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附详细答案)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附详细答案)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初中教学质量监测数学试题(附详细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八年级(上)期中数

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如图美丽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A.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中线的交点

3.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c2=b2,则此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4.如图,△ACB≌△A′CB′,∠BCB′=32°,则∠ACA′的度

数为()

A.

B.

C.

D.

5.如图,Rt△ABC中,∠B=90°,ED垂直平分AC,ED

交AC于点D,交BC于点E.已知△ABC的周长为

24,△ABE的周长为14,则AC的长度为()

A. B. ,14 C. D.

6.如图,△ABC的三边AB,BC,CA长分别是20,30,40,

其三条角平分线将△ABC分为三个三角形,则S△ABO:S△BCO:

S△CAO等于()

A. 1:1:1

B. 1:2:3

C. 2:3:4

D. 3:4:5

7.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5,则它最短边上的高为()

A. B. C. 3 D. 4

8.如图,在直线1上依次摆放着四个正方形和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阴影图形),已

知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到右分别为1、2、3,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是S1、S2、S3、S4,则S1+S2+S3+S4的值为()

A. 4

B. 5

C. 6

D. 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7,那么它的周长等于______.

10.如图,AC=DC,BC=EC,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使得△ABC≌△DEC.

11.在Rt△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E是斜边AB上的动点,若CD=3cm,

则DE长度的最小值是______cm.

12.如图,将△ABC沿直线AD折叠,△ABD与△ACD完全

重合.若AB=8cm,则△ACD中AC边的中线长为

______cm.

13.如图,以Rt△ABC的三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若斜边AB=a,则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______.

14.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8°,则∠C=______.

15.如图,已知△ABC中,∠ABC=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5cm,则线段DF

的长度为______cm.

16.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00°,则它的顶角是______.

17.如图,在平面内,两条直线l1,l2相交于点O,对于平面内任

意一点M,若p、q分别是点M到直线l1,l2的距离,则称(p,

q)为点M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规定,“距离坐标”是

(1,1)的点共有______个.

18.矩形ABCD中,AB=10,BC=3,E为AB边的中点,P为CD边上的点,且△AEP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DP=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9.如图,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过屋顶A的立

柱AD⊥BC,屋椽AB=AC,求顶架上∠B、∠C、∠BAD、

∠CAD的度数.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88.0分)

20.如图,已知AC⊥BC,BD⊥AD,AC与BD交于O,

AC=BD.求证:

(1)BC=AD;

(2)△OAB是等腰三角形.

21.如图,是一块四边形草坪,∠B=90°,AB=24m,BC=7m,

CD=15m,AD=20m,求草坪面积.

22.如图,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垂足分别是C、D.

求证:(1)OC=OD,

(2)OE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23.(1)如图①,已知∠AOB及点C、D两点,请利用直尺和圆规作一点P,使得点P

到射线OA、OB的距离相等,且P点到点C、D的距离也相等.

(2)如图②,利用方格纸画出△ABC关于直线1的对称图形△A′B′C′(不写作图或画图方法,保留痕迹,并用黑色签字笔加粗加黑)

24.如图,在四边形ABDC中,AB=AC,∠ABD=∠ACD,求证:DB=DC.

25.如图,∠A=∠B,AE=BE,点D在AC边上,∠1=∠2,AE和BD相交于点O.

(1)求证:△AEC≌△BED;

(2)若∠1=42°,求∠BDE的度数.

26.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BE=CF,

(1)求证:AD平分∠BAC;

(2)已知AC=20,BE=4,求AB的长.

27.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请画出以A为一个顶

点,另外两个顶点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且含边长为3的

所有大小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要求:只要画出示意图,并

在所画等腰三角形长为3的边上标注数字3)

28.在小学,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每个角都是90°.如图,

长方形ABCD中,AD=9cm,AB=4cm,E为边AD上一动点,从点D出发,以1cm/s 向终点A运动,同时动点P从点B出发,以acm/s向终点C运动,运动的时间为ts.

(1)当t=3时,求线段CE的长;

(2)若a=1,当△CEP是以C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

(3)连接DP,当点C与点E关于DP对称时,直接写出t与a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四个图案中轴对称图形的是第2、3、4这三个,

故选:C.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图形分析判断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

分折叠后可重合.

2.【答案】C

【解析】

解:∵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故选: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熟知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

解:因为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c2=b2,

即a2=c2+b2,

所以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选:C.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即可.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

解:∵△ACB≌△A'CB',

∴∠ACB=∠A′CB′,

∴∠ACB-∠A′CB=∠A′CB′-∠A′CB,

即∠ACA′=∠BCB',

∵∠BCB'=32°,

∴∠ACA'的度数为32°.

故选:B.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CB=∠A′CB′,然后求出∠ACA=∠BCB'.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的性质,熟记性质并求出∠ACA'=∠BCB'

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

解:∵ED垂直平分AC,

∴EA=EC,

∵△ABC的周长为24,

∴AB+BC+AB=24,

∵△ABE的周长为14,

∴AB+BE+EA=AB+BE+EC=AB+BC=14,

∴AC=24-14=10,

故选:A.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A=EC,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

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

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

解:过点O作OD⊥AC于D,OE⊥AB于E,OF⊥BC于F,

∵点O是内心,

∴OE=OF=OD,

∴S△ABO:S△BCO:S△CAO=?AB?OE:?BC?OF:?AC?OD=AB:BC:AC=2:3:4,

故选:C.

