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破窗效应、蝴蝶效应与木桶定律20090828

合集下载

影响管理的八个定律

影响管理的八个定律

影响管理的八个经典定律一、80/20法则:关键的少数决定着企业的利润、盈亏、效率、成败。

世界上20%的富人控制着世界上80%的财富。

一个单位20%的骨干产生着企业80%的效率。

启示:抓关键环节,抓关键员工,抓关键问题。

二、破窗理论如果有个人打坏了一扇玻璃窗,而这个破的玻璃窗得不到及时维修的话,他在暗示和纵容其他人继续打破更多的玻璃。

久而久之,人们面对这些破窗,就会产生一些无序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造成一种结果----人们麻木不仁。

启示:小题大做:揪住一个小问题不追到原因绝不罢手,救助一个小问题不找到责任人坚决不罢休。

找到责任人之后,马上寻求一个改善的方案。

防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木桶定律一只水桶装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桶壁上那块最短的板。

启示: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

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四、皮克.马林翁效应任何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才,关键在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他、培养他、教育他。

启示:员工可塑性很大,应该对员工充满期望,相信他是一个优秀的员工,施之以必要的教育、培训、引导、期望,然后辅佐他,让他逐渐成功。

不当的批评可以毁掉人的一生。

五、蝴蝶效应亚州蝴蝶摆翅膀,几个月后南美洲出现龙卷风。

启示:不要因小失大。

六、彼得原理员工晋升到的最高位置是其不能胜任的位置启示:不要把职工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职位上去。

七、蘑菇定律把一个初学者放在一个组织的阴暗角落里,再往他的头上泼一桶粪让他自生自灭。

没能力的人、心理素质差的人就此消亡;有能力的人会从粪堆里挣脱出来,变成一株非常漂亮的蘑菇。

启示:基层锻炼,用严酷的环境考验一个人。

耐得住寂寞,承受得起挫折,输得起才能赢得起,拥有积极的心态。

八、鲶鱼效应一个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的死气沉沉。

启示:引入竞争机制影响管理的八个经典定律人们在管理过程中一直在追寻着管理的规律。

如果能驾驭管理规律,那就能驾驭管理。

如果每个人能驾驭人生的规律,那就能走向成功。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蝴蝶效应定律”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蝴蝶效应定律”

安全生产事故中的“蝴蝶效应定律”王峰伟陈俊摘要:关于安全生产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上有两大理论模型。

一是海因里希法则,一个是墨菲定律。

这两大模型也存在先天的缺陷。

海因里希法则来源于对55万件机械事故的统计分析。

墨菲定律的缺陷在于,它只是直观地表述了有因必有果的简单逻辑,而没有说明是什么因导致了这样的果。

本文通过对“中石油12.23井喷特大事故”和“美国墨西哥湾钻井平台“4.20”井喷、爆炸、溢油事故”的分析,运用“蝴蝶效应定律”对安全事故为什么会发生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叠加蝴蝶效应定律中图分类号:F530文献标识码:A关于安全生产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国际上有两大理论模型。

一是海因里希法则,由美国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在1941年提出。

这个法则指出,在机械事故中,每一件伤亡性事故背后,都有29起轻微伤害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

因此也被称之为“1∶29∶300法则”。

另一个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爱德华·墨菲(Edward A.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由美国工程师墨菲提出,它的极端表述是: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的伤害。

这两大理论模型一经提出,就引起广泛重视,并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南。

海因里希法则告诫人们要重视隐患的排查治理,重视对轻微伤害事故的原因分析、举一反三;而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发挥警示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这两大模型也存在先天的缺陷。

海因里希法则来源于对55万件机械事故的统计分析。

它只是描述了伤亡事故与轻微事故和隐患之间的比例关系,而无法解释这一比例关系中的逻辑关系,甚至有可能被误解为只要不突破29件轻微事故、300起未遂事件或隐患就不会出伤亡性事故。

