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_1

合集下载

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和旅游两个领域结合起来,创造出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

但在实践中,文旅融合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 文化认同问题: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文化和旅游的认知和认同存在差异,导致文旅融合难以成功。

例如,在一些国家,历史文化保护非常重要,因此旅游开发应该慎重考虑对历史文化的破坏。

2. 资源互补问题:由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认为其互补性不足,难以形成协同合作。

例如,在旅游业中,酒店和餐饮资源非常重要,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同样不可替代。

3. 资金问题:文旅融合需要巨额资金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产品和市场营销等。

然而,目前国家对于文化旅游的支持力度较小,旅游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个人和企业投资,这导致了文旅融合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

4. 人才问题:文旅融合需要跨领域的专业人才,但我国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还不够充分。

此外,文化旅游行业的人才往往具有专业经验和文化背景差异,这不利于形成协同合作。

5. 市场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的市场规模仍然很大,但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此外,旅游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和虚假宣传等问题也不利于文旅融合的发展。

因此,要实现文旅融合,需要政府部门、行业专家和社会各界共同
努力,既要注重文化认同、资源互补、资金和人才的问题,也要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摘要: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多项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产业,由于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使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自动协调,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区域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应在探讨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看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来加以实现。关键词:区域旅游;协调开发;利益协调机制;中小企业Abstract:Tourismisanintegratedsocialandeconomicsystem,whichinvolvesm anybenefitentities;Thefactthateverybenefitentitywantstheprofitasmostasp ossibleleadstothe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uncoordinatedly.However ,withthefastdevelopmentofregionaltourismtoday,synergicdevelopmenthas beentoonecessarytobeignored.Asaresult,basedontheanalysisofcurrentsitu ationsandrelativereasonsthatimpedethesynergicdevelopmentofregionalto urism.Thisarticlepointsouttha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mistheessenceinto urismsynergicdevelopment,andcarriesitthroughregionalgovernment,touris mcorporation,marketmechanismandsynergicmechanism.Keywords:regionaltourism;synergicdevelopment;interestsynergicmechanis m引言各个地区开展旅游业的核心是旅游资源,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一般具有互代性或互补性的特点,对于拥有互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如果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容易被认知为具有相似形象的旅游地,产生同等级旅游地之间的替代选择,因此具有可替代性旅游资源的地区之间的区域协调往往能收到显著的成效。此外,对于拥有互补性质的旅游资源的地区来说,由于各地区旅游资源的性质单一、客源市场有限,而开发其他种类的旅游资源不仅要耗费大量成本,还要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因而互补性的旅游地区之间的联合营销、协调发展已经被很多地区提上日程并开展起来,以实现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分额。一、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表现1.各自为政由于旅游业的经济性特点,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其提高政绩和地方GDP的手段,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现象:只为获取一己私利而不考虑旅游业发展的系统性、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而产生的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从而使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下降,影响各次区域的旅游业发展。2.管理无序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内,体制原因所造成的条块割据式的管理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各合作主体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地位是对等的,机构的平行和交叉带来了管理上的“重叠”与“真空”导致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事权不分等现象。虽然各合作方常会组建一个旅游协作会性质的共同管理机构,但它只是一个半官方、半民间性质的组织,无行政管理权,对地方政府的权威不足,导致管理失效。3.开发无序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经常在联合开发线路、联合促销等方面达成协议,但是在区域范围内却难以组织其权威性的整体旅游规划。由于对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总体规划与分工,各地区对旅游资源的使用各成体系,景点的建设常出现近距离重复,造成旅游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另外,由于各地区对区域性资源的分割使用导致区域性资源、区域性产品的整体特色无法体现,直接影响到区域总体旅游产品体系的形成。4.竞争无序区域相当于一个市场,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联系通常是通过区域市场进行的。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地区间在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客源市场共享等方面出现了“伪合作”的倾向,常会为了各自利益发生争夺客源、争夺资源的恶性竞争,使原本就难以统一的区域市场发生混乱。二、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原因1.行政区经济的负面影响我国尚处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市场机制发育远未达到成熟和完善,尽管像过去那样政府包揽一切经济事务的状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经济由政府主导的方式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权力下放、财政改革、经济增长和GDP指标成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关键要素,各地方政府比过去更加关注本地经济增长,并通过更多手段干预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高度分割的“行政区经济”。行政区政府的局部协调与随机协调在整个区域经济中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许多调控职能缺失或不能直接到位,造成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协调失灵问题。2.区域协调整合难度加大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协调主体数量上的增加,而是协调主体结构上的复杂化、差异的扩大化。由于参与协调发展的各个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赋存、历史基础、经济水平上千差万别,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均不相同,因而其在区域旅游协调中的心理状态、利益驱动、价值取向、政策措施等难于完全协调一致,从而导致协调成本上升,合作难度加大。3.合作各方忽视利益机制区域旅游协调本质上是利益协调。以往的区域旅游规划只注重空间、产业等的协调,大多提出一个“整体利益”,倡导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而缺乏对利益的正确评估和有效的分配机制,不能保障各利益主体都能得到大于成本的绩效或补偿,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缺少合作的积极性。4.经济效用函数的复杂化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追求综合效用最大化,即要同时考虑三重因素:(1)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通过发展旅游业满足政府层面自身的利益。(3)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兼顾市民和投资者的偏好。这种复杂的效用函数使得政府决策不能完全用经济来考量。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如果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就比自己获益或升迁的机会要大,这就会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合作态度。5.微观合作主体有限理性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具有一定理性的主体,力图使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时的理性又是有限的,从而使得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既可能合作,也可能冲突。三、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机制分析区域旅游协调的主体由两个方面构成:即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是区域旅游协调的第一主体,旅游企业是第二主体。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的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两只“轮子”。此外,还必须有一个链接机制,即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健全的市场是旅游企业合作的基础,高效的协调机制是合作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链接机制运作得好则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导致区域旅游协调发展名存实亡。。