利用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可知三个三角形高相等,

底分别是20,30,40,所以面积之比就是2:3:4.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做题时应用了三个三角形的高时相等的,这点式非常重要的.

7.【答案】D

【解析】

解:∵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3,4,5,

∴32+42=52,

∴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4,

故选:D.

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选项.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能得出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

解:观察发现,

∵AB=BE,∠ACB=∠BDE=90°,

∴∠ABC+∠BAC=90°,∠ABC+∠EBD=90°,

∴∠BAC=∠EBD,

∴△ABC≌△BDE(AAS),

∴BC=ED,

∵AB2=AC2+BC2,

∴AB2=AC2+ED2=S1+S2,

即S1+S2=2,

同理S3+S4=6.

则S1+S2+S3+S4=2+6=8.

故选:D.

将已知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翻折得到时故正方形如图所示,运用勾股定理可知,每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和都等于中间斜放的正方形面积,据此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运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勾股定理.注意发现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正好是之间的正方形的面积.

9.【答案】17

【解析】

解:当3是腰时,则3+3<7,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7是腰时,则三角形的周长是3+7×2=17.

故答案为:17.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3是腰时或当7是腰时.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3,3,7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

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此类题不要漏掉一种情况,同时注意看是否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0.【答案】AB=DE

【解析】

解:添加条件是:AB=DE,

在△ABC与△DEC中,,

∴△ABC≌△DEC.

故答案为:AB=DE.本题答案不唯一.

本题要判定△ABC≌△DEC,已知AC=DC,BC=EC,具备了两组边对应相等,利用SSS即可判定两三角形全等了.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11.【答案】3

【解析】

解:如图,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即为所求,

∵∠C=90°,AD平分∠BAC交BC于点D,

∴CD=DE,

∵CD=3cm,

∴DE=3cm,即DE长度的最小值是3cm.

故答案为:3.

过D点作DE⊥AB于点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出CD=DE,代入求出

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应用,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

距离相等.

12.【答案】4

【解析】

解:如图.

∵DE是△ADC的AC边上的中线,

∴AE=EC,

由翻折可知:BD=DC,

∴DE=AB=4cm,

故答案为4

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3.【答案】2a2

【解析】

解:∵△ABC是直角三角形,

∴AC2+BC2=AB2,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2S

=2a2,

正方形

故答案为:2a2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BC2=AB2,然后判断出阴影部分的面积=2S

,再

正方形

利用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计算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熟记定理与正方形的面积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38°

【解析】

解:∵AB=AD=DC,∠BAD=28°

∴∠B=∠ADB=(180°-28°)÷2=76°.

∴∠C=∠CAD=76°÷2=38°.

故答案为38°.

首先发现此图中有两个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找到角之间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进行计算.

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ADC=76°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5

【解析】

解:

∵AD⊥BC,BE⊥AC,

∴∠ADB=∠AEB=∠ADC=90°,

∴∠EAF+∠AFE=90°,∠FBD+∠BFD=90°,

∵∠AFE=∠BFD,

∴∠EAF=∠FBD,

∵∠ADB=90°,∠ABC=45°,

∴∠BAD=45°=∠ABC,

∴AD=BD,

在△ADC和△BDF中

∴△ADC≌△BDF(ASA),

∴DF=CD=5cm,

故答案为:5

先证明AD=BD,再证明∠FBD=∠DAC,从而利用ASA证明△BDF≌△CDA,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就可得到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找出能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16.【答案】80°或20°

【解析】

解:①若100°是顶角的外角,则顶角=180°-100°=80°;

②若100°是底角的外角,则底角=180°-100°=80°,那么顶角=180°-2×80°=20°.故答案为:80°或20°.

此外角可能是顶角的外角,也可能是底角的外角,需要分情况考虑,再结合

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求出顶角的度数.

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外角不确定是底角的外角还是顶角的外角时,

需分两种情况考虑,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解.

17.【答案】4

【解析】

解:到l1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l1平行且与l1的距离是1的两条直线上;

到l2的距离是1的点,在与l2平行且与l2的距离是1的两条直线上;

以上四条直线有四个交点,故“距离坐标”是(1,1)的点共有4个.

故答案为:4.

根据到直线l1的距离是1的直线有两条,到l2的距离是1的直线有两条,这四条直线的交点有4个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是平行于这条直线的直线.

18.【答案】4或1或9

【解析】

解:(1)如图1,当AE=EP=5时,

过P作PM⊥AB,

∴∠PMB=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90°,

∴四边形BCPM是矩形,

∴PM=BC=3,

∵PE=5,

∴EM===4,

∵E是AB中点,

∴BE=5,

∴BM=PC=5-4=1,

∴DP=10-1=9;

(2)如图2,当AE=AP=5时,DP===4;

(3)如图3,当AE=EP=5时,

过P作PF⊥AB,

∵四边形ABCD是矩形,

∴∠D=∠DAB=90°,

∴四边形BCPF是矩形,

∴PF=AD=3,

∵PE=5,

∴EF==4,

∵E是AB中点,

∴AE=5,

∴DP=AF=5-4=1.

