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矿产资源远景分析

合集下载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资源潜力分析一、成矿地质条件构造位置地处西太平洋岛弧链,地质构造复杂。

该区是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由于受到邻近的西太平洋壳体、印度和澳大利亚壳体自中生代以来的相互作用以及新生代亚洲陆缘扩张的影响,自晚白垩世以来持续发生了强烈大规模的构造一岩浆活动,成为与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一特殊的地质环境决定了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且金属矿床类型多属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镍矿床,和与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和块状硫化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风化沉积的红土型镍、铝矿等。

区域控矿构造为近南北向的菲律宾大断裂。

矿区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

金矿床主要产于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带,与成分上从流纹岩、英安岩到安山岩的钙碱性一高钾钙碱性火山、次火山岩岩性有关,火山机构、断裂构造及与热液活动有关的裂隙系统是成矿流体活动及发生沉淀的有利场所,它们控制了矿床的就位空间。

与斑岩有关的矿床则主要为块状硫化物铜金矿,其为顶部往往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沿近南北向的构造一岩浆带分布。

红土型铝土矿成矿要素则为富铝中基性岩及岩溶洼地。

风化破碎的高铝中基性岩搬运至附近的岩溶洼地,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湿热环境植被发育,微生物滋生,微生物腐蚀岩石产生有机酸一弱酸不断淋滤洼地堆积物,使硅质活化迁移而铁铝富集形成红土型三水铝土矿。

第二节主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一、主要金属矿床类型菲律宾主要矿床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镍矿床,和与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和块状硫化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风化沉积的红土型镍、铝矿等。

(一)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矿床菲律宾有9条含铬的蛇绿岩带,铬铁矿区一般主要出露斜方辉石橄榄岩。

铬铁矿体产于纯橄岩与斜方辉石橄榄岩的接触带上,矿体平行于围岩侵入,矿体呈脉状,受构造影响变化较大,形态复杂,常有分支复合现象。

菲律宾优劣势分析

菲律宾优劣势分析

菲律宾优劣势分析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之一,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然而,菲律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本文中,我将对菲律宾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菲律宾的优势:1.自然资源丰富: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和木材等。

这些资源为菲律宾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2.年轻的劳动力:菲律宾有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劳动力。

这些年轻人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英语沟通能力,使他们成为很多行业的理想候选人。

3.旅游资源:菲律宾是一个旅游胜地,拥有美丽的海滩、壮丽的山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菲律宾,从而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4.信息技术服务:菲律宾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离岸业务外包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菲律宾的人力成本相对较低,但英语沟通能力强,使其在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领域具有竞争优势。

菲律宾的劣势:1.贫富差距:菲律宾是一个经济不平衡的国家,贫富差距较大。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缺乏基本的教育、健康和就业机会。

2.基础设施不足:菲律宾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道路、桥梁、港口和电力供应等方面。

这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的吸引力。

3.政府腐败:菲律宾面临着政府腐败现象。

官员贪污和贪污行为造成了公共服务的低效和不公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自然灾害频发: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经常受到地震、台风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这些灾害破坏了基础设施和居民的生活,对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总体而言,菲律宾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解决劣势的同时,菲律宾需要利用其优势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菲律宾地质概况

菲律宾地质概况

菲律宾地质概况011113 李百蝉20111002986 地理位置和特征概括菲律宾,位于亚洲东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群岛(7107个岛屿)所组成的国家。

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是东南亚岛国。

位于亚洲东南部。

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2,400个岛有名称,1,000多个岛有居民。

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的96%。

岛上山峦重叠,三分之二以上岛屿是丘陵、山地及高原。

多火山,全国有52座火山,其中活火山11座;地震频繁。

全境除少数内陆平原外,仅在沿海零星分布有狭窄平原。

各岛屿上的河流短促,最长的吕宋岛卡加延河仅350km长,虽然水流较急,不利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

