57La 3+ 2+
电子结构[Ar]3d6 电子结构[Kr]4d10
3+
电子结构[Xe]4f 0
20、 讨论图 1-4-3 中从 Na 到 Ar 第一电离能曲线为什么呈锯齿形变化?并写出曲线上各点对 应的元素名称。
Ar
Na
1-7
解:从图可见第一电离能 Mg>Al,P>S,它们的外电子层结构分别为: Mg 3s2, 电子成对 稳定结构 Al 3s23p1, P 3s23p3, 呈半充满 稳定结构 S 3s23p4
并指出它们各属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解:(1) 18Ar (2) 26Fe (3) 53I (4) 47Ag 1S2 2S22p63S23P6 1S2 2S22P63S23P63d64S2 第三周期 ⅧA 族 第四周期 ⅧB 族
1S2 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 5S25P5 第五周期 ⅦA 族 1S2 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 5S1 第五周期 ⅠB 族
1-5
14、第五周期某元素,其原子失去 2 个电子,在 l = 2 的轨道内电子刚好全充满,试推断该 元素的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并指出位于周期表中哪一族?是什么元素? 解:该元素失去 2 个电子为 M2+,则电子结构[Kr] 4d105S0 该元素 M 其电子结构为[Kr] 4d105S2 原子序数 = 36 + 10 + 2 = 48 位于ⅡB 族,是 48Cd。
12、已知四种元素的原子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 (1) 4s2 (2) 3s23p5 (3) 3d24s2 (4)5d106s2
试指出: (1) 它们在周期系中各处于哪一区?哪一周期?哪一族? (2) 它们的最高正氧化值各为多少? (3) 电负性的相对大小。 解: 外电子层结构 ① ② ③ ④ 4S2 3S23P5 3 d2 4 S 2 5d10 6S2 区 周期 四 三 四 六 族 ⅡA ⅦA ⅣB ⅡB 最高正氧化值 +2 +7 +4 +2
(3) n = 4 l = 2 m = 0 ms = + (4) n = 2 l = 1 m = 1 ms = + 解:(1) 不存在。 因为 l = n (2) 不存在。因为 m > l
1-1
(3) (4) 存在。 4、写出 Ni 原子最外两个电子层中每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 解:28Ni 1s2 2s22p63s2 3p63d8 4s2 最外层两个电子层
1
− 1 2
9、写出 48Cd 的电子排布式,并画出 Cd 原子最外两层电子的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 解:48Cd 在亚层中的电子排布:1s2 2s2 2p6 3s2 3p6 4s2 4p6 4d10 5s2 最外两层是 4s2 4p6 4d10 和 5s2 对于 4s、5s 角度分布图只有一种取向:(图略) 对于 4p 角度分布图有三种取向: 对于 4d 角度分布图有五种取向:
m
1 2 0 0 0 1
ms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1 2
解:(1) 3d,(2) 4f,(3) 2s,(4) 3d,(5) 1s,(6) 3p 各电子按能量由低高到排序:(5) < (3) < (6) < (1) = ( 4) < (2) 6、对下列各组轨道,填充合适的量子数。 (1) n = ? l = 3 (2) n = 2 (3) n = 4 (4) n = 1 解:(1) n = 4
n
3s2 3 3 3 3 3 p6 3 3 3 3 3 3
8
l
0 0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0 0
m
0 0 +1 +1 0 0
ms
+

