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
2018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升格演练四.docx

二轮升格演练四一、(2017 -全国卷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
作为中国第 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 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影像。
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 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央视纪录频 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 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摘编自杨玉洁等《真实聚焦:2010〜2011中国纪录片频道运营与纪录片产业发展记录》)材料二: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71个大中城市的观众构成和集中度(资料来源于中国广 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注:群众构成反映的是收视人群的构成,回答了 “谁在看该频道”的问题,集中度是目 标群众收视率与总体群众收视率的比值,表示的是目标群众相对于总体观众的收视集中程 度,能够回答“谁更喜欢收看这个频道”的问题;集中度的比值大于100%,表示该类目标 群众的收视倾向高于平均水平。
材料三: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央视纪录频道实行的是频道化运营模式。
央视是纪录片 的主要制作基地,制作出的精品节目数量众多。
当然,频道化运营模式也有其自身的劣势, 劣势在于频道可以调动的资源非常有限,其融资渠道、产品设计、人财物资源调度都会受到 种种限制。
央视纪录频道目前正积极推进制播分离模式,节目制作以社会招标、联合制作、 购买作为主要方式,并辅以自制精品,为建立较为健全的制作管理模式做好准备。
[摘编自张同道等《2011年国家纪录片频道发展报告(下)》]材料四:总部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国家地理频道是一个全球性的付费有线电视网。
目 前,国家地理频道已经以34种语言转播至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逾2亿9千万用户,作为 一个纯纪录片频道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除了高质量、高观赏性的节目内容之外,与其 频道自身的制播运用模式是分不开的。
辽宁省2021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历史试题02

辽宁省2021年高考仿真模拟卷02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普遍实行“赴告”制度,即将本国或他国发生的大事公布于众,尤其是将乱臣贼子通告给诸侯。
据此可知,实行“赴告”()A.保证了各诸侯国政策一致性 B.意在警示其他诸侯防范叛乱C.旨在借助舆论维护统治秩序 D.强化了各诸侯国的宗法秩序2.地图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下图是长沙汉马王堆出土的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由此可以推断该图()A.材质上必定为纸张地图 B.主要反映今长沙地区的驻军概况C.体现此时中央集权强化 D.体现了汉朝中央与地方的博弈3.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车檐动使,奇巧可爱,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众所不容。
”这反映出()A.宋代饮食业注重卫生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商业文化发展C.宋代享乐主义盛行 D.市民文化冲击传统观念4.明代苏州两次市民运动都被写入了戏曲剧本,戏剧《万民安》讲述了佣工葛成领导织工抗税斗争的事件;清代昆剧《长生殿》和《桃花扇》将汉民族的亡国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
据此可知明清戏曲文化()A.饱含浓厚的文化传统 B.描述精彩的故事情节C.具有强大的教化功能 D.带有明显的时代特性5.表1是明代米价表(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表1时期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能够得之米(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 58.1715世纪前半期10.84 92.2215世纪后半期16.35 61.1616世纪前半期20.19 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 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 31.07平均值18.00 52.91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明代米价相对保持稳定。
2020-2021学年青州第八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青州第八中学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蜒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2019版高考语文阅读综合演练含解析

