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说课稿

合集下载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课件
伴性遗传与性别决定有密切关系,性别决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而伴 性遗传的基因也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二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伴性遗传特点
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 病
子病母必携带,父病女 必携带
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 假设致病基因为a,其等位基因为A, 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患病男 性的基因型必为XaY,男性的Y由父亲 提供,则其父必患病;男性的X来自 母亲,则母必携带致病基因XAXa, 因此患病男性患者的女性亲属中必有 患者。另外男性正常个体的基因型是 XAY,其X来自母亲,所以其母一定 是携带者XAXa。总结来说,男性患 者的X只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男性 正常个体的X传给女儿,Y传给儿子,
目前对于跨物种间伴性遗传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不同物种间的普遍性和 规律。
研究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伴性遗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未来可以研 究如何利用伴性遗传规律来预防和治疗相关 疾病。
THANKS
感谢观看
(优质课)伴性遗传说课ppt 课件ຫໍສະໝຸດ contents目录
• 引言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人类伴性遗传病实例分析 • 动物伴性遗传现象探讨 • 植物伴性遗传现象及其应用 • 伴性遗传规律总结与拓展思考
01 引言
说课目的和背景
让学生了解伴性遗传 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能力和实验技能,提 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鸟类伴性遗传研究意义
对于家禽养殖、观赏鸟培育以及濒危 鸟类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了解伴性遗传规律,可以实现优 良性状的选择和疾病防控。
哺乳动物中伴性遗传现象举例
01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与鸟类不同,大多数哺乳动物为XY型性别决

伴性遗传-优质课(说课)

伴性遗传-优质课(说课)

《伴性遗传》说课稿敖汉旗箭桥中学闫光照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伴性遗传》。

本节课是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说学习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2、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

2、通过书写和分析遗传图解,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到生男生女的随机性,从而破除封建、错误思想,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在针对遗传病的问题思考中,认识近亲结婚的危害,积极地理解婚姻法的合理性,对遗传病能正确对待和科学预防。

二、说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思路和方法:本节的重点是人类伴性遗传的特点,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写出男女各种基因型,分工合作弄清每种婚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例。

引导学生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充分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

本节的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要求学生认识遗传图谱,会分析遗传图谱,引导学生提出假设,让学生充分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说情境创设,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带领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问题:红绿色盲对生活有没有影响?红绿色盲患者为什么不能考驾照,不能参军?法律有没有规定他们不能生孩子?设疑:为了后代的健康,红绿色盲患者如何进行优生优育呢?通过一系列小情景的设计,提高学生对红绿色盲的认识,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思考,便于新课的讲授。

四、说教学流程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一)图片检测,导入新课出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带领学生一起辨认,通过设置的层层问题进一步了解红绿色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由调查数据红绿色盲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引出伴性遗传的概念,借此导入新课。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5篇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5篇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 )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
课型:新授 主备: 同备: 审批:
《伴性遗传》教学设计3
课标要求:概述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知识:1.领会伴性遗传的特点。 2.理解抗维生素D佝偻病。
能力:1.通过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情感:通过学习,树立优生、关爱生命、关爱遗传病患者的意识。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站3/4,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8.现有一母子去医院看病,医生发现其母亲患有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表示其致病基因),儿子有色盲,随即医生在其儿子的病历上写上血友病,为什么?试写出儿子的基因型。
3.生物界中,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即 和 ,大多数生物是 ,而鸟类和蛾类是 ;前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后者的雌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雄性个体由两条 的染色体决定,即 。三.合作探究: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
2.ZW型遗传方式的特点。

《伴性遗传》说课课件演示稿定稿ppt课件

《伴性遗传》说课课件演示稿定稿ppt课件
关心社会
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 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二]深化理解 拓展运用 [三]小结知识[四回]社馈会聚调查焦
文本
[四]社会调查 联系实际
倾听故事 引起关注 盲图体验 激发兴趣 问题探讨 导入新课 继续探索 挖掘根源
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分析讨论动脑思考 课堂交流集思广益 阅读体会 深化学习
后人为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 道尔顿症。
J.Dalton 1766--184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二]深化理解 拓展运用 [三]小结知识[四回]社馈会聚调查焦
文本
[四]社会调查 联系实际
倾听故事 引起关注 盲图体验 激发兴趣 问题探讨 导入新课 继续探索 挖掘根源
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分析讨论动脑思考 课堂交流集思广益 阅读体会 深化学习
25min
12min 8min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二]深化理解 拓展运用 [三]小结知识[四回]社馈会聚调查焦
文本
[四]社会调查 联系实际
倾听故事 引起关注 盲图体验 激发兴趣 问题探讨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分析讨论动脑思考 课堂交流集思广益 阅读体会 深化学习
伴性遗传概念 伴性遗传特点 实践中的意义
文本
[四]社会调查 联系实际
倾听故事 引起关注 盲图体验 激发兴趣 问题探讨 导入新课 继续探索 挖掘根源
提出问题学会质疑 分析讨论动脑思考 课堂交流集思广益 阅读体会 深化学习
伴性遗传概念 伴性遗传特点 实践中的意义
▪ 伴性遗传的特点方法(口诀)
母病子必病, 女病父必病。
隔代遗传!
子病母必病, 父病女必病,

第3节伴性遗传说课稿

第3节伴性遗传说课稿

第3节伴性遗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立意、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及教学反思这十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1)内容概述:第3节《伴性遗传》主要讲述了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伴性遗传是指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现象,这种遗传现象主要涉及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疾病的遗传规律,如血友病和色盲等,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规律和计算方法。

(2)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伴性遗传包括X连锁遗传和Y连锁遗传。

X连锁遗传是指与X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的遗传现象,主要影响到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遗传表现。

