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合集下载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汇总: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对于上海的考生们来说,高考语文默写题型是必考题,因此要掌握高考提纲要求的背诵篇目。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高考语文背诵篇目(一)1、论语十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上海市高三语文文言背诵和诗歌

上海市高三语文文言背诵和诗歌

考前必背的文言精华需要背诵的文言《劝学》《过秦论》《邹忌讽齐王纳谏》《屈原列传》《陈情表》《滕王阁序》《师说》《阿房宫赋》《六国论》《游褒禅山记》《赤壁赋》《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过秦论》(贾谊)1、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7、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8、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基业也。

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滕王阁序》(王勃)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2、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300文言实词整理(全)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300文言实词整理(全)

上海高考文言实词整理1。

哀①悲哀,哀悼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②慨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③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④悲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声音)凄清尖利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并序)》2.爱①给人好处、恩惠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其用者(《史记?陈涉世家》)②喜欢,爱好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过秦论》)③爱惜,顾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④舍不得,吝惜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新序〉二则》)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⑤关心,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蟹白栗黄,备极护爱(《促织》)3.安①安稳,安全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②安定,安逸,安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寝(《六国论》)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种树郭橐驼传》)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书》)③怎么,哪里沛公安在(《鸿门宴》)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病梅馆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④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

案①文书,案卷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②通“按”,考察,查办,查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几案,长方形矮桌,可用来学习或办公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训俭示康》)6。

拔①提升,提拔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桓,有所希冀?(《陈情表》)②越出,突出,高出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攻克,攻取,占领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④拔出,抽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鸿门宴》)7。

上海高考语文复习笔记最强整理

上海高考语文复习笔记最强整理
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 ....................................................................................45
第一章 特殊、一般句式 ................................................................................................46 第二章 文言文翻译 .........................................................................................................51 第二章 词类活用 .............................................................................................................53 第三章 答题技巧 .............................................................................................................54
5
第二章 语境义理解
一、指代义 联系上下文查找答案
代词的指代义
非代词的指代义
首先了解代词的用法,如“这”“这
非代词的指代义与代词的指代义
个 ” “ 这 些 ” 是 近 指 ; “ 那 …”“ 那 一样,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所不同的
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 是前者的寻找范围并不只限于上文。非
复习资料完全整理
语文
【高考必备】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2021高考语文温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白话文整理种树郭橐驼传1.通假字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衍、繁殖〕 2.句式判别句以〝……也〞表示判别。

例:官理,非吾业也倒装句橐驼,不知始何名苟有能反〔于〕是者省略句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而卒以〔之〕祸苟有能反〔于〕是者然吾居〔于〕乡〔主语〕鸣鼓而聚之宾语前置故不我假定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吾又何能为哉3.词类活用〔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谓〔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描画词的使动用法,使……矮小茂盛〔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描画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4.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

〔即使〕虽曰爱之。

〔虽然〕故其土欲故。

〔旧〕故不我假定也。

〔所以〕实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不抑耗其实而已。

〔果实〕其实害之。

〔实践〕假定其置也假定弃。

〔像〕假定不过焉那么不及。

〔假设〕故不我假定也。

〔如,及,比得上〕而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为凡长安豪穷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吾又何能为哉〔做〕5.古今异义的词1、故土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临时寓居在一同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曾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然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机,表示所说的是实践状况。

〕4、假定不过焉那么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机,只是〕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贱的人。

上海高中文言文整理

上海高中文言文整理

上海高中文言文整理1. 上海高中课内所有古文高中语文第一册邹忌讽齐王纳谏(背诵全文)《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劝学(背诵全文)《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上海高考古诗文复习-知识全梳理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上海高考古诗文复习-知识全梳理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

上海市高考语文记诵手册统编版(选必上、中册)教材古诗文知识全梳理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化文常目录选择性必修上册 (1)1*《论语》十二章 (1)2*《大学之道》《礼记》 (3)3*《老子》四章春秋.老子 (4)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5)5《五石之瓠》庄子 (6)6《兼爱》墨子 (7)选择性必修中册 (8)1*《屈原列传》《史记》西汉.司马迁 (8)2*《过秦论》西汉.贾谊 (14)3《苏武传》汉.班固 (19)4《五代史伶官传序》宋.欧阳修 (23)注:序号上标有*表示必背记诵篇章。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中册1*《论语》十二章一、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愉快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二、古今异义1.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2.可以为师矣古:可以;凭借今:可能、许可3.饭疏食饮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4.饭疏食饮水古:冷水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5.匹夫不可夺志也古:普通人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6.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数词,三三、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时:名词--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状语,每日3.温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4.传不习乎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动词,吃饭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意动。

以……为乐四、一词多义1.为:可以为师矣当、做为人谋而不忠乎替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温故而知新懂得3.而: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温故而知新表顺承博学而笃志表并列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五、特殊句式1.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以”后面省略代词“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2.判断句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大学之道》《礼记》(一)古今异义1.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二)词类活用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三)一词多义1.明(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2.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3.修(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四)状语后置1.在止于至善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3*《老子》四章春秋·老子一、通假字1.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行”通“形”,形体)2.其脆易泮(“泮”通“判”,分离)3.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累”通“蔂”,土筐)二、古今异义1.埏埴以为器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

上海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和文言文翻译氓【作者】佚名【朝代】先秦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三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

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

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

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

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

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

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

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

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

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

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

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

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注释氓(méng):《说文》“氓,民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
文言文整理
2019高考语文复习全攻略:上海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
(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窥伺效慕。

(即使)
虽曰爱之。

(虽然)

其土欲故。

(旧)
故不我若也。

(所以)

早实以蕃。

(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

(果实)
其实害之。

(实际)

其置也若弃。

(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
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 (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的词语: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1)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2)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 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
叶、弯曲的枝条。

(3)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1)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把
以求重价来、用来
以五年为期用、拿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来、用来
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来、用来
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来、用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