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

旅游资源整合旅游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各地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开展旅游业,以吸引游客、促进经济增长。

然而,单一旅游资源的推广和开发难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而旅游资源整合则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和整合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旅游资源整合主要指将区域内的多个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从而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旅游资源整合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1. 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游客能够在一个地方同时享受到文化、自然、休闲等多种旅游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2. 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通过整合地区内的旅游资源,提高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3. 提高旅游资源利用率: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和优势互补,使得资源的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二、旅游资源整合的方法1. 文化与自然资源整合:将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与自然风光相结合,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例如,在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可以建设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旅游景区,同时利用自然风光打造休闲度假区域。

2. 跨界合作整合: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行业资源整合,如运动、健康、教育等,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品。

例如,在一个海滨城市中,可以与当地的体育场馆合作,举办海滨运动会,吸引体育迷前来旅游观赛。

3.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将相邻地区的旅游资源整合,形成区域旅游联动效应。

通过旅游线路的设计和宣传,使得游客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游览多个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体验和效益。

三、旅游资源整合的案例1. 金三角地区的整合:金三角地区包括泰国、老挝和缅甸,这三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通过打造跨国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在一次旅行中领略到三个国家的独特魅力,提升旅游体验。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不同的旅游资源之间是否存在互补性,其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如何利用旅游资源互补性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的定义及分类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旅游资源之间之间存在着相对应的联系和影响。

旅游资源互补性指的是各种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即利用不同的旅游资源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以多样性和联动性为特征的旅游产品。

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三类。

自然资源包括自然景观、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等;人文资源包括人文历史遗迹、人文地理、文化和民俗等;社会资源包括酒店、交通、娱乐等。

二、旅游资源互补的优势和作用1.提高旅游产品的综合价值旅游资源之间充分的互补性可以为旅游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提高旅游产品的综合价值,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如海滨城市整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沙滩度假和海洋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全面展示旅游资源的特色,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价值。

2.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多样性的旅游资源互补,可以降低旅游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交通和酒店等社会资源,但如果将自然风景和人文遗迹等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可以减少对这些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资源的均衡利用。

此外,可以整合当地社区和文化元素,发展文化旅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旅游资源互补可以使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明显,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例如,将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景区联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可以享受到既有自然舒适,又有人文历史文化传承的体验,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三、旅游资源互补的实践案例1.泰国普吉岛旅游普吉岛作为泰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充分利用其自然和人文资源,推出了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可以享受到独特的旅游体验。

景区互推方案

景区互推方案

景区互推方案背景随着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景区涌现出来,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互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手段。

定义景区互推,是指不同景区之间为了相互宣传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合作关系,进行联合推广和互相介绍的一种合作方式。