1 2
1 2
+

1 2
1 2
+

1 2
1 2
−1 −1
+2 +1 0
+

1 2
1 2
+ + + + +
− − −
1 2 1 2 1 2 1 2 1 2
所以 Mg 和 P 都是较稳定结构,较难失去电子,电离能较大,而呈现锯齿形变化。
21、(1) 确定下列化合物中铋、铬、钼、锇的氧化值: NaBiO3、K2Cr2O7、H2MoO4、(NH4)2OsCl6 (2) 指出上述 4 个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和最高氧化值。 (3) 写出它们的外电子构型。 解: Bi (1) (2) +5 六周期ⅤA 族 +5 (3) Cr +6 四周期ⅥB 族 +6 (n-1)d5ns1 Mo +6 五周期ⅥB 族 +6 (n-1)d4ns2 Os +4 六周期ⅧB 族 +8 (n-1)d6~8ns2
16、指出相应于下列各特征元素的名称: (1) 具有 1s22s22p63s23p5 电子层结构的元素; (2) 碱金属族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3) IIA 族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 (4) VIIA 族中具有最大电子亲和能的元素; (5) +2 离子具有[Ar]3d5 结构的元素。 解:(1) Cl;(2) Fr;(3) Be;(4) Cl;(5) Mn2+
c
λ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 N = 6.022 × 1023 mol −1 ,普朗克常数 h = 6.626 × 10 −34 J⋅ s 光速 c = 3 × 108 m⋅ s
−1
−1
I=
6.022 × 10 mol
23
× 6.626 × 10
−34
× 10 kJ ⋅ s × 3 × 10 m ⋅ s m
17、试解释下列事实: (1) 从混合物中,分离 V 与 Nb 容易,而分离 Nb 和 Ta 难。 (2) K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 Ca,而第二电离能则大于 Ca。 (3) Be 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正值而 B 为负值;Cl 的第一电子亲和能负值大于 F。
1-6
解:(1) V、Nb 半径相差较大,性质差异大,易分离;Nb、Ta 由于镧系收缩而使半径 几乎相等,性质相似,不易分离。 (2) K:[Ar]4s1,外层一个电子,易失去; Ca:[Ar]4s2,外层二个电子,全充满,稳定,不易失去; 所以 I1(K) < I1(Ca )。 K 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 K+,电子结构为[Ar],具有稀有气体稳定结构,不易再失去电子, 所以第二电离能大于 Ca 的第二电离能。 (3) Be: [He]2s2 , 不易结合电子,B: [He]2s22p1 , 能获得电子。F 为第二周期元素, 半径小,对外来电子排斥力大,因此 Cl 的第一电子亲和能大于 F。 18、波长为 242nm 的辐射能恰好足够使钠原子最外层的 1 个电子完全移出。试计算钠 的电离能(kJ⋅mol-1)。 解:I = N⋅ΔE = N⋅h ⋅ N ⋅h ⋅
−3
8
−1
2420 × 10
−10
= 494.7 kJ⋅mol −1 19、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结构,并确定它们基态时未成对的电子数:
22Ti 3+
、24Cr2+、27Co3+、48Cd2+、57La3+ 未成对电子数 1 未成对电子数 4 未成对电子数 4 未成对电子数 0 未成对电子数 0
解:22Ti3+电子结构[Ar]3d1
24Cr 29Cu
1S2 2S22P63S23P64S1 1S2 2S22P63S23P63d54S1 1S2 2S22P63S23P63d104S1
处于 s 区,第四周期 ⅠA 族; 处于 d 区,第四周期 ⅥB 族; 处于 ds 区,第四周期ⅠB 族。
11、试用 s,p,d,f 符号来表示下列各元素的电子结构: (1) 18Ar (2) 26Fe (3) 53I (4) 47Ag
∆E =
=
hc λ
−34
6.626 × 10
J ⋅ s × 3 × 10 m ⋅ s
−7
8
−1
1.54 × 10 m
= 1.29×10 −18 J 3、下列的电子运动状态是否存在?为什么? (1) n = 2 l = 2 m = 0 ms = + (2) n = 3 l = 1 m = 2
1 2 1 ms = 2 1 2 1 2
1
1
2
5
又 ∆E = h£h ∴
ν =
ch ∆E
∆E h
λ=
c
ν
=
3 ×108 ms-1 × 6.626×10-34 J ⋅ s = = 4.34×10 −7 m = 434 nm 4.58×10-19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