企业基层管理要点及实操指南(7)安全管理的三大定律

企业基层管理要点及实操指南(7)安全管理的三大定律
• 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 多,浪费越大
• 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 最有效的、也是唯一的途径。据说一个很了解“木桶理论”的人在修 理自己的木桶,他将木桶的短板全部换成长板,装满水后却发现桶中 的水位正在不断地下降。经仔细查找后发现,原来是每块长板间存在 很多缝隙,水就从这些缝隙中慢慢流走。
结语二
• 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思想、纪律、技能、设施等“短木板”、 “小概率危险事件”、“破玻璃”现象,虽然只表现在个别 人、个别时间和个别地方,且带有偶然性,但它们的存在如 同定时炸弹随时威胁着职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直接影 响到企业的整体安全工作水平。对这样的安全生产的“短木 板” “破玻璃”能修补的要立即修补,不能修补的必须果断 更新。只有如此,才会促使“短木板”变长,“破玻璃”变 亮,使安全生产的“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安全生产 “玻璃”越擦越亮。
对违规者放任自流,容忍了“第一块玻璃”被打碎,没有给违规 者任何警戒惩罚,那么就会暗示周围的人打碎“一块玻璃”无关 大局,纵容更多的人加入“破窗者”的行列,加剧车窗破坏的进 度。这样再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会形同虚设,丝毫起不到警戒约 束的作用,给企业的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破窗理论”带来如下启示:
• 4、不能忽视预防预警工作,必须 “防患于未然” • 细微处入手,从点滴上抓起,只有坚持小题大做和“四不放
过”,做到违章必纠和执法必严,才能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得 以落实。同时,对企业员工来说,要养成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 惯,摒弃侥幸心理,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把每一个事故苗头 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只有人人都不去打“玻 璃”,人人都争做“玻璃”的守卫者,企业安全的这扇窗户才能 更明亮更结实。

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2篇)

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2篇)

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摘要:墨菲定律是一种描述事物发展中不可预测的现象的经验规律,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生产过程,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管理方式。

本文将结合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探讨墨菲定律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启示和应用。

关键词:墨菲定律;安全生产管理;员工安全;事故预防一、引言墨菲定律是由爱德华·墨菲提出的一种关于事物发展中的不可预测现象的经验规律。

墨菲定律认为不幸的事情总是会发生,如果事情出错的可能性存在,那它最终肯定会出错。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合理组织和有效管理生产过程,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管理方式。

合理运用墨菲定律可以帮助企业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

二、墨菲定律的基本原理墨菲定律有几个基本原理:1.一切皆有可能出错:无论事情看似多么简单,多么顺利,都存在出错的可能性。

因此,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预防措施。

2.事情总是以最糟糕的方式出错:无论问题的解决方案看似多么完美,最终结果可能以最糟糕的方式出现。

这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最糟糕情况,合理设置安全预案和预防措施。

3.如果事情能够出错,那它最终一定会出错:无论事情有多么小的出错可能,只要存在出错的可能性,最终出错的可能性总会实现。

因此,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来说,对所有的隐患都要认真排查、分析和处理。

三、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的关系1. 事故预防意识:墨菲定律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事故是时刻存在的,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预防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员工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事故预防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及时发现和修复隐患。

2. 设置多重防线:墨菲定律认为无论事情有多么令人放心的解决方案,最终结果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企业需要设置多重防线,通过预防、监控、教育等手段,提高事故发生的预警能力和处理能力,减少事故对企业和员工的伤害。

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

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

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墨菲定律(Murphy’s Law)是一项广为人知的实证原则,它表达了事情会出错或不如预期的可能性。

在安全管理方面,墨菲定律同样适用,事故总是不期而至。

本文将讨论墨菲定律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如何预防和管理事故。

墨菲定律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墨菲定律表达了“如果某事情可能出现意外的情况,那么它必将如此”,这意味着安全事故也遵循着这一原则。

在安全管理中,我们需要意识到事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自己的规律。

墨菲定律的应用可以被发现在多个方面。

例如,如果我们没有适当地评估安全风险,那么事故就有可能发生。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培训来管理特定的工作环境,那么事故的发生就会更可能。

另外,如果我们没有处理好员工之间的沟通和协作,那么事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因此,如何有效地应对墨菲定律,避免事故发生成为了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预防和管理事故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和管理事故,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以下是几个应对墨菲定律的措施。

1. 善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安全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确定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减少这些风险。

同时,风险评估还可以改善我们对工作环境的理解,并定期评估我们的安全管理计划。

因此,风险评估需要高度重视。

2. 提供足够的培训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员工需要了解安全手册中的规则和规定,以及应对不同的突发事件的方法。

