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画风吗?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1、CAI课件。

2、诗歌填空作业纸。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教案呈现的是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画风》。

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人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他们啊准备画风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课文中什么地方告诉我们了?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找出相关的句子。

2、汇报。

风确实像小朋友说的一样。

所以当宋涛说:“谁能画风?”的时候……3、出示句子:宋涛说:“谁能画风?”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请小朋友再深入地读读陈丹的这句话。

多读几遍,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陈丹,你听到宋涛提出这样挑战性的话题,你会怎么想呢?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来读一读。

5、看样子,陈丹的心情非常复杂哦,让我们一起学着陈丹的样子来读一读这段话吧!(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1、风到底画不画得出来呢?他们会怎样画风呢?请小朋友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找一找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用横线画下来。

陈老师下来看到小朋友找的都很对!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画吧。

2、教师指导学习赵小毅画的风①出示赵小毅的画,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出示两段话,我们来读读这2段话吧!男同学第一段,女同学第二段。

③风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风了啊?(飘、呼呼地转)。

要读好这一段,先要读好这两个地方。

你能让风藏在你的朗读当中吗?指名读。

④你读得真好,陈老师真的感觉到了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一起读读吧!⑤赵小艺画出了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⑥假如你是赵小艺,你第一个想出好办法来画风,别人都在赞美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心情如何?指名说。

《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_1

《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_1

《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画风》二年级教学设计1课前透视《画风》一文贴远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真,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子想法主张子,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而今画纸上的故事。

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小我的彼此交换,那样的课文学生仍是第一次碰着,以是没有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不雅面和做法,可在朗读感悟过程当中收受接管贴头像的要发弄清每个小同伙是若何画风的。

风摸没有着,看没有到。

孩子们平常普通是又很少细心察看风取其他事物的关系,以是对若何画风出有进行过深进的思考。

讲解中要指点学生在分角色读文中体味三个孩子的思维,进修他们敢想敢做、彼此协作的肉体。

同时经过过程让学生本身进手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真践才力。

讲解方针: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重面捉住三个孩子的对话发会他们的创意。

训练准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课文。

3、明黑事物之间是有联络的,遇事要擅于动脑子想法主张子。

讲解重面:分角色朗读课文,明黑事物之间是有联络的,遇事要擅于动脑子想法主张子。

疑息资料:生字卡片、三个小同伙的头像、绘画用品、有风的声音的磁带。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切进举偶1、猜谜语。

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花儿见它颔首,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

(谜底:风)您们知讲“风”是什么样吗?风摸没有着看没有到,然则有三个小同伙却把它画下来了。

那是若何回事呢?(板书:画风)2、语言。

听,那是什么声音?(播放风“吸吸”吹的声音)您能说出有关“风”的词语、童谣、歌曲吗?(指名各抒己见)您能把它画出来吗?(板书:画风)【感悟风的声音,说出写风唱风的歌谣,充实调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进一步引发学生自动探供画风的积极性。

】对话平台识字1、出示三个小同伙的头像,请小师长教师试着发读他们的名字。

2、鼓舞鼓励学生和他们三个做同伙,取他们三个打呼唤,作简要的毛遂自荐。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您们好!我叫×××,很想和您们做同伙。

《画风》教学设计15篇

《画风》教学设计15篇

Men do not show their ambitions and are born with eight feet in the ai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画风》教学设计15篇《画风》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丹丹、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谁能画风”的问题。

他们动脑筋想办法,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课文内容________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对话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

本课生字、新词不多,学生易于掌握。

但是,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在自然界中,时时会遇到“风”,但让低年级的小学生来描绘“风”是很难的,理解风与其它事物变化的关联,就更难了。

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些问题,可以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宋涛勇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习陈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学习赵小艺挑战“自我”认真求索的精神。

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可以在朗读中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向往美好的情景”,获取“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能读准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5、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出发,利用他们好奇、好动、好模仿等特点,让他们亲手做做,通过自己的想象或联想去“画风”,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团结合作的精神、不断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所以在课上可根据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示,通过组成学习小组提出问题利用学习论坛互相帮助解决。

