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进化史

合集下载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开展简史从1825年英国首条铁路诞生到1870年,为初创阶段,之后几十年进入快速开展期,有一段时间又处于停滞期,特别是二战之后,航空公路大开展,铁路被称为夕阳产业,慢慢地越来越呈现颓势。

直到1964年日本修了新干线,从此铁路开始了新的春天,重新进入快速开展期,这是世界范围的整个铁路开展的历程。

铁路系统有专门运货的线路,有高速铁路,还有城际铁路,以及客运专线,还有市郊铁路。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磁浮和轮轨之争,中国的轮轨高速铁路滞后了10年,可是在这十几年间,修铁路任务非常繁重,铁路行业想修高铁,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于是铁路部门上报首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希望在繁忙通道上修一些客运专线来解决客货分线问题。

最后这些客运专线按照速度来说根本修成了高铁。

现在既有铁路时速绝大多数都在200公里以下,只有时速200公里以上的我们才能叫高铁,时速超过400公里,我们叫超高速铁路。

实际上,对高铁,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定义。

世界各国大概沿用1996年国际铁路联盟给的定义,就是新建铁路如果列车运行时速到达250公里及以上,可以称为高铁。

既有线路通过提速改造并且时速到达200公里及以上,也可以称为高铁。

2021年迎接奥运会的时候,京津城际高铁诞生,这是中国第一条新建高铁。

如果按照这个定义,我们国家第六次大提速的时候,很多线路通过提速、改造行驶速度也到达了200公里/小时,其实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我们国家的高铁。

大家现在坐的动车组列车,其实是第六次大提速时诞生的。

其实铁路系统刚开始根本都是修单线,运输能力缺乏就变双线,后来发现客货列车在一起跑吃能力,又变成了客货分线,再后来,发现即便把旅客列车放在一起仍有速差,有的长距离旅客希望不停站,有的短距离旅客希望站站停,又按速差分线,然后慢慢形成我们今天这么庞大的一个铁路系统。

比照兴旺国家,其实我们的铁路系统还有很大差距。

在2021年第一条新建高铁诞生之前,中国铁路跟世界各国的比拟,中国人均拥有铁路的长度,也就一根香烟头长,差距非常大。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表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表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表摘要: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1.预备阶段2.快速发展阶段3.高铁网的形成阶段4.引领世界高铁发展阶段二、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1.动车组的发展2.高铁线路的建设与技术创新3.高铁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三、中国高铁的意义与影响1.对经济社会的贡献2.对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3.体现国家科技水平与综合实力正文:一、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1.预备阶段:在1998 年,广深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 公里。

为了研究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 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 摆式高速动车组。

2.快速发展阶段:从21 世纪初开始,中国高铁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08 年,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高铁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接着,京沪、京广、哈大等一批高铁线路相继建成通车,高铁里程迅速突破一万千米。

3.高铁网的形成阶段:到2018 年底,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入列,标志着中国高铁迈入了高铁网的形成阶段。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 年的9.8 万公里增长到2022 年的15.5 万公里,其中高铁从0.9 万公里增长到4.2 万公里。

4.引领世界高铁发展阶段:目前,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系统,引领世界高铁发展。

二、中国高铁的技术创新与突破1.动车组的发展:从最初的引进国外技术,到后来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动车组经历了从动集集中型动车组(简称动集)到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简称动散)的发展过程。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动车组。

2.高铁线路的建设与技术创新:中国高铁线路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创新和突破各种技术难题。

例如,高速铁路的轨道板、桥梁、隧道等工程技术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3.高铁运营管理与服务水平的提升:在高铁运营过程中,中国不断完善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服务水平。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1、预备阶段1998年bai5月,广深铁路电气化提du速改造完成,设计最高时速为200公里,为zhi了研究dao通过摆式列车在中国铁路既有线实现提速至高速铁路的可行性,同年8月广深铁路率先使用向瑞典租赁的X2000摆式高速动车组。

由于全线采用了众多达到19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当时广深铁路被视为中国由既有线改造踏入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开端。

1998年6月,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京广铁路的区段试验中达到了时速240公里的速度,创下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是为中国第一种预备型高速铁路机车。

2、过渡阶段中国铁路高速化的过渡始于1999年兴建的秦沈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本线于2003年开通运营。

秦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第一条客运专线,全长404公里,是中国铁路步入高速化的起点、中国铁路的里程碑式的建设线路,也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002年,自主研制的“中华之星”电动车组在秦沈客运专线创造了当时“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小时。

3、快速铁路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 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快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实施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快速铁路达6003公里,采用CRH动车组。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2004年第四次中国铁路大提速起的快速铁路建设引进加创新,攻克了九大核心技术,探索了高铁条件。

扩展资料:中国高铁不断立下新的科技创新里程碑。

中国高铁发展史。

中国高铁发展史。

中国高铁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当时,中国开始提出兴建高速铁路的计划,但关于修建方法存在长时间的争议和论证。

在这个阶段,中国高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探索和试验阶段,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基础。

在技术引进期(2004年至2008年),中国开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的方式掌握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列车制造技术。

在这个阶段,中国与多个国际主流高铁系统制造商进行了交流合作,开始研制自己的高铁系统。

自主制造与创新阶段(2008年至今)是中国高铁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中国高铁的自主制造开始起步,并逐步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在这个阶段,中国高铁技术不断创新,高速列车性能不断提升,运营里程也不断扩展。