另外,提供足够的培训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减少无意中造成的意外事故。

3. 建立清晰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建立清晰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对于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员工需要知道如何相互之间协作,以及如何与管理层和其他部门协商。

在协作和沟通中,应注意避免过度自信和污点效应的发生。

4. 分析和应对事故在事故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这包括及时制定应对计划,采取措施限制损失,收集必要的信息等。

6个经典的安全生产原理

6个经典的安全生产原理

6个经典的安全生产原理一、木桶原理对于一个沿口不齐的木桶来说,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也不在于木板的平均长度,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安全工作的好坏,事故的发生,不是取决于最优秀的人员,也不是取决于大多数人,而是取决于数量极少的三违人员、危险人物、事故苗子。

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安全木桶中的一块木板,千万不能成为最短、最差的。

二、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其大意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

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

安全质量管理更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栓个小石头开始。

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事和细节,否则将要酿成大祸。

三、匠人规则一块木料,能不能用,怎样使用,舍弃什么,不是用嘴说,也不是用眼看,更不是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

这就是“匠人规则”。

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匠人规则”启示我们,尊重规则、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些人人皆知,贵在自觉,难在自觉。

只要像匠人那样,凡事用“规则”这个权威的尺度量一量、校一校,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按规则行事,那么,平安顺利、后顾无忧、快乐幸福的生活就会向你频频招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之潇洒人生就会为你所有!四、冰山理论众所周知,冰山之雄伟,让人为之惊叹,然而,它在海面上所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仍然隐藏在海面以下,支撑着上面的那一小部分。

安全生产“十大神奇定律”

安全生产“十大神奇定律”

「知识讲堂」安全生产“十大神奇定律”藤县工商2018-06-16 06:42:16一、墨菲定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是早晚、大小、轻重而已。

因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

安全生产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多朝坏处想些,居安思危,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二、墨因里希法则1.事故法则l:29:300:1000,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起较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相随。

对待事故,要举一反三,不能就事论事。

任何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大量的隐患、大量的不安全因素。

所以,我们的安全管理就是排除身边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各种隐患是我们的首要任务,隐患排查要做到预知,隐患整改要做到预控,从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确保不发生事故。

2.多米诺骨牌理论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枚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所有骨牌相继被碰倒。

如果移去中间的一枚骨牌,则连锁被破坏,骨牌依次碰倒的过程被中止。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机械、物质等各种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诸多原因同时存在缺陷造成的。

如果消除或避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存在,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想方设法,消除一个又一个隐患。

在每个隐患消除的过程中,就消除了事故链中的某一个因素,可能就避免了一个重大事故的发生。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隐患,不断消除隐患,不断避免事故,确保员工平安。

三、不等式法则10000-1≠9999,安全是1,位子、车子、房子、票子等等都是0,有了安全,就是10000;没有了安全,其他的0再多也没有意义。

要以此教育职工,生命是第一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失去生命一切全无。

安全管理中的十大定律

安全管理中的十大定律

安全管理中的十大定律安全管理中的十大定律在安全管理领域,有许多重要的定律和原则,它们为我们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以下是安全管理中的十大定律:1.海因里希事故法则2.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次未遂先兆。

这意味着,在看似完美的安全表象下,隐藏着无数可能导致严重事故的隐患。

这一法则提醒我们,任何事故的苗头都不能被忽视,要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各类安全问题。

3.事故预防的4M原则4.事故预防的4M原则从人(Man)、机器(Machine)、方法(Method)和环境(Environment)四个方面出发,针对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它强调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把控,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5.事故的冰山理论6.事故的冰山理论认为,大部分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而一小部分无法预防的原因和后果构成了冰山的水下部分。

这一理论告诫我们,安全管理工作需要深入挖掘问题根源,关注细节,尽可能消除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7.安全管理的木桶原理8.安全管理的木桶原理强调,最短的那一块板决定了整个木桶的容量。

在安全管理中,要特别关注那些存在明显漏洞的地方,因为它们往往会对整个安全体系构成最大威胁。

因此,要及时发现并修补这些短板,以提高整个安全管理的效果。

9.安全管理的墨菲定律10.安全管理的墨菲定律指出,事情即使看起来很完美也会存在缺陷和风险。

这要求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同时,要积极开展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11.安全管理的海因里希法则12.安全管理的海因里希法则继承了海因里希事故法则的核心思想,即不同类型的安全管理需要不同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合适的管理方法,以满足特定场景下的安全管理需求。