故答案为:1或4或9.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共分3种情况,画出图形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算出DP的长.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矩形的判定,关键是考虑各种情况,正确画出图形.

19.【答案】解:∵△ABC中,AB=AC,∠BAC=100°,

∴∠B=∠C===40°;

∵AB=AC,AD⊥BC,∠BAC=100°,

∴AD平分∠BAC,

∴∠BAD=∠CAD=50°.

【解析】

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B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即可求出∠BAD的度数.

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熟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线合一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证明:(1)∵AC⊥BC,BD⊥AD,

∴∠ADB=∠ACB=90°,

在Rt△ABC和Rt△BAD中,

∵ ,

∴Rt△ABC≌Rt△BAD(HL),

∴BC=AD,

(2)∵Rt△ABC≌Rt△BAD,

∴∠CAB=∠DBA,

∴OA=OB,

∴△OAB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1)根据AC⊥BC,BD⊥AD,得出△ABC与△BAD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

AC=BD,AB=BA,得出Rt△ABC≌Rt△BAD,即可证出BC=AD,

(2)根据Rt△ABC≌Rt△BAD,得出∠CAB=∠DBA,从而证出OA=OB,△OAB 是等腰三角形.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用到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重点,本题是道基础题,是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训练.

21.【答案】解:连接AC,

∵∠B=90°,AB=24m,BC=7m,

∴AC2=AB2+BC2=242+72=625,

∴AC=25(m).

又∵CD=15m,AD=20m,152+202=252,即AD2+DC2=AC2,

∴△ACD是直角三角形,

∴S四边形ABCD=S△ABC+S△ADC

=?AB?BC+?AD?DC

=234(m2).

【解析】

连接AC,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长,再求出AD的长,由S

四边形

=S△ABC+S△ADC即可得出结论.

ABCD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勾股定理的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答案】证明:∵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A,ED⊥OB,

∴DE=CE,OE=OE,

在Rt△ODE与Rt△OCE中,,

∴Rt△ODE≌Rt△OCE(HL),

∴OC=OD;

(2)∵△DOC是等腰三角形,

∵OE是∠AOB的平分线,

∴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

【解析】

(1)先根据E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EC⊥OB,ED⊥OA得出△ODE≌△OCE,可得出OC=OD即可;

(2)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OE是CD的垂直平分线.

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答案】解:(1)如图1所示,点P即为所求;

(2)如图2所示:△A′B′C′即为所求.

【解析】

(1)直接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得出其交点,即可

得出答案;

(2)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进而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变换以及角平分线的作法、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等知识,正确掌握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作法是解题关键.

24.【答案】解:连接BC,

∵AB=AC,

∴∠ABC=∠ACB,

∵∠ABD=∠ACD,

∴∠ABD-∠ABC=∠ACD-∠ACB,

即∠DBC=∠DCB,

∴DB=DC.

【解析】

连接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C=∠ACB,求出∠DBC=∠DCB,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得出即可.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

25.【答案】解:(1)证明:∵AE和BD相交于点O,

∴∠AOD=∠BOE.

在△AOD和△BOE中,

∠A=∠B,∴∠BEO=∠2.

又∵∠1=∠2,

∴∠1=∠BEO,

∴∠AEC=∠BED.

在△AEC和△BED中,

∴△AEC≌△BED(ASA).

(2)∵△AEC≌△BED,

∴EC=ED,∠C=∠BDE.

在△EDC中,

∵EC=ED,∠1=42°,

∴∠C=∠EDC=69°,

∴∠BDE=∠C=69°.

【解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判断△AEC≌△BED;

(2)由(1)可知:EC=ED,∠C=∠BD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知∠C的度数,从而可求出∠BDE的度数;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本

题属于中等题型.

26.【答案】(1)证明:∵DE⊥AB,DF⊥AC,

∴∠E=∠DFC=90°,

∴在Rt△BED和Rt△CFD中,

∴Rt△BED≌Rt△CFD(HL),

∴DE=DF,

∵DE⊥AB,DF⊥AC,

∴AD平分∠BAC;

(2)解:∵Rt△BED≌Rt△CFD,

∴AE=AF,CF=BE=4,

∵AC=20,

∴AE=AF=20-4=16,

∴AB=AE-BE=16-4=12.

【解析】

(1)求出∠E=∠DFC=90°,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得出Rt△BED≌Rt△CFD,推出DE=D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得出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AF,BE=CF,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7.【答案】解:满足条件的所有图形如图所示:

共5个.

【解析】

①以A为圆心,以3为半径作弧,交AD、AB两点,连接即可;②连接AC,在AC上,以A为端点,截取1.5个单位,过这个点作AC的垂线,交AD、AB两点,连接即可;③以A为端点在AB上截取3个单位,以截取的点为圆心,以3个单位为半径画弧,交BC一个点,连接即可;④连接AC,在AC上,以C为端点,截取1.5个单位,过这个点作AC的垂线,交BC、DC两点,然后连接A 与这两个点即可;⑤以A为端点在AB上截取3个单位,再作着个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CD一点,连接即可,⑥以A为端点在AD上截取3个单位,再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BC一点,连接即可(和⑤大小一样);⑦以A为端点在AD上截取3个单位,以截取的点为圆心,以3个单位为半径画弧,交CD 一个点,连接即可(和③大小一样).

