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5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必收藏”《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针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包括预制率和装配率等指标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内容,以及预制率和装配率的计算方法。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是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旨在规范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下面将介绍该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预制率评价预制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所采用的预制构件的重量或体积占总体重量或总体积的比例。

预制率的提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时间,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预制率的评价分为四个等级:较低、中等、较高和高。

预制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2.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

计算装配式建筑的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并记录。

3.预制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预制率的百分比。

预制率=(预制构件的总重量或体积/总体的总重量或体积)×100%。

根据预制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预制率的等级评价。

较低等级的预制率一般在20%以下,中等等级在20%~40%,较高等级在40%~60%,高等级在60%以上。

二、装配率评价装配率是指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与总体之间的装配程度。

装配率的提高可以减少施工现场的工作,提高施工质量和进度。

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装配率的评价分为三个等级:低、中和高。

装配率评价通过以下指标进行计算:1.预制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式建筑所使用的预制构件的数量,并记录。

2.装配后构件的数量。

计算装配后实际使用的构件数量,并记录。

3.装配率的计算。

根据以上两个指标,可以计算装配率的百分比。

装配率=(装配后构件的数量/预制构件的数量)×100%。

根据装配率的百分比,可以得出装配率的等级评价。

低等级的装配率一般在50%以下,中等等级在50%~80%,高等级在80%以上。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施工方式。

装配式建筑一般指的是将各种组件通过装配方式组合而成的可以居住的建筑物以及支持其工作的设施。

因为加工成本低,装配式建筑在建造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采用。

但是,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评价标准并不完善,所以如果让装配式建筑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装配式建筑得到普遍采纳,有必要定义一套专门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它们的建造质量。

以下是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的具体内容:一、安全性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衡量装配式建筑品质的首要因素。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定性:必须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便适应各种气象条件,包括震动,风力,雨水,温度等,以及各种安全因素。

(2)管道安装:装配式建筑的管道安装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以便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与可靠性。

(3)防火措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包括防火墙,消防设备,疏散指示牌等。

二、性能装配式建筑的性能是另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必须考虑以下方面:(1)保温性能:为了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和能耗,必须确保其保温性能,同时考虑节能、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2)隔音性能:装配式建筑的隔音性能必须满足国家规定的要求,以保证居民可以住得舒适安全。

(3)耐久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对内外环境的负荷,包括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温度变化等都要考虑进去,以确保其可持续利用的能力。

三、可靠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可靠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并且能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地表条件。

(1)防水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以保证其安全和稳定。

(2)耐候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日常维护需要。

(3)耐磨性:装配式建筑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磨性,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在未来经受住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性。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

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一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中国建筑协会发布的一项用于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该标准综合考虑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安全、经济、环境和服务等多个方面,旨在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品质和竞争力,促进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该评分标准总共分为7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工艺和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环境适应性、服务性、设计性和创新性。

下面将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详细介绍:1.工艺和质量:评价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和施工工艺,如构件制造、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等。

评分标准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效率等。

2.安全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使用和抗灾方面的安全性能,如防火、抗震、自然灾害等。

评分标准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防火措施、防水抗震等。

3.经济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在造价和节能方面的经济性。

评分标准包括工程造价、材料节约率、能源消耗等。

4.环境适应性:评价装配式建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如建筑材料的环境污染、室内空气质量等。

评分标准包括材料环境标签、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等。

5.服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服务性能,如舒适度、耐久性、维护方便等。

评分标准包括室内空间布局、设备功能、维护保养等。

6.设计性:评价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如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形式美感等。

评分标准包括设计创新度、建筑风格、外观形象等。

7.创新性:评价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情况。

评分标准包括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新颖性、先进性、可持续性等。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评分时,根据以上指标,对每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最终给予每个指标一定的分值,并对整体得分进行综合评价。

评分标准的设计和实施,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和施工质量,增加装配式建筑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总结而言,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DB13(J)8321-2019是一项科学、全面评估和鉴定装配式建筑的技术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

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在工厂内预制构件,然后在现场组装的建筑方法。

它具有快速、高效、环保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使用。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方式存在差异,其质量评估与验收标准也需相应调整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装配式建筑质量评估与验收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质量评估标准装配式建筑的质量评估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评定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

1.1 产品质量评定装配式建筑产品主要包括构件、连接件和配套材料等。

对于这些产品的质量评定,应满足以下标准:(1)构件的尺寸精度:构件尺寸误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表面光洁度:构件表面不得有明显划痕、气泡等缺陷。

(3)强度及稳定性:构件抗震、抗风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4)防水密封性能: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材料检验、加工生产、运输安装等环节。

具体要求如下:(1)材料检验:对所有与装配式建筑有关的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2)加工生产:在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需保证每个环节的操作规范,特别是模板和模具的使用,以确保构件尺寸和表面光洁度。

(3)运输安装:对于构件的运输和现场的安装要求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发生形变或破损。