Y连锁遗传是指与Y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的遗传现象,通常只在男性中表现出来。

伴性遗传涉及到性别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交互作用,对遗传疾病的研究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3)伴性遗传的特点:伴性遗传具有性别特异性和遗传规律的特点。

X连锁遗传表现为性别差异,女性通常为杂合子,男性为纯合子。

Y连锁遗传则表现为男性特有的遗传性状,如某些性别决定因子。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学生掌握遗传学中的复杂遗传模式,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地位(1)教材的承接关系:《伴性遗传》是《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节中的重要内容,承接了前面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知识。

通过对伴性遗传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基因在不同性别中的表现及其遗传规律。

这为学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材的拓展与应用:《伴性遗传》的学习不仅涉及遗传学的基础理论,还对医学遗传学、临床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学生通过掌握伴性遗传的规律,能够理解和预测某些遗传病的发生,了解现代遗传学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伴性遗传》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伴性遗传》这一节,是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它是以色盲为例讲解并描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

它进一步说明白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别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本节内容中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发觉红绿色盲的内容也是对同学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使同学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迷惑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讨论,对问题讨论的仔细立场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觉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敬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的重要品质之一。

同时“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等内容也能培育同学探究的习惯和方法,培育同学沟通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及获得讨论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2、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结合该节教材的特点以及同学的实际状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技能性目标:〔1〕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规律。

〔2〕培育探究问题技能,获得讨论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性目标:〔1〕科学品质教育。

〔2〕人口教育〔优生优育〕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整个探究过程是围绕伴性遗传的特点为主线开展的,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性染色体的剖析、基因分别定律的迁移,使同学很简单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倡探究性学习,着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以及沟通与合作的技能。

我们经常说:“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理念,应当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

”其含义是,并不是一提探究,就肯定要动手做试验。

虽然既动脑又动手的探究是最有效的探究,但是在我国大班额、课时紧的`国情下,老师创设情境的纯思维探究,应当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得更加普遍。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伴性遗传》这一节,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

它是以人的色盲为例讲述伴性遗传现象和伴性遗传规律,进一步说明了基因与性染色体的关系,其实质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在性染色体遗传上的作用。

本节内容与前面的受精作用,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密切联系。

同时也为第五章第三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需求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以及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的基本规律。

为伴性遗传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而色盲这种特殊的遗传病,涉及伴性遗传,学生对其遗传特点有浓厚的兴趣。

另外,本节内容中科学家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历程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

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问题研究的认真态度是学习科学的重要品质之一;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神也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之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在讨论和探究过程中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红绿色盲发现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品质教育。

(2)通过对人类遗传病传递规律的研究,让学生理解近亲结婚对人口素质产生的危害。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四、说教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为主,并辅以讲授法,指导法等,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思维、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五、说学法本节课的学法主要运用自主学习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1、盲图体检,激发兴趣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学生识图辨认,激发其学习探究的兴趣。

2、倾听故事,引起关注运用讲故事的方法呈现科学家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过程,引发学生对色盲症的关注。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

《伴性遗传》说课稿《伴性遗传》说课稿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伴性遗传》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伴性遗传》说课稿1一、说教材《伴性遗传》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2章第3节。

本节课讲述伴性遗传的现象和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节以及本章的其他两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是在第一章认识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探究基因在细胞中位置的脚步而设计的。

本节又为《人类遗传病》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在之前学生已经知道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为他们理解本节课基因和性染色体行为一致打下了基础。

生活中学生知道遗传病的概念但并不了解伴性遗传病的特点,因此适合带领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伴性遗传。

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已经接近成熟,而且通过之前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分析思维,可以对伴性遗传的例子红绿色盲症遗传进行探究。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资料,总结出伴性遗传的规律;发展分析问题,揭示事物规律的能力。

(2)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学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过程,养成善于发现生活中小问题的习惯,形成探究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形成生物联系生活生产的观念,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为:伴性遗传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以红绿色盲的分析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所以难点为:分析红绿色盲遗传。

五、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主要是以红绿色盲为例进行问题探究,因此我会准备足够的资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对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讨论,得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新课环节。

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会请同学们根据PPT上的红绿色盲检查图,检测自己的色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伴性遗传》第一学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伴性遗传”位于必修II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包括了伴性遗传的概念,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几个教学知识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知道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遗传原理和规律。

2、通过对一个家族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推导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3、认同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红绿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的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的精
神。

三、说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概述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

突破方法:整节课围绕探索伴性遗传的特点展开,突出了本节的教学重点。

通过指导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并进行分析。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方法
创设情景,多媒体演示,小组合作探究
五、说教学过程
先让学生自主预习3分钟熟悉教材。

补充性别决定知识,板书在黑板上。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1.讲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事,继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学习的课题。

2.以“失去部分色彩的世界是怎样的”展示色盲患者眼中的世界,引起学生对色盲的关注,从而引
出红绿色盲。

(二)合作探究演绎过程
环节一:
1.展示教材34页中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根据图谱设计相关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思考
讨论,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找出其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讨论,在学生归纳中,对其解答不完整或错误之处,不急于给出正确答案,采取点拔方式,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2.接着指导学生书写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环节二:
1.展示遗传图解,讲解、引导学生复习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两图
关系,总结出遗传特点。

2.随后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自己填图,完成遗传图解,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设计意图:在对问题的演绎推理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学习状态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并且通过反复书写遗传图解得以突出本节重难点。

(三)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让学生归纳学到的知识,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再一次评估。

最后引领学生回顾知识,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达成情况,完成当堂检测练习。

六、说作业布置勾画练习册上相关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