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关键是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8.【答案】解:(1)∵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AD∥BC,BC=AD=9,CD=AB=4,

当t=3时,由运动知,BP=at=3a,DE=t=3,

∴CP=BC-BP=9-3a

在Rt△C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E==5;

(2)当a=1时,由运动知,DE=t,BP=t,

∴CP=9-t,

在Rt△CDE中,CE=,

∵△CEP是以CE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①CE=CP,

∴16+t2=(9-t)2,

∴t=

②CE=PE,

∴CP=DE,

∴9-t=2t,

∴t=3,

即:t的值为3或;

(3)如图,

由运动知,BP=at,DE=t,

∴CP=BC-BP=9-at,

∵点C与点E关于DP对称,

∴DE=CD,PE=PC,

∴t=4,

∴BP=4a,CP=9-4a,

过点P作PF⊥AD于F,

∴四边形CDFP是长方形,

∴PF=CD=4,DF=CP,

在Rt△PEF中,PF=4,EF=DF-DE=5-4a,

根据勾股定理得,PE2=(5-4a)2+16,

∴(5-4a)2+16=(9-4a)2,

∴a=.

【解析】

(1)先得出BP=at=3a,DE=t=3,CP=BC-BP=9-3a,在Rt△CD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E=5;

(2)先得出DE=t,BP=t,CP=9-t,再分两种情况①CE=CP,②CE=PE,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DE=CD,PE=PC,进而求出t=t,再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得出

PE2=(5-4a)2+16,进而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1)的关键是判断出CE=CP,解(2)的关键是分两种讨论,解(3)得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民族九年制学校王磊 一、试题概况 1、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标》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按要求设置,数与代数为49%(74分左右),图形与几何为37%(55分左右),统计与概率为14%(21分左右);易、中、难按5:3:2的题序定位及分配分值。 2、试题结构:1~10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18题为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9~28题为解答题,分值为88分,总题量为28道题目,总分值为150分。各种题型的题量、分数、结构合理,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全面考查“四基”,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有较好的教学导向性。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 ②注重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试卷设计时,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最后一题的难度略有变化,考查学生在新问题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较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3)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 ①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了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 ②通过设置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考查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

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从而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紧扣课程内容,考查数学素养,体现学科特点 试题对学生的“四基”、“四能”与“核心概念”的考查得到较好的体现。 (1)、题目立足于课标要求,全面考查“四基” 紧扣《课标》要求及教材,立足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部分试题由教材中的题目改编而成。例如:第1、3、4、5、6、13、14、17、20、21、22等题都是由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习题改编而成。有些题也是学生见过的题目的合理改造而来。 (2)、注重考查数学能力 试题关注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的形成。 (3)、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和可以理解的。另外注重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借此考查学生正确地获取信息,并通过背景、数据及动手绘制图形来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二、试题对数学教学的启示 1、课堂教学及复习要基于《课标》和《考试说明》。 试题以《课标》的课程内容标准要求为依据;体现了《课标》对学生在掌握数学和通过学习数学而达到的自身发展三大方面的要求:获得“四基”、发展能力、养成科学态度。阅读《考试说明》了解中考的考点。哪些是重要考点,哪些是必考考点。在复习中有意识的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复习反复练习。对那些

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点,开拓创新,大面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准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很多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个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实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个活动,不但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相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准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准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个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相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水平。 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水平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

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成了三块,现在要到玻店去配一块完 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 ) A.带①去 B. 带②去 C. 带③去 D. 带①和②去 2. 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 A 、3cm ,5cm ,8cm B 、8cm ,8cm ,18cm C 、0.1cm ,0.1cm ,0.1cm D 、3cm ,40cm ,8cm 4、已知∠A :∠B :∠C=1:2:2,则△ABC 三个角度数分别是( ) A .40o、 80o、 80o B .35o 、70o 、70o C .30o、 60o、 60o D .36o、 72o、 72o 5、三角形中,有一个外角是79o,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形状 6.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A. 至少有一个等于90° B. 至少有一个大于90° C. 不可能有两个大于89° D. 不可能都小于60° 7.如图,点O 是△ABC 内一点,∠A=80°,∠1=15°,∠2=40°, 则∠BOC 等于( ) A. 95° B. 120° C. 135° D. 无法确定 8.能把一个任意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是( ) A.角平分线 B.中线 C.高 D. A 、B 、C 都可以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6 C.7 D.8 1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13 C .17或22 D .22 12、适合条件C B A ∠=∠=∠2 1的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 13.在下列条件中:①∠A+∠B=∠C;②∠A:∠B:∠C=1:2:3; ③∠A=90°-∠B; ④∠A=∠B=1 2 ∠C,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个. A. 1 B. 2 C. 3 D. 4 14.在△ABC 中,∠A=60°,∠C=2∠B ,则∠C=_____. 1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_____________ 16.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17.若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则相应的外角比是 . 18.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该多边形是_____边形。 19.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 若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10,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已知∠A=3∠C=54°,则∠B 的度数是___________ 21.已知不等边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 和9cm ,如果第三边的长为整数, 那么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23. 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 且ABC S △=4平方厘米,则BEF S △的值为 _______________ 图1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上)数学质量检测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注意事项: 1.全卷三大题,25小题,试卷共4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3.可以直接使用2B 铅笔作图.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有且只 有一个选项正确) 1. 计算2-1的结果是 A .-2 B .-12 C .12 D .1 2. x =1是方程2x +a =-2的解,则a 的值是 A .-4 B .-3 C .0 D .4 3. 四边形的内角和是 A .90° B .180° C .360° D .540° 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若△ABC 在第一象限,则△ABC 关于x 轴对称的图形所在的位置是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 若AD 是△ABC 的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D =CD B .AD ⊥BC C .∠BA D =∠CAD D .BD =CD 且AD ⊥BC 6. 运用完全平方公式(a +b ) 2=a 2+2ab +b 2计算(x +12)2,则公式中的2ab 是 A .12x B . x C .2x D .4x 7. 甲完成一项工作需要n 天,乙完成该项工作需要的时间比甲多3天,则乙一天能完成的工作量是该项工作的 A .3n B .13n C .1n +13 D . 1n +3 8. 如图1,点F ,C 在BE 上,△ABC ≌△DEF ,AB 和DE , AC 和DF 是对应边,AC ,DF 交于点M ,则∠AMF 等于 A . 2∠B B . 2∠ACB C . ∠A +∠ D D . ∠B +∠ACB 9. 在半径为R 的圆形钢板上,挖去四个半径都为r 的小圆.若R =16.8,剩余部分的面积为272π,则r 的值是 A . 3.2 B . 2.4 C . 1.6 D . 0.8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0,a ),B (b ,12-b ),C (2a -3,0),0<a <b <12, 图1 M F E C D B A