二、验收标准装配式建筑在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验收内容主要包括:2.1 构件尺寸精度进行测量,并与设计图纸上给出的尺寸进行对比。

若尺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则通过验收;否则需要进行调整或更换。

2.2 表面光洁度对构件表面进行目测检查,并采用平板灯、手电筒等光源进行照射,以确保没有明显的划痕、气泡等缺陷。

2.3 强度及稳定性进行抗震、抗风等实验,以验证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 防水密封性能进行防水测试,以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2.5 辅助设施对于装配式建筑所需的辅助设施如给排水系统、电气系统等,需要进行功能测试和安全验收。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一、标准特点:一个概念:装配率,综合反映建筑的装配化程度两种评价方式: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两种评价方法:预评价与项目评价设计阶段宜进行预评价,并应按设计文件计算装配率。

项目评价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并应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装配率和确定评价等级。

(详见3.0.2)装配率评价体系三大评价指标: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

四大基本标准:装配率---综合评价≥50%;主体结构—最低得分≥20分;围护墙和内隔墙---最低得分≥10分;全装修—全面实施100%五类结构:混凝土、钢、木、组合、混合十分差值:认定评价与等级评价之间至少存在十分差值。

满足四大基本标准且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不低于35%时,可进行等级评价。

二、标准细则标准包括以下几部分的计算:1.竖向承重构件:详见4.0.2与4.0.3节2.水平构件:详见4.0.4与4.0.5节3.围护墙和内隔墙非砌筑:详见4.0.6与4.0.8节4.围护墙和内隔墙集成:详见4.0.7与4.0.9节5.全装修和装配化装修:详见4.0.10与4.0.13节6.集成厨房和集成卫生间:详见4.0.11与4.0.12节三、术语集合(1)以下术语释义来自于本标准1.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厂装配而成的建筑。

2.装配率:单体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

3.全装修: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4.集成厨房: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当采用干式工法应用比例大于70%时,应认定为采用了集成厨房;当比例大于90%时,可认定为集成式厨房。

5.集成卫生间: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33T1165-2019

1DB 备案号:正在报建设部备案之中DB33/T1165-2019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Standard for assessment of prefabricated building2019-03-19发布2019-08-01 实施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前言为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受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托,浙建省标准设计站会同有关单位开展了本标准编制工作。

标准编制组通过广泛调研,认真总结装配式建筑的实践经验,遵循国家现行标准,结合浙江省的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为 5 章。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装配率计算和评价等级划分等。

本标准由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技术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或有关资料寄送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杭州市下城区安吉路20 号,邮编:310006),以便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浙江省标准设计站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宝业住宅产业化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建筑装饰行业协会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鸿翔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钢结构行业协会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普利凯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宝业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吴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三丰装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兆弟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耀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长松建设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赵宇宏李志飚陈力张金星李一凡王荣标肖志斌章雪峰曾宪纯贾华琴徐国军邬涛蒋金生王文广马小平朱鸿寅金健陈勇敢陈静姚金满刘玉涛陈丽锋郭丽周海泉管乃彦吴映栋褚航叶向荣胡凌华钱卫军魏强金伟彦周兆弟郭义弘崔暘楼红阳江雷马健杨新杨文领李蓉樱主要审查人:钱晓倩施祖元李宏伟叶基福胡晓晖王建民胡正华目次1 总则 (x)2 术语 (x)3 基本规定 (x)4 装配率计算 (x)5 评价等级划分 (x)本标准用词说明 (xx)附:条文说明 (xx)1 总则1.0.1 为统一装配率计算,规范装配式建筑评价,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业发展的新趋势。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对于推动建筑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如下所示:
1. GB/T51224-2017《装配式建筑》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建筑物基础及建筑主体、建筑设备、给水排水和供暖通风空调等方面的要求。

2. JGJ/T 526-2019《建筑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该标准适用于住宅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管理,其中包括基础、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和顶棚、楼板、隔墙和墙板、檐口与排水、钢结构、通风与排气、供水与排水等方面的要求。

3. CJ/T 465-2018《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设计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设计要求,包括建筑类型、设计基础、结构设计、构件设计、钢材和焊接材料、防腐、保温、施工、安装、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4. GB/T 51338-2019《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
该标准适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规定了总则、施工机构、施工条件、施工组织、材料货源、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施工记录、工程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制定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有助于提升建筑品质和保障建筑安全,也有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技术性能评价标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工艺、材料、结构等特点,综合考虑其隔热、保温、声音隔断、防水、气密性、耐震、抗风、抗火、耐久性等技术性能。

对于每个技术性能指标都进行一定的测试和评价,详细规定了其检测方法和合格标准。

2. 安全性评价标准:包括施工安全性、使用安全性等两个方面。

通过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在生产、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3. 环保性评价标准:包括产品环保性、施工环境保护和使用环保等三个方面。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材料和组件,按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标准进行环保评价;对于施工现场和建筑使用期的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在装配式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都能够达到环保目标。

以上标准是国家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重要标准。

同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