岛屿之间均为浅海,珊瑚礁也较发育。

菲律宾群岛东、西两侧为近南北走向的深海沟,其东侧紧临萨马岛和棉兰老岛,是世界最深的海沟,深度达10497m。

海岸线曲折,长约18,533公里,多优良港湾。

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湿度大,米沙鄙群岛以北多台风。

月平均气温24-28℃,年雨量2,000-3,500毫米。

年均气温27℃,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

森林茂密,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0%以上。

菲律宾资源比较丰富,除黑色与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外,拥有53%的林区,各种优质木材资源相当丰富,还有充沛的水力资源、水产资源和地热资源。

地层演化历史菲律宾地处太平洋板块西缘,地质演化历史不长,最老地层是石炭系。

全国地层基本上可分为前新生界和新生界2大部分,前者分布零星,连续性差,后者发育较好,分布广泛。

前新生界主要分布在菲律宾西部地区的巴拉望岛中北部、民都洛岛西部和三宝颜等地,在东部地区吕宋岛的马德雷山、棉兰老岛中央山脉以及比科尔和达沃等地也有出露,其中以巴拉望岛出露的层序较全,最老的石炭系—下二叠统为一套厚层状细碎屑岩系,夹灰岩透镜体,现大多变质为千枚岩、板岩、页岩和片岩,未见底,厚度不详。

菲律宾矿产资源

菲律宾矿产资源

菲律宾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菲律宾是环太平洋成矿带上重要的矿产资源岛国,地处菲律宾吕宋岛东南部的北甘马仁省,是菲律宾成矿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矿种以铁、铜、金、钼最负盛名,著名的Larap铁、铜多金属矿床和巴拉贡特大型金矿床就产于该地区。

菲律宾银鹭必可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大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菲律宾国隆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该区域的主要成矿带上依法取得16个矿权区42坐矿山,总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图1)。

通过公司广泛的收集资料和有计划的由浅入深的勘查工作显示出这些矿权区潜在的矿产资源量巨大,经济价值可观。

北甘马仁省距菲律宾首都马尼拉320公里,有国道与之相通,部分矿区位于海边,有港口相通,因此水陆交通方便见(图2)。

由于地处吕宋岛的东北边缘,为海岛丘陵地带,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为0-200米之间,河流水系发育,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海洋性气候,植被发育,四季如夏,年平均气温28°C,年11月到笠年3月份为雨季,其他月份为旱季,年降水量达3000毫米以上,水利资源充沛。

北甘马仁省火力发电,由于工业不甚发达,电力供过于求,目前可满足矿山和选厂建设需要。

当地以农业为主,劳动力充足且廉价。

Larap铁、铜、钼矿床位于成矿区带的北端,为一深水海湾,二战时建有运输码头,今其码头基础尚在可以利用,可建设5万吨级码头。

该矿床是矿区带上工作程度高,经济价值大并且马上可以进行开发的矿床之一,矿区地形平坦,是理想的矿山、选矿厂选址(图3)。

一、地质矿产概述(一)大地构造背景菲律宾大地构造背景,是晚白垩世海底扩张中心漂离华南大陆(海西-燕山期)边缘地壳碎块(又称“中型板块”)1975年大量海底地球物理测量,以及台湾、菲律宾吕宋岛的地面地质测量(Bowin等1978),认为南中国海大陆堋东南部在中-晚新世时翻转向菲律宾吕宋岛俯冲,形成反向俯冲的双海沟系,在俯冲带上盘形成了双岛弧迭加区。

菲律宾海沟断裂、菲律宾大断裂和马尼拉海沟断裂,构成了菲律宾海沟—岛弧系的构造主体。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菲律宾矿产资源调研报告—资源潜力分析一、成矿地质条件构造位置地处西太平洋岛弧链,地质构造复杂。

该区是地球岩石圈中最复杂的构造活动区之一,由于受到邻近的西太平洋壳体、印度和澳大利亚壳体自中生代以来的相互作用以及新生代亚洲陆缘扩张的影响,自晚白垩世以来持续发生了强烈大规模的构造一岩浆活动,成为与岛弧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液活动的主要场所。

这一特殊的地质环境决定了菲律宾矿产资源丰富,找矿潜力巨大,且金属矿床类型多属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镍矿床,和与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和块状硫化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风化沉积的红土型镍、铝矿等。