目标•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景区之间的资源共享•吸引更多的游客•增加游客消费方案1. 联袂推广不同的景区可以联手推广,相互介绍和宣传。

可以通过组织联合游或者现场推广等方式,将不同的景区推荐给游客,增加游客的体验和行程的多样性。

2. 优惠联盟景区可以合作推出联盟式的优惠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

比如,用户在 A 景区购买门票后,可以获得 B 景区的购票优惠,促进用户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景区消费。

3. 资源共享景区可以互相开放资源,分享互补性的旅游资源。

比如,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景区可以与一个以文化遗产为主的景区合作,互相宣传对方的优势资源,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体验。

4. 互联网平台合作景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合作,共同提高宣传效果。

可以在多个互联网旅游平台上进行联合宣传,增加曝光度和知名度。

此外,景区也可以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更加优惠的套餐和线路。

5. 数据共享景区可以共享游客的数据,了解游客的旅游喜好和需求,提升营销效果。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推出更加符合游客喜好的产品和旅游线路,提升满意度和回头率。

优势景区互推的优势在于实现多方共赢,对于不同的景区和游客都具有以下优势:•提高景区知名度和曝光率•增加游客的消费次数和金额•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景区的市场竞争力结论综上所述,景区互推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行业合作方式,它可以实现景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提高知名度和吸引更多游客。

各个景区要认识到互推的价值,并积极主动地开展互推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中俄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

中俄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

◎殷勇中俄旅游合作现状及对策建议研究经济纵一、中俄旅游合作的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俄罗斯东向战略的背景下,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中俄两国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贸关系。

大力开展和深化旅游领域的合作,是促进两国人民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增进两国传统友谊的重要举措,对巩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促进两国旅游、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消费行为,它包括吃、住、行、购、游等几大因素,每个旅游者在旅游期间消费要远远高出平时的生活消费。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会给国民经济相关行业带来4.3元的增值效益。

可见,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强关联带动作用,有很多相关产业和和行业可以借助旅游业的繁荣带动自身的发展。

中俄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

俄罗斯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农业与轻工业不是十分发达。

中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农业与轻工业等相对发达,经济实力较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结构及技术的互补性为中俄旅游合作提供理了条件。

二、中俄旅游合作现状中俄两国山水相连,俄罗斯是中国边境线最长的领国,旅游资源丰富,人文交流密切,两国的跨境旅游合作潜力无限。

随着中俄两国双边务实合作的不断夸大,旅游合作已成为双边合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6年以俄罗斯为目的地的出国旅游的中国游客达到107.3万人次,同比增长15%。

俄罗斯以中国为目的地的俄罗斯游客达到118.3万人次,同比增长31%。

2016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跨境旅游客源国,中国也成为俄罗斯跨境旅游增长速度最快的目的国之一。

据俄罗斯联邦旅游署统计,2017年上半年中国赴俄游客同比2016年增长20%,55.2万人次。

同时,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报告称,中国已经成为十大最受俄罗斯游客欢迎国家之一,2017年中国公民对俄罗斯进行147万次旅行,增长14%,并且旅游领域将保持进一步增长趋势。

重庆主城与渝东南地区旅游互动研究

重庆主城与渝东南地区旅游互动研究

重 庆 主 城 与 渝 东 南 地 区旅 游 互 动 研 究
李 志 伟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旅 游与服务管理系 , 重庆 4 0 0 0 6 7 )
摘要 : 重庆 主城 和 渝 东 南地 区是 重庆 市 的 两个 重 要 区域 , 且 旅 游 业发 展 具 有 较 强 的 互 补 性 。 以 重 庆 主 城 和 渝
东 南 地 区为 对 象 进 行 实证 研 究 , 在 分析 重庆 主城 与 渝 东 南地 区旅 游 互 动 的基 础 以及 存 在 障 碍 的基 础 上 , 提 出 旅 游
互 动 发 展 的路 径 。
关键词 : 区域 旅 游 ; 重 庆 主城 一渝 东 南 ; 旅 游 互 动
中图分类号 : F 5 9 0
场竞 争力 。重 庆市 主城 区拥有 独特 的 山城都 市 风貌 和举 世无 双 的 山城 夜 景 ; 以长 江 ( 重庆主城段 ) 、 嘉 陵江为 主 的水 域 风 光 资 源特 色 以及 包 括南 温 泉 、 北 温泉 、 东温 泉 、 统景温泉、 海棠 晓月 一慈母 山温 泉 等 数 量众 多 的温 泉旅 游 资 源 特 色 ; 深 厚 的历 史 文 化 积 淀 以及 名 扬 海 内外 的抗 战 陪 都 文 化 和 红 岩 革 命 史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2 0
区。 按 照 《旅 游 资 源 分 类 、 调 查 与 评 价 》( G B /
T 1 8 9 7 2—2 0 0 3 ) 标准评价 , 共评 出主要旅游资源 3 7 个, 其中 , 一级 旅游资源 1 6个 、 二 级 9个 、 三级 1 2 个 。两地旅 游 资源与 旅游 产 品 比较 见表 1 。
1 . 2 交通 网络 发达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1)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1)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旅游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旅游业不仅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友谊的扩展,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的和谐与稳定。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核心资源,旅游资源的互补性能够有效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推动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种类旅游资源是指人类活动所需的、能够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所有自然、人文、历史、艺术、民俗、娱乐等资源的总和。