阅读综合演练(2)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鸡毛汪曾祺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
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
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
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
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
人很老实。
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
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
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
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
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
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
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
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
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
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
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
学生离不开纸。
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
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
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
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
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
他每晚都开夜车。
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
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综合题】精练卷五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阅读综合题】精练卷五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琢磨诗歌,就是雕琢自己的灵魂铁凝三十一年前的8月30日,田间离开了我们。
他临终的遗言是:“我自田间来,还回田间去。
我死了,把我的骨灰撒在我家乡的土地上。
”田间就是这样一位属于土地、属于人民的诗人。
俄罗斯诗人涅克拉索夫说过:“谁为时代的伟大目标服务,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为人类兄弟而进行的斗争,谁就是不朽的。
”田间把一生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他和他的诗都是不朽的。
他战鼓般激昂的诗句,永远留存在中国人的记忆之中。
田间曾经说过:“真正的诗人,在琢磨诗歌的同时,是会雕琢自己灵魂的。
”他一生都在战火中淬炼,在战斗中成长,在时代的造山运动中经受艰巨的考验,实现灵魂的升华。
青年时代的田间深受左翼文学和革命文学的影响,1934年,年仅18岁就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在左联,他积极参与编辑《文学丛报》,出版了诗集《未名集》《中国牧歌》。
这些反映人民疾苦的诗歌以独特的风格受到广泛关注,茅盾先生评价他的诗“完全摆脱新诗已有的形式的束缚,这是很可贵的”。
1938年初,田间在晋东南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成为战地记者,同年夏天到达延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初到延安,田间和邵子南、柯仲平等人发起了街头诗运动,他提着油墨桶、白粉笔和黑木炭创作了大量激励人民奋起抗战的街头诗、墙头诗和枪杆诗,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义勇军》等等,这些诗作激情澎湃,明白晓畅,在战士和群众中广为传诵。
创作于这一时期的长诗《给战斗者》是抗战时期中国新诗的重要收获,在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茅盾等都曾给予高度评价。
“让我们的歌颂符合着战斗者的步伐吧,让我们的歌颂迎接着英雄的呼声吧,让我们诗人踏着为自由、为祖国而牺牲了的人民的血迹去吧!”这是诗人田间的心声,也是战士田间的誓言,他的诗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的伟大斗争的鼓点和号角。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大邑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四川省大邑中学高三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和士兵聂鑫森胡家村村长胡大尊,做梦都没有想到,县长宋公义,会在这个冬天的早晨,出现在龙虎关!当他和村民走进望楼的休息室时,浓眉大眼的宋公义迎上来打招呼:“大尊,早啊。
”“宋县长,你什么时候来的?”“我昨晚十点叫关,然后和胡四哥一起值班、聊天,累了就在木炭火边打了个盹。
”胡子巴叉、右脚有点跛的胡四,惊得张大了嘴巴,问:“你是宋县长?怠慢了,怠慢了。
你说你是路过这里,借个宿。
”“宋县长,吃过早饭了?”大尊问。
“胡四哥煮的粥,还有两个喷香的烤红薯,好吃。
”“第一批游客,要九点后才会到达。
先喝茶,歇歇憩,过下子请宋县长现场指导。
”宋公义淡淡一笑。
这个瑟缩在湘黔边界的胡家村,几个月来忽然热闹起来了。
就因为在这块地界上,老祖宗留下了一座古城堡,名叫龙虎关,县里拨下了专项扶贫款,把龙虎关修旧如旧,又修好公路,再经宣传,这里立即成了一个旅游热点。
胡家村的村民,祖祖辈辈靠种包谷为活,莽莽苍苍的大山,当然也产茶叶、野果、蔬菜,但交通不便,怎么往外运?换不来现钱啊。
于是,穷,且穷得很冷清。
龙虎关离胡家村不过三里地,左边是青龙山,右边是白虎山,两山之间是商旅的通道。
大概在清康熙年间便在这里设卡筑关,一是为防止边民作乱,二是为保证边贸的税收。
龙虎关的城墙都是粗犷的麻石砌成,城高且厚,城墙上有望楼、烽火台、行道、石级。
城垛与城垛,依次排列,像一个个的“凹”字。
村民万万没想到,这玩意城里人觉得新鲜,更没想到要花钱买票才能看;看了龙虎关,还要买他们地摊上摆着的茶叶、野果、蔬菜、腊肉、腊鱼,说这是百分之百的生态食品。
有古代的龙虎关,就不能没有守关的将军和兵卒。
县里的旅游局,为龙虎关免费捐赠了仿制的古代军装和兵器。
将军的装束最显眼,头盔、甲胄、护心镜、宝剑,威风凛凛。
兵卒军装的前胸后背,都印着一个粗黑的“兵”字,一手拿藤制的盾牌,一手握长矛或是大刀。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含答案