区域控矿构造为近南北向的菲律宾大断裂。

矿区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和火山机构。

金矿床主要产于与消减作用有关的岩浆活动带,与成分上从流纹岩、英安岩到安山岩的钙碱性一高钾钙碱性火山、次火山岩岩性有关,火山机构、断裂构造及与热液活动有关的裂隙系统是成矿流体活动及发生沉淀的有利场所,它们控制了矿床的就位空间。

与斑岩有关的矿床则主要为块状硫化物铜金矿,其为顶部往往为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沿近南北向的构造一岩浆带分布。

红土型铝土矿成矿要素则为富铝中基性岩及岩溶洼地。

风化破碎的高铝中基性岩搬运至附近的岩溶洼地,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的湿热环境植被发育,微生物滋生,微生物腐蚀岩石产生有机酸一弱酸不断淋滤洼地堆积物,使硅质活化迁移而铁铝富集形成红土型三水铝土矿。

第二节主要金属矿产成矿规律一、主要金属矿床类型菲律宾主要矿床有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镍矿床,和与中酸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和块状硫化物矿床,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及风化沉积的红土型镍、铝矿等。

(一)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岩浆型铬矿床菲律宾有9条含铬的蛇绿岩带,铬铁矿区一般主要出露斜方辉石橄榄岩。

铬铁矿体产于纯橄岩与斜方辉石橄榄岩的接触带上,矿体平行于围岩侵入,矿体呈脉状,受构造影响变化较大,形态复杂,常有分支复合现象。

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概况

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概况

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概况菲律宾是一个拥有丰富矿藏资源的国家,其中铜、铝、磷矿产资源是较为突出的。

以下是菲律宾铜、铝、磷矿产资源的概况。

一、铜矿产资源菲律宾的铜资源占世界总储量的约5%,居世界前十位。

其铜资源主要分布在齐安特高地地区,主要产区有邦阿斯、布松加焦、通古尔、苏里高等地区。

同时,菲律宾的铜矿蕴含的铜品位较高,一般在1.5%以上,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目前,菲律宾的铜矿主要由三家公司开采,分别是斐氏公司(Philex Mining Corporation)、红金公司(Lepanto Consolidated Mining Company)和皇冠金属公司(Atlas Consolidated Mining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其中,斐氏公司开采的铜矿储量最大,产量也最高。

二、铝矿产资源菲律宾拥有较为丰富的铝资源,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6%,主要分布在举行岛南部地区的苏里高和莱特岛的阿卡蒂地区。

铝矿储量最大的是苏里高地区的天山铝土矿堆积,该地区的铝矿储量大约为1亿吨,储量居于全亚洲第三位。

目前,菲律宾的铝矿仍未充分开发,主要由外资企业开采。

其中,菲律宾最大的铝矿开采企业是美国的阿尔科铝业(Alcoa),其在菲律宾的公司名为世界铝业(World Aluminaand Chemicals),并与菲律宾政府合作开发矿产资源。

三、磷矿产资源菲律宾的磷矿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3%,居世界前十位。

其主要产区有中部吕宋的帕拉南、科马纳尔和卡尔工程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磷矿大部分以磷灰石形式存在,矿物质量较高,磷酸三钙含量一般在30%以上。

目前,菲律宾的磷矿主要由世界上最大的磷官能石生产商之一的菲律宾磷官能石公司(Philippine Phosphate Fertilizer Corporation)开采,该公司以农用化肥的生产厂家为主要客户。

总的来说,菲律宾的铜、铝、磷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和开发潜力。

东南亚铁矿石资源分布及经济利益

东南亚铁矿石资源分布及经济利益

东南亚铁矿石资源分布及经济利益东南亚地区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

其中,铁矿石是东南亚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本文将探讨东南亚铁矿石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经济利益。

一、资源分布东南亚地区是铁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其岛屿布局和地质条件使其拥有大量的铁矿石矿藏。

菲律宾以其独特的地质气候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铁矿石资源。

而马来西亚则以沙巴和砂拉越两个地区的铁矿石产量较为突出。

此外,东南亚还有一些其他国家也具备一定的铁矿石资源,例如越南、柬埔寨和老挝等。

尽管相对较小,但这些资源的开采仍然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经济利益1.直接贡献——就业和税收:铁矿石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因此驱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纳税也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要贡献。