【二年级】画风

【二年级】画风

【二年级】画风
画风是指画作的风格或形式,也是画家个性的表现。

世界上的画风千姿百态,每位画
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在中国绘画中,著名的画风有工笔画、写意画、泼墨画等等。

现在,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不同画风的特点吧!
工笔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强调勾勒轮廓,细心描绘细节,注重色彩
的鲜明对比,形象逼真。

画家常常使用细笔,在细节处花费大量时间,使之看上去更加逼真。

工笔画通常描绘题材为花鸟、人物、山水等。

写意画则强调形神兼备,通过形象的传达表现精神和意境,但并不完全按照事物的外
在形态刻画,强调对事物的个性化表现。

写意画常用大笔、大手势,强调笔墨的自由性,
通过笔与墨的渗透、转折、凸凹、拉长、挫伤等表现出题材的气韵和境界,灵动自如。

泼墨画是中国画的独特形式,通过浓墨汁泼洒使画面呈现出随机性的效果。

泼墨画常
表现主题包括人物、山水、动物等。

这种画风使用墨汁的量掌握极为重要,画家要仔细掌
握墨汁的流动性、转向性和渗透性,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除了以上三种传统画风,现代绘画也有许多新的领域和技术,如油画、水彩画、素描、漫画等等,这些画风各有特点,形式千变万化,更能展示出画家的创意和个性。

中国有着悠久的绘画历史,许多著名的画家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无论
是传统的工笔画、写意画,还是现代的油画、漫画等等,每一个画风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
和艺术魅力,都值得我们深入理解、欣赏和学习。

当我们尝试不同画风时,也可以探索自
己的风格和个性,创造出不同于他人的艺术作品。

幼儿园画风教学教案

幼儿园画风教学教案

幼儿园画风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不同的画风,如卡通、水墨、写实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和技巧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卡通画风:介绍卡通画风的特点,如简洁、夸张等,并进行卡通画创作。

2. 水墨画风:讲解水墨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进行水墨画创作。

3. 写实画风:展示写实画风的作品,让幼儿观察其细节,并进行写实画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卡通、水墨、写实等不同画风的作品及特点介绍。

2. 绘画材料:如彩色笔、水墨、画纸等。

3. 范画作品:展示不同画风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画风的作品,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讲解:讲解不同画风的特点和技法,让幼儿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3. 创作:指导幼儿进行画风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情感。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不同画风的掌握程度和创作能力。

2. 幼儿的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合作意识。

3. 幼儿的满意度:了解幼儿对画风教学的兴趣和满意度。

六、教学拓展:1. 参观画展:组织幼儿参观画展,让幼儿亲自感受不同画风的魅力。

2. 画家讲座:邀请画家为幼儿讲解不同画风的特点和创作技巧。

3. 亲子绘画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进行指导。

2. 鼓励创新: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发挥想象,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定期评价: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反馈:1. 家长反馈: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绘画表现和兴趣。

2. 幼儿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方式,了解幼儿对画风教学的满意度。

听《画风》浅谈

听《画风》浅谈

听《画风》浅谈听《画风》浅谈胡淑芳《画风》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主要讲三个小学生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

本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朴实。

听了部老师的课,我觉得她经过精心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以下我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开课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开课伊始,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描述画画,这样的设计要求学生会听,会想,还要会画。

当老师描述到“一阵微风吹来……”时,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确实发现学生停下了手中的画笔,不知如何表达时,才相机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过渡自然,恰到好处。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揭示课题,巧设悬念,引人入胜老师揭示课题时说:今天我带来了三个小朋友,他们可会画风了。