(完整)初中数学考试质量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学生第一次做这种综合试卷,在时间上的把握和中考题型解题技巧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是造成成绩低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对学生的中考题型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不到位,也是成绩低的主要原因。(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对基本方法、基本数学思想不能熟练、准确的掌握和应用。 2、审题不清,马虎失分现象较多。考虑不全面,缺乏分类思想,造成丢解漏解比较普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3、学生计算能力较弱,因计算失分现象非常严重 4、绝大部分学生的表述能力较弱,推理能力差,导致因书写乱、不规范失分。几何证明题(24、2 5、26等)失分严重。 5、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对综合性较强的题目解答出现偏差较大。第28题没有得满分的 (二)采取措施 1.重视基础训练①把好计算的准确关:平时计算时要强调稳,分步计算,注意检查。②把好理解审题关:平时教学中要加强训练,题意不清,不急于动笔答题。 ③把好表达规范关:一是注意表达要有逻辑性,推理要力求严谨;二是要书写整洁规范。教学中不必将“演绎推理”提早于教材的要求,但呈现形式可以提前出现,让学生在经常接触中不断熟悉。 2.重视回归课本、回归课堂 中考试题多来源于课本或从课本的基本要求出发加以拓宽,而不是加深,这样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要逐步改变“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数学教学模式,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亲历数学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关注当前课改的新理念,给学生以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使学生在自己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中解决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应摒弃“重结论,轻过程”的思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探索过程,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