绝密★使用前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一)高三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共二大题,20小题,共5页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陈独秀热情地宣布:“这是民主主义对君主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后,陈独秀则开始以《新青年》为阵地,与李大钊一起关注劳工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这种变化说明A.知识分子思想略显混乱B.新型政党成立形势向好C.俄国道路成为大众选择D.资本主义道路已被拋弃2.唐朝许多女性的服装仿照中亚粟特人的男装款式改造而成,她们穿胡服戴胡帽,刘禹锡也有诗句描述:“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这反映出唐朝A.诗歌以描写服饰为主B.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C.审美情趣呈现多元化D.外来文化成为思想主流3.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谢觉哉在《三三制的理论与实际》中指出:“因要革命须要有坚强的领导的党,而处于优势的领导的党,很容易走到把持包办。
把持包办,不但广大人民不满意于当政的党,对党的本身,也很不利。
”据此可知,中共实行“三三制”A.加强政权建设的需要B.出于自身约束的需要C.适应民族战争的需要D.解决党群矛盾的需要4.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在赣南颁布“牌谕”,告诫百姓“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他们还在当地办学,功课有“考德”“诵书”“习礼”等。
这说明当时A.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强化B.阶层流动渠道逐渐扩宽C.追求个性解放成为潮流D.理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5.1984年,国有企业开始逐步推行厂长负责制,明确了企业享有的产品销售、物资选购、人事劳动、工资奖金使用等十个方面的权利。
这一做法旨在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企业自主权C.调动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D.建立现代公司制6.《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
第14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学生版)

第14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一、选择题1.(2023·全国高三课时练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
1949年8月,中共提出第二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
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
这反映出( )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变化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2.(2024·山东潍坊模拟)建国初期,某农民在日记中曾写道:“我花了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的一元四角),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
政府一有号召,群众便积极响应”。
这一记述体现出当时人民( )A.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B.向往和谐融洽的美好生活C.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意识D.积极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2023·江苏扬州二模)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中说,最令美国领导人不甘的是,中国“用少得可怜的武器和令人发笑的原始补给系统,居然遏制住了拥有大量现代技术、先进工业和尖端武器的世界头号强国——美国”。
战争结束后,许多美国高层领导人心灵深处有着特别强烈的“深深受挫感”,导致“狂热、固执和非理性”。
这些研究成果( )A.肯定了中国反帝斗争的正义性B.揭示了美国对华遏制的根本原因C.拓宽了抗美援朝史的研究视角D.旁证了中苏建交、结盟的原动力4.(2024·临沂市期中考试)下图为我国“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工程分布情况。
据此可知该时期( )A.工业体系趋于完整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C.工业布局优化调整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5.(2023·山东临沂一模)1952年11月,全国粮食机构合并改组、合署办公,加强对粮食的掌握与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
摘要:
一、陈永康互助组简介
二、陈永康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三、陈永康互助组的挑战与成果
四、陈永康互助组的启示
正文:
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赏析
一、陈永康互助组简介
陈永康互助组是我国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一批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挑战的农民团体之一。
该互助组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以江苏省为例,通过农民自发组织、民主管理、合作发展等方式,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助之路。
二、陈永康互助组的发展历程
自成立以来,陈永康互助组历经数十载,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信息咨询、物资配送等多样化服务。
在互助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陈永康互助组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陈永康互助组的挑战与成果
面对市场竞争和各种困难挑战,陈永康互助组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这个过程中,陈永康互助组成员相互扶持、共同
进步,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还带动了周边农民共同发展。
四、陈永康互助组的启示
陈永康互助组的成功,为全国农民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借鉴。
它告诉我们,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农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
只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农民意愿,支持农民创新,就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总结,陈永康互助组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民自主发展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我国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的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