他们是谁?又是怎样画风的呢?紧接着板书三个孩子的姓名,让学生认识,自然引入到学习生字。

三、形式多样,认识生字。

在学生认识三个孩子的姓名时,老师肯定学生认识生字的途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

在整个识字过程中,由易到难,遵循了教学规律。

1、看拼音识字,及时纠正字音,多种形式认读。

2、去掉拼音读卡片,进一步巩固识字。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学生的姓氏,进一步加深印象。

4、生字组词练习,巩固识字。

5、开火车认读。

6、大声的念三个孩子的名字。

这样,学生通过反复地认读,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四、指导读文,有层次,有目的,感知课文内容。

读课文之前,老师先让学生说如何读课文,让学生知道一些读书的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做到有层次,循序渐进,有目的,明确学习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如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身边的同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上书声琅琅。

2、在认读词语以后,让学生再读课文,画上自然段,为分自然段朗读做好铺垫。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分角色读课文之前,让学生先默读画出人物的对话,再在小组内练习朗读,每一次练习,就是一次提升。

如何培养自己的画风

如何培养自己的画风

如何培养自己的画风
拥有自己的画风方法如下:
1、基础知识必须过关
素描,透视,色彩。

素描的操作定义使用单一色彩表现明度变化的绘画。

在再现代艺术中,色彩具有真实再现对象,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

狭义透视学特指14世纪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

2、正确临摹
作品的临摹切勿做无脑临摹。

临摹作品选择优秀的作品去临摹,思考作品的线条为什么粗细不一致,疏密不一致,虚实不一致。

但是脑子一定要清楚,临摹的过程是,作品中优秀的部分为我所用,而不是我的想法被作品所用。

3、人设设定上有特殊化的符号,比如美少女战士头上的的两个小坨坨,即使是简笔画也能认出来,小兰的角也是。

简介
画风指的是做画的风格,指画画的笔法与构图。

在绘画界,包括漫画指绘画风格,包括作者对人物,布景等的绘画手法,线条处理,如对人物鼻子,眼睛,耳朵,肌肉,头发的线条处理,绘画手法。

在插画和其他彩色画中还包括对色彩,色调等其他方面的处理手法。

画风是不用刻意学习或者改变的,在长期对自己喜欢的作品加以临摹,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后,所创作出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意见的原创作品,当中流露出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就被称为“画风”。

制作卡通效果:Photoshop卡通画风制作教程

制作卡通效果:Photoshop卡通画风制作教程

制作卡通效果:Photoshop卡通画风制作教程标题:Photoshop卡通画风制作教程引言: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卡通画风成为一种受欢迎的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hotoshop制作卡通效果,让你的照片或插画具有生动有趣的卡通风格。

一、准备工作1. 下载并安装Photoshop软件。

2. 准备一张照片或插画作为制作对象。

二、轮廓线描绘1. 打开Photoshop软件,将制作对象导入到软件中。

2. 在“图层”面板中,右键点击图层,选择“创建副本”。

3. 在新图层上进行轮廓线描绘。

可以使用“画笔”工具或“钢笔”工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描绘。

三、颜色填充1. 在“图层”面板中,选择轮廓线图层。

2. 选择“编辑”菜单中的“填充”选项,选择合适的颜色进行填充。

也可以使用渐变工具进行填充,创造更多层次感。

3. 借助“调整图层”面板中的“颜色平衡”或“曲线”工具,对填充的颜色进行微调,增加画面的艺术感。

四、添加阴影和高光效果1. 在“图层”面板中,右键点击轮廓线图层,选择“创建副本”。

2. 将新图层置于轮廓线图层之下。

3. 在新图层上使用“画笔”工具,选择适当的颜色进行阴影的绘制。

可以参考光源的位置和角度来确定阴影的位置。

4. 在同一新图层上,使用“画笔”工具绘制高光效果,使画面显得更加立体。

五、细节处理1. 使用“画笔”工具,在轮廓线图层上绘制细节,例如面部表情、纹理等。

注意使用适当大小和颜色的画笔。

六、添加背景1. 在“图层”面板中,创建一个新图层作为背景。

2. 使用“画笔”工具或其他选择的工具,绘制背景。

可以选择单色背景或添加更多元素。

3. 使用“调整图层”面板中的“渐变”工具或“填充”工具,调整背景的颜色和明暗度。

七、增强效果1. 使用“滤镜”菜单中的“艺术效果”或“模糊效果”等选项,增强卡通画风的效果。

可以根据需求尝试不同的选项。

八、最后调整1. 在完成所有制作后,应进行最后的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会画风吗?
作者:张群燕
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年第03期
教材分析:《画风》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