八年级上数学三角形测试题

第十章三角形提升训练 时间:45分钟 总分:100分 一、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4分,共24分) 1.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8,x ,若x 的值为偶数,则x 的值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2.已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1:5:6,则其最大角度数为( ) A .60° B .75° C .90° D .120° 3.如图1,在ABC ?中,AD 平分BAC ∠且与BC 相交于点D ,∠B = 40°,∠BAD = 30°,则C ∠的度数是( ) A .70° B .80° C .100° D .110° 4.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无法判断 5.如图2,已知∠A=∠30°,∠BEF=105°,∠B=20°,则∠D=( ) A .25° B .35° C .45° D .30° 6.能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等分的三角形中的线段是 (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某边的中垂线 二、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4分,共24分) 7.在△ABC 中,∠A+∠B=90°,∠C=3∠B ,则∠A= ,∠B= ,∠C= . 8.如图3,在△ABC 中,∠ABC=90°,∠A=50°,BD ∥AC ,则∠CBD 的度数是 °. 9.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4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 10.如图5 O ,则∠AOB+∠DOC=_________. 11.工人师傅常用直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做法如下:如图6,∠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就是∠AOB 的平分线,这种做法 (填“是”或“不是”)合 理的,依据是 . 12.如图7,是国旗上的一颗五角星的,它的一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 三、挑战你的技能( 13、14题各8分,15题10分,16、17题各13分) 13.(8分)如图8两根长度为15米的绳子,一端系在旗杆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地面上,那么 在地面的固定点到旗杆底部的距离相等吗?聪明的你一定能想出准确的答案来.好好动动脑筋! 14.(8分)已知,如图9,点B 、F 、C 、E 在同一直线上,AC 、DF 相交于点G ,AB ⊥BE ,垂足为B ,DE ⊥BE ,垂足为E ,且AB =DE ,BF =CE .那么:∠A 与∠ D 有怎样的关系?你能说出理由吗? 15.(10分)如图10,已知∠ABC=∠ADC=90°,E 是AC 上一点, AB=AD ,聪明的同学们你能说明EB 为什么等于ED 吗? 16.(13分)已知:如图11,OP 是AOC ∠和BOD ∠的平分 线,OA OC OB OD ==,. 那么AB CD =吗?请说明理由. A B C D 图1 图4 B 图5A C B D 图3 图7 B A C O D P 图11 图8 B C 图10 C E D 图9 C A F B D E 图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1.以掌握基础知识为目标起点,抓好技能训练 “双基”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它的内容随着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充实与更新,也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我们钻研大纲、精通教材,真正弄清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是什么,适当地降低教学的坡度,以中下生为注意中心去组织教学,把防差措施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去,尽量缩小学生的分化面,把握认识、理解、掌握、应用、综合的目标层次,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要以为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轻易掌握的每一节课的全部内容,更不要认定某些学生无论学什么都无法掌握。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抓好技能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人的技能也称之为熟练,而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教师必须树立现代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课堂上教师是否是主导,不是凭教师的主观愿望去决定的,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成为教学主体,因为教是为了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最多只是充当观众,而教师则把自己降置为演员。因而造成严重的弊端:费时、低效。在课堂上,学生是演员还是观众,首要差别是技能的训练,当然也包括能力的培养,但最根本在于技能。我经常听到一些教师说:“这道题考试前刚刚讲过,但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懂呢?”其实,要学生真正掌握一道题目,如果缺少技能的训练是不可能的。正如教人开车的教练把开车的要点、技巧讲清楚,然后叫学车的学生马上开车去考试一样。试问:当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时,能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专心去听?能否保证每一个专心去听的学生都听得明白?能否保证每一个听得明白的学生都能解同一类题目?可见:“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听就会懂,懂就会做。”是教师一厢情愿的做法,教师只有不满足于自己的“讲清楚”,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最终形成技能。 2.以分层训练的方式实现因材施教 传统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放松差生、缚住优生的现象。差生在课堂上由于不懂而显得无事可做,优生在课堂上仅用5至10分钟就已经掌握了该学的知识,其他时间也是无所事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要实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一条原理,那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与能力的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好相应的练习,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进度,以实现因材施教。其次,要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在练习的设计中准备好差生会做的题目。常听到一些教师说:“某某学生真是无药可救了”,但是,在我的实践中,我还没有真真正正碰到一个每次考试都是0分的学生,也就是说:一个学生可不可教,主要看教师对他的要求如何。例如:如果我发现有学生不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我就会先让他解一元一次方程,甚至简易方程。另外,在课堂上重视差生的辅导、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测试题

4题图 B D C 三角形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5,那么第三边长可以是下面的( ). A .1 B .9 C .3 D .10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 3.适合条件∠A= 12∠B=1 3 ∠C 的△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 ) A .30° B .75° C .105° D .30°或75° 5.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5 B .6 C .7 D .8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 ( ) ( ) A 、至少有一个钝角 B 、至少有一个直角 C 、至多有一个锐角 D 、 至少有两个锐角 7.如图7-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不是三角形ABC 的外角 B .∠B <∠1+∠2 C .∠AC D 是三角形ABC 的外角 D .∠ACD >∠A +∠B 8、如图4,若∠A=15°,∠B=65°,∠D=25°,则∠CEH 等于( ) A. 120° B. 115° C. 110° D. 105° 9.多边形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5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发出的对角线有( ). A .7条 B .8条 C .9条 D .10条 10.如图1,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一找这个规律,你发现的规律是( ) A .∠A=∠1+∠2 B .2∠A=∠1+∠2 C .3∠A=2∠1+∠2 D .3∠A=2(∠1+∠2) (10题) (13题) (16题)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 ,8,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2.四条线段的长分别为5cm 、6cm 、8cm 、13cm ,?以其中任意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___个三角形. 13.如图:∠A+∠B+∠C+∠D+∠E+∠F 等于________. 14.如果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是900°,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______边形. 15.n 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45°,则n=________. 16如图,已知∠1=20°,∠2=25°,∠A=55°,则∠BOC 的度数是_____. 17.P 为?ABC 中BC 边延长线上的一点,∠A=50°,∠B=80°,则∠ACP=_____ 18.从八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______对角线,把八边形分成______个三角形. 1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50°,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_. 20.在四边形ABCD 中,若∠A+∠B=∠C+∠D ,∠C=2∠D ,则∠C=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8分)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它外角和的3倍,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 第7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三角形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 一、选择题 1.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用两个正方形和n个正三角形恰好可以进行平面镶嵌,则n的值是().A.3 B.4 C.5 D.6 2.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3.(2008年??福州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 和9cm,则下列长度的四条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A.13cm B.6cm C.5cm D.4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 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 第5(∠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6.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的顶点重合于O, 则∠AOC+∠DOB=() 第6题图 A、900 B、1200 C、1600 D、1800 7.以长为13cm、10cm、5cm、7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以画出三角形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8.给出下列命题:①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②三角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④三角形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不在三角形内就在三角形外⑤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 ⑥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且这点在三角形内。正确的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9.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教学质量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是当前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的过程。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的教学要具有知识性、启迪性、趣味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教师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本文从⑴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⑶课堂上注重数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能力、教学效果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从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这与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完全一致。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有自己的特点:一、由一系列的概念、定理、法则等组成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确定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二、它既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从知识的应用过程具有应用科学

