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置流程图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最新版)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5.1一般管理: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
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5.1.2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5.1.3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5.1.4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编号:SY-AQ-00452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 for centralized recovery and disposal of uncontaminated infusion bottles(bags)(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5.1一般管理: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
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5.1.2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医院供应室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

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为贯彻落实福建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闽卫医政[2016]31号】《关于加强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本院制定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收集、搬运、暂存、转送管理制度。
1、分类收集:各科室配备标有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专用桶,桶内套黑色包装袋,统一暂放在处置室;与医疗废物收集容器警示标识和提示不同;严禁混入注射器、注射针头、一次性输液器、输液管等医疗废物和其他生活垃圾;如混入医疗废物的输液瓶(袋),应按医疗垃圾处置。
2、运送:各科室保洁员,按照规定时间(08:00—09:00)和路线负责运送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到指定的专用暂存点(与医疗废物暂存点相邻),分类放置。
3、院内交接:与暂存点分管人员进行交接,在《未被污染输液瓶(袋)院内交接清单》上记录与签名;收集运送工具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必要时消毒,保持清洁;同时运送人员做好手卫生后方可离开。
院内交接使用三联单进行分类登记转移品种(玻璃与塑料),转移数量(重量与袋数)、交接时间、交接人员、回收企业,登记资料保存时间不少于3年。
4、贮存:保障部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省环保厅《关于加强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管理的通知》要求,设置专用暂贮站,由专人负责对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接收与转运等的管理工作。
暂贮站室外贴有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标识,室内分类放置:输液瓶专用桶和输液袋专用桶。
5、转运:目前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暂时委托给“绿洲公司”处置回收,签订委托协议书,无收任何费用。
6、院外交接:医院与处置回收单位交接、转运输液瓶(袋)时,应填写《输液瓶(袋)交接记录三联单》,记录输液瓶(袋)种类、数量、重量、交接时间等信息,双方签字,该表格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由输液瓶(袋)暂贮站或医院保障部保存原件,记录至少要保存3年。
7、管理部门:保障部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暂存点的管理工作,专人负责与回收企业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存储、运输、处理过程中不丢失、不转卖。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图

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程序:1、感染性废物(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和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等程序:使用后→置内罩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日产日清→封扎→医疗废物暂存地(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程序:分室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暂存地(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的医学标本程序:产生科室→压力蒸汽灭菌→清洗或深埋(4)废弃的血液、血清程序:产生科室→封扎于黄色塑袋内→医疗废物暂存地→专柜放置(5)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程序:使用科室→毁形→置内罩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2、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程序:产生科室→置内罩黄色塑料袋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3、损伤性废物:医用针头、缝针、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程序:使用后→置内罩黄色袋的小筒内→日产量集中→内罩黄色塑袋的大筒内安全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地过秤登记4、药物性废物: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程序:科室或药剂科收集→药剂科登记→返还给供应商或如东大恒公司处置5、化学性废物:影像室和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消毒剂、汞血压计和汞体温计等。
程序:少量→产生科室→医疗废物暂存地→如东大恒公司处置大量→产生科室→购买科室→返还给供应商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分类收集方法示意图及文字说明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程序:(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各种敷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和医疗器械、废弃的被服等程序:使用后→置内罩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日产日清→封扎→医疗废物暂存地(2)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程序:分室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暂存地(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废弃的医学标本程序:产生科室→压力蒸汽灭菌→清洗或深埋(4)废弃的血液、血清程序:产生科室→封扎于黄色塑袋内→医疗废物暂存地→专柜放置(5)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程序:使用科室→毁形→置内罩黄色塑袋带盖的筒内→医疗废物暂存地2、病理性废物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规定

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规定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一般管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
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应对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塑料类、玻璃药瓶类废物应分类盛放。
指定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避免污染。
应做好专收人员上岗培训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专收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应对运送工具、暂存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污染时及时清洁消毒处理。
在暂存点配备手卫生、消毒设施和警示标识。
回收处置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物品被医疗废物污染,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置,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并上报后勤科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发现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专收人员培训内容及要求:掌握本单位“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废弃输液瓶回收