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但本文对话较多,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

如,学习宋涛注意观察、爱动脑筋,善于提出问题;学习陈丹敢于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习赵小艺敢于迎接挑战,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要求认识的7个生字中有6个出现在课文人物姓名中,这些字基本上能在同学的姓名中找到,大多数同学都已认识。

在课后练习中安排了“读读写写”:张洁问:“你想怎样画风?”我说:“__ 。

”目的在于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新思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

课文配有一幅三个小朋友讨论怎样画风的插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1.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思考: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画风。

2.懂得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人物头像、字卡、绘画纸、水彩笔。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

(板书:风)
2.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通过自身的感受和观察风中的景物,我们知道风有不同的态势。

如微风、狂风、暴风、飓风、台风、秋风、东风……今天我就来学习一篇和风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谁画风?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
二、巧设环节,趣味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

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出示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6个生字。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及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中的新词,认读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课文中的新词语画出来。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1.现在,三位小朋友正在草地上画风呢,想不想去看一看?(多媒体出示三幅还没有画出“风”的画:房子、大树、太阳。


(1)质疑:风在哪儿?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2)全班交流。

①随学生回答点击课件,补上图中有关风的画面,并在画面下方出示有关句子: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②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谁,代进人名读一读。

小结:红旗飘飘、小树弯腰、风车转动、雨丝斜斜,这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

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可以通过画风中的景物表现出来。

2.这三位小朋友中,你最想与谁成为好朋友呢?说说理由。

(1)学生读文,说理由,老师出示课文中的相关段落,引导体会,并指导朗读。

(例:我最想和赵小艺成为好朋友。

因为赵小艺第一个想出画风的办法:一是画飘动的旗子;二是画转动的风车。


老师随机点拨:从“眨了眨眼睛,想了想……”“我能!”“笑着说:我还能画!”等语句中体会赵小艺善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旗子飘着”“风车呼呼地转”这些词语中感受到风,并体会到风给事物带来的美感,以感情朗读把体会到的表达出来……
(2)陈丹是怎么想出画风的办法的?(由不会到会,在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中学会。


3.分角色朗读。

这三位小朋友非常爱动脑筋,又善于合作,你愿意通过朗读、表演来表达你对他们的喜欢吗?
(1)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3)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积累运用
1.你还可以通过什么来画风呢?把你想到的办法与同桌说一说吧!(飘动的气球、惊涛骇浪、长发飘飘、柳枝起舞、船儿扬帆前进、风筝放飞、树叶飘落、花草点头弯腰、蒲公英随风旅行、炊烟袅袅……)
2.全班交流(结合课后“读读写写”),教师点评(学生说的内容是否有创意;语言是否优美或有童趣)。

3.把你的奇思妙想画在画纸上吧!(指名板画)
小结:我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也和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样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大家想到的画风方法又多又好!看来生活中看似难办的事情,只要多看看,多想想,一定会有办法解决。

4.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画。

我们敬爱的叶圣陶爷爷却把风变成了诗。

教师配乐读《我们知道》,然后学生诵读。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六、作业
1.欣赏句子,仿说句子。

读句子:“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

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仿说句子:一场大雨过后,树叶显得____。

____,__显得____。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作业。

3.选做题。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喜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喜爱表演的你:试着把课文改成课本剧,你和好朋友一起表演。

喜爱阅读的你:找一找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喜爱游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喜爱散步的你:到操场上、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

喜爱观察的你: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变化。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姚市东风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