的特点又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三、内容多、观点新、要求高。所以不但要求学生具接受知识的能力,还要具有应用知识的能力。现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本文对课堂教学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的第一阵地,特别是数学学科更是如此,可以说数学知识有90%是在课堂获得。可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要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除了课前要花好几个45分钟钻研教材,弄清知识的点和线,知识的结构和分析数学的难点与如何突破,解决难点外,更要善于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建立和谐和的课堂气氛。同样的课,有的老师上起来轻松愉快,效果又佳,有的老师整堂讲得沉闷,为什么?因为他们关于和谐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她们不单是演讲者,观察者,更是发现者,不断用心去感受,用眼去观察,上课有激情,用感情去点燃学生的智慧,激荡学生的情感波澜。后者老师也用心备课,教案无可挑剔,目的明确,内容完备,方法科学,上课有条理,但学生却没有反映,老师只是一个现场播音员,把教案中所写的从头到尾讲一遍,与学生无关,甚至似乎与学生有仇,整节板着脸,是为了上课而上课,然后上完课大叫“学生不配合,没办法教”,而事实上是教师本身没有努力,去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而前者是带着强烈的感情走进教室,做到入课堂则情满课堂,登上讲台则情溢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位置填写本人准考证号、姓名等信息.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作图可先使用2B 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描黑. 4.考试结束后,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3的绝对值是 (A )13 (B )13- (C )-3 (D )3 (2 )如图是五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 (B ) (C ) (D ) (3)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根据规划,“一带一路” 地区覆盖总人口约为4 400 000 000人,将4 40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其结果是 (A )44108 (B )4.4109 (C )4.4108 (D )4.41010 (4)如图,数轴上M ,N ,P ,Q (A )M (B )N (C )P (D )Q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8a -a =8 (B )(-a )4=a 4 (C )a 3a 2=a 6 (D )(a -b )2=a 2-b 2 从正面看 M Q N P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如何提高的

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如何提高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目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开展。实施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

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 二、启迪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

2018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三明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 数 学 试 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5月8日下午 15:00-17:00) 友情提示: 1.作图或画辅助线等需用签字笔描黑. 2.未注明精确度的计算问题,结果应为准确数... .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满分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填涂) B C (第6题) (第3题) (第5题)

7.某校田径运动会有13名同学参加女子百米赛跑,她们预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取前6名参 加决赛,小玥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 .方差 B .极差 C .平均数 D .中位数 8 A . B .2 C .3 D . 2 10.定义运算:a ?b =2ab .若a ,b 是方程x 2 +x -m =0(m >0)的两个根, 则(a +1)?a -(b +1)?b 的值为(▲) A .0 B .2 C .4m D .-4m 二、填空题(共6题,每题4分,满分24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 12. 在一个不透明的空袋子里放入3个白球和2个红球,每个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小乐从 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是红球,放回后充分摇匀,又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是 ▲ . 13. 如图,一名滑雪运动员沿着倾斜角为34°的斜坡从A 滑行 至B . 已知AB =500米,则这名滑雪运动员下降的垂直高度 为 ▲ 米. (参考数据:sin34°≈0.56,cos34°≈0.83, tan34°≈0.67) 14.如图,AB 为半圆的直径,且AB =2,半圆绕点B 顺时针旋转40°, 点A 旋转到A ′的位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结果 保留π). (第8题) (第14题) (第13题) D C G (第9题)

初中数学考试质量分析new

初四数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为了能够准确地评价学生,现对这学期期末考试进行客观真实的分析,及时发现问题,选择有效措施,争取在明年中考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命题设计 全卷由27道题组成,严格控制基本技能题的难度,适当增加体现过程方法的题目,增加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的问题;试题按“新课标”中新的教学要求进行命题,贴近教材的呈现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试卷注重目标层次和内容结构,注重思想方法和新背景中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2.试卷形式 由三个大题组成,其中,第一大题:填空题,共10题,30分;第二大题:选择题,共10题,30分;第三大题:解答题,共7题,60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附加题10分。 3.考查内容:试卷的考查内容涵盖了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的主要内容,各领域分值分配合理。 4.试题难度 本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基本合理,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比例为6:2:2,这样的比例基本符合初中考试的要求。 5.试卷特点 (1)试卷贴近教材,覆盖面广,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核,并通过重点知识和重点内容自主研发试题,既体现教材的作用,又考查基本问题中的过程和方法.总体难度不大,非常灵活。 (2)试卷层次分明,难易有度。全卷试题总体上从易到难构成了三个台阶,分别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 二、试题解析

1.立足教材,体现双基.试题基本上源于课本,能在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中找到原型。 2.适当控制了运算量,避免繁琐运算.在考查计算时,减少运算的难度,重点考查算理.即对运算的意义、法则、公式的理解。如: 3.突出考查基本图形的认识和基本方法的分析.如第7、11、17、18、20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本质的理解和说理的逻辑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第3、8、9、14、16、24题通过图形与变换的结合,强化数与图形的联系,使基本作图、问题转换、推理能力的考查结合在一起。 4.设计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问题。如第8、9、14、16题,渗透了的数形结合思想,第2、6、13、25题中的方程思想,第3、7、10、19题的变换和转化的思想方法等。 5.关注数学应用的社会价值。全卷带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问题第5、6、15、20、23、25题,占总分的30%.这些试题中所设置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和可以理解的。这些问题重在用数学的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数据与分析 1.考试基本情况 2.各小题出现的错误