2.出口收入:东南亚地区的铁矿石多为贫矿,经过加工后可用于钢铁制造等行业。

东南亚一些国家出口铁矿石成为重要的外汇来源,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3.促进工业发展:铁矿石是钢铁行业的重要原料,其资源的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当地钢铁工业的规模和发展。

东南亚地区以其丰富的铁矿石资源为基础,发展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推动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4.基础设施建设:铁矿石的开采和加工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支持,例如铁路、港口等。

因此,铁矿石资源的开发也间接促进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5.地方经济发展:铁矿石资源的开发通常发生在偏远地区,这些地区往往经济相对落后。

资源的开发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并改善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水平。

6.技术进步和人才培养:铁矿石的加工和利用需要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

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菲律宾矿产资源及采矿业政策环境分析

菲律宾矿产资源及采矿业政策环境分析

菲律宾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是世界上矿产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根据菲律宾矿业和地质局(MGB)的数据,该国的矿产储备位列全球第五。

其中,黄金储量全球第三,铜储量全球第四,镍储量全球第五,铬铁矿全球第六。

多种矿产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

一、矿产储备和分布情况(一)主要金属矿产储量和价值。

据菲律宾矿业和地质局(MGB)统计,2010年,该国金属矿储备约145亿公吨,非金属矿产储备约676.6亿公吨。

全国30%的土地(900万公顷)藏有金属矿产。

据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商会统计,菲金属矿藏估值达到1387万亿美元。

金、镍和铜占总估值的75%,金占比26%,高于铜和镍。

(二)金属矿藏分布和开发情况。

据勘测,大部分矿藏位于棉兰老岛和吕宋岛。

三种金属中,棉兰老岛占有金储量的70%和铜储量的62%。

因为巴拉望属于吕宋群岛,吕宋岛占有53%的镍储备,同时还有大量的锌和铬铁矿。

拥有如此丰富的矿藏资源,菲律宾可以成为全球金属资源市场的最大玩家之一。

采矿业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增长贡献很大力量。

但是,菲律宾的矿产开发十分不足。

菲参议院经济规划办公室援引MGB的数据撰写报告指出,至少价值8400亿美元的金属矿尚未开发。

该数字是2013年菲律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倍。

未完全开发的矿藏包括金、铜、镍、铬铁、锰、银和铁。

截止到2014年7月,探明有金属矿物储备的土地,仅有7.9%或710884公顷有开采许可。

这些矿中,有些已经关闭,有些尚未开工。

二、采矿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一)总增加值(GV A)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巨大的发展潜力相比,采矿业对菲律宾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

按照现有价格计算,2010-2013年,平均总增加值为580.52亿比索,仅占GDP的0.58%。

金矿开采贡献最多,同期占GDP的0.33%,镍矿第二,贡献率为0.14%,铜矿第三,贡献率为0.09%。

由于国税局将金矿开采的税收提高了7%,金矿的总增加值自2012年起出现大幅下滑,从之前的年平均值453.52亿比索下降到2012年的204.12亿比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矿产资源远景分析
王 毅1 贾印叶2
(1.宁波银亿集团公司,浙江 宁波 315020;
2.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三一四队,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铬铁矿是国内短缺矿种,在中国储量少、产量低,每年消费量的80%以上依靠进口。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岛,有着丰富的铬铁砂矿、红土型镍矿、红土型褐铁矿等资源,文章通过对豪门鸿岛的区域成矿环境、岛内主要地质特征进行论述,对豪门鸿岛矿产远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铬铁砂矿;红土镍矿;超基性岩体;蛇绿岩带;矿产远景
我国铬矿年消费量大量依赖进口,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铬矿进口国。

国内铬矿资源受储量或开采成本影响,供给难以满足国内需求,使得进口原料成为满足冶炼需求的主要来源。

菲律宾东萨马省的豪门鸿岛面积约45Km2,矿产丰富。

德国拜尔公司(Bayer AG)于1985年-1990年在该岛对其中的10个区块进行了铬砂矿详查工作,探明风化壳型铬砂矿总储量830.2万吨,Cr2O3平均品位26.22%。