废弃输液瓶(袋)集中处置工作制度
为保护环境,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规范我院废弃输液瓶(袋)的收集、贮存、处置工作,根据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关于开展废弃输液瓶(袋)集中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我院废弃输液瓶(袋)集中处置工作制度。
1、加强对废弃输液瓶(袋)管理,实施集中处置。
2、各科室对产生的废弃输液瓶(袋)按照玻璃瓶和塑料瓶分类收集,安全存放,由供应室统一回收至暂存点,双方做好交接记录。
3、供应室建立废弃输液瓶(袋)收集、转运和处置台帐备查。
4、运送人员要做好相应的职业防护。
5、护理部负责对具体工作的实施与监督。
6、对未遵守本制度,未履行相应职责的科室或个人,按照院内管理制度扣科室质量分;多次检查不合格,给予警告,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经济处罚。
7、收集现场杂乱,未分类收集,扣罚50元;因科室管理不善造成废弃输液瓶(袋)流失的,扣科护士长100元;上级检查提出的存在问题,视情节扣罚200元。
废弃输液瓶(袋)集中处置工作流程
玻璃瓶和塑料瓶应分类收集
登记内容:科室、种类及量(塑/玻)、交接时间、交接人、最终去向、经办人
分类收集放置,现场整洁
输液瓶(袋)交接登记表
最终去向:经办人:。
输液瓶处理流程和要求

未污染输液瓶(袋)办理流程和要求
未污染输液瓶(袋)产生点
玻璃类塑料类
分装存有可回收垃圾表记的带盖
垃圾箱黑色垃圾袋里,3/4 满采集
专人采集至暂存点分类搁置,做好交接登记。
有回收资质收买企业回收,填写转移联单。
1、禁止将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与医疗废物、生活垃圾混装。
被血液、体液污染或已混入医疗废物内,要按医疗废物办理。
2、保证采集容器包装的完满和密封性,禁止使用损坏的包装容器;禁止包装容器超量盛装;包装使用要有可回收物标记。
3、有专人负责运送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其运送与医疗废物运送分开,防止污染。
4、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暂存地与医疗废物暂存地分开。
设置可回收物标记。
禁止在暂存地之外堆放输液瓶(袋)。
5、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应拜托给拥有回收办理能力的单位,并签署回收协议书。
与回收办理单位交策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目(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
2021新版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2021新版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2021新版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集中回收处置管理制度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医院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的集中回收处置工作,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范围:全院各科产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单位。
3.定义: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使用后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玻璃(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盛装化疗药物的输液瓶(袋)除外。
4.权责:4.1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全程监督管理。
4.2后勤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使用后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的处置和日常管理,4.3各个科室:负责分类、收集、暂存工作,不得将“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混入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中,应严格按照塑料类、玻璃药瓶类进行分类收集。
5.作业内容:5.1一般管理:5.1.1“使用后未被污染输液瓶(袋)”不得自行处置,应委托给具有回收处理能力的单位,并签订回收协议书。
与回收处理单位交接应使用二联单,分类登记转运种类(玻璃与塑料)、转运数量(袋数与重量)、交接时间、交接人员,记录保存1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置流程图
未被污染输液瓶(袋)回收处置流程图 使用后的输液瓶、输液袋
输液是否涉及麻醉类、精神类、
易制毒药品和放射性药品? 排除以上条件 交给指定机构处置,
备注:未被污染的输液瓶(袋),去除输液管后放入指定I 可收箱,经过称用、登记、交接。
是否被血液、体液污染? 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
是否来自传染病区? 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是否来自采取隔离措施的患者? 按照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
按照药物性医疗废物处置 输液是否涉及细胞毒性药物?
按照可回收物处置 残留少量经W 的普通药液的输液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