13.安全管理的3E原则14.安全管理的3E原则从风险评估(Evaluation)、风险控制(Control)和紧急处理(Emergency)三个方面出发,全面覆盖了安全管理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中的墨菲定律、破窗效应、蝴蝶效应
与木桶定律
一、墨菲定律
1、墨菲定律概述
在数理统计中,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作业中发生的概率为p(0<p≤1),则在n次作业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 n = 1 – (1-p) n。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 n越来越接近于1。

这一结论被著名学者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

他指出,可能发生的事件最终都会发生。

也就是说,当某一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多次重复时,不管其发生的概率多么小,终究会在某一时间和空间上导致事故。

例如,一名员工进入现场不戴安全帽,迟早有一天会伤其头部;防爆区用火时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没有防止火花飞溅措施,或没有有效分析周围和用火点可燃气体含量,或没有严格工艺处理或有效隔离,迟早会发生爆炸着火事故。

2、墨菲定律启示
对我们从事的作业要进行充分的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制定防范措施。

如果不这样做,就可能导致事故,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在分析事故时,通常会有如下原因:①用火分析没有代表性,没有分析出实际动火点的可燃气体浓度;②施工方案变更后,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③有毒有害容器没有与物料来源有效隔离,或者以关闭阀门代替盲板,或者盲板不符合规定;④甲类易燃液体储罐没有氮封保护,罐体上方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静电荷导致储罐爆炸;
⑤易燃液体泄漏后起火,紧急切断阀失效或设计上没有紧急切断阀;⑥操作失误,物料串到高液位储罐,导致易燃液体外溢,遇明火爆炸着火,等等。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很简单,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破窗效应
1、破窗效应概述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座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也会效仿打破更多的玻璃。

这就是“破窗效应”。

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习惯性违章”。

当问及违章者为何违章时,回答基本一致,即“别人都这么干的”。

破窗效应的例子很多,如:进入防爆区的第一个员工没有触摸人体静电消除器,随后的员工也不去触摸;当看到别人高空抛物,为了省事,也高空抛物;在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证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贸然进入,且没有发生意外事故,其他人也可能会效仿,等等。

2、破窗效应启示
(1)防微杜渐,亡羊补牢,及时修复“破窗”。

(2)加强教育和激励措施,让“破窗者”和“旁观者”转化为“修窗人”。

为避免“破窗效应”带来的不良后果,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对策,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措施之本。

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举止。

它是一种软约束,是一种定式,有共同的价值观、安全观。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一旦形成,其影响会源源地传承下去。

三、蝴蝶效应
1、蝴蝶效应概述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次翅膀,两周后美国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气象学家罗伦兹1963年提出的“蝴蝶效应”。

2、蝴蝶效应启示
一件很小的事情和一件很大的事情看似不相关,而实际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安全管理中,如果我们不懂得“蝴蝶效应”,我们就不会把工作做细做实,就不会很好地控制事故。

有一则形象的民谣是这样的: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将军;伤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

安全生产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卸、储存、运输等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有可能导致着火爆炸事故。

开错一个阀门,导致多人死亡、上亿元损失的事故我们见过;少上一只螺钉,发生化学品严重泄漏导致重大事故我们也听说过。

安全管理者必须深知
“蝴蝶效应”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应很好地加以应用。

四、木桶定律
1、木桶定律概述
“短板”是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标尺。

此定律常用于企业管理中,同样也适用于安全管理。

一个产量很高的车间,因为安全事故,会取消评优资格;一个效益很好的企业,因为安全事故,会停止其发展;一个资源丰富的地区,因为安全事故,会制约它前进的步伐。

2、木桶定律启示
安全管理中有这样一个认识:100个事件中,99件正确,但只要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所有成绩为零,即100 – 1 = 0。

这一点不难理解。

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取决于最差的方面,而非平均。

因此,要狠抓薄弱环节,消除“短板”。

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健全并严格执行;员工安全意识需要提高;各种各样、形式多彩的安全活动需要切实可行;安全检查、隐患治理需要及时有效;安全投入需要得到保障;各级领导对安全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