求得Cr2O3资源量217.6万吨[1]。

项目组于2011年4月对该岛进行了地质考察,部署了浅钻揭露铬砂矿、红土镍矿。

利用本次工作成果,结合德国拜耳公司地质资料,对豪门鸿岛的矿产成因进行分析,评价该岛地质找矿潜力。

1 区域地质
1.1成矿带背景
豪门鸿岛位于菲律宾中央断裂带东侧,菲律宾中央断裂带控制着该区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特征,沿断裂带两侧超基性岩浆侵入,形成该区北北东向蛇绿岩带,该蛇绿岩带为区域铬铁矿、红土型镍矿的赋矿层位。

1.2 区域地质
地层主要为第三系,平面上呈北西向狭长带状展布,岩性为碎屑岩、灰岩和超基性岩等;第四系冲、洪积层发育于滨海和沟谷。

区域构造及岩浆活动以朔性—脆性条件下的变形、断裂和超基性-基性岩浆侵入为主,构造线方向与菲律宾中央断裂带一致。

2 豪门鸿岛地质概况[2]
2.1 地质特征
2.1.1 地层
豪门鸿岛位于太平洋西缘蛇绿岩带内,岛上岩性出露简单,基岩为超基性岩体,见于沿海陡壁和冲沟中,岛上大面积出露第四系残坡积层,以粘土-粉质粘土、砂土组成,上部为腐殖质层,底部存在砂砾岩等,主体呈单层的土体大面积展布,产状较为稳定,主体呈黄褐色,局部夹黑色腐殖质、
铬铁砂层,土体呈固结—半固结状,结构致密,土状构造,主要以粘土、粉砂、砂为主,底部偶夹砾石、锰结核等,含铬矿、磁铁矿、镍矿、褐铁矿等。

土层纵向裂理、近于水平的层理较为发育,地表沿裂理有冲蚀现象,铬铁矿砂主要呈似层状赋存于土层中,局部呈网脉状。

为本区铬砂矿含矿层,
2.1.2构造
岛上第四系覆盖严重,未见到明显的构造痕迹。

2.1.3岩浆岩
岛上基岩主要为超基性岩,主要出露与豪门鸿岛的北西及陡壁及冲沟内,主要有辉石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

辉石橄榄岩:风化面呈土黄色,新鲜面为深灰黑色,细—显微晶质结构,块状构造,可见碎裂构造,断面参次,裂块棱角分明,裂面多平直,且均覆有纤维状蛇纹石薄膜,故易碎。

成份以隐晶质橄榄石为主,长石次之。

蛇纹石化橄榄岩:风化面黄色—淡绿色,新鲜面,呈淡绿、黑、褐的条纹、条带等杂色,细—隐晶结构,条纹、条带状构造。

成份以橄榄石为主,蛇纹石次之。

2.2矿体特征
2.2.1 铬铁砂矿特征
豪门鸿铬砂矿属于风化壳型的砂矿,第四系土层为主要铬铁砂矿层,矿体展布特征受地貌控制,呈似层状,矿体底板为超基性岩体,底板形态受古地形影响,顶板形态即现在地貌特征,总体较为平坦,受成矿后的风化、剥蚀、冲蚀等影响,局部地段形成冲沟,导致矿体局部较薄,但矿体总体是较为连续的,呈现为面积广、规模可观的铬铁砂矿。

铬矿砂呈黑色—褐黑色,为中细粒—微细粒,粒度一般在0.20mm—0.50mm,分选性较好,上部粒度细,向下部逐渐变粗、含量增高,部分地段的底部铬矿砂半固结成岩。

2.2.2 红土镍矿特征
豪门鸿岛红土风化壳可分为三个明显的风化带,从上至下为:残余红土带-腐岩带-基岩。

腐岩层是红土型镍矿的主要含矿层,矿体形态简单,呈似层状面形分布,范围大体与红土风化壳一致,明显受地形表面起伏形态的控制。

但品位普遍不高,采样分析镍品位0.6-0.8%。

腐岩带按风化程度不同由上至下可分为三层:红黄色土状腐岩、黄色黄绿色土块状腐岩、浅黄色至浅灰色块状腐岩,;基岩是未经风化作用的超基性岩原岩,也是形成红土风化壳带的母岩
2.2.3 红土型褐铁矿特征
褐铁矿主要赋存与红土残余带内,以铁低镁低镍为特征,在地表呈面状分布,厚度不均匀,最
厚处可达45米,呈粘土状,采样分析该红土层全铁含量45%-51%。