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包括景观、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文化古迹等。

2. 旅游资源互补性的概念和优势旅游资源互补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相互补充的特征,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能够形成更为完整、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同时满足了旅游者多元化的需求。

旅游资源互补性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通过整合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打造出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2)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有助于提升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游览。

(3)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种以服务为基础的产业,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利用能够为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 旅游资源互补性的类型和实现方法旅游资源互补性可以分为同质度互补和异质度互补两类。

同质度互补是指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如不同的自然景观之间的互补;异质度互补则是指不同类型旅游资源之间的互补,如自然景观和文化古迹之间的互补。

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之间如何实现互补性,有以下几种方法:(1)景点间旅游产品打包:把多个旅游景点组合在一起,打包成一个旅游线路,使旅游者在同一次旅游中能够游览多个景点,提高游览的效率。

(2)主题旅游产品打包:把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打包,形成一系列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产品,如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
摘要:对长江三峡资源的一般集中在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开发性等方面,本文试从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着手,对区域性旅游资源进行共享多赢方面的进行基础性探索,为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旅游资源互补性长江三峡金三角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旅游系统中最根本的要素。

的对旅游资源展开研究是一个地区进行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一个区域制定旅游产业规划和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一、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的意义
1.形成对旅游资源的再认识
旅游资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科学的利用好现有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同思路的研究,我们总能找到其令人惊喜的价值,从而谋划出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

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就是从不同尺度的地域范围、不同的角度以互补性进行和研究现有资源,重新评价和定位现有的旅游资源,挖掘更多的资源优势。

2.为发展跨区域旅游、谋求共赢提供支持
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资源的利用已经逐渐打破原来的行政区划,跨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对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研究愈发显得重要,通过分析旅游资源的共生互补,合理安排旅游资源开发的时序、重点和方向,最终获得资源共享多赢。

毕业论文
3.利于解决区域间旅游合作
区域合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区内各旅游体能否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使区内差异性旅游资源可以有效结合,从而产生更大经济效应。

例如长江三峡、川黔渝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均是一种新型互补的旅游竞争合作关系。

二、旅游资源互补性概念及模式
1.旅游资源互补的涵义
互补的概念来自于几何学,是指两个角度之和为180度的角互为补角。

旅游资源的互补是指旅游资源之间由于种类、规模、形状、文化内涵、
时间序列、区位等自身要素的差异而形成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

旅游资源互补蕴涵着古典的精髓,其表达了阴阳既济方能生生不息的原理。

犹如中国的易经和八卦所揭示的宇宙原理。

2.旅游资源互补的几种模式
从目前的常见的情形分,旅游资源的互补有规模尺度互补、形态造型互补、时间序列互补、种类异质互补、区域差异性互补、同构互补等多种模式。

随着旅游理论的发展,还会得以丰富和完善。

三、旅游资源互补性研究案例
1.小金三角资源互补性
奉节巫山巫溪的旅游资源总的说来,是以资源为其主要特色。

雄奇壮丽的三峡,瑰丽幽邃的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神奇迷人的高山草原红池坝,人迹罕至的白果林原始森林,动人心魄的“天坑地缝”无不是旅游者,探险家梦想的地方。

仔细分析金三角旅游资源的特色我们不难发现,各个资源点之间具有极强互补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