在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山区和长大隧道中的CRTSII 型板式无砟轨道,也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随后,中国高铁不断刷新世界纪录,展示了中国高铁技术的先进性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高铁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历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技术最先进、运营经验最丰富、运营里程最长的铁路系统之一,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2010年,徐兰高铁郑西段、沪宁城际铁路建成,高速铁路里程超过其他国家
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运营速度达到350公里/小时
2012年,哈大高铁、京广高铁全线建成
2015年,高速铁路里程达到1.8万公里,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城市
全球领先阶段
2015年至今
2015年,高速铁路里程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
我国高铁发展历史
阶段
时间范围
主要事件与里程碑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2007年
1997年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2007年前,高速铁路网络仅有少数几条线路,运营速度不高
高速发展阶段
2008年-2015年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设计武广段建成
2017年,高速铁路运营速度达到400公里/小时
2024年,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超4.6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雅万高铁等海外项目建成通车,中国高铁技术实现“走出去”

高铁发展史

高铁发展史
24
高速铁路之所以受到广泛青睐,在于其本身具有显著优点:缩短了旅客旅行 时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 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沿线企业数量增加使国税和地税相应 增加;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随着京津城际铁路、武广高速铁路、郑西 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 发展。
1972年的试验运行中,TGV创造了当时的318公 里的高速轮轨时速。
90年代,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新世纪,TGV试验速度突破570km/h。
13
14
15Biblioteka 德国的ICE则是目前高速铁路中起步最晚的项目。 ICE(Intercity-Express的简称)的研究开始于
1979年,其内部制造原理和制式与法国TGV有很 大相似之处,目前的最高时速是1988年创下的 409公里。因此现在德国与法国政府正在设计进行 铁路对接,用各自的技术完成欧洲大陆上最大的两 个国家铁路网的贯通。
19
CRH1:四方-庞巴迪-鲍尔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CRH2: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川崎
(原型车:新干线E2-10000) CRH3:唐山轨道有限责任公司+德国西门子(原
型车:德国VELARO-E) CRH5: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法国阿尔斯
通(原型车:法国SM3)
20
21
16
17
18
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上线运行的动车组名称为 “和谐号”。原名CRH系列,CRH 是China Railway High-speed(中国铁路高速)的缩写, 目前有CRH1~CRH5几种型号。这些型号分别从 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引进先进技术,并消化吸 收及国产化,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动车组产品系列。

中国高铁发展史

中国高铁发展史

中国高铁发展史
1978年引进:1978年的时候,新干线铁路上的高速列车受到了我们的关注,而这时候的中国还是没有高速铁路的所以高铁正式进入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20世纪80年代创新:刚刚进入到80年代的时候,因为中国铁路的运输能力不足,所以这时候的列车行驶速度达不到120公里,客货混跑矛盾增加。

21世纪初提速:在21世纪初期的时候因为各方面都成熟了,所以开始引进摆式动车组列车,速度提升至160km/h了。

2008年高速铁路:这时候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行,这也是中国内地第一条设计速度350km/h的高速铁路。

2009年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开通:这时候列车运行速度达到了350km/h,首次打破铁路春运瓶颈,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到了高铁时代。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铁发展历程以及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我国高铁发展历程: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

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北车长春客车股份、唐山客车公司、南车青岛四方、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

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

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

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原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时速350公里的京港高铁武广段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连接中国中部和西部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2年12月1日,世界上第一条地处高寒地区的高铁线路——哈大高铁正式通车运营,921公里的高铁,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连为一线,从哈尔滨到大连冬季只需5小时40分钟。

哈大高铁将以冬季时速200公里的“中国速度”行驶在高寒地区,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截至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达9356公里。

2013年以来,随着宁杭、杭甬、盘营高铁以及向莆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新增运营里程1107公里,中国高铁总里程达到10463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

2008年,中国政府根据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需要,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建设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铁进化史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高铁进化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决定引进法国的TGV技术,并开始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

1984年,中国引进了法国的TGV技术,开始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步。

这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化史的起点。

随着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中国开始自主研发高铁技术,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1997年,中国推出了第一代高速动车组——“和谐号”。

这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化史的重要里程碑。

这款动车组在速度和舒适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为中国高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7年,中国推出了第一条时速达到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北京至天津高铁。

这条铁路成为中国高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高铁进化史上,这条铁路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突破。

2008年,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国高铁进化史上的又一个重要节点。

为了应对奥运会的需求,中国加速了高铁建设的步伐,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多条高速铁路线路。

这为中国高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2011年,中国推出了第二代高速动车组——“复兴号”。

这是中国高铁技术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化史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复兴号在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成为中国高铁的新标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高铁系统不断完善和发展。

2017年,中国推出了时速达到35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刷新了中国高铁系统的速度纪录。

这标志着中国高铁进化史上的又一重要突破。

2020年,中国高铁系统继续向前迈进。

中国推出了时速达到400公里的“复兴号”动车组,成为全球速度最快的高铁系统之一。

这一成就再次彰显了中国高铁技术的领先地位。

中国高铁进化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

中国政府将高铁发展视为国家战略,并不断加大对高铁建设的投入。

这为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中国高铁的成功也得益于中国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中国工程师在高铁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突破,使中国高铁成为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安全的高速铁路系统之一。

中国高铁进化史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高铁系统将继续向前发展,并成为连接中国各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中国高铁将进一步提升速度、舒适性和安
全性,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中国高铁进化史是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缩影。

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中国高铁系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高铁的成功离不开对高铁建设的大力支持和投资,以及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

中国高铁的未来将继续向前发展,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交通运输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