2.3矿床成因分析
豪门鸿岛原生铬铁矿的形成是与超基性岩体有关的岩浆分异性矿床,矿床形成后,遭受风化剥蚀等作用,致使铬矿及其围岩裂解、剥落,由大块变成了小块,由小块变成砂,在水的流动作下搬运至适宜的地方沉淀、堆积,砂的搬运过程也是一个自然重选过程。

豪门鸿早期处于滨海沉积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沉积历史,形成了较为厚大的铬砂矿层,矿层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等影响,致使该地段隆起、抬升,形成孤立与大陆的豪门鸿岛,同时也使得豪门鸿铬砂矿浮出海面,形成现在厚大的铬砂矿床。

超基性岩的铁和镍的丰度较一般岩性为高,在地表风化蚀变作用下发生富集现象,形成了地表红土型的高铁低镍含矿层。

2.4豪门鸿岛矿产远景分析
豪门鸿岛上岩性出露简单,基岩以超基性杂岩体为主,蛇纹石化橄榄岩有一定的分布。

但因地表覆盖层厚度大,无法判断原生铬铁矿的有利赋存地段。

根据近地表强风化岩内的铬铁矿产状判断,在覆盖层下有原生铬铁矿的可能性极大。

2.5 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豪门鸿铬铁砂矿属于地表露头矿产,开采方式应为露天开采,涉及的开采利用条件主要是地表水、含矿土层工程地质结构条件等,本次未做专门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在此仅作简要评述。

矿区内地表水系主要发育于山涧沟谷之中,多数为季节水系,供水因素主要是大气降水,排泄条件为沟谷渗流,地表未见大的河谷水体,水文条件属于简单类型。

菲律宾属季风型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

根据采区开采的矿层断面和区内采样浅井井壁结构来看,多数地段为近于直立的陡壁而无垮塌现象,因此认为本岛矿层(第四系)工程结构较为稳定,属于工程条件简单的地区,局部地段,如矿层较薄的地段、铬砂富集地段等,矿层结构疏松,在矿山开发时,要注意支护、保留适度的边坡角,以保证安全生产。

3 结论
项目组本次对豪门鸿岛进行了考察,大致了解了该岛地质成矿条件,对含矿层的分布、赋存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取得了一定的认识。

豪门鸿岛的地质勘探工作,仅限于风化壳红土层的矿产,对基性-超基性岩体岩体内的原生矿产还没有有效勘探手段,但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判断,豪门鸿岛矿产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工作,以加快矿山开发利用步伐。

参考文献:
[1] 德国拜尔公司(Bayer AG). Eastern Samar Homonhon Detailed geological surveys report [R]. 菲律宾马尼拉:德国拜耳公司(Bayer AG),1990
[2] Peng Cheng Metallic Resources Corp. 菲律宾东萨马省豪门鸿铬砂矿勘查报告[R].菲律宾马尼拉:Peng Cheng Metallic Resources Corp,2008
[3] 施俊法唐金荣周平等. 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探[J].北京地质出版社,2010 108-119
Analysis of Philippines Eastern Samar Island mineral rich Hong
Wang Yi 1, Jia Yinye 2
(1 Ningbo Yinyi Group Co., Ltd.Zhejiang Ningbo 315020;
2 China Metallurgical Geology three Bureau 314 team, Shanxi Linfen 041000) Abstract: chromium ore is the domestic shortage of minerals, in China less reserves, yield is low, the annual consumption of more than 80% rely on imports. Philippines Eastern Samar giants Hong Island, is rich in iron sand, laterite nickel laterite ore, and other resourc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ich Hong Island regional metallogenic environment, the mai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iants, Hong Island mineral prospect analysis.
Keywords: ferrochrome placer; laterite; ultrabasic ophiolite be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