(完整版)谈初中数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走进数学,提高质量 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教师教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如何教?教什么?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把好教学关,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探索,按照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和学能够有机的结合。在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探索,反复 的实践,有如下一些体会。 一、优化课堂教学,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1、转变观念,教学方案的设计以学生为主 在新课改理念大力的倡导下,对一节课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考查,以前那种仅仅以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法,已经被新的理念否定了。教师也不能独占主角进行忘我的表演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发挥好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第一位。按照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教师在一节课的教学工程重要完成很多目标,既传授知识又教会方法,既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等。当然这些事融会贯通,同步进行的,但要顺利完成,我认为备好课是至关重要。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在钻研教材、按新课标要求进行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基础设计教案,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主观盲目性。 2、教学方案的设计须巧设提问,启迪思维 教学方案的设计中注重课堂提问的设置,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指出:"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读者,唤起他处理各种各样的研究对像。"列方程解应用题对初一年学生来说是困难的。例题:要把30克含16%的盐水稀释成含盐0.15%的盐水,需加水多少克?分析时可以提出几个问题:"浓度问题中有几个基本量?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何?""浓度为20%的盐水a克,含盐多少?含水多少?""加水过程中哪些量变化,哪些量没有改变?""溶液中含盐不变,如何利用这一等量关系来列方程?"学生通过一系列小问题的思考并逐一解决,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从不同的侧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使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课堂的主人

(完整版)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

D D D D D C B A C C C C B B B B A A A A A 第8题图C A 八年级数学第十一章三角形测试题(新课标) (时限: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的选项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如图,△ABC 中,∠C =75°,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 ,则∠1+∠2=( ) A. 360° B. 180° C. 255° D. 145° 2.若三条线段中a =3,b =5,c 为奇数, 那么由a ,b ,c 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3个 C. 无数多个 D. 无法确定 3.有四条线段,它们的长分别为1cm ,2cm ,3cm ,4cm , 从中选三条构成三角形,其中正确的选法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4.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的( )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对 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在下列各图形中,分别画出了△ABC 中BC 边上的高AD ,其中正确的是( ) 7.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正方形 C. 长方形 D. 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ABC 中,∠A =80°,∠B =40°.D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且DE ∥ BC ,则∠AED 的度数是( ) A.40° B.60° C.80° 9.已知△ABC 中,∠A =80°,∠B 、∠C 的平分线的夹角是( A. 130° B. 60° C. 130°或50° D. 60°或120 10.若从一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可引10条对角线, 则它是( ) A.十三边形 B.十二边形 C.十一边形 D.十边形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贾村中学曹海峰 郭主任、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来自贾村中学的曹海峰,当前,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县教育事业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在这种形势下,郭主任让我谈谈这方面的经验,实在有点高抬,我只就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和做法,以作抛抛砖引玉之用。 1、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老师提的最多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结合大家的建议,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点措施: (1)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最重要的还是看师生关系是不是融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也会对这位教师所任教的学科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而幻想在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所以希望我们数学老师跟学生尽量接近,不要高高在上,主动拉近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亲近感,让学生喜欢你,同时爱屋及乌的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但是在关系融洽的同时,数学老师要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个权威性不是靠打骂而来的,靠来自学生内心的尊重。 (2)建立有效的课堂常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第一点也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一个是课堂上遵守纪律、学习认真严谨、课堂学习气氛浓烈的班级,一个是吵吵闹闹的、学生爱说话、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的班级,哪个班级的学习效率好?可想而知了;所以数学老师,特别是刚开学刚接班的老师,首先要把班级纪律、常规抓好,学习上可以先放一放,要有一个轻重缓急,不要急于教新课。学生纪律抓不上来,没多少人在认真听,你教的再认真、再努力也是做无用功。 抓课堂常规的第二点就是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比方学生听说读写的习惯;(听:认真倾听老师的话,对同学的回答也要认真倾听,等同学回答完了再表示自己的看法,不能中途打岔;课堂上回答问题要响亮完整、解答问题要完整,比方证明各步骤都要有因果关系)等等,特别是有关数学这门学科一些专门的常规,比如:1、课前的准备工作有没有:数学书、文具盒、包括课堂草稿本,必须随数学书在一起的,节节课要用到的,不是今天一张纸,明天又随手那里拿来当草稿的;2、有没有课课事先预习的习惯;3、做题目时是不是有随手列竖式的习惯; 4、是不是有用铅笔、尺子规范画图的习惯; 5、检查的习惯; 6、订正的习惯等等。(一个老师上课规范、要求严谨的态度影响着整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学习严谨的态度) 所以,一个有着良好常规习惯的班级,课堂教学效率也肯定要高一些。 (3)精心备课,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拿到一本教材,或者一个教学内容,我们应该事先在自己头脑里要有一个大概的流程设计,然后再去多翻阅一些教案集,或者网络上的一些教案,取其精华,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教学设计。上课前必须在教案边上写上自己的大致思路。如果是刚接触这个年级的老师,最好每一单元新课的知识应该和同年级组老师坐下来确定一下,探讨一下重难点,理清知识点,才能在讲解时准确无误,使学生一听就清楚明白。 二认真收集各种资料。一个是收集对创设情境、例题教学或新知识展示时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